幼儿大班科学教案:水的表面张力
大班科学教案《水的表面张力》
大班科学教案《水的表面张力》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如何测量水的表面张力。
3.发现生活中与水的表面张力有关的现象。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以下内容:1.什么是表面张力?2.测量水的表面张力的方法。
3.表面张力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测量水的表面张力所需的器材:盛水的容器、吸管、细针、滴定管。
2.展示有关表面张力的图片和视频。
3.准备水和酒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短的动画或图片展现表面张力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表面张力的应用,引起学生对本课的探究兴趣。
2. 学习2.1 什么是表面张力?•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水的表面现象,了解表面张力的概念。
•通过简单的实验,纸片浮沉实验、滴定管水滴是球形等,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表面张力的概念。
2.2 测量水的表面张力•引导学生测量水的表面张力,演示各种方法的过程,展示测量结果。
•让学生观察不同条件下表面张力的变化。
2.3 表面张力的应用•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表面张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荷叶上的水珠、蚂蚁浮游在水面等。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彩色印刷水的表面张力实验、水滴的变形实验、溶液浸泡漂浮实验等。
3. 总结•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自己发现更多与表面张力有关的现象。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过程设计丰富多样,具有良好的启发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学习。
•但是实验操作时间较长,可能会导致学生的精神压力,课程中应适当调整实验时间,避免影响学生的兴趣。
•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观察,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大班科学水的张力教案
大班科学水的张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的张力现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水的张力概念:介绍水的张力,让幼儿初步理解水的张力是指水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2. 实验一:硬币浮在水面上3. 实验二:水滴形成球形4. 实验三:水的传递5. 实验四:水滴穿透纸张6. 实验五:水滴攀爬三、教学准备1. 教具:硬币、水杯、纸张、透明胶带、滴管等。
2. 材料:水、肥皂水、洗洁精等。
3. 环境:安静、整洁的实验操作区。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讲解和演示,介绍水的张力概念,让幼儿初步理解水的张力。
2. 实验一:硬币浮在水面上(1)向幼儿展示硬币,让他们观察硬币的形状和质地。
(2)将硬币放在水杯边缘,慢慢倾斜水杯,使硬币浮在水面上。
(3)让幼儿观察和讨论硬币浮在水面上的原因,引导他们理解水的张力。
3. 实验二:水滴形成球形(1)向幼儿展示滴管,让他们观察滴管的形状和质地。
(2)将滴管吸入水,在空中滴落水滴,使其形成球形。
(3)让幼儿观察和讨论水滴形成球形的原因,引导他们理解水的张力。
4. 实验三:水的传递(1)将水倒入一个水杯中,用滴管吸取水,将其滴入另一个水杯中。
(2)让幼儿观察和讨论水是如何通过滴管传递的,引导他们理解水的张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评价幼儿对水的张力现象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实验中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实验活动,共同探讨水的张力现象,加强家庭与学校的科学教育互动。
2. 科学探索: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水的张力现象,如雨后的水滴、湿润的草地等,记录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3. 艺术创作:让幼儿利用水的张力现象进行艺术创作,如制作水滴造型、绘制水滴图案等,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大班科学实验活动:水的表面张力(2篇)
大班科学实验活动:水的表面张力【活动来源】喜欢玩水是幼儿的天性,每次喝完牛奶、豆浆,让幼儿去卫生间洗杯子时,他们都留恋往返。
洗手时也要趁机玩一下水。
一次,我正准备去卫生间训斥一批玩水的幼儿时,发现四个小朋友围着水池全神贯注地看着什么。
我批评的话语到了嘴边又收了回来,好奇地走过去,原来他们在观察:一枚生锈的回形针浮在水面上(张子依在教室里捡到的回形针)……带着这个不解之谜,我翻阅了资料,原来水的表面张力这么神奇……【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注与水的表面张力有关的科学现象,萌发幼儿好奇、好问、反思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认知目标:幼儿通过观察了解及动手实验,探索发现水的表面张力。
3、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1、环境布置:教室四周放四个大塑料盆,供幼儿做回形针的实验。
四张桌子,分别放不同的实验材料。
电视,影碟机。
2、材料准备:纸船、爽身粉、洗手液、硬币、回形针、托盘、水(供幼儿做水的表面张力的实验)。
3、资源准备:制作课件(往一次性塑料杯里加硬币和在水面上托硬币的实验,五幅有关水的表面张力的图片)。
【活动过程】一、玩一玩,说一说。
幼儿玩回形针的实验,探索发现水的表面张力。
1、出示回形针,交待实验要求。
如果把回形针放在水里会怎样?如果把回形针托在皱纹纸上放在水里又会怎样?2、师幼共同玩回形针放在水里的实验。
小结:直接放在水里回形针会沉下去,托在卫生纸上放在水里,纸沉下去,回形针浮在水面上。
水很神奇,它的表面能承受轻微的压力,这就是表面张力。
二、看一看,想一想。
看课件:往乘满水的杯子里加硬币,水面会慢慢的高而水不会流出来,因为水的表面张力就象人的皮肤一样,让水不会流出来。
帮助幼儿理解水的表面张力。
三、试一试,找一找。
幼儿通过实验继续感知水的表面张力。
1、介绍四组实验材料:第一组有纸船、吸管、眼药水的空瓶、沐浴露,你们可以大胆的尝试,让纸船在水里动起来。
大班科学水的张力教案
大班科学水的张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教材》第三单元“奇妙的自然界”,具体章节为“水的张力”。
详细内容包括:水的表面张力概念介绍、实验观察水的表面张力现象、探索影响水的表面张力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知道水具有表面张力这一特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及其表现。
难点:影响水的表面张力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滴管、玻璃棒、硬币、纸张等)、教学课件。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提问:“你们知道水有什么特性吗?”(2)邀请幼儿进行猜想,激发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介绍水的表面张力概念。
(2)教师结合实验现象,讲解水的表面张力。
3. 实验观察(15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水滴在硬币上会形成球形?4.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实验现象,讲解影响水的表面张力的因素。
(2)引导幼儿探讨如何增加水的表面张力。
5. 随堂练习(10分钟)(1)请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利用水的表面张力。
(2)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交流。
(2)引导幼儿反思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水的张力2. 板书内容:(1)水的表面张力概念(2)实验现象及分析(3)影响水的表面张力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观察家里的肥皂水,思考如何利用水的表面张力。
(2)和家人探讨水的表面张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肥皂水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更容易渗透。
(2)例如:洗衣服、洗手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关注幼儿在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方面的表现,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大班科学水的张力教案
2024年大班科学水的张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活动手册》第四章“有趣的水”,详细内容包括:水的表面张力概念介绍、表面张力的形成原因、实验观察水的表面张力现象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表面张力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认识到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探究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3. 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水的表面张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表面张力的形成原因及实验观察。
教学重点: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实验现象及生活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实验器材(玻璃棒、硬币、滴管等)、水、洗涤剂。
2. 学具: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演示硬币浮在水面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硬币为何能浮在水面上。
学生讨论、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介绍水的表面张力概念,解释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析硬币浮在水面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表面张力的作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如何用滴管向硬币边缘滴加水?解答:利用表面张力,将水滴沿着硬币边缘滴加。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硬币浮在水面的现象。
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5. 实验现象分析(10分钟)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表面张力的作用。
介绍生活中的表面张力应用,如浮萍、洗涤剂等。
提问学生: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表面张力来解释?六、板书设计1. 水的表面张力2. 内容:水的表面张力概念表面张力的形成原因水的表面张力实验现象水的表面张力生活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表面张力现象,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观察到水滴在硬币边缘形成凸起的现象,说明水分子之间存在表面张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和实验现象掌握情况,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是否得到解决。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水的张力》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水的张力》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水的张力》「篇一」活动目标:1、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的三个特性。
2、能仔细观察和比较,乐于尝试。
3、懂得保护水。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1、两个透明碗(一个碗内有水和叶子;一个碗内装大米,大米里有塑料玩具),一盆水,塑料杯清水,白糖、盐、颜料、石子、红豆、搅拌棒(吸管)。
2、塑料小篮、清水、毛巾、塑料玩具、小勺子、颜料盘。
活动过程:1、教师导入课题(1)出示一杯清水师:瞧,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好朋友——水。
它的秘密可多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
(2)幼儿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碗,一个碗内有水;一个碗内装大米,你们知道米里、水里都藏着什么东西吗?幼:有的说水里有条叶子;有的说水里有叶子在飘来飘去。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幼:有的说一看就知道;有的说透过水看到的。
师:看看米里有什么?幼:有的说只有米;有的说什么也没有;有的说看不出。
教师从米里拿出塑料玩具。
小结:师:小朋友们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水是透明的,透过水我们能看见水里的物体。
2、幼儿进行尝试操作。
(1)水活动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小篮子,请你们用篮子盛毛巾和塑料玩具,看看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幼A:毛巾没有掉出来,在小篮子里。
幼B:塑料玩具一直在小篮子里面,没有像水一样流出来。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毛巾和塑料玩具是固体,不会流动。
师:现在我请一个小朋友用小篮子来盛水,看一看它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呢?幼A:水从篮子里流出来了。
小结:师:小朋友们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水是液体,会流动;评:提供材料,幼儿在自己的尝试操作中感知与比较水是会流动,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结论,使幼儿有了成功的体验,为下一尝试活动奠定了基础。
(2)溶解实验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实验呀?好,在动手做实验之前呢,小朋友们要仔细看看老师是怎么操作的。
大班科学教案水的张力
大班科学教案:水的张力1. 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张力是什么。
2.探究水的张力对物体表面的影响。
3.发现水的张力与物体表面的性质有关。
2. 教学准备1.实验用的材料:纸张、硬纸板、橡皮筋、比色卡、带刻度的直尺、清水。
2.实验器材:扁平容器、小刷子、吸水纸。
3.教学用具:黑板、笔、标签等。
4.教学环节的设计。
3. 教学内容1.什么是水的张力?水的张力是指由于表面张力作用的力,使水在抵挡外力的作用下,获得一种近似于球体形态的稳定状态。
水的张力产生主要是受到表面张力的影响,表面张力的大小取决于表面积和表面液体分子的相互作用力。
2.实验一:水滴的表面张力准备材料:直径不小于3cm的扁平容器、小刷子、吸水纸、比色卡、带刻度的直尺和清水。
步骤:① 取一块较厚的硬纸板,剪成长方形的条状,大小为大约20cm×2cm,用橡皮筋将硬纸板的一端固定在桌子上,让硬纸板向上竖立起来。
② 用小刷子在硬纸板的一端涂上一层水,并静置2-3分钟直至水平面平坦。
③ 用吸水纸在水滴下方换新的水吸干,记录吸干的水的质量,并将纸张放到比色卡中量度出质量。
④ 让水滴落下,测量水滴相对于硬纸板的直径。
注:重复上述操作记录5次数据。
实验现象:水滴的直径随着水分子间力的增加而变小。
实验结果:5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
实验结论:因为水分子间的引力较大,在抵挡外力的作用下,水滴呈现球形。
教学点评:在实验中,学生通过直接测量水滴的直径和吸干的水的质量,发现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很大,这是造成水球形态较为稳定的重要原因。
3.实验二:水对不同物体的张力准备材料:纸张和吸水性不同的硬纸板。
步骤:① 制作两个大小相同的纸团。
② 让一个纸团在漂浮在水面上,观察纸团的变化情况。
③ 将另一个纸团压平,放在水的表面上,观察纸团的变化情况。
④ 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出吸水性不同的两个硬纸板的样品,观察其在水面上的变化情况。
实验现象:水可以浸润并涂布在不同物体上,但张力不同。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的表面张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的表面张力》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表面张力是什么,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2.观察并描述不同物体在水中的表现;3.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水面张力的因素;4.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吸管、针、胶布、洗涤液、水、金属卡尺、小玩具、木棍等;2.实验道具:放大镜、量筒、比色板;3.教学 PPT 课件;4.准备幼儿的思维导图和交流卡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展示、视频引入、实物演示等形式,引出探究水的表面张力这一内容;•通过提问、「小游戏」的形式,拉开幼儿学习水的表面张力的帷幕;•幼儿对水的表面张力有什么感性认识,如游泳、造泡泡等经历。
2. 海绵与水的实验•让幼儿在盆中加入少量的水,在水面上放置大号的海绵;•观察海绵在水中的运动情况,让幼儿发现海绵浮在水面上;•让幼儿管理胶布,看看会有什么变化。
3. 探究弯曲水面的实验•在取出一张硬纸板上,贴上两个不同方向伸出的吸管;•让幼儿将吸管插进口中,同时吸入,观察纸板的反应;•叫幼儿发现吸管的吸气会使得纸板变形弯曲,说明吸气时会将水面张力拉紧。
4. 探究影响水面张力的因素•将一张胶片贴在小玩具上,将其靠近水面;•让幼儿向小玩具上滴洗涤液,观察水面的变化;•叫幼儿发现水表面张力减小,会使得物体湿润、漂浮等。
5. 总结展示•教师对幼儿的实验成果进行总结,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为幼儿展示水的表面张力;•帮助幼儿复习新学内容,编制题目让幼儿回答,鼓励幼儿大声讲解、展示等;•班级师生进行反思、交流,互相学习成果并听取课后相关作业。
四、教学评估在课程中进行开放式、小组合作性实验,更好的引导幼儿思考、发现、实践、创新,带来更加积极的评估结果。
教师可以依据以下内容进行评估:•幼儿能够理解并说出水的表面张力;•幼儿可以表述、描述不同物体在水中的不同表现;•幼儿能够采用贴在小玩具上的胶片等,观察实验结果;•幼儿能够以思维导图等形式,为自己的研究做好记录。
大班科学水的张力教案
大班科学水的张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水的张力概念,知道水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探索水的张力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水的张力定义2. 水的张力实验3. 水的张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水的张力概念,掌握水的张力实验操作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了解水的张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水的张力。
2. 操作实践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3. 交流讨论法: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进行交流讨论,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水、肥皂水、彩纸、玻璃棒、容器等。
2. 教学工具:PPT、教学图片、视频等。
【教学环节一】1. 导入:通过PPT展示水的张力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激发幼儿对水的张力的兴趣。
2. 讲解:简要介绍水的张力概念,让幼儿初步了解水的张力。
【教学环节二】1. 实验一:水的张力实验1.1 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
1.2 幼儿动手操作实验,感受水的张力。
1.3 幼儿交流讨论实验现象,引导幼儿解释水的张力。
【教学环节三】1. 实验二:水的张力与肥皂水的比较1.1 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
1.2 幼儿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并比较水的张力与肥皂水的张力。
1.3 幼儿交流讨论实验现象,引导幼儿总结水的张力特点。
【教学环节四】1. 水的张力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PPT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水的张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水滴、水滴跳跃等。
【教学环节五】1. 总结:让幼儿回顾实验现象,引导幼儿总结水的张力概念。
2. 拓展:鼓励幼儿在家中观察水的张力现象,并与家人分享。
六、教学环节六【教学环节六】1. 实验三:水的张力与不同材质的相互作用1.1 教师演示实验,将彩纸放入水中,观察彩纸是否会完全湿透。
大班科学教案《水的表面张力》
大班科学教案《水的表面张力》教学背景儿童在生活中都遇到过许多关于水的现象,比如游泳、洗澡、喝水等等。
然而,他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水的表面张力对这些现象的重要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向儿童介绍水的表面张力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相关实验,从而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水的特性。
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和作用。
2.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水的表面张力实验,并了解实验结果。
3.培养儿童的观察和实验操作技能。
4.提高儿童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指导儿童了解水的表面张力的定义和作用。
2.通过示范和实践操作,引导儿童学习水的表面张力实验。
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水的表面张力概念介绍活动目标1.通过图画和实物展示,向儿童介绍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和作用。
2.通过解说和提问,引导儿童逐步理解水的表面张力的基本概念。
活动过程1.展示模型:使用图画和实物展示来介绍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和作用。
2.解说模型:向儿童讲解水的表面张力的原理和作用。
3.提问:通过提问,考察儿童对水的表面张力的理解情况。
活动二:水的表面张力实验活动目标1.确定实验目的和具体实验方案。
2.通过实验操作,引导儿童了解水的表面张力的实验结果。
活动过程1.实验目的:向儿童说明所要进行的实验的目的并解释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点。
2.实验器材:介绍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和材料。
3.实验步骤:带领儿童一步一步完成实验操作,并引导儿童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4.实验总结:让儿童总结实验的结果和所学到的知识。
教学评价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地引导和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鼓励他们贡献自己的实验想法和创意。
2.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实验的时间和步骤,防止时间过程过长或实验出现异常情况。
3.教学完成后,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反思并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
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教材第四章《奇妙的水世界》中的第三节《水的表面张力》。
详细内容包括: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简单实验观察表面张力的现象,探索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以及水的表面张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知道表面张力是由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2. 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了解水的表面张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和实验操作。
教学重点:观察表面张力的现象,探索影响表面张力大小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玻璃杯、吸管、硬币、洗涤剂等)、教学课件、实物展示。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硬币浮在水面的现象,引发孩子们的兴趣。
(2)提出问题:为什么硬币能浮在水面上?激发孩子们的思考。
2. 例题讲解(1)讲解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演示,让孩子们观察表面张力的现象。
3. 随堂练习(1)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因素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4. 知识拓展(1)介绍水的表面张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讨论如何利用表面张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1)让孩子们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对孩子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水的表面张力2. 内容:(1)水的表面张力概念(2)实验观察表面张力现象(3)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4)表面张力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彩纸剪出不同形状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其表面张力现象。
(2)记录实验结果,与家长分享实验过程和发现。
2. 答案:(1)观察现象: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水面上呈现不同的现象。
(2)实验结论:形状、大小等因素会影响物体在水中的表面张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了水的表面张力,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水的表面张力
大班科学教案水的表面张力大班科学教案:水的表面张力引言: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它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小就开始学习水的性质和行为,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观察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篇教案将围绕水的表面张力展开,通过实验和互动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水的特性,并增强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一、活动目标:1. 了解和理解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和特征;2. 观察和亲身体验水的表面张力效应;3. 学会运用科学思维和方法,通过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实验器材:一个宽而浅的容器、一张纸片、一根钢针、一根细木棒、一些水;2. 准备一些有关水的表面张力效应的图片和视频素材,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水的表面张力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发现,有时候水滴在桌面上会形成一个小水球?为什么?2. 激发思考: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推理。
帮助他们意识到水的分子间有一种力量在起作用,这就是表面张力。
3. 实验演示: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眼见到水的表面张力效应。
将容器中的水注满,然后轻轻放入一张纸片,观察发现纸片能够浮在水面上,并且形成一个小凸起。
解释表面张力使得水分子在水面上形成紧密排列的原理。
4. 实践探究: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具体的角度来探究水的表面张力。
比如,可以使用钢针或细木棒来测试水面上能够承载的物体数量;或者使用不同形状的容器,观察水面张力对不同形状容器中水滴的影响等等。
5. 结果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些规律和结论,如水的表面张力与水的温度、容器形状等因素有关。
6. 拓展应用:通过举例,教学水的表面张力在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树木的吸水、昆虫在水面行走等等。
7. 总结回顾:引导学生进行本次活动的总结回顾,加深对水的表面张力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2024年大班科学水的张力教案
2024年大班科学水的张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三章《水》,具体内容为水的张力。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水的表面张力,探究水滴形状的原因,通过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表面张力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水的表面张力,理解表面张力的形成原因。
2.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水在不同条件下的表面张力变化。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表面张力的概念及形成原因。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表面张力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放大镜、滴管、色素、水、洗洁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白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水滴在玻璃板上形成的形状,激发他们对水表面现象的兴趣。
2. 讲解与探究(15分钟)通过图片和实物,介绍水的表面张力,解释表面张力的形成原因。
分组讨论,让幼儿预测在不同条件下,水滴的形状会发生什么变化。
3. 例题讲解(10分钟)演示实验:在水中加入洗洁精,观察水滴形状的变化。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幼儿理解表面张力的作用。
4. 随堂练习(1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表面张力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强调表面张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水的表面张力2. 板书内容:表面张力概念表面张力形成原因水在不同条件下的表面张力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水现象,记录表面张力的应用。
2. 答案示例:洗手时,水在手指间形成水滴,因为表面张力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思考、操作能力,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如:观察水滴在植物叶面上的形状,探讨表面张力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大班科学教案水的张力
大班科学教案水的张力大班科学教案:水的张力引言:水的张力是指水分子在表面上的相互作用力,它是水的特性之一。
水的张力使得水能够形成水滴,也使得一些生物能够在表面上行走。
本文将探讨大班幼儿园科学课程中关于水的张力的教学内容和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张力的定义和作用;2. 观察并描述水的张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3. 进行小组实验,观察和记录水的张力导致的现象。
二、教学准备:1. 瓶子、水、吸管、纸巾等材料;2. 课件或图片,展示水滴形成的过程;3. 记录学生实验结果的板书或纸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水滴在叶子上的照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提问学生他们是否知道是什么力量使水滴能够停留在叶子上。
2. 引入新知:教师向学生介绍水的张力的概念,简要解释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导致水形成球状水滴,并停留在叶子上的现象。
教师可以使用适当的图片或动画来辅助讲解。
3. 实验观察:将学生分成小组,并提供一些材料,如瓶子、纸巾、吸管等。
每个小组都可以进行以下实验:a. 小组成员倒一些水到一张纸巾上,观察水在纸巾上的形态。
b. 接下来,小组成员使用吸管轻轻地将水从纸巾上吸起,观察纸巾上是否会有残留的水滴。
c. 小组成员互相分享观察结果,并描述他们觉察到的现象。
4. 讨论和总结:教师主持全班讨论,询问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发现。
学生可以尝试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即水的张力导致水滴在纸巾上停留和从纸巾上吸收。
5. 应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水的张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例如,通过引导问题,学生可以意识到水在毛巾上的吸附能力、水下珠子的形成等。
教师可以进一步解释这些现象是由水的张力引起的。
6. 拓展活动:为了进一步增进学生对水的张力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活动:a. 邀请学生在浴室里观察瓷砖或镜子上的水滴停留的现象,并思考为何水滴不会自动落下。
b. 学生可以尝试用吸管在碗中形成气泡,并观察气泡形状和稳定性的变化。
幼儿园大班优质科学教案《水的张力》及教学反思(推荐5篇)
幼儿园大班优质科学教案《水的张力》及教学反思(推荐5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优质科学教案《水的张力》及教学反思大班优质科学教案《水的张力》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体验探索的乐趣,通过观察了解及动手实验,探索了解水的表面张力,通过观察水的张力现象,萌发幼儿好奇、好问、反思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优质科学《水的张力》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及动手实验,探索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2、在操作活动中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体验探索的乐趣。
3、通过观察水的张力现象,萌发幼儿好奇、好问、反思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自制课件,玻璃杯,塑料瓶,硬币,水,水盆,毛巾,白纸,笔。
大班优质科学教案《水的张力》活动过程:(一)谜语引发主题。
今天老师让大家猜一个谜语好吗?听仔细了:看看没颜色,闻闻没气味,尝尝没味道,是透明的液体。
请猜一猜是什么?(二)结合课件,引发水的张力实验1。
教师:对,你们猜得没错,就是水。
出示水和图片1。
水是由很多我们眼睛看不见的水分子宝宝组成的,图片2小结:水分子宝宝呀,喜欢手拉手,它们很团结,谁也不想离开谁。
我请两位小朋友上来。
如果你们两人,不拉手站着,老师把其中一人,轻轻一拉就拉走了。
但是如果你们两人手拉住手,那老师还能不能轻轻一拉就把他拉走呀?不能!水分子宝宝呢也一样!它们手拉手后,就不容易分开呢!现在我把这个杯子里倒满水,哇!满满的一杯子水!(图片3)请一个小朋友来看一看有没有装满水!蹲下来看,水面是平平的是不是?这是什么?硬币,我们就来装硬币,硬币放进去后,水会不会马上溢出来呢?请小朋友待会3人一组。
一个小朋友负责放硬币,另外两个小朋友蹲下身子,盯着看杯口水面的细小变化,看看有没有水高出了杯口,却没有流下来?注意放硬币的小朋友要把硬币一个一个轻轻的放下去,手指头要不要碰到水呀?不要。
幼儿园水表面张力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水表面张力科学活动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水表面张力科学活动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水的表面张力是什么,以及它对物体的影响。
2. 观察和探索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实验探索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材和资源:1. 图书:《水的神奇世界》等相关绘本。
2. 实验器材:水、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例如硬币、塑料片、纸片等)。
3. 实验工具:容器、眼镜蛇夹子、吸管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5分钟):1. 引导幼儿回忆水的特性,例如它的颜色、形状、味道等。
2. 提问:“你们有没有观察到过水的表面会有什么特别的现象?”探索活动(15分钟):1. 向幼儿解释什么是水的表面张力,并简单说明它对物体的影响。
2. 展示一些实例,例如在一个玻璃杯上放置硬币,硬币不会立即沉入水中,而是浮在水面上。
3. 将幼儿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并要求他们观察和记录物体在水面上的表现。
4. 引导幼儿提出问题,例如:“为什么有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有些物体却沉入水中?”5. 鼓励幼儿进行实验探索,使用不同形状的物体并观察它们在水面上的表现。
总结和讨论(10分钟):1.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实验发现。
2. 引导幼儿总结:什么样的物体能浮在水面上?什么样的物体会沉入水中?为什么?3. 解释水的表面张力现象,帮助幼儿理解。
拓展活动(15分钟):1. 鼓励幼儿设计自己的实验,探索其他影响水表面张力的因素,例如添加洗洁精、盐等。
2. 引导幼儿思考:如果我们在水中加入一些漂浮的物体,它们会怎样影响水的表面张力?评估:观察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对水表面张力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记录和总结能力。
教案扩展:1.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探索水的表面张力现象,例如在洗手时观察水珠的形状变化。
2. 带领幼儿参观科学馆或水族馆,进一步了解水的性质和表面张力的应用。
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环境安全,避免幼儿接触危险物品。
水的表面张力大班科学教案
水的表面张力大班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和原理;
2.掌握测量水的表面张力的方法;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二、教学重点
1.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和原理;
2.测量水的表面张力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如何通过实验测量出水的表面张力;
2.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1)老师出示一个放满水的杯子,让同学们看看杯子里面有没有东西。
(2)同学们发现杯子里没有东西,但是杯子边缘上方有一层凸起来的水。
(3)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在杯子边缘上方会有这样一层凸起来的水呢?
2.概念讲解
(1)老师简要介绍了表面张力的概念和原理。
(2)通过实验演示,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表面张力。
(3)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表面张力。
3.实验操作
(1)老师向同学们介绍测量水的表面张力的实验装置和方法。
(2)同学们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3)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
4.应用拓展
(1)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些与表面张力相关的现象,如蚂蚁在水面上行走等。
(2)同学们通过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并发挥想象力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探究方向。
五、教学总结
(1)老师对本节课所讲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2)同学们提出问题并进行答疑,老师对同学们的提问进行解答。
六、作业布置
1.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2.完成课后习题。
科学教案大班有趣的水表面张力
科学教案大班有趣的水表面张力教案标题:科学教案-大班有趣的水表面张力教案目标:1. 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表面张力是什么,并能够解释其原因。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积极参与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1. 水2. 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例如硬币、针、纸片等)3. 直尺4. 笔和纸5. 实验记录表格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与学生讨论水的特性和我们日常生活中与水相关的现象,例如水滴在叶片上的停留、昆虫在水上行走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的原因,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水滴可以在叶片上停留?”实验观察(15分钟):1. 将一盆水放在桌子上,让学生围成一个圈。
2. 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将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轻轻放在水面上,并观察物体在水面上的表现。
3. 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是否沉入水中、是否浮在水面上,以及物体与水面的接触情况。
实验解释(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观察结果,并帮助他们总结规律:小物体通常会浮在水面上,大物体则会沉入水中。
2. 通过引导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水的表面张力。
实验探究(20分钟):1. 将一张纸片轻轻放在水面上,观察纸片是否能够浮在水面上。
2. 让学生预测并解释纸片能够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3. 让学生尝试用针轻轻放在水面上,观察针是否能够浮在水面上。
4.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纸片可以浮在水面上,而针不能。
实验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和结果,帮助他们总结出水的表面张力与物体在水面上的浮沉关系。
2. 鼓励学生提出更多有关水的表面张力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观察其他与水表面张力相关的现象,例如水滴在玻璃上的形状、水珠的形成等。
2.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和观察,探究其他与水表面张力相关的问题。
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寻找生活中水的
活动反思:
每个环节的设计都围绕目标展开。活动以猜谜引起幼儿的兴趣;第二环节是幼儿的操作探索活动,主要是通过实验操作探索发现
在科技探索活动中,采取了实验操作、记录、讨论等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材料提供充足,满足幼儿实验需求。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与幼儿充分互动,过渡自然,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目标完成效果好。在科技活动中给予幼儿足够的“发言权”,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寻求答案,鼓励幼儿进行不同的尝试,走进孩子的世界,与幼儿一起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大班科学活动
设计意图:
喜欢玩水是幼儿的天性,每次如厕或洗手时,都要趁机玩一下水。一次,我正准备去卫生间训斥一批玩水的幼儿时,发现四个小朋友围着水池全神贯注地看着什么。我批评的话语到了嘴边又收了回来,好奇地走过去,原来他们在观察:一枚回形针浮在水面上……带着这个不解之谜,我翻阅了资料,原来水的表面张力这么神奇……
2、交流:在这个游戏中你们有没有发现硬币上的水微粒和杯子口上的水微粒和我们大家手拉着手的时候什么地方一样?
小结:原来硬币上的水微粒和杯子口上的水微粒与我们大家一样手拉着手,都在向里收缩,这时就有一股收缩、拉紧的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水有了表面张力,水就不会流下来了吗?就像刚才我们做的游戏一样,假如老师用了很大的力,你们拉不动了就会散开,水微粒也一样假如力太大了它们拉不动了,水也就会流出来了。
活动名称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
2、
活动准备:杯子、滴管、硬币、
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
活动过程:
●
猜谜:看看没颜色,闻闻没气味,尝尝没味道,是透明的液体。
幼儿实验
(一)幼儿玩回形针的实验
1、出示回形针Βιβλιοθήκη 交代实验要求。2、师幼共同玩回形针放在水里的实验。
小结:直接放在水里回形针会沉下去,而托在纸上放在水里,纸沉下去,回形针浮在水面上。水很神奇,它的表面能承受轻微的压力,这就是表面张力。
(二)硬币放入水杯实验,帮助幼儿理解水的表面张力。
1、教师实验,幼儿观察。
小结
晃的
(三)
1
2、幼儿猜测:
3、教师提出要求,
4、
小结:
●
1、体验游戏:几位小朋友排成一个弧形队形,尽量保持身体不动,教师推动其中的几位小朋友,发现了什么?(小朋友离开了队伍。)然后小朋友按原队形互相手挽手站好,教师再推动其中的几位小朋友,发现了什么?(这时小朋友不容易脱离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