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指导课件

合集下载

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与注意事项 PPT课件

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与注意事项 PPT课件
(2008)33题(1) 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 并说明判断的理由。(9分) (考生平均得分3.76分)
答案:盆地 从(向心状)水 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 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等
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部分考生由于读图审题不细,误将地形类型当作地形单元作答(四川 盆地、刚果盆地、东非高原、亚马孙平原等);由于读图审题不细,而将题 目理解回答为:河流M—N段经过的地形类型,误答出谷地、平原、河谷等; 自上游至下游 “依次流经高原—盆地—峡谷”;或答为“N以上是高原,M 以下是峡谷”等等。
(5)综合题的命题趋势 ①主流试题
试题立足于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不回避重点,内 容不偏不怪。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对基本原理和规 律的整体把握,以及主要观点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强调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基本的读图能力和计算技能) 的重要性。
(08高考宁夏卷)37.(28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
地理是文综之首。而高考地理的成 败是综合题。那么,怎样答好地理综 合题?
三、怎样答好地理综合题
1、揭开高考地理综合题的面纱
(1)综合题的命题特点 1.立足基础,强调考查学科主干知识 2.强调对地理图像的考查,突出地理学科特色 3.重视地理探究能力考查,体现新课改理念 4.关注社会热点,紧扣时代脉搏
2、审题不明
从近几年文综地理综合试题来看,地理综合试题通常以一定的图表、文字 材料作为背景,要想顺利地分析、判断、答题,必须对所给信息进行有效提取 和整合。首先明确题中问什么,再在材料中寻找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并对各种 信息进行提取、加工,结合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分析与综合、推理与判断,这是 进一步解答的重要环节。审题不清是学生在答题中存在一个突出问题。

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ppt课件

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ppt课件
对策措施类问题
1.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在解答该类试题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2.解题时有两个注意: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部门结构、生产水平(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
工业生产特征
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区域特征
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水文等)、社会经济特征(农业、工业、交通、城市、人口、贸易、旅游等)
评价
“有利+不利”;语言格式: 1 、2、3..。不利:1、2、3..
分析
“有利及其原因+不利及其原因”; 语言格式:有利:1、因为..所以(导致)..2..。 不利:1、因为..所以(导致)..2..
把握关键词
比较
两个地理事物都要回答。语言格式:因为A..,以A比B...
意义
对本地区(事物)的影响+对其它地区(事物)的影响 一般可从“三个效益”的角度回答问题。
注重书面表达
3.画蛇添足,做无用功:这类问题绝大部分由于审题不清,对题干要求中的限定词理解不清或疏忽大意,导致答案与题目要求脱节或超出要求范围。常见的有只要求评价自然原因,却长篇累牍地阐述人为原因;只要求答出某种地理要素,却过多地一一展开等。 4.层次不清、逻辑混乱:主要表现在一些文字较多、涉及面较广的论述性、评价性的简答题中。有些考生在展开分析时往往不能遵循时间和空间的顺序,或者按照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的思维层次一一表述,而是出现时空的跳跃或层次的混杂。例如,在描述某地的地理特征时,一会儿描述东部的地形条件,一会儿又描述西部的人口状况,一会儿又回过头来描述东部的交通状况等,不能给人清晰的思维顺序。

高考地理综合题的答题技巧PPT课件

高考地理综合题的答题技巧PPT课件

• 能够运用专项的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
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
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
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 测、地理实验等。
14
二.注重高考命题研究
•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①地理事象间的联系、重组能力; ②地理计算能力; ③分析、判断、推理、比较、综合、迁移 等思维能力; ④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的基本原理,突出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 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 • ②以区域为背景,考查自然地理特征及对 人类活动的影响,突出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
-
20
二.注重高考命题研究
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 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 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 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 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 成1~3题。
构建知识体系,
培养解题技巧,
提升思维能力。
-
9
二.注重高考命题研究
1.近几年文综高考地理试题的基本特点
(1)平稳性:题型、题量基本稳定,试题的难 易程度不会大起大落。
(2)基础性:抽样考查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
(3)能力性:全面考查地理能力。
(4)实践性:与生产、生活实际、时事和热点 紧密结合,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与教材的结合;
教材与两纲的结合;
专题复习与对应练习的结合;
综合测试与全面讲评的结合。
5.实现三个突破:
准确定位区域空间;
有效提取地理信息;
合理运用地理原理。
-
8
一.明确高考备考指导思想(1434331工程)
6.走出三大误区:
陷入死记硬背知识碎块;
陷入“热点”陷阱;
陷入“题海”战术。

高考地理大题题答题技巧 (共83张PPT)

高考地理大题题答题技巧 (共83张PPT)
2020年2月
Ⅱ综合题答题要求
基本要求
⑦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 ⑧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 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 ⑨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可先后 对比或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间的差别、不同事物的联系。 ⑩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 或优势与不足评价。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变为咸水湖的原 因。(6分)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4分)
耒阳市正源学校
2020年2月
Ⅳ一般解题步骤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2019·全国Ⅰ卷)3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 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 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变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 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解读信息(明确已知条件、考 查意图,分析整合有用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正 确链接试题与知识点)
2020年2月
Ⅳ一般解题步骤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①读题干及上下小题,关注信息的呈现。
②从跨学科的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
③审清题目中关键的文字、数据、图表、设问、分值,标示有用 信息。
2020年2月
Ⅳ一般解题步骤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2020年2月
Ⅰ综合题特点
常见的综合题试题类型
学科内综合题
地理原理题 读图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 信息迁移题 创新思维题
跨学科综合题 综合问答题 数据与统计信息题

浅谈地理综合题的解题技巧PPT课件

浅谈地理综合题的解题技巧PPT课件
是: 地处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差,土质疏松,且夏季 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组织表述技巧二: 完整更要规范
例题6 下图为我国某省的等温线(℃)和等降雨量线(mm) 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该省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有何异同点?请分析其原 因。
1月 7月 原因
答案的表述要符合 题目的要求,全面 而又准确
部分题目不会做
有些题型跟平时做得差不多,但是用平 时的方法做了以后,没拿到几分
还有些综合题自以为做得很好,就是得 不了全分
地理综合题的基本解题步骤: 1.分析问题 2.理清思路 3.组织表述
分析问题技巧一:
找到问题根源
例题1 图中阴影部分表 示某种气候类型的分布。
(4)以“硅谷”为代 表的高技术工业区发展 的共同区位条件有哪些?
理清思路技巧二: 重视知识的迁移
例题4 下图为印度著 名的乔塔那格浦尔工 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 工业区,读图回答问 题
(2)乔塔那格浦尔工 业区作为一个形成较晚 的工业区,为保证其较
强 采的取生哪命些考力措题施,应年?当年提不前同,考纲基本不变,知识的 合理迁移是一项基本的地理技能
答案提示:借鉴德国鲁尔区的综合治理措施
参考答案:
1、夏季常有伏旱发生,降水量少,发电量减少。 2、夏季空调等的使用,使得生产、生活用电量增 加,负荷加大。
分析问题要分析哪些内容呢? 1.分析主题----确定大纲上的考点 2.分析材料----获取有用的信息 3.分析每个小题----理解各小题之间的前后联系 4.分析题分----明白踩分点的分布
3.组织表述----凡有“原因、成因、原理、分析”等字眼 的设问,表述时都需要条理性、层次性地回答,同时,答案 的表述要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面而又准确.

高中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共67张PPT)

高中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共67张PPT)
课标中的行为动词与试题设问指令词语及其含义
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
说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
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现象等进行说明; 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析原因, 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比较--比较异同,分析事物之间的差别、联系; 评价--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的可行性 评价,优势、劣势评价资源、环 境问题水资源 短缺解决、治理措施
开源: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海水淡化;
人工增雨;合理利用地下水等 节流:提高节水意识,节约用水,减少水的浪费;防治水污染; 提高农业灌溉技术、工业中水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限 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等 开源:开发新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多元化战略,实施 跨地区调配、进口能源;加强地质勘探。 能源短缺 节流:提高生产技术,提高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调整产业结 构,控制高能耗工业;能源循环使用储备:完善能源储备体系 压缩种植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修建梯田;小 流域综合治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 水土流失 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 水电、风能、太阳能、沼气等 ) ;制定法律法 规;增强意识等 退耕还牧还草;限制载畜量;人工种草;实行轮牧;生态移民; 土地 解决牧区能源问题 ( 风能、太阳能等 );合理利用水资源;制定法 荒漠化 律法规;增强意识等
-4
-2 0 格尔木
西大滩 五道梁
热棒 省级行政中心 县级行政中心 乡镇、村庄 -5.6 年平均气温/℃ 铁路
-5.6
-2 安多 甲
-4
年平均气温等值线/℃
0
拉萨
a
b

高考地理综合题考前答题思路课件

高考地理综合题考前答题思路课件

搬迁污染严重的企业;湿地修复,建设运河生态 文化公园;恢复与重建古运河水工文化遗址;建设中国 大运河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在保留和改造工农业遗址 和聚落的同时融入运河文化与旅游元素等。
考点1 特征对比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扬州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和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主要得益于大运河的开凿和经营。扬州是大运河的节点城 市,曾是盐运和漕运的中心。运河扬州段是整个大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至今仍保留着大量较完整的古城古镇, 延续着运河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三湾片区位于扬州城南,有重要的运河水工文化遗存。自1958年开始,三 湾片区逐渐成为工业生产的集聚区。2014年以来,扬州市以区域内运河湿地资源为依托,按照生态修复、城市修 补的理念,把三湾片区打造成运河生态文化公园。2021年6月,位于三湾片区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建成并对外 开放,它是国内首个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中国大运河时空演变的现代化博物馆。下图示意3个年份三湾片 区各功能区的分布。
补的理念,把三湾片区打造成运河生态文化公园。2021年6月,位于三湾片区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建成并对外
开放,它是国内首个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中国大运河时空演变的现代化博物馆。下图示意3个年份三湾片
区各功能区的分布。
(2)为修复运河文化遗产,推测2014年以来扬
州市开展三湾片区规划与建设的主要内容。
状况);③分析降水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
河流水文特 流量、水位(高低、变化特征)、汛期出现时间及长短、含沙量大小、结冰期(有无、

长短)、流速等
河流水系特 长度、流向、流域面积大小、落差大小(水能)、河道宽窄、曲直情况、支流多少、

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
农业生产特 主要说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生产水

地理综合题答题方法指导PPT共27页

地理综合题答题方法指导PPT共27页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8 分)
1.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20°C); 2.全年降水量大(达1600毫米以上), 5~10月(6~9月)降水较丰(为雨季), 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 较少(为干季)。
简明扼要, 抓住重点; 简 从各个具体 述 要素大概描 述;不细化 ;不解释
事物间的联系等 ;
常用语言格式 :描述性语言+评 价性语言
4.工业基础好,麻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
三、答题方法指导
(一)、会审题,有效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仔细阅读图文材料和试题,关键是抓住试题中的“中心 词”、“限定词”、“指令性动词” 等,明确各部分对 答题的指示作用。
“中心词”
答题方向
“限定词”
(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
简 简单分析,提
2.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 析 出论点即可
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湿 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 7 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 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 8 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湿 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 7 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 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 8 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6 分)
1.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并说明理由。(8分)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
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10分)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 开发的启示。(12分)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PPT课件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PPT课件

一、设问形式 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包括 地理事物是什么、有什么、属于什么。常见的判断类 设问形式有:判断×的分布是否合理;指出×的地形 类型;此时A城镇的风向是__________;四个地区中, 规模最大的是__________;图中所示是__________海 区等。
二、答题模板 判断类试题主要有两类: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该店能否保证人们出行的安全; 能否满足特定人群的需要;是否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离住宅区是否太近等。 而某些站、点区位分布是否合理,要从自然条件、社会 条件、经济条件三个方面来考虑。自然条件要结合站点 的特点从气候、地形、水文等方面分析;社会条件主要 从和人们衣食住行的联系角度来考虑;经济条件主要从 是否节约了建设成本等角度分析。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不管是哪种判断类试题,解答的关 键都是寻找依据。
[答案] (1)干旱、半干旱地 (2)选②或③。理由:该区域自然植被为草原和荒漠,森林 生态耗水量远大于草原(森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 与生长速度大于草本植物),过量植树,会加重区域旱情(种 草或自然恢复,较植树造林更符合自然规律,且投入较少) 。
一、设问形式 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考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成 为地理非选择题的常见设问类型。命题形式上,本模块 常以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 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 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 ”等。
(4)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汛期(长短、次数)、结冰期、 凌汛、含沙量、水能蕴藏量等。
(5)河流的水系特征:发源地、流向与注入海洋,长度与流 域面积,支流(多少、对称与否)及河网形状,上、中、 下游的划分,流经的省区、重要城市、主要地形区。

高三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精品PPT课件

高三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精品PPT课件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6分)
(2)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 低于200米)(3分)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 (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 (3分)
点状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描述
例(2011年新课程)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 企业500强总部空间 分布的特点。(8分)
答题思路: 第一步 在哪里——位置 第二步 解释为什么
(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洋流、地形、
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 以分析。(16分)
论点—假设—推理—论证
❖答案: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2分), 因为地形高差大(2分),河流落差大,流速大 (2分)。②入海泥沙量较少(2分),因为G河 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2分),流速较小,易 于泥沙沉积(2分);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 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2分),水 土流失较轻(2分)。 (8个得分点)
充足(3 分),气候温暖(3 分),年温差小(3 分)。
36.(2011年全国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 题。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 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 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 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 港口。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电话:
(一)特征描述(或简述) (二)成因分析 (三)区位分析(或条件) (四)意义(或影响)罗列 (五)建议(或措施)罗列
剖析问题→明确思路→对接材料→回归知识→规 范答题
(1)确定问题有几问,理解问题中的关键词。 (2)根据中心词,回忆该类试题的答题模式,明确 答题思路。
(3)根据限定词,确定主导答题方向,从图、文材 料中获取信息,联系学过的概念、规律、原理答题。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公开课PPT课件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公开课PPT课件
答案:全年高温(各月均温 都高于20℃);全年降水量 大(达1600mm以上),5— 10月(6—9月)降水较丰 (为雨季),11月至次年4 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 较少(为干季)。
•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6分)
为(两)大河 下游冲积平 原和三角洲, (海拔低于 200米)地势 较低平,自 北(西北)向 南(东南)(或 自内陆向沿 海)倾斜(或 渐低)。
探讨、论证区域发展问题
二、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
1. 地理综合题分类
(1)特征描述 (2)成因分析 (3)区位分析 (4)评价(利、弊) (5)意义(或影响)(有利、不利) (6)问题解决 (或措施)
2.答题步骤
(1)审题干(中心词、限定词、指令词) (2)列模板(地理要素全方面) (3)究实际(结合图文材料、具体地点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 ) (4)细筛选(决定要点的去留) (5)整语言(地理术语、要点顺序)
水文特征:径流量小; 含沙量大;无冰期; 水能资源丰富等。
2、(2011·全国文综)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 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1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 麻纺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图2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8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措施问题
• ①对症下药(先找出地理事物或现象成因, 然后逐一对照找出对策);
• ②(技术)工程措施,生态措施,管理措 施;
• ③开源节流(对资源类而言); • ④不同角度回答:法律层面,公众层面,
管理层面。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非洲纬度低,大部分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2分)受副热带高 压和信风带影响的地区面积大;(2分)赤道横贯中部,南北所跨纬 度大致相等。(2分)
(2)热带雨林气候(1分) A处常年受赤道低气压的影响;(1分)B 处为东南信风迎风地带,(1分)山地迎风坡的抬升作用造成降水多; (1分)沿岸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1分)
理特征与成因
1.指出图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点,
分析甲地无冻害的原因.
2.简述三峡地区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柑橘生分产析的区影域响人。文地 理特征与成因
3.按加工层次,柑橘加工业划分为以罐头生产、原汁榨取为主的 初级加工业,以饮料生产、香精与色素提取、果酸加工为主 的同中加高工级层加次工的业布。局分指析向甲。地(柑10橘分加)工业的区位优区势的域,问存说题在明不
(1)读该国地形、地势 的基本特点是
(4)说明该国气候、地形 对发展该农业的不利影响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2007高考文综全国Ⅱ卷
设问中心
设问中心 重要概念
(4)说明燕京在区际联 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
性。(7分)
重要概念
提取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分析区域自然地
(2006北京卷)读图12,回答
(3)C山的名称是 庐山 。它已 被列入 世界遗产 名录。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27.读图9“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依。据(气1候1分成)因及
(1)非洲气候具有气温高、干燥地区 广、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三个显
规律性分布进行 知识迁移和运用
著特征,试分别分析形成原因。
(2)图中A、B两地区同为 气候类型,分别叙述其形成的主要 原因。
综合题答题技巧
目录
1 1
综合题特点
2 综合题答题要求 3 正确的解题思路 4 一般解题步骤
一、综合题特点
一、选材新颖,考查主干,兼顾基础,凸现能力 二、突出地理学科特点,重视对图表的分析和解读 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并重,学科知识与实际联系,
重视现实问题,强化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以区域地理为载体,测试与高一地理相关的自然 和人文地理知识 五、试题类型与分值构成较为稳定
②没有系统的答题思路,答题随意性强,有效答题率不高。
学会迁移
③不善于联系所学原理、规律进行科学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
写出关键词
④答案缺乏针对性,重点不突出,条理和层次不明确。
⑤缺乏全面、辩证分析,缺乏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
注重理解
⑥文字表达能力差,文字不精炼简洁,用词不严谨、不规范、不科
学、关键词错别字多。
因天气系统东移,风向由偏北风转为东北 风,再转为东风和东南风。同时随着等压 线间距缩小,风力略有增加。随着风向由 偏北转向南,气温也略有上升
(2)简要回答B城市成为交通枢纽的 区位因数。
B城市(为武汉)。处于我国中部东西、南北交通要冲。东西向,是长江航线及 汉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河港;南北向,位于京广线的中间位置。此外,还通过汉丹 线等铁路与焦柳线、京九线ຫໍສະໝຸດ 连接,并有公路、航空与其他地区相联系。
4.说出图中轻冻害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区域差异
5.与图中严重冻害区同纬度的大陆西岸也种植柑橘、对说比明其气候
特点和形成因。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利用地理原理进行推理、分析
2005年全国文综丙卷36题
假设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读下图完 成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A地在未来30小时内风 向\风力及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不考虑地形的影响)
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 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 写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 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 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
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 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
二、综合题答题要求
1.要求考生能够全面、系统提取题干文字、图像 图表和设问文字信息; 2.排除干扰信息,筛选有效信息; 3.明确试题的测试目标信息; 4.对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在综合信息的基 础上,对信息进行理性认识和合理的发挥; 5.用准确的语言和清晰的思路进行表达。
二、综合题答题要求
基本要求
按点答题
三、正确的解题思路
四、一般解题步骤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1.读题干及上下小题,关注信息的呈现
2.从跨学科的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
3、审清题目中关键的文字、数据、图表、
设问,分值,标示有用信息
例2 200(7全一国)文综、Ⅱ获第取37题和解读信息
2007全国文综Ⅱ第37题 读某国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对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特 征和荒漠化灾害成因进 行分析
如果农业开发超过水资源的承载力,耕(土)地得不到足够的水源灌溉(祁连山 的冰雪融水非常有限),(因气候干旱)在强烈的太阳辐射、蒸发和风力作用下, 将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2007高考文综全国Ⅰ卷
36.(15分)某城市将建印染厂、水厂、污 水处理厂、科技园区和生态公园。图7中 的A、B、C、D、E五处可供选址,该地盛 行东风。 据此并读图7,回答问题。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2005年全国文综丙卷39题
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
主导自然条件是水。地处干旱地 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多季 节性河流,由于祁连山的冰雪融 水,在山麓地带形成许多绿洲, 绿洲彼此相连,便形成了绿色走 廊
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上述自然条件 (水)的承载力,分析将会产生什么 环境问题
在A、B、C、D、E五处中: 印染厂宜选址于 B ,理由是 水厂宜选址于 E,理由是 污水处理厂宜选址于 A ,理由是 科技园区宜选址于 D ,理由是 生态公园宜选址于 C ,理由是
工业区位的自然因素 和环境因素分析
在城在居区住河区流的的河上流游下游和盛工行;风业;境向区因的位下素的风分向社析会环
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 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可先后对比或
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间的差别、不同事物间的联系 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
与不足评价
综合题答题中常出现的问题
重点复习
①基本概念、原理、规律不清,空间定位不准,不能准确归答纳题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