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强度偏差大
混凝土梁柱偏差标准
混凝土梁柱偏差标准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是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混凝土梁柱作为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偏差的控制对于整个结构的安全、稳定和美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制定混凝土梁柱偏差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二、混凝土梁柱偏差分类混凝土梁柱偏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几何偏差: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垂直度、长度偏差等。
直线度指梁柱轴线的直线度,平面度指梁柱截面的平面度,垂直度指梁柱轴线与水平面的垂直度,长度偏差指梁柱的长度偏差。
2.表面质量偏差:包括表面平整度、表面光洁度等。
表面平整度指梁柱表面的平整度,表面光洁度指梁柱表面的光洁度。
3.强度偏差: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
抗压强度指梁柱的抗压承载能力,抗拉强度指梁柱的抗拉承载能力。
三、混凝土梁柱偏差标准根据混凝土梁柱偏差分类,制定以下标准:1.几何偏差标准(1)直线度:梁柱轴线的直线度应符合以下要求:a.对于单排梁柱,其直线度应在±5mm范围内。
b.对于多排梁柱,其直线度应在±10mm范围内。
(2)平面度:梁柱截面的平面度应符合以下要求:a.对于单排梁柱,其平面度应在±5mm范围内。
b.对于多排梁柱,其平面度应在±10mm范围内。
(3)垂直度:梁柱轴线与水平面的垂直度应符合以下要求:a.对于单排梁柱,其垂直度应在±5mm范围内。
b.对于多排梁柱,其垂直度应在±10mm范围内。
(4)长度偏差:梁柱的长度偏差应符合以下要求:a.对于跨度小于6m的梁,其长度偏差应在±10mm范围内。
b.对于跨度大于6m的梁,其长度偏差应在±20mm范围内。
2.表面质量偏差标准(1)表面平整度:梁柱表面的平整度应符合以下要求:a.对于单排梁柱,其表面平整度应在±3mm范围内。
b.对于多排梁柱,其表面平整度应在±5mm范围内。
(2)表面光洁度:梁柱表面的光洁度应符合以下要求:a.对于单排梁柱,其表面光洁度应在Ra≤6.3μm范围内。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强度是评定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检测。
而混凝土强度标准差作为评定混凝土强度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对于工程质量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是指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试件强度值的离散程度。
在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中,通常会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比如C20、C30等。
而混凝土强度标准差的大小则反映了混凝土强度值的分布情况,即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试件强度值的离散程度。
标准差越小,说明混凝土的强度值越稳定,工程质量也就越有保障。
其次,混凝土强度标准差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原材料的影响,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这些原材料的质量稳定性直接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差。
其次是配合比的影响,合理的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从而降低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此外,施工工艺、养护条件等因素也会对混凝土强度标准差产生影响。
在工程实践中,降低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越小,表明混凝土的强度值分布越集中,结构的受力性能也就更加可靠。
其次,可以降低工程成本。
强度标准差的降低意味着对混凝土强度的把控更加精准,可以减少过量使用混凝土的情况,从而节约材料和成本。
最后,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和持久性。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的降低意味着混凝土的强度更加稳定,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总的来说,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是评定混凝土质量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对于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从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等方面全面考虑,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混凝土强度标准差,从而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偏差的概念及意义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偏差的概念及意义目录1.导读 (1)2.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偏差的概念 (1)3.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偏差的意义 (1)1.导读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检验混凝土质量是否合格的最重要的指标。
混凝土搅拌站在生产混凝土时,混凝土强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抗压强度最理想的结果是达到设计强度并留有一定合理的富余。
2.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偏差的概念在混凝土连续生产抽样或工程同等级混凝土多,抽样数量大的混凝土强度评定时,规范规定的计算方法里必须要计算‘标准差',也叫均方差。
它代表各子样值对母体群内分布的离散程度,‘标准差'越小证明强度变化均匀。
具体计算式是:标准差=所有子样值的平方之和与平均值平方的n倍之差,除以n・1,之后开平方。
详情请见GB50107∙2010《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
n为子样数3,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偏差的意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检验混凝土质量是否合格的最重要的指标。
混凝土搅拌站在生产混凝土时,混凝土强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抗压强度最理想的结果是达到设计强度并留有一定合理的富余。
抗压强度富余偏低,达不到规范要求就会影响结构安全;抗压强度富余偏高,一方面浪费成本,另一方面会使混凝土弹性模量增大,脆性加强,而且可能使混凝土水化热提高,收缩加大,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所以混凝土并不是强度越高,质量越好,过犹不及,不足或过多的富余强度对工程质量都是不利的。
对商品混凝土公司来说,混凝土强度最重要的是稳定。
稳定的混凝土强度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对混凝土搅拌站来说可以起到内外兼修的效果。
衡量混凝土强度是否稳定的一个指标是标准差,另一个是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是标准差与抗压强度的比值,反映的是单位强度的标准差,用于比较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标准差。
所以控制好标准差,变异系数也会自然下降。
一个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在其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会产生质量的波动。
只有科学严谨地对各环节进行管理,才能使标准差变小。
混凝土强度试验标准及其误差控制
混凝土强度试验标准及其误差控制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
因此,混凝土强度的测试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强度试验的标准和误差控制。
二、试验标准1.试验方法混凝土强度的试验方法主要有压力试验和弯曲试验两种。
其中,压力试验是普遍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混凝土试块的压力进行测试来得到混凝土的强度。
2.试块制备混凝土试块的制备应符合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试块制备规程》(GB/T 50081-2002)。
试块的尺寸一般为10cm×10cm×10cm或15cm×15cm×15cm,制备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和浇筑方式等因素。
3.试验机混凝土强度试验机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和水泥制品试验机》(GB/T 2611-2007)的要求。
试验机的精度应达到0.5级。
4.试验环境混凝土试块的试验应在标准环境条件下进行,即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0±5)%。
5.试验数据处理混凝土试块的强度应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计算,并按照国家标准《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进行处理。
试验数据应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误差控制混凝土强度试验中误差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误差来源和控制方法。
1.试块质量误差试块的制备过程中可能存在质量误差,如配合比不准确、浇筑方式不规范等。
这会直接影响试块的强度测试结果。
为控制试块质量误差,应加强试块制备过程的管理,并对试块的质量进行检测。
2.试验机误差试验机的精度和稳定性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控制试验机误差,应定期对试验机进行校准和维护,并确保试验机的精度符合标准要求。
3.试验环境误差试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会对试块的强度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为控制试验环境误差,应对试验室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和调节,确保试验环境符合标准要求。
混凝土强度 、 钢筋保护层厚度和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最新版】
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和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依据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了观感质量应合格外,结构实体检验也必须合格。
结构实体检验主要针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包括三大项内容:①混凝土强度、②钢筋保护层厚度、③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
结构实体检验应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实施,并见证实施过程。
施工单位应制定结构实体检验专项方案,并经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实施。
除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外的结构实体检验项目,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完成。
结构实体检验中,当混凝土强度或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不满足要求时,应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
一、混凝土强度检验同条件养护试件回弹-取芯法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应按不同强度等级分别检验,检验方法宜采用同条件养护试件方法; 当未取得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或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可采用回弹-取芯法进行检验。
混凝土强度检验时的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d时所对应的龄期,且不应小于14d。
日平均温度为0℃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
冬期施工时,等效养护龄期计算时温度可取结构构件实际养护温度,也可根据结构构件的实际养护条件,按照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d龄期试件强度相等的原则由监理、施工等各方共同确定。
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1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取样和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施工、监理等各方共同选定,且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取样宜均匀分布于工程施工周期内;(2)同条件养护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入模处见证取样;(3)同条件养护试件应留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4)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组。
每连续两层楼取样不应少于1组; 每20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组。
砼试件强度不合格原因
砼试件强度不合格原因
砼试件强度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 原材料及配合比:混凝土原材料经常变换导致混凝土不合格,试块自然也就不符合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水灰比过大或过小,含水率扣减不合理。
2. 运输过程:混凝土运输前,搅拌车罐中有水未放干净,混凝土进罐后和水混在一起,混凝土的实际水灰比变大,导致强度偏低。
混凝土运输到工地,等待时间过长,和易性会变差。
3. 生产施工问题:混凝土试件在生产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会导致试件不合格。
例如,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会导致水泥和骨料的不充分混合,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混凝土浇筑不均匀会导致混凝土试件存在浇筑不密实、孔隙率高等问题。
养护不当也会影响混凝土试件的强度。
4. 砂石料及级配问题:碎石级配不合理、粒径大、针片状含量高。
混凝土拌合物包裹性差,在将混凝土拌合物装入试模时可能出现有的试件浆体偏多,从而导致出现强度偏低的现象。
碎石中有机物杂质含量过高时,对水泥水化不利,延缓混凝土的硬化,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增长。
5. 外加剂:外加剂质量不合格也是导致砼试件强度不合格的原因之一。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砼试件强度不合格的原因,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帮助。
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偏差标准
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偏差标准一、前言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混凝土质量,需要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本文旨在提供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偏差标准,以便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准确评估混凝土质量。
二、试块制备1. 试块制备前,需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材料质量、搅拌时间、浇筑及养护条件等进行详细记录。
2. 按照GB/T 50081-2002《混凝土试件制作规范》中的标准,制备试块。
试块应为正六面体,边长为150mm。
试块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明显缺陷。
3. 制备试块的数量应符合以下要求:(1) 建筑工程混凝土,每批次制备6个试块。
(2) 桥梁工程混凝土,每批次制备12个试块。
(3) 水利工程混凝土,每批次制备24个试块。
三、试块养护1. 试块浇筑后应尽快进行养护。
试块养护时间应符合以下要求:(1) 建筑工程混凝土,养护时间为3天。
(2) 桥梁工程混凝土,养护时间为7天。
(3) 水利工程混凝土,养护时间为14天。
2. 养护条件应符合以下要求:(1) 养护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0℃左右。
(2) 养护室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95%以上。
(3) 养护室内应保持通风良好,以确保试块表面不结露。
3. 养护期间,试块表面应保持湿润。
四、试验方法1. 试验前,应对试块进行编号,并将编号记录在试验记录表中。
2. 试验应在试块养护期满后进行。
3. 试验应在标准试验室中进行,试验室温度应控制在20℃左右。
4. 试验应按照GB/T 50081-2002《混凝土试件制作规范》和GB/T 50081-2019《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中的标准进行。
五、抗压强度偏差标准1. 单个试块的抗压强度应符合以下要求:(1) 建筑工程混凝土,单个试块的抗压强度偏差应小于15%。
(2) 桥梁工程混凝土,单个试块的抗压强度偏差应小于10%。
(3) 水利工程混凝土,单个试块的抗压强度偏差应小于5%。
混凝土工程允许偏差
混凝土工程允许偏差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工程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精度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性能。
为了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规范中明确规定了一系列的允许偏差。
首先,我们来谈谈混凝土原材料的偏差控制。
在水泥方面,其品种、标号、厂别、出厂日期等都必须符合相关标准。
对于水泥强度的检验,实际测定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偏差应在合理范围内。
砂和石子作为混凝土的主要骨料,其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等指标也有严格的允许偏差。
比如,砂的含泥量一般不应超过 3%,若超过这个数值,就可能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石子的针片状颗粒含量也有明确限制,以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密实度。
混凝土拌制过程中的偏差控制同样不容忽视。
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允许偏差通常较小。
搅拌时间也应符合规定,过短可能导致混凝土搅拌不均匀,过长则会影响生产效率且可能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外加剂的掺量必须精确控制,偏差过大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如凝结时间、强度增长等。
在混凝土浇筑环节,模板安装的偏差会直接影响混凝土构件的尺寸和形状。
模板的平整度偏差一般不应超过 5mm,相邻两模板表面高低差不应超过 2mm。
模板的垂直度偏差也有严格要求,对于层高不大于5m 的结构,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 6mm。
如果模板安装偏差过大,可能导致混凝土构件出现涨模、漏浆等质量问题。
混凝土构件的尺寸偏差是大家较为关注的方面。
对于基础的轴线位置,允许偏差通常在 15mm 以内。
独立基础的尺寸偏差一般要求在±10mm 以内。
对于墙、柱、梁等构件,其轴线位置的允许偏差也各不相同。
例如,墙、柱的轴线位置允许偏差为 8mm,梁的轴线位置允许偏差为 5mm。
构件的截面尺寸偏差也有明确规定,比如梁、柱的截面尺寸允许偏差为+8mm、-5mm。
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也是重要的控制指标。
对于平整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表面,如地面、楼板等,允许偏差通常在 8mm 以内。
混凝土28天养护偏差值
混凝土28天养护偏差值混凝土在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
其中,28天养护是一个关键的阶段,也是评估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28天养护过程中,我们要关注混凝土的养护偏差值,以确保其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混凝土28天养护偏差值是指实际强度与设计强度之间的差异。
理想情况下,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应该与设计强度完全一致,即偏差值为零。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
首先,影响混凝土28天养护偏差值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混凝土配比。
配比是指混凝土的水灰比、胶凝材料用量和骨料种类等参数的设定。
在设计混凝土配比时,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环境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如果配比选择不当,例如水灰比过高或使用不合适的骨料,就会导致混凝土强度偏低,增大28天养护偏差值。
其次,混凝土28天养护偏差值还受到施工工艺的影响。
在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过程中,要注意施工工艺的规范执行。
例如,在浇筑过程中要做好均匀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度和均匀性;在养护过程中要确保湿度和温度的控制,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化。
如果施工过程不规范,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不均匀,增加28天养护偏差值。
此外,环境因素也会对混凝土的28天养护偏差值产生一定影响。
例如气温、湿度和风速等环境参数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养护效果。
如果养护环境条件不理想,例如温度过高或湿度过低,就会影响混凝土的早期强化和强度发展,增大28天养护偏差值。
根据以上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小混凝土28天养护偏差值。
首先,要在设计阶段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确保其科学合理,符合工程要求。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操作,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最后,要合理调控养护环境,确保湿度和温度的合适范围,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化。
综上所述,混凝土28天养护偏差值是评估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应该重视混凝土配比、施工工艺和养护环境等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减小养护偏差值,以保证混凝土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混凝土梁偏差标准值
混凝土梁偏差标准值一、前言混凝土梁是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元件,其质量和精度对建筑的安全和美观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混凝土梁偏差标准值是指混凝土梁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所允许的偏差范围,是保证混凝土梁质量和精度的重要指标。
二、混凝土梁的偏差类型混凝土梁的偏差类型主要分为以下三种:1.几何偏差几何偏差是指混凝土梁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梁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偏离设计要求的程度。
几何偏差主要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垂直度、水平度、曲率和扭曲度等。
2.表面偏差表面偏差是指混凝土梁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梁表面的平整度、光洁度和颜色偏离设计要求的程度。
表面偏差主要包括平整度、光洁度和颜色等。
3.材质偏差材质偏差是指混凝土梁的材料性能偏离设计要求的程度。
材质偏差主要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用量和钢筋强度等。
三、混凝土梁偏差标准值的制定原则混凝土梁偏差标准值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性原则混凝土梁偏差标准值应该是合理的,不应过于苛刻或过于宽松,能够满足建筑的实际需要。
2.可操作性原则混凝土梁偏差标准值应该是可操作的,能够被施工人员理解和掌握,能够被监理人员和检验人员检查和评定。
3.安全性原则混凝土梁偏差标准值应该是安全的,能够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会对人员和财产造成危害。
4.科学性原则混凝土梁偏差标准值应该是科学的,能够反映混凝土梁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具有可比性和统计意义。
四、混凝土梁偏差标准值的具体要求混凝土梁偏差标准值的具体要求如下:1.几何偏差直线度:不大于2mm/m;平面度:不大于5mm;垂直度:不大于2mm/m;水平度:不大于2mm/m;曲率:不大于L/3000;扭曲度:不大于L/1500。
2.表面偏差平整度:不大于3mm;光洁度:不大于20%;颜色:应与设计要求一致。
3.材质偏差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用量:不得低于设计要求;钢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五、混凝土梁偏差标准值的检验方法混凝土梁偏差标准值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几何偏差的检验方法直线度:采用直线仪进行检测;平面度:采用平面仪进行检测;垂直度:采用测角器进行检测;水平度:采用水平仪进行检测;曲率:采用曲率仪进行检测;扭曲度:采用扭曲仪进行检测。
混凝土偏差率如何计算公式
混凝土偏差率如何计算公式引言。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对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需要对混凝土的偏差率进行计算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偏差率的计算公式和相关知识。
一、混凝土偏差率的定义。
混凝土偏差率是指混凝土的实际强度与设计强度之间的偏差程度,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混凝土偏差率的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了解混凝土的实际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二、混凝土偏差率的计算公式。
混凝土偏差率的计算公式为:偏差率(%)=(实际强度-设计强度)/设计强度×100%。
其中,实际强度为混凝土的实际抗压强度,设计强度为混凝土的设计抗压强度。
三、混凝土偏差率的计算步骤。
1. 确定混凝土的实际抗压强度。
在施工现场,需要进行混凝土抽样并送至实验室进行试验,得到混凝土的实际抗压强度值。
2. 确定混凝土的设计抗压强度。
设计抗压强度通常由设计人员根据工程要求和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指标确定。
3. 使用混凝土偏差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将实际抗压强度和设计抗压强度代入计算公式,得到混凝土的偏差率。
四、混凝土偏差率的评估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通常对混凝土的偏差率有一定的评估标准。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偏差率应该在一定范围内,超出范围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影响混凝土偏差率的因素。
1.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合理的配合比会导致混凝土的偏差率偏高。
2. 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的不合理或者操作不当也会导致混凝土的偏差率偏高,例如浇筑不均匀、养护不到位等。
3. 材料质量。
混凝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材料质量不合格会导致混凝土的偏差率偏高。
六、如何降低混凝土偏差率。
1. 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根据工程要求和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指标,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符合要求。
2. 严格控制施工工艺。
国标建筑材料允许偏差范围
国标建筑材料允许偏差范围1. 引言国标建筑材料允许偏差范围是为了在建筑工程中,合理规范各类建筑材料的生产和使用,保证工程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
本文将针对常见建筑材料的允许偏差范围进行详细说明。
2. 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允许出现一定的偏差来适应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强度允许偏差范围为正负15%。
此外,混凝土的含气量和含氯量也有相关的规定范围,在正常情况下允许偏差在正负5%之间。
3. 钢筋钢筋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材料之一。
由于生产和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差,因此国标对其允许偏差范围有相关规定。
在钢筋的直径方面,容许偏差为正负1mm。
而在钢筋的强度方面,允许偏差为正负10%。
4. 砖块砖块是建筑中常见的填充和墙体材料。
为了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固性和表面的平整度,国标对砖块的尺寸和平整度都有明确规定。
一般来说,砖块的长度和宽度允许偏差范围为正负3mm,而砖块的厚度允许偏差范围为正负2mm。
至于平整度,表面应能以2500mm直尺判定砖面是否存在凸凹不平的问题。
5. 玻璃玻璃是建筑中常用的透明材料,但其制作和安装过程中也会对尺寸、平整度和透光性等方面进行检验。
对于玻璃的厚度,允许偏差范围一般为正负1mm。
至于平整度,一般要求玻璃的表面平整度达到1/300。
此外,透光性也要符合国家标准。
6. 涂料涂料作为建筑装饰的重要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外观和使用寿命。
国标规定涂料的颜色偏差应符合特定标准,一般以ΔE值来判断。
常规涂料的ΔE值允许偏差范围为2.0-3.0。
此外,涂料的附着性、硬度和耐候性等方面也有相应的规定要求。
7. 结论国标建筑材料允许偏差范围的制定是为了平衡生产成本和工程质量,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
了解和遵守相关国标对于材料生产商和施工方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并为施工过程提供有效指导。
通过以上文档,详细说明了国标建筑材料允许偏差范围的相关规定,包括混凝土、钢筋、砖块、玻璃和涂料等常见建筑材料的允许偏差范围。
混凝土强度偏差大
影响水泥用量和试块强度偏高的原因分析—中国水泥技术网目前施工单位反映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用量大、试块强度偏高问题。
现就如何确定水泥用量以及影响水泥用量和试块强度的主要因素分析如下,不妥之处谨请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批评指正。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程序及步骤1.1配合比设计程序1。
1。
1计算配合比(又称理论配合比)。
按照已合理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利用一些经验公式和经验数据进行初步计算后得到的混凝土配合比。
1。
1.2基准配合比。
在计算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室对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进行测定,并进行配比调整,调整到和易性满足要求时的混凝土配合比.1.1。
3试验室配合比。
在基准配合比的基础上,在试验室进行混凝土强度调整,调整达到设计强度的配合比。
1.1.4施工配合比.以试验室配合比为基础,根据现场砂、石含水状况对配合比进行调整。
考虑到砂、石含水量,并进行调整的配合比。
1.2配合比设计的步骤1.2。
1配制强度。
合理确定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是混凝土强度质量控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定值太高,要增加混凝土的水泥耗用量,提高生产成本,定值过低,将使混凝土强度不能满足预期的质量水平,在强度的合格验收中,将判为不合格。
后果对企业在社会和经济上的影响较大.1。
2.2特殊情况下应提高混凝土配制强度。
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规定,当遇有下列情况时应提高混凝土配制强度:一是现场条件与试验室条件有显著差异时;二是C30级及其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时。
1.2.3混凝土配制强度确定的标准。
依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规定,对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级其配制强度取值为13。
3~19.9MPa;对C15级取值为18.3~24.9MPa;对C20级取值为24。
1~29.9MPa;对C25级取值为29.1~34。
9MPa;对C30级取值为34.9~39.9MPa;对C35级取值为39.9~44。
混凝土偏差修正方法
混凝土偏差修正方法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使用广泛,但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偏差。
混凝土偏差是由于材料、施工、温度、湿度等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耐久性等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修正混凝土的偏差,以确保最终的施工质量。
二、混凝土偏差的种类混凝土偏差主要有以下几种:1. 尺寸偏差:即混凝土构件的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差异。
2. 强度偏差:即混凝土强度与设计强度之间的差异。
3. 平整度偏差:即混凝土表面平整度与设计平整度之间的差异。
4. 空鼓偏差:即混凝土表面与底层之间存在空隙的情况。
5. 裂缝偏差:即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的情况。
三、混凝土偏差修正方法1. 尺寸偏差的修正方法尺寸偏差是混凝土施工中最常见的偏差之一。
修正尺寸偏差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调整模板:当混凝土构件的尺寸偏差较小时,可以通过调整模板的位置来修正尺寸偏差。
(2)采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当混凝土构件的尺寸偏差较大时,需要采用精度更高的测量工具来测量尺寸差异,并按照实际尺寸进行施工。
(3)采用模板调整器:模板调整器是一种专门用于调整模板的工具,可以用于调整混凝土构件的尺寸偏差。
2. 强度偏差的修正方法强度偏差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偏差之一。
修正强度偏差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是修正强度偏差的有效方法之一。
(2)加强混凝土养护:养护是混凝土强度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强养护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3)采用加固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加固材料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3. 平整度偏差的修正方法平整度偏差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偏差之一。
修正平整度偏差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采用平整度模板:平整度模板是一种专门用于检测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的工具,可以用于检测和修正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偏差。
(2)采用地坪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地坪材料来修正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偏差。
混凝土误差允许范围
混凝土误差允许范围
混凝土误差允许范围
一、混凝土强度验收
1、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查:
(1)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符合《国家标准》GSB/T5080-2006中的要求,强度验收的允许误差范围为:预计值减去20%到加上10%。
(2)对于混凝土制作和抗压强度检测的正确性有保证的,如果抗压强度只有20%的偏差,可以不按以上要求替换新的混凝土。
2、混凝土抗折强度检查:
(1)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符合《国家标准》GSB/T5080-2006中的要求,强度验收的允许误差范围为:预计值减去20%到加上10%。
(2)对于混凝土制作和抗弯强度检测的正确性有保证的,如果抗弯强度只有20%的偏差,可以不按以上要求替换新的混凝土。
二、混凝土尺寸、形体及表面质量验收
1、尺寸允许误差范围:
混凝土尺寸允许误差范围不得超过预定尺寸的±2cm,混凝土横断面和立断面尺寸允许误差范围不得超过±5mm。
2、混凝土形体及表面质量验收:
(1)混凝土的形体质量不应影响混凝土的使用效果;
(2)混凝土表面质量应符合《交通建设标准》(MTC1.2-2007)的要求,允许少量的和破损痕迹,但不应影响使用效果。
- 1 -。
混凝土施工误差标准范围
混凝土施工误差标准范围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因此,混凝土施工误差标准范围的制定对于保障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混凝土施工误差的定义、影响因素、误差分类、误差标准范围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混凝土施工误差的定义混凝土施工误差是指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偏差。
这些偏差可能是由于施工技术、材料质量、施工环境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三、混凝土施工误差的影响因素1.材料质量:混凝土的材料质量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误差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混凝土材料不符合规定的标准,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耐久性等性能下降,从而产生误差。
2.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熟练程度、施工操作的规范性、施工工具的使用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误差。
3.施工环境:施工环境包括气温、湿度、风力等因素。
如果施工环境不适宜,会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四、混凝土施工误差的分类1.尺寸误差:尺寸误差是指混凝土的尺寸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偏差。
尺寸误差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方面的误差。
2.表面平整度误差:表面平整度误差是指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偏差。
表面平整度误差会影响混凝土的外观和使用寿命。
3.强度误差:强度误差是指混凝土的强度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偏差。
强度误差会影响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4.抗渗性误差:抗渗性误差是指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偏差。
抗渗性误差会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五、混凝土施工误差标准范围1.尺寸误差标准范围(1)长度误差:混凝土长度的误差应控制在±5mm以内。
(2)宽度误差:混凝土宽度的误差应控制在±5mm以内。
(3)高度误差:混凝土高度的误差应控制在±5mm以内。
2.表面平整度误差标准范围(1)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误差应控制在±3mm以内。
(2)混凝土表面的凸起、坑洼度应控制在±2mm以内。
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差怎么算
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差怎么算混凝土的强度评定标准差是评定混凝土强度稳定性和一致性的重要指标,对于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差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下面将介绍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差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差的定义。
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差是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所得结果的离散程度。
标准差越小,代表混凝土强度试验结果越稳定,反之则越不稳定。
其次,计算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差的方法是通过对多次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
首先,进行多次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得到各次试验结果。
然后,计算这些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接着,计算每次试验结果与平均值的偏差,即每次试验结果减去平均值的结果。
再将这些偏差值的平方相加,并除以试验次数减一,最后再开方,得出的结果就是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差。
举例说明,假设进行了5次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得到的试验结果分别为30MPa、32MPa、29MPa、31MPa、30MPa。
首先计算平均值,即(30+32+29+31+30)/5=30.4MPa。
然后计算每次试验结果与平均值的偏差,分别为-0.4MPa、1.6MPa、-1.4MPa、0.6MPa、-0.4MPa。
接着将这些偏差值的平方相加,得到(-0.4)^2 + 1.6^2 + (-1.4)^2 + 0.6^2 + (-0.4)^2 = 5.2。
再除以试验次数减一,即5-1=4,得到5.2/4=1.3。
最后开方,得出的结果是1.14MPa,这就是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差。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差的计算对于控制混凝土质量和工程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试验结果统计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混凝土强度的波动情况,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差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对多次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
合理的计算标准差有助于评定混凝土强度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对于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混凝土柱的偏差控制标准
混凝土柱的偏差控制标准混凝土柱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承重构件,其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混凝土柱的施工过程中,偏差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将从混凝土柱的偏差控制标准的背景、目的、内容、实施、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景混凝土柱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承重构件,其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而混凝土柱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很容易出现偏差现象,如偏心度、倾斜度、弯曲度等,这些偏差会严重影响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因此,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必须对混凝土柱的偏差进行控制。
二、目的混凝土柱的偏差控制标准的目的是规范混凝土柱的施工质量,保证混凝土柱的精度和稳定性,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三、内容混凝土柱的偏差控制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1. 混凝土柱的尺寸和几何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出偏差范围。
2. 混凝土柱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进行强度试验。
3. 混凝土柱的模板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变形、脱离、倾斜等情况。
4. 混凝土柱的钢筋骨架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错位、偏移等情况。
5. 混凝土柱的浇筑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不得出现振捣不均匀、空鼓、裂缝等情况。
6. 混凝土柱的养护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不得出现缺乏养护、养护不到位等情况。
四、实施混凝土柱的偏差控制应在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进行。
1. 施工前应进行设计审查,对混凝土柱的尺寸、几何形状、强度等级、模板、钢筋骨架等进行检查和确定。
2. 施工中应进行现场监测和控制,对混凝土柱的浇筑、振捣、养护等进行监管和控制。
3. 施工后应进行验收和检查,对混凝土柱的尺寸、几何形状、强度等级、模板、钢筋骨架等进行检查和验收。
五、要求混凝土柱的偏差控制应满足以下要求:1. 混凝土柱的尺寸和几何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出偏差范围。
2. 混凝土柱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进行强度试验。
3. 混凝土柱的模板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变形、脱离、倾斜等情况。
混凝土工程施工误差(3篇)
第1篇一、混凝土工程施工误差的分类1. 设计误差:由于设计图纸不合理、不准确或设计变更等原因导致的误差。
2. 材料误差: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达标、计量不准确等引起的误差。
3. 施工误差:施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施工技术不熟练、施工设备故障等导致的误差。
4. 环境误差:施工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风力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二、混凝土工程施工误差的成因1. 设计原因:设计人员对工程实际情况了解不足,导致设计不合理;设计变更频繁,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2. 材料原因:原材料质量不达标,如水泥、砂、石子等;计量不准确,导致混凝土配比失衡。
3. 施工原因: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如浇筑速度过快、振捣不均匀等;施工技术不熟练,导致施工质量不高。
4. 环境原因:施工环境温度、湿度、风力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如春季混凝土早期裂缝等。
三、混凝土工程施工误差的应对措施1. 加强设计管理:确保设计图纸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减少设计变更,提高设计质量。
2.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选用优质原材料,确保原材料质量达标;加强计量管理,提高混凝土配比精度。
3. 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规范施工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4. 优化施工工艺: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如预拌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5. 采取措施应对环境因素:根据施工环境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如春季混凝土施工采用保温保湿措施等。
6. 加强施工过程监控: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误差。
总之,混凝土工程施工误差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
通过加强设计、材料、施工、环境等方面的管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混凝土工程施工误差,确保工程质量。
第2篇一、混凝土工程施工误差的原因1. 设计因素:设计不合理或设计变更不及时,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误差。
2. 材料因素:原材料质量不合格、配比不合理、运输过程中受潮等,都会导致混凝土质量不达标。
混凝土强度差两个等级方案
混凝土强度差两个等级方案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施工方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方案:
1. 分层浇筑法:将高标号混凝土浇筑在低标号混凝土的位置,形成明显的分界面。
浇筑时需要确保高标号混凝土能够充分覆盖低标号混凝土,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 插筋加强法:在低标号混凝土的位置插入钢筋,以提高该部位的承载力和抗剪能力。
这种方案需要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并确保钢筋的安装位置和数量符合规范要求。
3. 机械加固法:采用机械加固设备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
这种方案需要考虑到设备的尺寸和重量,以及操作方便性等因素。
4. 粘贴加固法:采用粘贴钢板或碳纤维布等材料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
这种方案需要选择合适的粘贴材料,并确保粘贴质量和耐久性。
无论采用哪种方案,都需要考虑到施工安全和质量问题,并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监测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水泥用量和试块强度偏高的原因分析-中国水泥
技术网
目前施工单位反映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用量大、试块强度偏高问题。
现就如何确定水泥用量以及影响水泥用量和试块强度的主要因素分析如下,不妥之处谨请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批评指正。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程序及步骤
1.1配合比设计程序
1.1.1计算配合比(又称理论配合比)。
按照已合理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利用一些经验公式和经验数据进行初步计算后得到的混凝土配合比。
1.1.2基准配合比。
在计算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室对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进行测定,并进行配比调整,调整到和易性满足要求时的混凝土配合比。
1.1.3试验室配合比。
在基准配合比的基础上,在试验室进行混凝土强度调整,调整达到设计强度的配合比。
1.1.4施工配合比。
以试验室配合比为基础,根据现场砂、石含水状况对配合比进行调整。
考虑到砂、石含水量,并进行调整的配合比。
1.2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1.2.1配制强度。
合理确定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是混凝土强度质量控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定值太高,要增加混凝土的水泥耗用量,提高生产成本,定值过低,将使混凝土强度不能满足预期的质量水平,在强度的合格验收中,将判为不合格。
后果对企业在社会和经济上的影响较大。
1.2.2特殊情况下应提高混凝土配制强度。
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规定,当遇有下列情况时应提高混凝土配制强度:一是现场条件与试验室条件有显著差异时;
二是C30级及其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时。
1.2.3混凝土配制强度确定的标准。
依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规定,
对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级其配制强度取值为13.3〜19.9MPa;对C15级取值为18.3〜
24.9MPa;对C20级取值为24.1〜29.9MPa;对C25级取值为29.1〜34.9MPa;对C30级取值为34.9〜39.9MPa;对C35级取值为39.9〜44.9MPa等,在此不——列出。
因此,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的3.0.1条规定,为了使所配制的混凝土在工程中使用时,其强度标准值具有不小于
95 %的强度保证率。
因此配合比设计时的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比设计要求的强度标准值高,否则将使混凝土强度不能满足预期的质量水平。
我室一直以来依据施工单位委
托配合比时填写的配制强度来计算配合比。
1.3水泥用量的确定
1.3.1水灰比对水泥用量的影响。
水灰比主要是依据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和水泥强度通过规程
规定的公式计算求得,若混凝土配制强度取值高,水泥强度给值不高的情况下,那么求得的 水灰比值小,因此,水灰比大小直接影响到水泥用量多少。
1.3.2用水量对水泥用量的影响。
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条规定,根据粗骨料的最大粒径, 细骨料的粗细程度确定用水量,
量大小,故,在条件允许情况下优先选用最大粒径石子和n 区中砂, 分
重要的作用。
1.3.3水泥用量的合理性。
施工配比水泥用量与定额中水泥用量比较,我省现行定额为
98 年编制出版,仍依据水泥标号来确定,而我国 2000年后使用水泥检验标准已改为水泥强度 等级,特别强调定额中规定水泥用量是依据“水泥强度等级”和“碎石最大粒径”以及“砂
子粗细程度”来确定。
如果施工现场使用的材料缺乏科学性, 那么无法同定额相比较。
我室
通过了解省级和其他地市检测机构相关情况,得出结论相同,一是在不知水泥
28天实测强 度情况下,只能依据水泥强度等级确定; 二是配制强度选择值高水泥用量高, 相反水泥用量 低。
二、水泥等级的富余强度对水泥用量的影响
2.1水泥强度富余数对节约水泥或提高混凝土强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原混凝土配合比设 计规程(JGJ55-81 )规定,水泥强度富余数可考虑
1.13系数,而新的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 )没有给出具体推荐数值, 新规程编制期间,编制组组织了三^一个试验单位
进行大量试验,共用 84个品牌水泥进行1184次水泥强度和3768次混凝土强度试验,对其 28天强度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普遍反映,目前的水泥质量水平差异甚大, 而且不是一个
1.13系数所能概括。
因此, 现行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仍保留水泥 等级值的富余数rc ,其rc 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但规程仍提醒注意留足强度富余数,否 则带来较大风险。
譬如, 我市某县水泥厂生产的 3
2.5级水泥,3天强度较高,28d 强度达不
到合格标准。
我室曾就近走访了我市部分生产水泥厂家, 了解有关厂家化验室对水泥富余数
rc 的统计资料,但结果未能如愿。
我室又统计了部分水泥厂
28d 强度结果,其32.5级水泥 强度在32.5〜50.0MPa 左右;42.5级水泥强度在 42.5〜56.0MPa 左右。
根据我室出具的水 泥检验报告统计,并非所有水泥厂水泥富余强度都高, 所以难以给出一个定量值。
建议施工 单位可根据水泥28d 强度结果出来后再适当地调整配合比,但委托方必须确保送检水泥样, 按现行标准《水泥取样方法》
(GB12573-1990)执行,以保证水泥取样的代表性,不能在某 一包水泥里抽样送检。
2.2正确确定经济合理的配合比。
依据规范要求工程开工前,委托单位应将原材料送到检测 机构进行检验试配, 而实际操作中,委托方都是采取应急方式,原材料检验后,随后便要求 试验室开理论配合比,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经验配合比,如果待 28天试配结果出来,那么工
程就无法开工。
我室依据日常工作中试配的大量试验和经验得出的施工配比,
但对水泥富余 数无法预测,为了安全起见,只能根据水泥等级来确定水泥强度, 其结果是导致水泥用量偏 高原因之一,经试配的配合比和理论配比在原材料的用量上是有一定的差距。
(JGJ55-2000) 4.0.1 用水量的大小取决水泥用 对节约水泥用量有关十
2.3根据混凝土设计等级正确选择水泥强度等级。
建议对于小于或等于C20混凝土宜选用32.5级水泥;对于大于或等于C25混凝土宜选用42.5级水泥;对碎石最大粒径小于31.5
以下宜选用42.5级水泥,对节约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十分可观。
三、立方体试块强度偏高原因的分析
目前有施工企业反映混凝土和砂浆试块强度偏高的问题,其原因分析如下:
3.1试块强度失真
3.1.1未按实际施工配比正确取样,现场试验工制作方法不对,多数未经专业培训,制作试
块时没底,心里负担重,宁可做高,不可做低,这种现象较常见。
3.1.2未按见证取样进行,大量使用超龄期试块送检,如市区某道路工程C10混凝土,送检抗压强度达到33.0MPa,其结果令人难以相信。
3.1.3少数施工单位试验工对混凝土和砂浆试块开小灶,成型一批试块,以假充真送检,造
成其结果与实体质量差距甚大。
3.2水泥强度富余数过高也是导致混凝土和砂浆强度偏高原因之一。
3.3使用的计量器具未经检定或超周期未再检,导致计量不准或未计量,从而发生试块和实体强度忽高忽低。
3.4现场原材料变化,如水泥品种、等级,粗骨料粒径,细骨料粗细程度以及砂石含水量未及时调整等导致试块强度忽高忽低。
3.5特殊混凝土配合比。
如抗渗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特殊环境下混凝土(如潮湿)等受水
泥最小用量限制,也是导致试块强度偏高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不论是混凝土还是砂浆强度与水泥强度有着直接关系,其它材料质量优劣对强度
起着间接作用,根据施工工艺等需要,施工企业要充分利用节能材料,混凝土和砂浆均可掺外加剂或矿物质,起到改善混凝土和砂浆配比性能,最终降低水泥用量,节约成本。
但掺外加剂配比必须经试验确定,不得随意掺用。
总而言之,要想节约成本,准确控制试块强度,不仅仅局限于配合比,而是以文中所述,把握好各个环节,加强管理,根据工程结构类别,混凝土性能等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做好施工前的准备,方可达到预期目标。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