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综合驾驶台系统教材
船舶综合驾驶台系统
船舶综合驾驶台系统1•IBS的配置原则是_。
[单选题]*A.满足有关国际公约和国际标准B•满足船级社的规范要求C•满足船东的要求D•A+B+C(正确答案)2•目前实船配备的驾驶台设备,IBS与INS的关系为_。
[单选题]*A•INS包括IBSB•IBS包括INS(正确答案)C•INS与IBS无关D•INS以IBS为基础3•INS主要考虑的是_。
[单选题]*A•定位B•导航C•避碰D•航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正确答案)4•航行管理系统是INS的核心,它由导航工作台、辅助工作台、综合信息显示台等组成。
制定计划航线、对电子海图进行编辑和修正,通常在—上完成。
[单选题]*A•导航工作台B•辅助工作台(正确答案)C•综合信息显示台D•网络单元5•综合导航系统中,输入给航行管理系统的原始航速信息来自_。
[单选题]* A•计程仪(正确答案)B•陀螺罗经C.测深仪D.AIS6.INS中,罗经是一重要的传感器,向其它航海仪器输出信号。
下面哪个航海仪器不需要罗经为其提供信号?[单选题]*A.雷达B•自动舵C•电子海图D.计程仪(正确答案)7.GPS可提供标准定位服务(SPS),SPS可利用—载波上的一获得20米左右单点实时定位精度。
[单选题]*A.L1;CA(正确答案)B.L2;CAC.L1和L2;CAD.L3;CA8.GPS导航系统中,卫星导航仪在三维定位时至少需要4颗卫星,其中第4颗是用来估算出_偏差。
[单选题]*A.用户钟(正确答案)B.卫星钟C•用户钟、卫星钟D.用户钟、卫星钟和系统时间9.GPS卫星导航系统中,卫星导航仪所接收的导航信息包括_。
[单选题]*A•卫星导航系统工作状态B.卫星星历C•卫星识别标志D•A+B+C(正确答案)10•何谓陀螺仪的定轴性?[单选题]*A•其主轴指向地球上某一点的初始方位不变B•其主轴动量矩矢端趋向外力矩矢端C•其主轴指向空间的初始方向不变(正确答案)D•相对于陀螺仪基座主轴指向不变11•三自由度陀螺仪的进动性是如何描述的?[单选题]*A•在外力的作用下,陀螺仪主轴的动量矩矢端将以捷径趋向外力方向B•在外力矩的作用下,陀螺仪主轴的动量矩矢端力图保持其初始指向不变C•在外力矩的作用下,陀螺仪主轴的动量矩矢端将以捷径趋向外力建(正确答案)D•在外力矩的作用下,陀螺仪主轴即能自动找北指北12•自由陀螺仪的主轴动量矩水平指北,若加一外力矩,其方向水平向西,则主轴指北端—进动。
关于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主要事项的相关说明讲解61新
关于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要紧事项的相关说明一、主干课程设置(据适任考试大纲)涂蓝色为第一学期绿色为第二学期黄色为第三学期灰色为第四学期序号考试科目设置课程模块要紧内容承担系部1 信息技术与通信导航系统《电工电子技术》68学时交流电路基本知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无线电基础知识轮机/电气2 《计算机应用基础》51学时商务计算机组成及应用基础;Windows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计科3 《计算机局域网》45学时计算机网络及通信协议;IP地址,船舶局域网结构和硬件设备、组建、运行、治理与维护;船舶电子邮件通过Inmarsat接入的方法和使用;网络安全计科4 《船舶航行设备》综合驾驶台系统(IBS)基本配置、功能及维护;船舶导航雷达基本原理及组成、技术指标及误差校正方法、维护与保养;船载GPS/DGPS定位原理与接口;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基本原理与接口;船用陀螺罗经指北原理、结构与电路及误差与消除;船用测深仪、计程仪原理及接口;船舶航行数据记录仪(VDR)功能及接口航海5 《船舶通信系统》GMDSS概述(组成及功能、配备要求、遇险报警的方式、维修要求,GMDSS备用电源);Inmarsat通信系统(简介、Inmarsat-C船站组成、通信功能及维护;船舶保安报警系统组成及维护;Inmarsat-F船站的组成、通信功能及维护);MF/HF组合电台;船用VHF与VHF-DSC通信设备;NAVTEX与气象传真机;无线电救生设备、S-EPIRB与SART;电台的识别;通信天线;船舶内部通信系统(船用电话交换机、声力电话、船令广播系统)航海6 船舶电气《电力电子技术》45学时电力电子元件(分类,电力二极管、晶闸管、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基本特性和要紧参数及失效推断与替换);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基础(三相全桥不可控整流电路、可控整流电路及对触发脉冲的要求)轮机/电气7 《船舶电机与电力拖动系统》60学时变压器、异步电动机、操纵电机;电力拖动系统负荷性质及典型生产机械;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启动、制动、调速及机械特性;交流电动机的继电接触器操纵;甲板机械(起货机、锚机、绞缆机)及船用电梯的电力拖动;舵机电力拖动与操纵;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轮机8 《变频技术》交流变频调速及变频器:交流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及三种基本操纵方式;交-直-交变频技术;电压源型和电流源型逆变器;脉宽调制技术(PWM);通用变频器外部接口电路及要紧参数电气19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轮机10 《船舶电站及其自动化》船舶电力系统(组成、特点、基本参数,船舶电源,船舶配电盘,船舶电网及电缆,船舶电力负载);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电压及无功功率自动调节;船舶电力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自动调节;船舶电力系统继电爱护;船舶电站自动化;船舶高压电力系统。
驾驶台资源管理(第一章 驾驶台资源管理基础)ppt课件
BRM指为达到船舶营运的目的而运用和协调好全部船舶驾 驶台团队人员所能应用的技能、经验与其他各种相关的资源。
2010年,国际海事组织在新修订的STCW 公约马 尼拉修正案中,把驾驶台资源管理(BRM)成为强制性适 任标准列入要求,且在第II章“船长和甲板部”人员适 任能力的主要修正内容中新增“领导和团队工作技能 的使用(操作级)”、“领导力和管理技能的使用 (管理级)”的强制性适任要求。这一变化进一步表 明“驾驶台资源管理”在今天船舶营运与人员适任中 的重要性。
4.环境资源 (Environment resources) 环境资源的范围很广,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对于船舶营运的环境,首先包括航行环境,即船舶航行 所处的自然的和人工的背景,包括航道和港口。其次, 涉及船舶营运过程中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及支持的程度与 广度,也涉及管理部门的规章制度环境。这类管理环境, 包括公司、行业组织、船旗国和港口国中机关、公司、 团体、人员等方面所形成的人文环境或社会环境。在安 全管理范畴中,环境资源还包括确保船舶本身正常航行 和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空间,也包括团队人员中的技能、 经验。这类资源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2、根据现有的人力资源组成一个优秀的班组或团队。 涉及船舶安全航行的所有人员,包括船长、引航员、舵工 和保证船舶动力、导航和其他相关设备正常工作的其他人, 实际上涉及的人员基本上包括船舶的绝大多数人员,以及 他们的技能、能力、知识和他们的潜力和协作能力。现在 船舶周转比较快,进出港口频繁,人员极易疲劳,要注意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保证能满足STCW公约所要求的最低 休息时间,因为疲劳会使人的思维和反应迟钝,在作出决 策时会发生偏差,导致失误和错误的发生,所以船舶领导 因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避免船员因疲劳发生事故。而 航行安全必须依靠所有相关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船长要 发挥驾驶员的所有当值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复杂航 区和进出港操纵,协助瞭望,发现情况及时提醒,相互弥 补不足,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当值人员。
第八章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电子课件
2.1相似第一定理
相互相似的物理现象必须遵循相同的客观规律。如果定律可以用方程来表示,那么物
理方程必须是相同的。如果这两种流动现象在机械上相似,那么空间中相应的点和相应的
瞬时物理量彼此成一定比例。这些相似参数的选择不能是任意的,而是符合一定的规律并
相互制约。此外,物理现象中的相似性准则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空间位置具有不同的值,
评价则是对一个人或者事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果。构建智能驾驶测试与评价体系,可以全
可以全面系统的评价智能汽车的性能,为研发与生产提供方向。
面系统的评价智能汽车的性能,为研发与生产提供方向。
测评的分类
在进行测试和评价时,需要研究测评目的。可以根据测评对象对汽车的测评目的进行分
测试是指具有实验性的测量,它的基本目标就是获取有用的测量信息,借助仪器、设备和合理的实验方法进
测试是指具有实验性的测量,它的基本目标就是获取有用的测量信息,借助仪器、设备
测试是指具有实验性的测量,它的基本目标就是获取有用的测量信息,借助仪器、设备和合理的实验方法进
和合理的实验方法进行信号分析和数据处理。
行信号分析和数据处理。评价则是对一个人或者事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果。构建智能驾驶测试与评价体系,
场对汽车性能和功能的要求,满足大众汽车对汽车的多样化需求,研发阶段的测试和评估
范围非常广泛。为了适应新技术,特别是当前的汽车智能化和自动化,测试和评估方法需
要不断更新。
8.1.2 通用测试原理
1.测试方案设计方法
常见的试验方案设计方法包括单因素试验方案设计、双因素试验方案设计、疲劳试验
方案设计和寿命试验方案设计等。
验证,提早发现算法中问题和错误,在开发的过程中不断验证。
《驾驶台资源管理》课件
《驾驶台资源管理》PPT 课件
本课件介绍驾驶台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流程和实践。通过优秀的 资源管理模型,提高驾驶台资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什么是驾驶台资源管理
定义
驾驶台资源管理是指有效调配和利用驾驶台内部和外部资源,实现目标,提高管理效能。
重要性
驾驶台资源管理可以帮助实现组织目标,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绩效。
流程和步骤
驾驶台资源管理包括资源调查、资源规划、资源协调、资源监督、资源评估等步骤。
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1 资源的定义及其分类
2 管理资源的意义
资源是组织实现目标所需的各种人力、物力、 财力和信息等要素。
合理管理资源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 成本,增强竞争力。
驾驶台资源管理模型
基本构成
驾驶台资源管理模型包括目标设 定、资源配置、资源优化和绩效 评估等组成部分。
3
注意事项
在驾驶台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注重沟通与协作,平衡各种资源的利用,以及持 续改进资源管理的流程和方法。
驾驶台资源管理的实践
1 实际应用
驾驶台资源管理可以应用于各种组织和领域,如企业、政府机构、学校等。
2 案例分析和研究
深入研究驾驶台资源管理案例,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因素,总结经验和教训。
3 提高效率和质量
优秀模型的特点
优秀的资源管理模型应具备科学 性、实用性、适应性和持续改进 性。
制定适合自己的模型
组织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 自己的驾驶台资源管理模型。
驾驶台资源管理流程
1
流程和步骤
驾驶台资源管理包括资源调查、资源规划、资源协调、资源监督、资源全面了解驾驶台资源现状和需求,规划要制定明确的资源配置方案, 协调要协调各个资源的使用和分配,监督要跟进资源的使用情况,评估要评估资 源管理的效果。
船舶综合驾驶台系统
计程仪
Á 计程仪的功能 Á 电磁计程仪、多普勒计程仪、声相关计程
仪的测量原理
GPS
Á GPS的功能及定位原理 Á GPS导航仪操作与维护的一般方法
À 更换电池 À 无法定位的原因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
Á AIS的功能及组成结构 Á AIS所使用的频率及频道 Á AIS所采用的接入技术
导航雷达
Á 雷达定位的一般原理 Á 雷达的组成结构以及原理
À 发射机 Leabharlann 天线 À 接收机Á 雷达的技术指标
À 工作波段、工作频率、发射频率、脉冲宽度、天线 波束宽度等
Á 雷达常用的显示方式 Á ARPA的一般知识
船舶综合驾驶台系统
复习大纲
陀螺罗经
Á 自由陀螺仪的两个重要特性 Á 自由陀螺仪视运动的规律 Á 变自由陀螺仪为陀螺罗经的方法 Á 安许茨4型、斯伯利、阿玛勃朗三大系列陀
螺罗经的组成结构及特点 Á 三大系列陀螺罗经控制力矩与阻尼力矩的
施加方式
测深仪
Á 回声测深仪的功能及测深原理 Á 回声测深仪的参数及意义
船舶综合驾驶台系统
有完善的综合导航、自动操舵、自动避碰、电子海图、通信和航行管理控制自动化 等多种功能。 国际海事组织 IMO 对 IBS 的定义为:它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组合系统,是实现辐射 连通(集中通达)舰船上各个传感器的信息中心和(或)指挥/控制中心,通过专 业人员操作以提高舰船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基本组成 IBS 主要包括:航行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VMS)、舰船控制系统(SCS)、雷达 自动标绘辅助系统(ARPA)、综合状态评估系统。
其他:雷达的显示方式、ARPA 雷达(课件)
(一)显示方式分类 从本船(扫描中心)在荧光屏上的运动形式划分:相对运动显示方式 RM (Relative Motion)、真运动显示 方式 TM (True Motion) 以荧光屏正上方的指向划分:船首线向上 H UP (Head Up)、指北向上 N UP (North Up)、航向向上 CRS UP (Course Up) (二)相对运动的显示方式 特点: ①代表本船位置的扫描中心不动②周围物标相对于本船作相对运动,固定目标则与本船等速 反向移动 ③无需航速输入 包括:船首向上(H UP)图像不稳定显示模式、指北向上(N UP)图像稳定显示模式、航向向上(CRS UP) 图像稳定显示模式 1、船首向上显示模式 无需输入罗经航向,用 H UP 表示。 特点:(1)船首方向在荧光屏方位圈上为 0° ,由此读取的其他物标方位是相对方位(即舷角)——“相 对方位显示方式 ”。(2)本船转向时,船首线始终指向固定刻度圈 0° 不动,而周围目标则向相反方 向以本船为中心作圆周运动,在目标后面留下一段弧形尾迹,影响观测。
注:倾斜部分为不确定考点 试卷 A 卷共 2 页,71 分 PDC Protective Data Capsule 数据保护容器(B 卷) CPA 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 最近会遇距离、TCPA 相遇船航行到 CPA 所需的时间 考试时间 18/19 周 请确保考试时间 1 小时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 By chuxt 2011/12/10
AUTOCHIEFC简易版优质获奖课件
ESU(主机安全单元)
• AC C20系统采用专门旳DPU模块——主机安全单元(ESU) 来实现主机旳SHUT DOWN功能,主机旳SLOW DOWN功 能则由数字调速系统实现。
• ESU只有DI和DO通道,DI通道接受主机操作部位、手动应 急停车和自动应急停车等开关量信号;DO输出涉及转向指 示灯、向ALPHA注油器送出主机状态信号和控制应急停车 电磁阀动作旳电压输出。
• 通道数为(8~32)。
主机接口单元MEI(Main Engine Interface Unit ) 主机安全单元ESU(Engine Safety Unit)
主机接口单元MEI和主机安全单元ESU
• X1为输入输出接线端子,端子编号采用3位数,个位数 为端子号,十位和百位表达通道号(191和192分别代表 19通道旳第1和第2个接线端子);
Parameter Change →Start/ Stop/Reversing
ME GOVERNOR——DGU(涉及9个分层)
五、系统旳控制功能
• AC C20系统旳功能和AC-4系统旳功能基本相同。 • (一)逻辑控制 • 1. 起动闭锁功能 • 只要出现下列任意一种情况,都将实现起动闭锁。 (1)主机故障停车; (2)起动空气压力低;(3)转速检测故障; (4)调速器脱开; (5)主起动阀闭锁; (6)空气分配器闭锁; (7)盘车机未脱开。 • 2. 起动功能 • (1)正常起动 • 遥控系统经过MEI触发起动电磁阀动作,使起动空气进入主机气缸,
(3)反复起动
• 若起动空气切断后,主机未能在燃油旳维持下连续运营,则系 统将进行自动反复起动。第二次和第三次起动旳“起动转速设 定值”要比第一次起动高(重起动)。若第三次起动失败,则 将发出起动失败报警。
驾驶台资源管理实操
驾驶台资源管理实操【正文】一、驾驶台资源管理简介本章节主要介绍驾驶台资源管理的背景和目的。
包括对驾驶台资源管理的定义、重要性,以及本文档的编写目的和范围等。
二、驾驶台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本章节主要介绍驾驶台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包括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合理分配和优化配置等方面的原则,以及对资源管理中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要求。
三、驾驶台资源管理的组织架构本章节主要介绍驾驶台资源管理的组织架构。
包括驾驶台资源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和组成,驾驶台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分工,以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在资源管理中的角色和责任等。
四、驾驶台资源管理的流程与方法本章节主要介绍驾驶台资源管理的具体流程与方法。
包括资源需求的收集和分析,资源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资源评估的方法与指标,以及资源调度和监控等方面的内容。
五、驾驶台资源管理的关键指标与评估体系本章节主要介绍驾驶台资源管理的关键指标与评估体系。
包括对资源利用率、资源分配效果、资源配置优化程度等关键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资源管理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应用等。
六、驾驶台资源管理的难点与对策本章节主要介绍驾驶台资源管理中的难点与对策。
包括资源需求与资源供应不匹配的问题,资源调度中的冲突与优先级的调整等难点,以及在资源管理中规避风险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七、附件:相关表格与数据本章节主要了与驾驶台资源管理相关的表格与数据。
包括资源需求分析表、资源分配计划表、资源调度监控表等。
【附件】⒈资源需求分析表⒉资源分配计划表⒊资源调度监控表【法律名词及注释】⒈驾驶台资源管理委员会:组织负责驾驶台资源管理工作的委员会,由相关部门的主管及专家组成,负责决策和监督资源管理工作。
⒉资源利用率:指驾驶台资源的利用程度,采用资源开启时间与资源总时间的比例计算。
⒊资源分配效果:指资源按照需求进行分配后能否满足驾驶台工作的需求程度,通过资源分配与需求匹配程度进行评估。
⒋资源配置优化程度:指资源配置方案是否能够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通过资源配置方案的比较和评估确定。
《驾驶台资源管理》课件
详细描述
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角色,确保每个 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责任。
实践二:决策制定的过程与技巧
详细描述
制定多个备选方案,对比分析利 弊,选择最优方案。
总结词:决策制定是驾驶台资源 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决 策对于航行的安全和效率至关重 要。
定期对驾驶台资源管 理进行评估和改进, 不断提升团队的协作 和决策能力。
05
驾驶台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
技术进步的影响Leabharlann 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01
提高驾驶台资源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人为错误和事故风
险。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02
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对驾驶台资源进行实时监控和优
化配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分析航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和数 据,评估风险和可行性。
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团队成员 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避免 个人偏见和失误。
实践三:沟通交流的技巧与策略
详细描述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歧义 和误解。
注意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如眼 神交流、肢体语言等。
总结词:良好的沟通交流是驾驶 台资源管理的基础,通过有效的 沟通可以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执 行力。
特点
强调团队协作、沟通与决策,充 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 、设备、信息等,以应对各种海 上操作和紧急情况。
驾驶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1 2
提高船舶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合理分配和协调资源,降低人为错误和事故 风险。
提高船舶运营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船舶运输效率和经济性。
3
提升团队整体素质
驾驶台资源管理课程设计与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
驾驶台资源管理课程设计与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魏爱民1,何欣2,王卉1(1.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海口571126;2.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连116026)摘㊀要:针对驾驶台资源管理实训课程教学中由于学员缺少工作经验难以形成工作情境意识导致常出现违背避碰规则和海员习惯做法的情况,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提炼出驾驶台资源管理的典型工作过程,以风险程度为参照系,设定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情境,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驾驶台资源管理课程,训练学生在不同情境下正确使用资源㊁操纵船舶㊁规避风险的能力㊂关键词:驾驶台资源管理(BRM);工作过程系统化;船员培训中图分类号:U676.2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6-8724(2020)04-0051-05一㊁引言驾驶台资源管理(Bridge Resources Manage-ment,以下简称BRM)于2010年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将其列入船舶驾驶员强制培训标准,根据STCW公约的规定,该强制适任标准包含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内容㊂该项目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国内外各不相同,培训内容的主要开发与研究是西北欧的瑞典等国家,由非官方如海事培训机构或各大船公司开展培训,授课以讲义和课件为主,而在亚洲开发此培训项目的主要有中国㊁日本和韩国㊂其中日本除了进行本国海船船员培训之外,还应邀承担东南亚一些沿海国家的船员BRM 培训㊂截至2016年底,日本主要海事培训机构对BRM的理解与培训基本停留在驾驶台团队工作与驾驶台团队管理阶段㊂韩国主要是学习和借鉴日本的培训内容与方法[1]㊂我国海事局的培训与评估规范中对于BRM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以及要达到的实践技能要求只是在基本内容方面做了规定,如何组织培训是培训机构需要考虑的㊂我国航海院校对BRM训练课程没有统一的培训内容和方式㊂国内学者研究提出课程构建的主要方式有基于典型场景或典型案例[2-4]㊂我国航海院校常见的做法是:将船舶运营过程中常见的典型情况及部分偶发的事件与船舶应急情况编制成几个训练课题作为训练内容,利用船舶操纵模拟器将每一训练课题设置不同的情景㊁局面和风险,再将不同等级的船舶驾驶员搭配组成几个小团队,受训人员分别担任驾驶台值班团队的不同角色,逐一进行训练操作,由此来培养学员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对影响船舶的因素和条件的准确感知能力,以及对失误链的识别和事故发生前的果断终止能力[2]㊂这样构成的课程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情境选择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如选取典型情况和偶发事件(与应急事件),很难全面涵盖实践中各方面的因素与某些具体的关键性细节;二是各训练项目之间缺乏明晰的逻辑纽带,难以形成体系,这种片段式训练很难建立起各类事件与正常值班之间的关联及各类事件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完整概念㊂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尝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论,设计以BRM典型工作过程为逻辑纽带㊁以情境风险为参照系的BRM训练课程㊂通过培养发现问题㊁分析问题㊁解决问题的思15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航海教育研究㊀2020年第4期第37卷收稿日期:2020-07-19基金项目: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应用型课程改革项目(HKKG2018-4)作者简介:魏爱民(1968-),男,讲师,远洋船长,主要从事航海教育研究㊂维,掌握完整的BRM行动策略而不是碎片化的应对方案,从而促进学生的能力形成和发展㊂二㊁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认为,尽管工作的对象㊁方法㊁组织形式等会有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是工作的过程一般包括 资讯㊁决策㊁计划㊁实施㊁检查㊁评价 六个要素不变,是普适的工作过程㊂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就是将学习内容按照工作过程排序而非学科体系排序的课程,是基于知识应用的课程,关注的是做事的过程㊁行动的过程[5]㊂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进行课程开发,依据的不是内容或对象,而是过程或结构㊂其课程设计包含这样几个关键步骤[6]: (1)对职业岗位进行调研,课程设计的起点在工作中㊂(2)归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即行动领域的归纳㊂(3)构建学习领域的课程(课程目标和内容),学习领域课程必须遵守两个规律,认知学习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㊂所谓职业成长规律即从单一到综合㊁入门到熟练㊁新手到专家的过程㊂(4)学习情境设计(课程结构与实施)㊂情境即教学单元,情境作为单元是学习领域对行动领域的具体化,包含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通过对同一范畴三个以上的独立的㊁完整的㊁情境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典型工作思维㊂强调三个以上的情境可以使完整工作过程重复出现,但其中学习的内容可以逐步递进㊂教学方法从手把手的教与学,过渡到放开手的教与学,到甩开手的教与学,熟能生巧,学生可以较好地掌握完整的工作过程,实现学习场向工作场的转移㊂遵循职业成长和认知学习这两个规律,在从新手到专家㊁从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过程中,使得知识㊁技能和价值观在行动中实现融合㊂BRM培训课程旨在使受训人员具有面对复杂局面的快速反应能力,具有能预测或及时发现风险,调用并合理分配资源化解风险的能力㊂如果课程开发以应对各种局面为对象,而真实的工作情形千差万别,那么课程很难将训练内容与真实工作一一对应;但是如果以典型工作过程为训练内容,以训练行动程序和策略为核心,学员可以将所学的策略迁移应用到未曾训练过的局面,从而真正具有应对未知局面的能力㊂㊀㊀三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的BRM课程开发㊀㊀1.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和‘海船船员培训大纲“对BRM培训的要求2010年6月,国际海事组织在马尼拉召开STCW公约缔约国大会,通过了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㊂该修正案于2012年1月1日开始生效,首次将驾驶台资源管理和机舱资源管理课程列为强制性适任标准㊂我国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以此为依据出台了‘海船船员培训大纲“(以下简称培训大纲)[7]以及评估规范,对BRM培训提出相应的要求,经培训的管理级和操作级驾驶员应能达到以下BRM适任要求,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达到相关的实践技能要求㊂(1)管理级和操作级驾驶员BRM适任要求:掌握船上人员管理和培训的知识;有关国际海事公约和建议案以及国家法规的知识;具备应用任务和工作量管理的能力;运用决策技能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制定㊁实施和监督标准操作程序的能力㊂(2)达到适任要求驾驶员需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掌握船上人员管理和培训的实用知识;了解有效资源管理的知识;了解运用决策技能知识;掌握任务和工作量管理的知识㊂(3)经过模拟器训练驾驶员应达到实践技能要求:能进行各种特殊条件下的操船训练(各种紧急情况㊁限制水域㊁恶劣天气海况等);掌握各种局面和环境条件下的船舶避让以及在各种局面和条件下的对船舶内外资源的综合合理运用㊂(4)具有在出现偶发事件与应急事件发生时采取初步应对措施㊁启动相关应对程序的能力㊂上述针对船舶驾驶员的BRM培训,需要合适的BRM课程来实现㊂BRM课程开发的难点在于:在设计训练项目时,需要设计多种船舶日常工作情境㊁船舶应急情境以及偶发事件情境㊂比如大连海事大学BRM课程就提出船舶的紧急情况主要包含碰撞㊁搁浅㊁火灾㊁爆炸㊁机损㊁弃船㊁主机故障㊁人落水等18种,可利用模拟器训练的约为4 ~5种;偶发事件主要有港口拥挤㊁通航拥挤㊁改变25船舶挂靠港㊁能见度不良等7种[8]㊂从海事局培训大纲建议的最低培训学时来看(培训大纲建议学时为32学时,学时分配为理论12~14学时,实操18~20学时),教学中很难把工作中所有可能遇到的风险情形都训练到,哪怕是罗列出典型的工作情境,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具有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㊂所以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核心是让学生掌握处理各类事件的基本程序,而不是死记在各种情形下各种具体的做法㊂这一点契合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的观点,即通过训练学生具有BRM典型工作过程的思维㊂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的工作情境,在巩固典型工作思维的基础上掌握不同风险因素的应对方法,实现由新手到专家的职业成长㊂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本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的课程开发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步骤:一是调研船上岗位工作,结合培训大纲,明确BRM典型工作任务;二是参照普适的工作过程,提炼出BRM工作任务实施的典型工作过程(明确工作逻辑);三是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培训大纲,明确BRM培训内容;四是构建BRM培训课程 选择合适参照系,确定学习情境㊂按照平行㊁递进或包容的原则设计同一范畴的三个以上的学习情境㊂采用三个以上的具体学习情境,进行同一范畴(典型工作过程)的比较,在比较中重复的是相同的工作步骤,不重复的是工作内容㊂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对工作过程举一反三,培养典型工作过程的思维逻辑㊂(1)明确BRM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和培训大纲要求,本课程设计归纳BRM的典型工作任务为日常工作情境㊁船舶应急情境以及偶发事件情境等情况下运用驾驶台资源操纵船舶㊁规避风险㊁消灾止损㊂(2)提炼BRM典型工作过程结合普适工作过程 资讯㊁决策㊁计划㊁实施㊁检查㊁评价 的六要素,对船舶驾驶员驾驶台值班各种情境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可以筛选出以下6个典型工作过程 采集情境信息㊁判明情境类别㊁确定行动方案㊁标识情境风险㊁调用BRM资源(操作)㊁评估操作效果㊂(3)明确BRM培训内容结合培训大纲的要求,把BRM培训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见表1所列㊂表1㊀‘海船船员培训大纲“要求BRM培训内容知识模块内容BRM训练知识模块1.情境意识的获取和维持2.团队意识的决策和制定3.决断力㊁领导力和动机4.资源分配㊁布置和优化5.短期策略和长期策略6.船岸间交流和策略7.个体工作表现评估改进BRM训练能力模块1.各种特殊情况下船舶操纵2.各种局面下船舶避让3.船舶驾驶台资源综合运用(4)构建BRM培训课程①选择参照系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每一项工作除了包含普适的不变的工作过程,还包含对象㊁内容㊁手段㊁组织㊁产品㊁环境六个不断变化的要素,由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变的关键,是选择有利于承载教育教学逻辑的要素作为联系课程单元的纽带㊂本课程设计选择环境这个变化因素,即以环境风险复杂程度作为参照系,这样可以包含风险程度由低到高的各种情境,在不同情境下需要利用不同的资源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很好地联结BRM培训的内容㊂②设定学习情境为了遵循由单一到综合㊁入门到专家的职业成长和认知心理学规律,课程一开始并不需要考虑涵盖各种复杂风险因素的情况,而是以风险复杂程度为参照系选择了风险依次递增的4个学习情境,构成4个课程单元:学习情境1 船舶互见时的BRM;学习情境2 船舶能见度不良时的BRM;学习情境3 主机失控时的BRM;学习情境4 人落水时的BRM㊂由于采集的信息不同,可以判明的风险类别不同,因而要确定的行动方案不同,所标识的风险不同,相应调用的BRM资源也不同㊂但是在每一个学习情境中,相应的工作步骤基本上是一致的,即BRM的6个典型工作过程采集情境信息㊁判明情境类别㊁确定行动方案㊁标识情境风险㊁调用BRM资源(操作)㊁评估操作效果是相同的㊂工作过程在每一个学习情境中重复,但是重复的是工作步骤(典型工作过35程),不重复的是工作内容,学员在学习中举一反三,在做中学㊁学中做,直至学会做,着重训练学员典型工作过程的思维逻辑,强化情境意识㊂而培训大纲所要求的培训内容则通过重构体现在4个学习情境中的每一个典型工作过程中,通过反复训练,针对标识的不同风险,调用合适的驾驶台资源,采取适合于当时环境和条件的操作行动,达到消灾止损的目的,从而实现掌握驾驶台资源管理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的目标㊂表2左栏是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于船舶驾驶员适任评估BRM项目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培训标准要求,右栏则是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开发的课程㊂BRM的能力模块和知识模块由典型的工作过程来承载,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情境培养典型工作过程的思维逻辑,使学员能够掌握驾驶台工作程序㊁驾驶台资源的分配与分派㊁情景意识的训练与提高,避免人为失误引发事故,达到驾驶台资源管理课程的最终目的㊂表2㊀BRM知识与能力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课程学习内容对照BRM课程知识对照表BRM训练法定要求能力模块1.各种特殊条件下的船舶操纵2.各种局面条件下的船舶避让3.船舶驾驶台资源的综合运用BRM训练法定要求知识模块1.情境意识的获取和维持2.团队意识的决策与制定3.决断力㊁领导力和动机4.资源分配㊁布置和优化5.短期策略和长期策略6.船岸间交流方式与策略7.个体工作表现评估改进知识重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学习情境1.船舶互见时的驾驶台资源管理(BRM)学习情境2.船舶能见度不良时的驾驶台资源管理(BRM)学习情境3.主机失控时的驾驶台资源管理(BRM)学习情境4.人落水时的驾驶台资源管理(BRM)典型工作过程采集情境信息判明情境类别确定行动方案标识情境风险调用BRM资源评估操作效果∗∗∗∗∗∗∗∗∗∗∗∗∗∗∗∗∗∗∗∗∗∗∗∗∗∗∗∗消灾止损㊀㊀3.课程实施:以 学习情境2 能见度不良时的BRM 为例场地设施设备:BRM操纵模拟器;教员:主训老师,控制台老师;学员:按岗位角色分担当船长㊁驾驶员㊁驾助㊁水手㊂㊀㊀教员引导学员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6个典型工作过程进行仿真训练㊂(1)采集情境信息采集情境信息见表3所列㊂表3㊀ 学习情境2 能见度不良时的BRM 教学采集情境信息举例提问回答我在哪儿船位㊁吃水㊁水深㊁障碍物㊁近岸距离㊁狭水道航道情况我要去哪儿航向㊁航速本船状况如何车㊁舵机及其他设备情况周围船只情况对遇㊁交叉或者追越状态等能见度㊁天气㊁海况如何起雾了,看不到周围船45㊀㊀(2)判明情境类别依据采集的情景信息 起雾了,看不到周围船 ,判定为能见度不良的情境㊂(3)确定行动方案船舶需要在一般正常航行操作基础上增加雾航要求,谨慎驾驶,加强瞭望㊂(4)标识情景风险能见度不良,船舶不互见,本船看不到他船,他船看不到本船,通航环境变得复杂;船员压力增大,判断力可能下降,容易出现事故㊂(5)调用BRM资源针对以上风险的行动如下:①他船看不到本船 开启航行灯,鸣放雾号㊂②本船看不到他船 派瞭头人员,开启雷达㊁AIS等导航设备㊂③通航环境复杂 控制船速,通知机舱备车,备锚㊂④船员判断力下降 船员实时通知船长上驾驶台;如在VTS区域,还应报告交管中心海面能见度等情况;向周围船舶发布航行警告㊂(6)评估操作效果核查现场情况,确保驶过让清,消灾止损㊂4.课程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程设计主要针对初次接触BRM培训的人员,因此严谨的工作程序和应对风险的常规做法是学员必须熟练掌握的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典型工作过程6个步骤来操作,通过反复多次的操练,使典型工作过程的工作思维融入学生头脑中去㊂本课程设计4个风险程度逐步递进的学习情境,每一个情境的训练均包含重复的典型工作过程和应对风险的常规操作,以期举一反三,培养学员典型工作过程的逻辑思维,强化情境意识㊂四㊁结语笔者自2015年开始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开发的BRM培训课程,至今已有四届航海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接受了该课程的培训㊂根据海南海事局船员考试中心提供的数据,连续四年无限航区和沿海航区的BRM课程评估的通过率高出全国的平均通过率8%㊂本设计主要针对缺乏在船工作经验的航海院校学生或初次接触BRM 的人员,其目标是帮助他们建立基本的情景意识和操作规范,后续BRM能力的提升则需要在实船环境中不断磨砺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受限于模拟器性能,训练能够模拟的风险种类是有限的,真实感和临场感不足也会影响情境意识的感受㊂这样的缺憾一方面要通过提高模拟器性能改善,另一方面只能通过后期的上船实习,在真实工作环境中提升BRM能力㊂此外,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理论,选择不同的参照系可能会形成不同的课程结构和实施方法,本课程选取风险程度作为学习情境设计的参照系,仅是BRM课程设计的一个方向,但不是唯一的方向㊂参考文献:[1]刘芳武. 驾驶台资源管理 课程的开发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1):105-108. [2]李福生,熊振南,张顺涛.驾驶台资源管理课程中的情景意识培养[J].航海教育研究,2019,36(1):67-70.[3]邓华,蒋卫东,赵越,等.基于海上事故案例的驾驶台资源管理实操方案设计[J].航海教育研究,2018,35(2):59-62.[4]胡先中,王玉.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中若干经典场景的设计[J].航海教育研究,2007(S1):47-49. [5]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3): 1-11,27.[6]姜大源.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11):5-9.[7]交通运输部.海船船员培训大纲(2016)[EB/OL].(2017-04-01)/2020/jigou/ haishi/202006/t20200630_3319227.html.[8]吴兆麟.船舶避碰与值班[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5.55。
海事局驾驶台资源管理课件
航线设计
根据船舶类型、船况、气象条件 等因素,设计合理的航线,确保 船舶安全、经济、快速地到达目 的地。
气象与海况评估
气象评估
收集和评估气象信息,包括风向、风 速、气温、气压等,为航行提供参考。
海况评估
了解海流、潮汐、海浪等海况信息, 评估其对船舶航行的影响,制定应对 措施。
案例三
总结词
保持冷静、迅速反应、合理安排人力、有效使用设备。
详细描述
某船在紧急情况下成功进行应急处置,关键在于船上 人员保持冷静,迅速反应,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合 理安排人力,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和任务;有效使用船 舶上的应急设备和器材,确保应急处置的效果。
案例四
总结词
全面了解海域、科学规划航行、保持与岸基联系、随 时关注变化。
熟悉预案、定期演练、及时报告、果断处置
详细描述
在紧急情况下,需要熟悉应急预案和安全操 作规程,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一旦发生紧 急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并启动应急处置程 序。果断采取处置措施,如紧急制动、改变
航向等,确保人员和船舶的安全。
06
驾驶台资源管理案例研究
案例一
要点一
总结词
合理利用航道、保持高度警觉、遵循规则、预防预判。
驾驶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提高船舶运营效率
通过合理配置和优化驾驶台资源, 可以减少操作成本、提高船舶运 输效率。
保障船员安全
通过实施有效的驾驶台资源管理措 施,可以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海上 事故发生率,保障船员生命安全。
增强企业竞争力
高效的驾驶台资源管理有助于提高 船舶运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增强 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驾驶台综合导航系统(IBS)的功能和使用
立即终止 H S FD C报警的发射 ,在发射 H S FD C
误报警的同一个波段上 ,使用 国际无线电话遇险频率 向所有电台作无线电话广播 , 解除报警。 4 14 n r t C船站误报警的解除 .. Imas — a 误报警发 出后不能关机 ,应立 即以遇险优先等级 通过发出误报警 的同一个岸站 ( E ) C S 发送解除该报警
做好 G S MD S使用及实践培训 的安全工作 ,防止 人身安全事故 、 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 防止误报警事故 的发生 , 不仅是教学工作的需要 , 也是维护海上无线电 通信秩序 的需要。
*作者 : 黄 溢 .湛江海洋大学航 海学院; 地址 : 东省湛江市霞 山 广
区解 放 东路 4 0号 ; 编 :2 0 5Emilzo h a g i 2 5cr 邮 5 4 2 ; - a:iu u n y@ 6 .o n
4 2 解除误 报 警 的 电文 内容 .
4 1 误报警的解除 .
411 .. VH S F D C误报警的解除 立即终止正在进行的误报警发射 , 使用 1 频道向 6 所有 电台广播 , 解除报警 。
4 12 MFDS .. C误 报警 的解 除
不管是何种误报警 , 在发送解除报警的电文时 , 电 文应该包含 以下 内容 : 船名 ( 电台名 ) 呼号 、 、 MMS 码 I ( 如果是卫通船站还应该包括 I 码)发生误报警的 MN 、
取相 应 的措施 :
的电文, 以便告知相关的搜救协调 中心 ( C ) R C 解除误 报警 ; 发完电文后要坚持值守 , 等待 R C的回应。 C 4 15 P R .. E I B误报警的解除 E I B发 出误报警后要立即关机 , PR 终止发射;同 时以适 当手段与附近的岸台或适当的岸站 ( E ) C S 或搜 救协调 中心( C ) R C 取得联系, 解除报警。
第八章综合驾驶台系统
二、基本概念
IBS(integrated bridge system) INS(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1. IMO性能标准对IBS的定义
IMO在1996年12月4日讨论通过了综合驾驶台系统(IBS)的性
5 safety and security(航行安全和船舶保安 ) :消防、船损 防漏、防海盗、紧急事件响应
6 management operation(系统管理) :船员培训、值班演 习、货运证书、救生设备、航次管理、船舶维护保养、人 事管理
2.综合导航系统(INS)的性能标准
1998年12月8日,IMO通过了综合导航系统(INS) 的性能标准(IMO MSC86(70)附录3)2000
险、紧急和安全警报;次要警报(警示)。
第三节 INS的配置
一. INS(A)配置:
包括位置、艏向、航速、深度、时间传感器。 1)陀螺罗经 2)磁罗经 3)多罗经组合 4)计程仪 5)电子定位系统 6)测深仪
二. INS(B)配置
在INS(A)基础上,增加了雷达、ECDIS和AIS,在 雷达或ECDIS上自动连续地标绘,利于避碰导航。
第八章 综合驾驶台系统 Integrated Bridge System
第一节 IBS概述
一、IBS发展过程
1.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具有导航线功能的导航系统
2.(70年代至80年代初)具有综合信息显示和自动保持航迹 功能的IBS
3. (80年代至90年代初)雷达图像与电子海图信息融合的IBS
3. IBS和INS的相互关系
航向
深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性变差时给出警报,来支持导航的安全性。”
(INS的定义)
按照INS的性能标准, INS分为如下几类
INS(A) 提供有效的、正确的、统一的参考系统,这个系
统至少提供船舶的位置、速度、航向、时间。并 且在传感器出现错误时发出警报信号。 INS(B) 除了包括上述INS(A)的功能外,还要提供有助 于避开危险的相关信息,在雷达或ECDIS上自动 地、连续地标绘出船舶的位置、速度、航向、水 深和预测危险情况。 INS(C) 除了包括INS(B)外,还要自动控制船舶保持航 向、航迹或速度,监视船舶控制的状态和性能。
能标准即:IMO MSC64(67)附录1 Integrated bridge system (IBS) 是由若干个子
系统通过内部连接组成的,以便可以集中获取 各个传感器信息或从工作站获取命令/控制。 IBS的主要目的是由适任的驾驶员来提高船舶
航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IMO 对IBS的补充规定
功能。 (3)当运行航路执行功能时,其他任何操作都
不能中断航路执行功能 。 (4)任何一个子系统的故障都不能影响其他子
系统的正常工作。
2. 标准的组合要求
(1) IBS的功能一定要不低于独立使用各个设备时所达到的功 能。
(2) 持续显示的信息应该是保证船舶安全的最少必要信息 。 (3) 显示和控制应该采用一致的人机接口界面。 (4) 对于保证航行安全必要的显示和控制,要有可以替代的设
2
显示与计划航线有关的导航信息
并报告和监测危险情况 INS(B)
综合各种导航传感器信息,提供完整准确的 导航信息 INS(A)
第二节 IBS的配置和功能
一.配置原则
设备性能取长补短,满足导航特殊要求 工作方式转换灵活 组合规模视需要而定,满足国际公约和船级社的规定 由船型和船东确定,受设备配置及环境制约 子系统既能独立工作,又能在IBS 中协同工作
IBS是集导航、监控、管理、显示于一体的智能化、网络化的 综合航行管理系统
二、基本概念
IBS(integrated bridge system) INS(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1. IMO性能标准对IBS的定义
IMO在1996年12月4日讨论通过了综合驾驶台系统(IBS)的性
备;重要的功能必须有可以替代的操作方法来完成 ;重要信 息要有可以替代的信息源 。 (5) 能够识别出信息源丢失;信息源的相关信息应该持续显示。 (6) 能够显示系统完整的配置、可选的配置以及正在使用的配 置;当无意中改变了系统配置时,要发出警报。 (7) 对船舶安全重要的机械控制必须在设备本地实施 。 (8) 能够提供IBS的详细操作状态和重要信息的延时性和有效 性的检查结果。
2.综合导航系统(INS)的性能标准
1998年12月8日,IMO通过了综合导航系统(INS) 的性能标准(IMO MSC86(70)附录3)2000
年1月或以后安装(但在2011年1月1日前)执行此标准
2007年10月8日,IMO又通过了综合导航系统 (INS)的最新性能标准(IMO MSC 252(83) 附录30)2011年1月1日以后安装的INS 执行此标准
Automation Sys
Ship Alarms Weather
未来IBS多功能工作台
驾驶员操作控制单元
操舵单元
数据采集和处理为主转向以决策和控制为主 基于网络技术的IBS信息处理技术 航行专家系统、最佳航线设计 航行综合控制(综合导航系统与主机遥控、辅机遥控、通信等有机地组合) 人体工程学和人机交互界面的研究
第八章 综合驾驶台系统 Integrated Bridge System
第一节 IBS概述
一、IBS发展过程
1.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具有导航线功能的导航系统
2.(70年代至80年代初)具有综合信息显示和自动保持航迹 功能的IBS
3. (80年代至90年代初)雷达图像与电子海图信息融合的IBS
随后IMO又补充了IBS的定义,规定了IBS应该执行以下2个 或更多的操作:
1 passage execution(航路执行):锚泊、靠泊、操纵、 避碰、航行
2 communications(通讯 ):内部通信、外部通信、人机 通信、人员通信
3 machinery control(机械控制 ):警报、电源、舵机、锅 炉、加热通风空调、燃油、系统性能诊断
4. (90年代末至今)具有现代航海信息综合处理和监督航行 安全功能的IBS
未来IBS发展展望
Data Integration – Fusion of Information
Chart Radar
PC Radar
ECDIS
AIS
Nav Sensorrkstation
SOLAS公约新V章和部分船级社对IBS的配置要求
SOLAS公约新V章和部分船级社对IBS的配置要求(续)
二. IBS的性能标准要求
满足IMO 关于IBS性能标准 IMO MSC 64(67) 附录1
满足IEC 关于IBS性能标准 IEC 61209
1. 标准的总体要求
(1)每个独立设备满足各自的性能标准。 (2)某个独立设备出现故障,不影响IBS的重要
3. IBS和INS的相互关系
航向
深度
时间
航速
位置
INS(A)
7 6
航路执行 IBS 5
4 3
1—航向或航迹控制 2—航速控制 3—机械控制 4—系统管理 5—航行安全和船舶保安 6—装卸货和货运管理 7—通讯
雷达
INS(B)
ECDIS AIS
INS(C) 1
航向、航迹、航速控制
并监视控制性能 INS(C)
4 loading, discharging and cargo control (装卸载和货运管 理 ):污水、防污染、货舱、货物配载、油水、舱门
5 safety and security(航行安全和船舶保安 ) :消防、船损 防漏、防海盗、紧急事件响应
6 management operation(系统管理) :船员培训、值班演 习、货运证书、救生设备、航次管理、船舶维护保养、人 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