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与指挥(河南大学)教案
《合唱与指挥》教案
![《合唱与指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5de7b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2.png)
15分钟
绩效
评价
从学生操作规范性、准确度;是否达到技能要求;完成结果;组内协作情况。
四个方面对每组进行绩效评价。
进行组内互评;组间互评。
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明白自己工作应注意的地方,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5分钟
总结
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小结并填写学生成绩考核表。
10分钟
任务
实施
做中教:教师巡回检查,个别指导,创设问题情境,加强教学互动。
按照制定的行动方案,各组学生团结协作完成任务。
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使任务实施井然有序。
20分钟
过程
督导
做种教:教师跟踪全过程,与学生一起讨论,及时引导学生,检查实施进度。
对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进行讨论、分析,对自己的工作及时进行修正。
分组;思考老师提出的要求,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
使学生明确本次任务干什么,如何干,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5分钟
任务目标清晰,激发学生兴趣。学生是否能有效收集资料。方案是否合理,分工是否明确。
学生团队协作和任务实施情况。
学生对过程中问题的解决能力。
知识
储备
引导学生收集资料。
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课外时间收集资料。
在声部练习的基础上,逐步组织全体合唱团成员进行合练。这一阶段重点是调整各声部之间的平衡,包括音量的匹配和音色的融合,以及确保声部之间和谐衔接,无突兀之感。
强调合唱中的监听能力,即每位团员在演唱自己的声部同时,也要能够听到其他声部的演唱,从而调整自身的声音以融入整体之中。这不仅是一个音乐技巧的训练,也是对个体在集体中角色认知的一种锻炼。
难点:歌曲的情感表达和合唱团协调
合唱与指挥教案
![合唱与指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370a8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3.png)
合唱与指挥教案教案标题:合唱与指挥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合唱与指挥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音乐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合唱和指挥的基本技巧,学生将能够在音乐演出中展示他们的才能,并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案目标:1. 了解合唱和指挥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自信心。
教案步骤:1. 引入(5分钟)- 介绍合唱和指挥的概念,解释它们在音乐表演中的作用。
- 播放一段合唱演唱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合唱的魅力。
2. 合唱基础知识(15分钟)- 解释合唱的基本概念,如和声、节奏等。
- 向学生展示合唱音乐的谱例,解释音乐符号和歌词的含义。
- 分发合唱曲目的歌词和乐谱,让学生跟随歌词和乐谱演唱。
3. 合唱技巧训练(20分钟)- 教授学生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技巧。
- 引导学生练习合唱的节奏感和和声技巧。
-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唱练习,并互相评价。
4. 指挥基础知识(15分钟)- 解释指挥的基本概念,如节拍、指挥动作等。
- 向学生展示指挥家的指挥动作示范,并解释其含义。
- 分发指挥乐曲的乐谱,让学生跟随乐谱进行指挥练习。
5. 指挥技巧训练(20分钟)- 引导学生练习指挥的节奏感和动作协调性。
- 组织学生进行指挥演练,让他们互相指挥小组合唱。
6. 合唱与指挥综合训练(20分钟)- 将合唱和指挥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指挥的带领下进行合唱演唱。
- 强调团队合作和协调性,让学生体验到指挥的重要性。
7. 结束(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合唱和指挥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参与音乐演出,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自信心。
教案评估:- 观察学生在合唱和指挥练习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 评价学生对合唱和指挥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 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互相评价的能力。
教案扩展:- 组织学生参加合唱团或学校音乐会,展示他们的合唱和指挥技巧。
大学生合唱与指挥教案范文
![大学生合唱与指挥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e7fd1b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14.png)
课程名称:《合唱与指挥》授课对象:大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合唱演唱技巧和指挥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一、合唱基本知识1. 合唱的定义及分类2. 合唱的声部划分与特点3. 合唱的音准、节奏、和声处理二、合唱演唱技巧1. 声音的共鸣与发声2. 呼吸与气息控制3. 节奏感与音乐表现力三、合唱指挥技巧1. 指挥的基本手势与动作2. 拍号、节奏、拍点与图式3. 合唱指挥的艺术表现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播放合唱视频,让学生感受合唱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介绍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二、合唱基本知识讲解1. 讲解合唱的定义及分类,让学生了解合唱的多样性。
2. 介绍合唱的声部划分与特点,让学生明白不同声部的演唱技巧。
三、合唱演唱技巧训练1. 教授声音的共鸣与发声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
2. 讲解呼吸与气息控制的重要性,并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3. 通过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与音乐表现力。
第二课时一、合唱指挥技巧讲解1. 讲解指挥的基本手势与动作,让学生了解指挥的基本要求。
2. 介绍拍号、节奏、拍点与图式,让学生掌握指挥的基本知识。
二、合唱指挥实践训练1.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人担任指挥,进行合唱指挥实践。
2. 指导学生运用指挥技巧,使合唱团的声音更加和谐。
3. 学生互评,总结指挥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三、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顾合唱与指挥的基本知识。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合唱与指挥能力。
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合唱与指挥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合唱与指挥实践,评价学生的演唱技巧和指挥能力。
3. 通过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巩固程度。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策略大纲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策略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6ae95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5.png)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策略大纲一、课程概述《合唱与指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合唱艺术的理解和热爱,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技能,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地指挥合唱团进行排练和演出,具备一定的合唱教学和指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合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声音的发声方法、呼吸控制、音准、节奏、和声等。
2. 学会指挥的基本手法和技巧,包括手势、眼神、身体语言、节奏、速度、力度等。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纪律性,提高合唱团的整体水平。
4. 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提升音乐素养。
三、教学内容1. 合唱理论:合唱的起源与发展、合唱的种类与形式、合唱的声部与编配、合唱的排练与演出等。
2. 指挥技巧:指挥的手势、眼神、身体语言、节奏、速度、力度、指挥的布局与调度等。
3. 声乐练习:声音的发声方法、呼吸控制、音准、节奏、和声等练习。
4. 合唱作品:国内外经典合唱作品欣赏与分析,合唱作品的排练与演出。
5. 合唱教学法:合唱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合唱与指挥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传授相关的音乐知识。
2. 实践法:分组进行声乐练习、合唱排练和指挥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欣赏法:欣赏国内外经典合唱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合唱与指挥话题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评价1. 平时练习:考察学生的声乐练习、合唱排练和指挥实践的表现,占总评的40%。
2. 课堂参与: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讨论发言和团队协作能力,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和指挥实践展示,占总评的3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国内外权威的合唱与指挥教材,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 音响设备:教室配备音响设备,方便进行合唱排练和指挥实践。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合唱作品。
合唱指挥教案大学
![合唱指挥教案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cb2dc01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c.png)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教材:《合唱与指挥》教学目标:1. 了解合唱指挥的基本知识,掌握合唱指挥的技巧。
2. 学会分析合唱作品,进行合唱排练。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合唱指挥的基本知识2. 合唱作品的排练技巧3. 合唱指挥的技巧与表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合唱指挥的基本概念。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合唱指挥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合唱指挥的基本知识:(1)合唱指挥的定义、职责;(2)合唱指挥的素质要求;(3)合唱指挥的舞台形象与风度。
2. 合唱作品的排练技巧:(1)合唱作品的风格分析;(2)合唱作品的节奏、音准、音色等方面的处理;(3)合唱作品的情感表达。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人担任指挥,其余同学担任合唱队员。
2. 指挥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对所选合唱作品进行排练。
3.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指挥技巧、合唱表现进行点评。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合唱指挥的基本知识。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提高合唱指挥水平。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合唱指挥的基本知识。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合唱指挥的表现技巧。
二、讲授新课1. 合唱指挥的技巧与表现:(1)指挥的手势、眼神、表情等;(2)合唱团的协调与配合;(3)合唱作品的情感表达。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人担任指挥,其余同学担任合唱队员。
2. 指挥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对所选合唱作品进行排练,并注重表现技巧。
3.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指挥技巧、合唱表现进行点评。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合唱指挥的表现技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提高合唱指挥水平。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能力等。
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合唱指挥实践中的表现,如指挥技巧、合唱表现等。
合唱与指挥声乐课教案设计
![合唱与指挥声乐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0e856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e.png)
合唱与指挥声乐课教案设计教案标题:合唱与指挥声乐课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合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声乐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合唱基本技巧:发声、气息控制、咬字准确等。
2. 合唱曲目学习: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合唱曲目进行学习和演唱。
3. 指挥基本技巧:节拍、音符的长度和强弱、指挥动作等。
4. 合唱与指挥的配合:学习合唱与指挥之间的默契和协作。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合唱和指挥的概念,通过问答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知识讲解:2. 介绍合唱基本技巧,包括正确的发声方式、气息控制和咬字准确等。
3. 分析合唱曲目的结构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曲目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4. 介绍指挥基本技巧,包括节拍的划分、音符的长度和强弱的掌控以及指挥动作的准确性。
实践操作:5.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合唱曲目进行学习和排练。
老师根据学生的水平提供指导和辅助。
6. 合唱排练: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合唱排练,老师着重指导学生的合唱技巧和表达能力。
7. 指挥实践:选择一位学生担任指挥,其他学生根据指挥的动作和信号进行合唱演唱。
总结反思:8.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合唱演唱,学生们互相欣赏和评价。
9. 总结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合唱和指挥技巧,总结经验和不足之处。
10. 反思提升: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合唱和指挥的技巧,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教学辅助:1. 合唱曲目选取: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水平选择合适的曲目,包括经典合唱作品和流行歌曲等。
2. 音乐播放设备:准备音乐播放设备,以便学生进行合唱排练和演唱。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合唱和指挥技巧,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2. 学生的合唱演唱表现和参与度。
3. 学生对于合唱和指挥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合唱比赛或音乐节,提供更多合唱和指挥的实践机会。
合唱与指挥教案
![合唱与指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ad98f7192e45361166f565.png)
合唱与指挥教案第一周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1、介绍合唱艺术的意义:合唱艺术不但可以培养人的艺术修养,还可以培养人的思想情操,意志品质,对人的身心健康也大有益处。
2、介绍合唱队的要求,本学期、本学年的目标。
3、队员组成情况介绍(自愿、指定相结合)。
4、介绍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
5、单声部练声曲训练,学习《欢乐颂》旋律。
选拔队员。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明白参加合唱队的目的、了解合唱队的功能、对自己健康成长的意义。
2、要求学生培养其正确歌唱的姿势。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
4、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起拍与收拍,整齐划一,起得整齐,收得干净。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一)、合唱训练1、姿势训练:上身保持直立,胸部保持吸气时的状态,提眉,面部略带微笑,队员的姿势要统一。
合唱中统一姿势,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精神抖擞、整齐美观,它是合唱中诸方面统一的第一步。
实际上统一合唱姿势不仅使合唱队具有整齐美观的外表,更重要的是这关系到整个合唱队的发声状态,所有合唱队员的身体器官只有尽可能地保持状态一致,才能使所有合唱队员的发声”乐器”处于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中,从而获得比较完美的音响效果。
这是合唱追求的目标,而统一的姿势就是做到这一点的有力保障,另外,良好的姿势还有助于在合唱排练中减少疲劳,从而提高排练效率。
2、呼吸训练:口鼻同时吸气,吸气不宜有声响亦不宜太深。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也是共鸣、音准,咬字吐字等的基础。
在合唱中,没有合理统一的呼吸,就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和统一的合唱发声,也就不可能自然、流畅而整齐地完成演唱。
特别是在换气较明显或很多特殊换气的地方,如果对全体队员没有统一谐调的呼吸要求,就不可能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因而影响合唱的整体音响效果。
因此,我们在训练中,一定要力求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使每个人的呼吸趋于合理;在合唱表演中,呼吸换气的地方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合唱队整体达到呼吸的统一。
3、发声训练:模仿老师的发声方法和音色,让所有学生的声音往老师的音色上靠,边唱边听,力求音色和谐、统一。
合唱与指挥教案
![合唱与指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d79fb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1d.png)
合唱与指挥教案合唱与指挥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合唱基本唱法和指挥基本手势;2. 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演唱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合唱基本唱法:(1)吐字清晰、气息充沛;(2)声音饱满、富有表情和感情;(3)音高准确,声音协调。
2. 指挥基本手势:(1)节奏打拍:空中打音(以4分音符为例),上拍手在身前,下拍手在身侧;(2)表示强弱:手臂下垂表示弱,向上抬起表示强;(3)表示起始:快速向上抬起手臂,手掌向外,表示开始。
三、教学过程:1. 引入:(1)唱出简短旋律,让学生跟唱;(2)播放一段合唱曲目,让学生欣赏。
2. 合唱基本唱法教学:(1)明确吐字清晰、气息充沛的重要性;(2)练习“嘟”和“啦”的发声;(3)练习气息控制和呼吸方法。
3. 指挥基本手势教学:(1)展示并解释节奏打拍手势;(2)让学生模仿并练习;(3)展示并解释表示强弱的手势;(4)让学生模仿并练习;(5)展示并解释表示起始的手势;(6)让学生模仿并练习。
4. 合唱实践:(1)选择一首简单的合唱曲目;(2)指挥带领全班学生合唱;(3)学生分组合唱,进行练习和表演。
5. 总结:(1)回顾学习内容,强调合唱基本唱法和指挥基本手势的重要性;(2)鼓励学生继续练习与尝试,提高合唱和指挥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授合唱基本唱法和指挥基本手势,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演唱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但是,教学时间有限,只能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合唱实践。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合唱的曲目选择,加大对学生合唱技巧和表情的要求,提高教学效果。
《合唱与指挥》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合唱与指挥》课程理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a2af4f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2.png)
《合唱与指挥》课程理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1 课程简介《合唱与指挥》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关于合唱和指挥的全面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合唱的基本原理、指挥技巧以及合唱与指挥的历史发展。
1.2 课程目标- 理解合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 掌握指挥的基本手法和表达方式。
- 了解合唱与指挥的历史发展及其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2.1 合唱理论- 合唱的定义与分类- 合唱的声部设置与声部特点- 合唱的音色、音域与音准- 合唱的呼吸与发声技巧2.2 指挥技巧- 指挥的基本姿势与手势- 拍子的掌握与拍号- 速度、力度与节奏的控制- 表达与沟通技巧2.3 合唱与指挥的历史- 西方合唱与指挥的发展- 中国合唱与指挥的发展- 合唱与指挥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
- 示范:通过实际操作展示指挥和合唱的技巧。
- 练习: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
- 分析:通过分析经典合唱作品,理解指挥与合唱的关系。
四、评价方式-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练习。
- 合唱与指挥实践:学生参与合唱与指挥的实际操作。
-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和指挥合唱表演。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合唱与指挥基础教程》- 《合唱指挥艺术》- 《合唱与指挥的历史与发展》六、课程安排第1-4周:合唱理论第5-8周:指挥技巧第9-12周:合唱与指挥的历史第13-16周:实践与分析七、教学资源-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合唱与指挥的录音和视频。
- 投影仪:用于展示合唱与指挥的图片和文字。
- 合唱与指挥教材和参考书目。
八、课程要求- 学生应按时上课,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
- 学生需完成作业和练习,并进行合唱与指挥的实际操作。
- 学生应主动查阅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目,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以上是《合唱与指挥》课程理论教学大纲,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问。
《合唱与指挥》课程课程设计大纲
![《合唱与指挥》课程课程设计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8c5ac5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8.png)
《合唱与指挥》课程课程设计大纲《合唱与指挥》课程设计大纲一、课程概述1.1 课程背景合唱与指挥作为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培养了大量的音乐人才。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一艺术形式,本课程应运而生,旨在通过系统、科学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本理论知识、技巧与实践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2.1 合唱部分2.1.1 合唱理论- 合唱的起源与发展- 合唱的种类与组织形式- 合唱的声部配置与声音要求2.1.2 合唱技法- 发声技巧- 呼吸控制- 音准与节奏- 合唱协作与默契2.1.3 合唱作品分析与实践- 国内外著名合唱作品介绍- 合唱作品的演唱处理与表现- 合唱作品的排练与演出2.2 指挥部分2.2.1 指挥基础- 指挥的起源与发展- 指挥的手势与姿势- 指挥的节拍与速度2.2.2 指挥技法- 合唱指挥的发声与呼吸- 合唱指挥的音准与节奏控制- 合唱指挥的情感表达与艺术处理2.2.3 指挥实践- 合唱指挥的实际操作与演练- 指挥与合唱团的协作与沟通- 指挥作品的分析与演绎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系统的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
3.2 实践教学法通过合唱与指挥的实际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各项技巧,提高实践能力。
3.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国内外著名的合唱与指挥作品,使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与表现手法。
3.4 小组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考核课程考核分为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两部分,过程性考核包括课堂表现、实践操作与作业完成情况,终结性考核为课程论文或期末考试。
五、课程安排课程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讲授16课时,实践教学16课时。
六、参考教材1. 《合唱与指挥基础》2. 《合唱与指挥艺术》3. 《合唱与指挥实践教程》以上为《合唱与指挥》课程设计大纲,供参考。
合唱指挥教学教案
![合唱指挥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491630a32d7375a417806a.png)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合唱与指挥》以合唱、指挥的理论与实践为教学内容,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适应基础教育需要的一门必修课。
是在原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合唱与指挥两门课有机整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课程。
本课程教学建立在学生广泛参与合唱实践的基础上,有利于学生以音乐演唱者和指挥者的双重身份来理解、体验和表现音乐。
对发展学生音乐才能,培养合作协调能力,提高音乐表现能力、音乐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课程目标1.掌握合唱作品演唱的基础知识与方法。
掌握合唱作品二度创作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
2.掌握合唱指挥的基本规则与表现技能。
学习合唱团组织、训练、演出、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在参与和观察合唱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从事合唱教学的方法和经验。
4.在合唱和指挥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通过接触和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树立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的观念。
5.激发学生对集体性、合作性艺术表现形式的热情,培养学生正确把握指挥与被指挥群体的合作关系,尊重每一位参与者,认识合唱艺术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方面独特的社会功能。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一)课程内容1.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原则(1)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
课程内容要有利于学生正确的思想、艺术观以及高尚人格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
(2)经典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合唱作品应注重在中外合唱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和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同时注意选择优秀的合唱新作及具有本民族风格特点的合唱音乐作品。
(3)与基础音乐教育密切联系。
关注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有计划地在教学中引入与基础音乐教育相联系的合唱与指挥的教学内容。
2.课程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合唱、指挥两方面的内容。
(1)合唱•合唱学基础理论:合唱艺术发展简史、合唱声部、统一、均衡、协调、色调、音准、咬字吐字等•合唱团基础训练的手段与方法•练声曲以及不同组合形式的合唱作品的演唱•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合唱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合唱作品分析与教学方案的设计(2)指挥•合唱指挥知识:指挥艺术发展简史;指挥的作用和任务;作品排练的准备工作;合唱团组织与训练的基本方法;各类学校合唱活动的特点等•合唱指挥技术:基本姿势、基本图式、起始与收束、速度变化、力度变化、作品处理的相关指挥技术等•乐队指挥的基本常识(二)课程教学1.理论联系实际,技法渗透理论,强化基础训练,从合唱音准、声部协调均衡入手,加深学生对合唱学基本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合唱与指挥》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合唱与指挥》课程实践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423f07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6.png)
《合唱与指挥》课程实践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合唱与指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合唱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指挥技巧,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指挥合唱团进行演唱。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合唱的基本知识、指挥的基本技巧,以及合唱作品的分析与演绎。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合唱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演唱技巧。
2. 掌握指挥的基本手法和指挥技巧。
3. 学会分析合唱作品,提高合唱作品的演绎能力。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合唱团组织管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合唱部分1.1 合唱的基本概念1.2 合唱的声部划分与声音融合1.3 合唱的演唱技巧与呼吸控制1.4 合唱作品的风格与演绎2. 指挥部分2.1 指挥的基本手法与指挥动作2.2 节拍与节奏的掌握2.3 作品的分析与指挥技巧2.4 指挥与合唱团的沟通与合作3. 合唱作品实践3.1 作品的选曲与分析3.2 作品的排练与指导3.3 作品的演出与评价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合唱与指挥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示范:教师或学生进行指挥与演唱示范。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指挥与合唱练习。
4. 点评: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与指导。
五、课程安排1. 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2课时)2. 合唱的声部划分与声音融合(3课时)3. 合唱的演唱技巧与呼吸控制(4课时)4. 指挥的基本手法与指挥动作(4课时)5. 节拍与节奏的掌握(3课时)6. 作品的分析与指挥技巧(4课时)7. 指挥与合唱团的沟通与合作(3课时)8. 合唱作品实践(包括选曲、排练、演出等,共计10课时)六、考核方式1. 平时练习:50%2. 合唱与指挥演示:30%3. 期末考试:20%七、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合唱与指挥》等相关教材。
2. 音响设备:教学过程中需要音响设备进行示范和练习。
3. 合唱团:课程实践需要一个合唱团进行教学和实践。
八、教学建议1. 建议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听多看合唱与指挥相关的音乐会、视频等,提高对合唱艺术的感受力。
合唱与指挥(河南大学)教案
![合唱与指挥(河南大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4651f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0.png)
第一学期第1周第一讲(2学时)一、合唱艺术的发展史概述1、什么叫合唱2、合唱的历史3、我国的合唱艺术发展现状二、合唱基训的基本知识三、合唱作品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外思考与练习:1、什么叫合唱艺术?2、准确掌握《国歌》的演唱3、预习《渴望春天》《我们是当代青年》第2周第二讲(2学时)一、合唱的类型及其特点1、同声合唱(Equal voices)2、混声合唱(Mixed voices)二、合唱作品《渴望春天》浏览视唱《我们是当代青年》课外思考与练习:1、什么叫同声合唱、什么叫混声合唱?2、预习《在太行山上》及《月亮颂》第3周第三讲(2学时)一、合唱各声部的音域、音色二、合唱的人员配备及演出队形三、合唱基训:呼吸训练、音程构唱(包括大小音阶等)四、合唱作品《在太行山上》浏览视唱《月亮颂》课外思考与练习:1、牢记合唱各声部的最佳音区及有效音域2、合唱声部的组织3、复习《在太行山上》,浏览《晨祷》第4周第四讲(2学时)一、合唱作品的体裁分类1、主调合唱的基本类型2、复调合唱的基本类型二、合唱基训:各种音程及三和弦的构唱、各种发声练习三、合唱作品《在太行山上》浏览《晨祷》课外思考与练习:1、什么叫主调织体,什么叫复调织体?2、预习《飞来的花瓣》第5周第五讲(2学时)一、合唱的协调、均衡、谐和与色调概述二、合唱基训:各种音程及各种三和弦的连接练习,各种发声练习三、合唱作品《飞来的花瓣》,巩固《在太行山上》课外思考与练习:1、构唱各种音程与三和弦2、复习《飞来的花瓣》,预习《山在虚无缥缈间》第6周第六讲(2学时)一、合唱的协调问题1、什么叫合唱的协调2、合唱协调的方法与途径二、合唱基训:较复杂的发声练习,协调练习三、合唱作品《飞来的花瓣》及《山在虚无缥缈间》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有关合唱协调的知识2、复习《山在虚无缥缈间》,浏览《茉莉花》第7周第七讲(2学时)一、合唱的均衡1、均衡的知识2、不同写作手法的作品均衡问题二、合唱基训:均衡练习三、合唱作品《山在虚无缥缈间》,浏览《茉莉花》课外思考与练习:1、均衡的方法2、复习《山在虚无缥缈间》第8周第八讲(2学时)一、合唱的均衡1、自然均衡的方法2、特殊均衡的方法二、合唱基训:均衡练习三、合唱作品《山在虚无缥缈间》,巩固《月亮颂》课外思考与练习:1、找出自然均衡、特殊均衡的谱例2、预习《阳关三叠》第9周第九讲(2学时)一、合唱的谐和问题1、合唱谐和的知识2、处理合唱谐和的方法3、不同音程、和弦的谐和方式二、合唱基训:谐和练习三、合唱作品《阳关三叠》课外思考与练习:1、从理论上总结不同音程、和弦的谐和关系2、复习《阳关三叠》第10周第十讲(2学时)一、合唱的色调处理1、合唱色调的概念2、音色、速度与色调的关系二、合唱基训:各种力度的四部练习三、合唱作品《阳关三叠》,巩固《山在虚无缥缈间》课外思考与练习:1、音色、节拍、速度、律动对色调的影响问题2、复习《阳关三叠》,浏览《剪羊毛》第11周第十一讲(2学时)一、合唱的声乐训练1、科学的发声方法2、正确的咬字吐字3、歌唱生理卫生与嗓音保健知识二、合唱基训:连音、断音、不连不跳的练习三、合唱作品《阳关三叠》,浏览《剪羊毛》课外思考与练习:1、歌唱发声应注意的问题2、预习《雪绒花》第12周第十二讲(2学时)一、科学发声方法在合唱中的作用二、歌唱的发声机能1、歌唱的“源”动力2、歌唱的发声系统3、歌唱的共鸣三、合唱基训:a、o、u元音练习四、合唱作品《雪绒花》课外思考与练习:1、歌唱器官有几个共鸣腔体,它们相互之间是如何协调发声的2、预习《嘎哦丽泰》第13周第十三讲(2学时)一、不同声部对共鸣的不同要求二、合唱的整体共鸣三、合唱基训:用元音a、o、u的交换练习四、合唱作品《嘎哦丽泰》,巩固《阳关三叠》课外思考与练习:1、合唱的整体共鸣的概念是什么2、复习《嘎哦丽泰》,浏览《梦幻曲》第14周第十四讲(2学时)一、分声部训练的重要性二、歌唱的语言训练1、语言的重要性2、汉语特点和规律三、合唱基训:结合各种元音合唱练习四、合唱作品《嘎哦丽泰》,浏览《梦幻曲》课外思考与练习:1、巩固各种元音的发声练习2、预习《青春舞曲》第15周第十五讲(2学时)一、声母与韵母的发音特点和规律1、声母的发音特点和规律2、韵母的发音特点和规律二、合唱基训:结合不同声母、韵母的齐唱练习三、合唱作品《青春舞曲》课外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声母、什么是韵母,它们之间在发音时的特点如何2、复习《青春舞曲》第16周第十六讲(2学时)一、声母和韵母之间的转换与衔接1、气息的转换与衔接2、共鸣状态的转换与衔接3、声音的转换与衔接二、合唱基训:结合不同声母、韵母的齐唱练习三、合唱作品《青春舞曲》,巩固《嘎哦丽泰》课外思考与练习:1、巩固声母和韵母的转换与衔接方法2、预习《念故乡》第17周第十七讲(2学时)一、合唱中的吐字、归韵与收声二、歌唱中的字、声关系三、合唱基训:结合吐字、归韵的合唱练习曲四、合唱作品《念故乡》1、什么是合唱中的吐字、归韵与收声2、复习《念故乡》第18周第十八讲(2学时)一、“字正腔圆”与合唱发声的关系二、合唱基训:结合吐字、归韵的合唱练习曲三、合唱作品《念故乡》,巩固《青春舞曲》课外思考与练习:1、如何做到合唱的“字正腔圆”2、复习《念故乡》,浏览《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第二学期第1周第十九讲(2学时)一、汉语的十三辙分类(一)单韵类:一七辙(i、ü、er)发花辙(a、ua、ia)也斜辙(e、ie、üe)梭波辙(e、o、io、uo)姑苏辙(u)二、合唱基训:结合单韵辙的合唱练习曲三、合唱作品《念故乡》,浏览《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课外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单韵辙,包含那几辙2、预习《保卫黄河》第2周第二十讲(2学时)一、汉语的十三辙分类(二)复韵类:怀来辙(ai、uai)灰堆辙(ei、ui)遥条辙(ao、iao)油求辙(ou、iou)二、合唱基训:结合复韵辙的合唱练习曲三、合唱作品《保卫黄河》,浏览《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1、什么是复韵辙,包含那几辙2、复习《保卫黄河》,浏览《雪花》第3周第二十一讲(2学时)一、汉语的十三辙分类(三)鼻韵类:言前辙(an、ian、uan)人辰辙(en、in、ün)江阳辙(ang、iang、uang)中东辙(eng、ong、ing)二、合唱基训:结合鼻韵辙的合唱练习曲三、合唱作品《保卫黄河》,浏览《希伯来奴隶的合唱》课外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鼻韵辙,包含那几辙2、预习《雪花》第4周第二十二讲(2学时)一、合唱声音力度变化的控制方法二、声音强弱变化在合唱中的意义三、音声强弱变化中气息的运用四、合唱基训:结合强弱变化的合唱练声曲五、合唱作品《雪花》,巩固《保卫黄河》课外思考与练习:1、巩固力度变化的控制方法2、复习《雪花》第5周第二十三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平行四度、五度音程的合唱练习曲二、合唱作品《雪花》课外思考与练习:1、预习《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第6周第二十四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各种纯音程的合唱练习曲二、合唱作品《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第7周第二十五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平行大三度、小三度音程的练习曲二、合唱作品《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巩固《希伯来奴隶合唱》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浏览《大漠之夜》第8周第二十六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平行大六度、小六度音程的练习曲二、合唱作品《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浏览《大漠之夜》课外思考与练习:1、预习《茨岗》,复习《大漠之夜》第9周第二十七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结合大小七度音程的练习曲二、合唱作品《茨岗》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茨岗》第10周第二十八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结合各种增、减音程(解决)的合唱练习曲二、合唱作品《茨岗》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茨岗》第11周第二十九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巩固5至10周各种音程的练习二、合唱作品《茨岗》课外思考与练习:1、预习《黄昏之歌》第12周第三十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巩固5至10周各种音程的练习二、合唱作品《黄昏之歌》,巩固《茨岗》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黄昏之歌》第13周第三十一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巩固5至10周各种音程的练习二、合唱作品《黄昏之歌》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黄昏之歌》,浏览《森林秋歌》第14周第三十二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巩固5至10周各种音程的练习二、合唱作品《黄昏之歌》,浏览《森林秋歌》课外思考与练习:1、预习《牧歌》第15周第三十三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巩固5至10周各种音程的练习二、合唱作品《牧歌》,巩固《黄昏之歌》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牧歌》第16周第三十四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大三和弦、小三和弦的合唱练习曲二、合唱作品《牧歌》课外思考与练习:1、预习《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第17周第三十五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大三和弦、小三和弦的合唱练习曲二、合唱作品《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巩固《牧歌》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第18周第三十六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在大小三和弦练习中插入增、减三和弦(解决)的合唱练习二、合唱作品《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第三学期第1周第三十七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在大小三和弦中插入各种七和弦(解决)的合唱练习二、合唱作品《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课外思考与练习:1、预习《故乡的亲人》第2周第三十八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在大小三和弦中插入各种七和弦(解决)的合唱练习二、合唱作品《故乡的亲人》,巩固《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故乡的亲人》第3周第三十九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在大小三和弦中插入各种七和弦(解决)的合唱练习二、合唱作品《故乡的亲人》课外思考与练习:1、预习《拨弦波尔卡》第4周第四十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同主音大小调的转调练习二、合唱作品《拨弦波尔卡》,巩固《故乡的亲人》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拨弦波尔卡》第5周第四十一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同主音大小调的转调练习二、合唱作品《拨弦波尔卡》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拨弦波尔卡》第6周第四十二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各种转调练习二、合唱作品《拨弦波尔卡》课外思考与练习:1、预习《大地,你好!》第7周第四十三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综合练习二、合唱作品《大地,你好!》,巩固《拨弦波尔卡》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大地,你好!》第8周第四十四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综合练习二、合唱作品《大地,你好!》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大地,你好!》第9周第四十五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综合练习二、合唱作品《大地,你好!》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大地,你好!》第10周第四十六讲(2学时)一、中小学合唱教学法概述二、导入多声部合唱教学的方法1、朗诵(语言)导入法三、教学内容:1、《我爱家乡》(三声部节奏合唱)2、《交通工具即兴》(二——五声部节奏合唱)3、学生即兴创编课外思考与练习:1、中小学合唱教学的基本方法2、复习《我爱家乡》、《交通工具即兴》第11周第四十七讲(2学时)一、导入多声部合唱教学的方法1、儿歌导入法二、实例儿歌《小老鼠》1、歌词改编、唱念2、三拍子改编3、四拍子改编4、五拍子改编5、四、五拍子合唱6、改编儿歌《小星星》7、改编儿歌《牵牛花》课外思考与练习:1、儿歌导入的方法与手段是什么2、复习各种拍子改编的《小老鼠》第12周第四十八讲(2学时)一、多声部合唱的导入1、声势导入法二、练习1、《节奏回旋曲》:全体拍掌、跺脚——主部,个人拍掌、跺脚、捻指——插部2、《娃哈哈》声势伴奏3、卡农声势即兴训练课外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声势导入法2、复习课堂中所学的内容第13周第四十九讲(2学时)一、多声部合唱的导入1、律动导入法二、练习1、走与跑的节奏转换练习2、《宫廷舞》课外思考与练习:1、什么叫律动导入法2、复习节奏转换练习第14周第五十讲(2学时)一、柯尔文手语概述二、柯尔文手语对合唱训练的作用三、柯尔文手语练习1、单声部歌唱2、两声部发声训练3、三声部发声训练4、卡农训练课外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柯尔文手语2、复习柯尔文单声、双声、多声及卡农练习的方法第15周第五十一讲(2学时)一、科达伊对世界合唱艺术发展的贡献二、科达伊教学法在中国三、科达伊合唱教学法1、节奏谱与多声部节奏训练2、字母谱与多声部视唱训练课外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科达伊教学法2、什么是节奏谱、什么是字母谱第16周第五十二讲(2学时)一、科达伊合唱教学法1、手指谱与视唱训练2、音名谱、唱名谱与合唱训练课外思考与练习:1、熟练掌握手指谱、音名谱、唱名谱第17周第五十三讲(2学时)一、童声合唱队的组建二、童声合唱训练应注意的问题三、童声合唱作品的风格特征课外思考与练习:1、童声合唱队的组建、训练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第18周第五十四讲(2学时)一、中学生合唱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二、变声期中的嗓音保健及练习方法三、中学生合唱教学作品的选择课外思考与练习:1、中学生合唱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合唱与指挥(河南大学)教案
![合唱与指挥(河南大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72be9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5.png)
合唱与指挥(河南大学)教案第一章:合唱与指挥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3. 理解合唱与指挥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合唱与指挥的定义和特点。
2. 合唱与指挥的历史发展。
3. 合唱与指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4. 合唱与指挥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示范法:展示合唱与指挥的技巧和实例。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合唱与指挥的实践。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合唱与指挥相关教材。
2. 音响设备:音响、耳机等。
3. 乐器:钢琴、指挥棒等。
五、教学步骤1. 讲解合唱与指挥的定义和特点。
2. 介绍合唱与指挥的历史发展。
3. 讲解合唱与指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4. 展示合唱与指挥的实例。
5. 引导学生参与合唱与指挥的实践。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合唱与指挥的积极性。
2. 学生对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合唱与指挥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技巧一、教学目标1. 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技巧。
2. 提高合唱与指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培养学生的合唱与指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技巧。
2. 合唱与指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合唱与指挥的实践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技巧。
2. 示范法:展示合唱与指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合唱与指挥的实践。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合唱与指挥相关教材。
2. 音响设备:音响、耳机等。
3. 乐器:钢琴、指挥棒等。
五、教学步骤1. 讲解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技巧。
2. 展示合唱与指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引导学生参与合唱与指挥的实践。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合唱与指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合唱与指挥的实践应用的能力。
大学合唱与指挥课教案
![大学合唱与指挥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3d158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0.png)
课程名称:大学合唱与指挥授课对象:音乐学专业本科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 掌握合唱的基本技巧和指挥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4. 增强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一、合唱基础知识1. 合唱的定义和分类2. 合唱的声部划分与配置3. 合唱作品的演唱技巧二、指挥基础知识1. 指挥的定义和作用2. 指挥的基本手势与技巧3. 指挥的节奏与拍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合唱作品,让学生感受合唱的魅力。
2. 引导学生讨论合唱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二、合唱基础知识讲解1. 讲解合唱的定义、分类、声部划分与配置。
2. 举例说明合唱作品的演唱技巧。
三、合唱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演唱中的问题。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回顾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指挥基础知识讲解1. 讲解指挥的定义、作用、基本手势与技巧。
2. 举例说明指挥的节奏与拍子。
三、指挥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指挥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指挥中的问题。
四、合唱与指挥综合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合唱与指挥的综合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合唱与指挥中的问题。
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合唱与指挥实践中的表现。
3. 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资源:1. 合唱作品录音带或CD2. 指挥图谱3. 合唱与指挥教材备注: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
合唱与指挥教案
![合唱与指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c68a3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2.png)
合唱与指挥教案课题:合唱与指挥课程:音乐年级:高一【教学内容】合唱与指挥的基本常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合唱指挥知识。
2.使学生初步了解四二拍子和四三拍子的指挥法,掌握知识和技能。
3.使学生感受齐唱与合唱的区别。
4.使学生感受二声部小合唱的音响效果。
【教学重难点】1﹑了解四二拍子和四三拍子的指挥法,掌握知识和技能。
2﹑感受二声部小合唱的音响效果。
【教具】投影仪、钢琴、【课的类型】综合课【教学方法】讲述法﹑直观法﹑启发联想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从远古开始,人们就喜欢在狩猎与农桑之余聚在一起唱歌,以表达各种不同的情绪,这就是人类早期的歌唱。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寻找一些与原来旋律不同,但又协和而又动听的音乐,这就形成了合唱的雏形。
通过人们长期的实践与发展,使合唱形式得以发展和完善。
合唱艺术形式的形成与发展,为人声的表现开拓了广阔的天地,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声的艺术表现力,它是声乐艺术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二﹑授新课(一)合唱1、合唱的种类①同声合唱由同类人声组合而成,它包括三种形:女生合唱、男声合唱、童声合唱。
②混声合唱由男声、女生或童声混合组织而成。
女高(Soprano)S、女低(Alto)A男高(Tenore)T、男低(Bass)B2、合唱队声部及特征第一女高音——声音明亮、轻盈、温和,常担任主旋律。
第二女高音——声音有力、宽广、圆润。
第一女低音——声音充沛、坚实、热忱、稳健。
第二女低音——声音浓厚、温和、结实。
第一男高音——声音柔和、明朗、清晰。
第二男高音——声音结实、充沛、有威力。
第一男低音——声音有力、刚健、饱满、响亮。
第二男低音——声音坚实、有力、宽厚。
倍男低音声部——比男低音低一个八度。
3合唱队型排列T1T2B2B1S2S1A1A2批示4、合唱的统一合唱的统一包括姿势、呼吸、音量、音色、起声、共鸣、咬字吐字。
合唱的统一请求,是合唱的主要特征之一,其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完美的艺术表现,只有做到合唱各要素的高度统一,才能使合唱音响达到强而不炸,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快而不乱,慢而不断,这也是检验合唱队水平的一个主要标准。
大学生合唱与指挥教案
![大学生合唱与指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f5408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a.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合唱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合唱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合唱艺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参与合唱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1. 合唱基本知识2. 合唱声音训练3. 合唱作品排练方法4. 合唱指挥技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一首合唱作品,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
2. 提问:合唱是什么?合唱的特点是什么?二、合唱基本知识1. 介绍合唱的定义、历史、分类等基本知识。
2. 讲解合唱的音域、音色、和声、节奏等方面的特点。
三、合唱声音训练1. 讲解正确的呼吸方法,示范并让学生练习。
2. 讲解发声技巧,示范并让学生练习。
3. 讲解合唱中的音准、节奏等技巧,示范并让学生练习。
四、合唱作品排练方法1. 介绍合唱排练的基本流程。
2. 讲解如何进行合唱作品的排练,包括合唱队员的分组、合唱队员之间的配合等。
第二课时:一、合唱指挥技巧1. 介绍合唱指挥的定义、作用等基本知识。
2. 讲解指挥的基本手势、表情、动作等技巧。
3. 示范指挥技巧,并让学生跟随练习。
二、合唱作品排练实践1. 选择一首适合合唱的作品,进行排练。
2. 学生分组,分别担任指挥、合唱队员等角色。
3. 指挥进行指挥,合唱队员跟随合唱。
4.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纠正。
三、总结与反思1. 学生分享排练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合唱中的表现,了解其合唱水平。
2. 评价学生在合唱排练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3. 了解学生对合唱艺术的热爱程度,激发其参与合唱活动的积极性。
大学生合唱与指挥教案设计
![大学生合唱与指挥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1c891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06.png)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合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合唱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合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指挥的基本技巧和指挥手势。
教学难点:1. 合唱中的音准、音色、节奏等方面的把握。
2. 指挥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教学准备:1. 合唱曲谱若干首。
2. 指挥棒、节拍器等教学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合唱与指挥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对合唱与指挥的理解。
二、合唱基本知识与技巧1. 教师讲解合唱的定义、特点、类型等基本知识。
2. 学生练习合唱的基本技巧,如音准、音色、节奏等。
3. 教师示范,学生跟唱,纠正错误。
三、指挥基本技巧与指挥手势1. 教师讲解指挥的定义、作用、基本技巧等。
2. 教师示范指挥手势,学生模仿练习。
3. 学生分组练习指挥,互相指导,提高指挥水平。
四、合唱与指挥实践1. 学生分组,选择一首合唱曲进行排练。
2. 指挥者根据曲谱和合唱团的能力进行指挥,其他学生跟唱。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合唱和指挥中的问题。
五、总结与反馈1.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合唱与指挥的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合唱与指挥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反馈,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合唱和指挥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掌握程度。
2. 学生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3.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3.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大学生合唱与指挥教案模板
![大学生合唱与指挥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e38ba1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14.png)
课程名称:《合唱与指挥》授课对象:大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合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合唱水平。
2. 培养学生的指挥能力,使其能够胜任合唱团的指挥工作。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
4. 激发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培养其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一、合唱基础知识1. 合唱的定义、分类及特点2. 合唱的音域、音色、音量等基本概念3. 合唱的呼吸、发声、共鸣等技巧二、合唱指挥基本理论1. 指挥的定义、作用及基本要求2. 指挥的手势、拍号、图式等基本知识3. 指挥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处理技巧三、合唱排练与演出1. 合唱团的组建与分工2. 合唱排练的方法与技巧3. 合唱演出的准备与注意事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以一段合唱作品作为引入,让学生感受合唱的魅力。
2. 介绍合唱与指挥课程的学习目标。
二、合唱基础知识教学1. 讲解合唱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 分析合唱的音域、音色、音量等基本概念。
3. 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合唱的呼吸、发声、共鸣等技巧。
三、合唱练习1.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让学生掌握合唱的基本技巧。
2. 对学生的合唱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合唱指挥基本理论教学1. 讲解指挥的定义、作用及基本要求。
2. 分析指挥的手势、拍号、图式等基本知识。
3. 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指挥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处理技巧。
二、合唱指挥实践1. 让学生尝试担任指挥,进行合唱排练。
2. 指导学生运用指挥技巧,提高合唱团的协调性。
三、合唱排练与演出1. 组织合唱团进行排练,准备演出。
2. 讲解合唱演出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教学评价:1. 通过合唱练习和指挥实践,评价学生在合唱与指挥方面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合唱团的演出,评价合唱团的协调性和整体表现。
教学资源:1. 合唱作品选集2. 指挥图谱3. 合唱与指挥教学视频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大学合唱指挥的教案要怎么写
![大学合唱指挥的教案要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74ec162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02.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合唱指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音乐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合唱指挥的基本知识:合唱的起源、发展、特点等;合唱指挥的职责、任务、要求等。
2. 合唱指挥的技能:指挥手势、动作、表情等;合唱团的组建、训练、演出等。
3. 合唱作品的排练与演出:合唱作品的选曲、分析、排练、演出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合唱指挥的基本知识1. 导入:介绍合唱指挥的起源、发展、特点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合唱指挥的职责、任务、要求等,让学生了解合唱指挥的重要性。
3. 演示:展示合唱指挥的基本手势、动作、表情等,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4. 练习:让学生跟随指挥练习合唱指挥的基本动作,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合唱指挥的技能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强调合唱指挥的技能对合唱团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指挥手势、动作、表情等在合唱指挥中的应用。
3. 演示:展示指挥的拍子与图式、拍点、起拍、收拍等指挥法。
4. 练习:让学生跟随指挥练习各种指挥法,提高指挥技能。
第三课时:合唱作品的排练与演出1. 导入:介绍合唱作品的选曲、分析、排练、演出等过程。
2. 讲解:讲解合唱作品的选曲原则、分析方法等。
3. 演示:展示合唱作品的排练过程,让学生了解排练要点。
4. 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合唱作品的排练,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第四课时:合唱指挥的实践1. 导入:回顾前三节课的内容,强调合唱指挥的实践意义。
2. 演示:展示合唱指挥的实际演出过程,让学生了解演出要求。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合唱指挥的实践,提高指挥能力。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合唱指挥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合唱指挥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合唱指挥实践中的表现,如指挥手势、动作、表情等。
3. 学生在合唱作品排练与演出中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音乐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第1周第一讲(2学时)一、合唱艺术的发展史概述1、什么叫合唱2、合唱的历史3、我国的合唱艺术发展现状二、合唱基训的基本知识三、合唱作品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外思考与练习:1、什么叫合唱艺术?2、准确掌握《国歌》的演唱3、预习《渴望春天》《我们是当代青年》第2周第二讲(2学时)一、合唱的类型及其特点1、同声合唱(Equal voices)2、混声合唱(Mixed voices)二、合唱作品《渴望春天》浏览视唱《我们是当代青年》课外思考与练习:1、什么叫同声合唱、什么叫混声合唱?2、预习《在太行山上》及《月亮颂》第3周第三讲(2学时)一、合唱各声部的音域、音色二、合唱的人员配备及演出队形三、合唱基训:呼吸训练、音程构唱(包括大小音阶等)四、合唱作品《在太行山上》浏览视唱《月亮颂》课外思考与练习:1、牢记合唱各声部的最佳音区及有效音域2、合唱声部的组织3、复习《在太行山上》,浏览《晨祷》第4周第四讲(2学时)一、合唱作品的体裁分类1、主调合唱的基本类型2、复调合唱的基本类型二、合唱基训:各种音程及三和弦的构唱、各种发声练习三、合唱作品《在太行山上》浏览《晨祷》课外思考与练习:1、什么叫主调织体,什么叫复调织体?2、预习《飞来的花瓣》第5周第五讲(2学时)一、合唱的协调、均衡、谐和与色调概述二、合唱基训:各种音程及各种三和弦的连接练习,各种发声练习三、合唱作品《飞来的花瓣》,巩固《在太行山上》课外思考与练习:1、构唱各种音程与三和弦2、复习《飞来的花瓣》,预习《山在虚无缥缈间》第6周第六讲(2学时)一、合唱的协调问题1、什么叫合唱的协调2、合唱协调的方法与途径二、合唱基训:较复杂的发声练习,协调练习三、合唱作品《飞来的花瓣》及《山在虚无缥缈间》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有关合唱协调的知识2、复习《山在虚无缥缈间》,浏览《茉莉花》第7周第七讲(2学时)一、合唱的均衡1、均衡的知识2、不同写作手法的作品均衡问题二、合唱基训:均衡练习三、合唱作品《山在虚无缥缈间》,浏览《茉莉花》课外思考与练习:1、均衡的方法2、复习《山在虚无缥缈间》第8周第八讲(2学时)一、合唱的均衡1、自然均衡的方法2、特殊均衡的方法二、合唱基训:均衡练习三、合唱作品《山在虚无缥缈间》,巩固《月亮颂》课外思考与练习:1、找出自然均衡、特殊均衡的谱例2、预习《阳关三叠》第9周第九讲(2学时)一、合唱的谐和问题1、合唱谐和的知识2、处理合唱谐和的方法3、不同音程、和弦的谐和方式二、合唱基训:谐和练习三、合唱作品《阳关三叠》课外思考与练习:1、从理论上总结不同音程、和弦的谐和关系2、复习《阳关三叠》第10周第十讲(2学时)一、合唱的色调处理1、合唱色调的概念2、音色、速度与色调的关系二、合唱基训:各种力度的四部练习三、合唱作品《阳关三叠》,巩固《山在虚无缥缈间》课外思考与练习:1、音色、节拍、速度、律动对色调的影响问题2、复习《阳关三叠》,浏览《剪羊毛》第11周第十一讲(2学时)一、合唱的声乐训练1、科学的发声方法2、正确的咬字吐字3、歌唱生理卫生与嗓音保健知识二、合唱基训:连音、断音、不连不跳的练习三、合唱作品《阳关三叠》,浏览《剪羊毛》课外思考与练习:1、歌唱发声应注意的问题2、预习《雪绒花》第12周第十二讲(2学时)一、科学发声方法在合唱中的作用二、歌唱的发声机能1、歌唱的“源”动力2、歌唱的发声系统3、歌唱的共鸣三、合唱基训:a、o、u元音练习四、合唱作品《雪绒花》课外思考与练习:1、歌唱器官有几个共鸣腔体,它们相互之间是如何协调发声的2、预习《嘎哦丽泰》第13周第十三讲(2学时)一、不同声部对共鸣的不同要求二、合唱的整体共鸣三、合唱基训:用元音a、o、u的交换练习四、合唱作品《嘎哦丽泰》,巩固《阳关三叠》课外思考与练习:1、合唱的整体共鸣的概念是什么2、复习《嘎哦丽泰》,浏览《梦幻曲》第14周第十四讲(2学时)一、分声部训练的重要性二、歌唱的语言训练1、语言的重要性2、汉语特点和规律三、合唱基训:结合各种元音合唱练习四、合唱作品《嘎哦丽泰》,浏览《梦幻曲》课外思考与练习:1、巩固各种元音的发声练习2、预习《青春舞曲》第15周第十五讲(2学时)一、声母与韵母的发音特点和规律1、声母的发音特点和规律2、韵母的发音特点和规律二、合唱基训:结合不同声母、韵母的齐唱练习三、合唱作品《青春舞曲》课外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声母、什么是韵母,它们之间在发音时的特点如何2、复习《青春舞曲》第16周第十六讲(2学时)一、声母和韵母之间的转换与衔接1、气息的转换与衔接2、共鸣状态的转换与衔接3、声音的转换与衔接二、合唱基训:结合不同声母、韵母的齐唱练习三、合唱作品《青春舞曲》,巩固《嘎哦丽泰》课外思考与练习:1、巩固声母和韵母的转换与衔接方法2、预习《念故乡》第17周第十七讲(2学时)一、合唱中的吐字、归韵与收声二、歌唱中的字、声关系三、合唱基训:结合吐字、归韵的合唱练习曲四、合唱作品《念故乡》1、什么是合唱中的吐字、归韵与收声2、复习《念故乡》第18周第十八讲(2学时)一、“字正腔圆”与合唱发声的关系二、合唱基训:结合吐字、归韵的合唱练习曲三、合唱作品《念故乡》,巩固《青春舞曲》课外思考与练习:1、如何做到合唱的“字正腔圆”2、复习《念故乡》,浏览《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第二学期第1周第十九讲(2学时)一、汉语的十三辙分类(一)单韵类:一七辙(i、ü、er)发花辙(a、ua、ia)也斜辙(e、ie、üe)梭波辙(e、o、io、uo)姑苏辙(u)二、合唱基训:结合单韵辙的合唱练习曲三、合唱作品《念故乡》,浏览《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课外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单韵辙,包含那几辙2、预习《保卫黄河》第2周第二十讲(2学时)一、汉语的十三辙分类(二)复韵类:怀来辙(ai、uai)灰堆辙(ei、ui)遥条辙(ao、iao)油求辙(ou、iou)二、合唱基训:结合复韵辙的合唱练习曲三、合唱作品《保卫黄河》,浏览《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1、什么是复韵辙,包含那几辙2、复习《保卫黄河》,浏览《雪花》第3周第二十一讲(2学时)一、汉语的十三辙分类(三)鼻韵类:言前辙(an、ian、uan)人辰辙(en、in、ün)江阳辙(ang、iang、uang)中东辙(eng、ong、ing)二、合唱基训:结合鼻韵辙的合唱练习曲三、合唱作品《保卫黄河》,浏览《希伯来奴隶的合唱》课外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鼻韵辙,包含那几辙2、预习《雪花》第4周第二十二讲(2学时)一、合唱声音力度变化的控制方法二、声音强弱变化在合唱中的意义三、音声强弱变化中气息的运用四、合唱基训:结合强弱变化的合唱练声曲五、合唱作品《雪花》,巩固《保卫黄河》课外思考与练习:1、巩固力度变化的控制方法2、复习《雪花》第5周第二十三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平行四度、五度音程的合唱练习曲二、合唱作品《雪花》课外思考与练习:1、预习《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第6周第二十四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各种纯音程的合唱练习曲二、合唱作品《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第7周第二十五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平行大三度、小三度音程的练习曲二、合唱作品《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巩固《希伯来奴隶合唱》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浏览《大漠之夜》第8周第二十六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平行大六度、小六度音程的练习曲二、合唱作品《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浏览《大漠之夜》课外思考与练习:1、预习《茨岗》,复习《大漠之夜》第9周第二十七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结合大小七度音程的练习曲二、合唱作品《茨岗》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茨岗》第10周第二十八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结合各种增、减音程(解决)的合唱练习曲二、合唱作品《茨岗》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茨岗》第11周第二十九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巩固5至10周各种音程的练习二、合唱作品《茨岗》课外思考与练习:1、预习《黄昏之歌》第12周第三十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巩固5至10周各种音程的练习二、合唱作品《黄昏之歌》,巩固《茨岗》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黄昏之歌》第13周第三十一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巩固5至10周各种音程的练习二、合唱作品《黄昏之歌》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黄昏之歌》,浏览《森林秋歌》第14周第三十二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巩固5至10周各种音程的练习二、合唱作品《黄昏之歌》,浏览《森林秋歌》课外思考与练习:1、预习《牧歌》第15周第三十三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巩固5至10周各种音程的练习二、合唱作品《牧歌》,巩固《黄昏之歌》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牧歌》第16周第三十四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大三和弦、小三和弦的合唱练习曲二、合唱作品《牧歌》课外思考与练习:1、预习《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第17周第三十五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大三和弦、小三和弦的合唱练习曲二、合唱作品《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巩固《牧歌》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第18周第三十六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在大小三和弦练习中插入增、减三和弦(解决)的合唱练习二、合唱作品《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第三学期第1周第三十七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在大小三和弦中插入各种七和弦(解决)的合唱练习二、合唱作品《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课外思考与练习:1、预习《故乡的亲人》第2周第三十八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在大小三和弦中插入各种七和弦(解决)的合唱练习二、合唱作品《故乡的亲人》,巩固《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故乡的亲人》第3周第三十九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在大小三和弦中插入各种七和弦(解决)的合唱练习二、合唱作品《故乡的亲人》课外思考与练习:1、预习《拨弦波尔卡》第4周第四十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同主音大小调的转调练习二、合唱作品《拨弦波尔卡》,巩固《故乡的亲人》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拨弦波尔卡》第5周第四十一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同主音大小调的转调练习二、合唱作品《拨弦波尔卡》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拨弦波尔卡》第6周第四十二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各种转调练习二、合唱作品《拨弦波尔卡》课外思考与练习:1、预习《大地,你好!》第7周第四十三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综合练习二、合唱作品《大地,你好!》,巩固《拨弦波尔卡》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大地,你好!》第8周第四十四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综合练习二、合唱作品《大地,你好!》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大地,你好!》第9周第四十五讲(2学时)一、合唱基训:综合练习二、合唱作品《大地,你好!》课外思考与练习:1、复习《大地,你好!》第10周第四十六讲(2学时)一、中小学合唱教学法概述二、导入多声部合唱教学的方法1、朗诵(语言)导入法三、教学内容:1、《我爱家乡》(三声部节奏合唱)2、《交通工具即兴》(二——五声部节奏合唱)3、学生即兴创编课外思考与练习:1、中小学合唱教学的基本方法2、复习《我爱家乡》、《交通工具即兴》第11周第四十七讲(2学时)一、导入多声部合唱教学的方法1、儿歌导入法二、实例儿歌《小老鼠》1、歌词改编、唱念2、三拍子改编3、四拍子改编4、五拍子改编5、四、五拍子合唱6、改编儿歌《小星星》7、改编儿歌《牵牛花》课外思考与练习:1、儿歌导入的方法与手段是什么2、复习各种拍子改编的《小老鼠》第12周第四十八讲(2学时)一、多声部合唱的导入1、声势导入法二、练习1、《节奏回旋曲》:全体拍掌、跺脚——主部,个人拍掌、跺脚、捻指——插部2、《娃哈哈》声势伴奏3、卡农声势即兴训练课外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声势导入法2、复习课堂中所学的内容第13周第四十九讲(2学时)一、多声部合唱的导入1、律动导入法二、练习1、走与跑的节奏转换练习2、《宫廷舞》课外思考与练习:1、什么叫律动导入法2、复习节奏转换练习第14周第五十讲(2学时)一、柯尔文手语概述二、柯尔文手语对合唱训练的作用三、柯尔文手语练习1、单声部歌唱2、两声部发声训练3、三声部发声训练4、卡农训练课外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柯尔文手语2、复习柯尔文单声、双声、多声及卡农练习的方法第15周第五十一讲(2学时)一、科达伊对世界合唱艺术发展的贡献二、科达伊教学法在中国三、科达伊合唱教学法1、节奏谱与多声部节奏训练2、字母谱与多声部视唱训练课外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科达伊教学法2、什么是节奏谱、什么是字母谱第16周第五十二讲(2学时)一、科达伊合唱教学法1、手指谱与视唱训练2、音名谱、唱名谱与合唱训练课外思考与练习:1、熟练掌握手指谱、音名谱、唱名谱第17周第五十三讲(2学时)一、童声合唱队的组建二、童声合唱训练应注意的问题三、童声合唱作品的风格特征课外思考与练习:1、童声合唱队的组建、训练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第18周第五十四讲(2学时)一、中学生合唱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二、变声期中的嗓音保健及练习方法三、中学生合唱教学作品的选择课外思考与练习:1、中学生合唱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