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4群的同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是, 于是, x + y → b = ab
a a a b b c c
b b c a
c c a b
这样, 这样, x → a , y → b
( iii ) x ≡ 0 ( 3 ) , y ≡ 2 ( 3 ) 这样, 这样, x → a , y → c 于是, 于是, x + y → c = ac
那么, 那么, x + y ≡ 2 ( 3 )
的全部单位根, 方程 x 2 = 1的全部单位根,又设 W = { 偶,奇 }, 数运算表分别为: 其中这三个集合上的代 数运算表分别为:
+ [0] [1] [0] [0] [1] [1] [1] [0]
• 1
1 1
-1 -1
1
o 偶 奇 偶 偶 奇
奇 奇 偶
-1 -1
作映射: 其中: [0 作映射: ϕ : Z 2 → U 2,其中: ] a 1, [1] a − 1, 其中: 1 ψ : U 2 → W ,其中: a 偶, 1 a 奇 − 不仅是双射, 保持运算。 很容易知道 ϕ , ψ 不仅是双射,而且都能 保持运算。
事实上, 事实上,注意到 ϕ −1ϕ = I G , 且 ∀ a , b ∈ G ,
则必存在 a , b ∈ G 使 ϕ ( a ) = a, ϕ ( b ) = b , 且 ϕ −1 ( a ) = a, ϕ −1 ( b ) = b , 于是 ,
= ϕ −1 (ϕ ( a o b )) ϕ ( a o b ) = ϕ (ϕ ( a ) o ϕ ( b ))
( iv ) x ≡ 1 ( 3) , y ≡ 1 ( 3 )
这样, x → b , y → b 这样,
那么, 那么, x + y ≡ 2 ( 3 )
于是, 于是, x + y → c = bb
( v ) x ≡ 1 ( 3) , y ≡ 2 ( 3)
这样, 这样, x → b , y → c 于是, 于是, x + y → a = bc
通常的乘法, 通常的乘法,它们都是 群 .
设 φ : G → G , 其中 1 → 1, i → − 1, − 1 → − 1, − i → − 1
易验证, 易验证, φ是群同态满射 .
例4 设 G = R , G = R ∗ , 而 φ : {G ;+ } → {G ;⋅}其中 r → 2 r .
由于 φ ( r + s ) = 2 r + s = 2 r o 2 s = φ ( r ) o φ ( s )
可以验证 φ是群同态满射 .
三、代数性质的传递 群的满同态所具有的重要特征是——具有代数性 具有代数性 群的满同态所具有的重要特征是 质的“传递”作用. 质的“传递”作用. 定理1 定理1
−1 −1
= I G ( a o b ) = a o b = ϕ −1 ( a ) o ϕ −1 ( b ) = (ϕ ϕ )( a o b )
−1
⇒ ϕ −1 保运算 ∴ ϕ (a o b ) = ϕ (a ) o ϕ (b) 即 ϕ −1 是同构映射 .
−1 −1 −1
结论2 结论2: 都是群同构映射, 设 ϕ 1 : G 1 → G 2 和 ϕ 2 : G 2 → G 3 都是群同构映射,
二、群同态 o} o}的映射, 定义 2 设 ϕ 是群 {G ; 到{G; 的映射,如果 ϕ 满足
∀ a , b ∈ G , 都有 ϕ (a o b ) = ϕ (a )oϕ (b ), 则称 ϕ 是群同态映射 . 同态, 如果 ϕ 是满射 , 则叫 ϕ 为群同态满射 ;同时也称 G 与G同态, 并记为 G ~ G .习惯上称 G为 G 的同态象 . 例3 设 G = U 4 = {1, i ,− 1,− i }, G = U 2 = {1,− 1}关于
但, a − 1 a = e → e ,
这就是说, a 的左逆元, 这就是说, −1 是 a的左逆元,也就是 a的逆元 .
所以 G也是一个群 . 也是一个群
例5
A 包含 a 、 b 、 c 三个元 . A 的乘法表如下: 的乘法表如下:
证明: 作成一个群 证明: A作成一个群 . 问题: o}可否成群? {A 问题: ,可否成群?通过运算表 也许
即Z 2 ≅ U 2且U 2 ≅ W (注:由传递性 ⇒ Z 2 ≅ W )
这说明,上述三个群彼此都是相互同构的。 这说明,上述三个群彼此都是相互同构的。 明示: 按近代的数学观点:上述三个群只是表达元素的 明示: 按近代的数学观点: 符号与运算方法的符号及名称有区别。而这些区别对 符号与运算方法的符号及名称有区别。 于我们讨论研究问题的宗旨——群的代数性质来说是 于我们讨论研究问题的宗旨 群的代数性质来说是 无关紧要的。 无关紧要的。因为三者不外都是如下以一般形式出现 的二阶群的一种具体实现而已。 的二阶群的一种具体实现而已。 e o a e e a G = { e , a }, 运算表为: 运算表为: a a e 因而,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个二阶群的一般模式{G {G, 因而,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个二阶群的一般模式{G,°}, 前面的三个二阶群中, 前面的三个二阶群中,任何一个不外都是把这个模式用某 种具体的符号和名称实现出来的一种具体形式。这似乎有 种具体的符号和名称实现出来的一种具体形式。 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意味吧。 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意味吧。
显然, 是双射。 显然, ϕ 是双射。
ϕ ( n + m ) = 10
n+ m
= 10 n ⋅ 10 m = ϕ ( n ) ⋅ ϕ ( m )
∴ ϕ 保持运算 , 于是知: Z ≅ Z。 于是知:
明示: 明示: 差异, 我们应该记住{ Z ,+ }, { Z ,⋅}这两个群没有实质性的 差异,
的结果。 其中一个是另一个以不 同符号和名称实现出来 的结果。于 任何一个, 是,只要掌握了当中的 任何一个,那么另一个 也就完全能 把握住了, 认识, 把握住了,基于这样的 认识,群论的基本课题 就是把群按 同构关系分类; 代数结构。 同构关系分类;对每一 个同构的群类确定它的 代数结构。
( i ) x ≡ 0 ( 3) , y ≡ 0 ( 3)
这样, 这样, x → a , y → a 于是, 于是, x + y → a = aa
那么, x + y ≡ 0 ( 3 ) 那么,
( ii ) x ≡ 0 ( 3 ) , y ≡ 1 ( 3)
那么, 那么, x + y ≡ 1 ( 3 )
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
与第一章代数系统的同态、同构不同的是, 与第一章代数系统的同态、同构不同的是,群是一个更具体 的对象,故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质。熟悉并领会群同态中代数 的对象,故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质。 性质的传递特点,这是本节的重点; 性质的传递特点,这是本节的重点;而掌握教学活动中有关定 理的证明方法是其难点。 理的证明方法是其难点。
那么, 那么, x + y ≡ 0 ( 3 )
a a a b b c c
b b c a
c c a b
( vi ) x ≡ 2 ( 3 ) , y ≡ 2 ( 3 ) 这样, 这样, x → c , y → c 于是, 于是, x + y → b = cc
那么, 那么, x + y ≡ 1 ( 3 )
x → b , 假如 x → c, 假如
x ≡ 0 ( 3) x ≡ 1 ( 3) x ≡ 2 ( 3)
显然, 是一个满射; 显然, φ 是一个满射; 下面证明, 下面证明, φ是一个同态满射 .
需验证: 首先, 都适合交换律, 首先,因为 G和 A都适合交换律,于是只 需验证: xy → x y ,
⇒ ϕ 2ϕ 1 保运算 ,即 ϕ 2ϕ 1 是同构映射 . 结论3 结论3:
在群之间的同构“ , 必是一个等价关系。 在群之间的同构“ ≅ ”作为关系时 “ ≅ ”必是一个等价关系。
例 1: 的剩余类加群, 设 Z 2 = {[ 0], [1]}是模 2的剩余类加群, U 2 = {1, 1}是 −
例 2:
其中: 设两个群 { Z ,+ }{ Z ,⋅},其中:
n −3 −2 −1 0 1 2 3
Z = {L , − 3,− 2, − 1, ,0,1,2, 3, L} Z = {10 | n ∈ Z } = {L ,10 ,10 ,10 ,10 ,10 ,10 ,10 , L}
作映射: 其中: 作映射: ϕ : Z → Z,其中: ϕ ( n ) a 10 n
(IV) G有单位元 e, 有单位元 在所给的同态满射之下 , e有象 e : e → e;
下面证 e就是 G的一个左单位元 . 的任意元, 假设 a是 G的任意元,
的一个逆象: 而 a是 a的一个逆象: a → a , 那么 ea → e a ,
但, ea = a ,
所以, 所以, e a = a .
那么 ϕ 2ϕ 1也是群的同构映射 .
证明: 证明: Q ϕ 1 , ϕ 2 都是双射, 都是双射, 也是双射, 自然 ϕ 2ϕ 1也是双射,
都能保持运算, 也保持运算。 而 ϕ 1 , ϕ 2 都能保持运算,须证 ϕ 2ϕ 1也保持运算。
事实上, 事实上, 且 ∀ a , b ∈ G1 ,
ϕ 2ϕ 1 ( a b ) = ϕ 2 (ϕ 1 ( a ) ϕ 1 ( b ))= ϕ 2 (ϕ 1 ( a ))ϕ 2 (ϕ 1 ( b ))
是群, 假定 G 与G对于它们的乘法来说同 态,如果 G 是群, 那么G也是一个群 .
(I) 证明: 显然, 证明: 显然, 适合群定义的条件 I; G (II)
由于 G 的乘法适合结合律, 而 G 与 G 同态, 的乘法适合结合律, 同态,
8, 由 I, 定理 1, G的乘法也适合结合律 ; 的乘法也适合结合律
(V)百度文库
假定 a是 G的任意元, 的任意元,
的一个逆象: 而 a是 a的一个逆象: a → a , 的元, a是群 G 的元, a有逆元 a − 1 .
我们把 a −1的象叫做 a −1 :
a −1 → a −1 ,
那么, 那么, a −1a → a −1 a , 所以, 所以, a −1 a = e,
题 { o} 能解决单位元和逆元问 ,但 A,的 结合律的检验, 费事的,怎么办? 结合律的检验,是相当 费事的,怎么办?
1, 证明: 由 II, 例 2, 证明:
全体整数对于普通加法 来说作成一个群 G .
a a a b b c c
b b c a
c c a b
之间做一个映射: 在 G与 A之间做一个映射: φ: x → a, 假如
一、群同构 o} o}的双射, 定义 1 设 ϕ 是群 {G ; 到{G; 的双射,如果 ϕ 满足
) 保运算) , ∀ a , b ∈ G , 都有 ϕ (a o b ) = ϕ (a )oϕ (b(即 ϕ 保运算) 同构, 则称 ϕ 是群同构映射 .同时称 G 与G同构, 并记为 G ≅ G .习惯上称 G为 G 的同构象 .
明示: 明示: 对于同构的群 G 与G,我们认为 G 与G是代数相同
的,因为这是对于近世 代数所研究的问题来说 ,除了符 号和名称上的区别之外 ,二者没有实质的差异 。
结论1 结论1: 设 ϕ : G → G的群同构映射 , 那么 ϕ 的逆映射
ϕ − 1 : G → G 也是群的同构映射 . 证明:由第一章已知, 证明:由第一章已知, ϕ −1 : G → G 必是双射 保持运算即可。 现须证 ϕ −1 保持运算即可。
第四节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
群的同态
第二章
对群进行比较,采用的主要工具是群同态和群同构,从而 对群进行比较,采用的主要工具是群同态和群同构, 可揭示出两个貌视不同的群之间某些共同性质。 可揭示出两个貌视不同的群之间某些共同性质。这无疑是在群 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 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同时也是实践 性很强的一种基本要求。所以应该掌握: 性很强的一种基本要求。所以应该掌握: (1)对群同态和同构这种代数现象有更透彻的了解; )对群同态和同构这种代数现象有更透彻的了解; (2)了解群同态在传递代数性质方面的特点; )了解群同态在传递代数性质方面的特点; (3)能熟悉一批常用的彼此同态、同构的群例。 )能熟悉一批常用的彼此同态、同构的群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