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用水的分类
水的分类标准
水的分类标准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根据其来源、性质和用途等不同特点,水可以被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本文将对水的分类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水的多样性。
首先,根据水的来源,我们可以将其分为自然水和人工水两大类。
自然水是指地球上自然形成的水,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等。
人工水则是指人类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处理和利用的水,如自来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水等。
自然水和人工水在来源和形成过程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在使用和管理上也有着不同的考量和要求。
其次,根据水的性质,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淡水和咸水两大类。
淡水是指盐度较低的水,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而咸水则是指盐度较高的水,主要为海洋水。
淡水和咸水在化学成分和生物适应性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对于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此外,根据水的用途,我们还可以将其分为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水等多种类型。
饮用水是指符合人体饮用标准的水,工业用水则是指用于工业生产和制造的水,农业灌溉水则是指用于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长的水。
不同类型的水在处理和利用上都有着特定的要求和标准,以确保其安全和有效利用。
总的来说,水的分类标准是多样且复杂的,它涉及到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通过对水的分类和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避免浪费和污染。
同时,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也应该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监测,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以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水是生命之源,它的分类和利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对水资源的认识和管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希望本文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水的分类标准,引起大家对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视和关注。
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用水研究
生态用水研究
目录
1 生态用水的概念及分类
2生态用水核算方法
3生态用水量与水资源总量的关系
4水资源规划中如何配置生态用水量
1生态用水的概念及分类
1生态用水的概念及分类
1.1相关概念辨析
(1)生态需水 (Ecological water demand/requirement)生态需水 是指维持一定空间范围健康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过程所需要 的需水量,也可以看作是理想的生态用水量,需要生态环境 保护规划和大量翔实的数据资料来进行推算。 (2)生态系统用水(Water for Ecosystem)生态系统用水主要是为 了保持生态系统特定的功能,维持生态系统价值在一个低风 险水平上所需水量。 (3)河道内流量 (Instream Flow) 河道内流量指维持河道生态价 值在可接受水平的河道用水量,是国外特别是美国常用的一 个概念。它包括保护鱼类和野生生物栖息、迁徙、繁殖用水; 户外休闲活动用水;航运、发电、净化环境、入海水量保持用 水;河岸植被、洪泽湿地用水等。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谢谢观看!
1.4生态用水的分类
1.4.3按照生态要素的三级分类 无论是河道内还是河道外,微观生态用水都可以按照生态环境要素进行逐个 分类并进行具体的计算。 河道内生态用水分类:河道基本径流量,地下生态水位,湿地用水,蒸发、 渗漏用水。 河道外生态用水分类:城市生态用水,植被建设用水(主要是水土保持用水 和防护林用水)。
QL=JF
式中,QL城市绿地生态用水量 ; J为绿化用水定额;F为绿化覆盖面积。 城市水面因其没有人工取水,水面相对固定,可采用水面蒸发直接计算。
QS=(Ei-Pi)S/1000
式中,Qs为城市水面生态用水量;Ei,Pi 为城市的蒸发和降雨量; S为城市的水面 面积。
生态用水
生态用水所占比重非常小
生态用水保障意识仍需提高
表10-3 2003~2006年全国生态用水统计表
2003年 编号 水资源 一级分区 松花江 辽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东南诸河 珠江 西南诸河 西北诸河 全国合计 用水量 / 亿m3 3.0 0.0 1.9 2.5 3.0 27.0 7.5 9.0 0.6 24.9 79.5 占总用水 量比例 0.85% 0.00% 0.50% 0.71% 0.63% 1.57% 2.37% 1.07% 0.64% 4.13% 1.49% 2004年 用水量 / 亿m3 3.2 1.3 4.3 3.2 4.1 30.0 7.5 8.0 0.2 20.1 82.0 占总用水 量比例 0.87% 0.69% 1.16% 0.86% 0.74% 1.65% 2.37% 0.93% 0.21% 3.35% 1.48% 2005年 用水量 / 亿m3 5.5 1.6 5.1 3.6 5.0 22.1 7.9 8.9 0.3 32.8 92.7 占总用水 量比例 1.45% 0.84% 1.35% 0.94% 0.92% 1.20% 2.43% 1.02% 0.30% 5.32% 1.65% 2006年 用水量 / 亿m3 2.4 2.4 4.6 3.7 5.5 24.7 8.2 8.6 0.3 32.6 93.0 占总用水 量比例 0.60% 1.18% 1.18% 0.93% 0.93% 1.31% 2.50% 0.98% 0.29% 5.24% 1.60%
五类水质划分标准
五类水质划分标准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质是检测水品质的重要指标,因此,我国将水质根据其使用目的而划分为五类,即农用水、工业用水、饮用水、公共娱乐用水和绿化灌溉用水。
针对不同类别的水质,内容各有不同,但都与水的使用目的有关,并结合可接受的污染水平,为我国今后水质治理定制了适用于各类水的指标体系和评价准则。
一、农用水农用水是我国农牧业生产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主要来源,也是农业在大规模发展时所必须依赖的水资源类型。
因此,我国将农用水分为最低类和次低类。
1.最低类农用水,又称一类农用水,主要用于水田、果园、菜园等农业作物的灌溉,其最主要的指标是总磷、腐殖酸、氨氮、水动力和溶解氧等,而在污染物的含量方面,主要参考《水质标准(GB3838-2002)》中关于一类农用水的标准。
2.次低类农用水,又称二类农用水,主要用于农业淹水灌溉,其污染物限值由最低类农用水的污染物标准提高一半或遵循《水质标准(GB3838-2002)》中关于二类农用水的标准。
二、工业用水工业用水是指工厂除工业用外、加工厂除清洗用外所有其它用水,如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等行业的用水。
其主要指标是溶解氧、水的温度、PH值、电导率、总氮、总磷等,由于国家对污染物排放标准十分严格,其限值相对最低类农用水和次低类农用水要求较为严格,同时也需要遵从《水质标准(GB3838-2002)》中关于工业用水的标准。
三、饮用水饮用水是指人类体内所需要的原水,因此对其质量要求较高,其主要指标有总磷、总氮、重金属、溶解氧等,其最严格的限值要求,可参考《水质标准(GB3838-2002)》中饮用水的标准。
四、公共娱乐用水公共娱乐用水是指游泳池、泻湖、浴室、浴池等公共休闲场所的用水,其主要指标有总氮、总磷、叶绿素、溶解氧、氨氮等,其限值要求比农用水、工业用水和饮用水等有些许差异,由《水质标准(GB3838-2002)》中关于公共娱乐用水的标准来决定。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分类及特点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分类及特点生态环境需水量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植物和土壤所需的水分量。
根据不同的需水特点,可以将生态环境的需水量分为三个主要分类:大气需水量、土壤需水量和植物需水量。
1. 大气需水量:大气需水量是指大气中水分的需求量,主要包括蒸发和降水两个方面。
蒸发是指水分从地表和植被表面转化为水蒸气进入大气的过程,而降水则是指水蒸气凝结成液态水或固态水并从大气中降落到地表的过程。
大气需水量的特点是广泛分布、变化较大和周期性。
不同地区和季节的大气需水量差异巨大,受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和植被覆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例如,热带雨林地区由于高温多雨,蒸发量较大;而沙漠地区由于干燥少雨,蒸发量相对较小。
2. 土壤需水量:土壤需水量是指土壤中水分的需求量,也称为土壤蓄水量。
土壤蓄水量是指土壤中能够储存并供植物吸收利用的水分量。
土壤需水量的特点是地域性强、变化较慢和可调节性强。
不同地区的土壤需水量差异较大,受土壤类型、质地和含水量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例如,土壤含水量高的地区,土壤需水量相对较小;而土壤含水量低的地区,土壤需水量相对较大。
3. 植物需水量:植物需水量是指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水分量,也称为植物蒸腾量。
植物需水量的特点是生物性强、变化较快和季节性明显。
不同植物的需水量差异较大,受植物类型、生理状态和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例如,草地植物由于叶片面积较大,光合作用强烈,需水量相对较大;而沙漠植物由于适应干旱环境,需水量相对较小。
生态环境需水量与生态系统的平衡密切相关。
如果生态环境的需水量得不到满足,将导致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枯萎、土壤退化以及水循环紊乱等问题。
因此,了解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需水量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生态环境的需水量可分为大气需水量、土壤需水量和植物需水量三个主要分类。
它们分别具有广泛分布、变化较大和周期性的特点、地域性强、变化较慢和可调节性强的特点,以及生物性强、变化较快和季节性明显的特点。
人均用水量标准
人均用水量标准
一、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水,包括洗澡、洗涤、饮用等。
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生活用水量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每人每天的生活用水量在100升到300升之间。
二、生产用水
生产用水是用于生产过程的水,包括农田灌溉、工业生产、服务业等。
生产用水量因地区、生产方式和生产行业而异,但一般来说,每人每天的生产用水量在50升到500升之间。
三、生态用水
生态用水是用于维护生态环境的水,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的水量维持。
生态用水量因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而异,但一般来说,每人每天的生态用水量在5升到50升之间。
四、消防用水
消防用水是用于消防灭火的水,包括公共场所、工业区、居民区的消防设施用水。
消防用水量因地区、消防设施状况而异,但一般来说,每人每天的消防用水量在1升到10升之间。
五、其他用水
其他用水包括未分类的杂项用水,如车辆清洗、道路冲洗等。
其他用水量因地区、气候等因素而异,但一般来说,每人每天的其他用水量在10升到50升之间。
综上所述,人均用水量标准因地区、国家、气候等因素而异。
在不同地区和国家,应根据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和气候条件制定合理的人均用水量标准。
同时,为了节约水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应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推广节水意识。
几类水体的划分标准
几类水体的划分标准
水体的划分标准可以根据水体的来源、化学成分、生态系统等多个方面进行划分。
以下是几类常见的水体划分标准:
1. 淡水和咸水:根据水体中盐度的不同,可以将水体分为淡水和咸水。
淡水指盐度小于0.5‰的水体,包括大部分河流、湖泊、池塘等;咸水则指盐度大于0.5‰的水体,如海洋、咸水湖等。
2. 表层水和深层水:根据水体的深度将其分为表层水和深层水。
在河流、湖泊、海洋等常见水体中,表层水指水底以下10%到20%深度的区域,深层水指底部的水域。
3. 自流水、井水、河水、湖水:根据水的来源不同可以将水体分为自流水、井水、河水、湖水等。
自流水是指未经人工提水,自然从地下涌出的水;井水是指通过井的开采获取的地下水;河水、湖水则是指地表水的两种类型,在一些湖泊称之为水体。
4. 生态系统中的水体:根据生态系统的分类,将水体分为江河湖泊、沿海海域、深海海域、湿地等多种类型。
不同的生态系统中有不同的水体类型,如河流是江河湖泊系统中的水体,海域则是沿海海域和深海海域两个生态系统中的水体,湿地则包括沼泽、河口湿地、红树林等多种水体类型。
生态用水
参考 REFERENCE2015年我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要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科学确定生态流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用水保障被提升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推进江河流域系统整治,维持基本生态用水需求,增强保水储水能力。
一、什么是生态用水生态用水也称生态环境用水、环境生态用水,是维护生态平衡、支持人类自身及其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
通常指维持某一生态系统基本需求的最低水量和适当水质(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量)。
生态用水的研究, 国外始于20世纪70年代, 我国则是90 年代以后, 随着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用水才受到广泛的关注。
然而, 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 有关生态用水概念的界定、类型的划分和计算方法等基础理论均不统一, 难以在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中得到应用。
2000年发布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对生态环境用水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广义的生态环境用水是指维持全球水生态平衡所需要的水;狭义的生态环境用水是指维护并逐渐改善生态环境所需要消耗的水资源总量。
2004年版的《中国水利百科全书》中没有生态用水这一概念,而是将其描述成环境用水,并对此作出了定义,指出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生态建设用水。
例如,为了防止入海河口泥沙淤积,维护河口地区生态环境,需要保持一定的河道径流水量。
2.环境保护用水。
例如,对于河流,要保证枯水期的最小流量,使其达到一定的径污比,以改善水质。
3.美化环境用水。
例如对于旅游区的水库、湖泊和河流,要考虑旅游景观和通航要求,保持一定的湖面面积和水深。
此外,还有为控制地面沉降的回灌用水、为减轻咸潮倒灌而加大枯水季河道水量的用水等。
二、生态用水的分类与计算生态用水的分类,目前较为常见的是以下分法。
依据空间位置,主要分为两大类:河道内生态用水、河道外生态用水。
再依据生态系统类型,河道内生态用水又分为河道生态用水、河口生态用水;河道外生态用水又分为水土保持生态用水、防护林草生态用水、城市生态用水、湖泊生态用水、湿地生态用水、地下水回灌生态用水。
水污染需要治理哪五类水
• 对于国家自然保护区,这是极其重要的一 类水,因为这类水是关系到生态平衡,所 以是水处理的重要对象。
自然保护区水源图
第二类水
• 第二类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主要指 地表水源的一级保护区。比如一些珍稀水 生生物栖息地,富产鱼虾类的一些地方, 还有鱼苗的盛产地等等。
一级保护区水源
第三类水
为什么要处理好这五类水
• 根据圣诺特水检测标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相关五类水范围, 五类水功能等都有关条款,这既是十二五 要消灭的五类水,同时也是水十条里面要 处理好的水的要求,另外这五类水也是与 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处理好这五 类水,是水处理中的重要任务。
• 第三类水主要指二级保护区的地表水,比 如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 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还有一些旅游区等 等。
二级保护区水源
第四类水
• 第四类水主要指一些工业用水去和一些娱 乐用水区。
娱乐用水区
工业水区
第五类水
• 第五类水主要是指用于农业用水和一些普 通景观区域的水。
农业用水
用水类型分类
用水类型分类
1. 生活用水呀,这可太重要啦!就像咱每天要喝水一样,洗澡、刷牙、洗衣服,都得靠它呢!比如说,早上起来,咱不得用生活用水洗把脸,精神精神呀!
2. 农业用水呢,那可是庄稼的“生命之泉”啊!没有水去浇地,那些蔬菜水果怎么能长得好呢?就好比是汽车没油了跑不动一样,对吧!咱吃的粮食可都指着农业用水呢!
3. 工业用水啊,工厂里没它可不行!制造各种东西都得用水呀!你想想那些大机器运转,不就跟咱人干活会口渴一样嘛,这时候就得靠工业用水啦!像生产钢铁啥的,都离不开它哟!
4. 饮用水嘞,那是直接进咱肚子的呀!这水可得干干净净的哟。
不就跟咱吃的饭得卫生一样重要嘛?你总不能喝脏水吧,那不得生病呀!比如纯净的矿泉水,就是很好的饮用水呢。
5. 景观用水呀,公园里的小湖、喷泉啥的,多漂亮呀!这不就跟给城市化个妆一样嘛。
没有景观用水,那些美丽的景色从哪来呢?像小区里的水池,就是景观用水打造的美景呀!
6. 消防用水呢,关键时候能救命呀!一旦着火了,没有消防用水可咋整?这就像战场上的武器一样重要呢!想想那些灭火的场景,是不是消防用水功不可没?
7. 渔业用水呀,鱼儿们在水里游得欢实,靠的就是它呢!没有好的渔业用水,那些鱼怎么能长得肥肥的呢,对吧?就好像咱人得在舒适的环境里才能健康成长一样哟!比如鱼塘里的水,就是渔业用水呀。
8. 畜牧用水呢,那些小动物们也得喝水呀!不喝水怎么长得壮壮的?这和咱人一样呀,一天不喝水都难受。
像牧场里的牛羊,都得靠畜牧用水生存呢!
我的观点结论:用水类型真是丰富多样呀,每一种都有着它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呢!我们可得好好珍惜和利用好每一种水哦!。
判断为几类水的标准
判断为几类水的标准
水的分类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按来源分类:
-自来水:经过水处理厂处理后供民众饮用的水。
-地下水:来自地下水层的水源。
-河水:来自江河湖泊的水源。
-海水:来自海洋的水源。
2. 按用途分类:
-饮用水: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
-工业用水:供工业生产、制造及其他工业用途的水。
-农业用水:用于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长的水。
-生活用水:用于洗涤、清洁、洗衣、洗澡、冲厕等日常生活的水。
3. 按处理方式分类:
-生活饮用水: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
-纯净水:经过物理或化学处理去除杂质的水。
-矿泉水:来自天然矿泉的水,具有特定的矿物元素。
-洗净水/工业用水:经过简单处理用于洗涤、工业生产等目
的的水。
-废水:经过人工或工业排放后含有污染物的水。
4. 按水质分类:
-正常生活饮用水: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
-含矿物质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镁等。
-高盐水:含有较高盐分的水,如海水。
-洁净水:经过处理去除杂质的纯净水。
-污水/废水:含有污染物的水。
以上是水的一些常见分类标准,具体的分类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的进行细分。
水的分类标准主要是为了方便对水源进行管理和合理利用。
生态用水的比例
生态用水的比例在当今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大背景下,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其中,生态用水是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那么,生态用水究竟占整个用水比例的多少呢?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生态用水的定义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生态用水的定义。
生态用水指的是用于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的水。
它包括生态保护用水、生态修复用水和生态适应性用水等。
二、生态用水在整个用水比例中的占比根据国内外研究数据,生态用水一般占全球总用水量的30%-50%。
具体来说,我国是个众所周知的水资源贫乏国家,但是整体上,国家能够保障城市居民和农业的用水。
然而,由于产业发展、城市化等因素影响,生态用水比例已达到了水资源总需求的近40%。
这证明生态用水在整个用水比例中所占的比例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三、生态用水的意义生态用水对于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复杂、最神奇的领域之一,是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基础。
如果生态用水的需求无法被满足,那么地球上的各个生态系统会失去平衡,从而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
四、生态用水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指满足人类当前需要的同时,不会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生态用水也需要考虑可持续性问题。
合理使用生态用水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保护生态用水走向可持续性的道路是确保子孙后代生存的基础。
综上所述,生态用水在整个用水比例中所占的比例非常重要。
生态用水对保障生态系统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是保护环境的必然选择。
为了延续生态用水的稳定可持续,我们应认真地思考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生态用水的浪费以及生态用水的同时满足其他用水需求。
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宏伟愿景。
水域生态系统的分类
水域生态系统的分类
根据水体的类型,水域生态系统可以分为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水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湖泊、沼泽等;海水生态系统包括海洋、海湾、海峡等。
根据水深,水域生态系统可以分为浅水生态系统和深水生态系统。
浅水生态系统如河流、湖泊等,水深一般在10米以下;深水生态系统如海洋等,水深可达数千米。
根据水流速度,水域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静水生态系统和流水生态系统。
静水生态系统如湖泊、池塘等,水流缓慢或者没有水流;流水生态系统如河流、瀑布等,水流速度快。
根据水质,水域生态系统可以分为清水生态系统和污染水生态系统。
清水生态系统水质清澈,水中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污染水生态系统水质受到污染,水中的生物资源受到破坏。
不同类型的水域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生物群落和物种多样性,对环境和人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护水域生态系统,我们应该加强水域保护,减少水体污染,维护水域生态平衡。
- 1 -。
生态需水和生态用水的定义
生态需水和生态用水的定义生态需水和生态用水的定义随着人类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压力逐渐加大,水的使用与管理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背景下,生态需水和生态用水概念呼之欲出。
本文将从定义、特点、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定义生态需水是指用于维持和恢复生态系统的水需求,包括湿地、河流、湖泊、洼地等自然湿地,生态需水具有综合性、动态性和局部性的特点,要根据不同的生态系统需求进行量化。
生态需水研究是对水管理的一种创新性的提升,提出了保障水生态以及调节自然水循环的新思路。
生态用水是指人为的适当地利用水资源去支持生态系统发展及其功能,主要用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以及提供必备的生态服务。
生态用水可以通过人类活动、人工补水等方式进行补充或改善,是一种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具有不损害水生态环境的特点。
二、特点1、综合性生态需水和生态用水的研究需要涉及到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水文水资源、水生态系统、水资源保护及水生态环境维护等等方面。
生态需水量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变化、生态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响应、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占用与污染等因素有关联。
2、动态性生态需水的大小随着时间和空间均有变化,水生态的复杂性和变异性,保证生态需水和生态用水在时间和空间的稳定性。
为了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健运行,不能简单地以一个静态的数字来代表一个生态系统的生态需水量,必须在动态调控上优化,以满足不停变化的生态需求。
3、局部性不同的生态系统的生态需水和生态用水是不同的,如湿地和湖泊生态需水量与水文环境和生态系统特征有关,沿海湿地和内陆湖泊不同,对于生态需水和生态用水的量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实际应用1、修复和保护湿地湿地是水文生态系统中生态服务功能最为丰富的自然湿地系统之一,其涵盖的生态服务包括水文调节、水资源维持、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维护、气候调节等。
根据调研结果,湿地恢复需要更多的生态需水,如珍珠泉湿地,每年需要5万立方米水的供应,以促进植被的生长和维护。
生态景观水
生态景观水
一、生态景观水的性质:
生态水景同绿化一样,都是一种景观。
“ 水景” 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源于人们的亲水本性。
从实用上来讲具有天然的观景生态效应,环水而居不仅景色优美,而且能调节气温,优化社区的空气质量,有利于业主的健康;从居住文化上来讲,水景宁静而致远,智者近水是因为水有利于人们修身养性,静心思考。
生态景观水不仅具有自然特性、社会经济特性,而且尤具鲜明的美学和人文特性。
水景物业正成为楼市新热点。
一般景观用水包括池水、流水、跌水、喷水和涌水等用水,景观水应为流动水循环使用,并根据需要设置循环水净化装置和水生植物生化系统,无水质恶化现象。
二、生态景观水的标准:
表景观环境用水的再生水水质标准
景观环境用水的再生水水质标准摘自《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
三、生态景观水的处理方法:
四、生态景观水处理技术
——无气泡曝气技术
——自然循环处理技术
——生态修复技术
主要特点:
1. 全生态、无污染;
2. 见效快、效率高;
3. 投资省、管理简便。
五、生态景观水专用处理设备、微生物制剂
针对生态景观水处理专门设计的曝气、增氧、推流、水净化处理设备,用于生态系统的维护、修复、加强的微生物制剂。
水域的分类表
水域的分类表
一、根据所属地理位置分类
1. 淡水水域:包括河流、湖泊、湿地等。
2. 海洋水域:包括海洋、海湾、峡湾等。
二、根据水域用途分类
1. 饮用水源:供人类生活饮用的水源,如河流、湖泊中的清洁水。
2. 工业用水:供工业生产、冷却等用途的水源,如工业园区中
的水体。
3. 农业用水:供农业生产灌溉、养殖等用途的水源,如农田灌
溉系统中的水体。
4. 生态保护水源:为保护水生态系统而设立的专属水域,如自
然保护区中的水域。
5. 其他用途:包括游泳、娱乐、运动等用途的水域,如游泳池、水上乐园等。
三、根据水质优劣分类
1. 优质水域:水质优良,适合各种用途的水域。
2. 中等水域:水质一般,适合部分用途的水域。
3. 污染水域:水质严重受污染,不宜直接使用的水域。
四、根据水域保护级别分类
1. 重点保护水域:对水质、生态环境进行特别关注和保护的水域。
2. 一般保护水域:对水质、生态环境进行一般关注和保护的水域。
3. 不特别保护水域:水质、生态环境未设立特别保护措施的水域。
以上是对水域的分类表进行的简要介绍,不包括详细的定义和细分。
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和要求,具体情况请参考当地有关法律法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生态用水分类及森林植被生态用水定额的确定》1生态用水的定义与分类生态系统中水分包括两部分,即生物部分用水和非生物(环境)部分用水。
具体地说包括绿色植物的用水、动物用水和作为无机环境组成部分的河湖等地表水体,以及其它存在于无机环境中的水分,其用于包括水热平衡、水沙平衡、水盐平衡等所需的水。
这三部分水分组成了广义上的生态用水,广义生态用水概念是十分广泛的,植被建设、水土保持、维护河流水沙平衡、维护陆地水盐平衡、保护和维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基本径流量、回补超采地下水所需水量以及城市绿地用水等都属于生态用水的范畴。
此外用于河流水质保护和鱼类洄游等所需水量也是生态用水的范畴。
植被是组成生态系统生物部分中最基本的成分,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以简单的无机物为原料制造各种有机物,不仅供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是其它生物群类及人类事物和能量的来源,因此没有植物便没有以此为栖息地和能源的动物乃至人类。
另外植被是景观生态的主体部分,更为重要的是植被是自然植物直接的反映,是评判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为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保护和建设植物群落,其正常生长和更新所必须消耗的水量是生态用水的基础。
由此可知,生态用水主要指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用水,即绿色植物用水,其中包括植被建设、水土保持以及城市绿地用水等,需要说明的是其一此处的植被既包括天然植被,也包括人工植被:其二水土保持用水是指由于水土保持措施而减少了降雨径流量,这部分减少的径流量大部分通过入渗转化为土壤水,用于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蒸散而消耗,所以这部分水量应计入生态用水。
由于生态系统是由无机环境、植物、动物、微生物几部分组成的,所以动物用水也应是生态用水的一部分,这部分主要包括维持水生生物栖息地所需水量、鱼类洄游以及非人工饲养的动物饮用水。
这部分水分目前讨论的比较少,笔者认为也属于生态用水。
生态用水还应包括组成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用水,这一部分主要包括:维护河流水沙平衡、维护陆地水盐平衡、回补超采地下水所需的水分、保护和维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基本径流量。
此外还包括生态系统中用于保持水体、调节气候、美化景观等功能而消耗的水量。
综上所述,生态用水的定义可概括为:为维护或改善组成现有生态系统的植物群落、动物以及非生物部分的平衡所需要的水量。
2生态用水类型根据上述生态用水的定义与分类,对北京市的生态用水类型进行界定。
首先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将生态用水划分为三类:绿色植物用水、动物用水和维护无机环境的生物地理平衡所需的水分。
动物用水主要包括维持水生生物栖息地所需水量、鱼类洄游以及动物饮用水几部分,在北京地区基本不存在鱼类洄游的问题,而对于一般的河湖水量来说能够保证水生生物栖息,并且人工饲养动物的饮水属于畜牧业用水,非人工饲养动物主要指野生动物的饮水,虽属生态用水的范围,但因其数量很小,忽略不计。
无机环境的生态用水主要包括为维持无机环境稳定的生态功能天然水体所必须储存和消耗的水量,以满足排盐、入渗补给、水沙平衡以及污染自净等河流生态系统的需水量。
如上所述,北京市生态用水最主要的组成成分是植物用水,即植被生态建设用水,其中包括山区植被生态用水、水土保持生态用水、平原造林绿化用水和城镇绿化生态用水。
根据北京市生态用水组成的实际情况,要确定生态用水的总量,关键是确定森林植被的生态用水量。
《额济纳旗胡杨林主要建群种生态用水研究》1.2 生态用水分类由水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多种多样,对生态用水分类从不同角度或按不同原则,可得到不同结果。
这里按生态环境与人类关系的密切程度,将其分为以下几类:城市生态用水、地理环境生态用水、地质生态环境用水。
1.2.1 城市生态用水城市是人口高度集中的地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工厂、住宅周围的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美化、绿化、净化城市己成为市民普遍的要求。
在城市环境中,城市绿地与城市水体,对城市环境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扩大游览水面,建设带状公园增加绿地面积,建设公园化城市、花园式工厂,己成为文明城市、文明工厂的重要标志之一。
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环境,对高密度人口、人的精神生活起着有益的调节作用。
因此,生态用水应包括城市中水体与绿地用水两部分内容。
1.2.2 地理环境生态用水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为地理环境。
人为地理环境中,被人类利用、改造和加工过的自然地理环境,许多仍能发挥自然环境的功能。
如植被稀少地区的人工草场、经济林、薪炭林己被开发利用的景观水体等。
这些生态用水会与其它用水发生交叉而具有一定的弹性,但仍可归入生态用水。
地理环境用水又可分为以下几小类。
1 改善江、河、湖泊水质的生态用水水质污染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大量水体被污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资源短缺,对于一部分水污染,可从污染源头治理加以解决。
考虑到不同治污途径的经济效益,通过对污染水体的稀释,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或是采取引清排污措施,达到治理水污染的目的,这些都是解决水质污染的重要途径。
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2 陆地植被用水植被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重要维护者。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水资源的供给状况。
长期以来,不合理的水资源分配,致使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退化,地表植被退化甚至死亡,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植被是作为系统存在的,依赖植被环境生存的动物,也是植被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它们的用水可列入陆地生态用水,对于以植被、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各种自然保护区用水、维持水热平衡用水、也可归入陆地生态用水类。
3 淡水生态系统用水此类用水包括河流基流、湖泊、沼泽、湿地、池塘和水库等用水。
目前,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河流经常发生断流,一些湖泊萎缩、干涸和盐化,沼泽等湿地面积不断减少,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水中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并阻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淡水生态系统用水也应是生态用水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并不是所有河流、湖泊、湿地、沼泽都应当包括进来,应有所取舍,一是看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二是看其对区域生态环境是否有重要作用。
例如,一些河流在人类对其没有进行大规模开发之前,本来就是季节性河流,河流流程历史上是不断变化的,一些盐湖目前是盐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对象,这些河流、湖泊不应再得到生态用水。
此外,我国滨海城市及地区、河流入海口附近,由于潮汐作用,存在着海潮倒灌问题,使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农业灌溉用水受到一定影响,解决这一问题,通常增加淡水流量可缩短或减轻海潮入侵距离,降低河口河水咸度,保证城市生活、工业用水及农业灌溉用水。
4 水沙平衡用水我国是一个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大面积水土流失使许多水库、河床、渠道等产生泥沙淤积、水库库容下降,河床、渠道过水能力下降,一些水利设施寿命大大缩短。
黄河是一条高含沙河流,大量泥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给两岸大堤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解决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除加大水土保持外,还必需分配一定水资源冲刷河道,维持水沙平衡。
5 水盐平衡用水土地盐渍化是不合理土地利用结果在黄淮海平原、华北平原及西北内陆地区,土地盐渍化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发展,一些农田被迫弃耕。
在黄淮海平原,水源相对丰富、气候潮湿、地下水位高,同时,土地垦殖率高,农业集约程度也高,是我国粮食主产区。
利用丰富的水资源进行合理排灌,是减轻和治理土地盐渍化的有效手段。
这部分用水与农业用水有交叉,但也可列为生态用水,在华北和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相对贫乏,气候也相对干燥,地下水也不是很高,可通过种植绿肥和降低地下水等措施治理盐渍化而不必过多消耗有限的水资源。
1.2.3 地质生态环境用水回补超采地下水,在我国一些水资源贫乏的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开采量超过了总补给量,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地下水量无法恢复,出现大面积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以及地面下沉、海水入侵或上层污水渗入下层淡水,破坏地下淡水资源。
解决这些生态环境问题,除控制地下水的过量超采,对严重地下水超采,也可利用水源丰富的时段进行回补的方式,减轻地面下沉,这部分用水应列入生态用水。
《海河流域生态用水研究》目前国际上关于生态用水研究已较为普遍,如美国的环境用水是指鱼类、野生动物、娱乐及其他美学价值的水资源需求,其内涵包括:1、根据国家和州政府《自然和景观河流法》确定的自然和景观河流的基本流量:2、用于河流基本生态功能的河道内用水;3、湿地保护区的需水。
4、入海河口和河流三角洲维持一定流量的用水,其目的是为保持和控制海湾和三角洲的环境质量。
在澳大利亚,莫累河与达令河流域是其最大的流域,可提供全国75%的灌溉用水,但其一年的水量不抵南美洲亚马逊河一天的水量,水资源非常短缺。
为应付水资源短缺的严峻问题,澳大利亚创造了流域管理体制,把水资源分为经济发展用水和环境生态用水。
1995年将生态用水作为法律规定下来,各流域经测试后确定生态用水的需要量,这部分水量必须得到保证;经济生活等用水则通过用水执照来管理。
澳大利亚环境需水量(EnvironmentalwaterRequirements,EwRs)是指为了保证流域的生态价值而必须留在生态系统中的水量,包括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保护流域中动植物、保持生物多样性的用水三部分。
南非生态用水研究也是基于国内河流质量状况退化,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大规模的河道取水和大库容水库的建造,由此对保证河流持续发展的流量要求构成压力。
南非在1987年提出在全国开展河流生态用水研究,从那时起南非国家水利与林业部资源管理方式也从单一考虑经济用水需要转向多方面综合考虑。
1994年南非《供水与卫生政策》白皮书提出河流系统用水和其他用水单元不处在同等主要的地位,河流系统用水是水资源利用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但同时该书也指出在这个拥有4500万人口的半干早国家,有1200万人不能保证足够的饮用水、近2100万人缺乏基本的卫生条件与设施用水。
这样不可避免会产生河流生态用水与经济生活用水的冲突,因此生态用水研究在南非显得尤为重要。
国外生态用水研究主要包括五方面的研究内容:河道流量与鱼类等水生生物栖息地关系的研究;河道流量、水生生物以及水中溶解氧之间关系的研究;水生生物指示物与流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水库流量控制与生态环境、生态水量分配的关系;环境生态用水与经济用水协调研究。
总之,在河流生态用水研究领域,国外开展研究较多,研究范围、研究方法都趋于成熟。
但关于其它类型生态系统,国外还鲜有研究。
《环境生态用水基本概念》1环境生态用水、环境用水、生态用水、生态环境用水的定义、界定及国内进展动态1.1环境生态用水的定义生物体与环境两者相结合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综合体的总体系统中,为防治水污染,改善水质、美化环境,促进具环境属性水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促进国家水安全、生态安全及生态保障体系的建立,并为不断满足广大人类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和社会化高福利公共用水而协调自然生态平衡与发展所需用水,称为“环境生态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