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获奖教案名师教案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晏子使楚》的教案
《晏子使楚》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晏子使楚》的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使用。
(3)理解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复述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意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2)通过晏子的智慧和文化素养,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3)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晏子使楚》的阅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成语和典故的解释和运用。
4. 课文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的分析。
5. 写作练习和创意表达。
1. 导入新课:(1)介绍晏子的背景和历史地位。
(2)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练习书写。
(2)学生互相检查,巩固记忆。
4. 成语和典故解释:(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2)学生举例说明,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写作能力:评价学生的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
4. 生字词掌握:检查学生的生字词书写和运用。
1. 课文《晏子使楚》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成语和典故的参考资料。
4. 写作纸张和文具。
5. 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年级下册语文《晏子使楚》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晏子使楚》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和书写。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汇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晏子的聪明才智和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晏子使楚》是一篇古代文学作品,讲述了晏子作为齐国的使者出使楚国的经历。
晏子以其聪明才智和机智应对,成功地完成了使命,并赢得了楚王的尊重。
2.2 生字词学习:晏、子、楚、使、机智、应对、尊重等。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晏子使楚》的背景和作者。
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2 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进行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讨论。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书写。
3.4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讨论晏子的聪明才智和爱国精神。
第四章:作业与评价4.1 作业: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学生选择一个生字词,进行书写练习。
4.2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朗读、生字词学习和课文理解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学生进行小组互评,互相学习和提高。
第五章:拓展与延伸5.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晏子的聪明才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每组选择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分享。
5.2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晏子使楚的故事情节。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晏子使楚教案
晏子使楚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晏子使楚》。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晏子的形象和故事背景。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晏子的言行举止。
(2)学会对比分析,从课文中提炼出晏子的智慧与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学习晏子的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学会做一个有担当、有智慧、有礼貌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晏子使楚》。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晏子的形象和故事背景。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分析晏子的言行举止,提炼出他的智慧与品质。
(2)对比分析,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晏子吗?他有什么特别之处?(2)简介晏子的背景,导入《晏子使楚》的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晏子的形象。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晏子的言行举止,提炼他的智慧与品质。
(2)对比分析,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认识晏子的聪明才智和爱国情怀。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将晏子的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 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鼓励学生背诵课文,增强记忆力,提高语文素养。
四、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 复述课文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晏子形象的认识。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以及心得体会的思考深度。
六、教学策略1. 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晏子使楚的情景,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课文晏子使楚教学教案
课文《晏子使楚》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晏子使楚》的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表演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表演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对话和描述,学会如何表达情感和态度。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晏子的聪明才智和爱国精神,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国家和社会的忠诚和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晏子使楚》是一篇古代文学作品,讲述了晏子作为齐国的使者出使楚国的经历。
在楚国,晏子以其聪明才智和机智应对,成功地完成了使命并赢得了楚王的尊重。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表演课文。
难点: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晏子的聪明才智和爱国精神,能够运用相关词汇和句型进行表达。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晏子的历史背景和楚国的文化环境,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3.2 阅读理解: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3 角色表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分配,准备进行课文的角色表演。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表演时的语音语调和表情动作。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评估内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4.2 评估方法: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角色表演,进行评估和反馈。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评价和交流,共同提高。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延伸活动: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课文剧目的创作和表演,发挥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可以写一篇关于晏子使楚的故事的续写,发挥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5.2 教学建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精神。
晏子使楚的优秀教案范文
晏子使楚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
(2)学会如何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懂得友谊、忠诚、勇敢等品质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课文大意的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2. 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晏子使楚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学习生字词,并记录在课本上。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大意,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5.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
(2)学生尝试仿写课文中的优秀句子和段落。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8. 板书设计:晏子使楚友谊、忠诚、勇敢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晏子使楚与其他古代使节故事的异同,如《孔子见南子》、《荆轲刺秦王》等。
小学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精选教案一等奖三
小学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精选教案一等奖三1、小学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精选教案一等奖三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楚王用什么三次侮辱晏子,晏子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2、理解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主要内容,排演课本剧。
教学重、难点:了解晏子出使楚国时,如何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驳倒楚王,不辱使命,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课前准备:搜集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人物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尊严。
(出示图片)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年,有一位出色的外交家,他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维护了自己国家的尊严,他就是——(板书:晏子)2、学生介绍搜集到的有关晏子的资料和故事。
3、补充板书:使楚。
让学生讲讲“使楚”的意思。
4、师:晏子出使楚国时发生了什么事呢?跟老师一起走进课文了解一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练习读课文。
(1)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
(2)边读边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生接着读课文,集体评议。
3、简短概括: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板书:侮辱。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有感情朗读的基础。
在进行朗读指导前,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读。
]三、精读课文1、问: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课文中几次写到他侮辱晏子?2、师叙述:楚王是如何侮辱晏子的,晏子又是如何反驳的?请大家自己研究一下课文。
(课件出示要求)选择最感的一个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想一想:在这个故事中,楚王是如何侮辱晏子的,晏子又是如何反驳的?3、生汇报自学情况。
师板书:钻狗洞笑无才押齐盗。
[课文由“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三个组成。
三个小故事的记叙方法基本一致,都是先写楚王想侮辱晏子,再写晏子智斗楚王,最后写楚王只好认输。
对于这样一篇故事性极强的课文来说,该怎样处理教材呢?思考之后,教师摒弃了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淡化了情节教学,采用板块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力。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晏子使楚教案和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晏子使楚教案和板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晏子使楚》;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晏子的外交辞令和智慧;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晏子的智慧和勇气,培养尊重他人、善于沟通的品质;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晏子的外交辞令和智慧。
2.难点:通过具体事例分析晏子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晏子和《晏子使楚》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晏子的外交辞令和智慧。
2.课堂讲解(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晏子的外交辞令和智慧。
(2)教师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晏子的外交辞令,如“不战而屈人之兵”、“能言善辩”等。
(4)讨论晏子的智慧,如面对楚灵王的挑衅,晏子如何巧妙应对。
3.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角色扮演。
(2)小组讨论晏子的性格特点,如勇敢、智慧、机智等。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晏子的性格特点。
4.案例分析(1)教师选取课文中晏子与楚灵王的一段对话,让学生分析晏子的外交辞令和智慧。
(2)学生通过具体事例,分析晏子的性格特点。
(2)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善于沟通的重要性。
四、板书设计1.课题:《晏子使楚》2.课文内容概括:晏子出使楚国,楚灵王设宴款待;楚灵王欲辱晏子,晏子巧妙应对;晏子成功使楚,展示智慧与勇气。
3.晏子的外交辞令:“不战而屈人之兵”“能言善辩”4.晏子的性格特点:勇敢智慧机智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晏子使楚》。
3.收集有关晏子的故事,进行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晏子使楚》的内容,分析了晏子的外交辞令和智慧,以及性格特点。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对于晏子的品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五年级下册语文《晏子使楚》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增强词汇量。
(3)了解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及晏子的智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2)学习晏子机智、勇敢、爱国的品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掌握生字词,增强词汇量。
3.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理解晏子的智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探讨学习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讲解生字词: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增强学生的词汇量。
4.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理解晏子的智慧。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学习问题。
6.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予表扬和鼓励。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课内拓展:引导学生了解晏子的其他故事,增加对古代历史的认识。
2. 课外拓展:推荐学生阅读关于晏子的书籍,拓宽知识面。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晏子的智慧。
2. 强调学习晏子机智、勇敢、爱国的品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评价。
2. 作业完成评价: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晏子使楚》课堂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晏子使楚》课堂优秀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了解晏子的生平和事迹,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法,深入了解晏子的生平和事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尊重先贤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掌握。
(2)晏子的生平和事迹的了解。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有深度的词汇和句子的理解。
(2)晏子思想的理解和领悟。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晏子的生平和事迹。
2.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晏子的生平和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讲解:(1)第一课时:朗读课文,讲解课文大意,分析晏子的外交智慧。
(2)第二课时:深入学习课文,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深入分析晏子的思想。
4.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查阅的资料,增加对晏子的了解。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书写规范和表达能力。
3. 课后访谈: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晏子的敬仰之情。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5篇)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以下是勤劳的小编帮大家找到的晏子使楚教学设计(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经过。
2、感受语言的表达艺术。
教学重点: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晏子使楚》,同学们回忆一下故事的主要人物都有谁?围绕楚王和晏子发生了那几个小故事?谁来说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2、同学回答教师板书:楚王晏子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
二、导学1、上节课我让同学们读课文,提出一些值得我们大家探讨的问题。
现在我们就来说一说你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2、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老师把你们的问题整理成一个问题就是:楚王为什么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我们也就知道晏子和楚王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三、探学默读课文,看从那些语句可以体现出楚王为什么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画上问号。
四、研学把你的收获和你的问题和你的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五、评学1、“进城门”1)、按道理说楚国应该怎样做?我们学过的《丝绸之路》和《草原》中的安息国和草原人民是怎样欢迎远客的?2)、楚王为什么这样做?他只想侮辱晏子吗?“5尺来高”到底有多高呢?3)、如果你是晏子会怎样做?晏子没有恼羞成怒,而是冷静的反驳,巧妙的语言把侮辱还给晏楚王,既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又不商两国的和气。
这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啊!板书:钻狗洞是狗国4)、于是,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你从“只好”一词中又体会出什么?(无可奈何)这是楚王会怎么想?(先把你放进来再说)5)、再读晏子的话进一步体会体会。
《晏子使楚 》教案
《晏子使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晏子使楚》。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晏子的人物形象及其智慧。
(3)了解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文化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运用课文中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晏子的聪明才智和爱国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学会尊重他人,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晏子使楚》。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晏子的人物形象及其智慧。
(3)了解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文化知识。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代汉语词汇和句式。
(2)晏子智慧的具体表现和内涵。
1. 导入新课:(1)介绍晏子的历史背景和成就,激发学生兴趣。
(2)提问:“使楚”是什么意思?引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韵味。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探讨晏子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分析晏子的智慧及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意义。
5. 案例分析:(1)选取相关案例,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智慧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学习晏子的爱国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晏子使楚》。
3. 调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选一种喜欢的传统文化形式进行学习。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有关晏子使楚优秀教学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有关晏子使楚优秀教学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古代历史的兴趣和认识。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
2. 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3.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
2. 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的深入理解。
二、教学准备教材:《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有关晏子使楚的历史文献、晏子使楚的相关故事、晏子使楚的图片等。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三、翻译练习(20分钟)学生翻译课文中的重要句子,教师给予指导和纠正。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晏子使楚的历史意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深入分析(20分钟)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晏子使楚的故事,理解晏子的智慧和胆识。
三、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晏子使楚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晏子使楚的历史意义和晏子的智慧。
四、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结合教材和参考资料,深入了解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是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教学。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1. 深入了解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分析晏子使楚的故事,探讨晏子的智慧和胆识。
3. 探讨晏子使楚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五年级语文下册《晏子使楚》教案、教学设计
1.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引导他们通过预习、课堂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课文内容,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针对学生在古文语言特点和外交礼仪方面的知识薄弱点,教师需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
3.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晏子的言行中提炼出有益的人生哲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晏子的智慧、勇敢和爱国精神。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在讨论、练习中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强调古文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价值观。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文知识,拓展学习内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课文填空、翻译、简答题等,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注意书写规范,认真思考,确保作业质量。
2.结合晏子使楚的故事,让学生撰写一篇心得体会,要求不少于300字。学生可以从晏子的智慧、勇敢、爱国精神等方面展开,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如填空、翻译、简答等,巩固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3.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4.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练习题,共同提高。
2.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学习晏子的智慧、勇敢和爱国精神,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人,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学生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努力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
《晏子使楚》教案教学教案
《晏子使楚》教案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晏子使楚》的故事情节,理解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外交手腕。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表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阅读:《晏子使楚》原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1.2.2 背景知识:介绍晏子的历史背景和楚国的社会环境。
1.2.3 文化内涵:探讨晏子外交策略背后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学生能够理解《晏子使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1.2 学生能够分析晏子的外交策略和文化内涵。
2.2 教学难点2.2.1 学生对于古代文化和礼仪的理解。
2.2.2 学生对于晏子外交策略背后的深层含义的把握。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1.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晏子的外交策略和文化内涵。
3.1.3 角色扮演:分组表演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2 教学手段3.2.1 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生动展示晏子的故事和楚国的社会环境。
3.2.2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深入了解晏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晏子的历史背景和楚国的社会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4.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晏子的外交策略和文化内涵,分享讨论成果。
4.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表演课文内容,展示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外交手腕。
4.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和收获,反思晏子的外交策略和文化内涵。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讨论表现。
晏子使楚教案范文2
晏子使楚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晏子使楚》。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晏子的形象和特点。
(3)了解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的历史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魅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晏子的智慧、勇敢和爱国精神。
(2)学会尊重他人,善于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晏子使楚》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的字词解释和语法分析。
3. 晏子的形象和特点的分析。
4. 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的历史知识的介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晏子使楚》的朗读和背诵。
(2)晏子的形象和特点的分析。
(3)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的历史知识的介绍。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难懂的文言文的解释和理解。
(2)晏子的辩论技巧和智慧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释难懂的文言文,介绍历史背景。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晏子的理解和看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晏子在使楚过程中的辩论技巧和智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晏子的历史背景和使楚的经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晏子使楚》,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3.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释难懂的文言文,引导学生理解晏子的形象和特点。
4. 分析晏子的形象: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晏子的智慧、勇敢和爱国精神。
5. 小组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对晏子的理解和看法,进行互动讨论。
6. 总结课文:总结晏子的形象和特点,强调晏子使楚的历史意义。
7.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课文背诵,并写一篇关于晏子的作文。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查阅其他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对比分析晏子的形象和其他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的异同。
小学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小学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1.课文中运用了推理形式,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对已有知识的运用能力。
3.培养朗读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学习晏子在机智应对中体现出的爱国精神。
二、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教学本课,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小组讨论学习”教学法,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二)学生学法综合运用前面学到的阅读基本功,通过读、思、议、演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并通过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如何对待的。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二)难点理解晏子反驳的话。
(三)疑点晏子的话为什么那么有力并能反驳得对方无话可说?(四)解决办法主要通过阅读、思考、自学、讨论、表演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临危不惧和爱国精神。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学生查字典自学词语,朗读课文。
2.结合课前预习,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归纳.总结。
3.学生角色表演。
五、教学步骤(一)揭题并解题板书课题:16晏子使楚。
上节课,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谁能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使”和“楚”是什么意思?谁再用通俗的话讲讲课题的意思。
(学生介绍,小组间可以补充,教师适时补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1)根据拼音,读难生字词的读音。
课文《晏子使楚》教学教案设计一等奖
4、课文《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一等奖《晏子使楚》(九义教材第十册)讲了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于巧妙反驳,从而有力地回击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楚王的侮辱,晏子的反驳,构成了整篇文章的三个事件。
晏子的三次反驳,合乎逻辑,论证有力,同时也鲜明地展示了晏子的形象。
每一次事件都以楚王失败告终。
其中都有一个关键词“只好”。
抓住了这三个“只好”,也就能理清了文章脉络,体会出严密的论证及整个事情的.内在联系。
一、抓“只好”理脉络教学伊始,让学生通读全文,画出带有“只好”的三句话。
1、“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第2节)。
2、“楚王只好陪着笑”(第3节)。
3、“楚王只好赔不是”(第4节)。
抓住了这三句话,实质上就是抓住了晏子三次斗智斗勇的结果。
接着再让学生溯果追因。
楚王原来是怎么做的第一次楚王讥笑晏子身材矮小,让晏子钻狗洞;第二次楚王侮辱齐国没有人才;第三次楚王污蔑齐国人没出息。
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结果都失败了。
这三次交锋又是按照晏子出使楚国这一事件:先到楚国、见楚王、酒席上三个阶段来叙述的。
这样,也就理清了课文的脉络。
二、抓“只好”析推理楚国国势强盛,楚王如此霸道,为什么会“只好”认输呢这三个“只好”正说明了晏子的反驳逻辑严密、论证有力,使楚王不得不认输。
抓住“只好”,细细探究晏子的言论,便能体会晏子有力的论证。
第一件事中,晏子用了“假言推理”,有力地回击了楚王。
晏子说:“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楚国到底是什么样的国家”从晏子的话可得出两个假言推理:1、如果楚国是人国,那么楚国应打开城门。
2、如果楚国是狗国,那么我从狗洞进去。
这样一来,使楚王陷入两难的被动局面,结果,他“只好”打开城门。
第二件事中,晏子运用了“三段论”。
晏子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这是个典型的三段论。
第一句话是个大前提,由第二句“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这个小前提推出结论:“楚国是最下等的国家”。
五年级下册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分析晏子的形象,理解晏子使楚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分析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外交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善于沟通、勇于担当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晏子的形象。
学习晏子的外交策略和聪明才智。
2.教学难点:分析晏子如何巧妙地应对楚王的问题。
理解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晏子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课堂讨论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晏子为什么要使楚?晏子是如何应对楚王的问题的?4.生字词教学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5.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2.深入分析分析晏子使楚的意义,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外交策略。
晏子如何巧妙地应对楚王的问题?晏子使楚对当时的历史有何影响?3.课堂讨论针对晏子的形象,进行课堂讨论。
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晏子身上学到了什么?4.拓展延伸通过讲解其他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晏子的事迹。
5.课堂小结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2.课堂讨论针对晏子的外交策略,进行课堂讨论。
你认为晏子的外交策略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晏子的外交策略?3.小组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晏子的聪明才智。
5.课堂小结第四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前三节课的内容,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2.课堂讨论针对晏子的形象,进行课堂讨论。
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晏子身上学到了什么?3.拓展延伸通过讲解其他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晏子的事迹。
五年级语文下册《晏子使楚》教案一等奖3篇
1、五年级语文下册《晏子使楚》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侮辱、威风、矮小、冷笑、为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查询学习晏子的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了解晏子1.揭题:同学们,你们了解晏子吗?同学们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
晏子的真名叫晏婴,那为什么又叫他晏子呢?(说明“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比如:孔子、孟子、庄子等)2.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写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
3.教师板书课题:晏子使楚4.导言:《晏子使楚》的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晏子受齐王的派遣只身出使楚国,为了能及时了解他出访的情况,同学们,想不想当一回齐国的小记者,随大夫晏子出使楚国?现在我们就出发,跟随晏子出使楚国。
二、初读感知,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生字新词:注意“大夫”的读音,现在读“dàifu”,是“医生”的意思,过去读“dàfū”是官职的称呼。
(2)请同学们读一读难读的句子。
3.全班讨论:(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小组交流,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2)试着给课文分分段:(1)哪些段落是写三件事的?三、再读课文,走近晏子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让你感到最气愤的是什么?让你感到最高兴的又是什么?2.课堂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1)最气愤的是:楚王“想趁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晏子使楚
(第一课时)
一、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
说到齐国就会让人想起一个人,他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
他就是“晏婴”,人们都尊称他为“晏子”。
(说明“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比如:孔子、孟子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他的文章──《晏子使楚》(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你能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吗?
3、“使”是什么意思?课题又是什么意思呢?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⑵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⑴生字新词:(注意“大夫”的读音,现在读“dài fu”,是“医生”的意思,过去读“dàfū”,是官职的称呼。
)
⑵请同学读读难读的段落,检查课文读通情况。
3、指导学生用归纳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练习朗读第3—5自然段,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
(3)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楚王,感受前后变化。
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呢?请画出有关的句子。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
2、我们来读读这几句话,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楚王对晏子侮辱到了极点。
挖狗洞让晏子钻,讽刺他身材矮小。
说齐国没有人,就是说晏子无能。
故意在晏子面前审问盗贼,嘲笑齐国人没出息。
而且从“瞅”、“冷笑”、“笑嘻嘻”等词也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及齐国的侮辱。
楚王的用意很明显,侮辱晏子,侮辱齐国,以达到长楚国威风的目的。
3、有感情地朗读。
4、他的目的达到了吗?请迅速浏览课文,把他每次侮辱晏子的结果画出来。
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
5、你又体会到了什么?(三句话中都有“只好”一词,说明楚王不得不甘拜下风。
)
6、最后的结果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
四、引向深入。
那晏子是怎样达到反侮辱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侮辱
楚王晏子
反驳
(第二课时)
一、研究晏子语言,体会智慧
引: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最后都反被晏子侮辱。
那么晏子是怎样实现反侮辱的呢?让我们跟随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走近这个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去感悟他的语言艺术,去体会他的铮铮铁骨!
1、从三个故事中任选一个,找出晏子的话,想想晏子的话到底有什么样
的威力,能化楚王对他的侮辱为尊重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探究。
3、汇报交流:
第一个故事
“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⑴学生通过推理得出这句话的意思是“楚国是狗国”。
楚王不想当“狗王”,自然就大开城门,迎接晏子进来了。
这里应放手让学生自主交流,因为这几句话包含的意思不难理解。
⑵晏子这句话发挥了它巨大的威力,分析一下,你认为晏子聪明在哪里?
(晏子将计就计,将五尺来高的洞定位为“狗洞”。
有了“狗洞”一说,自然就引出了“狗国”之说。
)
⑶感情朗读:晏子说这句话的时候,会是怎样的语气呢?(不卑不亢、绵里藏针)
第二个故事
句一:“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⑴引导学生抓住“住满”、“就是一片云”、“就是一阵雨”、“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等理解“齐国人多”。
⑵“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人们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
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这三个分句分别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你知道是什么吗?(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摩肩接踵)
⑶晏子的这一说法又巧妙在哪里呢?(采用夸张说法,说明齐国人多,反驳了楚王“齐国没有人”一说。
)
⑷感情朗读。
句二:“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
⑴学生通过推理得出这句话的意思是“楚国是最下等国家”。
⑵在这里晏子能实现反侮辱,有何秘诀?(晏子先编出一个“规矩”,然后顺着楚王的意思,说自己是最不中用的人,贬低自己,从而达到贬低楚国的目的。
)
⑶有感情朗读。
第三个故事
“大王怎么不知道哇?……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
⑴学生通过推理得出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
这句话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可先引导学生理解两个“水土”的不同意思。
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因为气候、土壤等条件好,淮北的橘树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因为气候、土壤等条件不好,从而理解第一个“水土”是指“气候、土壤等条件”。
同样道理得出,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
动,说明齐国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好,齐国人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说明楚国社会环境、社会风气不好,从而理解第二个“水土”是“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意思。
⑵有感情地朗读。
4、小结:晏子运用夸张等修辞及类比推理等方法,让自己的语言有理有据,靠他的三寸之舌,反驳了楚王的侮辱,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所以到最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二、研究晏子神情,体会智慧
1、从晏子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了他能言善辩的口才和超人的智慧,我们还能从哪里看出他的智慧吗?请再读读课文,找找写晏子的句子,细细品味一下。
2、学生自学后交流:
⑴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
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说晏子“想了想”,而是用了“看了看”?(只是看了看,就想对对策来了,说明晏子智慧超群。
)
⑵晏子严肃地回答……晏子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说……
①晏子在楚王面前说这一段话时为什么要严肃呢?
②后来为什么要装作很为难的样子呢?
⑶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
①从“面不改色”中读懂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