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耐药性的机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Ⅱ型拓扑 异构酶
⒉蛋白激酶C(PKC)多药耐药细胞内PKC含量及
活性均高于相应的敏感细胞。在体外,敏感细 胞经PKC激活剂诱导或转染编码PKC的cDNA后可 变为相应的MDR细胞,提示PKC在MDR的发生、 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KC调 节mdrl基因表达和P170磷酸化有关。
蛋白激酶C激活特定基因转录的两种途径
P-糖蛋白结构
P糖蛋白是一种能量依赖性药物排出 泵,也就是说它可以与一些抗肿瘤药物结 合,也有ATP结合位点。P-糖蛋白一旦与 抗肿瘤药物结合,通过ATP提供能量,就 可将药物从细胞内泵出细胞外,使药物在 细胞内浓度不断下降,并使其细胞毒作用 减弱直至散失,出现耐药现象。
P-糖蛋白由mdr基因编码,耐药细胞中mdr 基因扩增,P糖蛋白表达增多,表达程度与耐 药程度成正比。自发性恢复药物敏感性的细胞 不再表达这种糖蛋白。
(三)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 与肿瘤耐药性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是一种广泛分 布的二聚酶,它可以单独或与谷胱甘肽一起参 与许多环境毒素的代谢、解毒。 大量研究证明GSTs可代谢抗癌药物。如 L-苯丙氨酸氮芥可被哺乳类细胞液和微粒体中 的GSTs转变为单和双谷胱甘肽合成物; Mmitozantrone在微粒体中的GSTs作用下可被 GSH结合。这些抗癌药物经GSTs代谢后对癌细 胞的杀伤作用减弱,也就是说癌细胞对化疗药 物的耐耐药性之 间的密切关系。GSTs和其它药物代谢酶一样, 可被多种物质诱导。当长期使用抗癌化疗药物 时,癌细胞中的GSTs水平就会提高,这种诱导 作用有利于癌细胞“解毒”化疗药物,最终导 致耐药性的产生,这也是癌细胞适应环境的一 种表现。
(四)可能与肿瘤耐药有关的其 它因素
⒈拓扑异构酶Ⅱ拓扑异构酶是DNA复制时必需的
酶,它在染色体解旋时催化DNA断裂和重新连 接,拓扑异构酶是许多DNA插入和非插入药物 作用的靶点,拓扑异构酶Ⅱ在数量和功能上的 改变可能是产生细胞耐药的机制。已经发现在 几种缺乏P-糖蛋白表达的耐药细胞中,拓扑异 构酶Ⅱ活性降低。另外,在P-糖蛋白大量表达、 对阿霉素耐药的L1210细胞中,拓扑异构酶Ⅱ 介导的DNA断裂减少。
多药耐药性
多药耐药性(MDR)是指对一种药物具有 耐药性的同时,对其他结构不同,作用靶点不 同的抗肿瘤药物也具有耐药性。多药耐药性是 导致抗感染药物治疗和肿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原 因之一,2010年出现的“超级细菌”也是多药 耐药性的一种。
MDR的产生机制
除之前四种耐药性产生机制外,还有以 下几种机制。
(二)P-糖蛋白与多药耐药
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多药耐药,与多药耐药有关 的分子是P-糖蛋白。 1976年,Juliano等首先在耐药有中国仓鼠卵 巢(CHO)细胞中发现一种分子量约为 1.7×105的膜糖蛋白,在敏感细胞中却不存在。 以后,研究者陆续在不同来源的多药耐药细胞 中发现这种糖蛋白,其分子量在 1.3×105~1.8×105之间,主要集中在 1.5×105~1.8×105之间。
肿瘤耐药性的机制
概述 肿瘤耐药性的
产生机制 多药耐药性
概述
目前,许多肿瘤常规化疗效果差,预后不 良是困扰临床的重要难题,而肿瘤多药耐药性 (MDR)则是肿瘤化疗失败的关键因素。经治 疗后,残存的肿瘤干细胞耐药性形成,常导致 对某些药物治疗敏感性降低,并引起肿瘤复发 甚至转移,因此MDR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研究的 热点。
国内研究人员也检测了52例人直肠癌组织 中的MRP及LRP表达。研究表明,MRP或LRP表达 阳性率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 MRP表达阳性者术后生存期明显低于阴性者。 MRP可能是判断人直肠癌预后的指标之一,对 直肠癌患者综合治疗的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2)肺耐药蛋白(LRP)LRP引起MDR的 机制为:LRP阻止以胞核为效应点的药物转运 到胞浆中;将进入胞浆的药物转运到运输囊泡 中,隔绝药物作用,并以胞吐的方式排出体外, 从而产生耐药。LRP并非只存在于肺部肿瘤中, 它广泛分布于正常组织,具有组织特异性,在 直肠癌、白血病、卵巢癌等组织中均有较高的 表达,尤其在具有分泌和排泄功能的上皮组织 中表达较高。已有的研究表明,LRP在直肠癌 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无显著相关。
一般来说,对一 种抗肿瘤药物产生抗 药性后,对非同类型 药物仍敏感;然而还 有一些癌细胞对一种 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 性,同时对其他非同 类药物也产生抗药性, 即多药耐药性 (multipledrugresi stance,MDR)。
耐药产生的机 制很多,研究较多的 是p-糖蛋白参与的耐 药。
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MRP也是一 种跨膜糖蛋白,已知MRP1增高是引起MDR的主 要原因之一,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一系列的 分子跨膜转运中起重要作用。它也是一种ATP 依赖泵,能将带负电荷的药物分子逆浓度泵出 到细胞外,减少细胞内药物浓度,导致肿瘤耐 药的发生。
还可通过改变细胞浆及细胞器的pH值,使 药物到达作用部位的靶位点时浓度减少,产生 肿瘤耐药,并直接参与肿瘤的转移。MRP的表 达与细胞周期中S期的变化相关。 国外研究人员认为,在获得性MDR产 生机制中,MRP的过度表达发生较早,而P-gP 表达在后。Filipits等检测了30例大肠癌石蜡 组织切片中的MRP表达,证明MRP强阳性表达与 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及预后无关。
人恶性肿瘤对化疗的耐药性可分为先天性 耐药(nature resistance )和获得性耐药 (acquired resistance);根据耐药谱又分 为原药耐药(primary drug resistance , PDR)和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 MDR)。PDR只对诱导的原药产生耐药,面对其 它药物不产生产交叉耐药;MDR是由一种药物 诱发,但同时又对其它多种结构和作用机制迥 异的抗癌药物产生交叉耐药。
癌旁正常组织GST-π 表达
胃癌组织GST-π表达
另外,很多研究提示,GSTs与肿瘤耐药性 有密切关系。例如,对阿霉素产生耐药性的 MCF-7人乳腺癌细胞株的GSTs活性要比药物敏 感细胞株高45倍,在人类肿瘤组织中也可见到 GSTs活性增高的现象。测定早期癌症手术标本 肿瘤组织中的GSTs活性,发现其明显高于通过 活检得到的非恶性组织中的GSTs的活性。
(一)DNA修复能力的增强与耐药的关系 DNA是传统的化疗药品烷化剂和铂类 化合物的作用靶点,这些药物的细胞毒性 与DNA损伤有关。 DNA损伤的一个修复机制是切除修复, 切除修复需核酸内切酶、DNA聚合酶、DNA 连接酶等的参与。
DNA的切除修复
当DNA损伤修复时,这些酶的合成增加。 用同样剂量的顺铂处理耐药细胞株2780cp的敏 感细胞株A2780,耐药细胞中DNA修复合成的增 加是敏感细胞的3倍,顺铂处理后4小时,两种 细胞修复合成都达到最高水平,而耐药细胞持 续升高直到48小时。 另外,把人的切除修复基因ERcc-1导入切 除修复缺陷的CHO细胞,可以使这种细胞恢复 切除修复的能力,并可增加其对顺铂的耐药程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