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声的变调
拼音变调规则
![拼音变调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0c1824a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e.png)
拼音变调规则
拼音变调规则口诀:“一”和“不”的变调:单念句末不变调;去声前面念阳平;非四前面念四声;夹在词中念轻声。
上声的变调:上上相连前念阳;上上非上念半上;单用句末不变调等等。
变调,指汉语的音节在连续发出时,其中有一些音节的调值会受到后面的音调声调的影响,从而发生改变的现象。
又称为连接变调,即是将声调变化之方法使用于字词音节并合上的处理。
变调在梵文里意思为 "合并在一起"。
在所有的声调性语言里改变声调的程序是一种主动形态的作为,不过从某些方面看来也是一种语言上比较普遍性的声调并合运作形态。
⒈字和字连起来说,有时发生字调和单说时不同的现象,叫做变调。
比如普通话语音中两个上声字相连时,第一个字变成阳平。
⒉转调。
在中文里,最普通的变调规则即是在一组两个第三声的合音节中,须将合音节中领先的第一个音节变为到第二声。
举例来说,nǐhǎo (汉语拼音,汉字的意思即:你好)为最普通的中文问候语,nǐ与 h ǎo 都是原调"第三声",不过合音节第三声的 nǐ须变为为"第二声" ní,“你好”要念为 níhǎo。
还有一个是我们常用的:“一”,“一”在作为序数词或只单独作数的情况或处于词末的情况下读阴平,如:第一、十一、统一;
在“去声”前面应读成“阳平”yí,如:一致、一切;
在“平声和上声”前应读“去声”yì,如:一杯茶一丝不苟、一条河、一群羊、一本万利;
在两个相同动词之间读轻声,如:看一看,读一读。
语音—语流音变(现代汉语课件)
![语音—语流音变(现代汉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e0891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c.png)
“啊?你说什么呀?” “啊,这难道是我的影子吗?” “啊,好吧,我就去。”
语气词“啊”的音变
二、“啊”在句尾时作语气词,受前一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常常会发生音变: 1.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ɑ、o(ɑo、iɑo除外)e、ê、i、ü 时,读作yɑ
如:这片草可真绿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u(包括ɑo、iɑo)时,读作wɑ
如:唱得真好啊!这茶真苦啊!
语气词“啊”的音变
3. 末尾是n时,读作nɑ 如:过马路要小心啊!题目真难啊!
4. 末尾音素是nɡ时,读作nɡɑ 如:去了也没用啊 !饭菜真香啊!
5. 末尾音素是舌尖前元音-i(前)时,读[z]ɑ 如:这是真丝字啊? 孩子啊!
尾巴 马虎 耳朵 小子 椅子 奶奶 姥姥
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
5.上声+上声+上声→ (1)阳平+阳平+上声 展览馆 洗脸水 管理法 (2)半上声+阳平+上声 好领导 小组长 纸老虎 很美满 买保险
6.多个上声音节相连,读时可以分划,然后再变化。 请你找柳组长买把小雨伞。 请你--找--柳组长--买把--小雨伞。
2.小白兔得救了,雪孩子却浑身湿淋淋的。这时候,树林里的小猴 子、小刺猬都赶来救火了。不一会儿,大家就把火扑灭了。
轻声
轻声
(一)什么是轻声
轻声就是在语流音变下读得又轻又短的调子。
瓜
黄瓜
子
茄子
爸爸 姥姥 窗户 桌子 馒头 石头 笑 话 胳膊
轻声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 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
轻声
东直门有个老婆儿,拿着棍儿赶小鸡儿,西直门有个老头 儿,骑着毛驴儿唱小曲儿。
上声的变调规则范文
![上声的变调规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d4877f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0.png)
上声的变调规则范文上声是汉语四声之一,它的调值高平。
按照《广韵》的说法,上声的变调规则可以分为韵尾变调和重心变调两个方面。
一、韵尾变调:1.一般情况下,上声的原韵尾如果是/i/或/y/,则变调后变为/e/,如"斯"读作[sī],而"司"读作[sè]。
2.但是,如果上声的原韵尾是/u/,则变调后变为/o/,如"模"读作[mō],而"苜"读作[mù]。
3. 另外,上声的原韵尾如果是/ɨ/或/ɿ/,则变调后变为/ɤ/,如"支"读作[tsɨ],而"名"读作[mæŋ]。
4. 上声的变调规则还涉及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上声的原韵尾如果是/ɤ/或/ɨ/,则变调后变为/e/,如"更"读作[gèng],而"猕"读作[mēi]。
二、重心变调:除了韵尾变调,上声的变调规则还涉及到重心的变调。
在上声的前一个音节如果有两个以上的韵母时,读音的重心会发生变化。
具体规则如下:1.如果词中前一音节只有一个韵母时,重心在该韵母上,如"思"读作[sī]。
2. 如果词中前一音节有两个韵母时,重心在第二个韵母上,如"写"读作[xiě]。
3. 如果词中前一音节有三个韵母时,重心在第三个韵母上,如"仿"读作[fǎng]。
4.如果词中前一音节有四个韵母时,重心在第三个韵母上,如"林"读作[lín]。
5. 但是,如果前一音节是一个带有/i/韵母的韵母对时,重心在第一个韵母上,如"师"读作[shī]。
综上所述,上声的变调规则主要包括韵尾变调和重心变调两个方面。
通过了解这些规则,我们可以正确地读出上声音节中的音调。
(一)上声的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https://img.taocdn.com/s3/m/78d5aad3240c844769eaeeb4.png)
四、音变(一)上声的变调1、上连上,变直上①。
如:美好水表处理歌咏比赛2、上连非上,变半上②。
“非上”包括阴平、阳平、去声、非上声改读的轻声、本来就是的轻声。
如:美观美元美丽美的水兵水牛水库水灵水呢水花小明小丽小心小的3、上声变的轻声前,变成直上或半上。
如:走走手里打起来马马虎虎小姐(变直上)奶奶椅子耳朵马虎痒痒指甲(变半上)4、多上相连划小节,小节内部再两边,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相连,按语音停顿情况把它们划分成一两个音节的小节,先在小节内部,按两个上声音节相连的规律来变,然后对小节线两边的两个音节按两个音节相连的情况去变(在分析变调时,直上作非上声——阳平处理。
)如:李| 厂长胆小| 鬼请你把| 演讲稿| 写好| 给我。
(二)“一、不”的变调“一、不”变调的规律是:“一、不”去前变阳平,非去声前读去声。
即根据后面的字是不是去声前后相反。
如:不屑一顾一丝不苟一窍不通一蹶不振一直不对注意:“一”在单念或作序数、作词尾以及在“一~二~”和“一无~~”结构的短语中不变调。
如:说一不二一九一一年一年级第一名唯一的办法一干二净一无是处(三)重叠形容词的变调1、AA式常用口语词在表示期望、祈使、亲切的语气时,第二字变读第一声并儿化。
如:小子,好好..干!一圈人全指望着你呢。
离我远远..的!别着急,慢慢..来。
表示严肃语气、陈述语气以及书面证词,不变调。
如:毛主席给小朋友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他整整..躺了一个月。
堂堂..中华男儿,岂容日寇欺凌!2、ABB式口语词第二、三字变读第一声。
如:湿漉漉白蒙蒙黑糊糊绿莹莹笑吟吟闹嚷嚷软绵绵暖洋洋明晃晃黑洞洞书画语词一般不变调。
如:赤裸裸恶狠狠金灿灿白皑皑红艳艳3、轻声词重叠成的AABB式口语词,第二字变读轻声,第三四字变读第一声。
如:亮亮堂堂舒舒服服模模糊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干干净净老老实实扭扭捏捏别别扭扭规规矩矩其中少数用在书面上也可以不变调。
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老老实实干干净净非轻声词重叠成的AABB式词不变调。
普通话变调上声的变调PPT课件
![普通话变调上声的变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3b65e827d3240c8447efd9.png)
上声、一、不的变调
.
1
变调
变
变调:在语流中,由于相连一节的相互影响,使有 些音节基本调值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叫变调。
调
的
定
普通话中比较明显的变调有两种: ①上声变调; ②“一”“不”的变调。
义
.
2
上声的变调
普 通 话 调 值
.
3
请同学们试读下列词组
口语 演讲
产生 典型 法制 勤俭 喷洒 瑞雪
➢ 一个老僧一本经,一句一行念得清。不是老僧爱念经, 不会念经当不了僧。
.
23
三、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变调
形容词重叠式的变调主要有三种。其变化规律 一般是:
1、AA式(一般不变,如“红红的”) 但当AA式加儿化尾时,重叠的第二个音节多变阴 平调。如: 好好儿的 早早儿的 慢慢儿的
2、ABB式(B音节不是阴平调的变阴平调) 绿油油 沉甸甸
“阳平+上声” (35→214)
• 保险 保养 党委 尽管 老板 • 本领 引导 古老 敏感 鼓舞 • 产品 永远 语法 口语 岛屿
.
12
4、三个上声相连的变调。
根据词义,语音停
①
顿处在第2字。
• 展览馆
(35+35+214)
根据词义,语音停
②
顿处在第1字。
• 史小姐
(21+35+214)
• 双音节+单音节 (“双单格”结构)。
.
19
绕口令练习:
• 1、九月九,九个酒迷喝醉酒。九个酒杯九杯 酒,九个酒迷喝九口。喝罢九口酒,又倒九杯酒 。九个酒迷端起酒,“咕咚,咕咚”又九口。九 杯酒,酒九口,喝罢九杯酒,九个酒迷醉了酒。
上声的变调——精选推荐
![上声的变调——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1109a1e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4.png)
上声的变调普通话上声字除单念或在词尾、句尾时声调不变外,其他情况都要发生变化。
(1)上声调在非上声调(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丢掉后半段“14”上升的尾巴,调值由214变为半上211,变调调值描写为214-211。
例如:上声调在阴平前:鸟枪niǎoqiāng 扭亏nǐukuī苦瓜kǔguā法规fǎguī眼圈yǎnquān 水兵shuǐbīng上声调在阳平前:海螺hǎiluó搞活gǎohuó改革gǎigé考察kǎochá产值chǎnzhí体罚tǐfá上声调在去声前:野外yěwài 老化lǎohuà审定shěndìng有益yǒuyì典范dǐanfàn 彩照cǎizhào 上声调在轻音前:姐夫jiěfu 比方bǐfang 老实lǎoshi倒腾dǎoteng 老婆lǎopo 脑袋nǎodai底细dǐxi(2)上声相连时的变调①两个上声相连时,前一个上声变成阳平,调值由214变为35,变调调值描写为214-35。
例如:领导lǐngdǎo 懒散lǎnsǎn 手指shǒuzhǐ古典gǔdiǎn 旅馆lǚguǎn 粉笔fěnbǐ简短jiǎnduǎn 耳语ěryǔ把柄 bǎbǐng 靶场bǎchǎng打扰dǎrǎo 感慨gǎnkǎi②三个上声音节相连时,如果后面没有其他音节,也不带什么语气,末尾音节一般不变调,开头、当中的上声音节根据词语结构的不同,有两种变调:当词语的结构是双音节+单音节(“双单格”)时,开头、当中的上声音节变成阳平,调值变为35,跟阳平的调值一样。
例如:手写体shǒuxiětǐ展览馆zhǎnlǎnguǎn 胆小鬼dǎnxiǎoguǐ当词语的结构是单音节+双音节(“单双格”)时,开头音节处在被强调的逻辑重音时,读作“半上”,调值变为211,当中音节则读作“阳平”,调值变为35。
语声变化的一般规律
![语声变化的一般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2f5bc56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4.png)
语声变化的一般规律
语声变化的一般规律如下:
1、轻声:凡本身就是轻声的在词语中仍然读轻声,如含有“吧、啊、呀、啦、呢、哪”等字。
2、上声变调: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变成阳平。
如:管理、领导。
3、“一”的变调:“一”在单用或在词句末尾时念原调阴平;“一”在去声音节前念阳平,如:一致、一定;“一”在非去声音节前念去声,如:一般、一头。
4、“不”的变调:“不”在去声音节前念阳平,如:不错、不是;“不”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音节前念去声,如:不好、不多。
5、“七”的变调:“七”在单用或在词句末尾时念原调阴平;“七”在去声音节前念阳平,如:七次、七月;“七”在非去声音节前念上声,如:七家、七口人。
播音主持实用变调了解
![播音主持实用变调了解](https://img.taocdn.com/s3/m/a7fb14f29e3143323968938b.png)
变调一、上声变调上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前都会产生变调,只有单念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末尾才有可能读原调。
1、上声在非上声前,调值由214变为211。
上声+阴平:火车警钟保温上声+阳平:祖国旅行改革上声+去声:讨论感谢挑战上声+轻声:奶奶耳朵伙计2、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的调值由214变为阳平调值35,后一个不变。
懒散手指广场古典粉笔减少3、三个上声相连(1)当词语结构是双音节+单音节(双单格)时,开头、当中的上声音节调值变为阳平35,末尾音节不变。
展览馆勇敢者水彩笔(2)当词语结构是单音节+双音节(单双格)时,开头音节处在被强调的逻辑重音时,开头音节调值变为21,当中音节调值变为35,末尾音节不变。
纸老虎小拇指冷处理二、“一”、“不”变调1、“一”的单字调是阴平55,在单念或处在词句末尾时不变调,作序数时不变。
“一鼓作气”2、“一”在去声音节前调值变为阳平35。
一半,一定,一共3、“一”在非去声前,调值变为去声51。
阴平前:一般,一生阳平前:一直,一同,上声前:一起,一口4、“不”的单字调是去声51,在单念或处在词句末尾时不变调。
只有一种变调,就是在去声音节前调值变为阳平35。
不必,不要,不但,不错三、轻声作为一种变调的语音现象,一定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轻声音节的读音不能独立存在。
轻声音节的调值有两种形式:1、当前面一个音节是非上声时,后面的轻声音节的调形是短促的低降调,调值为31,音长非常短。
阴平·轻声:桌子,先生,哥哥阳平·轻声:房子,萝卜,头发去声·轻声:丈夫,豆腐,漂亮2、当前面一个音节是上声时,后面的轻声音节的调形是短促的半高平调,调值为44,音长非常短。
上声·轻声:耳朵,口袋,姐姐,马虎3、通常读作轻声:(1)语气词:吧,啊,吗,呢等(2)助词:的,得,着,了,过(3)名词后缀:子,头(4)表示复数的“们”。
(5)方位词:家里,地上,东边(6)趋向动词:回来,走开,出去(7)夹在动词中的“一”和“不”:走一走,信不信(8)叠音词的末一个音节:太太,谢谢四、儿化儿化韵音变规则:使一个音节的主要元音带上卷舌色彩,卷舌到位,卷舌自然。
三声调音变训练
![三声调音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9975c11610661ed9ad51f379.png)
一i(前)一(za)
一i(后)-(ra)
几次啊
/ 真自私啊 / 今天星期四啊。
是啊 / 什么事啊 / 谁值日啊?
训练要领
“啊”的音变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和自然运用。书面上 写成“啊”的,在读说时要注意按照规律变读。
训练方法
①“啊”音变基本训练:先将“啊”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适度夸
张延长,与后面的“啊”连读;然后自然念说。
4、故事练习: 猴吃西瓜
猴儿王找到个大西瓜。可是怎么吃呢?这个猴儿啊是从来也 没吃过西瓜。忽然,他想出一条妙计,于是就把所有的猴儿都 召集来了,对大家说:“今天我找到一个大西瓜,这个西瓜的 吃法嘛,我是全知道的,不过我要考验一下你们的智慧,看你 们谁能说出西瓜的吃法,要是说对了,我可以多赏他一份儿; 要是说错了,我可要惩罚它!” 小毛猴一听,搔了搔腮说:“我知道,吃西瓜是吃瓤儿!” 猴儿王刚想同意,“不对,我不同意小毛猴的意见!”一个短 尾巴猴儿说:“我清清楚楚地记得我和我爸爸到我姑妈家去的 时候,吃过甜瓜,吃甜瓜是吃皮儿,我想西瓜是瓜,甜瓜也是 瓜,当然该吃皮儿啦!”
训练要领变读。
A B 你把/美好/理想/给领导/讲讲。 请你/给我/打点儿/洗脸水。
二、“一”、“不”的变调训练
“一”的本调是阴平,“不”的本调是去声。“一”、
“不”念本调的条件是:单独念,或在词句末尾;以及“一” 在表示日期或序数时念本调,“不”在非去声前念本调。 “一”的变调有三种,“不”的变调有两种,可以归纳记 忆。
如:脸蛋儿、有点儿、味儿、倍儿棒
二、基本规则
儿化发音的基本规则,取决于韵母的末尾音素是否便于卷舌。 (一)便于卷舌,是指韵母的末尾音素是舌位较低或较后的元 音(a、o、e、u)。儿化时原韵母不变,直接卷舌。如: 小花儿、豆芽儿、打杂儿、酒窝儿、大伙儿、 高个儿、打嗝儿、皮球儿、裤兜儿、白兔儿 (二)不便于卷舌,是指韵母的末尾音素是前、高元音(i、ü
普通话变调--上声的变调演示教学
![普通话变调--上声的变调演示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3d12a579aeaad1f347933f5c.png)
词语练习:
• 朗读 百货 满足 歹徒 比赛 • 保险 可口 辅导 蚂蚁 稿纸
• 考古所 守海岛 手写体 水彩笔 • 好总理 耍笔杆 请允许 洗澡水
句子练习:
• 1、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 2、这是五百块钱,你去买两百本笔记本。 • 3、李厂长批评了管理组的做法,要求他们按时整改。 • 4、今晚百花广场有好几百人表演的大型舞蹈。
一生 一瓶 一缕
一直 一厢
• 4.夹在中间要轻读。如: • 等一等 试一试 去一下 好一些
来一下 说一遍 走一回 • 去不去 走不走 受不了 吃不了
了不起 起不来 下不去
➢ 冬冬打碎一个花瓶儿,爸爸见了不言不语,妈妈见了不 慌不忙,冬冬心里却一起一落。妈说:“花瓶儿不是故 意打碎的,所以不批评你。”爸说:“不过以后要注意 ,改改不管不顾的坏毛病。”妈说:“旧的不去新的不 来。”冬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忙说“我以后一定注意 ,再不粗心大意。”全家一说一笑之间,解决了冬冬的 一个大问题。
变
管理 陕北 引导 了解 保险
调
脊髓 尽管 给予 奖品 可鄙
规
律
上声的变调
2 上声(214)+非上声——→半上(21)+非上声
上 声 的 变 调
上声+阴平 许昌 禹州 语音
上声+阳平 朗读 语文 祖国
上声+去声
百般 旅行
摆脱 导游
规
朗诵 语调 广大 讨论 稿件
律
请你试着读这几个句子:
1、我很了解你。 2、我请表姐给我讲舞蹈表演。 3、请把美好理想给领导讲讲。 4、请你找柳组长买把小雨伞。
上声在哪 些情况需 要变调
上声变调
• 普通话上声音节在单念或处于 句尾以及处于句子中语音停顿位置 时,没有后续音节的影响,即可读 原调。在其它情况下一般要作变调 处理,具体分为:
-现代汉语上声的变调规律
![-现代汉语上声的变调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a76f067b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1.png)
现代汉语上声的变调规律
嘿,咱今儿个就来说说现代汉语上声的变调规律这档子事儿。
咱就说啊,有一回我去参加一个朗诵比赛。
当时我准备朗诵一首古诗,里面就有好多上声字呢。
我在台下练习的时候,那可是字正腔圆地念着每一个上声字。
可等我一上台,哎呀妈呀,紧张起来了。
我一读,发现有些上声字的调好像就有点不太对了。
比如“好”字,我平时读就是标准的上声,可在台上一读,感觉就有点像阳平了。
还有“马”字,本来应该是上声的,结果读出来好像也有点怪怪的。
这时候我才突然意识到,原来在实际说话中,上声的变调规律还真不是那么简单呢。
你看哈,两个上声字连在一起的时候,前一个上声字就要变成阳平,就像“美好”,“美”字就得读成阳平。
还有三个上声字连在一起的时候,那就得根据词语的结构来变调啦,要是“展览馆”这样的,那就是“展”字变成半上,“览”字变成阳平。
哎呀呀,这些个变调规律可得好好记着,不然一读出来就会让人觉得怪怪的。
总之啊,现代汉语上声的变调规律还真挺有意思的,咱平时说话可得多注意注意,不然可就闹笑话啦。
就像我那次朗诵比赛,还好我后来反应过来了,慢慢调整了一下,不然可就糗大了哟!这就是我对上声变调规律的一点小体验啦,嘿嘿。
上声的变调课程设计
![上声的变调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d2195e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8.png)
上声的变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上声的变调规则,掌握在不同语境中上声的正确变调方法。
2. 学生能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上声变调的规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语言环境中。
3. 学生掌握上声变调的相关知识,能够准确描述上声变调的现象和规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进行上声变调的发音练习,提高语音表达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形式,提高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语言运用中上声变调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汉语语音的热爱和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尊重他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通过学习上声变调,提高对汉语语音规律的认识,增强学习自信心。
本课程针对的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对汉语语音有一定的了解,但上声变调这一知识点较为抽象,需要通过生动、具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课程设计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互动、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对汉语语音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上声变调的基本概念与规则- 上声的定义与发音特点- 上声变调的常见规则及实例分析2. 上声变调的规律与应用- 两字词上声变调的规律- 多字词上声变调的规律- 句子中上声变调的应用3. 上声变调的练习与巩固- 拼音练习:重点练习上声与其他声调的组合- 词语练习:选用常见词语进行上声变调的练习- 句子练习:结合实际语境,进行上声变调的应用练习4. 上声变调的拓展与提高- 了解地方方言中的上声变调现象- 探讨上声变调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分析上声变调在诗歌、歌曲等艺术形式中的表现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进行系统组织。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上声变调基本概念与规则第二课时:两字词上声变调规律第三课时:多字词上声变调规律第四课时:句子中上声变调应用第五课时:上声变调的拓展与提高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1. 讲授法:- 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比喻,讲解上声变调的基本概念和规则,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
中文三声变调
![中文三声变调](https://img.taocdn.com/s3/m/6c9c39c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9.png)
中文三声变调
中文三声变调指的是上声在语流中发生的音变现象。
具体来说,当上声处于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之前时,会发生变调。
具体变调情况如下:
1.当上声处于非上声之前时,上声变调为半上声(21)
与非上声相拼,这是上声变调的第一种情况。
2.当上声处于两个上声连续时,前一个上声变调为阳平
(35),这是上声变调的第二种情况。
3.当三个上声连续时,第一个上声的变调情况比较复
杂,会受到内部层次结构的影响。
如果是1+2结构,譬如“好-雨伞”、“很-勇敢”,中间的上声先变为阳平,导致最前面的上声变为半上。
如果是1+1+1结构,譬如“小-车”、“小-狗”,第一个上声不变调,第二个上声变为阳平,第三个上声变为半上。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变调,例如“一”的变调,“不”的变调,“七”、“八”的变调,“啊”的变调等。
这些变调情况都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语流来判断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中文的语音音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语音、语调、语速、语境等多个因素。
因此,在实际的语音识别和处理中,需要结合具体的语言模型和算法来进行处理和识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音变(一)上声的变调1、上连上,变直上①。
如:美好水表处理歌咏比赛2、上连非上,变半上②。
“非上”包括阴平、阳平、去声、非上声改读的轻声、本来就是的轻声。
如:美观美元美丽美的水兵水牛水库水灵水呢水花小明小丽小心小的3、上声变的轻声前,变成直上或半上。
如:走走手里打起来马马虎虎小姐(变直上)奶奶椅子耳朵马虎痒痒指甲(变半上)4、多上相连划小节,小节部再两边,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相连,按语音停顿情况把它们划分成一两个音节的小节,先在小节部,按两个上声音节相连的规律来变,然后对小节线两边的两个音节按两个音节相连的情况去变(在分析变调时,直上作非上声——阳平处理。
)如: | 厂长胆小 | 鬼请你把 | 演讲稿 | 写好 | 给我。
(二)“一、不”的变调“一、不”变调的规律是:“一、不”去前变阳平,非去声前读去声。
即根据后面的字是不是去声前后相反。
如:不屑一顾一丝不苟一窍不通一蹶不振一直不对注意:“一”在单念或作序数、作词尾以及在“一~二~”和“一无~~”结构的短语中不变调。
如:说一不二一九一一年一年级第一名唯一的办法一干二净一无是处(三)重叠形容词的变调1、AA式常用口语词在表示期望、祈使、亲切的语气时,第二字变读第一声并儿化。
如:小子,好好..干!一圈人全指望着你呢。
离我远远..的!别着急,慢慢..来。
表示严肃语气、述语气以及书面证词,不变调。
如:毛主席给小朋友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他整整..躺了一个月。
堂堂..中华男儿,岂容日寇欺凌!2、ABB式口语词第二、三字变读第一声。
如:湿漉漉白蒙蒙黑糊糊绿莹莹笑吟吟闹嚷嚷软绵绵暖洋洋明晃晃黑洞洞书画语词一般不变调。
如:赤裸裸恶狠狠金灿灿白皑皑红艳艳3、轻声词重叠成的AABB式口语词,第二字变读轻声,第三四字变读第一声。
如:亮亮堂堂舒舒服服模模糊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干干净净老老实实扭扭捏捏别别扭扭规规矩矩其中少数用在书面上也可以不变调。
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老老实实干干净净非轻声词重叠成的AABB式词不变调。
如:闪闪烁烁花花绿绿轰轰烈烈原原本本兢兢业业平平常常高高兴兴(四)轻声在词语和句子中,有的章节不读成四个基本调类以及直上、半上中的一种,而读成一种轻、短、模糊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1、轻声的发音轻声发音的特点,一是轻;二是智囊,刚发出来就没了,即它的音高是一个点,而不是像四声那样是一条线;三是模糊,如果发音像非轻声音节那样清晰,就听着不自然,不像普通话。
如:爸爸.、结巴.、篱笆.、哑巴.、下巴.。
2、轻声的作用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议或词性的作用。
如:外面wàimiàn(外表)——外面wàimian(外边)对头duì tóu(正确;合适;正常;合得来。
形容词)——对头duìtou(仇敌;对手。
名词)老子lǎozǐ(春秋时大思想家老聃)——老子lǒozi(父亲;骄傲的人自称)3、哪些词语成分读轻声(按语法词类顺序排列)轻声都是出现在口语常用的词语中:(1)与名词有关的成分:①名词后缀“子、儿、头、们、巴”。
如:狮子一下子月儿丫头奔头儿人们尾巴注意:“中子、粒子、电子、原子、分子,孔子、子、墨子、庄子、荀子,婴儿、男儿,窝窝头、砖头(不完整的砖或碎砖),锅巴”等词中的“子、儿、头、巴”是实语素,不是后缀,不读轻声。
②名词后表示方位的大部分单音节语素(“、外”等除外)。
如:实际上天上地上地下(地面)屋里的里边后头③章节重叠的第二个音节。
如:爸爸星星阳阳(名字)蛐蛐儿蝈蝈儿(2)与动词有关的成份分:①单音节动词重叠的第二个章节。
如:听听读读写写背背②动词、形容词后边的趋向动词。
如:撂下、捎上、趴下爬起来③不强调的动词补词“住”。
如:站住捉住愣住了(3)量词“个”。
如:七个哪个这个(4)与代词有关的成分:①作宾语的人称代词(除作重音外)。
如:请你揍他逮我们②代词词缀。
如:她们咱们那么这么着(5)副词:词语中间的“不”和重叠词中间的“一”。
如:差不多了不起新不新笑一笑尝一尝(6)助词:结构助词“的、地、得”,时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吧、吧、呢、啊、啦、嘛”。
如:吃的喝的飞了似的跑了拿得起放得下走着瞧得了听说过好吧对吗笔杆呢有啦行啊你!有意见就提出来嘛。
(7)四字格拟声词的第二个音节。
如:叽叽喳喳叽叽嘎嘎叽哩呱啦叽哩咕噜唏哩哗啦噼哩啪啦丁零当啷此外,有不少口语中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如:伙计嚏喷抽屉唾沫骨朵提防萝卜石榴琵琶咳嗽亲家俏皮蚂蚱暖和簸箕大夫4、“看见”“起来、过去、上去、下去、下来、出去、出来”等词中间(1)“看见起来、过去、上去、上来、下去、下来、出去、出来”等词中间插入“不”“得”时,语音上有轻重变化:①看见:起来:下去:②看得见:看不见起得来:起不来:(2)“起来、上去”等词还有下面的轻重变化:①在动词、形容词后作补语:拿起来:好起来:②插入“得、不”以后:拿得起来:拿不起来:③中间再加宾语:拿得起枪来:拿不起枪来:(五)儿化儿化是在一个音节的末尾加上一个卷舌动作,使这个音节韵母的发音发生变化,成为卷舌韵母。
儿化音节在书面上可以是两个汉字,在口头上是一个音节。
1、作用(1)儿化在一些词里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
如:刺(动词)——刺儿(名词)活(形)—活儿(名词)亮(形、动)——亮儿(名词)零碎(形)——零碎儿(名)白面(小麦磨成的粉)——白面儿(作为毒品的海咯因)心肝(良心;正义感)——心肝儿(最亲热最心爱的人)(2)表示细小轻微的意思。
如:药丸儿小鸟儿胡同儿针眼儿小偷儿木棍儿芝麻官儿三十来斤儿(3)表示喜爱、亲切的感情。
如:金鱼儿宝贝儿老头儿鲜花儿秧歌儿凑趣儿2、发音音节儿化后发音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是儿化后,韵母不变,只是在读该音节时,韵母同时加一个卷舌动作;二是儿化后,原来的韵母发生了增音或减音现象。
如下表:韵母或尾音儿化实际读音韵母或尾音是a、o、e、e、u 直接卷舌找碴儿(chár)玫瑰花儿(huar)粉末儿(mòr)书桌儿(zhuōr)傻帽儿(màor)树苗儿(miáor)热被窝儿(wōr)贝壳儿(kér)自个儿(gěr)主角儿(juér)台阶儿(jiēr)杏核儿(húr)猴儿(hóur)虎妞儿(niūr)尾音是i、n 丢尾音,卷舌盖盖儿(gàr)香味儿(wèr)桑甚儿(rèr)光杆儿(gǎr)窍门儿(mér)中间儿(jiàr)唱片儿(piār)韵母是i、ǖ加er 逮蛐蛐儿(quer)啃猪蹄儿(tíer)韵母是-i 丢-i,加er 黄瓜丝儿(sēr)亲倒儿(zhér)韵母是ui、un、ǖn、in 丢i或n,加er一对儿(duèr)三轮儿(lúer)合群儿(qúer)小树林儿(líer)尾音是ng丢ng,卷舌,元音鼻化娘儿(ni ár)俩水坑儿(kēr)钉钉儿(dīr)没空儿(kòr)3、该不该读儿化的三种情况(1)有“儿”儿化:词尾“儿”要读儿化的。
如:驴打滚儿份儿饭一块儿挑刺儿一会儿(2)有“儿”不“化”:词尾“儿”不读儿化,而读轻声的(多出现在诗歌、散文等文学语言中)。
如:月儿明,风儿轻。
我的心儿飞向远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3)无“儿”儿化:词尾没有“儿”字,也要读儿化的(若不儿化,就感觉别扭,难以表意)。
如:冰棍.小孩.红脸蛋.人缘.海.嗓门.小人.书没味.饭馆.玩意.兔.爷玩.完贪玩.名牌.大伙.(大家)模特.打光棍.大婶.练习四一、填空:上连上,变_______,上连非上,变________。
“一、不”去前变_________,非去声前读__________。
二、看调号读准声调:国际主要货币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德国马克瑞士法郎法国法郎人民币元港币(港元)澳元台币澳大利亚元加拿大元意大利里拉元泰铢俄罗斯卢布三、用笔分析下面材料中的变调:有趣的“袖珍国”欧洲西部有一些面积很小的国家,如摩纳哥、圣马力诺、列支敦士登、安道尔(面积和人口分别是1.9km2,2.9万人;61km2,2.3万人;160km2,2.7万人;465km2,4.8万人)等,被称为“袖珍国”。
这些国家难以发展耕作业,但它们利用大自然的美景和清幽洁净的环境发展了旅游业,也注重生产高精尖的技术产品和手工艺品来增加国家的收入。
例如,安道尔的面积约相当于我国市的1/40,但它却是这几个“袖珍国”中面积最大的一个。
境地势崎岖,夏天湖光山色引人入胜,各种植被郁郁葱葱;冬天大雪纷飞,是滑雪爱好者的乐园。
旅游业占了国民收入的80%~90%。
列支敦士登和圣马加力诺两国除旅游业之外,均以邮票业闻名世界。
摩纳哥南面是辽阔的地中海,大自然的美景和宜人的气候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这些国家的人均收入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
四、你能一口气就说完下面字数为100个的一段话吗?快的同时也要吐清字音: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前面一树枣。
拿着杆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
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枣,六个枣,七个枣,八个枣,九个枣,十个枣,十个枣,九个枣,八个枣,七个枣,六个枣,五个枣,四个枣,三个枣,两个枣,一个枣,这是一段绕口令,一气说完才算好。
五、朗读下面的数量名短语,注意“一”的变调和量词的使用:两个人三名专家一位客人一员猛将几十号人两只脚四头骡子六匹马五峰骆驼一尾鱼九腔羊一条街八棵菜七株大树一枝柳条一朵白云两丘田三片面包一块饼干一座宫殿一所医院一栋房屋一幢楼一家一间教室一堵墙八级台阶一扇屏风一眼泉两口猪几滴油一股劲头一道口子一辆汽车一部小说一艘军舰一架照相机一台机器一盘磨一颗炮弹一粒珍珠一枚奖章一丸药一节藕两段木头一方印章五羊皮一把伞一柄铁叉一顶草帽一领草席两床铺盖一杆秤三根钢管一管长笛两挺机关枪一支山歌两本画报一套纪念邮票一幅被面一帧字画一轴花鸟画两封信三期讲习班一剂汤药一件事一项制度一桩心事一宗案件两码事一门迫击炮一堂课三任厂长一群彩蝶一帮土匪一批货物三排厂房一串葡萄一挂鞭炮一嘟噜阴匙一沓卡片一摊稀泥一团绒线一捆柴一包香烟两抱草一卷铺盖一捧花生一撮头发一绺青鬃一缕青烟一轴纱线一对孔雀两双手套一副围棋一组稿件一打铅笔一令牛皮纸一担水两种性格十类商品五样点心一听奶粉一罐蜂蜜十箱桔子一盒饼干一篮菜一篓竹笋一笼馒头一袋面粉一杯水一碗饭四盆花一壶油一瓶酒一缸米三趟列车一起事故一场暴风雨骂了一顿拧了两下兜了几圈绕场一周六、朗读练习:谦词雅语种种初次见面说“久仰”,求人解答用“请教”;看望别人用“拜访”,等候客人用“恭候”;表示歉意“对不起”,表示礼让“您先请”;征求意见“请指教”,赞人见解用“高见”;陪伴朋友说“奉陪”,请人帮助“多关照”;中途先走“失陪了”,接受感“应该的”;请人原谅说“包涵”,找人商议说“打扰”;请人让路说“借光”,归还物品说“奉还”;请人勿送说“留步”,未及迎接说“失迎”;向人祝贺说“恭喜”,请人指导说“赐教”;对方来信称“惠书”,求人帮助说“劳驾”;对方到场说“光临”,请人接受说“笑纳”;欢迎购买用“惠顾”,问人年龄说“贵庚”;老人年龄用“高寿”,问人姓氏说“贵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