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课件

合集下载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上(共44张PPT)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上(共44张PPT)

影像学表现
MRI的组织对比好,具有多平面成像功能, 使其对病变的定位和定性更有效但随着MSCT 的普及,MRI优势不在明显,应用也不及 MSCT广泛
以下重点阐述胃肠道间质瘤的MSCT表现
影像学表现-胃GIST
全部胃肿瘤的2%-3%,多数位于胃体,胃窦部少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至1cm以下,大者超过25cm 起源于胃壁的不均匀性强化的外向型肿块,小的病变可以均匀
影像学表现-胃GIST
影像学表现-胃GIST
影像学表现-胃GIST
影像学表现-胃GIST
影像学表现-胃GIST
影像学表现-胃GIST
影像学表现-胃GIST
影像学表现-胃GIST鉴别诊断
胃癌,粘膜改变,局部淋巴结肿大 淋巴瘤 胃壁增厚明显(弥漫、节段、局部),
常伴有腹腔内大块状或结节状淋巴结肿大 平滑肌源性肿瘤,少见 单发性神经内分泌性肿瘤(类癌):胃窦,较
GIST最常见,约占GIMT的70%左右
概述
GIST是一类独立的来源约胃肠道间叶组织的非 定向分化的肿瘤。部分可伴有平滑肌或(和) 神经鞘细胞的不完全分行。也就是说GIST不包 括由平滑肌起源的平滑肌类肿瘤和由神经细胞 或神经鞘细胞起源的神经源性肿瘤
病理
GIST起源于原始间叶组织,多数学者认为是胃 肠道卡哈尔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ICC)或起源于幼稚细胞向ICC分化
影像学表现- M R I
男,70岁,直肠后GIST
影像学表现- M R I
影像学表现- M R I
影像学表现- M R I
影像学表现- M R I
T1WI上肿块实质部分多与肌肉信号相当,呈低 信号,T2WI多呈高信号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PPT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PPT
胃容量:成人为1500 ml左右,新生儿为30 ml左右。
(二)形态与分部: 从外观看,有两口、两弯、两壁。 1.贲门:TV10(或11)左侧,胃 的近端与食管连接处,是胃的 入口。也是胃最固定部位,向 上距中切牙40-45cm左右。其 左侧有贲门切迹。 2.幽门:胃的远端连接十二指肠处 ,是胃的出口。在LV1下缘右侧。 若胃充盈,幽门可向右移动5cm ,距离切牙60cm。
胃的应用解剖
胃是消化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常见病如胃炎﹑胃溃疡﹑胃 癌等的好发部位.据统计资料显示胃溃疡的发病率可达15~25%, 且常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穿孔﹑梗阻和癌变等.
一、胃的位置、形态与分部
(一)位置: 胃的位置常因体位、呼吸及胃内 容物多少而有变化。中等充盈 时,大部份位于左季肋区,小 部份位于腹上区。胃贲门位于 TV10左侧,幽门在LV1下缘右 侧。
按 胃底:临床称胃穹窿,放射学称胃泡。
形 态
胃体:胃底与幽门部之间的胃部。
幽门部 幽门窦 幽门管
按 消化部(胃底+胃体+幽门窦近侧) 功 能 排空部(幽门窦远侧+幽门管)
Cardiac part 贲门部
Fundus of stomach 胃底
Body of stomach 胃体
Pyloric canal 幽门管 Pyloric antrum 幽门窦 Pyloric part 幽门部
四、影像表现
(一)、X线 1、瘤体自胃肠道壁向腔内外生长,腔内见充盈缺损,轮廓
较规则,周围粘膜受压推移,部分出现粘膜破坏、溃疡形成。
2、肿瘤发生于消化道外者,消化道管壁呈外压性改变,邻 近结构受压推移,发生于小肠可见肠间距增宽。
患 者 ,M , 45Y, 发 现右上腹包块就 诊。胃体部充盈 缺损,大小约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诊断PPT课件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诊断PPT课件
部),常伴有腹腔内大块状或结节状淋巴 结肿大。 • (单发性神经内分泌性肿瘤)类癌:胃窦, 较小,中心溃疡。 • 神经鞘瘤:边界清,密度均匀,壁内。
(二)小肠
• GIST占全部小肠肿瘤的20%。 • 可发生于小肠全段。十二指肠部占三分之一,空
肠病变较回肠多。 • 肿瘤通常较大,恶性程度较高。 • 部分GIST可表现为壁内肿块或腔内息肉,但病变
• 肿瘤坏死形成的空腔与胃肠道交通时可见 钡剂进入其中,有时空腔可以很大。
• 部分病变可完全位于腔外,此时可显示正 常或仅可见局部外压性改变。
(一)胃
• 占全部胃肿瘤的2~3%。 • 大多数位于胃体,胃窦部最少见。 • 典型CT表现为起源于胃壁的不均匀性强化的外向
型肿块。小的病变可均匀强化。 • 许多病变位于胃外,CT有时难以确定其胃壁起源,
(七)GIST 的转移
• 肝脏和腹膜是GIST的常见转移部位。 • 囊性转移灶少见。 • 富血管性病灶,动脉晚期强化明显,廓清
较迅速,单纯静脉期扫描可能遗漏病变。 • 由于病变血管化程度不一样,常见同一病
人出现不同强化方式的病灶。
GIST 的转移
• 淋巴结转移罕见。局部淋巴结肿大意味着 不是GIST。
• 根据影像学资料统计:胃(60-70%)>小 肠(20-30%)>直肠肛门(10%以下)。
临床表现
• 因肿瘤的部位和大小而异。 • 较小的病变可以无任何症状。 • 最常见的表现是由于黏膜溃疡导致的胃肠
道出血,可表现为呕血、黑便或便血,也 可隐形失血导致贫血性表现。 • 也有学者认为腹痛和腹胀是最常见的表现。 • 其他表现有恶心、呕吐、体质下降或肠梗 阻。
GIST的影像学表现
X线
• X线平片和透视对GIST的诊断和评价价值 极为有限。

医学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影像学表现专题课件

医学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影像学表现专题课件

关于“CD117”: 即KIT,是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成分的干细胞生长因子跨 膜受体,正常情况下见于造血干细胞、生殖细胞、肥大细 胞和黑色素细胞等,也可见于正常成人胃肠道肌神经从 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ICC)。
关于“CD34” : 一种造血祖细胞抗原,见于正常或肿瘤性内皮细胞,也 可见于部分纤维细胞及相关肿瘤。
大体病理表现 组织学表现 免疫组织化学 分子生物学
(一)大体病理表现
GIST可发生于食管至肛门的整个胃肠道,也可发 生于网膜、肠系膜或后腹膜。
中空胃肠道的GIST最常累及固有肌层,由于GIST 多累及外部肌层,固肿瘤有外向性生长趋势。
肿瘤的一部分通常可向黏膜面生长,半数病例可 出现黏膜溃疡
少数病变肠道可出现阶段性动脉瘤样扩张。
空肠切片显微照片 患者,男,82岁,消化道出血 (固有肌层的壁内GIST瘤)
患者,男、70岁、临床表现为解黑大便。术中照片空肠约6cm的带蒂GIST瘤浆膜面
患者、男、67岁,临床表现为解黑大便。手术切除和剖开图片 显示4.0cm大的突向管腔内的GIST瘤,其内有出血。肿瘤表面黏膜有溃疡形成。
梭型细胞形GIST瘤的显微照片(X40,H-E染色) 显示细胞核拉长,呈均匀一致的雪茄样细胞
上皮样细胞型的GIST瘤(X40,H-E染色)显示圆形细胞,细胞核位于中央
患者、男、66岁。临床表现为体重减轻。 照片显示两半切开的回肠GIST瘤,约18cm大,中央空腔内有出血。
(二)组织学表现
梭形细胞型 上皮样细胞型 混合型
70%-80%的胃部病变为梭形细胞型。余者 为上皮样型。后者以往的文献资料认为是 平滑肌母细胞瘤或者上皮样平滑肌肉瘤。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上ppt课件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上ppt课件

.
11
超微结构
该类肿瘤有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胞浆 指突状突起
免疫组化CD117阳性率95~97%。CD34阳性 率75~80%,多为弥漫性强表达
约50%的GIST发生c-kit基因突变
2020/7/11
.
12
生物学行为
包括良性、交界性、恶性(良性、潜在恶性、 恶性)
文献较多良恶性参照标准,但事实上GIST良恶 性的判断比较困难
最可靠的恶性征象是术中发现肿瘤侵润邻近器 官或出现腹腔及腹膜转移,淋巴转移较少见
胃GIST以良性和交界性多见,小肠以恶性多见
2020/7/11
.
13
生物学行为
GIST中恶性10~30% 潜在恶性70~9% 潜在恶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变为恶性 没有GIST是真正良性的,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
更为确切
仅可见局部外压性改变
2020/7/11
.
20
影像学表现-X线
X线平片及胃肠道造影检查对GIST诊断和评价价值极为有限
2020/7/11
.
21
影像学表现-X线
2020/7/11
.
22
影像学表现-X线
2020/7/11
.
23
影像学表现- M R I
T1WI上肿块实质部分多与肌肉信号相当,呈低 信号,T2WI多呈高信号
2020/7/11
.
49
60%GIST有出血或囊变,出血、囊变是其特点之一 少数病变可出现节段性动脉瘤样扩张
2020/7/11
.
6
病理
2020/7/11
.
7
病理
男,70岁,黑便,空肠带蒂 GIST
2020/7/11

胃肠间质瘤影像学特点课件

胃肠间质瘤影像学特点课件

VVSS
内窥镜MRI
结合内窥镜技术,可以在胃肠道内实时观 察肿瘤情况,为手术提供更精确的导航。
核医学检查
核素显像
通过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示踪剂,观察肿瘤的代谢活性,有助于鉴别良恶性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能够检测肿瘤的葡萄糖代谢活性,有助于发现转移病灶和评估治疗效果。
03 胃肠间质瘤影像学表现
体检时可能发现腹部肿块、肠梗阻征象等。
02 胃肠间质瘤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检查
X线钡剂造影
通过观察胃肠道的形态和功能变化,有助于发现胃肠间质瘤 的存在。
X线腹部平片
可以观察到胃肠道的占位性病变,但分辨率较低,对较小的 肿瘤可射的检查方法,可以观察到胃肠间质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
发病机制
病因
目前对于胃肠间质瘤的发病机制尚未 完全明确,但研究认为可能与遗传因 素、基因突变、环境因素等有关。
病理生理
胃肠间质瘤的生长和扩散主要依赖于 其内部的CD117和CD34两种标记物 的表达。
临床表现
症状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腹部不适、腹痛、消化道出血、 肠梗阻等。
体征
内窥镜超声
通过高频超声探头对胃肠道进行实时扫描,能够更精确地定位肿瘤并评估其浸润 深度。
CT检查
平扫CT
可以观察到胃肠间质瘤的形态、大小 、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增强CT
通过注射造影剂,能够更好地显示肿 瘤的血流情况,有助于评估肿瘤的良 恶性。
MRI检查
腹部MRI
能够提供更丰富的软组织对比度,有助 于更准确地评估肿瘤的大小和浸润范围 。
CT扫描通常显示为软组织密度 肿块,增强扫描时可有均匀或 不均匀强化。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PPT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PPT
分类
根据肿瘤的恶性程度和生物学行 为,胃肠道间质瘤可分为良性、 潜在恶性及恶性。
发病部位与症状
发病部位
胃肠道间质瘤可发生于胃、小肠、结直肠等部位,其中以胃部最为常见。
症状
胃肠道间质瘤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的增大,可能出现腹痛、腹部肿 块、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诊断方法
01
02
03
内窥镜
通过内窥镜检查可以直接 观察到肿瘤的形态和位置 ,并可获取组织样本进行 病理诊断。
影像学检查
包括超声、CT、MRI等影 像学检查方法,可以观察 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 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病理学诊断
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可 以确定肿瘤的性质和恶性 程度。
02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X线钡剂造影
胃肠道间质瘤在X线钡剂造影中可表 现为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充盈缺损 ,有时可见“半月征”或“靶环征” 。
VS
肠梗阻
肠梗阻可能导致肠道扩张和蠕动减弱。但 肠梗阻通常是由于肠道内堵塞引起,如粪 块或肿瘤。胃肠道间质瘤则通常在肠道外 生长,较少引起肠梗阻症状。
05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诊断价值 与局限性
诊断价值
定位诊断
监测复发和转移
影像学检查能够明确肿瘤的部位和范 围,有助于确定手术切除的方案和范 围。
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可以监测肿瘤的 复发和转移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转 移病灶。
评估恶性程度
通过观察肿瘤的形态、大小、密度、 边缘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肿瘤的恶 性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局限性
01
误诊和漏诊
由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表现与 其他消化道肿瘤相似,有时难以 区分,可能导致误诊和漏诊。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CT表现ppt课件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CT表现ppt课件
1例见腹水,2例肝转移,2例术后复发伴腹壁转 移,均未发现淋巴结增大。
病变侵及肝并与十二指肠、胰头 及右肾界线不清
胃肠道外间质瘤并腹水
18
结果
四、手术病理 本组17例22个病灶,位于:小肠系膜4个,
大网膜4个,横结肠系膜2个,胃结肠韧带1 个,小网膜及肝胃韧带3个(其中1个有蒂 与肿块相连),子宫直肠窝1个,乙状结肠 系膜1个,腹壁2个,腹膜后间隙4个。病理 诊断均为恶性间质瘤,其中1例为低度恶性。
病程1月至10年,其中2例为恶性间质瘤术后复发,复发 时间分别为术后9年、10年。
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腹胀12例,黑便、呕血2例,尿 频、尿急伴下腹部隐痛2例,腰部困痛1例。上述伴腹部肿 块12例,腹壁肿块2例。17例均无肠梗阻症状。全部病倒 均于2周内手术。
3
资料与方法
检查方法
采用SOMATOM PLUS 4型或EMOTION型全身 螺旋CT机,空腹8小时,于检查前1-2小时内分次口 服温开水(6/11)或2%泛影葡胺(5/11)800-1200ml。 扫描层厚5mm-8mm,螺距1.5-1。全部行平扫加三 期增强扫描。造影剂为非离子型Utravist (300mgI/ml),注射量1.5ml/kg,速率3.0ml3.5ml/s,三期延迟时间分别为25秒、60秒、120秒。
33
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增强扫描肿块实性部分呈不均匀较 明显强化,以动脉期为著,尤以边缘线 条样强化为其特点。 7、一般不伴淋巴结转移,少见腹水。
34
讨论
四、鉴别诊断
小肠间质瘤:虽然较为困难,但EGIST术前尽可能
与小肠间质瘤相区分,以便制定更为合理的手术方案。 鉴别要点有:EGIST很少出现GIST伴发的消化道出血 和梗阻的临床症状, CT似更多表现为体积较大,边缘更 多分叶,内部更少见、甚至不见气液面,邻近肠管多受 推挤移位而无侵犯。腹膜后间质瘤,有特征性的定位征 象,较易与小肠间质瘤区别。此外,本组资料显示的塑 形生长,是否有鉴别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上 PPT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上 PPT

病理
病理
根据生长方式分为3型 腔内型,肿瘤位于粘膜下,主要向腔内生长和
形成肿块,表面常有溃疡形成,易出血 腔外型 肿瘤位于浆膜下,主要向腔外生长和发
展,不突向胃肠腔,有时可有蒂挂于胃肠壁, 少见 壁间型(腔内腔外型),多发生于肌层,向浆 膜下级粘膜下生长,形成中间有瘤组织相连的 哑铃状肿物
GIST最常见,约占GIMT的70%左右
概述
GIST是一类独立的来源约胃肠道间叶组织的非 定向分化的肿瘤。部分可伴有平滑肌或(和) 神经鞘细胞的不完全分行。也就是说GIST不包 括由平滑肌起源的平滑肌类肿瘤和由神经细胞 或神经鞘细胞起源的神经源性肿瘤
病理
GIST起源于原始间叶组织,多数学者认为是胃 肠道卡哈尔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ICC)或起源于幼稚细胞向ICC分化
发生于食管至肛门的整个胃肠道,也可发生于 网膜、肠系膜或后腹膜
中空胃肠道最常累及固有肌层,由于GIST多累 及外部肌层,固具有外向性生长趋势
肿瘤一部分通常可向粘膜面生长,半数病例可 出现粘膜溃疡
GIST小者几毫米,大者超过30cm
病理
肿块多呈球形,也可呈分叶状,一般境界清楚,可压迫邻近组织 ,无真正包膜
切开后肿瘤表面呈粉红色、棕褐色或灰白色。较大病变出现局灶 性出血、囊变或坏死,大量出血或坏死可形成空腔,有时与胃肠 道相通
60%GIST有出血或囊变,出血、囊变是其特点之一 少数病变可出现节段性动脉瘤样扩张
病理
病理
男,70岁,黑便,空肠带蒂GIST
病理
空肠纤维照片,固有肌层的壁内GIST
GIST的MRI表现多样,坏死和出血的程度很大 程度上影响其信号特点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护理课件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护理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05
胃肠道间质瘤的预防与保 健
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胃肠道检查, 有助于早期发现胃肠道
间质瘤。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 蔬菜水果,减少高热量 、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 肥胖,有助于预防胃肠
道间质瘤的发生。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可以降低胃肠 道间质瘤的风险。
保健方法
科学运动
出院指导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避免刺激性 食物和饮料,保持营养均衡。
活动与休息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适当 活动和休息,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 工作。
定期复查
告知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的重要性, 指导患者按时进行复查。
药物使用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包括药物的 种类、剂量、使用方法等,提醒患者 按时按量服药。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 现护理课件
xx年xx月xx日
• 胃肠道间质瘤概述 •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检查 •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 胃肠道间质瘤护理 • 胃肠道间质瘤的预防与保健
目录
01
胃肠道间质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类起源于胃肠 道间叶组织的肿瘤,是非神经内 分泌肿瘤中的一种。
分类
保持良好心态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 秘,降低胃肠道间质瘤的风险。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有助于预防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
注意症状
科学用药
如果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如腹痛、腹胀 、便血等,应及时就医检查。
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使用药物,避免滥用 抗生素等药物,有助于预防胃肠道间质瘤 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空肠间质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Disease recurrence in resected GIST showing hypodense livermetastases and a large heterogeneous peritoneal metastasis.
by Rinze Reinhard and Gerdien Kramer 胃肠道间质Rc瘤ea影nd像tiro表el,o现Agmy dsteepradratmm,etnhteoNf eththeeVrlUanmdsedical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三、临床表现
GIST好发于中老年,平均年龄为50-60岁。最常见的症状是 腹胀和黑便。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常因肿瘤出现坏死、溃破、 出血或因为肿块压迫产生疼痛、消化道梗阻时才发现。发生 于消化道外的间质瘤因起病隐匿,临床症状出现晚而一般呈 现瘤体较大。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四、影像表现
GIST主要发生于胃肠道粘膜下层、肌壁层、浆膜下或胃肠道外。 粘膜下型表现为肿瘤从粘膜下向腔内生长;肌壁间型表现为肿瘤 同时向腔内外生长突出;浆膜下型为肿瘤从浆膜下向腔外生长、 突出,以宽基与管壁相连;胃肠道外型肿瘤起源于胃肠道壁以外 的腹腔内其他部位(如肠系膜、网膜等)。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GIST恶性多于良性,易发生血行和种植广泛转移,且良性有 恶变倾向。 GIST恶性指标:肿瘤侵润到邻近器官或有网膜、肠系膜、腹 膜、肝脏、淋巴结及肺等处转移为恶性。肿瘤长径在胃部 >5.5cm,在肠道>4cm为潜在恶性。
形或分叶状,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多见坏死、囊变 或钙化,表现为高、等、低混杂密度影。
2、增强扫描肿块多呈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强 化。(肿瘤发生溃疡或穿孔、强化程度不能作为判断 恶性的指标)
3、CT分型:腔内型、腔内外型、腔外型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患者,M,55Y,因黑便、呕血2小时就诊。(腔内型)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胃淋巴瘤主要表现为: (1)胃壁广泛明显增厚,平均厚度超过2cm,而外缘
光滑或轻度分叶状或波浪状,多数无明显外侵; (2)粘膜粗大,不规则; (3)结节或肿块,边缘较光整; (4)胃和邻近器官间的脂肪层完整; (5)可伴有胃周淋巴结肿大及肾门水平以下腹膜后淋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肿瘤形态 增强模式
强化程度
胃肠道神经鞘瘤与良恶性GIST鉴
神经鞘瘤
恶性GIST
良性GIST
圆形、卵圆形 分叶状、不规则形 与神经鞘瘤相 似
均质性(无出血、 非均质性(常出血坏 坏死、囊变) 死、囊变不均匀强化
或边缘强化)
无或轻度
中度或明显
神经鞘瘤 D>5CM 良性GIST D<5CM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患者,M,50Y,全腹胀痛1月余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二)与神经鞘瘤 (Neurilemoma)鉴别
意义:胃肠道神经鞘瘤是极少见的肿瘤,绝 大多数为良性,发生恶变的几率很低,预后 良好。而GIST以恶性居多,易血行和种植 广泛转移,即便良性也有恶变倾向。区分二 者对选用的术式及术后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 义。
患 者 , F , 58Y , 上腹部饱胀3月, 加重半月。 (腔内外型)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患者,M,45Y,上腹部痛、膨胀2月余。 胃底恶性间质瘤(腔外型)。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患者,女,61Y,上腹饱胀不 适2月,伴腹痛、腹胀,脐周 及上腹压痛 。
空肠间质瘤(恶性)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十二指肠恶性间质瘤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患者女性,54岁,行膀胱癌CT扫描偶然发现胃体后壁神
经纤维瘤,直径约6cm,边缘较光滑,增强呈轻度均匀
强化。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患者女性66岁,主因上腹部疼痛、易饱,胃体部肿块,边缘光滑, 大小约6CM,轻度均匀强化。(胃神经鞘瘤)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三)与胃淋巴瘤 (lymphoma)鉴别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患者男性,57岁,腹痛3月 余。贲门外压性改变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患者女性,61岁,黑便伴乏 力9月,复发5天。十二指肠 外压性改变,可见小龛影.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患者,M,65Y,上腹部 不适4天,呕血2天。胃 底充盈缺损影,大小约 5CM。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二)CT表现 1、消化道壁局部增厚及软组织块影,肿块呈圆
胃肠道间质瘤(GIST)影像表现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一、概述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 是最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为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 质卡哈尔(Cajal)细胞的肿瘤,为胃肠道的非上皮性、非肌 源性、非神经源性及非淋巴性肿瘤,由梭形及上皮样细胞 组成,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分为平滑肌分化型、神经方 向分化型、双向分化型及缺乏分化型4个亚型。
胃 肠 道 间 叶 源 性 肿 瘤 ( gastrointestinal mesenchyma tumor,GIMT):指胃肠道的非淋巴非上皮的软 组织肿瘤,包括GIST 、平滑肌瘤、神经源性肿瘤以及少见 的纤维母/肌纤维母细胞、脉管、脂肪源性肿瘤等。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二、病理特点与生长方式
胃肠道间质瘤依据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的比例可分为上皮样细胞型、 梭形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GIST排列结构多样,除常见的交叉束 状和弥漫片状排列外,可出现栅栏状、片巢状、花瓣样、器官样、 血管外皮瘤样等。GIST间质可出现明显的出血、囊性变。
五、鉴别诊断
(一)与胃癌(gastric carcinoma)鉴别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患者,M,62Y,上腹隐痛
患者,M,38Y,上腹痛1月余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患者,M,73Y,反复呃逆伴 餐后剑下腹胀1月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溃疡型胃癌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患者,M,59Y,间断 中上腹胀痛不适8月余, 加重4天。
(一)、X线 1、瘤体自胃肠道壁向腔内外生长,腔内见充盈缺损,轮
廓较规则,周围粘膜受压推移,部分出现粘膜破坏、溃疡形 成。
2、肿瘤发生于消化道外者,消化道管壁呈外压性改变, 邻近结构受压推移,发生于小肠可见肠间距增宽。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
患 者 ,M , 45Y, 发 现右上腹包块就 诊。胃体部充盈 缺损,大小约 6.4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