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抗高血压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第一节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根据各种药物的作用和作用部位可将抗高血压药物分为下列几类:1.利尿降压药如氢氯噻嗪等。

2.交感神经抑制药

(1)中枢性降压药:如可乐定、利美尼定等。

(2)神经节阻断药:如樟磺咪芬等。

(3)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如利血平、胍乙啶等。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等。

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药:如卡托普利等。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如氯沙坦等。

(3)肾素抑制药:如雷米克林等。

4.钙拮抗药如硝苯地平等。

5.血管扩张药如肼屈嗪和硝普钠等。

4.2 第二节常用抗高血压药物[TOP]

4.2.1 利尿药

氢氯噻嗪:早期是通过排钠利尿,减少细胞外液容量及心输出量而间接降压;长期用药所致的降压效应可能是通过持续降低体内钠离子浓度及降低细胞外液容量而降低血管阻力。作为基础降压药用于各型高血压,常与其他降压药合用,以增强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4.2.2 钙拮抗药

硝苯地平:通过减少细胞内钙离子含量而松弛血管平滑肌,进而降低血压。用于轻、中、重度高血压以及高血压伴有糖尿病、哮喘、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或心绞痛患者。

其他药物:尼群地平、拉西地平、氨氯地平

4.2.3 β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减少心输出量,抑制肾素释放,在不同水平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中枢部位、压力感受性反射及外周神经水平),增加前列环素的合成等。临床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心输出量偏高或血浆肾素水平偏高的高血压疗效较好。主要不良反应为支气管收缩、心脏过度抑制和反跳现象,长期用药不能突然停药。

其他药物:阿替洛尔、拉贝洛尔、卡维地洛

4.2.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卡托普利: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及醛固酮分泌,缓激肽的降解减少,降低血压。适用于各种类型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左心室肥厚、心衰、急性心肌梗死等高血压患者。不良反应有咳嗽、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其他药物:依那普利

4.2.5 AT1受体阻断药

氯沙坦:与AT1受体选择性结合,对抗血管紧张素Ⅱ的绝大多数药理作用,从而降低血

压。可用于各型高血压。

4.3 第三节其他经典抗高血压药物[TOP]

4.3.1 中枢性降压药

可乐定:过去认为其降压是通过兴奋延髓背侧孤束核突触后膜的α2受体,抑制交感神经中枢的传出冲动,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后来研究表明其也作用于延髓腹外侧区的咪唑啉受体,使交感神经张力下降,从而降压。用于中度高血压,兼有溃疡病的高血压患者。不良反应有口干、便秘、嗜睡、抑郁等

其他药物:莫索尼定

4.3.2 血管平滑肌扩张药

硝普钠:在血管平滑肌内代谢产生一氧化氮,直接松弛小动脉和小静脉平滑肌。用于高血压急症的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或嗜铬细胞瘤发作引起的血压升高。

4.3.3 神经节阻断药

本类药物有:樟磺咪芬、美卡拉明、六甲溴铵

其对交感神经节和副交感神经节均有阻断作用,对效应器的具体效应则视两类神经对该器官的支配以何者占优势而定。

4.3.4 α1受体阻断药

本类药物有: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

其主要通过阻断α1受体降低动脉血管阻力,增加静脉容量,增加肾素活性,不易引起反射性心率增加。主要用于中度及重度高血压,常与利尿药和(或)β受体阻断药合用。不良反应主要有首剂现象。

4.3.5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

本类药物有:利血平、胍乙啶、倍他尼定、胍那决尔

其主要通过影响儿茶酚胺的贮存及释放产生降压作用。

4.3.6 钾通道开放药

本类药物有:米诺地尔、吡那地尔、尼可地尔

钾通道开放,钾外流增多,细胞膜超极化,膜兴奋性降低,Ca2+内流减少,血管平滑肌舒张,血压下降。

4.3.7 其他

其他降压药有前列环素合成促进药沙克太宁、肾素抑制药雷米克林、5-HT受体阻断药酮色林、内皮素受体阻断药波生坦等。

4.4 第四节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概念[TOP]

1.有效治疗与终生治疗

2.保护靶器官

3.平稳降压

4.联合用药

4.1 第一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是由肾素、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构成的重要体液系统,在调节心血管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与高血压、心肌肥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的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RAS不仅存在于体液系统,而且在肾脏、心脏、血管与脑组织中也有RAS,协同激肽系统调节局部的生理病理过程。

4.2 第二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TOP]

4.2.1 化学结构与分类

ACE的活性部位,有两个结合点,其中一个含Zn2+的是ACE抑制剂有效基团的必须结合部位。一旦结合,ACE的活性消失。现有的ACE抑制剂与Zn2+结合的基团有三类:

(1) 含有巯基(SH),如卡托普利。

(2) 含有羧基(COO-),如依那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贝那普利等。

(3) 含有膦酸基(POO-),如福辛普利。

一般来说,含羧基的ACE抑制剂比其他两类与Zn2+结合较牢,故作用也较强较久。许多ACE抑制剂为前药(prodrug),如依那普利等含有COOC2H5,它必须在体内转化为COOH, 成为依那普利酸(enalaprilat),才能与Zn2+结合起作用。同理,福辛普利(fosinoprul)的POOR 必须转化为POOH的福辛普利酸(fosimoprilat)才能起作用。

4.2.2 药理作用与应用

其基本药理作用:

①阻止AngⅡ的生成及其作用:ACE抑制剂阻止AngⅡ的生成,从而取消AngⅡ收缩血管、刺激醛固酮释放增加血容量、升高血压与促心血管肥大增生作用,有利于高血压、心力衰竭与心血管的重构的防治。

②保存缓激肽的活性:ACE抑制剂可减少缓激肽的灭活,从而保存缓激肽的作用。现知缓激肽能激活激肽B2受体,进而激活磷酸酯酶C(PLC),产生IP3,释放细胞内Ca2+,激活NO合酶,产生NO。细胞内Ca2+增加,也激活细胞膜上的磷酸酶A2(PLA2),诱生PGI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