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科技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九------ 科技创新
收官之星”成功发射,“中国北斗”将成为“世界北斗”
今天上午9时43分,伴随着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山呼海啸般的巨响,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收官之星”成功布阵太空,意味着中国人掌握核心技术的卫星导航系统,终于打赢了全球星座部署的收官之战。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自古以来,北斗七星就是中国人辨明方向、把握时节的标志。如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织就天网、闪耀浩瀚星空,将引领我们的梦想和脚步走向更远的前方。回望北斗“飞天”历程,从立项论证到启动实施,从首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到今天北斗全球“星座”组网全面完成,数十年风雨兼程、耕耘不辍,此刻,北斗终于“圆梦苍穹”。
北斗系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其中艰辛,可想而知。1994年北斗一号工程正式启动时,我们没钱、没技术,还面临着严密的技术封锁,想要从全球航空导航频段中,申请到一小段频率,都费尽周折。2000年,中国北斗和国际电联签下“对赌协议”,必须在7年内成功发射导航卫星。我们背水一战,而直到2007年4月16日晚上8点多,北京才终于清晰接收到来自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的信号,这一刻,距离国际电联规定的频率申请失效最后期限不到4个小时。北斗系统,是几代北斗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接续奋斗的成果,正如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所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人’对我们技术封锁,不让我们站在肩膀上,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成为巨人。”从遥不可及到自主在握,北斗系统浓缩着中国科技创新的不凡之路,写照着中国人向着星辰大海进发的不屈志气。
可能有人会问,现有的导航系统已经很好用了,为什么我们还要费力建设卫星导航系统?答案其实很简单。卫星导航系统是面向国家安全、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供时间基准、空间位置基准的。就像停水停电影响城市生活一样,卫星导航服务一旦中断或存在风险,对国家安全、人民生活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正如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陈忠贵所说,“作为时间和空间的基准,如果由别人提供,安全感何来?”北斗完成组网,对我们的意义不言而喻,它带给我们的,将不仅是更精准的定位、更精确的数据,更是充足的战略底气和巨大的社会价值。同时,中国北斗人一向秉持着“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初心,志在将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与更多国家和人民分享,为那些渴望用科技改善生活的人们带去希望。
“高大上”的北斗卫星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它正在赋能各个行业,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导航”。据了解,目前北斗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气象预报等领域。比如,搭载了北斗终端的无人驾驶插秧机,1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以前1个人7天才能完成的插秧劳作为,让农业劳作省时省力;在疫情期间,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植保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消毒防疫,一架无人机单次喷洒面积可以达到5000平方米。而从共享单车定位、燃气泄露监测,到“地沟油”的全程监管、智慧养老的救助警报,北斗系统也正在加速走进日常生活,在产生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助力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美好生活。据统计,在中国入网的智能手机里,已经有70%以上的手机提供了北斗服务。
“北斗的应用只受到想象力的限制。”这是北斗人的自信,更昭示着北斗发展的广阔前景。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表示,目前,世界上已有半数以上的国家使用上我们的北斗,今年我们的全球系统建成以后,无论你在世界的任何角落,我们的北斗都会向你提供满意的服务。今天,北斗三号系统全球星座部署完成,“中国的北斗”也将真正成为“世界的北斗”,为全球用户绘就一个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联接、新计算,为产业升级插上数字翅膀
“两新一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这个新概念,一经公布就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这其中,“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内容。同时,“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也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5G,作为新基建的重中之重,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低时延,5G所具备的这些特点,决定了5G不是4G的简单延续,而是革命性变化。对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来说,5G不仅提供通信基础设施,更是一种具有广泛渗透性的通用技术。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恰恰是5G,可以让数据的获取、连接、传输变得触手可及;也正是5G可以实现万物互联,使得数据挖掘的深度和广度无远弗届。毫无疑问,5G将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通用技术,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同时在各个行业催生出各种新业态、新模式、新应用。
相关数据显示,未来有80%的流量来源于行业,其中50%来源于行业增强,如基于 5G 实现的智慧城市、远程医疗等;25%来源于行业重构,如基于 5G 实现的智能制造等;还有25%来源于行业创新,如基于5G 的车联网、VR/AR带来的新旅游、新娱乐等,例如前不久华为联合央视、咪咕视频等推出的面向公众的5G+VR、5G+4K慢直播方式,就实现了“云端赏珠峰”等创新体验。可见,5G带来的新联接,将为各个行业打开全新的想象空间。
如果说新联接打通了云、AI、边缘计算、物联网、高清视频等新技术,使行业数据采集、传送、存储、计算、分析及反馈实现了闭环,那么算力和算法则是开启数据宝矿的关键工具,可以深挖出数据的内在价值。新计算的魅力正在于此,通过分布式计算提供实时数据分析,实现“数据在哪里,计算就在哪里”,让数据、算法和算力这个数字经济时代的铁三角实时融合,从而为智能决策奠定基础。新联接加上新计算,既实现数据实时获取、实时传输,也实现数据的实时计算和挖掘,将使得“5G+”“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插上数字翅膀。
事实上,新联接、新计算已经开始应用于产业升级和行业创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华菱湘钢携手移动和华为,运用5G+AR技术,实现华菱湘钢特种钢生产线跨国远程装配,这也是国内钢铁行业首次应用5G+AR实现跨国远程协作,有力推动了企业高效复工复产;同时基于5G+AI技术打造的“5G+智慧天车”,成功实现了远程操控、无人天车、远程机械臂控制和高危区域高清视频监控等四大典型应用场景并投入生产使用,在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改善员工工作环境、防范安全事故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样的,借助5G、AI等新技术,中远海运港口厦门远海码头成功升级为中国第一个5G+智慧港口码头,实现了港口货运业务的“岸边装卸—平面运输—场内堆叠”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场景效果。可以预见,新联接加上新计算,将推动“智能制造”“智能网联车”“智慧城市”“虚拟孪生”等加速发展。
更要看到的是,新联接、新计算带来的不只是简单的物理变化,而是催生新事物的化学反应,是对政府治理、经济运行、生产消费等进行深度的数字化转型,改造的是产业的生产、决策和产品形态。在绿水青山的打造中,智慧水务让数据会“说话”、会“分析”、会“思考”、会“预判”,精准识别出环保违法行为,进一步减少了污染,提升了水环境面貌;在工业生产中,通过工业互联网把生产线上的每个环节都连接起来,让生产线变得更加“聪明”、更有效率;在“生产—消费”的循环中,可以通过消费数据的分析来逆向优化生产,形成“C to B”的崭新模式。总之,新联接加上新计算,将使得政府治理更加优化,经济运行更加高效,产业升级和行业数字化转型更加迅速,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步伐。
最近,珠穆朗玛峰测高引发广泛关注,中国运营商依托"登顶"珠峰的5G信号,全程保障“珠峰高程测量”直播和报道。从世界最高峰上的5G信号,到推动新基建加速发展的“新联接、新速度”。未来已来,中国将在下一轮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产业转型和智能升级也将跑出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