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解读】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说课稿【精编】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说课稿【精编】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说课稿【精编】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养。

本册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但对道德和法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各种社会现象,对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规则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道德和法律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人教版教材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律要求。

2.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道德品质。

3.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法律意识,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自觉践行道德和法律规范。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创新等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律要求。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具备道德判断能力和法律意识,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自觉践行道德和法律规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展示一些与家庭、学校、社会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引导学生明确道德和法律要求。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

立志,“相关链接”中引用《格言联璧》的一段话:“志之所趋,无 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 也。”接着,正文直接引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勉励学生不 仅要立志,更要勤奋,不断地努力。 内容。例如,在探讨“学习”这一话题时,把“学习”的繁体字用 说文解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学生兴趣,然后从《礼记·月令》 中对“学习”的论述开始,展开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内涵。
• 2.如果说学生収展素养是学校育人的价值表达,那么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课程育人的
(四) 《道德与法治》总体设计
• 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
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 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 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 年级教育。
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 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二) 《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理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 本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将之贯穿始终。在具体落实上,将爱
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有机渗透其中。如:
4.科学遵循育人规律
• 学生道德与法治水平的发展,从观念认识、体验内化到践行反思相
融合、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此,教材以栏目来精心搭建教 和学的脚手架,通过设计与青少年生活贴近并喜爱的活动,在讨论 与分享中达成共识。
(三)《道德与法治》教材根本意义和价值
• 1. 必须明确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立德”功能: •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介绍和编写意图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介绍和编写意图
2.规则部分的内容中关于“在无人的道口,是不是 还要遵守交通规则”的讨论、关于坚持爱国和如何 “理性爱国”的思考,都在各自不同的层面为学生 形成完整、准确和深刻的认识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就成为学生展现思维、深 化思维和拓展思维的重要抓手和基础形式。
二、教材亮点
(三)以法治意识为指向,突出法治教育,让 学生更好地理解“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2.注重学生“在社会中成长”与不断深化的 社会认识的统一。
一、特点说明
(一)注重逻辑,关照教学内容的完整呈现
3.注重作为获益者的社会成员和作为奉献者和担当者 的社会成员的统一。
一、特点说明
(二)与时俱进,强化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
1.将维护国家利益列为 一个单元,专门设置国 家利益和总体国家安全 观的教学内容。
➢ 主动融入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树立积极的生活态 度,学会互助关爱、合作共享,承担起我们作为社 会成员的责任。(行为)
三、内容结构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 我与社会 ➢ 在社会中成长
三、内容结构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 我与社会 • 感受社会生活(绚丽多彩、错综复杂) •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社会关系中确定身份)
三、内容结构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 精神境界。(认识)
➢ 增强责任感和责任心,自觉自愿地承担责任, 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健 康成长,谱写绚丽多彩的青春篇章。(行为)
三、内容结构
第六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 做负责任的人
三、内容结构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 预防犯罪 • 了解罪与罚(刑法、犯罪、刑罚) • 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 为、依法自律)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和各位同仁一起探讨交流一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二年级道德与法制教材。

一、把握课程基本理念1.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2.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与意义,尊重儿童的权利;3.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4.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

二、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性质在《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我们需要摒弃那种认为法治教育就是讲法条、讲案例的观念,把传播法的理念、精神、价值贯穿于儿童日常的生活当中。

左兆军老师总结了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三大性质: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

1.生活性珍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2.活动性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学习是知行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实现道德成长。

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2.开放性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

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共89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共89张PPT)
17
2、突出实践性
一是通过设置“方法与技能”栏目,提供可 操作性的行为策略,指引学生“怎么做”
二是设置“拓展空间”栏目通过让学生亲身 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18
实践性特点 如,在“家的意味”中,从“家 规”“家训”以及家庭文化中的“孝”等方 面,特别探讨了“中国人的‘家’”,体味 中华文化深厚的韵味和丰富的内涵,同时又 渗透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将道德和法 律有机融合。 同时,教材注重过程和实践,改变简单 告知对与错的方式,走向双向平等的交流与 开放的对话,通过实践整合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力和知识目标。
通过“对话”“指引”等方面功能让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上会产生共鸣
这样的教学,容易触动学生情感,老 师加以指导就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道德观,完成“教”与“学”的 统一。
21
《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
三、新教材内容的分析 (七年级上册)
22
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我是一个生命,我在进行一场生命的 旅行。中学生活会有怎样的风景?
4
7
(一)课标修订工作遵循两个原则
完善标准 原则
• 保持大结构不变,注重局部 调整,精益求精。
与时俱进 原则
• 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强调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
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
学生成长服务。
8
学科逻辑
(二)基于课标的修改
生活逻辑
社会变迁 科技发展 青少年成长的需要
更生活化地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

社会: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个人: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 2、突出实践性
• 3、凸显生命教育
• 4、教材体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

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四年级上册教材的解读

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四年级上册教材的解读

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三、四年级的解读一、三、四年级教材的德育观:品德培养回归生活(一)教材预设的德育目的:引导学生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生活是多样的,德育就是要使人在多样的可能生活中选择一种“好”的生活,并通过这样的生活把自己造就成一个有德性的人。

三年级上册第11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二)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以生活为逻辑的综合中西方“大德育”与“小德育”的争论道德教育思想教育礼仪教育心理教育法律教育……中国的“大德育”道德教育Moral Education西方的“小德育”道德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教育四年级上册第11课“变废为宝有妙招”法律教育科学教育四年级下册第4课“买东西的学问”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融合(三)教材预设的教学过程:关注、反思、超越生活第一步学习知识: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传统教学过程:学习、巩固、考核知识第二步巩固知识:进一步讨论好处和害处。

第三步考核知识:各种练习题。

三年级上册第5课“走进我们的老师”第二版块超越生活关注生活反思生活(四)三、四年级教材所涉及的生活领域三年级上下册教材所涉及的生活领域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快乐学习(三上第一单元)安全护我成长(三上第三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三上第四单元)我们的学校(三上第二单元)同学相伴(三下第一单元)我从小生活的地方(三下第一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三下第三单元)多样的交通和通信(三下第四单元)四年级上下册教材所涉及的生活领域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同伴与交往(四下第一单元)为父母分担(四上第二单元)与班级共成长(四上第一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四上第四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四下第二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四下第三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四下第四单元)信息万花筒(四上第三单元)中、高段教材的整体结构我们的国家六年级上册:法治专册我们的社区与公共生活我们共同的世界我们的学校生活我的家庭生活我的健康成长明确学习意义体验学习快乐掌握学习方法第1课学习伴我成长第2课我学习,我快乐第3课做学习的主人快乐学习二、三、四年级上册教材的简要解读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设计意图和结构综合的、多元的学习观1.综合性的学习观念:知识学习;生活与社会技能学习;道德学习2.快乐学习观:学习本身是快乐的3.人人都能学得好(与综合性学习观的呼应)综合的学习观学习本身的快乐和学习的成就感三年级上册第3课“做学习的主人”第一版块人人都能学得好整体性认识学校聚焦到我们的老师让学校变得更好第4课说说我们的学校第5课走近我们的老师第6课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我们的学校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设计意图和结构“热爱”的双重含义1.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对教师的热爱与感激2.对学校、教师热爱的另一方式:批评与行动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提醒学校和老师。

部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部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部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解读下: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浅出地讲述法律知识;
2、充分发挥比较教育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到多元文明的精神;
3、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
4、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激发自我潜能;
5、贴近生活,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6、实施“四个全面”课程改革,让学生在学习中拓宽视野;
7、提倡“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让学生在学习中拥有发现自我的机会。

教学建议:
1、在实施《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材时,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3、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4、让学生通过比较学习,体会到多元文明带来的精神;
5、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发现;
7、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拓宽视野;
8、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让学生体验社会实践的乐趣。

【新教材解读】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ppt

【新教材解读】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ppt

18
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
19
重视代际间的双向互动和共同成长。
做好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衔接。
20
内容的“新”
新增了 现行课标之 外,对学生 有现实教育 意义的新内 容。
资源的“新”
✓ 重视人类优秀 文化,尤其是 中华优秀文化 的传承。
✓ 直面社会现实 问题,引发学 生思考。
启示2
新增观点;深 度、广度 新材料、新活 动、新表述
➢ 呈现方式 ➢ 构建逻辑
3
规范
➢ 栏目使用 ➢ 教学建议
教材的追求
1.一套说真话的教材 2.以道德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的教材 3.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材 4.走向深度学习的教材
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在哪里。
• 距离之问,不在于是否“正面”,而在于是否 真实。只要真实、就能释放“正能量”;惟有 真实,才能释放“正能量”。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潘维:思想战线上的竞争有两 大任务,第一,要解构所谓“普世价值”,把一个药方应付 百病的荒唐道破;第二,要实事求是地总结中华民族的生存 方式,给出关于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的阐述和理论解释。一 个是破,破一个国际性的霸权话语系统;一个是立,在我国 确立对自己生存方式的自觉,也就是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自觉。

研究话题与 观点; 课程性质
不变
➢ 编写的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统领
课程性质与功能 的坚守
育人规律的 遵循
优秀传统文化的 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
在国家意志、社会良序生活的需要与青 少年生命成长之间,青少年自身的学习与生 活需要之间找到一种既科学又艺术的联结与 契合,让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光照亮生命, 进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的”

部编人教版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分析

部编人教版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分析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分析一、三年级上册教材总体特点三年级上册教材的学习对象是刚刚升入中年级的学生。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思维直观、具体、形象。

三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开始形成,逐渐向深刻发展。

三年级教材既兼顾儿童特点,又注意教材具有的思维含量。

(一)单元主题指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四个问题域四个单元不是四个领域的知识体系,而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四个领域。

每个单元的问题域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道德与法治》是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承载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具有其它学科课程所不能替代的育人功能。

这些价值观在教材中并没有用概念直接表达,而是引导学生经过探究后获得感悟并内化于心。

(二)教材编写以“学”为主线,“教”隐含在学习活动之中1.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教材范例设计的基础教材以源于学生生活的范例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交流或反思生活得到认识和情感上的提升。

第一课以婴儿、幼儿、小学三个阶段的范例唤起学生生活经验。

2.将活动“蓝本”植入教材以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第2课用游戏、做家务、交流、推荐好书、制作书签5个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快乐。

教材中还有到野外和社会上观察活动,5分钟妈妈体验活动,独自一人在家的演一演活动等。

3.设置多种栏目来引导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三年级教材的栏目共8个:活动园、交流园,故事屋、阅读角、美文欣赏、知识窗、小贴士、相关链接。

除此之处,还有一些隐含的活动,如38页“小小故事会”,39页的“制作感谢卡”。

各栏目的活动意图活动园:需要学生亲身实践、体验、动手的活动,既包括班级、小组的现场活动,也包括课外的社会学习活动。

交流园:学生课堂上的观点交流和思想分享活动,也包括观点碰撞的辩论活动。

故事屋: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

三上16页美国核物理学家拉比的故事,21页鲁迅的故事。

阅读角:同龄人的作品、适合儿童阅读的寓言、童话,或者是成人带有哲理性的文章。

三上25页“我心爱的校园一角”,39页“学生的关心让我感动”,53“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76页“爱的味道”、82页“回‘老家’过春节”。

部编版人教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反思(新教材)

部编版人教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反思(新教材)

部编版人教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反思(新教材)【教材分析】本教材分为4个章节,分别是《尊重他人》、《自我评价与自我改进》、《公平正义与法制意识》和《环境保护和文明礼仪》。

每个章节都包括了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反思等内容。

本书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自我评价、公平正义、法制意识等方面的知识。

本书还特别强调了环境保护和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帮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重视保护环境,推崇文明礼仪,以促进个人素质的升华。

【教学目标】1.理解尊重他人、自我评价等道德知识,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意识;2.了解公平正义和法制意识,树立良好的社会意识;3.培养环保和文明礼仪意识,弘扬文明风尚;4.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1.尊重他人,关注社交礼仪;2.自我评价,自我批评与自我改进;3.公平正义和法制意识;4.环保和文明礼仪。

【教学难点】1.如何更好地理解道德知识,并且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如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公平正义和法制意识;3.如何让学生树立环保和文明礼仪意识。

一、教学导入1.小组讨论:请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小组讨论:A.我们该如何尊重他人?B.你认为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有哪些好处?C.你认为什么是公平正义和法制意识?D.你是如何保护环境的?E.什么是文明礼仪?在什么场合下应该注意?2.引入新知识:在讨论后,老师现场或打开教材,请学生翻译本章节的标题。

二、教学主体1.尊重他人(第一章)A.学习目的: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掌握关注社交礼仪的知识。

B.教学重点和难点:道德知识的理解和实践。

C.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故事情境教学。

D.教学过程:(1)介绍课文内容和学习目标;(2)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社交礼仪;(3)带领学生查阅相关书籍、资料,加深对尊重他人的理解;(4)进行反馈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部编版人教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反思(新教材)

部编版人教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反思(新教材)

部编版人教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反思(新教材)全册教案教学反思本文是一份教学反思,主要围绕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四个单元展开,分别是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我们是班级的主人、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和骄人祖先灿烂文化。

文章介绍了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提供了教法、学法、教具和学具的准备。

此外,文章还提到了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设计,包括导入新课和讲授新课两个部分。

其中,讲授新课部分分为两个活动,分别是课余生活助我成长和辩论——课余生活谁选择。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了解课余生活的具体含义,学会自主选择业余生活,从实际出发选择自己的业余生活,开动脑筋解决问题,丰富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和权利,培养独立意识和合理选择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时,既能听取父母意见,又能从实际出发,选择能够锻炼和促成长的课余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板书“自主选择业余生活,丰富扩建研究生活”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平时的课余生活是怎样的?你们觉得自主选择课余生活重要吗?二、讨论与陈述(15分钟)1.分成甲方和乙方,进行讨论:课余生活应该自己选择还是由父母决定?2.选出4名代表分别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3.追问:如果当你发现自己的选择与父母的意见不一致,你会怎么办?三、小组讨论与分享(20分钟)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解决课余生活中的困惑。

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3.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流,帮助解决彼此的困惑。

四、总结(10分钟)通过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认识到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和权利,同时要听取父母意见,选择能够锻炼和促成长的课余活动。

五、安全教育(5分钟)提醒学生上下楼梯时要注意安全,切勿打闹。

六、教学反思(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自主选择业余生活,丰富扩建研究生活。

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教法和学法在教法方面,我们可以采用调查、访问、合作交流等方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余生活的重要性。

关于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结构、主要特点及教学总结【五篇】

关于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结构、主要特点及教学总结【五篇】

关于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结构、主要特点及教学总结【五篇】第一篇: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结构、主要特点及教学总结一、指导思想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业务学习,并经常阅读书籍报刊杂志,学习新的现代教学方法。

充实自己,树立新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校能遵守学校纪律,团结同事,关心学生。

坚持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

二、认真钻研教材、课标、参考资料,研究班级学生情况。

开学初,认真地学习、研读课标、教材、参考资料,仔细研究课标,讲的知识技能的要求及目的要求和重难点,研究教材重难点及注意点和关键点,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研究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掌握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家庭情况及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情况。

三、严格要求,狠抓学风对学生严格要求,狠抓学风。

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拖欠作业的行为。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学生一有进步,及时地表扬他们。

目前,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四、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施新课程标准精神1、备课认真仔细,尽力做到科学、准确、严密。

备课时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

认真编写教案,力争突出新教材新思路新方法。

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写出教学反思。

2、教学工作中,立足于课堂。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设计教法,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五、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力求讲解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及单元目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及单元目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及单元目标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教材解读】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世界之间的联系。

本单元的设计同时兼顾了城市与乡村、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差异,让偏远地区的学生也感受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也都有必要关注世界,与世界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与方法,把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

本单元围绕教学目标设置了《同住地球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两课。

第一课《同住地球村》引领学生认识和感受当今世界。

教材从认识“开放互动的世界”开始,说明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发展的、紧密联系的世界,世界与我们息息相关。

然后,从经济和文化两个角度展开当今世界的画面。

一方面从经济的角度看,是放眼全球经济,认识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辩证地看待经济全球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同时也是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落脚点是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正确认识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应对困难和挑战。

另一方面从文化的角度看,是共享多样文化,认识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辩证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交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在认识了“开放互动的世界”后,教材进而研究这个世界“复杂多变的关系”,展示变化中的世界格局和调整中的国际关系,这部分内容突出一个“变”字。

世界格局处于变化中,世界多极化,多种国家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调整中的国家关系,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世界局势复杂多变。

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认识了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了解了这个风云变化的时代之后,探寻人类如何携手共进,共同守望未来。

本课分为“推动和平与发展”谋求互利共赢”两部分。

统编-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新教材培训

统编-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新教材培训

1 学会尊重
尊重他人
3. 尊重他人的表现 • 尊重的语言 • 尊重的行为(谦虚有礼 、
平等友善、 重视他人 的意见、关注他人的需 要、维护他人自尊推己 及人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1 学会尊重
自我实现需求 尊重需求 归属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尊重他人的三个层次
尊重
1 文明礼貌:主要是外在行为上对他人有礼貌、符合礼仪和


9.日益重要的国际组 织


10.我们爱和平

2 法治教育
法 律 实 施 法 律 条 文
国际宣言、条约 法律内容(正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历史上的法典
3 在全球化背景下突出国家认同教育
1. 共同的文化——中华传统经典文化(p7、16、18、26)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先贤是如何理解尊重、宽容和反思的,又是怎么做的 2.共同的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p45) 在古代文明中,突出中华文明延续至今,未曾中断,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 重要源泉 3.共同的创伤记忆——汶川地震(p43) 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4.共同的荣耀——中国宇航员在太空行走(p65) 5.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与作用(p71-73、79-81)
在世界大背景下凸显中国的问题、地位、作用
• (在面对全球环境问题,突出中国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第5课)
• 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突出中 华文化走向世界及其对世界 的影响(第7课)
• 科技发展:郑和远洋航海的技术,我国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最新科技成果, 明代陶成道探索飞行……(第8课)
5 涉及领域
领域 我的健康成长 我们的国家 我们共同的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由秧田式教室向跨时空教室转变,教育信息化(翻转、 移动泛在)
超越四大“边界” 形成课改新特征
超越资源的边界
➢➢ 把一切资源都整合进学生的学习生活 ➢➢ 教师、学生、学习都成为生成性资源 ➢➢ 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
个考出来
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 文化考出来
2、把学生的课堂表现考出来 3、把学生的基础和九年积累考出来
(一)新的课改方向 (二)课程实施的基本思考 (三)课程的突出特点及任务 (四)教学设计的优化与实施
课改之—— 缺 憾
问题
强调 核心素养 课程改进 、整体育人
素养——
是指个体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的知识、 能力和态度
核心素养——
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 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素养 vs 能力
3.整体把握教材的育人主题
七年级:积极 八年级:尊重 九年级:责任
思考4:
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
4.教学模式可以有,但绝不 能僵化,要灵活处理教材.
考虑学生情况,循序渐进
了解学生,制定目标 理论联系实际
选取内容,组织素材
《高雅生活情趣》
兴趣
短暂
机器猫 谜语
情趣
持久
多彩 的石头
情操
超越个人
南海战士
按照这种逻辑,使效用最大化也就成为 了首要目的而不是派生目的,我们之所以道 德地待人(其他生命)仅仅是因为道德地待 人(其他生命)是实现价值最大化的途径。 也即我们的首要任务不是道德地待人(其他 生命),而是创造出有价值的某种“事态” 。在这一意义上,我们的义务也就成了相对 于某种利益的义务,而不是相对于他人(其 他生命)的义务。
在合作与欺骗之间做出选择,与60个人进行 200个单循环,最后遥遥领先的程序是怎样的?
第一回合:合作 从第二回合开始重复对方上一步的行动
善良 有原则 宽容 简单
例:合作的问题
一个有信用的神所创造的大自然,表 现于规律性、可靠性和顺序性。它能被触 摸和研究,它展示一种可知道程序。
“每一个认真参与科学事业的人都会逐渐坚信,在宇宙的 规律之中显现着一个精神——这个精神远高于人的精神,在 他的面前,我们的力量单薄的人类必须感到谦卑。这样,科 学的研究就导致一种特殊的宗教情感,它和一般天真人 的宗教情感是很不相同的。”
——爱因斯坦
两年前,我与妻子来到杭州。妻子在一家报 社工作,我则在电台做音乐节目。我们住在一个 有四五户人家的院子里。 院子里有一个大大的门,上面有一把巨大的 锁。也不知怎么养成的习惯,每一个住在院子里 的人,从外面回来,哪怕在大白天,也要顺手把 院门锁上。 事情发生在一个炎热的午后。 那时我做的是下午3点档的一个音乐节目。 我通常是在直播开始前半个小时赶到电台。在夏 天我有午睡的习惯。妻子那天刚好在报社拼版, 中午不回来。而我也睡过了头,醒来时离直播只 有半个小时了。更糟的是院子上了锁,我们的钥 匙在妻子手里,院子里其他人又不在。 院墙出奇地高,我根本无法翻出去,家里又 没有装电话。我手忙脚乱起来。
这样的教育强化了学生的个人中心意 识,使学生难以超越物质利益的冲突,更 难以超越具体规范的遵守,更遑论对人性 本质的追求与发展。当人放弃德性、人格 的追求与发展时,这样的教育还如何能被 称其为道德教育!
道德就是人性的守护,道德与人性的坚 固联结是道德教育真实存在的基本依据。 道德最根本的意义是内在的“品格”,而 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规则。“自觉为人” 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品质。
nn 素养涵盖能力,关注态度 nn 素养强调教育的价值和功能,既有学习的结果、也
是教育的成果
钱颖一 知识技能上:高均值、低方差 人格素养上:低均值、高方差
第四个发展阶段已经悄然来临——爆发式生产方式将再次 颠覆人类历史。其特征是:人类精神产品、智慧产品的生产 将取代物质产品的生产而成为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其中,科 学技术创新将成为社会最重要的产业。以往,农业、工矿业、 服务业构成了社会的三大产业,而新的产业格局将由研发、 物质生产和流通、社会服务新三大产业板块所构成。在社会 生产总值中,这三大产业会越来越趋向于形成三足鼎立的比 例关系。也就是说,在全社会的从业人员中,有三分之一从 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三分之一从事物质生产和流通,三 分之一从事社会服务。层出不穷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成果 将喷涌而出,使物质生产的效率以几何级数提高,只用很少 的人就可以满足全社会成员对物质产品的需求,从而进一步 促进了人类用更多的成员、更多的资源去进行科学研究、技 术创新和宇宙探索——这就是人类未来的演进方向。
人应该有一种伟大的情怀:对他人的关 心,对动物的怜悯,对生命的爱护,对大 自然的感激之情。他应当与某种永恒的东 西“照面”、把生命的意义与某种比个人 更宏大的过程联系起来。
如:为什么要进行环保?
伦理学中道德共同体的范围按这样 的顺序扩大: 自我——家庭——部落——国家—— 种族——人类——动物——植物—— 岩石——生态系统
承认、尊重、欣赏 理性克制、原谅释怀 以德报怨、大爱无疆
面对 差异
面对 冲突
面对 严重伤害
小宽走进 新宿舍
小宽的合 唱节风波
原谅杀儿 凶手的母亲
强化道德选择 设计问题,引领提升
道德选择的涵义以及提高道德选择能力的重

要意义是什么?
提高道德选择能力可借鉴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利于提高道德选择能力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哪
我调整后的认识是:
我打算采取的措施是:
我怎么帮助小组中的其他人调控情绪:
事件3:学校要举行语文朗诵比赛,我是班里的领诵,老 师对我付出了很多心血,同学们也寄予我很多希望。但比 赛开始前,妈妈送我到学校后下车时崴伤了脚,行动很艰 难地打车回家了,不知道她下车后要如何自己走一段路回 家。但这时我马上要上台以激昂、饱满的情绪参加比赛了 ……
超越课程的边界
➢➢ 由关注学科转变为关注课程整体(以学科内、学科间、学段间 整合为策略,关注课程空间、时间结构)
➢➢ 由学科碎片化学习转化为系统化整体学习 ➢➢ 由传统课堂向“创造与个性”式的课程转变
超越四大“边界” 形成课改新特征
超越课堂的边界
➢➢ 由有形的课堂向超越边界课堂转变,走组、走班、家校, 突出选择性;
超越四大“边界” 形成课改新特征
超越课改的边界——“课改”不仅是“改课”
➢➢ 由改结构(课程结构、课堂教学手段)转变为改意义(育人的 意义,抽象到具体)
➢➢ 由能力指向转变为核心素养指向 ➢➢ 由关注学习转变为关注生命的质量和高度 ➢➢ 由关注学科转变为重建育人文化和课程文化
超越四大“边界” 形成课改新特征
思考2:
为什么我们从小就对学生进行了诚信 教育,而到考试时只要老师没看到就抄呢?
功利主义道德教育,这种教育主张的最 终好处是个人的好处,是个人的幸福和福利 ,其他事物能够有价值,只是在于它们促进 了个体的好处、福利。这种观点认为,功利 或最大幸福原理是各种道德生活的根本,由 此,道德也就是一些人类行为的规范,道德 的正当行为将使效用最大化。
如果能左右自己的思想,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应用情绪ABC理论
调控我们的情绪
事件:今天早上,妈妈没有像往常一样按时叫我起床,我起 晚了,估计到学校要迟到了。
我调整后的认识是:
我当(自时我的安抚情)绪是: 着 这(急样没 迟理关到、的性系这慌情认,件张绪识没事)、背关是担后系我,的心,冷 问、我静 题害的冷 ,怕认静 我、识再 是冷 初生是静 中气:, 生、我 了冲能 ,动平 我静 有…下 勇…来气。来承担它。 我着想来急,死我了平!时我很少要迟迟到到,了我!相信没偶有尔按迟时到交一次上老作师业可,以老谅解师我肯,定作会业 我批可评以补我交,,这我可自怎己完么全办有!能力承担这一后果。 我都应怪该其体实妈谅,妈妈妈,妈妈应。没该有叫早我叫起我床的一啊定有,她为的什原么因没,可按能时是叫病我了起或者床不!舒服,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的思品课效果不 明显呢?
在教育内容方面,都注重 发展学生的和平、尊重、自 由、同情心、责任感等具有 时代特点的价值观
未来趋向
幸福---智慧 平等---公正 市场---法制
自由---责任 民主---和谐 科技---道德
12个观念中幸福和智慧是 两个核心的理念:幸福是人 类价值的终极目标,智慧是 人类获得幸福的根本途径。
我会如何调整我的认识: 我调整后的情绪是:
事件2:我是第5学习小组的组员,这段时间我和同组的同学 们一直在很努力地为小组1分1分地争取分数,月末我们很有 希望成为分数最高的小组。但今天,我们组的一个组员早上 在食堂抄作业,被班主任发现了,我们小组被扣了10分。 当时我的情绪是:
情绪背后,我的认识是:
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 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 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课程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 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 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 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 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我焦急地站在铁门边,透过门缝我看到了他。他是一个 正好从弄堂里经过的小乞丐,看样子不超过10岁。我喊住 他,想请他去弄堂口给妻子打个电话。似乎也只有这个办 法了。开口前我想到的是应该给他点零钱作为报酬,然而 我翻遍了身上,只有一张百元的纸币。我有些尴尬,我似 乎还无法把100元当作“零钱”给一个乞丐。 我飞快地跑回屋子想找出一些零钱,没有成功。然后 我看到了昨晚吃剩的两个馒头。隔着铁门,我把馒头递给 了他。他很高兴。我请他去弄堂口打个电话,并把那张百 元纸币放在他的手掌上。他飞快地跑向了弄堂口。10分钟 后他还没有回来,我想他大概不会回来了。当时我给自己 的安慰是,他不回来是对的——他不是一个愚笨的孩子。 巧的是邻居回来了,我借了邻居的钱打车直奔电台。 直播没有延误。 晚上问起妻子,她说没人给他打电话。我笑着对妻子 说我白信任那个孩子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