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行政领导者的素质及提升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领导者素质存在的问题及提升途径
龚代彬
容提要:行政领导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领导活动的效果和党的事业的成败。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对行政领导者素质的研究是新形势下适应变革需要的重要课题,是形势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行政领导者素质的高低,对我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着决定性作用,关系到中国梦能否实现的伟业。
关键词:行政领导领导艺术领导素质领导力
行政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在领导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领导者个体素质及领导集体素质的高低,决定行政领导活动的效果,以及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影响力的高低,关系到中国梦能否实现的伟业。
因此,提高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优化行政领导集体的素质结构,对保证领导活动的高效运行、国家的久安、人民的幸福及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行政领导者素质的涵
所谓领导素质,是指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成其特定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和作用所必须具备的特定条件,是指行政领导者
在先天禀赋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在要素的总和。
行政领导是国家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作用的发挥程度直接关系到行政目标和国家职能的实现程度。
行政领导者是国家行政机关中主管职能的承担者,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履行一定的领导职务,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组织和管理行政事务,承担一定义务和责任,处于支配或主导地位的个人和集体。
行政领导者充当着指挥者和协调者的角色,这就决定了行政领导者必须具备比一般行政工作人员更高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胜任行政领导者的职务,才能担起相应的责任。
行政领导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行政效率的高低,以及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影响力的高低,关系到中国梦实现的进程。
二、目前行政领导者素质存在的缺陷
(一)沟通协调能力不强
当前,有的领导者沟通协调意识不强,缺乏沟通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表现在:有的领导者在工作中一旦出现问题和冲突,首先想到的办法就是抓首要分子,以及如何惩罚主观认定有错的一方,或者不问青红皂白直接采取行政命令或经济惩罚方法;有的行政领导者认为经济上无职无权,问题不好解决,索性不去沟通等。
(二)缺少必要的敬业精神
敬业是锻炼才干、做好工作、成就事业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敬业与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总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人
有了敬业精神,就能剔除私欲、净化心怀、淡泊名利、开拓进取、有所作为;就能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而在现实中往往有一些领导者对学习、对工作却缺乏必要的敬业精神。
有的人面对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心浮气躁,无所用心,整日陷于应酬之中,工作懈怠,精神松散,意志消沉;有的经营起私事来,专心致志,满腔热忱,废寝忘食,而对待工作和事业则漫不经心,敷衍了事。
有的人容易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愿改革,认为只要每天把该做的事情完成,不得罪部的关键人物,那就万事大吉了。
在组织需要变革、创新时,首先考虑到会不会有损于自己的权利和利益等。
(三)品德素质不高,意识不强
行政管理部门因其管理着政府部门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部门掌握着很多机关的核心,如:人员工资、人才战略,在机关中处于非常特殊的地位,自然成了现代行政管理的核心。
基于这点,对行政管理者的素质要求就非常高。
在实践中劳资双方永远都具有一定矛盾性,当双方发生矛盾时,行政管理者的角色应当是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根据政府、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做出应有的判断。
然而,现今政府机关中有的行政管理者往往先从个人利益出发,或是惧怕失去工作职位,只得完全依照上一级干部的旨意行事,根本不考虑是否符合法律、政策的规定。
机关部出现问题并不是冲在前面,勇于承担责任,而是躲在幕后,找替罪羊。
合格的行政领导应该做到“能软能硬”,也就是对于涉及到价值观、道德规的事情,要毫不妥协地
坚持原则,但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以足够的灵活性来适应业务部门的要求。
当前,在一些行政领导者身上还存在着意识不强,素质和能力不高,缺乏习惯等一系列问题。
具体说来,一是在公权力问题上表现麻木。
一些行政领导者还不了解或不太了解有哪些公权力;二是对行政领导者义务认识表现淡漠。
一些行政领导者不能把自己摆到党的主人的高度,认为党的事情由党各级领导说了算,参与党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三是在平等意识上存在弱化现象。
一些行政领导得对平等关系认识不足,习惯于以行政隶属关系来理解和处理群众关系。
四是在责任意识上有虚化趋势。
一些行政领导者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不能从为群众谋利益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习惯于埋头干自己的事,不能从党的事业大局来开展工作,不能很好地发挥模带头作用。
五是在监督意识上有淡化的倾向。
一些行政领导者认为监督是专门机关的事,自己没有必要参与监督;有的则认为个体监督力量弱小、人微言轻,不能引起组织的重视,主动监督、检举揭发会招来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四)战略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战略思维就是全局性思维。
具体来说,战略思维就是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未来与现实的关系,并抓住主要矛盾制定相应规划,为实现全局性、长远性目标而进行的思维。
战略思维能力,蕴含着从全局的、长远的、战略的高度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远看近、未雨绸缪,高瞻远瞩、运筹
帷幄的能力;是善于抓主要矛盾,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
当前,部分行政领导者专业素质不高,对组织的管理缺乏系统的认知,不具备较强的前瞻性、战略性眼光,故在解决复杂矛盾问题时束手无策,影响党的事业的推进步伐。
(五)创新能力不强
部分行政领导者已经习惯于缺乏创造性,只知道机械被动地处理例行的日常事务。
这种状态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的行政领导工作的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人才主权时代,人才具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权与工作的自主决定权。
时代趋势要求行政管理部门在吸纳、留住、开发、激励人才上不断创新。
不能创新,上级不给权不支持,不能真正参与行政管理,这是一个方面。
但关键还是行政领导者自身素质要提高。
要有创新,就要学习,要真正建立起一个学习型的环境。
三、目前行政领导者素质存在缺陷的原因分析
(一)政治思想不够坚定
一些行政领导者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执行不够坚定,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具有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危机感。
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没有培养自己从政治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认识事物只停留在表面,未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事物的理解不深刻、不全面。
对待工作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性子就有些急燥,如遇到需要重复解释的问题时,显得没有耐心,没有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
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淡化,未切实做到为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二)理论与实际分离
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上级机关和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善于思考,动脑,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未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只要求过得去就可以了。
对业务知识的掌握不够重视,缺乏一种敬业精神,认为自己已有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适应目前的工作了,不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导至理论与实际分离。
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等到问题的出现再想办法解决。
有时由于工作的重复性,途省事,照搬照抄,只要按时完成工作就算了事。
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抱有可拖就拖的心态,今天不行,就等明天再说,对问题采取逃避的方法,认为“车到山前自有路”。
(三)缺乏学习与创新能力
有的行政领导者由于受传统观念、方法和习惯势力的束缚,对改革创新形成了一种“抗药性”,堵塞了新思想的产生。
习惯于按老经验、老办法行事,工作题目等上级出,目标要求靠上级定,办法措施要上级拿,很少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办法。
有的行政领导者思维疆化,思想上萌发不了创新的动机,创新、激情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和新问题反应冷淡。
有的行政领导者学习能力不强,看不到改革的必然趋势,分不清改革的主流和支流,遇有一点“风吹草动”,就惊慌失措,“祀人忧天”。
有的行政领导者时间观念上产慢节奏,不管周围世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依然故我,按部就班地生活。
这种停带、疆化的心理状态,严重地窒息了改革创新的精神,挫伤了、改革奋进的勇气。
(四)培训及考核机制不健全
目前,综合考核办法对思想政治状况的考核指标分散在几个类别中,一些指标的考核标准比较抽象,具体指向不很明确。
比如,对领导班子成员的测评要求从德、能、勤、绩、廉等5个方面进行评价,不利于参评人员准确判断和评价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状况。
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考核评价结果缺少权威性。
一是缺乏干部“德”的考核的配套机制。
考察对象的工作表现、工作态度、工作成绩等外在表现容易评判,而在素质如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水准等方面的情况难以把握。
二是缺乏干部“德”的考核的关联机制。
由于时间短,难以对干部全面系统了解,对失德行为的考核,往往是滞于事后,只能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
四、行政领导者素质的提升途径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改革发展任务,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关键在党,就要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关键在人,就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加强政治思想的宣导,提升意识与品德修养
1、注重理论学习,不断帮助广大行政领导者增强理论素养和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能力。
通过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改造主观世界,增强党性修养,始终不渝地坚定理想信念,不管面临怎样的复杂局面和环境,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作出科学的判断;通过学习,深刻领会解放思想、实事、与时俱进的精髓,把握执政规律,争取工作的主动权。
2、求真务实,努力改进工作作风。
作风问题事关重大,从某种意义上讲,作风是能力的保证,一个人没有好的作风,好的德行,拥有再大的本事也无济于事。
好的作风才能保证权力正确运行。
加强作风建设就是要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领导干部的思想过硬了,才能从根本上抵御各种诱惑,永不变质;作风实了,才能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严格自律了,有了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才能抵制贪图享受、奢侈浪费和追求低级趣味的不良倾向。
只有抓住了这些带根本性的问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才落到了实处,才有坚实的个体基础。
3、加强沟通协调,密切联系群众。
在社会利益相关性矛盾凸显,党群、干群关系矛盾易发,处理化解矛盾的难度增大的情况下,对行政领导者的沟通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行政领导者要协调各个社会阶层、各个群体的关系,需要以正确的手段沟通党与群众的关系,需要以高超的艺术协调各种人际关系,调和、化解各种矛盾。
在日常工作里,领导干部能做到“诚信”为人民服务,必须真心与群众谈心、
与群众心连心,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必须真实获取群众愿望、才能受到群众的尊重,必须真情关心帮助群众、才能为群众排忧解难。
(二)认真学习,提高学习、创新能力
创新是发展的能源;创新是造福一方的灵丹妙药;创新是执政能力的第一推动力。
因此,行政领导者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
主席说:“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创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创新创造中前进的。
要破解中国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除了深化改革,别无他途。
中华民族以伟大创造能力著称于世。
我们要适应历史前进的要求,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敢于下深水、涉险滩,勇于破藩篱、扫障碍,推动中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创新,本身就是“披荆斩棘”,在“山重水复”中辟蹊径,困难很多,但只要锐意进取,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将立于不败之地。
创新是和谐社会的活力之所在,和谐是创新最宜人的氛围。
一个创新型国家,一个和谐的社会,一定会屹立于人类的!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专业素质
加强干部的实践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干部的真本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
要有计划地把有发展潜力的干部安排到条件艰苦、困难较多、情
况复杂的地方去工作,到大风大浪中经受磨炼和考验,使他们在锻炼中成长起来,成熟起来。
(四)健全培训及考核机制
1、创新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和品德状态的考核指标体系。
新时期应科学、合理设置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和品德修养的考核硬指标,把对思想政治和品德修养的考核指标集中起来,形成较为完整的思想政治状况考核指标体系,加大对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状况的考核力度。
在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和品德状况的考核指标上主要有八个方面:一是政治态度,包括理想信念、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二思想品质,包括党性修养和思想修养;三理论素养,包括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及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作风状况,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情况;五是道德品质,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情况;六是精神状态,包括事业心和责任感、敬业精神、心理素质等;七是组织纪律观念,包括法制意识、组织观念,执行党纪国法情况,以及坚持原则、自我约束等情况;八是廉政情况,包括遵守廉政规定,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与要求,接受群众监督等情况。
同时,根据不同层次、职位领导干部的职责和工作实际,还可适当增加一些体现其工作特点的指标。
进一步明确每一考核指标的涵和外延,尽可能将考核指标具体化,判断和评价的考核方式非常明确,也易操作。
按照系统分析的思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赋予各项考核指标、每一考
核点以相应的权重,并根据每个考核环节对同一指标的评价结果,加权计算积分,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量化分析评价。
2、健全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和品德状况考核方法。
一是完善测评方法。
应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职位说明书,明确职位任职资格、职位职责、工作目标等,并在测评前向参加测评人员发放职位说明书和领导干部的述职报告,确保参评人员充分了解测评要求和测评对象的基本情况,如实填写测评容,切实解决测评中存在的问题。
应按领导干部的职务层次和职位特点,根据代表性、知情度和相关性,合理界定参加测评的人员围。
进一步完善测评的指标设置。
增加领导干部工作是否坚持原则、是否大胆负责、是否经常开展批评等测评容,以解决测评中存在的“老好人”得票偏高,而一些工作上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同志得票偏低的问题。
二是改进民意调查方式。
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增加到调查对象所在单位的调查,增加街头随机调查,增加调查、随机走访、邮寄问卷和电子问卷的数量,更广泛地听取真实民意。
总结一些地方委托相对独立的第三方开展民意调查的经验,积极探索民意调查工作专业化的途径。
精心设计民意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涉及的问题,既要力求全面、准确、规,又要体现调查对象的岗位职责,突出重点,简明易懂,让参与调查人员“看得懂、评得准”。
三是改进个别谈话方式。
应尽可能选择了解干部情况的同志参加个别谈话,切实解决“听不到想听的实话”等问题。
面上谈话中,应从考核考察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个人品德、能力、工作实绩等方面是否符合提拔条件分别设计问题,避免笼而统之的“是否
同意提拔使用”的提问。
考核考察组与考核考察对象集体面谈中,可就考核考察中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向考核考察对象提出询问,请考核考察对象予以回答,以深入了解考核考察对象的德才素质及心理素质。
3、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品德状况考核制度机制。
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状况是动态的、变化的。
不仅要对拟提拔对象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考核考察,防止思想政治素质不高和品德不良的人走上领导岗位,更要注重对“在位者”的个人品德状况进行经常性的考核考察。
建立定期民意调查制度,逐步把考核的触角延伸到领导干部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通过个别访谈、走访考察对象的居住地基层党组织、邻居和家庭等方式,了解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的表现情况。
建立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品德状况定期考核分析制度和领导干部定期党性
分析制度,结合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和领导班子生活会,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品德状况进行综合分析,逐步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品德状况考核档案。
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巡视组和信访等部门的联系,建立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动态信息共享机制。
建立考核评价结果公示、公议、反馈、申诉制度,进一步增强干部考核工作的透明度。
参考资料:
1、周家佳,《试论行政领导的形象塑造》,《新西部(理论版)》2012年第12期。
2、王玉华,梁朵朵,《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公共行政领导者危机决策能力探析》,《经济师》2014年第8期。
3、邵润松,卢霖,《浅析行政领导者素质的提高》,《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27期。
4、颖,《关于提高我国行政领导者素质的思考》,《行政与法》2013年第11期。
5、黄龙,晔,《行政组织部下属对领导者素质的影响》,《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9期。
6、唐宁泽,《我国基层行政领导素质问题与对策研究》,《知识经济》2012年第20期。
7、胡彦林,《构建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考核机制》,《中国人大》201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