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第一课 光与色的世界 教学设计 (2)教案
光与色的世界
《绘画》第二单元第一课光与色的世界一、基本说明1、模块:高中美术《绘画》(选修)2、年级:高一3、教材版本:湖南美术出版社4、章节:第二单元第一课二、教学分析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掌握光源色在写实色彩绘画中的主导作用。
难点是理解固有色与光源色、环境色之间的关系。
通过活动练习使学生获得概括、归纳色彩的表现技能与方法,获得对画面色彩的初步把握能力。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探究精神与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尝试性的练习,在直观体验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内化知识、掌握技能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对光的分析,了解日光在不同气候、季节以及不同时段使物体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尝试概括与归纳风景作品中的大体色彩关系,感受光源色对物象及画面色调的影响;养成细致观察、研究分析的学习习惯,形成对色彩的敏感意识;学会关注生活中丰富的色彩变化现象,为学习色彩表现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通过学习,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光源色在写实色彩绘画中的主导作用。
2、难点:色彩产生的基本条件,理解固有色与光源色、环境色之间的关系。
(三)、内容分析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掌握光源色在写实色彩绘画中的主导作用。
难点是理解固有色与光源色之间的关系。
要通过活动练习使学生获得概括、归纳色彩的表现技能与方法,获得对画面色彩的初步把握能力。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探究精神与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尝试性的练习,在直观体验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内化知识、掌握技能的教学目的。
(四)、学情分析本课所教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一定的自我评价意识,对美术学科有较浓兴趣,但对美术及美术学科本身的一些知识并不很明确。
(五)、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创设丰富的色彩感受活动,激发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掌握色彩产生的条件及基本知识,理解物体色彩变化的条件及其变化规律,从艺术家运用色彩表现生活的作品分析中明确学习的目标。
光与色的世界教案
光与色的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与色的基本概念,掌握光的三原色和色的三原色的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光与色的兴趣,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的三原色、色的三原色、光的色散现象。
2. 教学难点:光的色散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与色的奥秘。
2. 运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光的色散现象。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光与色的相关资料、实验器材(如三棱镜、白色屏幕、光源等)。
2. 学生准备:好奇心、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有趣的光与色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如彩虹、变色饮料等。
2. 探究光的三原色: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光的三原色的变化,引导学生了解光的三原色的概念。
3. 探究色的三原色: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色的三原色的变化,引导学生了解色的三原色的概念。
4. 光的色散现象: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光的色散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5.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光与色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彩色滤光片、设计彩色图案等。
6.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光与色的知识点,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
7.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与光与色相关的实践作业,如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光与色现象,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方式,掌握光的折射、反射和衍射现象。
2. 培养学生对光的传播和现象的兴趣,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方式、光的折射、反射和衍射现象。
2.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反射和衍射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八、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的传播和现象的奥秘。
2. 运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光的折射、反射和衍射现象。
光与色的世界教案
光与色的世界教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光和色彩是无处不在的。
我们可以看到彩虹、日出、日落、蓝天白云等美景,也可以欣赏到电影、绘画、摄影等艺术作品中的色彩世界。
因此,学习光和色彩对于发展孩子的视觉能力和艺术欣赏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教案主要针对小学生,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和活动,让他们认识光的基本特性,了解颜色的形成以及学会如何运用光与色彩。
一、光的特性1. 光的传播让孩子们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点亮一盏手电筒,用一张纸挡住光并向其他方向移动,孩子们会发现光随着纸而移动,而且光可以穿过一些透明的物体,如玻璃、水、空气等。
这说明光具有直线传播和穿透性。
2. 光速1. 让孩子们通过实验来了解飞快的光速。
如在一个明亮的房间里打开一根荧光棒,并迅速在手上甩动,孩子们会看到光被迅速地抛掷,形成一条条弧线。
这就是光速非常快的一个很直观的实例。
2. 分享有关光速和光的其他特性的科学故事,例如牛顿如何发现白光可以分解成七种颜色的故事,以及爱因斯坦如何提出光速不变原理的故事。
3. 光的反射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孩子们观察光线的反射现象,比如让孩子站在墙壁前面,并投影一个光源在他们的背后,孩子们会看到自己的影子投影在墙上。
其次,通过让孩子学习镜子反射法,让他们在实验中使用各种平面和凸透镜,观察到反射和折射现象。
二、颜色的形成1. 光分解实验使用一束光照射一个三棱镜,孩子们会看到光分解成七种不同的颜色在墙上反射。
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白光由彩虹色组成的原理。
2. 颜料混合实验通过实验让孩子体验了解颜料的混合原理。
首先引导孩子混合黄色和蓝色的颜料,发现结果是绿色,这是因为黄色和蓝色颜料可以吸收紫外光,只反射绿色部分的光线。
相似地,让孩子尝试混合红色和黄色颜料,就可以得到橙色。
三、运用光和色彩1. 制作拍摄室首先需要为孩子制作一个黑暗的房间,并在房间的上部和两侧挂上白底灯布,开启适当数量的白光。
然后让孩子们制作用于打造几种不同的光效的物品——如传统的过滤器、颜料、泡沫纸等,让他们在摄影棚里拍照,体验颜色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用镜头记录自己的视觉创意。
【教案】光与色的世界+教学设计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选择性必修1+绘画
课时教学设计第1课时光与色的世界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湘美版选择性必修《绘画》第二单元第一课《光与色的世界》,是以探究色彩的本质为主要内容。
人是依靠眼睛辨别色彩的,而眼睛是一个光学接受器,所以人眼看到的色彩都和光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本节课需要解决的:1.光与色的关系;2.固有色、光源色的概念; 3.光源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4.环境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2.课时学情分析:本课教授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但是对色彩理论知识了解的不够透彻。
因此本课在教学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观察的、实践的过程中了解色彩的相关知识。
3.课时学习重点:能通过研究性学习,深入分析绘画作品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某种情景的特征、突出作品主题,感受色彩的情绪和魅力。
4.课时学习难点:掌握一定的光与色变化规律和色彩绘画的表现规律与技能。
2.课时学习目标:认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尽可能获得更多的与绘画的色彩有关的信息,养成良好的观察色彩的习惯,并能够表达出来。
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通过座谈的形式让学生展开对绘画名作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绘画中的一些表现方式和风格与绘画主题之间的关系。
通过课上所学,尝试用色彩知识完成一组习作。
让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研究分析的学习习惯,学会关注生活中丰富的色彩变化现象,产生对绘画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打下基础。
3. 课时教学过程:环节1:情境:播放视频《威尼斯的色彩岛》问题:这段视频里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教师小结:这些漂亮的色彩如果在漆黑的夜里,你还能看见吗?说明色彩的形成和什么有关?教师小结: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要素,如果没有光,我们就无法看到任何物体,是光赋予了我们丰富的色彩世界。
活动:学生欣赏视频评价:带入色彩鲜明,情感舒畅的教学情境。
设计意图:采用视频导入的模式,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出课题《光与色的世界》。
环节2:情境:丰富多变的色彩(一)17 世纪,科学家牛顿发现白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而色彩就是一种可见光的光波在视觉上的一种反应。
湘美版高中美术绘画课件第一课 光与色的世界 课件 (2)
光与色的世界
第二单元 绘画中的色彩
光与色的世界
★三原色
原色,又称为基色,即用以调配其他色彩的基本色。 原色可以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而其他颜色不能调配 出三原色。
三原色通常分为两类, 一类是色光三原色,另一类是 颜料三原色(在美术上定义为色彩三原色)。
第二单元 绘画中的色彩
光与色的世界
红、绿、蓝
色光混合次数越多, 色光越亮
作用,从而造成相互影响下的色彩变化。
第二单元 绘画中的色彩
固有色
(绘画中色彩表现的基础)
光与色的世界
第二单元 绘画中的色彩
光源色
光与色的世界
(用两个分别包了蓝色布和红色布的手电筒做光源, 分别照射在两个一样的白色的瓷杯上,让学生观察,
光源色对物体颜色带来的影响。)
第二单元 绘画中的色彩
第一课 光与色的世界
作用,从而造成相互影响下的色彩变化.
第二单元 绘画中的色彩
↙
光与色的世界
偏红
物体固有色与环境色变化情况
↙ 偏蓝
第二单元 绘画中的色彩
环境色的变化规律:
光与色的世界
光洁
强
材质
浅色
强
粗糙
弱
深色Hale Waihona Puke 弱距离 物体间近 强
物体间远
弱
部位
物体暗部反光区
强
第二单元 绘画中的色彩
光与色的世界
德加《等候》
达芬奇:
ART APPRECIATION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
绘画
第二单元
绘画中的色彩
第二单元 绘画中的色彩
光与色的世界
第二单元 绘画中的色彩
第一课 光与色的世界
湖南美术出版社高二美术《绘画》教案光与色的世界[001]
湖南美术出版社高二美术《绘画》教案光与色的世界[001]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基本概念,掌握光的反射、折射、透射的基本知识;2.掌握颜色三要素的概念和基本知识,了解光谱和彩虹的形成;3.掌握颜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能够从现实生活中选择素材进行色彩创作;4.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水平,强化学生的视觉感受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1.光的基本概念;2.光的反射、折射、透射的基本知识;3.颜色三要素的概念和基本知识;4.光谱和彩虹的形成;5.颜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三、教学重难点1.光的反射、折射、透射的基本知识;2.颜色三要素的概念和基本知识;3.颜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四、教学方法1.讲授;2.示范;3.练习;4.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光的基本概念1.了解光的种类、特性、传播方式;2.介绍光的物理量 - 光强、光通量、照度和亮度;3.讲解光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
2. 光的反射、折射和透射1.介绍反射、折射和透射的概念;2.讲解反射、折射和透射的规律及其应用。
3. 颜色三要素1.介绍颜色的三个要素 - 色相、明度和饱和度;2.讲解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的概念和特点;3.示范如何调配颜色。
4. 光谱和彩虹1.介绍光谱和彩虹的形成原理;2.讲解光谱和彩虹的颜色组合及其特点。
5. 颜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1.介绍颜色的理论知识,如色彩搭配、色彩响应等;2.示范如何运用颜色来表现情感、氛围和空间感;3.练习如何选择素材进行色彩创作。
六、教学评价1.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2.向学生提供专业的评价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要求1.学生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和提问;2.学生要熟练掌握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3.学生要诚实守信,遵守教学纪律。
八、教学资源1.《绘画》教材;2.录音笔。
九、作业安排1.阅读有关教材及作业;2.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3.准备展示作品。
十、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讲授、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光的基本概念与光的反射、折射、透射的基本知识,掌握颜色三要素的概念和基本知识,了解光谱和彩虹的形成原理,掌握颜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湖南美术出版社高二美术《绘画》教案光与色的世界
湖南美术出版社高二美术《绘画》教案:光与色的世界一、教学内容本教案是针对湖南美术出版社高中美术课程《绘画》所设计的一节课,主要内容为光与色的世界。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光和色的本质和相关概念•掌握颜色的基本理论知识•准确理解颜色搭配原理2. 技能目标•掌握各种颜色在调配和搭配中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实践,提高色彩感知和表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色彩表达和创作3.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对自然景色和人造物品的色彩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和分析,增强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和各种艺术形式的兴趣和爱好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应提前了解学生的基本美术水平和兴趣爱好,为后续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教师应准备好使用的教具和材料,如颜料、画板、画刷等。
2. 导入活动教师将介绍“光与色”的概念和意义,以及与之相关的常见艺术形式,如油画、水彩画等。
3. 中心活动活动1:颜色的色彩分类教师首先介绍基本颜色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RGB色彩和CMYK色彩。
教师将给出三个题目,让学生通过组合基本颜色的方式来完成。
活动2:颜色的调配教师给出颜色搭配表,让学生通过调配来达到颜色搭配表给出要求的结果,并将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活动3:自主创作在颜色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由的创作和表达,鼓励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
4. 课堂总结教师将对本节课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进行总结和回顾,并对学生进行反馈和评价。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阐释光与色的关系和基本理论•讲述颜色调配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 教学难点•颜色调配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实践和创作达到对颜色的敏感度和表现力的提升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三个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形势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营造了活泼有趣、开放尊重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得到了积极的锻炼和提高。
同时,本节课重视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个性化创作能力,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的多元化、个性化和创新性。
光与色的世界教案
《光与色的世界》教案一、教材分析㈠教学目标本课是绘画技法理论课,也是色彩理论第一课,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理论知识,了解物象的色彩有三种:即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
㈡重点掌握物象的三种色彩:物象的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
㈢难点物象在不同的光源下所呈现的不同色彩效果。
物旬在不同的环境下所呈现的不同色彩效果。
㈣内容结构本课题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光与色的关系,即色彩的形成;第二部分讲述光源及其色彩;第三部分讲述物象的三种色彩: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
二、教法本课基本色彩概念知识采用讲授法;不同光源、不同环境对物象色彩的影响采用实物演示法和对比分析法;引入课题采用提问式教法;还有课堂练习教法。
三、学法记录、观察、理解、记忆、练习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教材、实物准备(不同色彩的灯泡、手电筒、粗糙的瓶罐、苹果、不同颜色的布等)学生:教材书、绘画色彩工具材料(白纸、彩色蜡笔、水彩笔等)1、导入: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的色彩》视频(一分钟左右)。
教师提问:刚才大自然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色彩在漆黑的夜晚能否看见?请同学紧闭双眼,假设是在漆黑的夜晚,能否看得见物体的色彩呢?(不能)导入课题:说明光与色的关系——光是色之母2、光源光源——是指本身会发光的物体。
如太阳、电灯、火、闪电、手电筒等。
不同的光源色彩倾向是不同的。
如暖色的太阳光、冷色的月光、黄色的灯光、蓝白的日光灯。
教师展示图片说明不同光源的色彩,学生完成教材中第一个“思考与交流”(教师提示)3、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重点)a.固有色——即物象的本来颜色。
如花是红的,叶是绿的,桔子是橙色。
b.光源色——即光源的本色。
物体的色彩经常会受到光源色彩的影响而发生丰富而微妙的变化。
展示图片:一个白色茶杯、一个苹果在自然光、蓝色光、红色光的照射下所呈现的不同色彩效果,思考不同光源下物体的色彩变化有何不同?完成思考与交流二。
湖南美术出版社高二美术《绘画》教案光与色的世界[001]
湖南美术出版社高二美术《绘画》教案光与色的世界[001]前言光与色是美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为画面注入了生命和活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高二美术学生进行讲解和实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光与色的运用,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教学目标1.理解光的三种表现形式:透明、反射、折射2.学会利用光线表现立体感和体积感3.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色彩运用方法4.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教学步骤第一步:讲解1.光的三种表现形式:透明、反射、折射–透明:是指光线穿透透明物体后出现在另一边,如玻璃、水等–反射:是指光线从物体表面反射回来,如镜子、光滑表面等–折射:是指光线经过介质后方向的改变,如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时的弯曲现象2.光的作用–使物体表现出明亮和色彩–表现空间立体感和体积感3.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色彩运用方法–基本颜色:红、黄、蓝–三原色:红、黄、蓝–三次元色:橙、绿、紫–色彩搭配•同色系搭配:指将颜色的明暗程度混合•互补色搭配:指两个对立色混合后产生对比效果第二步:实践1.在黑色纸张上画出一个立体的几何体,分别利用透明、反射和折射的光线表现在不同角度下的明暗变化和形状变化2.利用不同色彩和色彩搭配,完成一幅色彩饱满的静物画或风景画3.将画作与同学互相欣赏,进行评析和交流效果评估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光的三种表现形式和作用,并在绘画实践中正确运用2.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色彩运用方法,并在绘画实践中选出合适的色彩进行表现3.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有明显提升总结本教案通过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光与色的世界,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希望学生们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并创造更加出色的绘画作品。
湖南美术出版社高二美术《绘画》教案光与色的世界[001]
湖南美术出版社高二美术《绘画》教案光与色的世界[001]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是针对湖南美术出版社高二美术教材《绘画》中的第一单元《光与色的世界》编写的教案。
该教案旨在通过讲解光的基本概念、色彩的构成原理以及绘画中的色彩运用等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对光与色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
本教案共分为六个小节,每个小节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等。
二、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掌握色彩的构成原理和基本分类;3.理解色彩在绘画中的表现和运用;4.提高对光与色的感知和表现能力;5.培养学生的美术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1.光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色彩的构成原理和基本分类;3.色彩在绘画中的表现和运用。
四、教学内容1. 光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光的概念和特性;2.光的传播和折射;3.光的色散。
2. 色彩的构成原理和基本分类1.色彩的基本属性;2.色彩的构成原理;3.色彩的基本分类。
3. 色彩在绘画中的表现和运用1.色彩的表现手法;2.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技巧。
五、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操作和讨论等。
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光与色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实践操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
六、教学步骤小节一:光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教学目标:了解光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教学重点:光的概念和特性;3.教学内容:–光的概念和特性的讲解;–光的传播和折射的示范和实践操作;–光的色散的讲解和示范。
4.教学方法:讲授法和示范法;5.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光的概念和特性;–第二步:进行光的传播和折射的示范和实践操作;–第三步:讲解光的色散并进行相关示范。
小节二:色彩的构成原理和基本分类1.教学目标:掌握色彩的构成原理和基本分类;2.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属性和构成原理;3.教学内容:–色彩的基本属性的讲解;–色彩的构成原理的讲解;–色彩的基本分类的示范和讨论。
第1课 阳光下的世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岭南版
教案标题:第1课阳光下的世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与色的关系,知道阳光对物体颜色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影变化,提高对色彩的敏感度。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表达阳光下的美好世界。
二、教学内容1. 光与色的基本知识2. 阳光下物体颜色的变化3. 光影的表现方法4. 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与色的关系,阳光下物体颜色的变化。
2. 教学难点:如何观察生活中的光影变化,并将其运用到创作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光与色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光对物体颜色的影响。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阳光下的颜色变化。
3. 观察法: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影变化,培养观察能力。
4. 练习法: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向学生展示阳光下的美好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阳光吗?为什么?2. 讲解光与色的基本知识a. 讲解光的性质,如光源、光线、光强度等。
b. 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如色相、明度、饱和度等。
c. 引导学生了解光与色的关系,知道阳光对物体颜色的影响。
3. 演示阳光下物体颜色的变化a. 准备实物,如苹果、香蕉、绿叶等。
b. 在阳光下观察实物的颜色变化,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光对物体颜色的影响。
4. 观察生活中的光影变化a. 指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光影变化,如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地面、墙面上的光影。
b.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光影变化,如早晨、傍晚的阳光,树荫下的光影等。
5. 讲解光影的表现方法a. 讲解光影的绘制方法,如明暗对比、线条勾勒等。
b. 展示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学习光影的表现技巧。
6. 创作实践a. 布置作业:以“阳光下的世界”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b. 提醒学生注意光与色的关系,运用所学知识表现阳光下的美好景象。
湖南美术出版社高二美术《绘画》教案光与色的世界
湖南美术出版社高二美术《绘画》教案:光与色的世界前言绘画是一种表现和创造美的艺术形式,而要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就需要在绘画技巧、构图、色彩运用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
本教案主要针对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二年级美术教材《绘画》的一节课,主题为“光与色的世界”,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着色彩的构成和运用展开,帮助学生掌握色彩运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绘画技巧和艺术创造力。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感知色彩之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艺术创作中色彩运用的规律和技巧。
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以下方式满足学生的教学需要和个人成长目标:•理解光与色的基本知识,包括色轮、互补色、三原色等内容。
•掌握色彩运用的基本技巧,包括色彩的明度、饱和度、色调等方面。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提高绘画技巧和艺术创造力。
•提高审美能力,感知色彩之美,培养对美的敏感和热爱之心。
教学内容1. 光与色•光是由微小的电磁波构成的,是一种电磁波辐射现象。
光可以感知到色,而色是人类大脑对不同波长光的产生的视觉效果。
•色彩由三原色组成,也就是红、绿、蓝三种颜色。
三原色混合可以产生中性色,而三原色之间的混合可以产生其他所有颜色。
•色轮是颜色组合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包含了所有颜色的圆形图案。
色轮分为三类:原色、二次色和三次色。
原色是指红、黄、蓝三种颜色,二次色是由两个原色混合形成的色彩,三次色是由三个原色混合形成的色彩。
•互补色是指在色轮中互为对立的颜色,如红-绿、黄-紫、蓝-橙等。
互补色混合可以产生中性色。
2. 色彩运用•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也就是色彩的亮度或暗度。
明度的高低会影响画面的整体光感。
•色彩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或鲜艳程度,颜色的饱和度高低也会影响画面的整体效果。
•色调是指一幅画面整体呈现的色调或色系。
不同的色调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色彩运用技巧包括:对比运用、配色运用、加色运用、减色运用等。
不同的色彩运用技巧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意义。
《光与色的世界》教案
《光与色的世界》教案绘画二单元第一课一、基本说明1、模块:高中美术《绘画》(选修)2、年级:高中二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美术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二单元第一课5、授课人:略6、学时数:45 分钟(教室授课)二、教学分析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掌握光源色在写实色彩绘画中的主导作用。
难点是理解固有色与光源色、环境色之间的关系。
通过活动练习使学生获得概括、归纳色彩的表现技能与方法,获得对画面色彩的初步把握能力。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探究精神与观察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通过尝试性的练习,在直观体验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内化知识、掌握技能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对光的分析,了解日光在不同气候、季节以及不同时段使物体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尝试概括与归纳风景作品中的大体色彩关系,感受光源色对物象及画面色调的影响;养成细致观察、研究分析的学习习惯,形成对色彩的敏感意识;学会关注生活中丰富的色彩变化现象,为进一步学习色彩表现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通过学习,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光源色在写实色彩绘画中的主导作用。
2、难点:色彩产生的基本条件,理解固有色与光源色、环境色之间的关系。
(三)、内容分析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掌握光源色在写实色彩绘画中的主导作用。
难点是理解固有色与光源色之间的关系。
要通过活动练习使学生获得概括、归纳色彩的表现技能与方法,获得对画面色彩的初步把握能力。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探究精神与观察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通过尝试性的练习,在直观体验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内化知识、掌握技能的教学目的。
(四)、学情分析本课所教对象为高二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一定的自我评价意识,对美术学科有较浓兴趣,但对美术及美术学科本身的一些知识并不很明确。
(五)、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创设丰富的色彩感受活动,激发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掌握色彩产生的条件及基本知识,理解物体色彩变化的条件及其变化规律,从艺术家运用色彩表现生活的作品分析中明确学习的目标。
【教案】光与色的世界湘美版(2019)选择性必修1+绘画
品里的呈现。
深化教学:完成思考与交流p30
展开教学:我们通过前边的学习认识到我们眼睛看到
颜色的原理,也学习到了影响物体色彩的
几种因素和物体色彩完整呈现的规律。
现
在我们小结以下:
物体受光部受光源色影响,物体背光部受环境色影响,
物体的灰面,也就是受光和背光之间受光
源色和环境色影响较小呈现的是物体本
身的固有色。
深化教学:下边有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所学回忆在日常生活中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比较明显的情境,或者在诗词里有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的例子举例给大家。
静物作品欣赏并分析光源色环境色和固有色的关系,
深化教学:课后完成活动建议p32:
课堂小结:人类在他诞生的开始就运用色彩创作美术作品满足自身需求,色彩产生的原因和色彩规律在逐渐被人类了解以后,对色彩的使用更全面完整更科学。
学习评价
内容
在已完成的项目后面
划“√”或简述
你是否了解色彩的主要表现形式?
你是否理解色彩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
对于不同时期的色彩观念你是否能区分
差异,并理解其背后的原因?
对一件色彩作品你能结合当时人类的生
活进行深度解读吗?。
湘美版绘画《光与色的世界》说课稿
湘美版绘画《光与色的世界》说课稿一、选题意义和背景1.1 选题意义绘画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观察和思考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光与色的世界》作为湘美版绘画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章节,通过探索光影与色彩的表现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感受和表达光线的神奇与色彩的魅力。
本节课的开展将引导学生走进光与色的世界,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1.2 背景介绍《光与色的世界》是湘美版绘画教材中的第四章,也是整个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篇章。
通过学习这一章节,学生将了解光线与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并通过实践进行创作。
本节课的开展将贯彻教材的内涵,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艺术创造力和绘画技巧。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2.1 教学目标•理解光影与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和表现方式;•掌握绘画中的基本光线表现技巧;•创作一幅能够表达光与色世界的作品。
2.2 教学重点•光影与色彩的关系与表现方式;•绘画中的基本光线表现技巧。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3.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光线与色彩的关系;•绘画中的基本光线表现技巧;•光与色的表现方法。
3.2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教师讲解:通过讲解光线与色彩的关系和绘画中的光线表现技巧,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
•示范演示:教师进行绘画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
•学生实践:学生进行绘画实践,通过实践提高技能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过程安排4.1 导入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描绘光与色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名画中的光影效果,引起学生的兴趣,以便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4.2 知识讲解与示范教师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光与色的关系及绘画中的基本光线表现技巧,引导学生理解。
4.3 绘画实践教师进行光与色的基本绘画示范,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观察和模仿提高技能。
4.4 作品展示和评价学生完成绘画后,可以进行作品展示,并进行相互评价和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感受。
4.5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供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对绘画的更深层次思考和探索。
教案--《光与色的世界》
(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能通过研究性学习,深入分析绘画作品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某种情景的特征、突出作品主题,感受色彩的情绪和魅力。
教学难点:掌握一定的光与色变化规律和色彩绘画的表现规律与技能。
湖南省长沙县第一中学教室统一备课用纸
科目
美术
年级
时间
课题
《光与色的世界》
(知识.能力.品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尽可能获得更多的与绘画的色彩有关的信息,养成良好的观察色彩的习惯,并能够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通过座谈的形式让学生展开对绘画名作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绘画中的一些表现方式和风格与绘画主题之间的关系。通过课上所学,尝试用色彩知识完成一组习作。
4.课堂总结
法国浪漫主义绘画大师德拉克洛瓦:“整个世界都是反射的”,光线照射下的诸多因素不同,都会使物体色彩大不一样,需具体分析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
希望同学们:细心观察,耐心体会!感受大自然的色调!领略画面中的色调!勾勒生活学习中的色调!
5.课后延伸,情感升华
尝试按照不同的时间段画出《窗台前的苹果》的画面大体色彩关系
【设计意图】课堂选取、展示一些色彩鲜艳的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在提示学生的观察、分析与概括的能力的同时,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
3.合作探究、展开想象
(一)导入新课
(媒体形式:学生参与,播放课件)
是什么赋予物体色彩呢?
1、光与色的关系
知识点一:白色是最单纯的光吗?
光与色的世 教案
光与色的世界◆【设计思想】形和色是构成绘画的基础。
本堂课是在讲完造型后,帮助学生开始认识色彩。
整堂课要以探索研究的形式作为主体基调。
最好能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开展课堂讨论或者辩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积极研究绘画中光与色的奇妙。
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抛出新颖的课题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学生讨论发表之后,提出一些科学的论据,然后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每一个结论得出后,都通过简单的小实验或者事实论证。
学生再通过观赏不同的绘画作品对比、分析光与色在绘画作品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分析】这节课是色彩单元中的第一节课,课的本身理论性较强,要让学生理解内容,要上得生动有趣,深入浅出,需要辅以例子,实验等手段,让学生直观的看到理论现象,产生直接的视觉经验,教学效果才能轻松有效。
本课是以探究色彩的本质为主要内容的。
简单来讲:人是依靠眼睛辨别色彩的,而眼睛是一个光学接受器,所以人眼看到的色彩都和光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以有以下几个要点是需要本堂课解决的:1、光与色的关系;2、固有色到底是什么概念;3、光源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4、环境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教学目标通过对光的分析,了解日光在不同气候、季节以及不同时段使物体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形成对色彩的敏感意思;尝试概括与归纳风景作品中的大体色彩关系,感受光源色对物象及画面色调的影响;养成细致观察、研究分析的学习习惯,学会关注生活中丰富的色彩变化现象,为进一步学习色彩表现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教材学生:教材、绘画色彩工具与材料观察我们身边的树荫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看看颜色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池州市中学一级教师职务评审细则(试行)[日期:2006-09-06]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中小学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根据《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制定本评审细则。
本评审细则适用于中学、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市、县级教研机构教研员,市、县级以及学校电教机构电化教育教学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光与色的世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让学生深切了解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色彩表现规律,学会分析和判断画面的色彩倾向,能表达物体的大体色彩关系。
养成认真观察、细心分析的良好习惯。
2学情分析
高中生思维活跃、观察敏锐,但对绘画的色彩了解不是很深,对视觉艺术作品的特点和内在规律也不一定深入把握,这就需要教师要引导他们仔细观察作品,尽可能获得更多信息,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色彩的习惯,并通过语言文字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使学生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
3重点难点
学会分析和判断画面的色彩倾向,能表达物体的大体色彩关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导入
请大家欣赏一段小视频,看看它向我们呈现的是怎样的视觉效果? 视频欣赏,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视觉感受。
教师小结:我们刚欣赏到了光下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个色彩来源于光,没有光就没有色,光是产生色的原因,色是被光感觉的结果。
那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光与色的世界! 导出课题:《光与色的世界》
活动2【讲授】二、新课新授
(一)、作品欣赏:固有色——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色彩实物呈现,不同种类的四种苹果,其固有色分别都是不相同。
活动3【活动】(二)、实验
(1)、小组分工合作,通过桌上的物品,探究物体固有色与光源色、环境色的关系,完成实验表格。
时间:5分钟
光源色即光源的本色。
不同光源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表格1)
小结:观察思考:光源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主要的受光面还是背光面? (表格2) 环境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观察思考:环境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主要是受光面还是背光面? 活动4【练习】知识点巩固
(三)、进一步深化练习,看看所得出的实验结论到底如何在画面中体现出来。
作品欣赏:《色彩静物组合》说说哪个物体受光源色与环境色影响较大?
活动5【活动】作品欣赏与解读
三、印象派画家,以莫奈为代表的作品欣赏与解读,看看画家在画面中如何固有色与光源色、环境色的关系。
(一)、介绍莫奈印象派画家,作品欣赏《野罂粟》,请学生欣赏画面,并描述其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学生:蓝天白云下,田野中罂粟花美丽的绽放。
)教师小结:印象派画家和以往画家不同的是他们更喜欢带上画材、背上画架走出画室,走进大自然,抓住光下那一瞬间的色彩变化,并将其永驻与画面,成为永恒。
(二)、画家会把这些作品带回艺术沙龙,给那些志同道合的人才作画时间点,如若猜对了,画家便会很开心;如若没猜准,便会继续创作,直至猜对为止,接下来我们也来猜一猜,画家所创作的作画时间。
1、作品欣赏:《卢昂大教堂》油画法国莫奈①、卢昂大教堂在不同时间的阳光照耀下,大家猜猜分别呈现的是什么时间段的作品?(学生:清晨、早上、正午、下午、傍晚、晚上等时间点) ②、天的颜色也忽而黄色,忽而紫色,教堂的颜色更是变幻莫测,谁能说出教堂的固有色是什么颜色呢?
2、《伦敦印象系列》莫奈猜一猜不同的天气下,同一场景作画。
3、《干草垛》系列①猜一猜不同季节的干草垛,你们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②图中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如何在画面中去体现?
4、《日出印象》莫奈作品欣赏,请学生来说说自己的视觉体验。
5、古典作品《孟特枫丹的回忆》与《睡莲》的比较,总结概括印象派的主要特点。
活动6【练习】课堂创作
四、欣赏塞尚的苹果静物作品之后,学生进行艺术创作:一个苹果在不同光源下、不同环境下的色彩表现,用油画棒画出其色彩效果,时间为8分钟。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点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形式进行。
活动7【活动】作品展示与点评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点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形式进行。
活动8【讲授】课堂总结
六、课堂总结:色彩来源于光,没有光就没有颜色。
也正是光线照射下诸多因素的不同,才会使物体色彩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觉效果,需具体分析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关系。
因而,我们认真观察大自然的色调,领会画面中的色调,从而勾勒自己美好生活的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