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初中教案
水的组成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组成,知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 让学生掌握水的化学式H2O,并能解释其含义。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水的组成2. 水的化学式及其含义教学难点:1. 水的组成元素的确定2. 水的化学式的理解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2. 实验器材(如烧杯、试管、氢气发生器等)3. 教材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知道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呢?2. 学生回答: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探究水的组成(15分钟)1. 教师演示实验:通过电解水实验,让学生观察到氢气和氧气的产生,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水的组成。
2.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电解水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学生总结实验结果: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三、学习水的化学式(15分钟)1. 教师讲解水的化学式H2O的含义:H代表氢元素,O代表氧元素,2表示氢元素的原子个数,1表示氧元素的原子个数。
2. 学生练习:写出水的化学式,并解释其含义。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题:判断以下物质的组成是否正确。
a. CO2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H2SO4表示硫酸,由氢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NaCl表示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水的组成、水的化学式及其含义。
2. 学生总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H2O,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水的性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电解水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水的组成,掌握了水的化学式及其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组成,知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 让学生掌握水的化学式H2O,理解氢元素和氧元素在水中的比例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物质组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水的组成及化学式。
2. 实验探究水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氢元素和氧元素在水中的比例关系。
2. 实验操作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硫酸等。
3. 课件。
4. 练习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水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组成。
2.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的电解过程,记录实验现象。
3. 讲解与讨论:教师讲解水的组成,引导学生理解氢元素和氧元素在水中的比例关系。
4. 练习与巩固: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疑问。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组成与生命起源的关系。
2. 介绍水的净化方法,让学生了解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八、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明确水的组成及化学式。
2. 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
九、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十、板书设计:水的组成氢元素+ 氧元素→水(H2O)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掌握水的组成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学生对水的组成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水化学式H2O的认识。
补充和说明:在教学目标中,要明确学生需要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要掌握水的化学式H2O,理解氢元素和氧元素在水中的比例关系。
二、教学重点:重点关注水的组成及化学式,以及实验探究水的方法。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理解水的概念;2. 掌握水的组成及分子结构;3. 了解水的性质及用途。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性质;2. 运用分子模型探究水的组成;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水资源的珍惜意识;2. 提高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章以水的组成为主题,通过学习水的组成、分子结构、性质及用途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水的相关知识。
2.2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问题,能够理解水的组成和性质。
2.3 教学目标了解水的概念,掌握水的组成和分子结构,探究水的性质及用途。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以生活中常见的水资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组成和性质。
3.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水的概念、组成和分子结构。
3.3 实验观察进行水的沸腾、蒸发等实验,观察水的性质变化。
3.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分析水的性质及用途。
3.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水的组成、性质及用途,强调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水的组成、性质及用途的理解程度。
4.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水的组成和性质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九年级化学》课本。
5.2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酒精灯等实验器材。
5.3 课件制作有关水的组成、性质及用途的课件,辅助教学。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讲解,阐述水的组成、分子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6.2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水的沸腾、蒸发等实验,演示水的性质变化。
6.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分析水的性质及用途。
6.4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共同探讨水的组成和性质。
6.5 案例分析通过水资源利用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组成,掌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观察、思考等方法探究物质组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水的组成,水的电解实验。
2. 难点:电解水时,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解法等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解水装置、氢气收集瓶、氧气收集瓶、火柴、试管等。
2. 教学课件:水的组成相关图片、视频等。
3. 教学素材:有关水的组成的文章、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组成。
2. 探究水的组成:介绍电解水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3.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
4. 讲解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解释电解水时,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的原因。
5. 巩固知识:通过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水的组成的掌握情况。
6. 拓展延伸:介绍水的净化、水资源保护等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水的组成及其重要性。
8. 布置作业:布置有关水的组成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1. 学习水的分子结构,理解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 掌握水的化学式H2O,并了解其含义。
七、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思考并描述水的电解过程。
2. 讲解水的分子结构,用模型或图示展示水分子的构成。
3. 解释水的化学式H2O的含义,强调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比例关系。
4.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书写水的化学式,并解释其含义。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5.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运用PPT、视频、动画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水的组成、电解水实验等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课后拓展,巩固知识:布置与水相关的练习题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判断题: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2.选择题: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A.氢气B.氧气C.氮气D.二氧化碳
3.填空题:水在____℃时结冰,在____℃时沸腾。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这一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首先,强调水的组成,即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其次,回顾电解水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以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再次,提及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水的三态变化:讲解水的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转化,联系生活实际,解释相关现象。
(4)硬水与软水:介绍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讲解硬水软化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水分子组成、电解水实验等知识点。
4.课后作业:布置与水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活动:鼓励学生搜集与水相关的资料,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九年级的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如物质的组成、分类、化学用语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水的组成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水分子的微观结构及其化学反应的本质理解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好奇心,但对理论知识的兴趣可能相对较弱。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主动探பைடு நூலகம்水的组成及与之相关的化学现象。
人教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2 水的组成(教案)
课题2水的组成【基础主干落实】一、氢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气味密度溶解性无色无味比空气小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可燃性(1)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2)文字表达式:氢气+氧气水。
二、水的组成1.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左右两支玻璃管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3.实验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特别提醒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三、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项目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三者关系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漫画助学】氢气遇到明火容易引发爆炸,为了避免危险,填充气球改用了密度小,但化学性质稳定的稀有气体——氦气。
【妙法指引】实验中氢气的体积往往大于氧气体积的两倍,原因主要有:(1)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大;(2)在电解过程中部分氧气与电极发生了反应。
【交流讨论】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提示: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如氧气和臭氧,红磷和白磷等,它们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重点案例探析】考点1水的电解实验【典题1】(2023·深圳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a和b质量比为2∶1B.氢气具有助燃性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水的电解是物理变化【易错提醒】(1)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口诀“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要记牢勿颠倒;(2)水的电解结论是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不是氢气和氧气组成;(3)电解水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1∶2,而不是质量比。
考点2正确区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典题2】(2023秋·咸阳泾阳期中)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B)A.氮气、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B.红磷、冰水混合物、人体呼出的气体C.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牛奶D.铁、高锰酸钾、空气方法点拨抓住分类依据,快速判断物质类别(1)物质的种类:纯净物(1种)、混合物(2种或以上);(2)元素种类:单质(1种)、化合物(2种或以上);(3)氧化物:只有2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水的元素组成教案
初中化学水的元素组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水的元素组成,知道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2.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化学式写出水的分子式。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水的元素组成,化学式的写法。
2. 难点:理解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掌握化学式的规则。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熟悉教学内容。
2. 学生准备:课前自学相关知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水的图片或实验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水的元素组成。
2. 探究:通过实验或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3. 授课:向学生介绍水的元素组成,讲解水的化学式H2O的含义和规则。
4. 实践:让学生通过一些练习,掌握化学式的写法。
5. 总结:向学生总结水的元素组成,强化重点知识。
6. 拓展:通过介绍水的性质和应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水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水的元素组成,掌握化学式的写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目标:了解水的组成及其性质。
教学重点:水的组成、氢氧化合物、水的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水的分子结构。
教学准备:实验室玻璃器皿、草稿纸、笔、PPT。
教学步骤:
1.引入话题:通过图片展示、实验视频等形式引入水的组成这一话题。
2.水的组成:讲解水的分子式H2O,解释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3.实验演示: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水的性质,如水的流动性、透明性等。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水的性质是如何由其组成决定的。
5.理论总结:通过PPT展示水的分子结构,让学生了解水分子的建立。
并让学生总结出水的性质与其组成的关系。
6.实验操作:让学生自行进行水的电解实验,观察氢气和氧气的产生。
7.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课堂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展示出对水的组成和性质的理解。
扩展活动:组织学生外出探访周边水源,观察水的来源及利用。
教学反馈: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做到针对性讲解。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精品教案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精品教案教学内容:水的组成及其性质教学目标:1. 知道水的组成是氢元素和氧元素。
2. 了解水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掌握水的制备方法及测定水的几种方法。
教学重点:1. 水的组成是氢和氧元素。
2. 水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水的分子式H2O的意义。
2. 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准备:教师:教案、PPT、实验仪器及物质、教学视频等。
学生:笔记本、课本、实验报告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呈现一些有关水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水的组成”。
二、讲授水的组成(15分钟)1. 讲解水的组成是氢和氧元素,并介绍水的分子式H2O的意义。
2. 通过简单的化学方程式来解释水的分子结构。
三、水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15分钟)1. 介绍水的性质,如无色、无味、无臭等,并引导学生思考水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如生物体内的重要性、生产中的应用等。
四、实验操作(20分钟)1. 展示水的制备方法及测定水的几种方法。
2. 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水的制备过程和测定方法。
五、检测与讨论(10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检测与分析。
2. 学生们就水的组成及其性质与应用展开讨论。
六、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并强调水的重要性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思考题作为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水的组成及其性质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也增加了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3《水的组成》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3《水的组成》教案一. 教材分析《水的组成》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的一章,主要介绍水的组成和水的性质。
本章通过介绍水的组成,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水的分子结构,以及水分子的组成元素。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水的化学性质和水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原子和分子的基本概念,对原子和分子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水的组成和水分子结构的认知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章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组成,掌握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知识。
2.了解水分子的结构,能描述水分子的组成元素。
3.能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性质,并理解其原因。
四. 教学重难点1.水的组成和分子结构的理解。
2.水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操作和观察。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观察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的组成和性质,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硫酸等。
3.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原子和分子的基本概念,然后提问:“我们知道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呢?”让学生思考水的组成。
呈现(10分钟)使用PPT课件呈现水的组成的知识,介绍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知识,并呈现水分子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分子的组成。
操练(15分钟)进行水的电解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加深对水的组成和性质的理解。
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水的组成和性质,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组成和性质与其他物质的关系,如二氧化碳、硫酸等,并进行小组讨论。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回顾水的组成和性质,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课题3水的组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课题3水的组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的化学式及其组成
2.了解水的性质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
1.水的组成
2.水的化学式
3.水的性质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
1.化学式的书写
2.水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
1.水的组成
1.演示水的电解实验,观察水的气体和电极反应。
2.学生自己搜集水的组成成分和比例。
2. 水的化学式
1.讲解化学式的概念和规律。
2.引导学生推导水的化学式和命名。
3. 水的性质和应用
1.概括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举例解析水的应用。
五、课堂讲授方法
1.案例分析:通过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寻找水的化学式。
2.组织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水的电解实验。
3.群体合作:小组内互相讨论、总结水的性质和应用。
六、教学评估
1.学生个人探究报告,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小组展示,检查学生协同学习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以实验为基础,贴近学生生活与实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的组成、化学式及其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个性差异的考虑,采用了多种方法和形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如影响学生探究水的组成的因素很多,教学还需更深层次地分析,从而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水的化学式。
初中化学课水的组成教案
初中化学课水的组成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水的组成及其重要性。
教学重点:水的组成、水的性质。
教学难点:氢氧原子结合所成的水分子。
教学准备:PPT、实验器材、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常见的水样品,引导学生讨论水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水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二、讲解
1. 讲解水的组成: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而成的,化学式为H₂O。
2. 解释氢氧原子结合形成水分子的过程。
3. 探讨水分子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透明。
三、实验演示
1. 准备实验器材:水、氢气、氧气、点燃源。
2. 在实验中演示氢气与氧气的反应生成水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
3. 引导学生总结反应过程,并讨论水的产生和变化。
四、小结
1. 总结水的组成及其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水的应用和意义。
五、拓展
1. 引导学生探讨水的不同物质组成所引发的变化及其他相关问题。
2. 带领学生进行水的实际应用实验。
六、作业
1. 给学生布置作业:调查生活中水的应用和重要性,并写一份简短的报告。
评价: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分析能力强。
教学反思: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并理解其中的道理。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通用10篇)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通用10篇)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 1一、学习目标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实验活动分析水的组成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准备电解水实验装置、火柴、图片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电脑显示图片资料或录像资料)素材(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如水电站、喷灌图、水产养殖、海滨浴场、教材第三单元的封面、太空中看地球的照片)提问:我们欣赏到的资料的主题是什么?了解水的分布及作用[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地方存在水吗?[追问]还有什么地方有水?结合教材P46的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提问:(1)水对于我们人类重要吗?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水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2)水除了可以孕育和维系生命,还有什么作用?总结水的用途: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6第2自然段。
内容1:实验探究水的组成[过渡语]水如此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它的组成。
(1)水在化学中用H2O表示,大胆猜测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2)如何来证明一种物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呢?提供资料:氧汞→汞+氧气告知学生: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提问:回忆如何检验氧气?指导学生自学教材P47第2自然段学习氢气的性质及检验方法。
(3)展示电解水装置,开始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
(由于此实验速度较慢,反应开始一会后,可配合此实验的录像课件,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正氧负氢,体积比1:2,写出此反应文字表达式,说出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
内容2:(电解水的过程中)学习研究水的组成的思路。
从上述思路中我们整理出科学探究过程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探究实验→现象论证→结论推理内容6:体验感悟,形成概念:提问:自然界中的'水如:河水,矿泉水…等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水,氢气,氧气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强调:如果只说水就指的是纯净物。
以水、氢气、氧气为例让学生说出它们组成上的不同,引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水的组成化学实验初中教案
水的组成化学实验初中教案
实验目的:
1. 理解水的化学组成;
2. 掌握检验水溶液中氢氧的方法;
3. 学习使用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
实验材料:
1. 水样;
2. 硫酸;
3. 碘酸钾;
4. 碘液。
实验步骤:
1. 取一小部分水样倒入试管中;
2. 向试管中滴加少量碘酸钾试剂,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3. 如果颜色变为紫色或蓝色,则表明含有氢氧;
4. 取另一小部分水样倒入试管中;
5. 滴加硫酸试剂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碘液;
6. 如果观察到气泡产生,并且试管内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水样中含有氢氧。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要小心操作硫酸,避免接触皮肤或溅入眼睛;
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实验区域干净,避免混淆实验试剂。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可得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H2O。
延伸实验:
1. 可以尝试用电解法制备氢氧化合物;
2. 可以用其他方法检验水溶液中氢氧的存在。
实验拓展:
1. 可以通过探究水的性质和应用领域,深入了解水分子的结构和特性;
2. 利用实验数据,绘制氢氧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并进行讨论。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水的组成及其化学性质,掌握检验水中氢氧的方法,并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的组成和构成元素,能够正确描述水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加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了解水的组成和构成元素。
2.掌握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到实验现象。
教学难点:1.理解水的组成和构成元素。
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新知教师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引入新知,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物质是什么?”“你们了解水的组成是什么吗?”让学生对水的组成进行初步了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 实验活动教师将实验所需材料和操作步骤准备好,并告知学生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水的组成。
a)实验材料:蜡烛、酒精灯、硬玻璃试管、减压球、盛水的容器。
b)实验步骤:1.将蜡烛点燃,将试管倒立放在蜡烛火焰上方。
2.观察试管内壁出现的现象。
3.再将减压球套在实验室台上的水龙头上,打开水龙头,将实验室里的水流到减压球中,然后关闭水龙头,拔下减压球。
4.将减压球套在实验室台上的酒精灯上,调大酒精灯的火焰,加热减压球。
5.观察减压球内的现象。
c)实验现象:1.试管内壁出现水珠,水缓慢地进入试管。
2.加热减压球后,减压球内产生水滴。
Step 3 总结规律通过实验现象,教师向学生引导总结出水的组成元素:氢气和氧气。
Step 4 深化学习让学生重点学习水的组成元素和它们之间的化学组合。
通过一些示意图或实际物质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a)示意图:氢气(H2)+氧气(O2)→水(H2O)b)实际物质的例子:将两个氢气和一个氧气的气球搅拌后,气球破裂时发现水。
Step 5 随堂练习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尝试回答,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a)水的组成元素是什么?b)氢气和氧气通过什么化学组合形成水?c)请写出氢气和氧气化学组成独有的符号。
Step 6 拓展活动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知识或实验,加深学生对水的组成的理解。
初三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初三化学《水的组成》教案初三化学《水的组成》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初三化学《水的组成》教案(通用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三化学《水的组成》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
(2)知道氢气的有关性质,能说出氢气验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判断。
从水的电解的实验探究中,学会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进一步得出结论。
在合作与讨论中,学会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
教学难点: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归纳、分析得出水的组成教学准备: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木条、酒精灯等。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激趣引课由海水燃烧的故事引课。
二、探究新知:(一)水的生成1、学生自学课本:完成表格学生自学后,得出氢气的物理性质:色、味、态、密度、溶解性。
教师小结:上面表格中主要体现的是氢气的物理性质,那么氢气还有什么化学性质呢?学生回答:氢气具有可燃性。
教师强调:纯净的氢气可以安静的燃烧,不纯的氢气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
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演示实验。
2、演示实验:氢气的验纯方法及氢气的燃烧实验。
教师总结:氢气的验纯方法。
检验氢气纯度的操作:氢气燃烧实验:学生观察演示实验中的实验现象。
描述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
氢气燃烧的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
(2)放出热量。
(3)有水滴产生。
思考:a、上述实验中有无新物质生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b、上述实验中有什么物质生成?属于什么反应类型?点燃:写出文字表达式:教师:我们知道氢气在空气或氧气里燃烧能生成水之后,就会思考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不会分解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试一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4.3 水的组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4.3 水的组成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
2.掌握水的组成元素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3.理解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二、教学重点1.水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
2.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三、教学难点1.理解水的分子式为H2O。
2.掌握氢和氧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四、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课件和教具。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水的组成。
•提问学生水的化学式是什么,水由哪些元素组成。
2. 水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水的分子结构,并解释水的化学式为H2O。
•解释氢和氧元素在水中的结合方式。
3. 水的组成元素和相对分子质量(15分钟)•介绍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解释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计算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4. 水的相态转化(15分钟)•介绍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解释水的沸点和凝固点的含义,并说明与气态转液态、液态转固态之间的关系。
5. 总结(5分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水的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的重要性。
•提问学生水的组成元素和化学式,以及水的相态转化过程。
六、课堂练习1.让学生自行计算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2.引导学生讨论水的相态转化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七、作业布置1.布置课后练习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书上对应的练习题。
2.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水的组成和相态转化的小作文。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具、引导学生计算等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水的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在引导学生写小作文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写作能力。
下节课需要加强对水的相关实验的教学,以加深学生对水的理解。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的教案通用5篇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的教案通用5篇【学习目标】1.认识水的组成,会分析水的电解实验。
2.理解并区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重点难点】1.水的电解实验2.区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使用说明】1.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第三单元课题1,努力识记概念,然后合起课本,独立完成学案(展示时要求脱稿)2.自学完后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将实验部分完成3.将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学案中出现的问题用红笔标注,以备集中讨论解决水是地球上最普遍、最常见的物质之一,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你能你说出水的那些物理性质?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有一种元素组成的吗?【自学指导】一、结合课本P46-47回答下列问题1.水的电解实验:实验现象①通电后,两极上都有_________;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体积____,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___,体积比大约是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产物检验①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是_____;②负极上产生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
实验结论①水是由______和_______元素组成的;②化学变化前后________不变。
2.思考与讨论:(1)实验前在水中加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什么?(2)实验开始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请分析可能的原因?3.知识链接:氢气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密度_______。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____火焰,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
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点燃氢气前必须_____________,试管口___,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靠近火焰,移开拇指,发出____________表明氢气不纯,声音_____表示氢气较纯。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的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的组成,包括氢元素和氧元素。
让学生掌握水的化学式H2O,并理解其含义。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水的变化,加深对水的组成的理解。
1.2 教学内容水的组成介绍水的化学式H2O的意义实验观察水的变化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水的组成和相关概念。
采用实验法,进行水的变化的实验观察。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和水的组成。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水的组成和相关图片。
使用实验器材,进行水的变化的实验。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回顾水的常识,激发学生对水的组成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水的组成,介绍氢元素和氧元素。
第三步:讲解水的化学式H2O的意义,解释其表示的水分子结构。
第四步:进行水的变化的实验观察,让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水的组成的理解。
3.2 时间安排导入新课:5分钟讲解水的组成:15分钟讲解水的化学式:10分钟实验观察:15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水的组成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水的变化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4.2 教学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给予积极的反馈,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讲解其他液体的组成,让学生了解不同液体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组成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意义。
5.2 教学拓展进行水的净化的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净化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水的节约和保护的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六章:教学资源与材料准备6.1 教学资源教案与课件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定管等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盐酸等参考书籍与资料6.2 材料准备提前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
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图文并茂的讲解和实验过程的展示。
第七章:教学注意事项与安全措施7.1 教学注意事项实验操作前,向学生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理解并遵守。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组成,包括氢元素和氧元素。
2. 让学生掌握水的化学式H2O,并理解其含义。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水的组成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2. 水的化学式及其含义。
三、教学难点1. 水的微观构成: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的构成。
2. 水的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观察法,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了解水的组成。
2. 采用讲授法,讲解水的化学式及其含义。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水的组成和化学式的书写。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两个烧杯、水、氢气、氧气、火柴。
2. 课件:水的组成、水的化学式、水分子模型。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地球表面水的分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水的组成。
2. 实验观察:让学生观察氢气和氧气的燃烧实验,引导学生发现水蒸气的产生。
3. 讲解水的组成:讲解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介绍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性质。
4. 讲解水的化学式:讲解H2O的含义,让学生理解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水的组成和化学式的书写,巩固所学知识。
6. 练习:让学生书写水的化学式,并解释其含义。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水的组成和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8. 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水的组成和化学式的书写。
七、课后反思1. 检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了解学生对水的组成的掌握情况。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书写水的化学式,并解释其含义。
2. 学生能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水的组成。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九、课时安排1课时十、教学内容拓展1. 介绍其他液体的组成,如盐水、酒精等。
2. 讲解化合物的一般命名规则。
3. 引导学生关注水的环境保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水的组成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Water composition lesson pla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水的组成教案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认识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及其它初步知识;通过对水组成的分析实验,巩固和提高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2.知识技能:通过电解水实验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并非臆造而是根据实验结果所得。
3.科学品质:通过对熟悉的水进行科学的认识和研究,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2.难点:电解水实验及其对实验扒论的理解。
实验准备
课本第48页[实验3-1][实验3-2]
教学用品
水槽、试管、直流电源、带电极的导线、烧杯;小黑
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小黑板出示)
(提问)1、下列符号的意义:(追问2的意义)
h____,2h_____,h2_____,2h2_____,h2o_____,2h2o____。
2.水中氢、氧两种无素的质量比;氢、氧无素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二、引入新课
(引言)我们已学了水的化学式h2o,通过第2 题的练习,知道了水是由氢、氧两种无素组成,也会计算出水中氢、氧两种无素的质量比是1:8,但事实是否如此?
三、新课讲授
1.水的物质性质
(观察)展示一杯纯净的水。
引导学生按照氧气的物理性质顺序认识论述水的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第47页水的物理性质。
(小结)(1)常温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2)凝固点:0℃,沸点:100℃;
(3)1标准大气压下,4℃时密度最大为1g/ml。
(4)冰的密度比水小。
2.水的组成
(实验)课本[实验3-1]
(观察)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出现。
(讨论)正、负两极管内分别为什么气体?如何检验?
(实验)课本[实验3-2]
(观察)用点燃的木条分别进行检验,可以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能使点燃的木条燃烧得更旺;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小结)由此可见,阳极(正极)产生氧气,阴极(负极)产生氢气。
(提问)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分析)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然后互相讨论,最后教师总结讲解,分析过程可用投影。
(小结)
(1)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生成了氢气,证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无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
(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生成氢和氧气两种单质,证明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了分解反应,水氢氧氧气。
(3)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可进一步扒导水的化学式是h2o。
根据实验事实。
生成气体的体积比vh2:vo2=2:1
氢气的密度为0.0899g/l,氧气的密度为1.429g/l。
所以,气体的质量比:h2:o2=(2×0.0899):(1×1.429)=1:8
所以,水中h元素:o元素=h:o=1:8
氢的原子量为1,氧的原子量为16,
所以,h2o中原子个数比为h:o=
根据实验测得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结论)(1)一个水分子只能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2)水的化学式为h2o
四、巩固练习
1.巩固练习(小黑板展示)
(1)通电分解水可得到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证明( )
a.水的组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水是由氢无素和氧无素组成的
c.通电时,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d.通电可使水中的氢气和氧气分离
e.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2)计算水中h、o元素的质量分数。
(提示:①b、c
②h%=11.1%
o%=88.9%)
五、典例分析
例 1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果所得氢所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又知在标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889g/l,氧气的密度为1.429g/l及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通电计算确定水的化学式。
(分析)这是一道根据实验数据扒断物质组成的计算方题,一般情况下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步骤是:
(1)确定该物质组成的无种类,例如该题中根据实验事实得知水是由氢、氧两种无素组成;
(2)根据各种无素的质量分数及该物质的相对分发子质量确定它的各无素的碑子个数比;
(3)根据各种无素的原子个数比,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
(详细解题步骤见新课讲授中的最后小结中第(3)点。
)
例2下图是简易的电解水的装置:
(1)在图括号内标出电的正、负极;
(2)与正极相练的试管里产生的是____气,与负极相练的试管内产生的是_____气,两种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分子个数比_____。
(分析)由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得知:
(1)负极产生的气体为h2,正极产生的气体为o2
(2)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2:1.所以分子个数比也是2:1,因此根据氧气、氢气的密度计算出它们的质量比为:mh2:mo2=2×0.0899g/l:1×1.429g/l=1:8
六、归纳小结
 
;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水的组成,水分子的构成。
会用符号表达式表示电解的水的反应。
3.通过电解水生成了氢气的和氧气的事实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理解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
七、作业布置
1.课后习题1、2。
2.课时作业设计:第一大题。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水的组成
一、水的物理性质:见课文第47页
二、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1.有气体生成;
2.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h2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o2
3.氢气与氧气的全积比为2:1
4.结论:(根据实验事实)
(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
(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水氢气氧气;
(3)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了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水的化学式是h2o;
(4)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h2o h2↑ o2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