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同学,经过初中的语文学习,你一定明白语文是在听说读写思的过程中边学习边收获的。

现在就请你带着这份收获,来回顾我们的语文学习吧!任务群一同学,下面你将进入“积累与运用”模块。

语文学习如滴水汇海,似积土成山,从字词句到美文巨著,都显示着丰富的内涵。

现在开启你的智慧之旅吧!一、积累与运用(28分)为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阳光社区”拟建设社区图书馆,请你作为志愿者参与。

任务一:制作宣传海报1.社区准备在图书馆前张贴海报,号召居民前往图书馆读书,请你协助完成。

(6分)(1)海报中有两个字,弟弟读不准,请你帮他注音。

(2分)狭隘.()无垠.()(2)海报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分)①________②________(3)海报中还缺少哪些信息?请你写一写。

(2分)任务二:完善资料库首页2.图书馆准备写一段话放在古典文学数字资源库首页,请你在横线处补写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8分)优秀古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提醒我们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暗示我们时光流逝,新必替旧是自然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词》(其一)],告诉我们明丽的秋景也蕴含着豪迈的诗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潼关》)鼓励我们要敢于冲决罗网,勇往直前。

任务三:张贴公益广告3.请你为图书馆拟写一则公益广告,提醒大家文明阅读。

(2分)任务四:设计借阅卡4.图书馆准备设计借阅卡,需要从下面两张图片中选择一张作为封面,你会推荐哪一张?请结合画面内容简述理由。

新人教版(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25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拈.轻怕重()以身殉.职()突兀.( )淫.慢()chuò学( ) 干hé() tān()塌热ch én()2、下列各句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在下面画横线,并在括号内改正.(4分)(1)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亦求精。

( ) (2)他不住帐蓬,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

()(3)树林中闪砾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了杰里和爸爸的喊声。

()(4)我犹豫不诀,直到其他孩子都爬到了上面,这才开始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地往上爬。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长沙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毛泽东。

白求恩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战士。

B、《植树的牧羊人》作者是法国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

C、《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

D、《诫子书》作者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A、在无边无垠....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了一个废旧的村庄前。

B、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C、看到荒原变成了绿洲,老人忍俊不禁....地笑了。

D、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6、针对下列两则链接材料中父亲的举动,说说你欣赏或不欣赏哪位父亲的做法,并通过比较陈述理由。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新人教版)第四单元综合测评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淡泊(bó)淫慢(yín)废墟(xū)B.坍塌(tān)慷慨(kāng)光秃秃(tū)C.薰衣草(xūn)山毛榉(jǔ)戳(chuō)D.酬劳(chóu)禁锢(gù)啜泣(duō)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拈轻怕重见异思迁纯翠B.麻木不仁精益求精帐篷C.漠不关心不毛之地琢摩D.刨根问底战战京京嘶哑3.下列各句中运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B.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望着镜中的两鬓白发,他不由得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

B.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句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D.来自全国各地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汶川抗震救灾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5.写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两部,并写出作者。

6.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在离开之前,他们向下着我看。

(2)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他所做的事。

(3)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的。

A.瞪观察高超B.盯观察高明C.盯观看高明D.瞪观看高超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分数一、积累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A .狭隘.(yì) 坍.塌(t ān) 哭泣.(qì) 刨.根问底(páo)B .鄙.薄(b ǐ) 溜.达(liú) 嫌.弃(xián) 漠.不关心(mò)C .热忱.(chén) 淫.慢(yín ) 抽噎.(y ē) 哄.堂大笑(hòng)D .酬.劳(chóu) 水渠.(qú) 干涸.(hé) 参差.不齐(c ī)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在班级工作中我们要积极主动,勇于承担,不能拈轻怕重....。

B. 学习了师傅的长处,然后才能进一步精益求精....,胜过师傅,青出于蓝胜于蓝。

CC. 在我的眼里,那个牧羊人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来的神秘泉水。

D.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 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目的性强,它和读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的点相关。

B. 他背着老师和家长和我到我们一直神往的风景区去游玩了好几天。

C. “教养”折射出一个人对社会和自然,乃至对自己和家人的态度。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第四单元《散文诗两首》中的是哪一个?A. 沉默B. 聆听C. 憧憬D. 漫步2. 在《散文诗两首》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B.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C.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冰心D. 《观潮》的作者是鲁迅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是哪一个?A. 月亮升起来了。

B. 星星在天空中闪烁。

C. 阳光像一把利剑刺破云层。

D. 风吹过树梢,树叶沙沙作响。

4. 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下列哪一项描述了济南冬天的特点?A. 雪花飘飘B. 寒风凛冽C. 温暖如春D. 银装素裹5. 下列诗句中,出自《春》的是哪一句?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 在《荷叶母亲》一文中,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 母亲喜欢荷花B. 母亲喜欢荷叶C. 母亲喜欢莲花D. 母亲喜欢玫瑰7. 下列成语中,与《散文诗两首》中的内容无关的是哪一个?A. 春暖花开B. 风和日丽C. 雪中送炭D. 雨后春笋8. 在《观潮》一文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作者通过观潮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B. 文中描述了潮水的壮观景象C. 文中提到了观潮的人数众多D. 文中讲述了观潮的历史典故9.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哪一个?A. 风吹草低见牛羊B. 雨打芭蕉惹泪痕C. 日出江花红胜火D. 月落乌啼霜满天10. 在第四单元的课文中,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 《春》描绘了春天的美景B. 《济南的冬天》描绘了冬天的严寒C. 《荷叶母亲》讲述了母亲的勤劳D. 《观潮》描述了潮水的平静二、判断题:1. 《散文诗两首》中的《春》和《济南的冬天》都是描绘季节美景的散文。

()2. 在《荷叶母亲》一文中,作者通过荷叶赞美了母亲的伟大。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是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A. 杜甫B. 白居易C. 王之涣D. 孟浩然2.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这两句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象?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3. 以下四句诗句中,用了对比手法的是:A.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凤钗。

4. 古代文人常用秋天的景象来表达“境不佳”的感受,其中不使用这一描述的作品是:A. 《月夜忆舍弟》B. 《登鹳雀楼》C. 《泊船瓜洲》D. 《送别》二、阅读理解秋天是一个悲壮的季节,古人常以描绘秋天的景色来表达对逝去的春光的依恋之情。

杜甫的《登鹳雀楼》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下面是这首诗的部分内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的是登山俯瞰的美丽景色,其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意味着大好时光的逝去,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表达了作者不甘平庸,努力追求进步的豪情壮志。

1. 这首诗的内容是在表达杜甫对逝去的春光的依恋之情。

A. 是B. 否2. 诗中“欲穷千里目”的“千里目”的寓意是:A. 个人的追求和目标B. 国家的富强和繁荣C. 人的视野和境界D. 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三、诗意表达从杜甫的《登鹳雀楼》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春光的厚重怀念和对生活的向往。

请你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写一首三句半的小诗,表达你对秋天的独特感受。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A4. B二、阅读理解1. B2. C三、诗意表达(略)很抱歉,我会根据你的需求继续写相关内容,但是我无法提供1500字的文章。

下面是一段对杜甫《登鹳雀楼》的深入分析和一个关于秋天的小故事,供你参考。

《登鹳雀楼》是杜甫的名篇之一。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达标卷(二)A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达标卷(二)A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达标卷(二)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31分)1. (4分) (2018八下·揭西期末)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的chí chěng________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深沟。

②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qiáo shǒu________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③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xiāng fǚ xiāng chéng________。

④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tàn wéi guān zhǐ________。

2. (4分) (2017七上·宜兴月考)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________________zhùduō粗犷抖擞________蓄________逼人3. (2分)找出没有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A .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

B . 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C . 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前线去显身手呢?D . 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

4. (10分) (2017七上·鄞州期中) 古诗文填空。

(1)水何澹澹,________。

树木丛生,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 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 ________,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4)《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用表明杜甫在名流骚客聚集的场所经常遇到故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表达诗人惜花和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论语》十二章中反映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测试题(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殉.职(xùn) 帐蓬隐秘拈.轻怕重(zhān)B.狭隘.(yì) 铁青琢磨刨.根问底(páo)C.坍.塌(tān) 派遣溜达麻木不仁.(rén)D.喧.腾(xuān) 热沈痴想精.益求精(jīn)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或许因为周围的环境和人员过于陌生,对于值班人员的询问,孩子沉默寡言....,就是不说话。

B.放眼世界,各国对文化遗产从漠不关心....到重视,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C.香港当时在英文里是叫“一块不长毛的石头”,也就是一个荒岛,是一个不毛之地....。

D.有的人贪图热门岗位,见异思迁....、跳来跳去,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但是,教育公平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

B.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怎样处理不断增长的二氧化碳排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C.全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宣讲报告会在九江市市民服务中心。

D.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从此,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②究其原因,固然有客观因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

③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

④为此,我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在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

⑤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

A.⑤②③①④B.③⑤②④①C.②④①③⑤D.③④①⑤②5.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2分)A.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全部都佩服,全部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业(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滑稽.(jì)污涩.(sè)差.事(chāi)B.抽噎.(yē)怅.然(chuàng)蹿.得很高(cuàn)C.坍.塌(tā)嗔.怪(zhěn)呻吟.(yín)D.酬.劳(chóu)雏凫.(fú)脸色煞.白(shà)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殉职凌乱消耗一缕酸辛B.慷慨惩诫清晰例行检查C.帐蓬温驯安祥气喘吁吁D.废墟晕眩脚链神采弈弈3.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B.《植树的牧羊人》以时间为顺序,以从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描写了一个孤独的牧羊人植树的故事,赞美了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

C.《纪念白求恩》一文先叙后议,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为议而叙,论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

D.《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

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人生需要目标感,拔节生长向晴空。

②以个人青春为例,有的人走捷径,往往是拔苗助长。

有的人犹豫不前,也错过了成长的机会。

③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否树立明确的目标,有利于让行动更有指向性。

④精准聚焦,靶向瞄准,能破除障碍,战胜困难。

(1)第②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第④句需要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5.综合性学习。

余秋雨有一篇文章叫《读书的5个秘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四单元测试卷及详细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四单元测试卷及详细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四单元测试卷及详细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姓名:成绩: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酝酿.﴾lián g﴿黄晕.﴾yùn﴿发髻.﴾jì﴿栀.子﴾zhī﴿B.唱和.﴾hé﴿肥硕.﴾shuò﴿鳊.鱼﴾biān﴿乌桕.﴾jiù﴿C.寥.阔﴾liáo﴿枯涸.﴾gù﴿清洌.﴾liè﴿梦寐.﴾mèi﴿D.澹澹..﴾dàn﴿耸.峙﴾sǒn g﴿栖.息﴾qī﴿禅.心﴾chán﴿2.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作品风格豪迈悲壮,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大诗人,留有《白氏长庆集》。

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诗风婉约,如代表作《观沧海》。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3.下面没有使用对偶的一句是()(3分)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我们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3分)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

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

C.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

D.请别人帮忙应先说“打扰”。

5.诗词默写:(4分)(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

(3)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6.在下列括号中填成语,表示前后两个字之间的变化关系。

(2分)例如:念→(有口无心)→含百→()→弼忡→()→性7.说出下面的对联中所隐含的年龄:(2分)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纪念白求恩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纪念白求恩练习(含答案)

12 纪念白求恩01 积累运用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狭隘.(ài)纯粹.(cuì)拈.轻怕重(niān)派qiǎn(遣) 热chén(忱) xùn职(殉)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A.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B.医学属于经验科学,务必凭借累积的经验,精益求精....,才能让医疗技术有更新的突破。

C.有了乐于吃苦的理念和心态,才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

D.张先生如往常一样漠不关心....地上网核对前一天下午买的5注双色球机选号码。

(解析:D项“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

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应改为“漫不经心”。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A.“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的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解析:B项语序不当,应将“开展”与“策划”调换位置;C项一面不能对应两面,删掉“是否”或在“走出”前加“能否”;D项否定不当,“避免”或“不再发生”去掉一个。

)4.说说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句式,并分析其作用。

(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运用了两个双重否定句。

表达的语气更强烈,表现力更强,强调了白求恩精神感人至深。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排比句式。

增强了语言气势,突出了纪念白求恩的重要意义,给人以鼓舞。

5.学习这篇文章后,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领会白求恩精神的实质,老师建议同学们办一期黑板报,请完成下面的准备工作。

【部编人教版】2019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2019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2019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考时10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姓名考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的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晕眩.(xuàn)殉.职(xún)狭隘.(ài)热忱.(chén)B.凌.乱(líng)鲜嫩.(nèn)鄙.薄(bǐ)干涸.(hé)C.坍.塌(dān)酬.劳(chóu)薄.荷(bò)派遣.(qiǎn)D.纯粹.(suì)呼啸.(xiào)水渠.(qú)废墟.(xū)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如果刨根问底....,恐怕谁也解释不清。

B.他的吝啬是出了名的,已经到了不毛之地....。

C.现在经济不景气,我劝你安心工作,不要见异思迁....了。

D.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关心。

3.在下面的方框里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4分)(3)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5.下列各项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

B.《植树的牧羊人》通过讲述牧羊人用几十年的坚持,不断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赞美了牧羊人的无私奉献、坚持不懈、勤劳朴实、自信平和、忠厚内敛、认真细致的高贵品质。

C.《诫子书》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写给子侄辈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版.doc

第四单元测试卷(吋间:120分钟总分:120分)—、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3 分)A.晕眩.(xu a n)殉肌X U n)狭隘(a i)热忱(ch e n)B.凌乱(I I ng)鲜嫩(ne n)鄙漓b I )干涸(h e )C.坍.塌(d a n)酬男ch?u)薄贾b?)派遣.(qi a n)D.纯粹.(su 1 )呼啸(xi a o)水渠(q u )废墟(x u )(解析:A项“殉”读作“ xu n" ;C项“坍”读作“ t$n”; D项“粹”读作“ cui ”。

)2.下列各句中加点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但)(3分)A. 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如果刨根•问.底・•,恐怕谁也解释不清。

B. 他的吝啬是出了名的,已经到了不毛之地。

• • • •C. 现在经济不景气,我劝你安心工作,不要见异思.迁• • • 了。

D. 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关认(解析:B项“不毛之地”是指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

形容荒凉、贫瘠。

这里应该改作“一毛不拔”。

)3. 在下面的方框里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4分)(1)种橡树,种山毛樺,还种白桦树。

(2)“喂,等等我。

”我哑着嗓子说。

(3)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4)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3分)A.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

B. 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 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 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解析:A项搭配不当,“发现”改为“发明”;B项有歧义,“其他学校领导”产生两个意思,一个是本校其他的领导,一个是其他学校的领导;C项搭配不当,将“就”改为“才” o )5. 下列各项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3分)A. 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诱.惑(yòu)殉.职(xùn)藐.小(mǎo)B.瞬.间(shùn)热忱.(shěn)坍.塌(tān)C.凝.成(níng)狭隘.(yì)派遣.(qiǎn)D.痴.想(chī)屡.次(lǚ)鄙.薄(bǐ)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帐蓬幻想溜达刨根问底B.伶仃贮立废墟麻木不仁C.呼啸流淌慷慨沉默寡言D.酬劳琢磨纯粹莫不关心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在选择高考志愿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

B.随着“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的侦测,火星是个没有生命存在的不毛之地....这一原有观念正在慢慢改变。

C.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D.微公益,就是指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

4.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阅读给予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它是一种最好的心灵涵养方式。

阅读可得良师益友,_____________;阅读__________让人心生安宁,__________;阅读亦能怡情养颜,____________。

①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对镜觉面目可憎”,多年沉淀积累,琢颜如玉②李涉语:“偷得浮生半日闲。

”静坐一隅捧卷而读,内心澄澈③于谦有诗:“书卷多情似故人。

”穿越时空倾情交流酣畅淋漓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5.读下面的语段,表述有误的一项是()个人讲规矩,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

这样的人,有操守,识分寸,知进退,懂轻重,是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

现代社会对个体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

如果不讲规矩,()有损人品、有亏德行,()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

2024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

2024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

第四单元测试习题一、基础知识积累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派遣(qiǎn)拈轻怕重(niān)佩服家谕户晓B.鄙薄(bó)以身殉职(xùn)教训见异思迁C.狭隘(ài)满腔热忱(chéng)极端漠不关心D.纯粹(cuì)麻木不仁(rén)殖民精亦求精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B.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

C.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D.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从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3.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各题。

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埃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

这里有五六dònɡ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

旁边还有一坐教堂,钟楼也已经tān 塌了。

(1)给加点的字注拼音。

废墟.干涸.(2)根据拼音写汉字。

五六dònɡtān 塌(3)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改为。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2)俭以.养德(3)非宁静无以致远..(4)淫慢..则不能励精(5)险躁则不能治性..(6)多不接世....5.根据课文《诫子书》,按要求填空。

(1)本文选自《》,作者,是时期的家、家。

(2)出自本文的成语有:、。

(3)文中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是:。

(4)关于修身养性的问题,古人有过许多名言警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测试题4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测试题4

第四单元 人生之舟12 纪念白求恩1.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请你赏读下面的书法作品,将这幅作品的内容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殉.职 狭隘. 热忱.极端.佩.服 派遣. 3.根据拼音写汉字。

ni ānq īngp àzℎòng ji àn y ì s ī qi ānm á m ù b ù r énj īng y ì qi ú j īng4.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鄙”字在古文中原来写作“”,上面的部分象征人们聚居的地方,下面的部分象征着放粮食的仓库。

本义为都城或城外四周的土地。

①后来,这个字逐渐引申为其他含义,如“鄙薄”;②又如用作敬辞,用于他称,如“鄙人”。

现在“鄙”用来表示轻视、看不起,如“鄙视”。

(1)①句中“鄙薄”的“薄”应读 。

(2)②句说法有误,应改为: 。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种环境下,他从不拈轻怕重....,难活、累活抢着干。

B.多年来,这家眼镜店在专业上、服务上、产品上一直精益求精....。

C.为了健康,那时的人们开始注重食物和饮水,但对空气质量仍是漠不关心....。

D.1862年,塞尚再次来到巴黎,但他的作品仍未被世人理解,他的性格因此变得见异思迁....。

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白求恩放弃舒适的生活,在充满艰辛和危险的反法西斯战场上,领悟人生的价值。

B.白求恩精神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C.白求恩为了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将热血洒在了中国的土地上。

他带给了我们永远的感动。

D.白求恩精神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7.阅读语段,找出表述不准确的一项( )任何时代的英雄都是这样一种人:他们以惊人的忠诚..、决心、勇气和技能完成了那个时代放在每个人面前的重要任务。

今天这些任务是世界性的,因此当代英雄——无论是在本国或外国工作——也是世界英雄,非但在历史上是如此,而且现在也是如此。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题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3分)A.狭隘.(yì) 坍.塌(tān) 拈.轻怕重(zhān)B.鄙薄.(bó) 嘶.哑(shī) 刨.根问底(páo)C.热忱.(chén) 啜.泣(chuò) 战战兢.兢(jīn)D.酬.劳(chóu) 滑稽.(jī) 瞻.前顾后(zhān)【解析】A.yì—ài,zhān—niān;B.shī—sī;C.jīn—jīng。

2.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莫.不关心:冷淡。

拈.轻怕重:选。

B.溜达..:散步,闲走。

沉默寡.言:少。

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C.热沈.:情意。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

见异思迁.:搬迁。

D.不毛.之地:毛发。

【解析】A.莫—漠,拈:抓捏;C.沈—忱,迁:改变;D.—涸,毛:地面上的植物,多指庄稼。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D)(3分)A.王晓宏同学考试的时候总喜欢偷看别人的试卷,真是个见异思迁....的人。

B.刘铮铮同学总是把作业给他的好朋友抄,他对朋友真的很慷慨..。

C.王曼曼同学写作业的时候总喜欢瞻前顾后....。

D.七(2)班篮球队在这次比赛中空前团结,配合十分高效,摒弃了原来狭隘..的个人英雄主义。

4.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A.“清脆”“笔直”“是”“树梢”(分析:这几个词语依次是形容词、形容词、动词、名词)B.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少优秀的文化著作,可作为青少年人格教育的读本。

(没有语病) C.“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一次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

(分析:缺少宾语,在最后补上“的高规格论坛”)D.近年来,我国重大科研项目捷报频传,增强了我们民族的科技自信和广阔前景。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25分)1.阅读文字,完成任务。

(5分)湖州人民的勤劳聪慧、精yì① 求精,奠定了“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千百年富庶繁华的根基,赢得了“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

德清县利用莫干山镇仙潭村前期美丽乡村、农村综合改革等优厚的建设基础,páo ② 根问底找方法,探索强村带弱村、先富带后富,组团式推进南路村、四合村共融发展的“大仙潭”建设,以此撬③ (A.qiáo B.qiào )动整个莫干山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这样的共富模式,正应了那句话“④ ”。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选择合适的拼音。

(3分) (2)根据语境为空白处④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2分) A.借前人之光,照今人之路 B.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 .每年我国都要向联合国派遣..一支国际维和部队。

B .二次世界大战,被原子弹摧毁的地方,至今还是一片废墟..。

C .扶贫工作组的同志对贫困户绝不能漠不关心....。

D .我来到了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方圆两公里的范围内是不毛之地....。

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中华传统文化一向推崇对劳动实践的认同、对劳动精神的传承、对劳动文化的传播。

B. 截至目前,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四次出舱活动,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记录。

C. 评价艺术作品是否优秀,不能仅凭流量多少这一标准,内容品质、价值含量等更应该成为评价机制的主要内容。

D. 每到夏季,学校都会反复向学生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去游泳。

4.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6分) (1)根据要求背写。

(2分)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 人民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

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3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13分)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7.选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的?(2分)
8.选文前两段分别提出分论点,请说说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2分)
9.对比可以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5
分)
10.理解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4分)
(1)如果把画横线句子⑴改成:“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精神所感动。

”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分)
(2)画横线句子⑵这句话采用排比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15分)
守桥
葛俊康
①学校坐落在山脚下的大坝上,从学校大门出来走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上的一座石桥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

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
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桥的旁边。

②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河水开始猛涨。

这天早晨,天刚亮,老葛一来到桥头就被惊呆了。

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地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冲出去,往下游狂奔。

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

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

这时,一颗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

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

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

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

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

”说完,就往石桥下冲。

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出来。

③老葛冲到桥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

大桃树卡在那里,死死地,动都不动。

洪水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

妻子忙上前帮着老葛。

两人拉扯了一会儿,大桃树还是死死地卡着。

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

④老葛站在桥上,望着桥上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木、乱草,双腿开始颤抖,一种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觉瞬间就贯遍了全身。

老葛剁了几下脚。

看了一眼妻子,说:“还站着干啥?快回家去拿锯子。


⑤此时,洪水越来越大,眼看就要漫到桥面上了。

老葛的心更慌了。

老葛知道,再不想办法,这桥肯定是不保了。

桥垮了,孩子们上学咋办?老葛扒掉上衣,脱掉长裤,裸着身子站在桥上,用手撕扯着挂在大树上的一些树枝、乱草。

⑥妻子拿来锯子、绳子。

老葛把绳子一头栓在身上,另一头紧紧地拴在了桥头的一棵大树上。

老葛拿着锯子,毫不犹豫地跳到河里。

妻子用手拉着绳子。

老葛一手拿锯子,一手抓住大树,往树上爬。

爬上大树,老葛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横坐在上面,开始锯树。

妻子站在桥上,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满脸的担心,说:“慢点,慢点,不要慌!千万不要让洪水把你冲下去了。

”老葛没回答,坐在树上,双腿死死地夹住树干,用力地锯着那根最长的最粗的树枝。

⑦不一会儿,有学生来上课了,走到桥头,吓傻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老葛忙让他们站在桥头,不要上桥。

学生们乖乖站在那里,看着老葛。

学校的老师也赶过来了。

村长也来了。

跟在村长身后的,还有几位年轻人,村长一看,太危险了,忙跑上前让人把老葛拉了上来。

村长把绳子拴在树枝上,然后让几位年轻人奋力地往旁边拉。

经过几番折腾,树枝终于被拉开了。

漂浮物随着洪水,轰的一声冲出桥洞,往下游狂奔而去。

⑧水位下去了。

桥面完全露了出来。

老葛站在桥上,看着滚滚而去的洪水,再看看正慢慢过桥的几位学生,眉头深深地皱了一下。

⑨几天后,老葛被评为了乡里的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得了一本荣誉证书,还有两千块钱奖金。

拿到奖金后,老葛和妻子又从自家的存折里取出了仅有的一万元,买了水泥、河沙、石子,叫上几位年轻人帮着把石桥彻底地加固了一下。

⑩修桥的时候,学校的校长和村长都来到了现场。

村长问老葛还有啥要求,差钱啥的村里可以帮着解决。

老葛朝他们看了看,笑了笑,说:“我还真有个要求,不知你们答不答应?”村长说:“答应答应,肯定答应,您说就是。

”老葛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学校,说:“我想给孩子们再上堂课。

”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了湿润。

11.阅读文章第③—⑧段,概括补充“守桥”的情节。

(4分)
开端:老葛看见洪水涌来,一棵大桃树堵在了桥洞口。

发展:
高潮:
结尾:村长和年轻人合力拉开了堵在桥洞口的大桃树。

12.第②段画线句描写洪水来时的情景有什么作用?(4分)
13.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4分)
(1)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

”(“轰的一声大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了湿润。

(“愣愣”“紧紧”“慢慢”“湿润”反映了校长怎样的心理变化?)
14.文章以“守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12分)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
淫慢则不能励.精励:
险.躁则不能治性险: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7.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2分)
18.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2分)
19.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2分)
三、作文(40分)
20.按要求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特别的经历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6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