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高中英语阅读课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高中英语阅读课公开课教案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55fc7c10f242336c1fb95e32.png)
高中英语阅读课公开课教
案一等奖
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了一等奖,经过实战演练,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阅读表格等教学方法得到评委一致称赞
二,该教案内容翔实,制作创意十足。
A,用表格的形式来制作教案,一目了然,简洁明了
B,加入了对应内容的ppt截图,让教案不再是死气沉沉,冗长无聊,而是生动活泼,十分有趣,有新意!
三,拥有配套的高质量的说课稿,课件,阅读原文,让你把优秀阅读课信手拈来!
说课稿题目:高中英语阅读课公开课说课稿一等奖
课件题目:高中英语阅读课公开课课件一等奖
阅读原文题目:An interview with Jackie Chan 高中英语阅读课公开课原文。
高中英语_阅读理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英语_阅读理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10f520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10.png)
高中英语_阅读理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一、学情分析在进行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全面的分析。
通过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方式,我们可以制定出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1. 学生的英语水平:学生的英语水平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语法知识掌握程度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取得更好的进展。
2.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兴趣程度可能不同。
有些学生对文学类的阅读更感兴趣,而另一些学生则对科技或历史类的阅读更感兴趣。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关的话题或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 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
有些学生喜欢独立完成阅读任务,而另一些学生则更喜欢与同伴合作,进行小组讨论。
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合适的学习环境中发挥出他们的优势,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二、教材分析教材是进行阅读理解教学的重要依托。
我们需要分析教材的内容、难度以及教学目标,从而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
1. 教材内容:教材中包含的文章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引发他们的共鸣和兴趣。
教材中的文章类型可以多样化,包括但不限于新闻报道、科普文章、文学作品等。
通过多样的文章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广度,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2. 教材难度:教材中的文章难度应该适合学生的英语水平,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
我们可以通过教材中的词汇量、语法结构和句子长度等要素来评估文章的难度,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
3. 教学目标:阅读理解教学的目标可以包括识别关键信息、理解主旨要点、推断作者意图等。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案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75746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4.png)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案
教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在这份教案中,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及探讨文章中提出的观点。
为了达成这些目标,教师需要精心挑选适合学生水平的阅读材料,并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包含预习任务。
在课前,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预习问题,引导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文章进行初步的了解。
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查找文章中的关键词汇,或者提出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课堂上,教师应该首先引入新课。
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或者简短的介绍,激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兴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快速阅读,抓住文章的大意。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扫读和略读技巧,帮助他们快速找到文章的主要信息。
深入阅读环节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
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详细解读文章中的难句、分析作者的论点和论据、讨论文章的结构等。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观点。
为了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教案中加入辩论或角色扮演的环节。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学会理性分析和评价不同的观点。
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能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案应该包含总结和反馈环节。
在课程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自己的学习收获。
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五单元阅读课教学设计-教育文档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五单元阅读课教学设计-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c1e567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5.png)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五单元阅读课教学设计-教育文档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2. 通过阅读教育文档,了解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围绕教育文档展开,包括教育政策、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阅读相关文档,学生了解社会和教育界对于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看法和努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引入话题的方式,唤起学生对教育问题的兴趣。
比如,问学生有没有关注过最近的教育新闻,以及自己对于教育的看法。
第二步:预习(10分钟)让学生在课前阅读指定的教育文档,或者给予学生一篇教育文档进行阅读,并提前准备一些相关问题。
第三步: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在课堂上对教育文档进行阅读理解,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第四步:讨论分享(15分钟)学生分组,互相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问题,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同时,老师可以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并给予一些建议和观点。
第五步:语言表达(1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阅读体会,用英语进行语言表达。
可以采取辩论、演讲或写作等方式进行。
第六步:拓展应用(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并拓展教育文档的内容,比如,教育政策对于学生的影响,以及教育方法和理念的可行性等。
第七步:总结反思(5分钟)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的总结,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反思,并给予学生一些学习提醒和指导。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同时,结合小组讨论和个人分享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欲望。
教学资源:1. 教育文档: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和学习相关的教育文档,比如教育改革文件、教育研究报告等;2. 学生提前阅读的教育文档;3. 学生的讨论和分享。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讨论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对教育文档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在课下继续扩展教育领域的阅读和研究,可以通过写作、演讲或参加相关的学术竞赛等方式。
高中英语时文阅读教学设计
![高中英语时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3bc646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4.png)
高中英语时文阅读教学设计Introduction英语时文阅读是培养高中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本文设计了一节以时文阅读为主题的英语课,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扩展知识面。
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设计:Section 1: Warm-up Activity (时间:10分钟)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与时事相关的视频或音频,引发学生对时事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讨论他们所了解的最近的新闻事件,并向全班汇报。
Section 2: Pre-reading Tasks (时间:15分钟)在阅读时文之前,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预热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建立与时文相关的背景知识。
以下是一些预热任务的例子:1. 根据标题和首段提供的信息,让学生猜测文章的主题。
2. 学生观看一段有关文章主题的短视频,然后完成提问任务。
3. 分发一段与文章主题相关的段落,让学生根据所给信息判断文章的观点立场。
Section 3: Reading Comprehension (时间:30分钟)学生在此阶段将开始阅读正文,并回答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适当调整问题的难度,并提供必要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支持。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问题类型:1. 选择题:学生在给出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2. 判断题:学生判断给出的陈述是否与文章内容相符。
3. 填空题:学生根据上下文填写适当的单词或短语。
Section 4: Discussion and Reflection (时间:20分钟)学生在此阶段将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并分享他们对文章主题的看法和思考。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问题,如下所示:1. 文章中提到的问题与你的日常生活有关吗?请具体说明。
2. 你对文章中提到的观点是否持有相同的看法?为什么?3. 你认为学校应该如何加强对时事阅读的教学?Section 5: Extension Activities (时间:15分钟)本节课的扩展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案设计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4c157f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1e.png)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案设计导语:本文旨在设计一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案,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案设计将围绕课前导入、阅读活动和课后拓展三部分展开。
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将在下文中详细介绍。
一、课前导入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旨在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具体步骤如下:1. 通过展示一张有关阅读的图片或者播放与阅读相关的视频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2. 呈现一些形象鲜明的标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猜测。
3. 开展一些小组讨论或者师生互动的活动,让学生在分享和交流中培养阅读意识。
二、阅读活动在阅读活动环节,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体阅读和深入理解。
具体步骤如下:1. 教师先让学生浏览整篇文章,帮助学生获取主题和大意。
2. 分配任务,让学生进行细读和标记,寻找关键信息和生词。
3. 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文章。
4. 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如扫读、略读和精读。
5. 引导学生进行词汇和语法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课后拓展在课后拓展环节,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拓展活动,以促进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学习和思考。
具体步骤如下:1. 布置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小短文、设计一个续写、形成自己的问题等,以检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推荐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拓宽阅读视野。
3. 鼓励学生与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培养合作学习的氛围。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阅读教学活动,学生应该能够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希望通过本教案设计,能够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参考。
高中英语阅读教案
![高中英语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3c5e2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d.png)
高中英语阅读教案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制定任何教案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1) 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和精读技巧;2) 培养学生捕捉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3) 引导学生学会利用上下文线索理解生词的意义;4) 增强学生对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的理解。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同时兼顾语言难度和知识性。
选取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议论文,该话题不仅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文章长度适中,词汇和句式结构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方法方面,采用任务驱动法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设置具体的阅读任务,如找出文章的主旨、列出支持论点的细节信息等,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提高阅读技能。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文章结构,互相解答疑问,从而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助手。
课堂上,教师首先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分发阅读材料,并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开始阅读。
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教师组织全班讨论,总结文章要点,并对学生的阅读表现进行评价。
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案还包括了相应的评估方法。
通过随堂提问、小组报告以及课后的阅读理解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的掌握情况。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反思阅读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在未来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这份高中英语阅读教案范本,旨在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精心挑选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全面的评估体系,帮助学生系统地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教师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案内容,使其更加符合教学需求。
高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高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32d4f9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4.png)
Part Five
群文阅读评价与反思
群文阅读评价的目标和原则
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原则: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互动化
群文阅读评价的方法和工具
评价量表:根据群文阅读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具体的评价量表,包括阅读理解、批判性思维、 写作技巧等方面的评价标准。
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理解能力、批判性 思维等方面的表现,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教学活动设计的创新和优化
创新教学活动形式:采用互动式、探究式、项目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优化教学活动内容: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强化教学活动的实效性:通过及时反馈和调整,确保教学活动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注重教学活动的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对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进行评价,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活动。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确定群文阅读 的主题和目标
选择适合的阅 读材料和文本
设计阅读活动 和任务
制定评价标准 和方式
实施教学并进 行调整
Part Three
群文阅读选文策略
选文的原则和标准
主题相关:选文应 与教学主题紧密相 关,能够支持教学 目标的实现。
语言水平适中:选文 的语言水平应适合学 生的实际水平,既要 不过于简单,也不要 过于复杂。
案例中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案例中教师如何通过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X
思维。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需要教师根据学生 的实际情况和教学 需求,选择合适的 文章进行组合,设 计有针对性的阅读 任务和教学活动。
高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高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0febb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c.png)
高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
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本文将针对高中英语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二、目标设定1.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生通过整本书的阅读,能够熟练运用各种阅读技巧,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学生通过整本书的阅读,能够学习并灵活运用一些常用的英语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学生通过整本书的阅读,能够了解并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指导阅读:教师通过提问、解释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教师可以适时给出一些阅读策略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书中的不同章节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观点,并引导他们互相尊重、倾听他人的意见。
3. 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将自己对整本书的理解、感悟以及涉及到的文化差异等内容进行整理,并进行个人或小组作品展示。
可以选择演讲、PPT、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预习阶段:在开始整本书的阅读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预习。
可以要求学生了解作者、背景、主题等信息,在阅读之前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 整本书阅读: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课堂活动,如阅读小组讨论、边读边记、分析作者意图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3. 总结讨论:整本书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全班或小组间的总结讨论。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讨论整本书的主题、情节、角色等方面的内容,并引导他们扩展讨论到文化差异、社会背景、人物心理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4. 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心得整理成作品,并进行展示。
高中英语阅读专项导引教案
![高中英语阅读专项导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575c3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66.png)
高中英语阅读专项导引教案
1. 教学目标
- 增强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 提升学生的快速阅读与精读技巧。
-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 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和归纳文章主旨。
2. 教学内容
- 精选适合高中生阅读水平的英文文章,涵盖不同体裁和主题。
- 设计针对性的阅读问题,考察细节理解、推理判断及词义猜测等技能。
- 提供词汇和短语学习,帮助学生扩充语言资源。
3. 教学方法
- 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通过具体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提供个性化指导。
- 结合多媒体工具,如视频、音频材料,增加课堂互动性。
4. 教学过程
- 导入:通过提问或讨论引出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 新课呈现: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新材料,共同探讨文章结构和内容。
- 练习: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 总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强化记忆。
- 作业布置:根据课堂表现,分配适量的阅读和习题作业。
5. 评价方式
- 进行定期的阅读测试,检验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 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
-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学习方法和效果。
6. 教学反思
- 教师需不断更新教学材料,确保内容的时效性和相关性。
-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需求。
- 定期收集学生反馈,优化教学方法和过程。
7. 结语。
高中英语趣味阅读教学设计
![高中英语趣味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24701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19.png)
高中英语趣味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英语阅读是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增加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本教学设计将从趣味性入手,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活动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可以通过一个趣味的开场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例如,可以给学生分发一些有趣的阅读材料,比如短篇小说、笑话或者谜语,让他们小组合作阅读,并互相讲述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 深入阅读针对不同的学生水平和兴趣,可以选择一篇适合的文章进行深入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注重细节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交互式的活动,比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或者学生自己编写故事情节,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力。
3. 拓展阅读在课堂结束后,可以布置一些拓展阅读的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些和课堂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来继续深化阅读的理解和扩展知识面。
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形式多样的任务,比如写读后感、制作海报或者做PPT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估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他们的阅读能力,可以设计一些形式多样的评估方式。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选择题、填空题或者问答题来测试学生对文章细节和内容的理解。
此外,还可以设置口语表达的环节,让学生通过演讲或者讨论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五、教学延伸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持续进行英语阅读的训练,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一些英语阅读俱乐部或者学生志愿者组织,通过定期的阅读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
同时,也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的英语阅读网站或者APP,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教学设计的实施,学生不仅能够在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还能够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案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3ebefc50e2524de5187e43.png)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案【篇一:高中英语阅读课教案】visionyibin formation centersurrounded organicdispersion band bead-spacelayout structure, leadingdevelopment eastalong yangtzeriver. shi gu area, lingang new vision expand,naxi district eastopen places expand,jiang eastwardconnection, ping shan, radiation southbank area, minjiangriver area, golden sands area long-termbasis reasonablespace develop,perfect urban district along yangtzeriver yibinribbon multi-center strategic vision spaceframe. yibin center city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steering extension type extended connotationtype upgrade simultaneously metroconstruction oldcity transformation builtdistrict perfect,through live reasonablelayout optimization city structure, improve city traffic operation efficiency; vigorously improved city environment, shaping city features, upgrade city quality, play city servicefunction, formed has perfect modern service capacity bigcity. construction urbangreen space system, promoting peripheralgreen space historical一,高中英语阅读课,该教案在赛课中获得了一等奖,同时该阅读课获得了一等奖, 经过实战演练,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阅读表格等教学方法得到评委一致称赞二,该教案内容翔实,制作创意十足。
高中英语优秀教学设计5篇
![高中英语优秀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234d4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1.png)
高中英语优秀教学设计5篇教学设计一:阅读理解策略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预测、略读、寻读等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2.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大意,并能识别文章中的细节信息。
3. 学生能够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并进行批判性思考。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讨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略读:指导学生快速浏览文章,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和内容。
3. 寻读: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寻找文章中的关键信息,提高寻找信息的速度和准确性。
4. 精读:组织学生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细节信息,并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5. 讨论:组织学生就文章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阅读策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文本,以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教学设计二:写作技巧训练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学生能够运用论据和论点进行有效的论证。
3. 学生能够进行自我修改和同伴互评,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分析优秀议论文,引导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写作指导:讲解议论文的写作步骤,包括确定论点、寻找论据、组织文章结构等。
3. 实践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创作。
4. 同伴互评:引导学生进行同伴互评,互相提出修改建议,提高写作水平。
5. 自我修改:指导学生根据同伴互评和自我反思进行修改,完善文章。
6. 展示与分享: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写作心得和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写作技巧和实践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写作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如语法、拼写、标点等,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教学设计三:口语交际能力提升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口语表达技巧进行日常交流。
高中英语阅读新概念教案
![高中英语阅读新概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c0ce0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0.png)
高中英语阅读新概念教案1. 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精选的阅读材料,使学生掌握并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如预测、归纳、推理、总结等,同时培养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敏感性,以及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深入分析,引导学生学会批判性思考,增强语篇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2. 教学内容本节课选取了一篇具有丰富文化背景和深刻主题的英文文章,文章长度适中,难度符合高中学生的阅读水平。
内容涉及当代社会热点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供了丰富的词汇和句型学习资源。
3. 教学方法- 导入阶段: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为阅读活动做铺垫。
- 阅读阶段:分层次进行,首先是快速阅读以把握大意,然后是细读以理解细节,最后是深度阅读以分析作者观点和写作手法。
- 互动阶段: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和结构,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悟。
- 总结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语言特点,巩固词汇和语法知识点。
4. 教学步骤1. 导入话题,激发兴趣。
2. 快速阅读,捕捉主旨。
3. 详细解读,分析段落。
4. 小组讨论,深化理解。
5. 全班分享,扩展视野。
6. 教师点评,提升认知。
7.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个人作业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独立运用阅读策略,以及是否能够在阅读后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6. 教学反思课后,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成果,对教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这包括调整阅读材料的难度,改进教学方法,或是增加更多互动性和参与性的活动。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956318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e.png)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标题: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引言:阅读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扩展词汇量,增进对语言结构和语法的理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为了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教学活动。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旨在为英语教师提供一些教学参考。
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文本的主旨和要点。
2. 能够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
3. 能够从文中获取信息,提炼信息。
4. 能够进行文本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能够在阅读中培养对文化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为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
内容包括环境问题的描述、环保意识的培养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
三、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了解环保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展示情景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设计小组讨论、合作阅读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2.课堂授课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示短文内容,让学生对环保问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然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重点段落进行讲解,重点讲解一些语言点,并进行相关词汇的讲解和拓展。
3.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阅读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可以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想法,共同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对环保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4.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提炼。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环保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五、教学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小组讨论的情况等来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可以设计一些阅读理解题目、课堂问题等进行及时的检测。
高中英语阅读课优秀教案
![高中英语阅读课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ab9cc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9.png)
高中英语阅读课优秀教案一个优秀的教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为此,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既要包括语言知识的掌握,也要涉及阅读技能的提升,如快速获取信息、推理判断、批判性思维等。
同时,教案还应该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计分层次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有所进步。
课堂内容的安排要科学合理。
一方面,教师需要精选适合学生水平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应覆盖广泛的主题和体裁,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的组织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例如,可以从词汇和短语的学习开始,逐步过渡到句子结构、段落大意的理解,最后再到全文的分析和讨论。
在教学方法上,互动式教学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赛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增强他们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
教案中还应包含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和活动,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这些练习可以是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形式,旨在检测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创新的活动,如让学生自己编写与阅读材料相关的短文或故事,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评价机制也是教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师需要通过定期的测验、作业检查和课堂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
这种评价应该是全面的,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掌握情况,更要关注他们的阅读技能和策略的运用。
同时,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反馈,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指导他们如何改进。
一个优秀的教案还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反馈,适时调整教案内容和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教案才能真正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教资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教资](https://img.taocdn.com/s3/m/dd26784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0.png)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教资导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升和语言能力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教资,以帮助教师提升阅读教学效果,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教学目标阅读教学的目标主要包括: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如扫读、略读、详读等;2.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3. 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其分析和推理能力;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对英语文学及其他领域知识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内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阅读理解练习:选择适当的文章和练习题目,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速度和准确度。
2. 阅读技巧训练:教授学生如何使用不同的阅读技巧,例如快速定位关键信息、运用上下文推断词义等。
3. 阅读策略指导:教授学生如何制定阅读计划,分析文章结构,有针对性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阅读材料选择:选择与学生年龄和学科相关的阅读材料,如文学作品、科普文章、历史故事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通过提问、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交流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组,组内合作完成阅读任务,相互讨论和分享观点,提高思维碰撞和合作意识。
3. 案例分析:选择真实的阅读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电子图书和网络文章的阅读,扩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四、教学评价为了评价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式:1. 课堂测试:设置小测验或作业,考察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运用阅读技巧的能力。
2. 作品展示:要求学生用英语写读后感、摘录重点句子、总结文章结构等,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
3. 互评互鉴:学生进行小组互评,互相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我反思和学习成长。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e78e43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d.png)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本次阅读课以课文《芝加哥》为中心教材。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美国芝加哥这座大城市的悠久历史、重要地位、独特文化以及许多值得探索的景点。
文章通过详尽的介绍,旨在让学生了解并体悟到芝加哥这个城市的魅力与价值。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全面了解美国芝加哥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重要地位、独特文化以及许多值得探索的景点。
(2)学会阅读理解课文,并能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相关文献。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与理解英语文章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细节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对于美国芝加哥的文化、历史和景点背景的认识和探索。
(2)通过阅读加深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
三、教学设计(一)导入通过介绍芝加哥这个城市的背景与地位,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
(二)阅读Step1:投影原文,让学生自行朗读课文,然后扫读文献找到提示性的信息,包括课文中的地点、人物、事件等关键词。
Step2: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完成阅读题目。
1. How was Chicago built?2. Where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Route 66?4. What is the famous square which is also called the most crowded place in the world?5. Who is Oprah Winfrey?Step3: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与文献信息进行创作。
任务:我要去芝加哥旅游根据刚才阅读的内容,你得知了很多芝加哥的文化、历史和景点背景,请你现在给自己定一个计划,告诉自己需要看到哪些景点,对哪些文化领域感兴趣,需要了解什么历史事件,并给自己一个总结。
写一个约100词左右的计划及总结。
(三)练习除了阅读和理解外,对于课文相关的生词、短语和句型也需要进行适当的强化练习。
(四)拓展设想一下你正在芝加哥旅游,有以下不懂得信息,请你与同桌探讨如何解决问题,并且进行口语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高中英语(SEFC)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各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
然而,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模式常常是单一的自下而上模式,教学方式只是把课文作为单纯向学生传授语法及语言知识的载体,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传统的阅读理解提问方式也常常停留在对所阅读文章的表层理解层次上。
那么,如何借助这些课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呢?经过教学实践和不断尝试,笔者发现:不同阅读活动阶段,必须采用不同阅读理解模式以求不同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
下面以SEFC Book 1A Unit 7 "Earthquakes" 单元阅读课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析。
一、First–reading 采用自上而下模式,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自上而下的模式”是哥德曼(Goodman)1971年提出的阅读理论模式。
这一理论反对把阅读看成是对一系列词句的知觉,认为阅读者不必使用全部文本中的提示,他们在文章中挑选和选择足够的信息来作出预测,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有关客观世界的知识去验证他们的预测。
按这个模式,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而是结合自己的预测,在文章中找出有关的信息,来验证自己的预测。
该模式有利有弊,弊在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利,容易造成学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
然而,由于强调整体篇章理解,在阅读时采取跳跃式搜索、猜测等方法,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速度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
目前,中学生阅读能力在速度上与可能达到的指标相比普遍要低几倍,甚至十几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急需尽快获取各种信息资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与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然而,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处于陌生状态的基础上,因此,在学生初次接触阅读课文时,应该采用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1、引入题材。
可采用设疑悬念、直观导入、故事导入等引入方式。
2、进行快阅。
可向学生介绍组读法、察读法、浏读法、略读法、跳读法等快速阅读方法。
3、检测理解。
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做笔记、填图表等检测形式。
附SEFC Book IA Lesson 26 & Lesson 27 阅读理解问答题:1) Which was the USA’s strongest earthquakes ?2) 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 lives and 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homes in the 1906 earthquake ?3) 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 lives in the 1989 earthquake?4) When the 1906 earthquake happened, how many metres did the Pacificplate jump to the north ?5) How many measures(措施) can we take in order to deal withearthquakes ?6) What is " The Big One"?经过一读课文及完成表层信息捕捉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肤浅的认识,阅读速度也得到训练。
然而,阅读包含两个阶段:一是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二是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译码的理性认识阶段。
因此,二读课文,加深文章的理解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二、Second–reading 采用交互作用模式,侧重培养阅读理解综合能力语言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读者通过视觉器官接受以文字符号形式输入的外部代码,再结合大脑中的内部代码(即图式)进行编解码认知加工,从而理解并提取信息的过程。
根据鲁姆哈特(D·Rumelhart)1977年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式,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即是读者大脑中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认知加工交互作用的过程。
相互作用模式(the interactive model)也可称为图式理论模式(the schema theory model)。
按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
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所讨论的主题的熟悉程度。
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的体裁的了解程度。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大脑中的这三种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其结果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尤其是深层理解。
交互作用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综合能力能起关键的作用。
借助形式图式模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文体思路,了解各种不同体裁的课文的结构特点。
例如教"Earthquakes" 时引导学生归纳出文体思路是accidents--- causes --- solutions---- prediction。
借助文章体裁结构帮助理解文章实际上也是一种阅读策略,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下一阶段完成重建语篇的表达训练。
借助内容图式,教师可启发学生寻找或利用文章上下文线索去激活自己大脑中相应的背景知识内容图式。
例如教“Earthquakes”时引导学生回忆“板块学说”(plate tectonics)相关内容,将文章内容与大脑中的相关信息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文章的细节内容、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态度、写作意图及文章的“弦外之音”。
语言图式在阅读理解中起着基础的作用,没有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就发挥不了作用。
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提高学生识别文章中词、短语和句子的能力。
例如教“Earthquakes”时引导学生理解“shook”、“jumped”、“stay up”等在文章中的意思。
这样做,学生读懂文章的能力才会逐步提高,下一阶段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才会有基础。
总之,综合利用形式图式、内容图式、语言图式来指导二读课文,对提高学生阅读综合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1、细读课文。
可采用全文阅读,逐段阅读,合段阅读等阅读方式。
2、检测理解。
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讨论题、选择题等检测形式。
3、阅读析评。
可采用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或师生一起讨论归纳等双边活动形式。
附SEFC Book 1A Lesson 26 & Lesson 27阅读理解问答题:1) What do the first three paragraphs talk about ?2) What does the writer try to explain in the last paragraph of Lesson 26 ?3) What does the writer intend to do in the first paragraph of Lesson 27 ?4) Why does the writer mention "The Big One" ?5) If we compare the 1986 earthquake with the 1989 earthquake, what can we find ?6) If the 1989 earthquake had happened in the centre of town, what would have happened?7) Why can’t we stop earthquakes ?8) Do you think that San Francisco is now in danger ? Why ?9) How does the writer make each paragraph of the two lessons coherent (连贯的) ?10) 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lessons ?经过二读课文及完成一些深层阅读理解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吸收信息或利用所获得信息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培养。
阅读吸收信息,吸收是为了表达。
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不应只停留在输入的层次上,应该使语言输入(听与读)和语言输出(说与写)之间产生一种平衡。
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以及题材信息重建语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势在必行。
三、Post–-reading 采用自下而上模式,侧重培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自下而上模式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最小的单位——字母和单词(从底或下层)识别开始,逐步弄懂(在顶或上层)较大的语言单位——短语、分句、句子和语篇的意义。
按照这个模式去理解阅读过程,教师在教授阅读课时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解决语言上的障碍,即弄清词、短语和句子的意义。
由此看来,阅读课教学既是一门阅读课,也是一门语言课。
随着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化,教师必须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
阅读理解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语言方面的问题。
所以,通过阅读,可以学习语言知识,通过学习语言知识,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与语言学习,两者相辅相成、密切关系;另外,中学英语大纲规定,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为此,在完成二读课文之后采用自下而上模式深化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必然要求。
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1、归纳知识。
可引导学生按语言单位来分类归纳;也可按段落顺序或情节内容来归纳排列。
2、深化知识。
可介绍一词多义、词与词区别、长句分析和逻辑纽带等拓展性知识。
3、运用知识。
口头上可采用命题发言、口述大意、复述课文、话题讨论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笔头上可采用改写、缩写、书面表达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
附SEFC Book 1A Lesson 26 & Lesson 27 读后重建语篇训练题:1) Why do you think San Francisco are easily shaken by earthquakes ?2) Give a speech on what we should do in order to deal with earthquakes.3) Write a passage to report the 1989 earthquake in San Francisco.4) Write a short article on the 1999 earthquake in Taiwan.实践证明,把阅读课教学活动分成三个阶段,不同阅读活动阶段采用不同阅读理论模式以实现阅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