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全)母猪膘情与繁殖效率

合集下载

提高公母猪繁殖力的因素

提高公母猪繁殖力的因素

提高公母猪繁殖力的因素
薛春林
【期刊名称】《畜禽业》
【年(卷),期】1999(000)005
【摘要】提高繁殖力在养猪生产中对获得较高利润起到重要作用。

生产实践表明:每次配种获得的活产仔数越多,经济回报越高。

有理由相信在以后较长时间,提高公母猪繁殖力仍是养猪生产者优先考虑的内容。

1 猪群繁殖力组成猪群的繁殖力简单地说受3个相互独立的因素影响,即母猪繁殖力、公猪繁殖力、饲养员的技术水平。

3个因素通常对繁殖效率的作用是等同的。

对于单个配种结果来看,每个因素所发挥的作用是等同的。

【总页数】1页(P44)
【作者】薛春林
【作者单位】盐城市畜牧兽医站;盐城市畜牧兽医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8.3
【相关文献】
1.公母猪繁殖力检测的新思路 [J], 张守全;Flow.,WL
2.公母猪繁殖力检测的新思路 [J], Flow.,WL;张守全
3.评价公母猪繁殖力的新观点 [J], Flow.,WL;王海
4.影响母猪繁殖力的因素及对策 [J], 袁江红
5.重视非智力因素提高公外教学质量 [J], 谢玉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三讲母猪生殖生理

第三讲母猪生殖生理

2006第5期养猪SWINEPRODUCTION仔猪生产第三讲母猪生殖生理张守全(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中图分类号:Q4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957(2006)05-0011-03第三节受精、妊娠与分娩一、受精(一)配子的运行1.射精部位在交配过程中,公猪将精液直接射到母猪子宫或子宫颈中。

母猪的子宫颈没有阴道部,使得精液能顺利射入子宫内。

2.精子获能精子在受精前必须在雌性生殖道内经历一段时间,并发生一系列生理性、机能性变化,才具有与卵母细胞受精的能力,这种现象称精子获能。

公猪精子获能需要3~6小时。

3.受精部位在输卵管上1/3的壶腹部受精。

4.顶体反应精子获能之后,在穿越透明带前后,精子顶体开始膨大,精子质膜和顶体外膜开始融合,使精子顶体形成许多泡状结构,通过空泡间隙释放出透明质酸酶、放射冠穿透酶和顶体酶等,可溶解放射冠、透明带等,这一过程称顶体反应。

5.卵子接纳排卵时输卵管伞充分开放、充血,并靠输卵管系膜肌肉的活动使输卵管伞紧贴于卵巢表面;卵巢借助卵巢固有韧带的收缩而围绕其纵轴旋转运动,保护排出卵子进入伞部,这些活动受卵巢激素控制。

6.卵子运动卵子自身无运动能力,主要靠输卵管管壁纤毛摆动和输卵管液流动而运动的。

卵子在壶腹部运动较快;壶峡连接部有小的生理括约肌(排卵后水肿),卵子在这停留一段时间,等待精子入卵。

卵子进入峡部受精能力下降,一旦进入子宫则完全无受精能力。

7.卵子在受精前的准备母猪卵子在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等待精子入卵,入卵后激活卵子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释放出第二极体。

8.配子维持受精能力的时间公猪精子在母猪生殖道内维持受精能力时间为24~48小时;卵子为8~10小时。

(二)受精过程1.精子穿过放射冠卵子周围被放射冠细胞包围,这些细胞以胶样基质粘连。

精子发生顶体反应后,可释放透明质酸酶,能溶解胶样基质,使精子接近透明带。

2.精子穿过透明带当精子与透明带接触后,有短期附着和结合过程,有人认为这段时间前顶体素转变为顶体酶,精子与透明带结合具有特异性,在透明带上有精子受体,保证种的延续,避免种间远缘杂交,顶体酶将透明带溶出一条通道,精子借自身的运动穿过透明带。

第三讲母猪生殖生理

第三讲母猪生殖生理

第三讲母猪生殖生理
张守全
【期刊名称】《养猪》
【年(卷),期】2006(000)005
【摘要】@@ 第三节受精、妊娠与分娩rn一、受精rn(一)配子的运行rn1.射精部位在交配过程中,公猪将精液直接射到母猪子宫或子宫颈中.母猪的子宫颈没有阴道部,使得精液能顺利射入子宫内.
【总页数】3页(P11-13)
【作者】张守全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
【相关文献】
1.母猪的生殖生理特点 [J], 彭光;
2.母猪的生殖生理因素 [J], 杨世红;王志军
3.母猪的生殖生理特点 [J], 彭光
4.断奶母猪的生殖生理及发情诱导和生育能力管理 [J], Rob Knox
5.猪的生殖生理与人工授精技术讲座第三讲母猪生殖生理 [J], 张守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母猪背膘厚度与繁殖性能的关系研究

母猪背膘厚度与繁殖性能的关系研究

DOI:10.16174/j.issn.1673-4645.2023.04.013收稿日期:2023-03-26基金项目:生猪选育提高及杂交配套系的应用(桂垦牧科2022024)作者简介:许建春(1995-),男,河南驻马店人,硕士,主要从事动物育种相关工作*通信作者:潘红丽(1987-),女,广西武鸣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猪场生产相关工作母猪背膘厚度与繁殖性能的关系研究许建春吴先华李宇文波卓清陆崇国潘红丽*(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盛塘牧业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0)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纯种母猪和杂种母猪背膘厚度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通过分析不同胎龄美系大白猪和长大二元母猪的背膘厚度变化,探讨了上产床背膘厚度对美系大白猪和长大二元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仔猪出生窝重及断奶窝重的影响。

结果显示,美系大白猪的背膘厚度随着胎龄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趋势;长大二元母猪的背膘厚度呈现先升高再降低再升高的趋势。

上产床背膘厚度16~19mm 的美系大白猪总产仔数、健仔数、仔猪出生窝重及断奶窝重均显著高于其他组(<0.05);上产床背膘厚度在16~19mm 的长大二元母猪总产仔数、健仔数、仔猪出生窝重均高于其他组,仔猪断奶窝重显著高于其他组(<0.05)。

关键词:背膘厚度;繁殖性能;美系大白猪;长大二元母猪中图分类号:S828;S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645(2023)04-0057-0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扫一扫,了解文章更多内容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w Backfat Thickness and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XU Jianchun,WU Xianhua,LI Yu,WEN Bo,ZHUO Qing,LU Chongguo,PAN Hongli *(Guangxi Nongken Yongxin Animal Husbandry Group Shengtang Herding Co Ltd,Liuzhou 545000,China)Abstract:The articl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backfat thickness on 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purebred and crossbred sows.We analyzed the changes in backfat thickness of purebred and crossbred sows at different gestational ages,then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backfat thickness on total litter size,live litter size,litter weight at birth and weaning litter weight of purebred and crossbred sows in the upper farrowing b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ackfat thickness of purebred sows tended to firstly decrease,then increase,and then decrease as the gestational age increased;the backfat thickness of backfat thickness tended to increase,then decrease and then in-crease.The total litter size,number of healthy piglets,litter weight at birth and litter weight at weaning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urebred sows with backfat thickness between 16~19mm in the upper farrowing bed than in the other groups (<0.05);the total litter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母猪的繁殖性能对提高猪场经济效益和推进养猪业发展至关重要[1,2]。

日粮中添加左旋肉碱营养液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日粮中添加左旋肉碱营养液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母猪的配种、妊娠、分娩、哺乳是生猪养殖产业的重要环节,只有选取科学有效的饲养管理措施,才能充分发挥规模化猪场母猪的繁殖潜力。

本文选用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左旋肉碱(L-Carnitine )营养液添加到饲料中,研究其对母猪繁殖性能的提升效果。

1材料1.1饲料添加剂左旋肉碱营养液是一种复合功能性添加剂,由意大利亚士可化工大药厂提供。

其主要成分为:左旋肉碱5000mg/L 、山梨聚糖醇100000mg/L 、蛋氨酸20000mg/L 、天门冬氨酸10000mg/L 、谷氨酸10000mg/L 、甘氨酸10000mg/L 、维生素B 1(硫胺素)2000mg/L 、泛酸2000mg/L 、维生素B 6(吡哆素)1000mg/L 、维生素PP (烟酸)10000mg/L 、维生素B 12(钴胺素)15mg/L 。

1.2试验时间和地点试验于2018~2019年在广东某猪场和安徽某猪场两个猪场开展,试验母猪的品种均为二元杂(YL )。

2试验设计2.1早期妊娠母猪产仔试验早期妊娠母猪产仔试验在广东猪场和安徽猪场同时进行,广东猪场参试母猪201头,安徽猪场参试母猪378头,共计579头。

分别在两地选取1~3胎龄、膘情适中的刚配完种的母猪,随机均分成3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两地参试母猪每组分别是67头和126头,合计每组193头。

根据标示的配种日期,在母猪妊娠的9~13d 和23~27d 饲喂左旋肉碱营养液。

除饲喂基础日粮外,试验1组每头母猪每天饲喂左旋肉碱营养液40mL ;试验2组每头母猪每天饲喂左旋肉碱营养液20mL ;对照组不饲喂左旋肉碱营养液。

左旋肉碱营养液直接倒在基础日粮中饲喂,基础日粮配方见表1。

各组除左旋肉碱营养液的添加剂量不同外,其余饲养管理条件一致,自由饮水。

配种后第28d 进行B 超妊娠检查,检查是否赵勤辉1,殷颖珊2,罗晗1,林洪泽1,张守全1*(1.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0;2.广东省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广东中山528400)中图分类号:S816.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8964(2021)01-0028-03收稿日期:2020-08-17作者简介:赵勤辉(1984-),男,浙江海宁市人,硕士研究生,现从事集约化猪场的管理与技术工作。

临产母猪背膘厚度对美系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临产母猪背膘厚度对美系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110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6年33卷第2期基金项目:河南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S2012-06);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42102110047);国家自然基金(U1504322)作者简介:孙彩霞(1991-)女,河南洛阳,硕士研究生,从事遗传育种研究,E-mai l :****************通讯作者:李新建(1977-),男,河南周口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猪遗传育种与繁殖,E-mai l : swi n esi t *********临产母猪背膘厚度对美系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孙彩霞1,赵传发2,乔瑞敏1,吕 刚1,韩雪蕾1,任广志1,李新建 *(1.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郑州 450002;2.河南三高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信阳 465200)母猪繁殖性能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而影响母猪繁殖力的因素较多,其中膘情不仅是直接影响母猪机体体况的一个重要指标[1],而且还间接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

因此,养猪生产过程中,通过改善母猪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状况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研究表明,背膘厚和繁殖性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在研究中背膘厚常被用作反映猪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赵乔辉[2]等人报道了大白猪和长白猪妊娠周期内背膘厚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张守全[3] 等人也研究了大白猪背膘厚与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不尽相同。

除此之外,一些研究还证明了妊娠期母猪体脂贮备不够,营养不足,容易造成胚胎的早期死亡、仔猪的初生重偏小和饲养成活率低[4-5]。

若膘情过肥则会造成仔猪在产道中的窒息死亡,同时也会因为妊娠母猪过肥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形成化胎、死胎和流产[6-7]。

因此,本试验通过分析美系大白母猪分娩时最后肋骨处的背膘厚度及其与产仔数和健仔数的关系,研究母猪在摘 要:为了研究美系大白母猪背膘厚度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

该研究采用AGROSCAN AL 型B 超仪对876头美系大白母猪临产前1周时最后肋骨处背膘厚度进行测定,记录母猪分娩后的总产仔数、健仔数、初生重、初生窝重以及断奶至发情间隔时间等指标,统计分析不同背膘厚度对美系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妊娠母猪膘情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妊娠母猪膘情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 娠母猪 ; 殖性能 ; 膘厚; 妊 繁 背 B超
The Efe t n Ba k — f tThikne s o e na ows fcso c a c s fPr g ntS t pr du tv r o m an e o Re o c i e Pe f r c
贵州畜牧兽医
21 0 0年
第3 4卷
第 5期

罗卫星 。 惠芬 ,费佐 元 蔡
( 贵州大学 高原 山地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5
中 图分 类 号 : 2 . S8 89
文章 编 号 :10 0 7—17 (0 0)5— 0 1 4 4 4 2 1 0 0 0 —0
l e,n mb ro e d e r o,b t e g t b i i v u e fd a mb y i f hw i h , rt hwt o l tr . f i e ,we n n t a i gwt a 8 d,we n n . t1 a i gw . fl tra d o sr sd y fe t o i e n e tu a sa trwe n n .T er s lss o e t a ig h e u t h w d t a s fr p o u t e p r r a c n t e g o p o i n rb c h tmo to r d c i e o e v f m n e i h r u ft n e a k—ftwa at rt a h h c e t o p I p o e h tp o e a k—f t h c n s o l h a s b t h n t e t i k s u . t r v d ta r p r b c e r g a i k e sc u d t i r v h e r d c ie p ro a c fp e n n O . mp o e t e rp o u tv e fr n e o r g a tS WS m

临产大白母猪背膘厚度及其哺乳期背膘厚度变化率与母猪繁殖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临产大白母猪背膘厚度及其哺乳期背膘厚度变化率与母猪繁殖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实践Practice80实验研究在生猪养殖场实际生产过程中,母猪各个时期背膘厚度是猪场工作人员判断母猪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在直观上,猪场从业人员发现母猪背膘与母猪的分娩、断奶情况具有某种相关性。

为了更加深入具体地探究临产大白母猪背膘厚度及其哺乳期背膘厚度变化率与母猪繁殖性能的相关性,本实验在湖南某猪场内随机选取了319头相同胎次(3胎次)的大白母猪。

分别在每头母猪分娩前1d和断奶前1d测定其P2位点背膘厚度,每头猪的每个测定时期均测定两次(左右各测1次),然后取平均值,测定设备为美国运高背膘测定仪。

然后,通过如下公式:哺乳期背膘厚度变化率=(断奶前背膘厚度-分娩前背膘厚度)/分娩前背膘厚度计算每头猪哺乳期背膘厚度变化率。

另外,如实完整记录每头母猪的分娩活仔数、每头仔猪初生重、分娩弱仔(初生重小于0.8kg的仔猪)数,以及断奶窝重。

并通过如下公式:窝内仔猪初生均重=分娩窝重/分娩活仔数(分娩窝重为窝内每头仔猪初生重之和)弱仔比率=分娩弱仔数/分娩活仔数计算窝内仔猪初生均重和弱仔比率。

然后,根据每头母猪的哺乳期背膘厚度变化率和临产背膘厚度对全部母猪进行分组。

分组结果见表1、表2。

最后,通过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临产背膘、哺乳期背膘厚度变化率、分娩活仔数、弱仔比率、窝内仔猪初生均重、断奶窝重之间存在显著(0.01<P<0.05)和极显著(P<0.01)相关关系。

临产背膘厚度对窝内仔猪初生均重以及分娩活仔数有显著或者极显著影响。

哺乳期背膘厚度变化率对大白母猪断奶窝重有显著和极显著影响。

1 材料和方法实验猪只为湖南某同一猪场内的319头相同胎次文 ⊙ 苏建 湖南天心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陈荣达 广州市艾佩克养殖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在生猪养殖场实际生产过程中,母猪各个时期背膘厚度是猪场工作人员判断母猪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在直观上,猪场从业人员发现母猪背膘与母猪的分娩、断奶情况具有某种相关性。

为了更加深入具体地探究临产大白母猪背膘厚度及其哺乳期背膘厚度变化率与母猪繁殖性能的相关性,笔者进行了相关的实验。

母猪背膘厚度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母猪背膘厚度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哺乳期背膘损失 下一胎产活仔数
负相关
哺乳期背膘损失多的个体,下 一胎产活仔数呈不利变化。
背膘与繁殖性能的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
时期 后备母猪配种前
母猪不同时期背膘厚度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组别 组1 组2 组3 背膘厚度(mm) 低(9.5-15.5mm) 中(15.5-20.0mm) 高(20.0-29.0mm) 低(15.5-20.5mm) 中(20.5-26.5mm) 高(26.5-35.5mm) 低(9.5-17.5mm) 中(17.5-25.0mm) 窝数 63 36 8 29 39 17 41 43 当胎产活仔数 9.14±2.36b 11.25±2.38a 9.50±2.27b 10.04±3.38a 9.24±2.70a 8.74±2.59a 10.54±2.79a 10.93±2.70a 当胎初生窝重 12.24±3.69a 12.30±2.62a 10.35±2.08a 12.61±3.73a 12.71±3.41a 11.12±3.54a 14.64±3.96a 15.62±3.40a 15.26±3.35a 下一胎初生窝重 12.18±3.51b 14.78±4.30a 14.45±4.73a
初产母猪分娩前
肩胛后沿背膘厚 最后肋处背膘厚 腰荐结合处背膘厚 平均背膘厚
经产母猪分娩前
102
肩胛后沿背膘厚 最后肋处背膘厚 腰荐结合处背膘厚 平均背膘厚
注:**P<0.01 *P<0.05
母猪哺乳期背膘厚度变化与其繁殖性状表型相关分析
性状 肩胛后沿背膘损失 最后肋处背膘损失 腰荐结合处背膘损失 平均背膘损失 注:**P<0.01 *P<0.05 断奶到发情天数 -0.050 -0.049 -0.026 -0.045 当胎断奶重 0.431** 0.286* 0.095 0.291* 下一胎产活仔数 -0.273 -0.253 -0.266 -0.364*

瘦肉型种母猪繁殖管理

瘦肉型种母猪繁殖管理

接触开始日龄
160.0
160.3
160.3
160.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EM
0.72
0.67
0.72
0.73
开始体重 /kg
89.5
90.6
90.5
89.2
SEM
3.36
2.47
3.05
3.50
至初情期天数 */d
45.0
32.4a
28.9a
16.0b
SEM
-
3.86
4.34
3.20
* 仅计算接触公猪开始后 60 d 内到达初情期的小母猪,不同上标字母标示差异显著(P<0.05)。(Hughes PE Thorogood KL Anim Reprod Sci 1999)
期一般在 32 ~ 64 h,约占 78% ;母猪断奶后出现发情的时间
越早,例如第 3d 出现发情,则发情的持续期也就越长(62 h),
h
母猪断奶后出现发情的时间越迟,例如第 6 d 出现发情,则
图 2 站立发情持续时间的变化
发情的持续期也就越短(38 h);发情期持续时间越长(62 h), 则排卵开始的时间越迟(发情开始后 42 h),发情期持续时间
为此,笔者将近几年有关母猪繁殖管理研究进展和实践经 授精技术之后。
验介绍如下。
1.3 发情鉴定
1 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进入发情前期时,外阴红肿明显,没有皱褶,
1.1 饲养管理
分泌的粘液多而稀薄,这个阶段母猪不允许公猪爬跨,为发
后备母猪体重达 85 ~ 90 kg 要求停止自由采饲,开始限 情前期,不能输精。随后,后备母猪外阴红肿稍有消退,由
2.2 发情鉴定

膘情控制及在提高母猪繁殖性能上的研究应用

膘情控制及在提高母猪繁殖性能上的研究应用

2 影 响 母 猪 膘 情 的 因 素
研 究结果 表 明, 猪膘情 容 易受 到品种 、 养水 平 、 母 营 胎 次 、 同 生 理 阶 段 等 因 素 的 影 响 , 而 影 响 母 猪 繁 殖 性 能 不 进
表现 。
产 后 乏 情 、 情 间 隔 延 长 等 现 象 , 是 由 于 哺 乳 期 背 膘 降 低 发 多 过 多 导 致 的 。张 守 全 等研 究 表 明 , 乳 期 间母 猪 背 膘 厚 度 减 哺
植 , 致 配 种 率 和 受 胎 率 降 低 ; 过 肥 会 导 致 内 分 泌 功 能 紊 导 而 乱 和基 础 代 谢 水 平 的降 低 , 而影 响 母 猪 发 情 和 配 种 。妊 娠 从 期 母 猪 过 瘦 , 因 营 养 不 足 导 致 仔 猪 发 育 不 良 , 响 下 一 次 会 影 发情 甚 至不 发 情 , 使 被 提前 淘 汰 ; 娠 期 过 肥 , 往 由 于 多 致 妊 往 余 脂 肪 的 挤 压 , 响胚 胎 发 育 , 成 分 娩 困 难 , 炎 热 夏 季 , 影 造 在 母 猪 过 肥 还 会 导 致 散 热 困难 , 响 自身 生长 和胎 儿 发 育 。 影

5 ・ 4
《 海 畜牧 兽 医通 讯 》 2 1 上 0 2年 第 5期
膘 情 控 制 及 在 提 高母 猪 繁 殖 性 能 上 的研 究应 用
许 栋 刘 炜H 李何君 吴 昊 昊 张和 军。
(1上 海 市 动 物疫 病 预 防控 制 中 心 上 海 2 1 0 2上 海 祥 欣 畜 禽 有 限公 司 上 海 2 1 0 013 0 3 2) 养 猪 的 目标 是 最 大 限 度 地 提 供 生 猪 产 品 , 母 猪 繁 殖 性 而 能 的好 坏 ( 可 提供 活 仔 数 等 指 标 ) 对 养 猪 生 产 效 益 产 生 年 将

猪的生殖生理与人工授精技术讲座第四讲猪人工授精

猪的生殖生理与人工授精技术讲座第四讲猪人工授精

积水、积尿,不能放置易倒或能发出较大响声的物 2~3 个乳白色的浓份精液,应全部接取。
品,以免影响公猪射精。
采完精后,公猪一般会自动跳下假台猪,但当公
二、采精的方法
猪不愿下来时,可能还要射精,故工作人员应有耐
一般有两种采集方法,即假阴道采精法和手握 心。对于那些采精后不下来而又不射精的公猪,不要
采精法,目前在国内外养猪界广泛应用手握采精法。 让它形成习惯,应将其赶下假台猪,并送回公猪栏。
1.0 分;有 90%的精子呈直线运动,则为 0.9 分;有 80%的精子呈直线运动,则为 0.8 分;依次类推。鲜 精液的精子活力以大于或等于 0.7 才可使用。评定 精子活力应注意:① 取样要有代表性;② 观察活力 用的载玻片和盖玻片应放在 37 ℃恒温板上预热,由 于温度对精子影响较大,温度越高精子运动速度越
6.精子活力 精子活力又称精子活率,是指直 线前进运动的精子占总精子数的百分率。精子活力
的高低关系到与配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的高低,因 此,每次采精后及精液使用前,都要进行活力的检
查,以确定精液能否使用及如何正确使用。在我国
精子活力一般采用 10 级评分制,即在显微镜下观察 一个视野内的精子运动,若全部呈直线运动,则为
图 1 畸形精子
10 倍稀释;② 以伊红或
姬姆萨为染液,对精子
进行染色;③ 400~600
倍显微镜下观察精子形
态,计算 200 个精子中 畸形精子所占百分率产公猪(自然交配和采精)精液品质检查的
基本原则 ⑴所有生产公猪每月必须普查精液品质
一次,夏季可适当提高普查频率。⑵精液品质检查
7.精子畸形率 畸形精子指巨形精子、短小、断 尾、断头、顶体脱落、有原生质滴、头大、双头、双尾、

挖掘种猪繁殖潜力提高养猪生产效益

挖掘种猪繁殖潜力提高养猪生产效益

挖掘种猪繁殖潜力提高养猪生产效益
张守全
【期刊名称】《猪业科学》
【年(卷),期】2013(30)8
【摘要】1做好猪舍的防暑降温,减少公猪热应激温度,尤其是高温,可造成种公猪的热应激,严重影响其繁殖性能,使公猪性欲低下,精子产量减少,精液品质下降,进而导致母猪受胎率降低,产仔数减少。

正常情况下,公猪睾丸温度要比体温低2~3℃,才能维持正常的精液生成。

公猪通过阴囊的收缩舒张调节睾丸与身体间的距离,从而调节睾丸温度。

【总页数】3页(P9-11)
【作者】张守全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养猪场(户)提高种猪繁殖潜力的措施 [J], 刘忠琛
2.挖掘种猪繁殖潜力提高养猪生产效益 [J], 张守全
3.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种猪繁殖潜力之研究 [J], 毕长德
4.养猪场户如何提高种猪的繁殖潜力 [J], 刘忠琛
5.如何提高规模养猪场种猪繁殖力的主要措施 [J], 李海燕;汪兴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法系大约克母猪膘情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法系大约克母猪膘情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5 ) 背膘 1 2 am的 母 猪 只 统计 到 3 r 头 ,数据 没 有 代 表 性 。但 综 合 1 2 ni i n ̄ 1 ] 1 3 ni i n背 膘 的 断奶 数据 来 看 ,背 膘 不足 的母 猪 断奶 重 也较 低 ;
1 - 3测定 方法
分别 丁妊 娠 1 i 0 d f S 哺f t 2 1 d 进 行背膘 测 定 ,同一 头
2 ) 背 1 2 am ̄ 1 r 3 am的样本量较少 ,为3 r 头和8 头; 3 ) 背膘1 6 am的 最 多为9 r 9 头 ,占总 量 的 3 3 . 7 %;

N o v e m b e r பைடு நூலகம் 2 0 1 7 I p l GS T OD A Y
产 前 背 噤 分 布
●-

哺 乳 期平 均 掉膘 ( m )

● : ●●●●,{

2. 4
2. 5
2. 5
L ●■● ■● 9
■ ,v l . ; ●.1 j
母 借 临 产 前 与 断奶 时的 背膘 减 少 量 为 其 哺乳 期 背 膘 损
妊娠期饲喂方案
产 前 背 膘主 要 集 中 在 1 5~1 8 am , ̄2 r 5 0 s L . , 占统 计 息
量 的8 5 %。
2 - 3 产仔数随着背膘的变化关系
从 统 计 数 据 来 看
l 2_
3 ) 窝均 重在1 3 ~1 6 nt i o时最佳 ( P < 0 . 0 5 ),平
均在1 . 4 k g 左右;
在8 0 k g以上 ,其 中 背 膘 在 1 6 am 时最 佳 ( r 断奶 窝 重

初产母猪哺乳期长短和膘情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初产母猪哺乳期长短和膘情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期 25k , g 营养 水 平 为 DE1 2MJk , 蛋 白 l % 。哺 乳 30 / g 粗 25
期 营养 水平为 DE 1.8 MJ k, 3 3 / g 粗蛋 白 1 %。母 猪的研 觅表明 : 对 ①初 产母猪在 3 1 内发情的比率 、 ~7d和 4d以 情期配种率和受胎分
娩率 以哺乳期 为 2 8d和 3 5n的为最高. 两者 差异不显著 ( P>0 0 ) 但都 哺乳期 为 2 5. 1d的差异扳 显著( P<0 0 ) I。
选取 8 4头太长或长大二元杂仞产 母猪. 哺乳期为 2 . 8d 断 奶后. 按膘情等次 分为三 组. 别记 为 A、 、 分 B C组. 每组 3 5头。
表 2 哺乳期长短对初 产母猪繁 殖性能的影响
膘情分级标准 : 职脊背, 躯干半 圆. 部丰满. 臀 腹部肥太 者为 上
等; 躯干紧凑, 无脊椎骨 和 骨 形迹, 郭适 中者 为 中等 : 角 跋 腰 和肋骨 明显可见, 脊椎稍尖. 音 薄者为下等。 腹 f i 1 3 试验猪 的饲养管理
表 1 初产母猪哺 乳期 长短 对发情问隔的影响
l 材料 和方 法
1 1 哺 乳 期 组 .
经数理统计检验. 初产母猪哺乳期为 2 8d和 3 5d的. 3 在

选 择 15头 太 长或 长大 二 元 杂 忉胎 待 产 母猪 . 产 期 相 差 0 预
7d和 1 4d以 内发 情 的 比率 为 最 高 ( P>1 0 ) 但 部 和 哺 乳 3 5. .
所有 试 验 猪 在 同 一 生 理 阶 段 均 采 f 同 一 饲 料 .敞 绕 一 的 } j
饲养管理程序进行饲 喂及管理。妊 娠 母猪和 哺乳 母猪分别 饲 养在 限位栏和 高床产栏上 , 种公猪 为牡 洛克, 配种 方法为第 擞 本 交 , 二 状 为 人 工 授 精 。 母 猪 妊 娠 前 粥 日喂 量 2 k , 第 g 后

高产瘦肉型母猪分娩背膘厚度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

高产瘦肉型母猪分娩背膘厚度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

88
1.4数据 分析 采用 SPSS17.0软件 进 行单 因素 方 差分 析 ,并采 用
Duncan法 进行 多重 比较 。试验 数 据 以 平均 值 土标 准差 表示 。显 著性 水平 为P<0.05。
以Y (X)表 示 在 背 膘 厚 度 (X)的 窝 健 仔 数 , 函 数为Y (X)=f(x)。根据 各 测定 数据作 散 点 图 ,由 图 形 情 况选 用Quadratic模 型 拟 合背 膘 厚 度 与窝 产 健仔 数 曲 线 ,并 得 到拟 合方 程 。
文 0 钟 铭 万海峰 王 明江 广 西 商大 科技 股 份有 限 公 司
近 年 来 随 着瘦 肉型 种 猪 高 度 选 育 的 发 展 ,瘦 肉型 种猪 的 繁殖 力逐 步 提 升 ,但 由于 追 求 高 瘦 肉率 ,致 使 种猪 的 背膘 过 度 降低 。 背膘 厚 度 是 反 映 母 猪 身 体 脂肪 含量 的关 键 指 标 ,背 膘 厚 度 的降 低 意 味 着 母 猪 对 能 量 的盈 亏 十 分敏 感 ,而 能量 与 繁 殖 表 现 密切 相 关 ,因 此 正确 控 制 好 种猪 体 况对 于 提 高 高 产 瘦 肉型 母 猪 繁 殖 力 显 得 尤 其 重 要 。
≥0.8kg/头 ) 、初 生 窝 重 、 初 生 个 体 重 及 产 死 胎 母 猪 数 (指 母 猪 分 娩 时 发 生 死 亡 的 正 常 个 体 胎 儿 ,即 白 胎 ,不 包 括妊 娠前 中期 形 成 的木 乃伊 和黑 胎 ) 。
仔 猪 个 体 变 异 系 数 :等 于 每 窝 仔猪 个体 重 的标 准 差 /个 体 均 重 ×100,变异 系 数越 大 ,反 映 仔 猪均 匀度 就 越差 。
分 为 3组 ,低 背膘 厚 度 组 (10~14ram) 、背 膘厚 度 适 中组 (15~20mm)和 高 背瞟 厚 度 组 (21~25mm) , 共 107头 母猪 ,每 组 平均 胎 次为 3胎 。

简述母猪膘情评分及经产母猪各阶段标准膘情得分

简述母猪膘情评分及经产母猪各阶段标准膘情得分

简述母猪膘情评分及经产母猪各阶段标准膘情得分母猪膘情评分的意义膘情评分是对母猪体脂肪储备的评估,对于母猪的生理状态和生产性能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母猪膘情进行评分,可以帮助养殖户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益和健康状况。

膘情评分的方法膘情评分通常采用数字评分法,根据母猪背膘厚度和腰膘厚度来进行评估。

一般将背膘厚度和腰膘厚度测量值相加,得出的数值即为膘情评分。

母猪膘情评分标准根据母猪膘情评分的结果,可以将母猪的膘情分为瘦、适中和肥胖三个等级。

瘦•背膘厚度和腰膘厚度之和低于一定数值,通常为10mm以下。

•瘦母猪的体脂肪储备不足,容易导致生殖功能下降,影响繁殖效果和仔猪的生长发育。

适中•背膘厚度和腰膘厚度之和在一定范围内,通常为10mm到20mm之间。

•适中的膘情是母猪最理想的状态,体脂肪储备充足,有利于母猪繁殖和仔猪的生长。

肥胖•背膘厚度和腰膘厚度之和超过一定数值,通常为20mm以上。

•肥胖的母猪体脂肪储备过多,容易导致生殖功能异常,影响繁殖效果和产仔质量。

经产母猪各阶段标准膘情得分经产母猪的膘情得分会随着繁殖阶段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以下是经产母猪不同阶段的标准膘情得分。

产仔后•产仔后的母猪膘情得分应该在适中到稍肥胖之间,通常为12mm到18mm之间。

•产仔后的母猪需要恢复体力和体脂肪储备,适中的膘情有利于下一轮的配种和繁殖。

哺乳期•哺乳期的母猪膘情得分应该在稍肥胖到肥胖之间,通常为16mm到22mm之间。

•哺乳期的母猪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来满足仔猪的生长需求,稍肥胖的膘情有利于哺乳期的生产效益。

进入配种期前•进入配种期前的母猪膘情得分应该在适中到稍肥胖之间,通常为12mm到18mm之间。

•适中的膘情有利于母猪的繁殖效果,过瘦或过胖都会对配种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妊娠期•妊娠期的母猪膘情得分应该在稍肥胖到肥胖之间,通常为16mm到22mm之间。

•妊娠期的母猪需要有足够的体脂肪储备来支持胎儿的生长发育,稍肥胖的膘情有利于妊娠期的生产效益。

母猪白天同期分娩控制技术的研究

母猪白天同期分娩控制技术的研究

母猪白天同期分娩控制技术的研究
张守全;叶汉良
【期刊名称】《四川畜牧兽医》
【年(卷),期】1993(000)002
【摘要】兽用氯前列烯醇(ICI80996)肌肉注射给妊娠110天的迪卡、长大和大长母猪,试验组27.10±5.56小时后分娩,死胎率为5.36%,对照组分别为76.51±32.82小时和7.42%;母猪白天分娩率试验组为84.2%,而对照组为47.5%;产仔时间从4.42±2.60小时减少到1.19±1.85小时。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张守全;叶汉良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8.3
【相关文献】
1.母猪白天同期分娩技术 [J], 冷国山;吴超红
2.诱导妊娠母猪白天分娩及其机理的研究 [J], 陶涛;冯书堂
3.利用外源激素控制妊娠母猪白天分娩研究初报 [J], 李绍楷;蒲合群
4.两种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猪同期分娩的研究 [J], 韦青青;陈志洪;吴慧德
5.用激素控制妊娠母猪白天分娩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FI (Far to wean 14 12 Avg. daily 10 feed intake, lbs ,8 6 4 2 0 18 22
)
Bodyody 70 weight 60 loss, lbs 50 , 40 30 20 10 0
25
27 ,
Short days are best; however, short days do not override heat-stress. 短光照较好,但短光照不能克服热应激.
北京某产房母猪冬 季热应激。 2014年12月2日 室外温度-6°C, 室内温度26°C.
谢谢
头胎
母猪配种
至妊娠110天背膘变化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项目 母猪数(窝)
≤0.5㎜ 51
0.6-3.5㎜ 194 11.12±0.22A
3.6-5.5㎜ 125 9.89±0.28B
>5.5㎜ 86 9.28±0.34B
总产仔数(头) 11.29±0.44A 活仔数(头) 10±0.44ABa
10.07±0.22Aa 8.91±0.28BCb 8.24±0.34Cb 8.62±0.28BCb 7.93±0.33Cb 1.41±0.02ABa 1.35±0.02Bb 3.15±0.19A 3.70±0.28A 生
21.1℃
Factors influencing water intake: 影响饮水量的因素 ◆ Flow rate流速 ◆ Number of drinkers饮水器数量 ◆ Available space有效空间 ◆ Height of the drinker饮水器高度 ◆ Season 季节 ◆ Animal weight 动物体重
死胎数(头) WSI(天) 哺乳BFL(㎜)
妊娠90天 至分娩前背膘变化对活仔数,合格仔数,初 生重和WSI影响显著(P<0.05),对哺乳期背膘 损失影响极显著(P<0.01)。 ≤0.5㎜组产活仔数,合格仔数和初 生重较0.6-3.5㎜组和≥3.6㎜组 高(P<0.01); ≤0.5㎜组断奶 至配种间隔WSI较≥3.6㎜组 高5.15天(P<0.01),较0.6-3.5㎜组 高3.87天 (P<0.01); ≥3.6㎜组哺乳期背膘损失较≤0.5㎜组 高1.3㎜(P<0.01)和较0.6-3.5㎜组 高1.0㎜(P<0.01)。
头胎
母猪哺乳期背膘损失对断奶后7天内发情率的影响
项目 母猪数 断奶7天内发情头数(头) 7天内正常发情率(%)
Ⅰ(≤0.5㎜) Ⅱ(0.6-3.0㎜) Ⅲ(3.1-5.5㎜)Ⅳ (≥5.6㎜) 77 386 297 78 51 66.23a 252 65.29a 179 60.27ab 41 52.56b
配种前优饲
配种后劣饲
降低类固醇 激素的负反馈
通过代谢激素 直接对卵巢起作用
降低肝内物质代 谢和肝P-450水平
增加黄体 的体积和重量
增加促性腺激素水平 增加外周血 液孕酮的含量 增加排卵率 增加子宫分泌的支 持胚胎发育的营养 物质 高胚胎数量的机理
提高卵子质量 (?) 适宜的饲养模式提
C
ondition score number 3 体况评分为3分
40
10 Lactation Feed 8 Intake(lb/d ay) 6 ( / ) 4 2 0 Gestation Feed Intake 3.1 lb 4.2 lb 5.3 lb 6.6 lb
WEI 30 in Days 20
,
10
0 2 4 7 9 11 12 Lactation FI/d (lbs) / ( )
1品脱=568毫升

水对饲料比例=5:1 ◆ Sows will consume 2x the ◆ quantity of cool (50º F) water vs. warm (80º F) water 温暖(26.7℃)时母猪消耗水 ◆ 量是凉爽时(10℃) 的两倍
Water-to-Feed ratio = 5:1
背膘厚度减少 (mm) 窝数 断奶 至发情 时 间间隔(d)
A5.94±0.57 A5.24±0.46 B6.85±0.79
<3.0 3.0-6.0 >6.0
48 59 37
背膘厚度 (mm) <12.5 12.5-18.0 >18.0
窝数
27 65 31
当胎窝均产活 仔数(头)
A7.80±0.55 B10.12±0.43 A7.97±0.53
头胎母猪哺乳期背膘损失有对断奶后7天内发情率影响的趋势(P=0.06),背膘损 失 大于5.5㎜组断奶后7天内发情率显著低于背膘损失小于5.5㎜各组(P<0.05)。
头胎母猪哺乳期萎缩乳头在次胎恢复情况
1. 二胎母猪哺乳期乳头萎缩率比头胎母猪 高9.3%(P<0.05)。 2. 二胎哺乳期萎缩数为135个,次胎恢复数为95个。适合性检验 头胎萎缩乳头次胎萎缩与恢复比率不符合随机比率1:1, 二胎 中继续萎缩率为58.7%,在 二胎中恢复率为41.3%,萎缩率比 恢复率 高17.4%(P<0.05)。
(记录头胎萎缩乳头在同一母猪二胎时的恢复情况,共得到64头母猪的乳头相关数据,乳头 数共计699个,头胎萎缩乳头数共计230个,萎缩率25.58%;二胎萎缩乳头数共计313个,萎缩 率34.82%。)
1公
斤奶=250克增重 斤奶=225克增重
0.9公
头胎
项目 21天带仔 母猪数(头) 头胎WSI(天) 头胎BFL(㎜)
29
Ambient temperature,
J. Anim. Sci. 77:2124-2134, 1999.
❖ Coolsows with:母猪凉爽应: ❖ Fans (500 cfm)风扇 ❖ Snout coolers猪头部降温 12 Feed 10 ❖ Evaporative coolers水 Intake 8 (lb/day) 帘降温 6 ❖ Drip coolers滴水降温 (/) 4 ❖ Manage heat lamps with:保 2 0 温灯应: ❖ Position位置 27.2℃ ❖ Timer时间控制 Source: O’Grady et al., 1985 ❖ Thermostat温度调节装置 ❖ Piglet hovers仔猪保温箱
头胎断奶BF(㎜) 14.59±0.49Aa
14.15±0.25Aa 13.04±0.19Bb 11.73±0.50Bc
断奶仔猪数对头胎断奶 至配种间隔(WSI),头胎哺乳背膘损失(BFL)和头胎断奶背膘影响显著(P<0.01), 但断奶仔猪数对 二胎产仔性能影响不显著。 断奶仔猪数≥11头组WSI显著 高于其它各组(P<0.01),哺乳背膘损失显著 高于其它各组(P<0.05)。 ≥11头组哺乳背膘损失与9-10头组 无显著差异,但显著 高于断奶仔猪数小于等于6头组和7-8头组 (P<0.01)。
Sow condition GOAL 经产母猪体况的目标
配种后30天母猪, 日喂2.5公斤 -某原种猪场

种后30天母猪
-
某原种猪场
妊娠母猪膘情过肥
出生仔猪均一度差
乳腺发育不良
Effects of Daily Feed Intake During Gestation and Lactation妊娠和泌乳期间日均采饲量的作用
背膘测定部位示意图
母猪背膘变化趋势
2.5 P2 点 背 2.0 膘 厚 度 1.5 公 分 1.0 ( 2.0 1.8 1.7 2.3 2.0 1.8 1.7 1.5 1.6 1.5 1.4
)
1.1
0.5 免役 1 2 胎次 3 高峰 4 5 6 7
配 种
养猪,2005,(1):11-12
Source: O’Grady et al., 1985
Source: King and Duncan, 1986
妊娠母猪 的热应激
广东某猪场2014年8月 份妊娠舍
广东某猪场 2015年3月19日份 妊娠舍 室外温度23-25度, 100%湿度。
哺乳期间母猪背膘厚度减少与断奶 至发 情时间间隔的关系
当胎仔猪初 生 窝重(kg)
A11.80±1.52 B14.93±0.96 C9.31±1.18
整个妊娠期间胎
儿死亡率分布
头胎 母猪妊娠90天 至110天背膘变化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项目 母猪数(窝) 活仔数(头) A10.32±0.20 合格仔数(头) 9.98±0.20A 出 生重(㎏) 1.49±0.01A Aa1.01±0.08 14.41±0.75A A2.67±0.13 B9.55±0.15 9.21±0.15B 1.44±0.01B Bb0.68±0.06 10.54±0.56B A2.97±0.10 C7.90±0.40 7.68±0.40C 1.32±0.03C ABb0.63±0.16 9.26±1.54B B3.97±0.29 ≤0.5㎜ 241 0.6-3.5㎜ 419 ≥3.6㎜ 62
25-29 日龄断奶仔猪体重对78 日龄时 生 长性能 的影响
5
0
-
5
-
10 15 20 25 30
5.5 6.0 6.5 9 10
-
-
-
-
0
-
5
-
10 15 20 25 30 5.5 6.0 6.5
-
-
-
21 28
-
8
7
6
5
4
3
2
1
0 1
8
2
2
2
5
2
7
2
9
7.0 6.8 6.6 6.4 6.2 6.0 5.8 5.6 5.4 5.2 18 22 25 27 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