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家乡的桥教案修改
《家乡的桥》 教案教学设计
《家乡的桥》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家乡的桥梁,培养学生的乡情教育和实地考察能力。
2. 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特点。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家乡桥梁的设计和建造技术。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桥梁的基本情况:介绍家乡桥梁的历史、数量、种类和分布情况。
2. 桥梁的结构与功能:讲解桥梁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与交通、地理环境的关系。
3. 桥梁的设计与建造技术:分析家乡桥梁的设计理念、建筑特点和建造技术。
4. 家乡桥梁的保护与传承:探讨桥梁的保护措施、维修技术和传承意义。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家乡桥梁,分组进行桥梁设计建造实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家乡桥梁的基本情况、桥梁的结构与功能、桥梁的设计与建造技术。
2. 教学难点:桥梁的受力分析、桥梁设计原理、桥梁建造技术。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家乡桥梁的魅力。
3. 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桥梁案例,使学生掌握桥梁相关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桥梁的基本情况、桥梁的结构与功能、桥梁的设计与建造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地考察、小组合作、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创新能力。
3. 学生对桥梁保护与传承的认识,以及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实践的情况。
4. 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及建议,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家乡桥梁的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制作PPT和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搜集家乡桥梁的资料,了解桥梁的基本情况,准备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
七、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家乡的桥》的阅读教案设计
教学课题:《家乡的桥》阅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桥梁的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家乡地理特点和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本文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桥梁的种类,结构以及作用,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他们的阅读能力。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桥梁模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 认识家乡桥梁,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2.教学难点: 如何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创造力,让学生动手设计桥梁模型。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学生们打开课本,来到本节课的经典阅读——《家乡的桥》。
老师引导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家乡是否有一座古老而有历史文化背景的桥,让大家谈谈这座桥的故事。
2.阅读老师用阅读教学法解读本篇文章,并引导学生朗读文章。
老师与学生一起解读文章的结构、语言和意义等方面,然后提出问题和意见:a.桥梁的分类有哪些?他们构成的原理和结构是什么?b.桥梁的作用有哪些?有没有讲到一些与桥梁有关的历史事件?c.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和意义?3.学习互动在了解了桥梁的分类、原理、结构和作用之后,老师让学生分组,自己动手设计桥梁模型,鼓励学生们共同探究设计桥梁的方法、技巧等。
学生们可以选用各种材料(如木板、砖石、铁丝等)来设计他们自己的桥梁模型。
4.展示分享学生们展示他们的成果,老师与同学讨论探究,对他们进行评价和改进。
5.总结在展示分享的过程中,老师通过点评每个成果并进行总结,强调了学生的成果和共同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并进一步鼓励学生,要让自己动手设计桥梁模型,不断探究更多的知识和技巧。
四、教学评估在本节课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组织绘制桥梁模型的能力和展示分享时的表现等方面来进行评估。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小组互评、课堂问答等方式集体参加评估。
《家乡的桥》 教学设计
《家乡的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家乡桥的特点和构造。
掌握描写桥的基本写作方法,如观察顺序、细节描写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地观察、图片展示和资料收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
以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培养学生对桥梁建筑的审美情趣,感受人类智慧与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家乡桥的外形、结构等特点。
指导学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家乡的桥。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描写中融入自己对家乡桥的情感。
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写作手法,突出桥的特色。
三、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家乡桥的风貌,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
2、实地观察法组织学生到家乡的桥上进行实地观察,亲身体验桥的魅力。
3、小组讨论法安排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对桥的观察和感受,互相启发。
4、写作指导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具体的指导,包括立意、选材、组织结构和语言表达等方面。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 分钟)播放一段关于家乡桥的视频或展示一组家乡桥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看到这些桥,你们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谈谈对家乡桥的初步印象。
2、知识讲解(10 分钟)介绍桥的基本构造和类型,如梁桥、拱桥、吊桥等。
结合图片或实例,讲解描写桥的方法,如从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以及对桥的形状、颜色、材质等方面的细节描写。
3、实地观察(20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带领他们到学校附近或家乡的一座桥上进行实地观察。
给学生发放观察记录表,让他们记录桥的名称、位置、形状、长度、宽度、材质等信息,并写下自己的观察感受。
4、小组讨论(15 分钟)学生回到教室后,组织小组讨论。
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和感受,互相补充和交流。
教师巡视各小组,倾听学生的讨论,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
《家乡的桥》教案
《家乡的桥》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桥梁建筑的历史和文化;(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桥梁结构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桥梁的定义、分类和功能;(2)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家乡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2)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桥梁的定义与分类(1)介绍桥梁的基本概念;(2)讲解桥梁的分类及特点。
2. 我国桥梁建筑的历史与文化(1)介绍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技术;(2)讲述我国桥梁建筑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3. 家乡桥梁的实地考察(1)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桥梁;(2)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桥梁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桥梁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2.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桥梁结构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图片、视频等资料辅助教学;2. 实地考察和实践教学;3. 小组讨论和分享学习。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桥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桥梁建筑;2. 讲解桥梁的定义与分类,让学生了解桥梁的基本知识;3. 讲解我国桥梁建筑的历史与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4.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家乡的桥梁,指导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桥梁结构;5.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实地考察心得,总结桥梁的特点;6.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和解释桥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桥梁建筑的历史和文化,并能够指出其中的传统文化元素;3. 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考察,观察、描述和分析桥梁的结构特点,并能够与同学进行分享和讨论;4. 学生能够在课后作业中运用所学知识,展示对家乡桥梁的理解和关注。
七、教学资源:1. 桥梁图片和视频资料;2. 实地考察所需的交通工具和保护装备;3. 课后作业模板和指导资料。
《家乡的桥》教案
《家乡的桥》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桥梁,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能力,提高对本土文化的关注。
3. 通过对家乡桥梁的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化遗产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桥梁的历史与文化背景2. 家乡桥梁的类型与特点3. 家乡桥梁的保护与传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家乡桥梁的历史与文化背景、类型与特点、保护与传承。
2. 教学难点:桥梁设计原理、本土文化在桥梁建筑中的体现。
四、教学方法: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桥梁,直观了解桥梁的类型与特点。
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家乡桥梁,分析其历史与文化背景。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桥梁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动手实践:让学生参与桥梁模型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桥梁的照片,引发学生对家乡桥梁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桥梁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3. 课堂讲解:讲解家乡桥梁的类型与特点,分析其设计原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乡桥梁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提出建议。
5. 动手实践:分组制作桥梁模型,展示成果。
6.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桥梁的历史与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乡桥梁类型与特点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桥梁保护与传承的认识和提出的建议。
4. 学生参与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动手实践的表现。
七、教学资源:1. 家乡桥梁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
3. 桥梁设计原理的讲解资料。
4. 桥梁模型制作材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家乡桥梁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2. 第二课时:讲解家乡桥梁的类型与特点。
3. 第三课时:实地考察家乡桥梁。
4. 第四课时:案例分析家乡桥梁的保护与传承。
5. 第五课时:小组讨论并提交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家乡的桥》最新教案
《家乡的桥》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桥梁,知道桥梁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对家乡桥梁的美感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家乡桥梁的种类和特点2. 桥梁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3. 家乡桥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4. 观察和分析家乡桥梁的美学特征5. 实践活动:设计和绘制自己心中的家乡桥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桥梁的种类、特点及其功能,培养学生对家乡桥梁的美感和自豪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家乡桥梁的美学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学生观察家乡的桥梁,了解其结构和特点。
2. 讲授法:讲解桥梁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家乡桥梁的历史文化背景。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设计和绘制自己心中的家乡桥梁。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家乡桥梁美学特征的认识和感受。
五、教学准备:1. 图片材料:收集家乡各类桥梁的图片。
2. 视频材料:关于桥梁建设和发展的小视频。
3.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画笔、画纸等。
4. 实践活动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5. 分组讨论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家乡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梁。
2. 讲授:讲解桥梁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家乡桥梁的历史文化背景。
3. 观察与分析:带领学生观察桥梁,了解其结构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桥梁的美学特征。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设计和绘制自己心中的家乡桥梁。
5. 分享与讨论:分组展示作品,分享对家乡桥梁美学特征的认识和感受。
6. 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家乡桥梁的了解和认识是否有所提高,以及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家乡的桥梁,深入了解其结构和特点。
《家乡的桥》的教案
《家乡的桥》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桥梁,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桥梁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2. 家乡桥梁的建筑特点与技术。
3. 家乡桥梁的故事与传说。
4. 参观家乡桥梁,进行实地考察。
5. 学生动手制作桥梁模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乡桥梁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建筑特点与技术。
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家乡桥梁,进行实地考察。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制作桥梁模型。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家乡桥梁的故事与传说,分享心得体会。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展示家乡桥梁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建筑特点与技术。
2. 准备桥梁模型制作材料,如纸板、塑料管等。
3. 安排实地考察时间与地点,联系相关部门或单位。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家乡桥梁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2. 讲解家乡桥梁的建筑特点与技术,展示相关图片与视频。
3. 组织学生参观家乡桥梁,进行实地考察,引导学生关注桥梁的细节。
4. 回到课堂,分组讨论家乡桥梁的故事与传说,让学生分享心得体会。
6.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下一节课的任务。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其他地区的特色桥梁,进行比较分析。
2. 介绍桥梁建筑的发展趋势与创新技术。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家乡桥梁故事与传说。
2. 讨论环节:分组讨论桥梁建筑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意义。
八、评价与反思: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实地考察和作业完成中的表现。
2. 同伴评价:互相评价对方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3. 教师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九、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桥梁设计比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邀请桥梁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桥梁建筑的了解。
《家乡的桥》 教案教学设计
《家乡的桥》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桥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途径,了解家乡的桥梁情况;(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桥的设计与建造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化遗产的情感;(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桥的定义与分类:梁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等;2. 家乡桥梁的概况:历史、特点、文化内涵等;3. 桥的设计与建造:结构、材料、工艺等;4. 桥的欣赏与评价:美观、实用、环保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桥梁的基本情况,掌握桥的设计与建造方法。
2. 教学难点:桥的分类、设计与评价。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家乡桥梁的资料、图片等;2. 学生准备:调查、访问家乡的桥梁,了解桥梁的基本情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家乡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提问:你们知道家乡有哪些桥梁?它们有什么特点?2. 探究与交流:(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调查、访问的成果,了解家乡桥梁的历史、特点等;(2)小组合作:探究桥的设计与建造方法,讨论桥的分类、结构等;(3)全班交流:展示小组成果,解答其他组的疑问。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动手制作桥的模型,了解桥的结构与特点;(2)组织学生进行桥的设计比赛,评选最佳设计奖。
4. 欣赏与评价:(1)组织学生参观各种桥梁,欣赏桥的美观与实用;(2)让学生评价家乡桥梁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掌握桥的基本知识;(2)布置作业:让学生调查家乡其他桥梁,深入了解桥梁情况。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
2. 实践操作评价:对学生制作的桥梁模型进行评价,关注其结构、稳定性、美观性等方面。
《家乡的桥》课文教案
《家乡的桥》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家乡的桥》的基本内容,掌握生字词。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培养阅读理解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描述等方式,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学生培养对桥梁建筑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 口语表达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 课文长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3. 对桥梁建筑特点的描述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家乡的桥》的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桥梁建筑的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家乡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桥梁的了解和印象。
2. 课文阅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和书写。
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运用生字词。
4. 课文理解: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口语表达:教师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对桥梁的看法。
6. 观察与描述:教师展示桥梁的图片或视频,学生观察并描述桥梁的特点。
学生练习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描述。
7.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桥梁的特点和意义。
学生展示自己对桥梁的绘画或写作作品,分享对桥梁的理解和想象。
8.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家长协助孩子进行生字词的复习和默写。
学生选择一座自己喜欢的桥梁,进行观察和描述,下一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展示等。
2. 生字词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能力。
《家乡的桥》教案
《家乡的桥》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乡桥梁的基本知识,如桥梁的定义、分类、结构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家乡桥梁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学生对家乡桥梁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桥梁的概述:介绍家乡桥梁的历史、地理位置、建筑特点等。
2. 家乡桥梁的分类:根据桥梁的结构、用途等分类,让学生了解各种桥梁的特点。
3. 家乡桥梁的结构:讲解桥梁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桥墩、桥面、桥梁等。
4. 家乡桥梁的保护:介绍桥梁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家乡桥梁的基本知识、分类和结构。
2. 教学难点:桥梁的保护及其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家乡桥梁,了解其特点。
2. 调查法:让学生调查家乡桥梁的历史、现状等。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家乡桥梁的认识和感受。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家乡桥梁的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 学生准备:观察家乡桥梁,记录其特点。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待您提供要求后,我将为您编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家乡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桥梁的定义、分类和结构,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家乡桥梁的基本知识、分类和结构,让学生掌握桥梁的主要特点。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家乡桥梁的保护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总结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桥梁保护的重要性。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堂所学,完成填空题:(1)桥梁是连接_________的结构物。
(2)家乡桥梁主要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2. 判断题:(1)桥梁的结构主要包括桥墩、桥面和桥梁。
()(2)保护桥梁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家乡的桥》教案
《家乡的桥》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桥梁的类型和特点,了解桥梁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对家乡桥梁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家乡的桥梁情况,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家乡的桥梁概况1. 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桥梁,了解桥梁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2. 介绍家乡桥梁的历史和文化,让学生了解桥梁在家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课时:家乡桥梁的保护与传承1. 调查家乡桥梁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
2. 探讨如何保护和传承家乡桥梁文化,提出建议和措施。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桥梁,了解桥梁的类型和特点。
2. 调查法:让学生对家乡桥梁进行调查,了解桥梁的现状。
3. 访问法:引导学生访问当地长者,了解桥梁的历史和文化。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桥梁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桥梁保护和传承措施的提出和实施情况。
3. 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五、教学资源:1. 图片:收集家乡桥梁的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2. 视频:拍摄家乡桥梁的视频,用于教学展示。
3. 访谈记录:记录学生对家乡桥梁的访谈内容,用于教学参考。
4. 家乡桥梁相关资料:收集关于家乡桥梁的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资料,用于教学参考。
六、教学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让学生提前观察和了解家乡的桥梁,收集相关资料和图片。
2. 实施阶段: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桥梁情况,介绍桥梁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乡桥梁的历史和文化。
第二课时: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和传承家乡桥梁文化,每组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组织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当地人对桥梁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七、教学建议:1.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桥梁进行教学。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家乡的桥》优秀教案
《家乡的桥》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桥梁,感受家乡桥梁的特色和魅力。
2. 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桥梁的种类和特点2. 桥梁的结构和设计原理3. 桥梁的建筑材料和工艺4. 家乡桥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5. 参观和实践环节:分组观察家乡的桥梁,了解桥梁的构造和设计。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家乡桥梁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桥梁的种类和特点。
2. 视频播放法:观看桥梁建造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桥梁的建筑材料和工艺。
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桥梁,亲身体验桥梁的魅力。
4. 分组讨论法:分组让学生讨论桥梁的设计原理和文化价值。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家乡桥梁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准备桥梁模型或图纸,供学生实践使用。
3. 安排实地考察的时间和地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梁。
2. 讲解:介绍家乡桥梁的种类、特点、结构和设计原理,让学生了解桥梁的建筑材料和工艺。
3. 实践:分组观察家乡的桥梁,了解桥梁的构造和设计,学生可以尝试绘制桥梁图纸或制作桥梁模型。
4. 讨论:分组讨论家乡桥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分享参观和实践的感悟。
5. 总结: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家乡桥梁的认识和感受,强调关注家乡发展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列举出家乡的不同桥梁,并描述其特点。
2. 学生能够解释桥梁的基本结构及其设计原理。
3. 学生能够认识到家乡桥梁的建筑材料和工艺技术。
4. 学生能够理解家乡桥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5.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展现出对桥梁设计和建造的兴趣和创造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桥梁工程师或历史学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桥梁的建筑技术和历史背景。
2. 组织学生进行桥梁设计比赛,鼓励他们创新和实践。
3. 开展桥梁摄影比赛,让学生通过镜头记录家乡的桥梁。
关于《家乡的桥》教学教案设计
关于《家乡的桥》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不同地区的桥梁特点和建筑风格,提高学生对家乡桥梁文化的认识。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桥梁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家乡桥梁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家乡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家乡桥梁的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家乡的桥为主题,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桥梁特点和建筑风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力。
2.2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桥梁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历史和文化背景知识较为匮乏。
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图片等方式,深入了解家乡桥梁的文化内涵。
2.3 教学资源图片、文字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家乡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分组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桥梁特点和建筑风格,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3.3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各自查阅的资料,总结我国桥梁的特点和风格。
3.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家乡桥梁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
3.5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桥梁设计,要求结合家乡的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能力发挥。
4.2 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提交的桥梁设计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设计创意和文化内涵。
4.3 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总结5.1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乡桥梁的文化价值和特点,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5.2 课后作业5.3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家乡的桥优秀教案
家乡的桥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桥梁的类型和特点;(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途径,了解家乡的桥梁情况;(2)利用照片、图片、模型等展示家乡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2)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家乡桥梁的类型、特点及历史文化;(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桥梁结构、特点的深入理解;(2)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创新桥梁设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各种桥梁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桥梁的兴趣;(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桥梁?桥梁有哪些类型?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家长等途径,了解家乡的桥梁情况;(2)学生汇报所学到的桥梁知识,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讨论:(1)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家乡桥梁照片、图片、模型等;(2)引导学生分析家乡桥梁的类型、特点及历史文化,讨论桥梁在家乡发展中的作用。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桥梁;2. 提交设计方案,包括桥梁的类型、结构、特点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设计具有创新性的桥梁。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1)学生对桥梁类型和特点的掌握程度;(2)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3)学生设计创新性桥梁的能力。
2. 评价方法:(1)课堂问答、讨论;(2)学生作业(设计方案);(3)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桥梁,深入了解桥梁的结构、特点及历史文化;2. 邀请桥梁设计师或专家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桥梁设计、建造的相关知识;3. 开展桥梁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提高设计能力。
12家乡的桥教案修改
12*家乡的桥教材简析:本课是一篇怀念家乡的作品。
作者怀着真挚的感情,回忆了故乡江南小桥的特点,回忆了小桥给自己的童年生活带来无限情趣,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作者开门见山,点出“故乡在江南”;又从数量多,造型奇,名称美和成为孩子们的乐园等几方面,具体介绍了家乡小桥的特点。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家乡小桥的特点,感受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致。
2、积累语言,体会作者爱桥、怀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作者家乡小桥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江南水乡桥的图片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0)1、读段思考,引出课题。
出示《家乡的桥》前两段:在我的故乡江南,弯弯绕绕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小河长,小桥多。
桥连接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
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那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学生轻声读,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作者家乡在江南,这里小河长。
小桥多。
人们生活离不开小桥。
)还想了解什么?(家乡的小桥什么样子?……)教师根据实际引出本课,这两段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12、《家乡的桥》的前两段。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学生对课题质疑师随机板书:作者除了介绍家乡小河长和小桥多这些内容外还从哪些方面介绍家乡的桥?是怎样介绍的?教师归纳整理后出示。
大屏幕出示自探提示: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达到识字和理解新词的目的。
3)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两个问题,画出相关语句,圈出重点词语,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二、解疑合探:(20分钟)(一)同桌交流:与你的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要互相倾听、纠正和补充。
(二)班级交流:1、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家乡的桥?指生说,师总结:课文从桥的数量多,造型奇,名称美和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四方面,具体介绍了家乡小桥的特点。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家乡的桥》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家乡的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美丽的家乡》章节中的《家乡的桥》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桥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不同种类的桥,通过观察、体验,培养幼儿对家乡桥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桥的基本结构与功能,能够描述桥的组成部分。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家乡桥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桥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不同种类的桥。
难点:让幼儿能够理解并描述桥的组成部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美丽桥的图片,引发幼儿兴趣,让他们谈论自己对桥的了解。
2. 新课内容:(1)观看PPT,介绍桥的基本结构,如桥墩、桥面、栏杆等。
(2)展示不同种类的桥,让幼儿观察、讨论,了解桥的多样性。
(3)观看视频,了解桥的功能,如连接两岸、方便出行等。
3. 实践活动:分组让幼儿用学具搭建自己喜欢的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简单例题,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家乡桥,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家乡的桥》2. 内容:(1)桥的基本结构:桥墩、桥面、栏杆(2)桥的种类:石桥、木桥、拱桥、悬索桥等(3)桥的功能:连接两岸、方便出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家乡桥2. 答案:幼儿作品,以展示他们对桥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体验、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对家乡的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实地参观家乡的桥,让他们亲身感受桥的美丽与功能。
(2)开展“我心中的家乡桥”主题绘画活动,提高幼儿的审美和创作能力。
(3)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关于桥的资料,增进他们对桥的了解。
大班社会教案家乡的桥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家乡的桥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掌握“桥”的概念。
2.了解家乡的各种桥的特点和用途。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前热身老师介绍一个著名桥梁的故事,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等,通过故事引入桥的重要性和概念,为后续的教学做铺垫。
2. 教学重点1.家乡的各种桥的特点和用途。
2.通过图片、样板等方式展示家乡的桥梁,了解各种桥的形状、材料、使用范围等相关知识。
3.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用语言描绘心中想象的桥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桥的重要性和概念。
2.学生对桥梁的形状、材料等方面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 教学方法讲解、表演、练习、创造、互动、评价。
5. 教学资源图片、样板、课件等。
6. 教学程序1.热身小故事,让学生体会大桥的重要性。
2.介绍桥的概念和用途。
3.展示家乡的各种桥梁,了解桥的形状、材料、使用范围等方面的知识。
4.学生根据提示,发挥想象力,尽可能多的描述一座桥梁。
5.讨论上述想象桥梁的优劣,让学生感受对描述能力的反馈和评价。
6.总结当天所学内容,梳理重点知识。
三、教学反思此次教学,我通过热身小故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一座大桥的重要性。
在教学进程中,通过图片、样板等方式进行展示,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各种桥梁,并通过开展想象题,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桥的理解。
那么我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改进的地方是:1.多与学生互动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有些困难,不太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们教师可以采用更多的个案研究、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更好地锻炼。
2.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在编写教学计划时,应该精心安排时间,根据不同的教学要点,合理安排和分配时间。
同时,老师需要合理掌控课堂的进度,尽量在不影响课程进度的前提下,保证每个环节都充分和有效。
3.丰富教学资源: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计划后续引入更多的相关故事和尽可能多的桥梁案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图书馆。
关于《家乡的桥》教学教案设计
关于《家乡的桥》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桥梁,培养学生的乡情教育。
2. 通过观察和描述,提高学生对桥梁建筑特征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家乡桥梁的种类与特点2. 桥梁的建筑工艺与技术3. 家乡桥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4. 桥梁保护与传承的意义5. 实践活动:参观家乡桥梁,进行桥梁设计比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桥梁的种类、特点、建筑工艺及文化价值。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桥梁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桥梁,了解其特点。
2. 讲解法:讲解桥梁的建筑工艺、历史和文化价值。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观桥梁,开展桥梁设计比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桥梁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桥梁,引起学生兴趣。
2. 讲解:介绍家乡桥梁的种类、特点、建筑工艺及文化价值。
3. 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家乡桥梁,让学生亲身体验。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桥梁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桥梁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桥梁的种类、特点、建筑工艺及文化价值的了解程度。
2. 学生观察、描述桥梁能力的发展。
3.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进行合作探究的情况。
4. 学生对桥梁保护与传承意义的认识。
七、教学准备1. 收集家乡桥梁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准备相关书籍、资料,以便学生查阅。
3. 安排实践活动,如参观桥梁、桥梁设计比赛等。
4. 准备评价工具,如评分标准、作业模板等。
八、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家乡桥梁的种类、特点等。
2. 书籍、资料:提供更多关于桥梁建筑、历史、文化的知识。
3. 实地资源:利用家乡的桥梁作为教学现场,让学生亲身感受。
4.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查阅有关桥梁的在线资料,拓宽视野。
《家乡的桥》教案教学设计
《家乡的桥》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家乡的桥的特点和作用,学习作者对家乡桥的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悟来描绘家乡的景物,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他们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桥的情感。
2.教学难点:描绘家乡的桥,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家乡的桥,引发学生对家乡桥的关注和兴趣。
提问:你们对家乡的桥有什么印象?家乡的桥有哪些特点?2.阅读感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提问:课文描绘了家乡的哪些桥?它们有什么特点?3.理解课文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讨论课文中的描绘手法,如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现家乡的桥。
提问: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桥如此喜爱?家乡的桥对作者有什么意义?4.情感体验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乡桥的感受,分享家乡桥的美好回忆。
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桥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5.写作训练让学生以《家乡的桥》为题,进行写作练习。
1.描述家乡桥的外貌、结构、特点。
2.描绘家乡桥的周围环境,如山水、花草、人流等。
3.表达自己对家乡桥的情感,如喜爱、怀念、期待等。
6.交流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拓展活动:让学生回家后,拍摄家乡的桥的照片,下节课进行展示和交流。
四、作业设计1.根据课堂所学,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家乡的桥》。
2.收集关于家乡桥的资料,了解家乡桥的历史、文化、传说等。
五、教学反思1.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用独特的视角和语言描绘家乡的桥。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桥的象征意义,通过对话让学生分享对桥的个人理解,如桥作为连接、变迁的象征等。
《家乡的桥》教案
《家乡的桥》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桥梁,了解桥梁的结构、功能和历史背景。
(2)培养学生观察、调查和分析桥梁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语文、数学、美术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观、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家乡桥梁的现状。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桥梁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家乡桥梁的风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资源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家乡桥梁的现状调查。
2. 桥梁的结构、功能和历史背景介绍。
3. 桥梁设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具有创意的桥梁。
4. 家乡桥梁的多媒体展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桥梁的现状,培养学生关注家乡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桥梁设计,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参观法: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家乡桥梁,了解桥梁的现状。
2. 调查法:学生分组进行桥梁调查,收集相关信息。
3. 访问法:邀请桥梁设计师或专家,为学生讲解桥梁的设计和建造。
4. 小组合作法: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桥梁设计。
5.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家乡桥梁的风貌。
五、教学课时本教案共需10课时,具体安排如下:1. 第1-2课时:了解家乡桥梁的现状,收集相关信息。
2. 第3-4课时:学习桥梁的结构、功能和历史背景。
3. 第5-6课时:进行桥梁设计,小组合作完成设计方案。
4. 第7-8课时:邀请专家讲解桥梁设计和建造,学生修改设计方案。
5. 第9-10课时:运用多媒体展示家乡桥梁,总结教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桥梁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梁。
2. 课堂讲解:介绍桥梁的基本结构、功能和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桥梁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家乡的桥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怀念家乡的作品。
作者怀着真挚的感情,回忆了故乡江南小桥的特点,回忆了小桥给自己的童年生活带来无限情趣,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作者开门见山,点出“故乡在江南”;又从数量多,造型奇,名称美和成为孩子们的乐园等几方面,具体介绍了家乡小桥的特点。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家乡小桥的特点,感受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致。
2、积累语言,体会作者爱桥、怀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作者家乡小桥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江南水乡桥的图片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
1、读段思考,引出课题。
出示《家乡的桥》前两段:
在我的故乡江南,弯弯绕绕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小河长,小桥多。
桥连接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
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那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学生轻声读,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作者家乡在江南,这里小河长。
小桥多。
人们生活离不开小桥。
)还想了解什么?(家乡的小桥什么样子?……)教师根据实际引出本课,这两段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12、《家乡的桥》的前两段。
板书课
题,齐读课题。
学生对课题质疑师随机板书:作者除了介绍家乡小河长和小桥多这些内容外还从哪些方面介绍家乡的桥?是怎样介绍的?教师归纳整理后出示。
大屏幕出示自探提示: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达到识字和理解新词的目的。
3)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两个问题,画出相关语句,圈出重点词语,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二、解疑合探:(20分钟)
(一)同桌交流:
与你的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要互相倾听、纠正和补充。
(二)班级交流:
1、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家乡的桥?
指生说,师总结:课文从桥的数量多,造型奇,名称美和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四方面,具体介绍了家乡小桥的特点。
师板书。
2、作者是怎样介绍家乡的桥的?
(1)谁能带着感情读读家乡的桥数量多的那一段。
指导读,注意感叹号。
(2)桥多的原因是什么?
(小河长)作者写小河长你认为写得如何?(比喻生动,写出小河与大地母亲的关系)第二段第一句话起到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3)理解桥形,品味语言。
过渡:家乡的桥很多很多,那么多的桥,造型却各不相同,千姿百态。
瞧,这是过户桥,这是单拱桥。
出示各种桥的图片,课文是这样写的,大屏幕出示: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圆形单拱桥,桥洞像个大大的圆饼,两边的几十
级石阶形成个大“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
夜里,你撑条小船穿过去,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自己轻声读一读,把这种姿态各异的感觉读出来,等会儿我们来进行一个朗读比赛。
指名读
“进了月亮婆婆的家”,怎么会有这么神奇的感觉呀?请你读读上文想一想。
(“很大很大的圆饼”和“夜”)
引读:天上一个圆圆的月亮,水里一个——再加上圆圆的——,难怪,当小船穿梭其间,会让人怀疑——
再指名读
学了第3节,大家还有疑问吗?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作者只写了过户桥、单拱桥,可为什么说千姿百态?你们谁来告诉我
师:小结,课文抓住了家乡桥中最有特点的桥介绍,说明了家乡的桥千姿百态。
(4)、学习桥名,感悟之趣
过渡:家乡的桥名称也美极了,每一座桥都有自己的名字,并且每座桥名都有来历。
让我们认识这些桥吧。
出示桥的图片。
课文如何写,请同学们默读这几句话。
你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什么?(根据形状起名,根据民间传说起名,从诗句中来,桥的数量多,名称美,使人浮想联翩。
)
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引读,并重点理解诗句:
A、品读王维的诗句,理解“撷取”的含义。
你们读过王维的这首诗吗?(屏幕出示诗句)
“如意”两字就是从“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这诗句中撷取出来的“撷取”是什么意思?
撷取指摘取较高雅,珍贵的事物,如撷取天上的星星,大家一起再念念写如意桥的语句。
过渡:家乡的小桥名称美,更充满情趣。
课文这样写:
B、出示:有趣的是,在青石板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隶或楷,或草或篆,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
指名读通顺。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些各不相同的桥名字体吧!出示课件:各种字体写的桥名
师:这是草书写的——这是隶书写的——这是篆书写的——这是楷书写的—
出示:草隶篆楷
所以文中说“或隶或楷或草或篆”,这里的或就是“有的”意思。
问:我们欣赏了这些字体,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它呢?
(在交流中理解“飘逸潇洒、刚劲雄健”,并积累词语
板书:龙飞凤舞行云流水秀丽端庄苍劲有力)
问:你觉得这样的字体配这样的桥名吗?所以课文写
到:相衬相映平添情趣
再读句子,感受桥名字体带给我们的情趣。
这些各不相同又充满情趣的桥名字体也让我们感受到江南悠远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了充分说明桥的情趣课文又写了什么?(记得那年……一条船!)(4)过渡:家乡的桥数量多,造型奇,名称美,然而最让作者难忘的是桥给他的童年带来的无穷乐趣。
让我们读读第五段:在家乡,我们孩子最恋的是桥。
整个炎热的夏天,家乡的桥也成了我们的乐园。
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悠悠的风,轻轻荡漾的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
引读: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我们在桥边——碰得巧——实在玩累了__
课文中用了一个感叹号表示兴奋的心情,其实,我们还可以用省略号来体现乐趣无穷。
想象一下,我们在桥这个乐园里还可以玩什么?大屏幕出示: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
我们在桥头____________,我们在桥边_____________,我们在桥洞_____________。
交流:瞧,玩得多开心啊!再来读读这段话,读出快乐的感觉。
小结:
时光流逝,那个喜欢在小桥边玩耍的孩子长大了,他时常想起家乡那千姿百态的桥。
他爱的只是桥吗?是呀,还有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
板书:爱桥思乡
三、质疑再探:(5分钟)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你还有哪些不明白或感兴趣的问题?(预设:关于桥的故事或传说有哪些?课文段落特点?作者的写作技巧,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2、引导学生自由质疑,并相机引导学生自主解疑。
3、谈谈学了本文的收获。
(可以从内容或写法上谈)
四、运用拓展:(5分钟)
1、搜集桥的资料。
课件展示桥的图片。
2、选择我们西峡的桥,用总分的句段,用上ABB或AABB词,以及拟人和比喻修辞说一说。
3、我的设计:设计一座桥。
(画桥)
板书设计:12、家乡的桥
数量多
造型奇爱桥思乡
名称美
乐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