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工业生产结构调整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工业生产结构调整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根据工业的发展模式找出相关影响陕西省工业发展的14个评价指标,运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找出了陕西省相对独立的两个主成分,最后得出全省各市区的综合得分,并据此对各市区划分层次,同时提出对策建议,陕西省要减少高消耗产业,主要发展教育和高新产业。

【关键词】工业;评价指标;成分分析

一、背景

工业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生产部门,它是通过劳动等方式进行加工或再加工自然资源。工业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自建国以来,我国就提出要要建设工业化国家的目标,几十年来,我国的工业发展得到极大地提高,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人文,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工业发展仍然严重不平衡,尤其是东西部差距较大。这种严重的区域差异一直阻碍着我国的工业发展。为了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域差异,1999年6月17口,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抓住世纪之交历史机遇,加快西部地区开发步伐”。而陕西省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领头羊”之一,如何全面准确

地评价其区域竞争力,准确的把握陕西省的区域产业的地域优势及经济优势,这将成为产业竞争力的热点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逐步加深,市场份额的竞争越加猛烈,因而必会打破省际间工业结构严重求同的局面。据统计表明,全国经济增长的一半乃至2/3是工业带动的;东西部差距的扩大有50%一70%是由工业的发展而引起更大差距的。长期以来制约陕西经济发展的一直是工业结构滞后。根据“十二、五规划”战略、“西部大开发”目标以及产业结构对经济总量的促进作用,要提高陕西工业总体水平,就必须以工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利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将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使其工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全面、客观地分析全省工业发展状况,总结发展经验,对确定今年及以后工业发展,把陕西省建成促进大开发的重要支点,有着重大的现实愈义。

二、主成分分析的原理方法

主成分分析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K.Pearson于1901年开创的非随机变量的多元转换分析;1933年,H.A.Hotelling将其推广到随机变量。主成分主要是研究如何通过少数几个由原始变量构成的主要分量来描述或解释多变量的方差-协方差结构特征。主成分的工作对象:样本点×定量变量类型的数据表;工作目标:将多变量的平面数据进行最佳综合、简

化,以期实现:①降维处理:高维变量化为低维变量,且信息损失最少;②统计简化:简化变量系统的统计数字特征。

③数据解释:利用主成分与原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建立变量与样品的关系,根据变量代表的主成分结构解释样品特征,其中①,②两个过程又称为数据压缩,因此有人将主成分的用途归结为数据压缩和数据解释。

三、指标确立及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2012《陕西省统计年鉴》,确定了以下变量:A1表示企业单位数,A2表示资产总计,A3表示负债总计,A4表示所有者权益,A5表示主营业务收入,A6表示主营业务成本,A7表示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A8表示销售费用,A9表示管理费用,A10表示财务费用,A11表示利润总额,A12表示亏损企业亏损额,A13表示本年应交增值税,A14表示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第一主成分贡献率76.223%,集中了企业单位数,全部企业人员平均人数,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等因子,大致表示从企业规模和企业成本分析工业生产能力的因子;第二个主成分的权重为13.652%,主要集中了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利润总额,本年增值税等因子,是从企业利润和增值税来分析工业生产能力的因子。

四、各市主成分得分及其结果分析

根据综合因子得分,将陕西省十二市、区分为三个等级

层次,第一个是核心层,主要包括延安市、榆林市、渭南市、咸阳市;第二个是优势发展层,主要包括宝鸡市、杨凌示范区、西安市、汉中市;第三个是综合发展层,主要包括商洛市、铜川市、安康市。

由此,我们得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教育,使耗费资源较少,知识和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中占较大比重。因此,转变增长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张彦林(导师:冯仲科;马钦彦).基于3S技术的山东省森林蓄积量定量估测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8.

[2] 曾昭宁,徐英英.陕西省工业结构优化研究,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3] 姚争.低碳校园:形态测度及其规划路径.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1.

[4] 何燕丽(导师:林作新).中国传统家具装饰的象征理论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7.

[5] 王忠奎,陈健,黄卓树.湖北省工业生产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消费导刊,2008.17.

[6] 韩艾军(导师:姚慧琴).陕西工业结构调整研究.

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4.

[7] 宋亚斌(导师:林辉),高分辨率遥感影像LAI定量估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2.

[8] 姜雪梅.科学发展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学习,2009.12.

[9] 王玉书.推进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1.3.

【作者简介】

董玺(1990.10-),大学本科学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