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塔建筑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 众 文 艺
大234
摘要:中国的古塔,蕴涵着中华民族科学、艺术、文化和历史的精华。古塔是古代的高层建筑,又是江河航行的标记,城镇的象征,思乡的托物,其造型优美,结构之巧,雕刻、装饰之华丽,均堪与我国其它种类的古代建筑相比。古塔作为外来文化它和我国原有的建筑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建筑类型。
关键词:古塔;历史;特征;发展;结构;建筑材料
Summary : china's ancient tower. on the science, arts, culture and history. the ancient pagoda is the essence of the tall buildings and rivers, the symbol of the town of trust and its design and structure of coincidence, carved, and are with our other kinds of ancient buildings in the ancient tower. as a foreign culture and the original architecture combined to form with a chinese traditional type of architecture.
Keywords : ancient;tower;history;characteristic develop;structure;building material 一、中国古塔的历史
塔原本产生于印度,是佛教的一种建筑物。公元前五、六世纪时,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塔就是保存或埋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舍利”用的建筑物。在佛教中,舍利是一种至高无尚的神圣物品,佛教信徒们为供奉、保存舍利,便创建了这种具有坟冢之意的塔。塔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其类型、结构、用途都有极大的变化。尤其后来印度的塔传到了中国,塔的功能比印度塔更复杂了。它除了保存高僧尸骨、舍利外,还有在寺庙、城郊制高点或河流转弯处、海滨港埠之巅建造的具有军事、导航、城市标志和观赏风景等功能的塔。在塔的译名上,也出现了诸如“窣堵波”“私偷簸”“偷婆”“佛图”“浮屠”“浮图”等多种称呼。此外,塔的造型也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如在中国早期出现的楼阁式塔,其作为表相的塔刹部分具有印度“窣堵波”的形象;作为供奉佛像的主体建筑——塔身,除了原有的复钵式喇嘛塔造型外,还出现了反映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楼阁式塔身形状;其后,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佛教本身内容的变化,又发展出密檐式塔、花塔、金刚宝座式塔、过街塔等等类型。
二、中国古塔的特征
在古印度,佛舍利是埋葬、供奉在萃堵波中的。而在我国,塔下一般都建有地宫,以埋葬或供奉舍利。这是印度萃堵波与我国固有的陵墓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在近代和当代维修古塔的过程中,人们在塔顶上也曾经发现过舍利,可见塔下地宫并不是中国古塔埋葬舍利的唯一地方。但是地宫的出现,却是印度萃堵波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另外,佛塔的时代特征尤为明显,唐和唐以前的塔平面为方形,一般用木材宇砖建造,内部构造做成空筒式。这样构造的塔没有横向拉力材料,到地震时极易毁掉。唐代建塔数量多,但现今存留无几,大部分都毁于地震了。到宋代总结塔的问题时,发
现空心塔极不安全,便将砖塔的结构进行改革,使外壁、塔梯、楼层三项结合在一起,采取“壁内折上”的方式,其变化式样有七八种之多。这样一来,塔本身层层增加横向拉力,塔因此而坚固耐久。宋代的改革也影响到明代,宋明时期建造的高大的砖塔,很少遭到破坏,所以保存至今的塔也较多。
在中国古塔的周围或旁边,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这与古印度萃堵波周围的少数建筑物是有很大区别的,佛塔是寺院的一项建筑,也有单独修建的,但为数不多。我们可以把寺院与佛塔的关系理解为:有塔必有寺。有寺未必都会建塔。佛塔传入中国后,僧人认为佛即是塔,塔就是佛,可见佛塔在佛寺中地位的重要性,因此,僧人就在各寺院建塔,以示敬佛。塔在佛寺中占主要位置,唐代和唐以前建寺,把塔建在大雄宝殿的前端;也有的佛寺把塔建在寺院外部,或建在寺院东南角;如果建造双塔时,则分别列于大雄宝殿前端之左右。
三、中国古塔的发展阶段
从历史文献的记载和我国现存古塔、古塔遗址的调查分析得知,古塔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东汉到唐朝初年,印度的萃堵波开始和我国传统建筑形式互相结合,是不断磨合的阶段,为古塔发展的第一阶段。
佛教初入中国时,佛教的教义与中国固有的王权思想、儒家学说、宗教信仰等存在着分歧、冲突,为了生存,佛教不得不采取了调和的立场,力争以人们习惯或熟悉的思维及行为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印度的半圆形的萃堵波自然也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形态,它势必要在迎合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前提下改变其本来面目。由于时间久远,当时的建筑已经没有实物,但是我们借助文献记载得知,中国最早期的佛塔,主要是楼阁式的建筑。
第二,从唐朝经两宋至辽、金时期,是我国古塔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我国古塔发展的高峰时期。
唐、两宋时期古塔的建筑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塔的总体数量较前代大增,建塔的材料也更为丰富了,除了木材和砖、石以外,还使用了铜、铁、琉璃等材质。阁楼式、密檐式、以及亭阁式塔正值盛年,花塔和宝箧印经塔又现异彩。这一时期,是从以木塔为主转向以砖石塔为主的最后阶段。由于材料的改变,使建筑造型与技术也相应有所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塔的平面从四方形逐渐演变为六角形和八角形。
由于社会风习的变化,唐与宋、辽、金时期的古塔,在审美特征上也有了明显的差异。大致来说,唐时修建的塔一般不尚装饰,唐人追求的主要是简练而明快、端庄的线条,亲切而和谐的节奏,唐塔表现出来的是唐人豪放的个性和气度。而宋人却是追求细腻纤秀,精工细凿,柔和清丽,所以宋塔的艺术便在外在造型、装饰表现的方面开拓新的境界,极力渲染其令人目眩的轮廓变化和颇有俗艳之嫌的形式美。至于与宋对峙的辽和金,则是在
浅析中国古塔建筑艺术
王雪芹 (南京钟山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9)
综合学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