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对虾的解剖与形态结构观察》教学组织方案
论中国对虾附肢的解剖技巧
技术推广论中国对虾附肢的解剖技巧张力文(海南师范大学,海南海口571158)摘要:中国对虾又称东方对虾,旧称中国对虾。
中国对虾常被实验室作为实验材料,掌握中国对虾附肢解剖的操作方法及技巧对于实验者来说十分重要。
关键词:中国对虾;附肢;解剖;方法及技巧1中国对虾解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1.1实验准备不充分1.11实验者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由于部分同学本身对于解剖学不感兴趣或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上课没有认真听讲,课下又不认真复习,所以在实验课上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导致实验过程中手忙脚乱。
1.1.2试验取材不恰当不恰当的实验取材包括2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选取了体型过小的对虾,另一种情况是对虾不新鲜,身体过软。
形态过小的虾会导致无法准确辨别附肢,对于对虾的解剖难度增加。
113验不一般的生物解剖工具中包括解剖弯银和解剖银子,在解剖对虾的实验中,有人选取了解剖银子进行试验,会出现工具使用不顺手的情况。
12不附肢解剖不完整问题包括2个方面,一个是解剖出来的附肢不完整,另一个是有一些附肢不能准确找到。
初学者对于对虾的整体结构没有一个完整的把握,易对附肢有遗漏*2解剖对虾的基本操作过程第一步:将对虾放置在蜡盘中。
第二步:观察对虾外部形态,一般重点观察其头胸部和腹部以及额剑、复眼等结构。
第三步:解剖附肢。
左手拿虾,使其腹面向上,右手用银子从腹部一侧最后一个附肢开始,摄住每个附肢的基部,由后向前依次将附肢取下,将取下的附肢,按照顺序排在蜡盘内或纸张上,若放置于蜡盘中,加少许水。
第四步:观察附肢*用放大镜观察每个附肢的构造。
第五步:清理试验台。
将解剖下来的附肢放置于废物桶中,清洗蜡盘,实验工具归位*3解剖对虾的技巧以及注意事项1)实验材料的选择*对于中国对虾的解剖,我们要选择体型较大而且附肢较明显的对虾进行解剖*拿到试验用对虾后,要用左手将虾的身体顺直,用右手轻轻地将胸部各个附肢分开,以便于后续的解剖工作顺利进行*(2)实验工具的选择。
幼儿园观察虾教案
幼儿园观察虾教案背景介绍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中班,主要目的为让孩子们通过观察虾,了解虾的生命特征和习性,加深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了解。
教育目标通过本教学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将会获得以下方面的收获: 1. 了解虾的四肢、头部、身体等基本特征; 2. 了解虾的习性,如夜间活动、脱壳等; 3. 学会观察和描述虾的特征、习性等。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孩子们展示虾的外形,并询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旨在引起孩子们对虾的关注,激发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观察环节(20分钟)教师向孩子们展示虾并说明虾的四肢、头部、身体等基本特征,并比较虾与其他节肢动物的不同;教师还会针对虾的眼睛和夜间活动的习性进行详细讲解。
随后,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观察虾的习性,老师可以安排孩子们去田边或者小区附近的布满生物的水池旁边进行观察。
3.交流环节(15分钟)孩子们围坐在教师身边,老师开始提问:你是怎么观察虾的?你能说一下虾的生命特征和习性吗?鼓励孩子们畅所欲言,并相互分享观察到的不同的虾的特征和习性。
4.结束环节(5分钟)老师小结了观察虾的过程,培养幼儿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兴趣,以及对虾和其他海洋生物的了解。
教学重点1.孩子们熟悉虾的基本特征;2.了解虾的习性,如夜间活动等;3.学习观察虾的方法。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对孩子们观察虾的活动和交流,老师可以对孩子们获得的知识进行评价。
1. 孩子是否能正确辨别虾的不同部位和习性;2. 孩子是否有参与观察互动,交流体现学习成果。
扩展活动1.通过手工材料制作虾的模型,让孩子们更深入了解虾的构造;2.让孩子们模拟虾脱壳的过程,理解虾脱壳的必要性;3.导师孩子们去海洋馆,欣赏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奇妙之处。
虾的解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解剖实验,了解虾的内部结构和器官分布。
2. 观察虾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等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3. 掌握虾的解剖方法和操作技巧。
二、实验原理虾属于甲壳动物,其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
头胸部由头部和胸部组成,具有保护、运动和感官等作用;腹部则主要负责消化、呼吸和排泄等功能。
本次实验以对虾为例,通过解剖观察,了解虾的内部结构及其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对虾、解剖盘、解剖刀、镊子、剪刀、放大镜、显微镜、酒精、清水等。
2. 实验用具:解剖台、蜡盘、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试剂瓶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虾的外部形态:观察对虾的体型、颜色、附肢等特征,了解其外部结构。
2. 解剖对虾:将虾放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刀从腹部中央切开,观察头胸部和腹部的内部结构。
3. 消化系统:a. 消化腔:观察消化腔的大小、形状,了解其消化功能。
b. 口腔:观察口腔的形状、结构,了解其摄取食物的方式。
c. 食道:观察食道的长度、直径,了解其食物传输过程。
d. 胃:观察胃的形状、大小,了解其消化功能。
e. 肠道:观察肠道的大小、形状,了解其消化和吸收功能。
4. 呼吸系统:a. 鳃:观察鳃的大小、形状,了解其呼吸功能。
b. 鳃丝:观察鳃丝的排列和结构,了解其气体交换过程。
5. 循环系统:a. 心脏:观察心脏的位置、形状,了解其泵血功能。
b. 血管:观察血管的分布和形状,了解其血液运输过程。
6. 排泄系统:a. 肾脏:观察肾脏的位置、形状,了解其排泄功能。
b. 尿道:观察尿道的形状、大小,了解其尿液排放过程。
7. 生殖系统:a. 雄性生殖器官:观察精巢、输精管等器官的形状、大小,了解其生殖功能。
b. 雌性生殖器官:观察卵巢、输卵管等器官的形状、大小,了解其生殖功能。
8. 观察其他器官:a. 神经系统:观察脑、神经节等器官的形状、位置,了解其神经系统功能。
b. 附肢:观察附肢的形状、功能,了解其运动功能。
对虾的解剖观察实验报告
对虾的解剖观察实验报告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对虾的解剖观察实验。
这可是个既有趣又能长知识的活动,绝对能让你大开眼界。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是心里七上八下的,但当我看到那些色彩斑斓的小家伙,心情瞬间变得轻松了。
就像是开启了一场海洋探险,不仅能了解虾的结构,顺便也能加深对自然的理解。
说到底,谁能拒绝一场关于海鲜的“科学派对”呢?2. 实验准备2.1 材料准备在进行解剖之前,首先得准备好各种材料。
我们需要的有新鲜的对虾、解剖刀、镊子、剖面板,还有一些清洁用品。
你知道吗,处理虾的时候要小心翼翼,毕竟这可是咱们的“主角”呀。
为了确保对虾的新鲜,最好是在市场上刚买回来的时候就进行解剖,嘿,想想看,绝对是“活色生香”的状态!2.2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其实也挺简单的。
首先,先把对虾放在剖面板上,稳稳地,不要让它们“翻车”。
然后,用解剖刀小心翼翼地划开虾的背部。
哇!瞬间就能看到里面的各种结构,真是让人惊喜得想拍手。
每一个器官都那么独特,像是在跟我们讲述它的故事。
这时,大家可以用镊子把内脏取出来,仔细观察,像是在翻阅一本自然百科全书。
3. 观察结果3.1 器官结构好啦,进入重头戏!解剖后,我们发现对虾的器官结构真是千奇百怪。
首先是虾的外壳,那硬硬的甲壳就像是它的盔甲,保护着它不受敌害。
接着,看到那粉嫩嫩的肌肉,简直让人垂涎欲滴!不说了,我已经开始想象晚上吃虾的美味了。
然后就是那些看起来有点神秘的内脏,像是心脏、肝脏,还有那些复杂的消化系统,真是让人感叹大自然的奇妙。
3.2 生态意义通过这次解剖观察,我们不仅了解了对虾的身体结构,更能深入思考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对虾可是海洋里的小战士,它们在海洋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是捕食者也是被捕食者。
想想看,如果没有它们,整个海洋生态都会受到影响。
这就像一个庞大的拼图,每一块都不可或缺!4. 结论总的来说,这次对虾的解剖观察实验让我收获颇丰。
不仅让我更加了解了海洋生物的神秘世界,还激发了我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
对虾形态学和解剖学研究及其在养殖中的应用
对虾形态学和解剖学研究及其在养殖中的应用虾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水产品,其形态学和解剖学研究对于虾类养殖行业的发展和生产效益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虾类的形态学和解剖学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养殖中,可以增加养殖效率,提高产量和质量,有效控制疾病传播,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
要了解虾类的形态学和解剖学,首先需要对虾的外部形态进行观察。
虾类的身体结构一般包括头部、胸部和腹部。
头部有一对复眼和一对触须,触须可以帮助虾感知周围环境。
头部与胸部相连接,胸部具有五对足,其中第一对足特化为螯足,用于抓取和捕食。
腹部则用于游泳和产卵。
在虾类的解剖学研究中,重要的器官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等。
消化系统包括食管、胃、肠和胃腺等,是虾进食和消化营养的关键器官。
呼吸系统则由鳃组成,通过鳃的运动来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虾体各部位。
神经系统则控制虾的运动和感知能力。
生殖系统则分为雄性和雌性,雄性虾体内有雄性生殖器官如睾丸和交配器官,雌性则有卵巢。
虾类形态学和解剖学的研究不仅对于科学研究有重要意义,也对虾类养殖业有着深远影响。
通过深入了解虾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殖模式和管理措施,从而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
首先,在虾类的养殖中,形态学和解剖学研究可以帮助养殖者正确识别虾的性别和生理状况,以便进行合理配对。
在虾类繁殖的过程中,雄性和雌性的配对非常重要,只有正确进行配对,才能保证后代的优良品质和数量。
通过对虾类的生殖器官进行观察和研究,可以准确地判断虾的性别和成熟度,为养殖者提供科学的繁殖指导。
其次,形态学和解剖学研究还可以帮助养殖者了解虾类的消化和呼吸系统,从而合理调控饲料和水质,提高养殖效果。
通过研究虾的消化系统,可以确定虾的食性和最适宜的饲料种类与喂养方法。
通过理解虾的呼吸系统,可以优化养殖环境中的氧气供应,提高虾的存活率和快速生长。
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肠道微生物区系组成的分子分析
收稿 日期 :0 9 2 0 2 0 —1 — 7
1 m l E T , H值 8 ) o] D A p m / .溶解,2 冷冻保存备用。 0 一0 【 o = . 6 N 3 r C 刘梅 、 王宝杰、 蒋克 勇、 张国范、 雷( 王 通讯作者 ) 单位 及 1 1S R A基 因的 P R扩增 。
供参考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8mn取 上 清 ; 加 入等 体 积氯 仿 : 戊醇 (4:1, i, 再 异 2 )
1 0 x 离 心 8mi, 上 清( 复操 作 1 。加人 30 0 g n取 重 次)
10 / 体积 3M 醋酸钠及 两倍体积 乙醇 ,2 1 一0℃沉淀 2h
要的出口 水产品, 无论是品质还是市场价格都远远高 水产品市场 , 为健康对虾成体 , 陛, 雄 平均体长 为 1 2c m, 于其他养 殖对虾品种 , 其最 高养殖年产量 曾达 到近 2 购 回 的活 体蓄 养空腹 后 于超净 台 内用 7 %乙醇 进行 0 0 无 万吨 。而随其养殖 规模 的扩大 , 对虾疾 病 的发生 越来 体表消毒后 , 菌条件下解剖取 出肠道。
长所必需 的条件 , 道 内有益微 生物群对 宿主起着屏 3 0 t 裂解 液 I 10mM N C ,0 r — C , 肠 0 l x I 0 a 1 5 0mM Ti H 1 f s 障、 营养 和免疫等作用 。本文采用 不依赖培养 的分子 p H值 8 ) 5 1 0 S S十二烷基磺酸钠 ) 5 J .及 0 % D ( 0 2 和 0
《 饲料工业》2 1 年第 1 算 ・0 0 量
专t
中国明对 虾主要 分 布在 我 国黄渤 海 和朝鲜 西 部 11 材 料 .
对虾的解剖教案
实验九对虾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对虾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解剖,了解甲壳动物上的主要特征,认识甲壳纲的代表动物。
二、实验内容1.对虾的外形和内部结构的观察;2.甲壳纲各重要类群体代表动物的示范。
三、实验仪器设备电脑、投影仪、解剖器、解剖盘、显微镜等。
四、使用材料、药品及试剂对虾的活体或浸制标本、常见节肢动物的示范标本等。
五、实验操作与观察(一)对虾(Penaeus orientalis)的外形的观察取对虾标本于蜡盘中,先观察其头胸部和腹部以及额剑、复眼等,然后,左手拿虾,使其腹面向上,右手用镊子从腹部一侧最后一个附肢开始,摄住没个附肢的基部,由后向前依次将附肢取下,将取下的附肢,按照顺序排在蜡盘内,加少许水,再用放大镜观察每个附肢的构造。
对虾的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全体为二十一节。
头部六节,胸部八节和腹部七节组成。
除头部的第一节及最后一个节不具附足外,其它各节均有附肢一对。
故共有十九对附肢。
1、头胸部(cephalathorax):十三节。
(1)头胸甲(carapax):为覆盖于头胸部的外骨賂。
额剑(rostrum):为头胸甲前端中央突出的长刺。
螯虾的额剑是上、下扁齿在两侧。
(2)复眼(compound eye):一对。
位于额剑的两侧,具柄。
2、腹部(abdomen)七节。
最后一节称尾节(telson),尾节无附肢,与腹部第六对附肢形成尾扇。
3、附肢(appendaga)由原肢、内肢和外肢构成。
全体共有十九对。
头部五对,依次为小触角、大触角、大颚、第一小颚及第二小颚;胸部八对,依次为:第一颚足、第二颚足、第三颚足,第一至第五步足;腹部六对,第一至第五腹节的为腹肢,即第一腹肢、第二腹肢、……等,第六腹节的腹肢为尾肢。
(1)小触角(antennules):即第一触角,较短。
单肢型,外肢退化,内肢分为两根触鞭,原肢三节,基部丛毛内有平衡囊。
(2)大触角(antenna):即第二触角,较长。
双叉型。
外肢宽叶片状,称大触角鳞片,内肢细长,末端呈须状。
对虾解剖讲解【2021年最新课件】
第第 二一 步步 足足
第 四 腹 肢
第 三 腹 肢
第 二 腹 肢
第 一 腹 肢
第二小颚 大颚
第
第
第一小颚 二
一
触
触
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角
第
第第
三
二一
颚
颚颚
足
足足
• 是不是被名目繁多的足整 晕了呢?其实这些都是进 化的结果。同在节肢动物 门,多足纲的附肢就容易 多了。
• 相比于对虾附肢的高度特 化与不同分工,马陆(千 足虫)的附肢就简单很多 (都是一样一样的)。
• 挑出肝胰脏和胃,可以将胃剪开,观察两 个胃之间的不同。
对虾的神经系统:
• 脑:位于食道的上方,由 头部前三对神经节合并而
成,有神经分支至复眼、 触角等处。
• 围食道神经:一对。由脑
发出与食道下方的食道下
图片
神经节相连。
• 食道下神经节:是头部后 三对和胸部前三对神经节
合并而成。
• 腹神经索:一条。位于腹 面中央,上有膨大的神经
• 虾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咽、食道、肝胰脏、 胃和肠。其中,胃分为贲门胃和幽门胃, 肠分为小肠和盲肠。
• 小心的刺破头胸部与腹部的连接处的膜, 用解剖针使头胸甲与下面的组织分离,再 缓慢、小心的剥离头胸甲。注意不要用手 捏头胸部中部,因为那里有脆弱的肝胰脏。
• 翻起背部的体膜,可以看见三角形的心脏。 后方红色(或黄色)的组织便是肝胰脏。
(三)直肠
直肠(rectum)位于骨盆腔内,在第3骶椎水平接乙 状结肠,向下沿第4~5骶椎和尾骨前面下降,穿过盆 膈移行为肛管,全长约lO~14cm。直肠并非笔直,在 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直肠骶曲(sacral flexure of rectum)凸向后,与骶、尾骨前面弯曲一致,距肛门 约7~9cm;直肠会阴曲(perineal flexure of rectum) 凸向前,距肛门约3~5cm,是直肠绕过尾骨尖形成的 弯曲(图3-31)。临床上进行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时, 应注意这些弯曲,以免损伤肠壁。
虾类解剖
(一)观察对虾的外部形态
C.大颚 D.第一小颚 E.第二小颚 F.第一颚足 G.第二颚足 H.第三颚足
(一)观察对虾的外部形态
2)胸部附肢
5对步足,前3对末端 成钳状
(一)观察对虾的外部形态
3)腹部附肢
6对,基肢为一节, 内外肢皆不分节,边 缘有羽状刚毛,前5 对为游泳足,第六对 附肢与腹部第7节演 变成尾扇。
(二)中国对虾的内部结构解剖
7.神经系统和感觉器 官
对虾的神经系统相似于海 产多毛类,为梯状神经系 统。主要由食道上神经节 (脑)、环食道神经、食 道下神经节和贯穿全身的 腹神经链构成。 感觉器官有:复眼、平衡 囊、触角、刚毛、
Biblioteka 业 1. 绘中国对虾头胸甲的侧视图和腑视图 2. 绘虾类内部解剖主要器官图
(二)中国对虾的内部结构解剖
3.循环系统
对虾的循环系统为开放式,心 脏悬浮在围心腔内,呈淡肉色, 有心孔4对,2对在腹面,1对在 前侧面,1对在腹侧面。心孔内 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P:\对虾的心跳2.MOV
(二)中国对虾的内部结构解剖
4.排泄系统
对虾的排泄系统为触 角腺,由腺体、膀胱 及排泄管组成。排泄 孔开口于第二触角基 部。
(一)观察对虾的外部形态
1.头胸部和腹 部:对虾成体由20
节体节组成,头部5 节,胸部8节,腹部7 节,各部都着生有附 肢,头部和胸部愈合 在一起而称为头胸部。 腹部7节由前向后逐 渐变得细小,尾节似 锥形无附肢。
(一)观察对虾的外部形态
2.外骨骼和内骨骼:虾类
体表包被一层起支撑和保护作 用的几丁质甲壳,它由表皮 细胞分泌而成,它分内、外两 层。外层是几丁质外壳;内层 是富有弹性分泌外骨骼的表皮 细胞。几丁质外壳向外突起形 成表面的刺和刚毛,而在身 体的某些部位则向内延伸形成 内骨骼,成为肌肉的附着点, 甲壳较薄而软,以膜相连。头 胸甲前端中央突出,形成发达 的额角,额角上的刺、脊、沟 是虾类的分类依据。
07_对虾-优质课件
青虾 (mocrobrachium
nipponense )
对虾
(Penaeus orientalis)
生境
淡水
海水
体色
体长
额剑上缘齿/下 缘齿
青绿 4~8 Cm 11~14/2~3
雌虾青色, 雄虾 略呈黄色
♂13~17 Cm ♀ 18~24 Cm
7~9/3~5
青虾 (mocrobrachium
nipponense )
实验七 对虾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和解剖对虾,了解并掌握甲壳纲动 物的身体结构, 机能分工及水生生活的适应 性。 实验材料: 对虾的标本, 以及其它甲壳刚纲 的代表性动物。
用具:解剖针、镊子、眼科剪、放大镜、 解剖竟镜等。 实验步骤: 1 外部形态观察 2 解剖
实验要点讲解
一、青虾与对虾形态比较
似昆虫.心脏块状有4对心孔,从心脏发出7条 A , 胸直A(下行A)穿过腹N链 (第12~13体节 即第3~4步足之间)
1对 1条 1对
1条
胸下动脉
1条 腹下动脉
8.排泄系统
为1对触角腺,位于大触角基部由端囊-绿腺-白 色海绵状管-膀胱-排泄孔组成,端囊是真体腔残
余其它是体腔管变成的。排泄产物是鸟氨酸。
对虾
(Penaeus orientalis)
尾节活动刺 螯肢 钳肢
♂外生殖器 生殖季节 卵属性
2对
0
第二对步足
0
第一~二对步足
第一三对步足
第二对游泳足内肢有细 第一对游泳足内肢愈合 棒状带刺小突起
春~夏
秋末
粘在♀游泳足上
沉落海底
一、形态结构
1.体区:分头胸部和腹部
2.附肢:19对
明虾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明虾的内部结构,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等。
2. 培养观察和描述生物结构的能力。
3. 学习解剖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材料1. 明虾若干只2. 解剖刀3. 解剖剪4. 解剖盘5. 纱布6. 玻片7. 显微镜8. 线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明虾置于解剖盘内,用解剖刀将腹部壳片剪开,取出虾肉。
(2)将虾肉置于解剖盘内,用纱布擦拭干净。
2. 解剖观察(1)消化系统①观察胃:胃位于消化道的前端,呈长圆形,壁较薄,内含食物残渣。
②观察肠道:肠道呈白色,细长,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
前肠较短,中肠最长,后肠较短。
(2)呼吸系统①观察鳃:鳃位于腹部两侧,呈鲜红色,由鳃丝组成。
鳃丝细长,密集排列。
②观察鳃腔:鳃腔呈囊状,内有鳃丝。
(3)循环系统①观察心脏:心脏位于腹部中央,呈红色,分为四个腔室:心房、心室、静脉窦和心耳。
②观察血管:血管呈红色,分为动脉和静脉。
动脉将血液输送到身体各部位,静脉将血液回输至心脏。
(4)生殖系统①观察卵巢:卵巢位于腹部左侧,呈黄色,内有卵子。
②观察精巢:精巢位于腹部右侧,呈白色,内有精子。
3. 显微镜观察(1)取一小块虾肉,用解剖剪剪成薄片。
(2)将薄片置于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
(3)用显微镜观察虾肉的细胞结构。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消化系统:明虾的消化系统由胃、肠道组成。
胃主要负责消化食物,肠道负责吸收营养。
2. 呼吸系统:明虾的呼吸系统由鳃和鳃腔组成。
鳃丝密集排列,有利于气体交换。
3. 循环系统:明虾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组成。
心脏分为四个腔室,保证血液的循环。
4. 生殖系统:明虾的生殖系统由卵巢和精巢组成。
卵巢负责产卵,精巢负责产生精子。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明虾的内部结构,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解剖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了观察和描述生物结构的能力。
解剖对虾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对虾的形态特征和内部结构。
2. 掌握对虾解剖的方法和步骤。
3. 通过解剖观察,分析对虾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特点。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材料1. 对虾若干只2. 解剖工具:解剖剪、解剖镊、解剖针、解剖板、解剖盘、解剖针筒、解剖显微镜等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酒精、碘酒、棉签等三、实验方法1. 实验步骤(1)取对虾一只,放在解剖盘内,用解剖剪剪去头胸甲。
(2)将头胸甲翻起,暴露出内部结构,用解剖镊取出消化腺、心脏、肌肉等。
(3)用解剖针筒将虾体内部的液体抽出,观察虾体的内部结构。
(4)用解剖显微镜观察虾的触角、眼、鳃、消化道等部位。
(5)记录实验结果。
2. 实验观察(1)对虾的形态特征对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
身体被由几丁质组成的外骨骼包围;身体分20节,属异律分节;除尾部第一节无附足外,其他体节均有一对附足,其中的5对步足比较明显,所以被称为十足目。
(2)对虾的内部结构对虾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等器官。
口腔内有颚足,用于取食和防御。
胃较小,肠较长。
循环系统:心脏位于头胸甲下方,由一对心耳和一对心室组成。
心脏通过血管将血液输送到全身。
神经系统:对虾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外周神经系统由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组成。
生殖系统:对虾的生殖系统分为雌性和雄性。
雌性生殖器官位于腹部,雄性生殖器官位于头胸甲下方。
(3)对虾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特点对虾的生长发育规律:对虾的生长发育分为幼体、幼虾、成虾三个阶段。
幼体阶段主要生活在水中,以浮游生物为食;幼虾阶段开始摄食底栖生物,生长速度加快;成虾阶段个体较大,生殖能力较强。
对虾的生理特点:对虾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不同环境中生存。
对虾的呼吸器官为鳃,通过鳃进行气体交换。
对虾的消化系统较为简单,食物消化吸收较快。
《对虾的形态特征》课件
02
对虾的内部器官
消化系统
总结词
对虾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器、食道、胃、肠道和肛门,具有消化和吸收食物的功能。
详细描述
对虾的口器由大颚和小颚组成,能够咀嚼食物。食道连接口器与胃,胃是储存和消化食物的地方。肠 道是对虾的主要消化器官,其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肛 门位于肠道末段,用于排出废物。
迁徙
为了寻找更适宜的栖息地 或繁殖场所,对虾会进行 长距离的迁徙。
繁殖习性
对虾的繁殖期通常在春季 和秋季,雌虾会在沙底挖 洞产卵,孵化后的小虾会 继续在海水中生长。
05
对虾的繁殖习性
繁殖方式
要点一
雌雄异体
对虾的繁殖方式是雌雄异体,雌虾和雄虾分别具有不同的 生殖器官。
要点二
体外受精
雌虾和雄虾交配后,雄虾将精子排入水中,雌虾将卵子和 精子结合,完成受精过程。
《对虾的形态特征》ppt 课件
目录
• 对虾的外部形态 • 对虾的内部器官 • 对虾的体型和颜色特征 • 对虾的生活习性 • 对虾的繁殖习性
01
对虾的外部形态
头部结构
总结词
对虾头部结构包括触角、复眼、口器等部分,是重要的感觉器官和摄食器官。
详细描述
对虾的头部是其重要的感觉器官,触角上长有许多感觉器官,可以感知水中的化学物质、水流、温度和湿度等环 境因素。复眼则是由多个小眼组成,能够感知光线和运动。口器包括触须和口裂,是摄食的主要器官,用于捕捉 食物和咀嚼。
但品种较少。
04
对虾的生活习性
食性
01
02
03
杂食性
对虾的食性较杂,既吃浮 游植物,也吃浮游动物和 有机碎屑。
食量与生长
对虾解剖
24
(4) 消化系统:前肠(口腔、咽、食道、 消化系统:前肠(口腔、 食道、 嗉囊、前胃)、中肠(胃盲囊)、后肠( )、中肠 )、后肠 嗉囊、前胃)、中肠(胃盲囊)、后肠(回 肠即大肠、结肠、直肠、肛门);唾液腺(1 肠即大肠、结肠、直肠、肛门);唾液腺( );唾液腺 对嗉囊腹面两侧,白色葡萄状) 对嗉囊腹面两侧,白色葡萄状) 排泄系统: (5) 排泄系统:马氏管
11
(5)排泄:大触角 排泄: 基部的触角腺。 基部的触角腺。
12
(6)呼吸:鳃,头胸 呼吸: 部两侧及附肢基部。 部两侧及附肢基部。13附:河蟹结构 Nhomakorabea14
(二)蝗虫 1、外形 头部:复眼1 单眼3 触角1 (1)头部:复眼1对、单眼3个、触角1对、咀 嚼式口器(上唇、上颚、下颚、下唇、 嚼式口器(上唇、上颚、下颚、下唇、舌)。
8
(3)生殖系统 精巢1 白色,位于围心窦腹面。 雄:精巢1对,白色,位于围心窦腹面。 卵巢1 纵贯全身背部两侧, 雌:卵巢1对,纵贯全身背部两侧,性未成 熟时呈白色,成熟时呈暗绿色。 熟时呈白色,成熟时呈暗绿色。
9
10
(4)消化系统 食道、 红褐色)、 )、肠 肝胰腺( 口、食道、胃(红褐色)、肠、肝胰腺( 暗红色)。 暗红色)。
55667722内部结构内部结构先将头胸甲左侧下半部小心地用剪刀除去再轻轻地将头胸甲全部剥去最后先将头胸甲左侧下半部小心地用剪刀除去再轻轻地将头胸甲全部剥去最后自后向前自后向前沿背中央剪开小心除去甲壳
实验七
对虾与蝗虫
1
一、目的
通过观察对虾及蝗虫的外形 及内部结构, 及内部结构,了解甲壳纲与昆虫 纲动物的主要特征; 纲动物的主要特征;认识甲壳纲和 昆虫纲中的主要代表动物。 昆虫纲中的主要代表动物。
解剖龙虾骨骼教案
解剖龙虾骨骼教案教案标题:解剖龙虾骨骼教案目标:1. 了解龙虾骨骼的结构和功能。
2. 学习解剖龙虾骨骼的方法和步骤。
3. 探索龙虾骨骼与其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教案适用对象:中学生(初中阶段)教案时间:1课时(45分钟)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龙虾的外部特征,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龙虾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吗?”2. 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简短讨论。
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龙虾骨骼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外骨骼和内骨骼的区别。
2. 讲解龙虾骨骼的组成成分和其在保护内脏、提供支持和肌肉附着等方面的作用。
实践操作(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只死亡的龙虾和解剖工具(剪刀、镊子等)。
2. 指导学生按照指定步骤解剖龙虾骨骼,包括切割外骨骼、观察内骨骼、比较不同部位的骨骼特征等。
3. 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引导他们发现龙虾骨骼与其生活习性之间的联系。
总结(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解剖过程和观察结果,总结龙虾骨骼的特点和功能。
2. 提出问题:“你们认为龙虾骨骼的特点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3. 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简短讨论。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不同种类的甲壳类动物的骨骼特点和适应性。
2. 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龙虾骨骼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强度和灵活性。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解剖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和观察能力。
2. 收集学生的回答和讨论,评估他们对龙虾骨骼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程度。
教案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解剖过程中采取安全措施,如佩戴手套和使用工具时小心操作。
2. 鼓励学生团队合作,互相讨论和分享观察结果。
3. 在讲解和引导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中国明对虾的解剖与形态结构观察》教学组织方案
《中国明对虾的解剖与形态结构观察》教学组织方案水产学院成慧中020*********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以及学生动手解剖观察的过程,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对虾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了解甲壳动物在形态结构上的主要特征。
2、能力方面:(1)通过对中国明对虾的外部形态观察,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巩固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中国明对虾解剖教学以及内部形态的观察,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对中国明对虾解剖与观察内外结构的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过程中的细致认真的品质。
4、学法指导方面:引导学生掌握解剖对虾的操作方法以及观察动物体内外部形态、描述物体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动物体解剖操作的原则和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对虾的解剖操作方法是重点。
在解剖对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的顺序,由前到后,由外到内,每一步的解剖操作需要明确所要观察的目标结构,以使整个解剖实验完整、有章可循。
(2)对虾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观察是重点。
通过对对虾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细致观察,掌握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的主要结构特征,从而对这一类群所适应的生活习性和环境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本节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为水产养殖中主要的品种,学习这一内容,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解剖和观察能力,而且对水产养殖中的经济品种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具有实际意义。
2、难点分析对虾解剖过程中的内部形态结构的辨识是难点。
通过教学课件中解剖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对虾的内部结构的形态,但在学生实际解剖的过程中,鉴于每只对虾的外形大小内部构造略有差别,学生在解剖过程中的实际操作也难免存在差异和疏忽,导致不能完整的呈现所要观察的结构,使内部结构难以辨识。
三、教学方式的构建1、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精神。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共同发展的原则。
2、使用多媒体,增强趣味性,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法、小组活动法、讨论法等,提高教学效果。
大学生解剖大虾教案
课程目标:1. 了解虾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课程内容: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虾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对虾的好奇心。
2. 提问:虾是如何呼吸的?虾的消化系统是怎样的?二、解剖步骤1. 准备工作:每组发放一只大虾、解剖刀、解剖盘、镊子等工具。
2. 解剖步骤:a. 将虾放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刀从虾的腹部切开,观察虾的内部结构。
b. 观察虾的消化系统,包括胃、肠道等。
c. 解剖虾的呼吸器官——鳃,观察鳃的结构和功能。
d. 解剖虾的心脏,观察心脏的位置和结构。
e. 解剖虾的神经系统,观察脑、脊髓等部位。
f. 解剖虾的生殖系统,观察虾的生殖器官。
三、讨论与分析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解剖过程中观察到的虾的内部结构。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虾的呼吸、消化、循环、神经和生殖等系统的特点。
3. 学生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拓展活动1. 观察其他水生动物的解剖结构,如鱼类、贝类等。
2.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虾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解剖大虾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剖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通过解剖大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我们应该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资源:1. 大虾若干2. 解剖刀、解剖盘、镊子等解剖工具3. 多媒体课件,展示虾的解剖结构图和生活习性视频教学评价:1. 学生解剖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学生对虾内部结构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在讨论与反思中的表现。
对虾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对虾的解剖,了解其内部结构,掌握解剖方法,为今后研究对虾生理、生态、养殖等方面提供基础。
二、实验原理对虾属于甲壳动物门,其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头胸部有坚硬的头胸甲,腹部有柔软的尾扇。
通过解剖对虾,可以观察其内部器官的形态和位置,了解其生理功能。
三、实验材料1. 对虾若干只;2. 解剖剪;3. 解剖盘;4. 镜子;5. 纱布;6. 生理盐水;7. 解剖刀;8. 线绳;9. 解剖显微镜。
四、实验步骤1. 将对虾放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剪剪去头部和腹部之间的连接处,使头胸部和腹部分离。
2. 将头胸部翻转,用解剖剪剪开头胸甲,暴露出内部器官。
观察头胸甲的内部结构,包括心脏、鳃、食道、胃、肝脏、消化腺等。
3. 用解剖剪剪开腹部,观察腹部内部的器官,包括生殖器官、消化腺、排泄器官等。
4. 将对虾的鳃部取出,用生理盐水清洗,观察鳃丝的结构。
5. 用解剖显微镜观察对虾的生殖器官,了解其形态和结构。
6. 将对虾的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循环系统等器官进行分离,观察其形态和结构。
7. 将解剖过的对虾器官依次放回原位,用线绳固定,进行整体观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头胸部解剖在对虾头胸部的解剖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以下器官:(1)心脏:位于头胸甲的中央,呈红色,负责血液循环。
(2)鳃:位于头胸甲两侧,负责气体交换。
(3)食道:连接口腔和胃,负责食物的传输。
(4)胃:位于食道下方,负责消化食物。
(5)肝脏:位于胃的下方,负责代谢和解毒。
(6)消化腺:位于胃的周围,分泌消化酶,帮助消化。
2. 腹部解剖在对虾腹部的解剖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以下器官:(1)生殖器官:位于腹部,包括卵巢和精巢,负责繁殖。
(2)消化腺:位于生殖器官周围,分泌消化酶,帮助消化。
(3)排泄器官:位于腹部末端,负责排泄代谢废物。
3. 鳃部观察在对虾鳃部的观察中,我们发现鳃丝呈鲜红色,表面有微小的突起,有利于气体交换。
4. 生殖器官观察在对虾生殖器官的观察中,我们发现卵巢呈红色,内部含有大量卵子;精巢呈白色,内部含有大量精子。
《虾》的教案范文
《虾》的教案范文课题:虾的生物特征和生活习性教学目标:1.了解虾的生物特征和生活习性。
2.掌握虾的形态特征和解析虾的身体功能。
3.掌握虾的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
教学重点:1.虾的形态特征和身体功能。
2.虾的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
教学难点:1.理解虾的生物特征和生活习性的关联。
2.观察和解析虾身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PPT演示文稿。
2.虾的标本或图片。
3.教学素材,如虾的相关资料。
4.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 (5分钟)Step 2: 虾的形态特征 (15分钟)老师以PPT演示为主,向学生展示虾的形态特征,如身体结构、器官和感官器官。
老师解析虾的身体各部分的功能。
Step 3: 虾的生活习性 (20分钟)老师以PPT演示为主,向学生介绍虾的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
老师可以使用图片或者短视频片段展示虾在海洋中的捕食行为和繁殖习性。
Step 4: 实验活动 (30分钟)老师为学生准备一些虾的标本和显微镜,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解剖虾的身体结构,进一步了解虾的形态特征和身体功能。
学生可以记录观察结果并向全班汇报。
Step 5: 学生讨论 (2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虾的身体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及虾的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的关联。
老师带领学生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
Step 6: 小结与作业布置 (10分钟)老师进行课堂小结,复习虾的形态特征、身体功能和生活习性。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虾的生物特征和生活习性的500字小论文。
Step 7: 课堂评价 (5分钟)老师通过调查问卷或者口头提问的方式进行课堂评价,了解学生对于虾的生物特征和生活习性的掌握程度。
拓展活动:1.安排学生在实验室中观察虾的行为,记录并分析虾的捕食行为和社交习性。
2.组织学生参观虾养殖场或者水族馆,进一步了解虾的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
教学反思:1.这堂课的设计以PPT演示为主,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旨在增强学生对虾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理解和兴趣。
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外部性征的分化及发育
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外部性征的分化及发育冯政夫;林晓菲;葛蕾蕾;朱伟【期刊名称】《渔业科学进展》【年(卷),期】2016(037)006【摘要】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性别分化和生殖器官发育是其繁殖生物学的重要部分,也是进行性别调控的基础.经过2年的取样观察,研究了中国明对虾雌性纳精囊和雄性交接器的分化与发育过程.结果显示,早在仔虾后16d (16 days post-larva,PL16)即开始雌雄分化,此时,雌虾第4与第5对步足间腹甲处的锥突出现明显下陷,而雄虾的没有下陷.PL54时,雌虾纳精囊瓣膜出现,然后继续发育,到PL124时形成纳精囊雏形;雄虾交接器发育较晚,到PL54时,雄虾第1泳足的内肢才出现分化,在PL106基本形成雄性交接器.【总页数】6页(P68-73)【作者】冯政夫;林晓菲;葛蕾蕾;朱伟【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岛266109;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岛266109;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青岛 266001;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岛2661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17【相关文献】1.热灭活WSSV诱导的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在不同温度下的免疫致敏反应 [J], 曹家旺;王明珠;孟宪红;孔杰;罗坤;栾生;曹宝祥;史晓丽;卢霞;冯亚萍;王军2.聚β-羟基丁酸酯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的影响 [J], 张恒恒;孟宪红;孔杰;罗坤;栾生;曹宝祥;曹家旺;张莹雪3.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coat-ε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组织分布 [J], 王修芳;刘庆慧;吴垠;黄倢4.氨氮胁迫下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谷氨酸脱氢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J], 何玉英;李少飞;王清印;李健5.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类围食膜蛋白基因克隆及其在WSSV 感染中的表达 [J], 张广成; 尹文娟; 刘芳; 何孟宇; 孟凡娟; 王丽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明对虾的解剖与形态结构观察》教学组织方案水产学院成慧中020*********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以及学生动手解剖观察的过程,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对虾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了解甲壳动物在形态结构上的主要特征。
2、能力方面:(1)通过对中国明对虾的外部形态观察,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巩固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中国明对虾解剖教学以及内部形态的观察,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对中国明对虾解剖与观察内外结构的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过程中的细致认真的品质。
4、学法指导方面:引导学生掌握解剖对虾的操作方法以及观察动物体内外部形态、描述物体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动物体解剖操作的原则和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对虾的解剖操作方法是重点。
在解剖对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的顺序,由前到后,由外到内,每一步的解剖操作需要明确所要观察的目标结构,以使整个解剖实验完整、有章可循。
(2)对虾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观察是重点。
通过对对虾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细致观察,掌握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的主要结构特征,从而对这一类群所适应的生活习性和环境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本节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为水产养殖中主要的品种,学习这一内容,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解剖和观察能力,而且对水产养殖中的经济品种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具有实际意义。
2、难点分析对虾解剖过程中的内部形态结构的辨识是难点。
通过教学课件中解剖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对虾的内部结构的形态,但在学生实际解剖的过程中,鉴于每只对虾的外形大小内部构造略有差别,学生在解剖过程中的实际操作也难免存在差异和疏忽,导致不能完整的呈现所要观察的结构,使内部结构难以辨识。
三、教学方式的构建1、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精神。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共同发展的原则。
2、使用多媒体,增强趣味性,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法、小组活动法、讨论法等,提高教学效果。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先组织学生通过教学课件中的解剖图片初步观察中国明对虾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认识各具体结构的特征,并引导学生掌握解剖操作的方法,再启发学生深入掌握甲壳纲以及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工具及实验材料多媒体、教学课件PPT;解剖剪、解剖刀、镊子、解剖镜、解剖盘;新鲜的对虾。
七、教学过程通过教学课件,展示中国明对虾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让学生初步了解对虾的主要结构,引导学生解剖对虾的操作方法。
(一)中国明对虾的外形观察1、外形对虾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体表被以坚硬的几丁质外骨骼,深红色或红黄色,随年龄而不同。
(1) 头胸部:由头部(6节)与胸部(8节)愈合而成,外被头胸甲,头胸甲约占体长的一半。
头胸甲前部中央有一背腹扁的三角形突起,称额剑,其边缘有锯齿(日本沼虾的额剑侧扁,上下缘具齿)。
头胸甲的近中部有一弧形横沟,称颈沟,为头部和胸部的分界线,颈沟以后,头胸甲两侧部分称鳃盖,鳃盖下方与体壁分离形成鳃腔。
额剑两侧各有一个可自由转动的眼柄,其上着生复眼,用刀片将复眼削下一薄片,置载玻片上加甘油制成封片,于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与构造。
(2) 腹部:对虾的腹部长而侧扁),体节明显为6节,其后还有尾节。
各节的外骨骼可分为背面的背板,腹面的腹板及两侧下垂的侧板。
观察体节间如何连接此连接对虾腹部的伸屈运动有何作用尾节扁平,腹面正中有一纵裂缝,为肛门。
(3) 附肢:除第1体节和尾节无附肢外,对虾共19对附肢,即每体节1对。
除第1对触角是单枝型外,其他都是双枝型,但随着生部位和功能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形态结构。
观察时,左手持虾,使其腹面向上。
首先注意各附肢着生位置,然后右手持镊子,由身体后部向前依次将虾左侧附肢摘下,并按原来顺序排列在解剖盘或硬纸片上。
摘取附肢时,用镊子钳住其基部,垂直拔下。
如附肢粗大,可用剪刀剪开其基部与体壁的连接后再拔下,但要注意附肢的完整性,又不损伤内部器官。
再用放大镜自前向后依次观察。
①头部附肢共5对。
小触角:位于额剑下方。
原肢3节,末端有2根短须状触鞭(日本沼虾小触角基部外缘有一明显的刺柄,外鞭内侧尚有一短小的附鞭)。
触角基部背面有一凹陷容纳眼柄,凹陷内侧丛毛中有平衡囊。
大触角:位于眼柄下方,原肢2节,基节的基部腹面有排泄孔。
外肢呈片状,内肢成一细长的触鞭。
(大小触角有何功能?)大颚:原肢坚硬,形成咀嚼器,分扁而边缘有小齿的门齿部和齿面有小突起的臼齿部,内肢形成很小的大颚须,外肢消失。
小颚:2对,原肢2节,薄片状,内缘具毛。
第1对小颚内肢颚舟叶:呈小片状,外肢退化;第2对小颚内肢细小,外肢宽大叶片状。
(颚舟叶有何功用?)②胸部附肢共8对,原肢均2节。
颚足:3对。
第1对颚足外肢基部大,末端细长,内肢细小。
外肢基部有一薄片状肢鳃。
第2,3对颚足内肢发达,分5节,屈指状,外肢细长。
足基部都有羽状的鳃。
3对颚足和头部附肢大颚,小颚参与虾口器的形成。
(颚足有何功能?)步足:5对。
内肢发达,分5节,即座节,长节,腕节,掌节和指节,外肢退化。
前3对末端为钳状,第1对步足的钳特别强大,称螯足;前2对步足末端为钳状,其中第2对特别大,尤其是雄虾,(试分析各步足的功能?)。
雄虾的第5对步足基部内侧各有1雄生殖孔,雌虾的第3对步足基部内侧各有1雌生殖孔。
(注意各足基部鳃的着生情况。
)③腹部附肢(腹肢) 共6对,第1-5对称腹肢,第6对称尾肢(或尾足)。
腹肢共6对,第1~5对称腹肢,第6对称尾肢(或尾足)。
共5对,不发达,为游泳足。
原肢2节。
前2对腹肢,雌雄有别。
第1对腹肢的外肢大,内肢很短小;第2对腹肢的内肢有一短小棒状内附肢,雄虾在内附肢内侧有一指状突起的雄性附肢。
第3,4,5对腹肢形状相同,内,外肢呈片状,内肢具内附肢。
尾肢1对。
内外肢特别宽阔呈片状,外肢外缘有1小刺。
尾肢与尾节构成尾扇,女尾扇在虾的运动中起何作用从外形上如何区分雄虾和雌虾。
(二)对虾解剖操作方法和内部结构观察两人1组,互相配合操作,边操作边交互观察比较。
1、呼吸器官用剪刀剪去对虾头胸甲的右侧鳃盖,即可看到呼吸器官鳃。
结合已摘下的左侧附肢上鳃的着生情况,原位用镊子稍作分离并同时观察鳃腔内着生在第2对颚足至第4对步足基部的足鳃,体壁与附肢间关节膜上的关节鳃和着生在第1对颚足基部的肢鳃。
(对虾各种鳃的数目如何?除呼吸作用外,鳃还有何功能?)观察完呼吸系统后,用镊子自头胸甲后缘至额剑处,仔细地将头胸甲与其下面的器官剥离开,再用剪刀自头胸甲前部两侧到额剑后剪开并移去头胸甲。
然后用剪刀自前向后,沿腹部两侧背板与侧板交界处剪开腹甲,用镊子略掀启背板,观察肌肉附着于外骨骼内的情况,最后小心地剥离背板和肌肉的联系,移去背板。
2、肌肉呈束状并往往成对分布。
用眼科镊取少许肌肉,置解剖镜下观察。
(虾的肌肉属哪种类型?此类肌肉与虾的运动有何关联?)3、循环系统开管式,主要观察心脏和动脉。
①心脏:位于头胸部后端背侧的围心窦内,为半透明,多角形的肌肉囊,用镊子轻轻撕开围心膜即可见到。
用放大镜观察,在心脏的背面,前侧面和腹面,各有1对心孔。
也可在看完血管后,将心脏取下置于培养皿内的水中,再在放大镜下观察。
②动脉:细且透明。
用镊子轻轻提起心脏,可见心脏发出7条血管。
由心脏前行的动脉有5条,即:由心脏前端发出1条眼动脉,在眼动脉基部两侧发出1对触角动脉,在触角动脉外侧发出1对肝动脉。
由心脏后端发出1条腹上动脉,在腹部背面,沿后肠(1条贯穿整个腹部的略粗的管道)背方后行到腹部末端。
在胸腹交接处,腹上动脉基部,心脏发出1条弯向胸部腹面的胸直动脉。
剪去第4,5对步足处胸部左侧壁,用镊子将该处腹面肌肉轻轻向背方掀起,即可见到胸直动脉通到腹面,注意此血管极易被拉断,达神经索腹方后,再向前后分为2支,向前的1支为胸下动脉,向后的l支为腹下动脉。
4、生殖系统虾为雌雄异体,摘除心脏,即可见到虾的生殖腺。
①雄性:精巢1对,位于围心窦腹面。
白色,呈3叶状,前部分离为2叶,后部合并为1叶。
每侧精巢发出1条细长的输精管,其末端开口于第5对步足基部内侧的雄生殖孔。
②雌性:卵巢1对,位于围心窦腹面,性成熟时为淡红色或淡绿色,浸制标本呈褐色。
颗粒状,也分3叶,前部2叶,后部1叶,其大小随发育时期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卵巢向两侧腹面发出1对短小的输卵管,其末端开口于第3对步足基部内侧的雌生殖孔。
在第4,5对步足间的腹甲上,有一椭圆形突起,中有一纵行开口,内为空囊,即受精囊。
5、消化系统用镊子轻轻移去生殖腺,可见其下方左右两侧各有1团淡黄色腺体,即为肝脏。
剪去一侧肝脏,可见肠管前接囊状的胃。
胃可分为位于体前端的壁薄的贲门胃(透过胃壁可看到胃内有深色食物)和其后较小,壁略厚的幽门胃。
剪开胃壁,观察贲门胃内由3个钙齿组成的胃磨及幽门胃内刚毛着生的情况,它们各有何功能用镊子轻轻提起胃,可见贲门胃前腹方连有一短管,即食管,食管前端连接由口器包围的口腔。
幽门胃后接中肠,中肠很短,1对肝脏即位于其两侧,各以1肝管与之相通。
中肠之后即为1贯穿整个腹部的后肠,后肠位于腹上动脉腹方,略粗(透过肠壁可见内有深色食物残渣),以肛门开口于尾节腹面。
6、排泄系统剪去胃和肝脏,在头部腹面大触角基部外骨骼内方,可见到1团扁圆形腺体即触角腺,为成虾的排泄器官,生活时呈绿色,故又称绿腺,浸制标本常为乳白色,它以宽大而壁薄的膀胱伸出的短管开口于大触角基部腹面的排泄孔。
7、神经系统除保留食管外,将其他内脏器官和肌肉全部除去,小心地沿中线剪开胸部底壁,便可看到身体腹面正中线处有1条白色索状物,即为虾的腹神经链,它由2条神经干愈合而成。
用镊子在食管左右两毙小心地剥离,可找到1对白色的围食管神经。
沿围食管神经向头端寻找,可见在食管之上,两眼之间有一较大白色块状物,为食管上神经节或脑神经节。
围食管神经绕到食管腹面与腹神经链连接处有一大白色结节,为食管下神经节。
自食管下神经节,沿腹神经链向后端剥离,可见链上还有多个白色神经节,(这些神经节与腹部体节的位置关系如何?鳌虾腹神经链上一共有多少个神经节?)八、布置作业1、完成实训报告,绘中国明对虾外形图(背面观),注明各部结构名称。
2、通过对中国明对虾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观察,说明甲壳纲的主要特点。
3、通过实验,总结甲壳类具有哪些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九、自主性教学评价实训课的目的是巩固和扩展课堂讲授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熟练掌握有关器械的使用和实验技能,了解当今动物学实验研究室的主要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室条件和所学的知识分析处理一些实际问题(如海水养对虾中的环境调控及病害处理等),提高学生对实验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