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医学检验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方法课件
![医学检验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68cd1401f69e31433294d1.png)
医学检验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方法
26
白细胞
有粒白细胞 无粒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医学检验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方法
27
分类
白细胞分类计数及主要生理功能
百分比(%)
主要生理功能
中性粒细胞 50~70
嗜碱性粒细胞 0~1
嗜酸性粒细胞 1~4
淋巴细胞
20~40
单核细胞
3
第一节 血液组成及理化特性
• 一、血液的组成和血量
血液由血浆和各种血细胞组成,
• 一个健康成年人的血量约占体重的7%~8% • 血量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
医学检验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方法
4
1、血液的组成 血 浆(55%)
血液 血细胞(45%)
水 91% 晶体物质 蛋白质
红细胞 白细胞
14
• 血浆PH值
• 7.35—7.45
• 血浆PH值的相对恒定有赖于血液内的缓冲物 质以及肺和肾的正常功能。
• 血浆内的主要缓冲对有 (1)NaHCO3/H2CO3 (2) 蛋白质/蛋白质钠盐 (3) Na2HPO4/NaH2PO4 此外肺和肾能排出体内过多的酸或碱,血浆 PH值的波动范围就很小。
医学检验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方法
24
• 红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血红蛋白。
• 正常成年男性约为120g/L~160g/L 女性约为110g/L~150g/L
医学检验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方法
25
二、白细胞
• 1、白细胞形态、数量和分类
• 是有核的细胞,在血液中呈球形,正常成人白细胞总数为(4.0~ 10.0) ×109/L,饭后、运动、妊娠分娩及月经期等均可使白细 胞增多。
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21f7b625ccbff121dd368357.png)
第一章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通过本章学习,你将能回答关于“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的下列问题:1.血液检验有哪些标本类型及其应用范围?2.临床有哪些主要采血方式及其应用范围?3.使用真空采血管有哪些优点和用途?4.常用抗凝剂各自有什么特点和用途?5.如何避免患者状态对检验结果的影响?6.如何避免采血操作不当对检验结果的影响?7.运送和接收血液标本有哪些规范要求?8.如何处理检验后的血液标本?9.如何保证合格的血液推片质量?10.Wright染色依据何原理?如何保证染色质量?第一节血液标本采集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是获得准确、可靠检验结果的关键,在自动化检验仪器普遍应用的现代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是全程质量管理的重点。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ISO/IEC15189》文件把“分析前程序”定义为:按照时间顺序,从临床医嘱开始,到分析检验程序终止时的步骤。
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原始样品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传输。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一、标本采集的一般要求(一)检验申请单检验申请单或电子申请表中应包括患者最基本的信息,以识别患者和经授权的申请者,同时应提供相关的临床信息。
患者相关的临床信息至少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以备解读检验结果之用。
(二)标本采集和处理具体要求实验室管理文件应向负责采集标本的人员提供标本采集和处理具体要求。
这些要求应包括在标本采集手册中(表1-1)。
表1-1 正确采集和处理标本具体要求具体要求细目1.患者告知:向患者提供在标本采集前应做准备的信息和说明2.患者准备说明书:如提供给护士和抽血人员的说明书3.标本采集:说明血液、尿液和其他体液标本容器和添加物4.标本采集类别和数量5.标本采集日期和时间,包括特定采集时间6.标本处理要求:从标本采集至实验室接收之间的任何处理要求(运送、冷冻、保温、立即送检等)7.标本采集人员:记录身份信息8.标本采集器材和安全处理(三)标本信息完整性标本应可通过检验申请单溯源到特定的个体,实验室不应接收或处理缺少适当标识的检验申请单。
临床血液学检验(第五版)1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临床血液学检验(第五版)1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9a102c8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b.png)
需要注意的是,标本拒收不但造成 检验费用增高和时间浪费,还可能延误 诊治甚至危害患者。因此,涉及血液标 本采集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在标本 采集、转运和处理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而 规范的培训。
(四)血液标本保存 血液标本保存应当在规定的时间 内、确保标本特性稳定的条件下,按 要求分为室温保存、冷藏保存、冷冻 保存(表1-3-3)。
(二)标本采集和处理的具体要求 实验室应向负责采集标本的人员提供标本采集和 处理的具体要求(表1-4)。
(三)标本信息完整性与接收 血液标本可通过检验申请单溯源到特 定的个体,实验室不应接收或处理缺少标 识的检验申请单和标本(表1-4-1)。
三、血液标本采集及检测结果的影 响因素
(一)饮食和生理状态 患者饮食和生理状态对检验结果的 影响见表1-5。
(五)检测后血液标本的处理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要 求: ①将操作、收集、运输及处理废弃物 的危险减至最小。 ②将其对环境的有害作用减至最小。
第二节 血液标本采集的质量保证
标本采集是检测前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检 测前的大部分工作是由患者、医生、护士、运送 人员及检验人员在实验室以外的空间和进入检验 过程前完成的,临床实验室难以监控这一过程中 的每个环节。
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第一节 血液标本采集
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是获得准确、可靠检验 结果的关键。
在自动化检验仪器应 用普遍的现代临床实验室 中,基础性的血液标本的 采集和处理是检测前质量 保证的主要环节。
一、血液标本类型
二、血液标本采集方法 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按采集部位可分为皮肤采 血法、静脉采血法和动脉采血法。 (一)皮肤采血法 主要用于需要微量血液的检验项目和婴幼儿血 常规检验。皮肤采血法所获得的血液标本是微动脉 血、微静脉血和毛细血管血混合的末梢全血。
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51163d263169a4517723a353.png)
第一章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1.血液检验有哪些标本类型及应用范围?答:有全血标本(静脉全血,应用最多,成人肘前静脉,腕静脉,小儿新生儿颈静脉,股静脉;动脉全血,血气分析;毛细血管全血,微量取血),血浆标本(血浆化学成分测定和凝血实验),血清标本(临床化学和免疫学检测,与血浆相比,仅缺少纤维蛋白原),分离或浓缩的血细胞成分(特殊的检验项目,如分离单个核细胞)。
2.临床有哪些主要采血方式及其应用范围?答:采血部位分,皮肤采血;静脉采血;动脉采血。
采血方式分普通采血(非真空系统对浅静脉穿刺)和真空采血(负压采血,计量准确,传送方便,封闭无菌,容易保存)。
3.使用真空采血管有哪些优点和用途?答:真空采血系统应用最符合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要求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范,因此正在普及应用。
真空采血系统由持阵器;双向采血针;采血管构成,可进行一次进针,多管采血。
有全血的紫色(玻管)血液学试验,紫色(塑管)血液学和免疫学血液学试验,黄色(血培养),浅蓝色(凝血试验),黑色(红细胞沉降);有血清的红色(玻管)化学血清学免疫血液学试验,红色(塑管)化学血清学免疫血液学试验急诊化学试验,金黄色(化学试验),有血浆的绿色(化学试验),浅绿色(化学试验),灰色(葡萄糖试验)。
4.常用的抗凝剂各自有什么特点和用途?答:常用抗凝剂有乙二胺四乙酸(EDTA):与钙离子结合,全血细胞计数;枸椽酸盐:钙离子结合,血沉,凝血,输血保养液;肝素:加强抗凝血酶3,血气分析,红细胞渗透脆性;草酸盐:钙离子结合,血浆标本抗凝;促凝剂:激活凝血蛋白酶加速血液凝固,缩短血清分离时间,适用急诊化学检验;分离胶,形成隔层,快速分离清晰血清标本。
5.如何避免患者状态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答:了解标本采集前患者的状态和影响结果的因素,并将要求和注意事项告诉患者,要求给与配合,使所采集的标本尽可能少收非疾病因素的影响,并在标本采集过程中,注意患者的生理状态、饮食和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490593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e.png)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第一篇: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一:静脉采血法(一)普通采血法试剂与器材 1.30g/L碘酊。
2.75%乙醇。
3.其他一次性注射器,压脉带,垫枕,试管,消消毒棉签。
操作1.取试管一支(需抗凝者应加相应抗凝剂)。
2.打开一次性注射器包装,取下针头无菌帽,将针头与针筒链接,针头斜面对准针筒刻度,抽拉针栓检查有无阻塞和漏气,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套上针头无菌帽,备用。
3.受检者取坐位,前臂水平伸直置于桌面枕垫上,选择容易固定、明显可见的肘前静脉或手背静脉,幼儿可用颈外静脉采血。
4.用30g/L碘酊自所选静脉穿刺处从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消毒皮肤,待碘酊挥发后,再用75%乙醇以同样方式脱碘,待干。
5.在穿刺点上方约6CM处系紧压脉带,瞩受检者紧握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
6.取下针头无菌帽,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下端,右手拇指和中指持注射器针筒,市指固定针头下座,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沿静脉走向使针头与皮肤呈30度角,快速刺入皮肤,然后成5度角向前刺破静脉壁进入静脉腔。
见回血后,将针头顺势深入少许。
穿刺成功后右手固定注射器,左手松压脉带后,再缓缓抽动注射器针栓至所需血量。
受检者松拳,消毒干棉球压住穿刺孔,拔出针头。
瞩受检者继续压按针孔数分钟。
7.取下注射器针头,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试管中。
抗凝血需立即轻轻摇匀,盖紧试管塞,及时送检。
《附注》1:采血部位通常选择肘前静脉,如此处静脉不明显,可采用手背,手腕,腘窝和外踝部静脉。
幼儿可采用颈外静脉。
2:采血一般取坐位或卧位。
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从而影响被测血液成分浓度。
3:压脉带捆扎时间不应超过1分,否则会使血液成分浓度发生改变。
4:血液注入试管前应先取下注射器针头,然后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试管中,防止溶血和泡沫产生。
需要抗凝时应与抗凝剂混匀,切勿用力震荡试管。
5:如遇受检者发生晕针,应立即拔出针头,让其平卧。
必要时可用拇指压掐或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或嗅吸芳香酊等药物。
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和制片 ppt课件
![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和制片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95e460f8c75fbfc67db21d.png)
第二节血液标本采集质量保证
3、采血操作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3)采血体位:直立比仰卧血液浓 缩,细胞计数和大分子增高。 (4)止血带压迫时间:不超过1min, 过长将引起血液浓缩,成分改变,影响 结果。
第二节血液标本采集质量保证
4、其他 (1)输液: (2)避免溶血: (3)抗凝剂对标本影响 (4)低温保存对标本的影响 血液分析仪测定抗凝血标本不宜低温 保存,低温可使血液成分及细胞形态发生 变化;室温保存时间不能超过6h,冰冻标 本不宜反复冻融,解冻后应完全融化、混 匀后应用。
血细胞汁数和血红蛋白浓度等结果<静脉 血,且冬季波动幅度较大,已是淘汰。
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
(一)皮肤采血: 2、采血器材 (1)采血针皮肤采血法 1)微量吸管:10ul、20ul刻度。 2)采血针:用三棱针或专用“采血
针”,用前须高压或煮沸消毒,为避免交叉 感染应严格实行一人一支吸管和一根针。
左手拇指与中指持载 玻片(血滴靠中指端) →
右手持边缘平滑的推 片,从血滴前方接触 血液→使血液散开成 一线 →以推片与载 片保持25∼30度夹角 →向前(母指方向)推 动→形成血膜
(三) 良好涂片标准
(1)呈头、体、尾分明的舌形 外观 (2)血膜均匀一致,厚薄适宜 (3)两边留有空隙(较大细胞常在边缘)
三、血液标本的抗凝
(五)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 机理:与血中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阻 止血液凝固. 配制:ICSH建议其使用浓度为每毫升 血1.5~2.2mg。实验室常将其配成15g/L, 取0.5ml100℃,烘干,可抗凝血5ml。
三、血液标本的抗凝 (五)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
用途:适用于多项血液学检查 血细胞计数(特别是血小板计数) 红细胞比积测定(室温下48h内红细 胞比积不改变)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2efc03a0482fb4daa48d4b2f.png)
血浆:为全血除去血细胞的部分,适合临床生化检查,特 别是内分泌激素的测定;血浆除钙离子外,含有其他全部凝 血因子,适合血栓与止血的检查
血清:是离体后的血液自然凝固后析出的液体部分,除纤 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在凝血时消耗外,其他成分与血浆基本 相同,更适用于多数临床化学和临床免疫学检查。
血细胞:浓缩粒细胞,血小板等
真空采血常用促凝剂
种类:凝血酶、蛇毒、硅石粉、硅碳素、 纤维蛋白酶等
原理:激活凝血蛋白酶,加速血液凝固 适用项目:血清生化、免疫检验
特别适用于急诊血清生化检验
31
真空采血分离胶
分离胶:是一种聚合高分子材料, 不溶于水,具有抗氧化,耐高 温,抗低温,高稳定性等特性 分离胶具有触变性的性质。触 变性现象就是凝胶和溶胶在机 械力作用下的互变现象 .
22
常用抗凝剂
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适用: 血细胞计数。 用量为EDTA-K2-2H2O 1.5~2.2mg /ml血液
不适合: 出凝血检查。
用法:15g/L,0.4ml/5mlBlood
特点:对细胞形态影响小,但影响血小板聚集
23
常用抗凝剂
2.枸椽酸钠(trisodium citrate) 原理: 可与血中钙离子形成可溶性螯合物,从 而阻止血液凝固。 2Na3C6H5O7+2Ca2+→2CaC6H5O7-+6Na+
17
(四)动脉采血法
部位: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 适用:血气分析测定 抗凝剂:肝素 注意事项:(1)必须隔绝空气
(2)及时送检,止血10-15min
18
采血的方法学评价
皮肤采血主要缺点是易于溶血、凝血和可能混入组织液。 检查结果重复性差,现在多已改用静脉采血。 开放式采血由于操作环节多、难于规范统一,在移液及丢 弃注射器时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封闭式采血法操作规范,从静脉穿刺到血标本转运,整个 过程血标本皆不与外界接触。既有利于标本的收集运送和 保存,也有利于防止医院内血源性传染病的交叉感染和环 境保护。
第一章血液标本采集和制片
![第一章血液标本采集和制片](https://img.taocdn.com/s3/m/a663ef28f111f18583d05aff.png)
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
(二)静脉采血法
1、普通静脉采血
注意事项
①严格无菌操作,止血带压迫时间不超 过1min,抽血时避免气泡。
②以检查项目要求选择是否空腹采血。
③出血性疾病要用硅化或塑料注射器和 试管。
④应拔下注射针头后,将血沿试管壁注 入试管。
化学,不适于血库
钾测定 化学 血沉 铅测定 血库
P10 表1-3
三、血液标本的抗凝
抗凝:应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除 掉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 液凝固,称抗凝。
抗凝剂(物质):能够阻止血液凝固 的化学试剂或物质。
三、血液标本的抗凝
(一) 枸橼酸钠 机理:与血中钙离子形成可溶性螯合 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浓度:109mmol/L(32.0g/L),
添加抗凝剂 无 EDTA 枸橼酸钠
肝素钠、肝素锂、 肝素铵 氟化钠、草酸钾
多茴香脑磺酸钠 (SPS) 无抗凝剂或肝素 钠、EDTA 分离胶/凝块激 活剂
分离胶/肝素锂 凝血酶 枸橼酸钠 肝素钠 无
注意事项 凝块形成约需30min 须颠倒混匀6~8次 须颠倒混匀;血液与抗 凝剂比例为9:1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不同 类型的肝素 不能用于其他化学检查
106mmol/L(30.8g/L)
三、血液标本的抗凝
(一)枸橼酸钠 用途:
1. 止 凝 血 象 检 查 , 血 液 保 养 液 用 109mmol/L按1:9比例。
2.血沉测定,用106mmol/L与血按1:4 比例。(ICSH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 荐)
缺点:不适于血细胞计数。
三、血液标本的抗凝
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29d4a7da02d276a201292e46.png)
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
2.静脉采血法 普通静脉采血法 准备器材: 试管、注射器、消毒用品等。 选择部位: 一般选择肘正中静脉。
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
采血步骤: ①消毒静脉穿刺区域; ②扎压脉带; ③静脉穿刺; ④松开压脉带; ⑤缓慢抽动注射器内芯至所需血量,迅速拔
出针头,按压穿刺点数分钟; ⑥取下针头,将血液缓慢注入试管中。
注意事项:
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
①根据检验项目、所需采血量,选择适宜的
注射器和试管;
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禁从输液、输血针
头内抽取血标本
③采血时严禁将针栓往回推,以免注射器中
的空气进入血循环而形成气栓;
④采血时不宜过度用力,以免血液产生泡沫
而造成溶血。
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
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
采血步骤:以血气分析标本为例
①消毒穿刺点及其附近皮肤、检验人员的左手示指 和中指; ②用左手示指和中指触摸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固定, 穿刺; ③动脉血液自动注入针筒内; ④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签按压穿刺点止血10-15 分钟; ⑤立即用软木塞或橡皮塞封闭针头,以隔绝空气, 搓动注射器,使血液和肝素混匀,并立即送检。
定,如临床生化检查,血栓与止血的检查。
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
血清 是血液离体自然凝固后所析出的液体
部分。 适用于多数临床生化检查和免疫学检
查。
血浆
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
血清
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离体血液凝固后的血清纤 维蛋白原及一些凝血因子失去活性。
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
一次性采血针、微量吸管、消毒用品等。 选择部位:
手指指端或耳垂; 婴幼儿可选择足母趾或足跟。
最新临床血液学检验(第五版)1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电子教案
![最新临床血液学检验(第五版)1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7d1284524de518974b7d08.png)
* 假设HCT为0.50
第三节 血涂片制备与染色 外周血涂片检查是最有益的血液系统疾病 检查手段,能为临床提供大量的信息。 因此,血涂片制备和染色的质量直接影响 血细胞形态的检验结果。 一张合格的血涂片应该是厚薄适宜,血膜 头、体、尾分明,分布均匀,两侧留有一定的 空隙,边缘整齐。
一、血涂片制备
(二)标本采集和处理的具体要求 实验室应向负责采集标本的人员提供标本采集和 处理的具体要求(表1-4)。
(三)标本信息完整性与接收 血液标本可通过检验申请单溯源到特 定的个体,实验室不应接收或处理缺少标 识的检验申请单和标本(表1-4-1)。
三、血液标本采集及检测结果的影 响因素
(一)饮食和生理状态 患者饮食和生理状态对检验结果的 影响见表1-5。
第一节 血液标本采集
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是获得准确、可靠检验 结果的关键。
在自动化检验仪器应 用普遍的现代临床实验室 中,基础性的血液标本的 采集和处理是检测前质量 保证的主要环节。
一、血液标本类型
二、血液标本采集方法 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按采集部位可分为皮肤采 血法、静脉采血法和动脉采血法。 (一)皮肤采血法 主要用于需要微量血液的检验项目和婴幼儿血 常规检验。皮肤采血法所获得的血液标本是微动脉 血、微静脉血和毛细血管血混合的末梢全血。
(五)检测后血液标本的处理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要 求: ①将操作、收集、运输及处理废弃物 的危险减至最小。 ②将其对环境的有害作用减至最小。
第二节 血液标本采集的质量保证
标本采集是检测前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检 测前的大部分工作是由患者、医生、护士、运送 人员及检验人员在实验室以外的空间和进入检验 过程前完成的,临床实验室难以监控这一过程中 的每个环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adfa327f111f18583d05a72.png)
第三节 血液标本的保存与处理
保存: 血液学检验标本,室温2d; 分离以后的血浆20~30℃室温中储存<4h; 4℃冰箱可储存1d,-80℃冰箱可储存30d; 生化检验和免疫学检验的标本4℃冰箱可 储存1周。
第三节 血液标本的保存与处理
处理原则: 血液标本在不抗凝情况30~60min凝固后 析出血清; 血凝测定,应充分抗凝后尽早离心分离 血浆,在2h内完成测定或4℃冰箱中保存; 血液形态学检验的抗凝标本应放置在室 温中,不宜冷冻,1~4h内无影响,但应 及时制作血涂片。
(the collection of capillary blood)
采血部位:耳垂或手指末梢
(2)静脉采血法:
(the collection of venous blood)
用于血沉、免疫、生化等检测项目
部位:以肘部静脉为主
(3)动脉采血法:血液气体分析 ( vacuum tube for blood collection) 部位:深部动脉如股动脉、桡动脉等。
• • • • • 抗凝原理:生成可溶性的鳌合物。 使用方法:15g/L EDTA和血液1:10。 优点:对红细胞和白细胞形态影响小。 缺点:影响血小板的聚集。 使用范围:全血细胞分析和血细胞比容测 定,不适用于出凝血实验和血小板功能。
四、肝素
抗凝原理:加强抗凝血酶作用。 使用方法:肝素不影响血细胞体积、 不易溶血、能耐高温。 缺点:引起白细胞聚集,使白细胞计数降 低,不利于制备血涂片,价格昂贵。 使用范围:红细胞脆性实验,科学研究等。
第一章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Collection And Treatment Of Blood Sample
KEY POINTS
1.Collection of blood sample.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acf33a7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6.png)
血液标本的标识与记录
唯一标识
为每个血液标本分配唯一的标识 号或标签,以便识别和管理。
信息记录
详细记录血液标本的相关信息, 如采集时间、来源、抗凝剂类型
等,以便追溯和审核。
电子化管理
采用电子化管理系统,实现血液 标本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
率和准确性。
03
血液标本的质量控 制
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
01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血液标本采集 • 血液标本处理 • 血液标本的质量控制 •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中的问题与
对策 •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的安全防护
01
血液标本采集
采集前的准备
01
02
03
了解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药情 况、家族病史等,以便更 好地评估和准备采血工作 。
生物安全防护
生物安全柜
在采集和处理血液标本时,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 行操作,以减少微生物气溶胶的扩散和暴露。
个人防护装备
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 口罩、实验服和护目镜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废弃物处理
血液和其他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 理,以防止病原体的传离心
采集的血液应尽快进行离心, 以分离出血浆、血清等成分。
去溶血
对于需要检测血红蛋白的指标 ,应去除溶血的影响。
稀释
对于需要稀释的检测项目,应 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稀释。
分装
对于需要分装的检测项目,应 将血液分装到不同的容器中,
并标记清楚。
标本储存与运输的质量控制
温度
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适当的温度,避 免血液成分的改变。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7d6bbd0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b8.png)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引言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是临床医学和实验室研究中常见的操作步骤。
准确、规范的采集和处理血液标本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和常见的处理步骤,以确保血液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
血液标本的采集血液标本采集是获取血液样本用于诊断、检测或实验室研究的过程。
以下是常见的血液标本采集方法:1.静脉采集:静脉采血是最常用的采血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患者坐稳或平躺,将采血部位清洁消毒。
–选择静脉穿刺点,通常在肘内侧,以手触摸动脉搏动为准。
–用一根适当大小的针插入静脉,连接血液采集设备,例如采样管或采血器。
–采集足够量的血液样本后,取出针头,进行止血处理。
2.指尖采集:指尖采血常用于新生儿、婴幼儿或特殊情况的患者。
具体步骤如下:–清洁消毒采血部位,通常是患者的指尖。
–使用一次性镜片或针头,在指尖刺破皮肤,使血液流出。
–使用采血管或毛细管吸取足够量的血液。
3.动脉采集:动脉采血多用于特定检查或监测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
具体步骤如下:–按照静脉采集的步骤清洁消毒采血部位。
–选择较大的动脉,例如桡动脉或股动脉。
–使用特殊的针头穿刺动脉,确保血液能够流出。
–使用适当的容器收集血液。
血液标本的处理血液标本采集后,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步骤,以确保血液样本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以下是常见的血液标本处理步骤:1.血液分离:将采集的血液标本放置在干净、无菌的离心管中,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将血细胞与血浆分离开来。
离心速度和时间根据实验目的和血液样本的特性进行调整。
2.血清或血浆的收集:将离心分离得到的血液标本中的血清或血浆转移至干净、无菌的试管中。
可使用移液器或毛细管进行转移,注意避免污染和溢出。
3.标本储存:根据实验或临床需要,将收集到的血清或血浆标本储存在适当的条件下。
通常,血液标本需储存在低温环境中,如冰箱、液氮罐等。
在储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温度波动和污染。
4.冻存:如果需要长期保存血液标本,可以采用冻存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成血浆,生化试验 生成血浆,生化试验 血常规试验 凝血试验
黑色 灰色
枸橼酸钠:血液=1:4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
葡萄糖酵解抑制剂(氟化钠)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 /草酸钾或EDTA-Na2
红细胞沉降率试验 血糖试验
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技术
血培养
蓝/黑
金黄/ 红
绿/浅 绿
紫
灰
多管采血的血液分配顺序
主要用途
注意事项
全血细胞计数,离心法HCT测定 引起血涂片红细胞皱缩 和白细胞聚集
血沉、凝血试验、血液保养液、 抗凝剂浓度、体积和血
血栓和止血检验
Hale Waihona Puke 液的标本比例要准确快速生化试验、血气分析、红 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和瑞
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氏染色的背景变淡蓝
草酸钾干粉常用于血浆标本抗 凝
缩短血清分离时间,特别适用 于急诊生化检验
价廉,快速,操作简便,用血少标本 可直接测定
需血量少,手工或半自动血液分析仪 的检测,适用于大规模普查
因使用抗凝剂,改变了血液性质,影响有 形成分形态
标本代表性大,无组织液混入,可行重复 试验和追加试验 用于需血量大,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使用
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技术
1、利于标本的手机、运送和保存;利于 防止院内感染和环境保护。
2、为封闭式采血,血样无需容器之间转 移,减少溶血,能有效保护血液有形成 分和血标本的原始性状,检测结果更真 实可靠。
真空采血法的优点
真空采血管的种类及主要用途
采血管帽颜色 添加剂
红色(玻璃管) 无
红色(塑料管) 促凝剂
金黄色
促凝剂/分离胶
操作步骤
采血后不需混匀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
血液标本保存
第三节 血液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
分析前
分析后
分析中
第三节 血液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
1、采血时间:空腹采血、随时或急诊采 血、指定时间采血 2、采血部位 3、采血体位 4、压脉带的使用(小于1分钟) 5、输液 6、溶血
血液标本采集中的质量控制
Thank you!
第二节 血液标本的处理、运送和保存
添加剂 乙二胺四乙酸 盐 枸橼酸盐
肝素
草酸盐
促凝剂
分离胶
作用
与血液中的Ca2+结合成 螯合物,阻止血液凝固
与血液中的Ca2+结合, 阻止血液凝固
加强抗凝血酶灭活丝氨 酸蛋白酶,阻止凝血酶 形成
与血液中Ca2+形成草酸 钙
激活凝血过程,加速血 液凝固
高粘度凝胶在血清和血 块间形成隔层,达到分 离血细胞和血清的目的
主要用途
生成血清,生化/免疫学试验 生成血清,生化/免疫学试验 生成血清,生化/免疫学试验
绿色 浅绿色 紫色 蓝色
肝素锂、肝素钠 肝素锂/分离胶 EDTA-K2或K3 枸橼酸钠:血液=1:9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
标本采集的一般要求
采血部位 器材 获得标本量 缺点
优点 临床应用
皮肤采血与静脉采血的比较
皮肤采血法
静脉采血法
手指、耳垂、脚趾、足跟内外侧 采 血 针 、 微量吸管、标本容器 最多0.5ml
肘、手背、手腕、腹股沟、颈外静脉 一次性注射器或负压定量采血器 最多60ml
限制重复试验和追加试验、组织液可 混入、标本代表性小,如局部炎症或 淤积可影响结果
血液标本采 集和处理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技术 第二节 血液标本的处理、运送和保存
第三节 血液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
2
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技术
全血 :静脉全血、动脉全血、末梢全血 血浆 血清
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技术
检验申请单(信息完整) 患者准备 样本采集、标本信息完整性、运送 标本拒收规则
快速分离出血清标本:有利于 标本冷藏保存
容易引起钾离子污染, 已少用
常用的有凝血酶、蛇毒、 硅石粉、硅碳素等
分离胶的质量影响分离 效果和检验质量
第二节 血液标本的处理、运送和保存
血液标本运送原则
1、唯一标识原则 2、生物安全原则 3、及时运送原则
第二节 血液标本的处理、运送和保存
1、标本容器上无标识、申请单与标本标识不一致 2、血液采集容器错误 3、标本污染、容器破损 4、标本运送条件不当 5、抗凝标本出现凝固 6、中度以上溶血 7、采血量不足
血液标本拒收常见的原因
第二节 血液标本的处理、运送和保存
全血标本保存:血液分析仪测定采
用的抗凝全血宜室温保存,不宜放在 2~8℃冰箱中,低温可使血液成分和细胞 形态发生变化。不超过6小时。
分离后标本保存:
1、保存一周的标本,置于4℃冰箱内保 存; 2、保存一个月的标本,置于-20℃冰箱内 保存; 3、保存三个月以上的标本,置于-70℃冰 箱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