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站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储能电站技术要求

储能电站技术要求

储能电站技术要求储能电站是应对能源问题的关键解决方案之一、其可以在能源供需不平衡时,将电力以其他形式储存起来,以满足高峰期的能源需求。

储能电站技术要求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储能技术、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

一、储能技术要求1.储能容量:储能电站应具备足够的储能容量,可以储存大量的电能以满足能源需求。

储能容量的大小取决于电站的规模和使用场景。

2.储能效率:储能电站应具备高效的储能效率,即在储存和释放电能的过程中能够最大化地保存电能,同时尽量减少能量损耗。

3.储能速度:储能电站应具备快速储存和释放电能的能力,以应对能源需求的突发变化。

储能速度的快慢直接决定电站的响应速度和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4.储能技术种类:储能电站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储能技术,包括电化学储能(如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机械储能(如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化学储能(如氢能储能)等。

储能电站应选择适合的储能技术,以满足不同的储能需求。

二、安全性要求1.储能电站应具备高度的安全性,以确保电站运行过程中不发生事故或事故对环境和人员造成的影响最小化。

2.电池安全性:电化学储能技术中,电池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储能电站应采取措施确保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不会发生过热、短路、燃烧等情况。

3.安全监测系统:储能电站应配备完善的安全监测系统,及时探测电池、电路等设备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4.应急处置措施:储能电站应制定应急处置计划,指导工作人员在发生突发事故时的应对措施,包括火灾、泄露等情况。

三、可靠性要求1.储能电站应具备高度的可靠性,以确保电站可以长时间稳定运行而不中断。

2.设备可靠性:储能电站的各项设备,如储能装置、逆变器等应具备高可靠性,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3.运维管理:储能电站应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

4.电站监控:储能电站应配备实时监控系统,对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持续监测,及时发现并纠正异常情况。

储能技术要求

储能技术要求

储能技术要求储能项目施工技术要求包括:1.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储能项目施工; 2.检查储能设备质量,确保质量合格; 3.安装储能设备,确保安装质量; 4.完成储能项目的调试、测试及调整; 5.完成储能项目的交付与验收; 6.记录施工过程及技术交底; 7.完成施工后的设备清洁、检查和保养; 8.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

一、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储能项目施工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储能项目的施工内容;2.制定施工计划,确定施工时间,施工资源,施工流程;3.招募和组织施工队伍,确定施工责任人;4.制定安全技术规程,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5.实施施工,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施工质量;6.完成施工,进行验收和结算;7.进行总结,收集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下一次施工提供参考。

二、检查储能设备质量,确保质量合格收集储能设备的相关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材料清单、工艺说明书等。

根据相关资料,检查储能设备的设计及制造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是否装配及使用了符合标准的零配件。

对储能设备的外观质量及内部结构进行检查,以确保质量合格。

运行储能设备,检查其运行状态及参数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对已运行的储能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使用。

三、安装储能设备,确保安装质量首先,确保安装储能设备时,安装质量和安全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安装前,应该先进行安装场所的检查,确保安装场所符合要求,主要包括地面、气温、湿度等。

其次,要确保安装设备的正确安装步骤,以及确保安装部件的正确拼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

最后,在安装完成后,要进行严格的检查,以确保安装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储能项目的调试、测试及调整检查储能系统的连接,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

检查储能系统的功能,确保其能够满足要求。

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进行数据测试,验证储能系统的可靠性。

根据测试结果,对设备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性能。

五、储能项目的交付与验收储能项目的交付与验收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668-2007)中有关交付验收的相关规定,在交付验收过程中应包括:设备安装调试、设备调试报告、系统调试报告、现场技术培训、操作员培训、调试结果报告和验收评定报告等。

电化学储能电站试验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电化学储能电站试验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电化学储能电站试验作业安全技术要求1一般规定1.1电化学储能电站应建立含设备设施、运行与维护、检修、试验在内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两票”(工作票、操作票)“三制”(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设备定期切换与试验制度),应建立健全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1.2进入作业现场、试验现场应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作业时应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1.3电化学储能电站试验分为设备本体试验、分系统试验和储能电站整站试验等类型,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监控系统等关键设备生产和供应单位应协助储能电站管理单位做好试验过程的安全工作。

1.4试验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写试验方案,方案内容应包括试验职责分工、试验内容和方法、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危险源、应急预案等,试验过程中应严格落实保障安全的组织和技术措施。

1.5进入电化学储能电站开展试验工作时,应明确试验负责人。

试验负责人在试验开始前,应对全体试验人员进行试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工作任务、危险点及危险源。

1.6试验人员试验前应核对各被试产品名称、型号、位置,应掌握被测设备及周围的安全风险点。

1.7试验电源电压、频率、容量应能满足试验设备要求,试验电源开关的保护参数应正确整定。

1.8试验现场储能室内或预制舱内灯光照明、空调、试验电源、试验装置应已具备并可投入使用,现场消防设施应完备或具有有效的临时消防设施,试验所需各种技术文件、设计图纸、检测报告齐全。

1.9电力线路、电缆上试验按照GB26859规定执行;电力变压器、开关柜、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上试验按照GB26860规定执行。

储能设备试验应满足本文件第6、7章的相关要求。

1.10试验过程要严防人身和设备风险,做好人身和设备的防护,在高压配电线路、设备上作业应做好防止反送电措施。

1.11电化学储能电站若进行关键设备重大检修、变更或大批更换,应根据检修范围进行分系统试验或储能系统并网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GB/T 36547、GB/T33593的要求。

储能电站技术要求概要

储能电站技术要求概要

储能电站技术要求概要储能电站是一种能够将电能储存起来,待需要时再释放出来的设备。

它具有很多应用领域,例如平衡电网负荷、电网备用能源、峰谷电价差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平稳输出等。

储能电站技术的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高效性、安全性和环境友好。

首先,可靠性是储能电站技术的关键要求之一、储能电站需要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并能够在需要时快速响应。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储能电池的寿命和循环次数应该足够长,同时也需要考虑电池组件之间的均衡性,以避免一些电池串发生故障而引发整个电池组的失效。

此外,储能电站还需要具备自动切换和系统调度功能,在电网故障或其他异常情况下,能够快速实现电网和储能电站之间的切换,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

其次,高效性是储能电站技术的另一个重要要求。

高效性体现在储能电站的能量转化效率上。

电池充放电的能量转化效率应尽可能高,以减少能量的损耗。

常见的储能电池技术包括锂离子、铅酸和钠硫电池等。

这些电池技术在能量转化效率上有所差异,选择合适的电池技术可以提高储能电站的整体效率。

此外,储能电站还应具备快速充放电和高功率密度等特点,以满足电网调度的需求。

第三,安全性是储能电站技术要求的重要方面。

储能电站涉及到大量的电池组件,因此其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

电池组件在充放电时可能会产生热量和气体,甚至爆炸。

储能电站需要具备防火、过热和短路等安全保护机制,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此外,电站还需要具备智能监控和早期警报系统,及时发现电池组件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最后,环境友好是储能电站技术要求的另一方面。

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站往往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而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储能电站则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储能电站还可以在电网供电不足或停电情况下提供紧急备用能源,减少或避免停电给社会生活和经济带来的损失。

综上所述,储能电站技术的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高效性、安全性和环境友好。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储能电站将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储能电站技术要求概要

储能电站技术要求概要

储能电站技术要求概要性能要求2.1 总体要求 2.1.1 2.1.2 测。

2.1.3电池储能系统的监控系统及其⼦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变流装电池储能系统要求能够⾃动化运⾏,运⾏状态可视化程度⾼。

交直流回路及监控软件须能够对交直流各回路进⾏电流和电压监置就地控制器、储能系统配套升压变及⾼低压配电装置监控单元等)所采⽤的通讯协议应向客户完全开放,且需符合国际通⽤标准及客户要求。

2.1.4电池组的布置和安装应⽅便施⼯、调试、维护和检修,若有特殊要求应特别注明;变流器应安装简便,⽆特殊性要求。

2.1.5电池储能系统设备均为室内布置。

投标⽅所提供的设备尺⼨和数量(考虑了检修和巡视通道后)应满⾜房间尺⼨要求,不得⼤于该房间尺⼨。

2.2 环境条件表2.1 环境条件参数表环境项⽬海拔⾼度(m)安装地点最⾼温度(℃)最低温度(℃)户外环境温度最⼤⽇温差(K)最⾼⽇平均⽓温(℃)耐地震能⼒(按IEC61166进⾏试验,安全系数1.67)⽔平加速度g垂直加速度招标⼈要求值≯1600m 户内投标⼈保证值2.3 技术参数与指标 2.3.1投标⽅应提供的技术数据表投标⽂件中应包含如下数据(按2MW电池储能系统填写)及所依据的计算⽅法,并保证供货设备的性能特性与提供的数据⼀致。

表2.2 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以2MW为单元)序号 1额定放电功率名称招标⼈要求值 2MW投标⼈保证值投标⼈填写备注性能应达到1.5倍放电功率额定充电功率2MW8MWh(第⼀包填写)3额定储能容量12MWh(第⼆包填写)投标⼈填写即2MW×6h投标⼈填写投标⼈填写即2MW×4h4 储能能量效率—投标⼈填写以35kV侧出线侧为考核点5 6 7 8充放电转换时间单体电池数量电池串并联⽅式柜体或台架材料外形尺⼨<1s ———投标⼈填写额定功率时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9(长×深×⾼,mm) 10 11 12 13 14 15 15.1 15.2重量(kg)防护等级(户内)噪⾳—投标⼈填写— IP2X 65dB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距离设备1m处20~200Ah运⾏环境温度(户内)℃~+35℃待机损耗防雷能⼒标称放电电流残压额定容量(Ah)额定电压<3% >25kA <1kV 投标⼈填写——16单体电池⼯作电压范围外形尺⼨—(长×深×⾼,mm)投标⼈填写重量(kg)体积⽐能量(kWh/L)——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重量⽐能量(kWh/kg)—⽆损伤存储温度℃运⾏湿度内阻(Ω)额定容量额定电压外形尺⼨—(长×深×⾼,mm)重量(kg)电池模块电压均衡性内阻均衡性容量均衡性带电量均衡性放电均衡性充电均衡性柜体外形尺⼨—(长×深×⾼,mm)重量(kg)冷却⽅式18变流器—风冷或⽔冷———————————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17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交流电压(三相)交流电压精度功率因数±5% ≥0.99 0.95(超前)连续调节范围~0.95(滞后)投标⼈填写交流侧频率 50Hz符合GB/T14549-93《电能质量公⽤电⽹谐波》要求投标⼈填写电流波形畸变率投标⼈填写交流侧断路器短路分断能⼒≮85kA 投标⼈填写额定总功率×2MW 投标⼈填写1.5×2MW单元整机中单台变流器额定功率不⼩于250kW加权平均效率交流耐压⽔平平均⽆故障时间最⾼效率欧洲效率≥2500V — >96% >95%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投标⼈填写2.3.2 ★有功功率控制功能电池储能系统应具有有功功率调节能⼒,并根据上位机指令控制其有功功率输出。

储能电池的技术要求和技术路线

储能电池的技术要求和技术路线

储能电池的技术要求和技术路线储能电池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起来的装置,是实现能源储存和利用的重要技术之一。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电网的建设,储能电池作为能源储存的关键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技术要求1. 高能量密度:储能电池需要具备较高的能量密度,以满足储能需求,实现长时间的电能储存。

目前,锂离子电池是应用最广泛的储能电池,其能量密度已经超过了200Wh/kg。

2. 高功率密度:储能电池需要具备较高的功率密度,以满足短时间内大功率输出的需求。

高功率密度可以实现电池的快速充放电,提高电池的响应速度和使用寿命。

3. 长寿命:储能电池需要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以降低能源储存的成本。

延长电池寿命的关键在于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抗腐蚀性,减少电池的自放电速率。

4. 安全性能:储能电池需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能,以确保在充放电过程中不发生爆炸、火灾等事故。

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可以通过改进电池的结构设计、控制电池的温度和电流等方式来实现。

5. 环境友好:储能电池需要具备较高的环境友好性,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

环境友好的储能电池应该采用可再生材料或者可回收材料,减少对稀缺资源的依赖。

二、技术路线1. 锂离子电池:目前,锂离子电池是应用最广泛的储能电池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较高的安全性能等优点,已经成为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储能的首选技术。

未来,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向是提高能量密度、降低成本和提高安全性能。

2. 固态电池:固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储能电池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等优点。

相比于传统的液态电解质,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可以避免电池的泄漏和燃烧等安全问题。

目前,固态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电池的离子导电性和减少电池的内阻。

3. 金属空气电池:金属空气电池是一种利用金属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电能的电池。

金属空气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较长的使用寿命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金属的耗尽和氧气的供应问题。

储能电站技术要求

储能电站技术要求

储能电站技术要求储能电站是指通过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储存起来,待需要时再将其转化为电能供应给电网的电站。

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要求增加,储能电站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力辅助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重视。

储能电站的技术要求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储能技术、转换技术、控制技术和安全技术等。

首先,储能技术是储能电站的核心技术之一、常见的储能技术包括电池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超级电容储能技术和重力储能技术等。

不同的储能技术在储能密度、充放电效率、使用寿命、环境友好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选择储能技术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其次,转换技术是储能电站实现电能存储和释放的关键环节。

常见的转换技术包括逆变器技术、功率电子技术和机械传动技术等。

逆变器技术可将储能设备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实现与电网的互联。

功率电子技术可实现储能设备的高效充放电控制。

而机械传动技术则常用于重力储能系统中,通过调节储能装置的高度差来实现能量的转换。

控制技术是储能电站运行和管理的关键技术。

储能电站需要实时监测储能设备的状态和电网的需求,动态调节电能的储存和释放。

同时,储能电站还需要与电网进行协调,参与频率、电压的调节,以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因此,控制技术需要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快速响应和具备通信能力等特点。

此外,储能电站还需要满足一系列安全要求,包括设备的安全性、运行的可靠性和环境的安全性等。

储能设备的过充放电、过温、短路等故障可能会引发事故,因此需要采用安全保护装置对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

此外,储能电站还需要考虑消防系统、防雷系统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安全要求。

综上所述,储能电站的技术要求涵盖了储能技术、转换技术、控制技术和安全技术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储能电站才能更好地实现电能的存储和释放,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智能化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储能电站将在未来的能源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储能电站agc技术指标要求

储能电站agc技术指标要求

储能电站agc技术指标要求储能电站AGC技术指标要求储能电站(Energy Storage Power Station)是一种能够将多余的电能转化为储能形式,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的设施。

储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平衡电力供需,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而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简称AGC)作为储能电站的核心技术之一,用于调节和控制储能电站的发电功率,以实现对电网频率的调节和维持。

储能电站AGC技术指标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频率偏差调节能力:储能电站AGC系统应具备对电网频率变化的敏感性,能够及时响应频率的变化,并通过调整储能电站的发电功率,实现对频率的准确调节。

频率偏差调节能力是衡量AGC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2. 调频响应速度:储能电站AGC系统应能够在电网频率发生变化时,迅速调整储能电站的发电功率,以实现对频率的快速响应。

调频响应速度主要取决于储能电站的响应时间和调整发电功率的能力。

3. 调频稳定性:储能电站AGC系统应能够保持稳定的调频特性,即在频率变化较大或频繁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准确、稳定地调节储能电站的发电功率,以实现对频率的稳定调节。

4. 功率调整精度:储能电站AGC系统应能够准确地调整储能电站的发电功率,以满足电网频率调节的要求。

功率调整精度是衡量AGC 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5. 调频容量:储能电站AGC系统应具备足够的调频容量,即能够调节的发电功率范围应符合实际需求,以满足电网频率调节的要求。

6. AGC系统稳定性:储能电站AGC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各种工作条件下稳定运行,并保持对电网频率的准确调节。

稳定性是评价AGC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7. 响应时间:储能电站AGC系统应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响应频率变化,并调整储能电站的发电功率,以实现对频率的调节。

响应时间是衡量AGC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储能电站接入系统技术要求

储能电站接入系统技术要求

储能电站接入系统技术要求1 并网要求1.1储能电站接入电网的设计应满足国家标准《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GB/T 36547的要求。

1.2 储能电站有功、无功功率控制应满足应用需求,动态响应速度应满足并网调度协议的要求。

1.3 电站的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应按照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就地平衡、便于调整电压和满足功能定位需求的原则配置。

1.4 并网运行模式下,不参与系统无功调节时,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点处超前或滞后功率因数应不小于0.95。

1.5 电站的接地型式应与接入电网的接地型式一致,不应抬高接入电网点原有的过电压水平和影响原有电网的接地故障保护配合设置。

2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2.1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配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的要求。

2.2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设计应满足电力网络结构、储能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要求,并应满足电力系统和储能电站的各种运行方式要求。

2.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的规定。

2.4 通过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专线方式接入系统的储能电站应配置光纤电流差动保护作为主保护。

2.5 通过10(6)kV~35kV(66kV)电压等级专线方式接入系统的储能电站宜配置光纤电流差动或方向保护作为主保护。

2.6 通过10(6)kV~110kV电压等级采用线变组方式接入系统的储能电站,应按照电压等级配置相应变压器保护。

2.7 储能电站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母线宜设置母线保护。

2.8 储能单元直流侧的保护可由储能变流器及电池管理系统共同完成,储能变流器及电池管理系统的保护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化学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技术规范》GB/T 34120以及现行国家标准《储能电站用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规范》GB/T 34131要求。

2.9 故障记录装置的配置宜根据建设规模、故障分析需求确定,大型储能电站应配置专用故障记录装置。

储能电站设计标准

储能电站设计标准

储能电站设计标准一、引言储能电站作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平衡能源供需、提高电网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储能电站设计的一般标准,包括技术要求、安全性考虑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二、技术要求1. 储能技术选择:根据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选择适当的储能技术,包括蓄电池、超级电容器、压缩空气储能等。

2. 容量与功率:根据电网负荷需求和储能时间要求确定储能电站的容量和功率,并考虑未来扩容需求。

3. 充放电效率:储能电站应具备高效的充放电能力,充电效率和放电效率应达到一定的要求,以确保系统能够有效地存储和释放能量。

4. 循环寿命:储能设备的循环寿命应满足工程经济要求,具备足够的循环次数和使用寿命。

5. 储能电站控制系统:应具备可靠的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监控和管理储能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储能与释能的平衡。

三、安全性考虑1. 设备安全:储能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具备防爆、防火、防腐等安全性能,确保设备运行过程中不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安全隐患。

2. 应急措施:储能电站应设置应急措施,包括防雷击、短路保护、过温保护等,以应对突发情况,并确保设备和人员安全。

3. 灾害风险评估:对储能电站所处的地理环境进行灾害风险评估,针对可能的自然灾害,制定相应的防灾预案,减少潜在的风险和损失。

四、环境保护1. 电池回收与处理:对于使用蓄电池作为储能设备的电站,应建立健全的电池回收与处理机制,确保废旧电池的安全处理和环境友好。

2. 噪音控制:储能电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噪音污染,尽量降低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水平,确保周边环境的舒适度。

3. 废气排放控制:对于使用燃气或其他化石能源的储能电站,应合理设计和配置废气处理设施,控制废气排放,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五、总结储能电站的设计标准是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和对环境友好的重要依据。

通过合理选择储能技术、满足技术要求、充分考虑安全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可以有效地提高储能电站的性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和智能电网的建设。

储能电站技术要求概要

储能电站技术要求概要

储能电站技术要求概要储能电站技术是指将电能以不同形式储存起来,以应对电力系统的需求波动和电网频繁异常状态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电力系统的不断推进,储能电站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储能电站技术的要求。

首先,储能电站技术需要具备高效能量转换和储存能力。

高效能量转换的需求主要体现在能量储存和释放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上。

储能电站应该具备高效能量转换器件,如高效的充放电设备和变频器等。

能量转换和储存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提高系统的整体能量利用率。

其次,储能电站技术需要具备快速响应和高精度的调节能力。

电力系统的负荷需求和电网频繁异常状态的变化使得电力调度需求多变且需要快速响应。

储能电站应当具备快速的充放电能力和高精度的电能调节能力,以满足系统的需求,稳定电网电压与频率。

第三,储能电站技术需要具备高度可靠和安全的运行特性。

储能电站的运行特性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储能电站应具备高度可靠的运行特性,如系统的稳定性、电池组的寿命和充放电循环次数等。

同时,储能电站应具备安全可靠的电气结构设计和设备保护措施,以防止电池火灾、液体泄漏等问题。

另外,储能电站技术需要具备经济合理的成本和环境友好的特性。

储能电站的成本是考察其商业化应用前景的重要指标之一、储能电站应具备成本合理、经济可行的特性,以降低系统的投资和运营成本。

同时,储能电站的运行应具备环境友好的特性,如低排放、低噪音等。

最后,储能电站技术需要具备灵活可扩展的特性。

电力系统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储能电站需要具备灵活可扩展的特性,以满足未来系统需求的变化。

储能电站应具备模块化设计和容量可扩展的特性,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储能电站技术的要求主要包括高效能量转换和储存能力、快速响应和高精度的调节能力、高度可靠和安全的运行特性、经济合理的成本和环境友好的特性,以及灵活可扩展的特性。

这些要求将促进储能电站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电力系统向智能化、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储能电站相关标准

储能电站相关标准

储能电站相关标准一、建设规范1.储能电站的建设应遵循国家及地方的相关建设规范,符合环保、安全、技术等方面的要求。

2.储能电站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电网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确保电站的建设和运行安全可靠。

3.储能电站的建设应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二、运行维护1.储能电站应建立健全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及时维护。

2.储能电站的运行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操作经验,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储能电站应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三、安全标准1.储能电站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安全标准,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储能电站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储能电站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和应急设备,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处理和应对。

四、电力市场1.储能电站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电力市场规则,参与电力市场的交易和运营。

2.储能电站应了解电力市场的运营模式和交易规则,合理规划和管理电力资源的运营。

3.储能电站应加强与电网企业的合作和沟通,促进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五、技术要求1.储能电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2.储能电站的技术方案应经过充分的技术论证和试验验证,确保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3.储能电站应不断引进和创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系统稳定性。

六、并网标准1.储能电站的并网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并网标准和技术规范。

2.储能电站的并网设备应具备相应的技术和安全认证,确保并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储能电站应加强与电网企业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并网工程的顺利实施和运行管理。

七、充放电管理1.储能电站的充放电管理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2.储能电站应合理规划和管理充放电设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系统稳定性。

3.储能电站应定期对充放电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

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

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1.总体概述1.1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功能和用途:描述电化学储能电站的主要功能和用途。

1.2设计原则:明确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设计原则,例如可持续性、安全性、高效性等。

2.设计参数和要求2.1储能容量:根据电化学储能电站的用途和需求确定储能容量。

2.2储能效率:要求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储能效率达到一定的标准。

2.3储能时间:确定电化学储能电站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将储能完成。

2.4储能周期:确定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储能周期。

2.5安全性要求:确定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性要求,包括防火、防爆、防漏电等。

3.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3.1设计原则:明确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如可持续性、高效性、安全性、可靠性等原则。

3.2电池选择和布局:选择和布局电化学储能电站所需的电池类型和数量。

3.3充电系统设计:对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充电系统进行设计,包括充电设备和充电控制。

3.4放电系统设计:对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放电系统进行设计,包括放电设备和放电控制。

3.5控制系统设计:针对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包括监控、保护和安全控制。

3.6环境影响评估:对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减轻。

4.设备选型和安装4.1设备选型:根据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设计要求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

4.2安装要求:要求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设备安装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5.运行与检修5.1运行控制:对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运行进行控制,保证其稳定运行和效率。

5.2检修和维护:要求电化学储能电站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

6.安全管理6.1事故预防:分析电化学储能电站可能出现的各种事故,并提出事故预防措施。

6.2应急处理:对电化学储能电站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应急处理措施。

6.3安全培训:要求对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7.监测和评估7.1监测系统:要求电化学储能电站配备相应的监测系统对运行情况进行监测。

铅酸电池储能系统技术要求

铅酸电池储能系统技术要求

铅酸电池储能系统技术要求1.安全性要求(1)防火防爆能力:系统应具备防火、防爆能力,并能有效控制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气体。

(2)短路保护:系统应具备短路保护功能,能在短路情况下自动切断电源,防止电池过热和发生爆炸等事故。

(3)过充保护:系统应具备过充保护功能,能自动切断电源,防止电池充电过度,造成电池损坏和安全事故。

(4)过放保护:系统应具备过放保护功能,能自动切断电源,防止电池放电过度,造成电池损坏和安全事故。

(5)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应具备电池温度控制功能,能实时监测电池温度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电池过热。

(6)故障自检功能:系统应具备故障自检功能,能自动检测和诊断系统故障,并及时报警或采取相应措施。

2.效率要求(1)充放电效率高:系统应具备高效充放电转换功能,减少充放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提高储能转换效率。

(2)自放电率低:系统应具备低自放电率,减少电池长时间存储或不使用时的能量损失。

(3)充电效能高:系统应具备充电效能高的特点,能快速充电并保持电池的长寿命。

3.寿命要求(1)循环寿命长:系统应具备循环寿命长的特点,能在大量循环充放电过程中保持高效能和稳定性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2)资料文件完整:系统应具备完整的资料文件,包括电池的使用说明、维护要求、故障处理等信息,方便用户了解电池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延长电池寿命。

4.性价比要求(1)造价低廉:系统应具备低成本的特点,降低系统的造价和维护成本。

(2)维护方便:系统应具备方便快捷的维护特点,减少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和维护成本。

(3)可扩展性强:系统应具备可扩展性强的特点,方便根据需求进行扩展和升级,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结铅酸电池储能系统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安全性、效率、寿命和性价比四个方面。

安全性要求系统在正常和异常情况下都能保持稳定可靠,不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

效率要求系统具备高效能的充放电转换功能,降低能量损失。

寿命要求系统具备循环寿命长、使用寿命长的特点,降低能源储存和替换成本。

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最新国标

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最新国标

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接入电网的总体要求,以及功率控制、一次调频、运行适应性、电能质量、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与通信、仿真模型、并网测试和评价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通过10(6) 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公用电网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建设、接入、调试、试验、检测、运行、维护和检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325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6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549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5543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19862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4337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GB/T 26399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GB/T 31464 电网运行准则GB/T 36572 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GB 38755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GB/T 40586 并网电源涉网保护技术要求GB/T 40589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建模导则GB/T 40591 电力系统稳定器整定试验导则GB/T 40595 并网电源一次调频技术规定及试验导则GB/T 43687 电力储能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技术要求GB/T 50063 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DL/T 448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843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条件DL/T 1167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建模导则DL/T 2528 电力储能基本术语3 术语和定义GB/T 43687、GB/T 40595和DL/T 252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配建储能转为独立储能相关技术要求

配建储能转为独立储能相关技术要求

配建储能转为独立储能相关技术要求
1.配建储能指配合新能源、火电或者用户等建设的储能电站。

2.独立储能指独立储能电站是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满足独立计量、控制等相关技术条件,可被电网直接调度的储能设施。

3.新能源电站配建储能上送调度机构调度主站的实时运行信息应完整、准确,满足调度机构实时监视要求。

4.新能源电站配建储能应具备独立的AGC控制功能,并通过省级调度机构联调测试,具备调度主站远方控制能力。

5.新能源电站应在站内新建储能专用升压变,将存量储能接入专用升压变,实现单独计量结算。

6.新能源电站应配备储能运行值班人员,满足独立储能电站值班人员持证上岗工作要求。

7.调度机构应按独立储能电站管理要求重新对其下达调度命名,并明确调度管辖关系。

8.新能源配建储能转独立储能前,应重新与电网企业签订并网调度协议、购售电合同、供用电合同。

9.新能源配建储能转独立储能前,应完成并网检测并向调度机构提供合格的检测报告。

10.新能源配建储能应完成所有并网调试项目转入正式运行
后,方可申请转为独立储能。

IL新能源电站具备以上条件后,应向调度机构提交配建转独立储能验收申请,调度机构与能源主管部门联合组织开展验收,验收通过后项目业主应在电网企业营销部门完成建档立户,立户后可在电力交易机构办理相关手续。

储能电站国标

储能电站国标

储能电站国标
《储能电站技术规程》是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储能电站国家标准,于2019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该标准定义了储能电站的一般要求、设计规范、建设运维等方面的内容。

《储能电站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储能电站的概念、分类及主要技术指标。

2. 储能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

3. 储能电站的设计要求,包括规划设计、设备选择、系统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4. 储能电站的建设施工及设备安装要求。

5. 储能电站的调试验收标准及生产运营管理规范。

6. 储能电站的运行维护、故障处理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该标准的发布旨在规范和提升中国储能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运维水平,推动可再生能源与电能储存技术的协同发展,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技术要求

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技术要求
气火灾及电池火灾的灭火装置。
(4)总则
• 4.1在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修各阶,段应考虑 电 站 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 落 实设备设施安全配翌需求。
• 4.2 电化学储能电站除应遵循本规范外,尚应遵循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5)设备设施安全配置及管理
• 5.1.1电 化学储能电站建筑设计基本要求 • 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建筑设计应满足储能电池的防火、防爆、通风要求,应符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千木文件。 • 3.1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 • 用于电化学储能电站电气室和电池室的电气火灾及电池火灾的自动探测及报
警的装置。灭火系统 fire protection system • 可自动和手动喷放灭火介质,用于抑制电化学储能电站电气室和电池室的电
• a ) 应对电池进行外观检查,确保外 观无明显变形或损坏, 固 定措施良 好:
• b ) 长期低电址存放的电池,应 在进行活化并通过相关检测后方可继续使 用:
• c ) 应对使用中长期未满充电的电池荷电状态进行修正; • d) 定期对电池进行均衡维护, 改善电池的一致性; • e) 定期清理电池系统, 提窃电池通风散热水平;
合GB 50016 和GB 51048 • 的有关规定。 • 5.1.2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基本要求 • 电化学储能电站应设置基本的安全疏散和避难系统,应设贯应急照明和疏散
指示标志。其中,应急 照明时间不宜小于1 小时,照度不宜小千 5 Ix; 对千集装箱式储能系统, 每个储能集装箱应至少布暨一· 个疏散指示标 志,其他要求应符合GB50016 和GB 51048 的有关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能要求2.1总体要求2.1.1电池储能系统要求能够自动化运行,运行状态可视化程度高。

2.1.2交直流回路及监控软件须能够对交直流各回路进行电流和电压监测。

2.1.3电池储能系统的监控系统及其子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变流装置就地控制器、储能系统配套升压变及高低压配电装置监控单元等)所采用的通讯协议应向客户完全开放,且需符合国际通用标准及客户要求。

2.1.4电池组的布置和安装应方便施工、调试、维护和检修,若有特殊要求应特别注明;变流器应安装简便,无特殊性要求。

2.1.5电池储能系统设备均为室内布置。

投标方所提供的设备尺寸和数量(考虑了检修和巡视通道后)应满足房间尺寸要求,不得大于该房间尺寸。

2.2环境条件表2.1 环境条件参数表环境项目招标人要求值投标人保证值海拔高度(m)≯1600m安装地点户内户外环境温度最高温度(℃)35 最低温度(℃)-40 最大日温差(K)25 最高日平均气温(℃)20耐地震能力(按IEC61166进行试验,安全系数1.67)水平加速度g0.2 垂直加速度0.12.3技术参数与指标2.3.1投标方应提供的技术数据表投标文件中应包含如下数据(按2MW电池储能系统填写)及所依据的计算方法,并保证供货设备的性能特性与提供的数据一致。

表2.2 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以2MW为单元)序号名称招标人要求值投标人保证值备注1 额定放电功率2MW 投标人填写性能应达到1.5倍放电功率2 额定充电功率2MW 投标人填写3 额定储能容量8MWh(第一包填写)投标人填写即2MW×4h12MWh(第二包填写)投标人填写即2MW×6h4 储能能量效率—投标人填写以35kV侧出线侧为考核点5 充放电转换时间<1s 投标人填写 90%额定功率时6 单体电池数量—投标人填写7 电池串并联方式—投标人填写8 柜体或台架材料—投标人填写9外形尺寸(长×深×高,mm)—投标人填写10 重量(kg)—投标人填写11 防护等级(户内)IP2X 投标人填写12 噪音65dB 投标人填写距离设备1m处13 运行环境温度(户内) -5℃~+35℃投标人填写14 待机损耗<3% 投标人填写15 防雷能力15.1 标称放电电流>25kA 投标人填写15.2 残压<1kV 投标人填写16 单体电池额定容量(Ah)投标人填写投标人填写20~200Ah额定电压—投标人填写工作电压范围—投标人填写外形尺寸(长×深×高,mm)—投标人填写重量(kg)—投标人填写体积比能量(kWh/L)—投标人填写重量比能量(kWh/kg)—投标人填写无损伤存储温度 >-5℃投标人填写运行湿度—投标人填写内阻(Ω)—投标人填写17 电池模块额定容量—投标人填写额定电压—投标人填写外形尺寸(长×深×高,mm)—投标人填写重量(kg)—投标人填写电压均衡性—投标人填写内阻均衡性—投标人填写容量均衡性—投标人填写带电量均衡性—投标人填写放电均衡性—投标人填写充电均衡性—投标人填写18 变流器柜体外形尺寸(长×深×高,mm)—投标人填写重量(kg)—投标人填写冷却方式风冷或水冷投标人填写交流电压 380V(三相)投标人填写交流电压精度±5% 投标人填写功率因数≥0.99 投标人填写连续调节范围0.95(超前)~0.95(滞后)投标人填写交流侧频率50Hz 投标人填写电流波形畸变率符合GB/T1454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要求投标人填写交流侧断路器短路分断能力≮85kA 投标人填写额定总功率 1.5×2MW 投标人填写1.5×2MW单元整机中单台变流器额定功率不小于250kW交流耐压水平≥2500V 投标人填写平均无故障时间—投标人填写最高效率>96% 投标人填写欧洲效率>95% 投标人填写加权平均效率2.3.2★有功功率控制功能电池储能系统应具有有功功率调节能力,并根据上位机指令控制其有功功率输出。

为实现有功功率调节功能,电池储能系统应能接收并自动执行上位机发送的有功功率控制信号,根据并网侧电压频率、上位机控制指令等信号自动调节有功输出,确保其最大输出功率及功率变化率不超过给定值,以便在电网故障和特殊运行方式下保证电力系统稳定性。

2.3.3★电压/无功调节功能电池储能系统可根据并网侧电压水平、上位机控制指令等信号自动调节无功输出,其调节方式、参考电压、电压调整率、功率因数等参数可由上位机远程设定。

2.3.4并网电压异常时的响应特性电池储能系统应具备一定的耐受电压异常能力,避免在电网电压异常时无条件脱离,引起电网电源的损失。

如图2.1所示,当电池储能系统交流侧电压在电压轮廓线及以上的区域内,电池储能系统必须保证不间断并网运行;交流侧电压在电压轮廓线及以下的区域内,允许电池储能系统脱离电网。

0.40.20.60.81.01.10-1T1T20.9nU N图2.1 电池储能系统低电压耐受能力要求注:1) U L0=0.9U N ,U L1=0.2U N ; 2) T 1=1s ,T 2=3s 。

2.3.5 频率异常时的响应特性电池储能系统应具备一定的耐受系统频率异常的能力,应能够在表2.5所示电网频率偏离下运行。

表2.3 电池储能系统在电网频率异常时的运行时间要求频率范围 运行要求低于48Hz 根据变流器允许运行的最低频率而定 48 Hz ~49.5Hz 每次低于49.5Hz 时要求至少能运行10min49.5 Hz ~50.2Hz连续运行50.2 Hz ~50.5Hz每次频率高于50.2Hz 时,电池储能系统应具备能够连续运行2min 的能力,但同时具备0.2s 内脱离电网的能力,实际运行时间由招标人在此范围内提供;此时处于停运状态的电池储能系统不得并网高于50.5Hz在0.2s 内脱离电网,且此时处于停运状态的电池储能系统不得并网2.3.6 冷却方式若为风冷,应配有风管接口。

2.3.7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外部遇明火、撞击、雷电、短路、过充过放等各种意外因素,不应发生燃烧或爆炸。

2.3.8在技术解决方案中,投标人应明确说明为保证电池各项指标的均衡性所采取的措施,避免因单体电池或电池模块电池特性差异较大而引起整组电池性能和寿命下降。

2.3.9投标人应提供的特性说明及特性曲线1)可选的充放电方式;2)循环次数与充放电深度关系曲线(含单体电池及电池包曲线);3)循环次数与充放电功率的关系曲线(含单体电池及电池包曲线);4)不同运行功率下变流器的效率曲线;5)运行电压与温度关系曲线(含单体电池及电池包曲线);6)电池容量与温度关系曲线(含单体电池及电池包曲线);7)电池充放电倍率与容量关系曲线(含单体电池及电池包曲线);8)在一定条件下,年度电池容量衰减的保证值(单元系统的保证值);9)电池充电特性曲线(单体电池曲线);10)电池放电特性曲线(单体电池曲线);11)电池耐过充能力说明(单体电池曲线);12)电池长期正常运行后的端电压偏差范围(单体电池曲线);13)电池系统的电池巡检和保护功能;14)电池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测试报告。

2.3.10变流器保护功能变流器须具有直流过电压保护、过流保护、输入反接保护、短路保护、接地保护(具有故障检测功能)、欠压/过压保护、过载保护、过热保护、过/欠频保护、三相不平衡保护及报警、相位保护以及对地电阻监测和报警功能。

2.4监控系统、通信方式及配套软件2.4.1监控系统1)监控系统包括监控设备和通信设备,应采用两层结构:上层为监控主机,下层为电池管理系统、变流器装置就地控制器及监控单元。

通信方式采用光纤以太网。

监控系统具有遥测、遥控、遥信功能,对电池、变流器及其他配套辅助设备等进行全面完善的监控,实时采集有关设备运行状态及工作参数并上传升压站内联合控制调度系统,实时传递系统数据,保证每3s可以刷新一次系统运行数据。

故障信息实时存储、传送,并留与升压站内上位机的通讯端口。

2)监控主机的功能要求:监控主机采集就地控制器及监控单元的遥信和遥测数据,并下达控制命令至就地控制器及监控单元。

监控主机需要具备人机界面设备,以便于完成对电池储能系统的监控;监控主机还需要具备远动功能,将电池储能系统内的实时数据传送到联合控制调度系统,并接受联合控制调度系统的遥控命令。

3)监控主机的配置要求: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处理能力的要求,监控主机采用机架式服务器,冗余配置,投标时应提供操作系统的类型,CPU、内存和存储容量根据实际需求配置。

4)监控主机和联合控制调度系统的接口要求:采用百兆光纤以太网端口和联合控制调度系统直接通信。

监控主机按照DL/T 634.5104-2002标准建模并通信,或可以方便地无缝升级到DL/T 634.5104-2002标准及IEC61850标准,协议代码向用户免费开放。

5)监控主机组屏安装,可配置显示设备,采用19~22英寸的液晶显示器。

6)监控主机具备完整的运行监控软件,可显示、下载、存储数据,以及进行对变流器和其他电池运行所需配套辅助设备的参数调整和控制。

系统运行数据可以以电子表格的形式存储,并可以图表的形式显示运行情况。

7)监控主机应能接收来自于联合控制调度系统的远方指令,设定或调整电池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方式,联合控制调度系统可实时查看整个电池储能系统的实时运行数据、环境数据以及历史数据和故障数据等。

8)监控主机和就地控制器之间建议采用光纤以太网通信,并提供2个10M/100M光纤以太网接口(主备配置),通信标准建议遵照DL/T 634.5104-2002标准。

如果监控主机和就地控制器或监控单元之间采用其它通信标准,那么供货商应能保证不影响监控主机和联合控制调度系统之间的通信。

2.4.2数据显示及采集、存储和上传2.4.2.1显示当前实时运行数据1)可查看电池组的运行参数,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单体电池(或电池模块)、电池系统的电压、温度、电流、SOC、DOD,电池系统的能量/功率可调节深度。

2)可查看每台变流器的运行参数,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直流电压、直流电流、直流功率、交流电压、交流电流、变流器机内温度、时钟、频率、功率因数、当前输出(输入)功率、日输入电量、日输出电量、累计输入电量、累计输出电量、日功率曲线。

3)监控电池组和变流器的运行状态,采用声光报警方式提示设备出现故障,可查看故障原因及故障时间,监控的故障信息至少应包括(但不限于):单体电池(或电池模块)过压、欠压、过温、低温、过流,交流电压过高、过低,交流频率过高、过低,直流电压过高、过低,变流器过载、过热、短路,散热器过热、变流器孤岛、DSP故障、通讯失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