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最新: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最新: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要点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人群中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较阿司匹林单药治疗可显著减少缺血事件,如心血管病死亡、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支架内血栓等。
第一部分:DAPT策略一、DAPT方案概述血小板的激活与聚集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抗血小板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
血小板环氧化酶(COX)-1抑制剂: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地抑制COX-1从而阻止血栓素A2的合成及释放,抑制血小板聚集;吲哚布芬可逆性地抑制COX-1,对前列腺素抑制率较低,胃肠道反应较小、出血风险较低,可考虑作为出血及胃溃疡风险高等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的替代治疗。
P2Y12受体抑制剂:二磷酸腺苷(ADP)是血小板活化与聚集过程中的重要激动剂,P2Y12受体抑制剂能够阻碍ADP 与血小板表面受体结合,有效地减弱ADP的级联反应,降低血小板聚集效应。
目前国内常用的P2Y12受体抑制剂主要为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
二、DAPT实施中的缺血与出血风险评估1. 临床缺血与出血危险因素:临床常见的高缺血风险因素包括:既往心肌梗死或卒中史、心电图ST 段压低、高龄、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贫血、左心室功能障碍、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复杂冠状动脉PCI(如左主干、分叉、慢性完全闭塞、弥漫性长病变、仅存冠状动脉)等。
高出血风险因素包括:高龄、女性、肾功能不全、慢性心力衰竭、血小板减少或抗血小板治疗后抑制过度、贫血、低体重指数、合用口服抗凝药(OAC)等。
以上可供临床初步判断缺血和出血风险。
2. 缺血与出血风险评分:专门用于指导DAPT疗程制定的风险评分的应用应当优先于其他风险评分,如PRECISE-DAPT评分和DAPT 评分(表5和6)。
(1)PRECISE-DAPT评分:(2)DAPT评分:3. 血小板功能检测:接受P2Y12受体抑制剂治疗时的血小板反应性对缺血和出血事件有中等程度的预测价值。
稳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稳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理念和药物不断发展,合理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是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
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CAD)长期治疗目的是改善冠状动脉供血缓解缺血症状,以及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基础上予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血栓形成事件并降低死亡率[1]。
SCAD抗血小板治疗策略的变化源于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的深入理解。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不断进展的过程,临床表现稳定的冠心病患者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存在很大差异,往往多个部位存在不同性质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和不稳定斑块),而血栓事件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2],SCAD患者长期抗血小板治疗至关重要。
同时,抗血小板治疗必然伴随出血风险。
因此,应基于不同个体的血栓和出血危险采用不同抗栓治疗强度。
本共识借鉴欧美指南[1,3,4]并回顾该领域研究证据,帮助临床医生进一步认识和全面评估抗血小板治疗的获益与风险,根据SCAD患者不同特点合理选择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更好地降低血栓事件和出血事件风险,改善患者生存率。
SCAD的定义和风险评估SCAD涵盖了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以外的冠心病病程中的各个阶段。
SCAD患者应根据危险因素、伴随疾病并借助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危险评估,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治疗策略。
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龄、吸烟、总胆固醇升高等。
合并慢性肾脏疾病、周围血管疾病、有症状和体征的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病史、冠状动脉复杂病变、近期发生心绞痛或加重以及心绞痛严重程度等均是评估SCAD患者危险程度的重要因素。
此外,还可结合患者特点有选择性地采用左心室功能评价、负荷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进一步评估缺血风险。
SCAD 患者如伴左心室功能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负荷超声心动图显示多个节段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17节段中≥3个节段),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主干病变以及3支血管近端病变等,均提示预后不良。
抗血小板治疗专家共识
急性冠脉综合征:STEMI
• 3.需用血小板IIb/IIIa受体拮抗剂的情况:①冠脉 造影见大量血栓,慢血流或无复流和血栓形成的 并发症;②高危或转运PCI患者,
• 4.对计划性CABG,建议至少停用氯吡格雷5天, 除非紧急手术。
• 注意:研究发现,与300mg氯吡格雷负荷量相比, 600mg负荷量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 34%,不增加严重出血风险。900mg负荷量未显 示更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为增加出血事件, 也未增加临床获益。
冠脉血运重建术后的抗血小板治疗
• 2.CABG后抗血小板治疗: • 临床推荐: • 1.CABG前抗血小板治疗:①术前阿司匹林100-
300mg/d,正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术前不需停药; ②使用血小板IIb/IIIa受体拮抗剂增加出血,应短时 间静脉内应用,并在术前2-4小时停用。 • 2.CABG后抗血小板治疗:①术前未服用阿司匹林, 术后6小时内开始口服,75-150mg/d;②对阿司匹林 有禁忌症者,用氯吡格雷75mg/d;③阿司匹林联合 氯吡格雷常规应用于CABG后缺乏证据。④PCI后的 CABG患者,按照PCI患者的建议行双联抗血小板治 疗。
• 临床推荐:1.所有患者立即口服阿司匹林300mg 75100mg/d长期维持。在禁用阿司匹林患者应用氯吡格 雷代替。
• 2.使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尽早给呀氯吡格雷负荷量 300mg(保守治疗患者)或600mg(PCI患者),然 后75mg/d,至少12个月;
• 3.需用血小板IIb/IIIa受体拮抗剂的情况:a.冠脉造影: 大量血栓,慢血流或无复流和新的血栓并发症。b .拟 行PCI的高危而出血风险较低的患者。
冠脉血运重建术后的抗血小板治疗
• 1.PCI后的抗血小板治疗: • 临床推荐:1.如无禁忌症,PCI后阿司匹林75-
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符合1条主要标准 或至少2条次要标 准者定义为高出血 风险 PCI 患者
可供选择DAPT决策 参考
缺血与出血风险评分
• PRECISE-DAPT及 DAPT评分
专门用于指导DAPT疗程 的风险评分 应当优先于其他风险评 分,如GRACE 评 分 、 CRUSADE 评 分 、ARIS 评 分 、OPT-CAD评分、 ARC-HBR标准等,
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 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21年)
抗血小板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一种血小板 P2Y12受体抑制剂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是预防缺血风险升 高的冠心病患者心脏及全身缺血事件的基石。
DAPT实施中的缺血与出血风险评估
复杂冠状动脉PCI包括:左主干、分叉、慢性完全闭塞、弥漫性长病变、仅存冠状动脉
DAPT疗程及单联抗血小板治疗
• 高出血风险的冠心病患者可考虑缩短DAPT疗程,高缺血风险的冠 心病患者可考虑延长DAPT疗程。
• 对于需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但出血风险高(尤其是胃肠道出血) 或者有阿司匹林禁忌的患者,可考虑长期应用P2Y12受体抑制剂单 药治疗。
血小板功能检测及基因检测
• 血小板功能、基因指导下个体化P2Y12受体抑制剂治疗方案对减少 缺血事件并无助益。不建议常规进行血小板功能和基因分型检测以 指导抗血小板策略选择。
DAPT中的出血管理
CABG治疗
• 对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正在接受 DAPT、计划接受CABG 的 患者,建议心脏内外科联合评估个体出血和缺血风险,并指导 CABG的时间安排以及抗栓治疗。
• 紧急CABG无需考虑抗血小板治疗方案;若行非紧急 CABG,建议 在整个围手术期间继续以较低的日剂量方案进行阿司匹林治疗, 至少在术前 3 d停用替格瑞洛、5 d 停用氯吡格雷。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天
0
氯吡格雷标准剂量
15% RRR
氯吡格雷加倍剂量
HR 0.85 95% CI 0.74-0.99
P=0.036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天
Mehta S R, Tanguay J F, Eikelboom J W, et al. Double-dose versus standard-dose clopidogrel and high-dose versus low-dose aspirin in individual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CURRENT-OASIS 7): a randomised factorial trial[J]. The Lancet, 2010, 376(9748): 1233-1243.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 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根据 近年来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相关临 床实验结果,综合国内外多家权 威机构发布的最新指南和我国心 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现状,组织相 关专家撰写了《抗血小板治疗中 国专家共识》,并发表在2013年3 月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
氯吡格雷 标准剂量 加倍剂量 N= 8684 N=8548
0.5 1.1 0.8 0.15 0.035 0.91 0.1
0.5 1.6 1.1 0.07 0.046 1.35 0.1
危险比
1.06 1.44 1.39 0.47 1.35 1.49 1.69
95% CI
P
0.70-1.61 1.11-1.86 1.02-1.90 0.18-1.23 0.30-6.04 1.11-1.98 0.61-4.7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①冠状动脉造影示有大量血栓,慢血流或 无复流和新的血栓并发症;②拟行PCI 的高 危而出血风险较低的患者。
(4)计划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的患者, 至少停用氯吡格雷Sd,除非需紧急手术。
临床证据: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阿司匹 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9-12 个月可使心血管 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卒中主要复合 终点事件相对危险降低20%,严重出血虽明 显增加,但威胁生命或致死性出血事件并
临床推荐:
(l)应将抗血小板药物用于心血管病的二级预 防。
(2)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时充分考虑出血风 险。
(3)对严重肾功能不全(GFR< 30 ml·min1·1.73m-2)患者,血小板GPⅡb/Ⅲa 受体 拮抗剂需减量。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 危险可能较高。
临床推荐: (1)伴明确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患者可用低剂
慢性肾脏疾病( CKD):CKD 指多种病因导 致的肾脏结构或功能改变,伴或不伴肾小 球滤过率( GFR)下降,可表现为肾脏损伤指 标异常或病理检查异常。肾功能不全会影 响患者血小板聚集能力和凝血功能,同时 肾脏排泄能力减低又会影响抗血小板药物 代谢,因此,肾功能不全是出血高危因素, 在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前必须进行板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和TIA,病 理生理学机制相同,推荐的预防策略相同。
(一)非心源性卒中
临床推荐: (1)抗血小板药物优于口服抗凝药物。可选氯
吡格雷( 75 mg/d)或阿司匹林(75~150 mg/d)。 对于高危患者,氯吡格雷优于阿司匹林。 (2)考虑出血风险,不推荐常规使用阿司匹林 联合氯吡格雷;但对于ACS 或1 年内冠状动 脉内支架置入患者,应联合氯吡格雷(75 mg/d)和阿司匹林(100~ 300 mg/d)。
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更新版
编写原则与流程
01
本共识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规范性原则,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实 践经验进行撰写。
02
共识编写组由来自心内科、消化科、急诊科等多个领域的专家组成,通过文献 检索、临床调研、专家讨论等方式,梳理现有研究证据,形成本共识。
03
本共识共分为四部分: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预防、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 损伤的诊断与评估、消化道损伤患者的治疗措施及临床实践建议。
为规范和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血小板药物,降低消化道 损伤风险,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安全用药意识,本共识着重介 绍了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共识的定位与受众
本共识主要适用于临床医生、药师、护士及相关专业人员 ,为其在实践中提供参考和指导。
对于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本共识提供 了全面、权威、实用的策略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和实践指导意义。
选择适宜的抗血小板药物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消化道损伤风险,选择 适宜的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等。
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对于高风险患者,可采用较低剂量的抗血小板 药物或缩短用药时间,或使用其他抗血小板药 物等。
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
联合用药可有效预防消化道损伤
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联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 等)或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等),以降低消化道损伤的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2020). "抗血小板治疗消化道损伤的 预防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循环 杂志, 35(11): 1056-1067.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抗血小板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
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一种血小板P2Y12受体抑制剂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是预防缺血风险升高的冠心病患者心脏及全身缺血事件的基石。
如何选择药物?何时启动或停止双抗治疗?DAPT疗程如何选择?近日,我国首部《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发布,对于规范DAPT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作了详细推荐。
双抗治疗策略目前国内常用的P2Y12受体抑制剂主要为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
1.缺血与出血风险评估表1总结了评估PCI患者血栓事件风险的临床因素。
PRECISE-DAPT评分和DAPT评分等专门用于指导DAPT疗程制定的风险评分的应用应当优先于其他风险评分。
表1 PCI患者中高危血栓事件风险评估不建议常规进行血小板功能和基因分型检测以指导抗血小板策略选择。
在特定的情况下,高缺血风险患者可以进行血小板功能指导的DAPT升阶治疗,高出血风险患者可以进行血小板功能和基因分型检测指导的DAPT降阶治疗。
表2 P2Y12受体抑制剂降阶治疗推荐2.DAPT疗程高出血风险的冠心病患者可考虑缩短DAPT疗程,高缺血风险的冠心病患者可考虑延长DAPT疗程。
3.P2Y12受体抑制剂之间的转换对于需要转换为替格瑞洛的ACS急性期患者,无需考虑原有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即刻给予负荷剂量180 mg,继以维持剂量90 mg bid治疗。
在稳定型冠心病或慢性期ACS患者中由氯吡格雷75 mg qd转换为替格瑞洛90 mg bid 或60 mg bid时,无需给予替格瑞洛负荷剂量。
在充分权衡患者的出血和缺血风险后,将替格瑞洛降级为氯吡格雷可能是合理的策略,尤其对于急性期后稳定的患者。
考虑到替格瑞洛的半衰期及新的血小板释放入血所需时间,建议在替格瑞洛末次给药24 h后给予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600 mg图1 冠心病患者中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间的相互转换4.减少出血的关键措施表3 DAPT期间减少出血风险的措施推荐慢性冠脉综合征的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慢性冠脉综合征(CCS)二级预防的基石之一。
从2024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探讨替罗非般的使用时机
从2024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探讨替罗非般的使用时机替罗非般(Ticagrelor)是一种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已被广泛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
药物的研究和应用始于二十一世纪初,经过多个大规模临床试验的验证,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然而,在中国的抗血小板治疗领域,替罗非般的应用尚存在一定争议和不确定性。
因此,中国专家们在2024年聚集到一起,共同探讨替罗非般的使用时机,并达成了一致意见。
首先,专家们一致认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应用替罗非般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ACS是冠状动脉血管内形成血栓导致的急性心肌缺血,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死。
替罗非般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能够有效地减少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风险。
因此,对于ACS患者,应该尽早开始替罗非般的治疗,以充分发挥其抗血小板作用。
其次,专家们一致认为,在冠脉介入术(PCI)中的抗血小板治疗中,替罗非般的使用时机需要谨慎考虑。
PCI是治疗冠脉疾病的一种常见介入手术,包括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
在PCI中,患者需要接受抗血小板治疗以防止血栓形成。
然而,替罗非般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特别是在手术后的早期阶段。
因此,专家们一致认为,在PCI手术中,替罗非般的使用应慎重,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此外,专家们还讨论了替罗非般在其他临床情况下的使用。
他们一致认为,在其他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情况下,替罗非般的使用应该谨慎。
因为替罗非般相对于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带来更多的不良反应,如出血和呼吸系统反应,而这些反应可能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例中,专家们推荐使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选择。
最后,专家们强调了临床治疗的个体化和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
他们指出,抗血小板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包括疾病类型、临床表现、手术中的出血风险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选择。
稳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稳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理念和药物不断发展,合理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是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
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CAD)长期治疗目的是改善冠状动脉供血缓解缺血症状,以及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基础上予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血栓形成事件并降低死亡率[1]。
SCAD抗血小板治疗策略的变化源于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的深入理解。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不断进展的过程,临床表现稳定的冠心病患者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存在很大差异,往往多个部位存在不同性质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和不稳定斑块),而血栓事件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2],SCAD患者长期抗血小板治疗至关重要。
同时,抗血小板治疗必然伴随出血风险。
因此,应基于不同个体的血栓和出血危险采用不同抗栓治疗强度。
本共识借鉴欧美指南[1,3,4]并回顾该领域研究证据,帮助临床医生进一步认识和全面评估抗血小板治疗的获益与风险,根据SCAD患者不同特点合理选择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更好地降低血栓事件和出血事件风险,改善患者生存率。
SCAD的定义和风险评估SCAD涵盖了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以外的冠心病病程中的各个阶段。
SCAD患者应根据危险因素、伴随疾病并借助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危险评估,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治疗策略。
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龄、吸烟、总胆固醇升高等。
合并慢性肾脏疾病、周围血管疾病、有症状和体征的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病史、冠状动脉复杂病变、近期发生心绞痛或加重以及心绞痛严重程度等均是评估SCAD患者危险程度的重要因素。
此外,还可结合患者特点有选择性地采用左心室功能评价、负荷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进一步评估缺血风险。
SCAD 患者如伴左心室功能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负荷超声心动图显示多个节段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17节段中≥3个节段),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主干病变以及3支血管近端病变等,均提示预后不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2001年CURE及PCI CURE研究证实:对已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无 论是否行PCI,联合长期使用氯吡格雷有益于减少严重心血管事件
NSTEMI保守治疗患者
0.14 累 0.10 积 风0.08 险 0.06 比 0.04 0.12
N=12 562 P<0.001
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CHARISMA研究纳入了15 603例临床确诊心血管疾病或高危患者, 随机分配至小剂量阿司匹林单药组(75 – 162mg/d)或小剂量阿 司匹林+氯吡格雷组(75 mg/d),中位跟踪期为28个月。疗效主 要终点结果显示双联治疗组事件发生率略低于阿司匹林单药组。
8
累计事件发生率 (%)
P = 0.22
6
阿司匹林单药组
4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
2
疗效主要终点: 心肌梗死、卒中、心血管死亡
0 6 12 18 24 30
0 随机化后时间(月)
Bhatt D L, Fox K A A, Hacke W, et al. Clopidogrel and aspirin versus aspirin alo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atherothrombotic event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6, 354(16): 1706-1717.
NSTEMI 的PCI患者
0.15 累 积 0.10 风 险 比 0.05
N =2658 P=0.02
阿司匹林单药组
阿司匹林单药组
双联治疗组
双联治疗组
0.02
0.00 0 3
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 心梗或卒中
事件:心血管死亡或心梗
6 随访时间(月)
9
12
0.00
0 10 40
100
200
300
400
主要内容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 ACS的新型P2Y12受体抑制剂
冠心病特殊人群
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抗血小板治疗是减少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再发事件和死亡的重要用药之一
1. 如无用药禁忌证,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都应服用阿司匹林,最 佳剂量范围 75 ~ 150 mg/d。 2. 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氯吡格雷可作为替代治疗
卒中急 性期
主要内容
血栓素A2抑制剂 二磷酸腺苷P2Y12受体抑制剂 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 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种类及药理作用
阿司匹林:应用最广泛的血栓素抑制剂,起效迅速 噻吩吡啶类药物 噻氯匹定:抗血小板作用较强,但起效慢,且有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 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效果强,起效快,部分患者应用标准剂量时无法获 得满意疗效 普拉格雷:抗血小板效果和速度快于氯吡格雷,但出血风险更高 非噻吩吡啶类药物 替格瑞洛:疗效强于氯吡格雷,但出血风险略有升高,还有其他不良反应 阿昔单抗:抗血小板作用最强,但具有受体免疫原性、不可逆性和非特 异性不足的特性 小分子类新型血小板糖蛋白GPIIb/IIIa受体拮抗剂,包括依替巴肽,替罗 非班和拉米非班 蛋白酶激活受体PAR-1拮抗剂Vorapaxar:目前显示预后未改善,且明显 增加出血风险 西洛他唑
月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
共识大纲
血栓素A2抑 制剂
慢性稳定性 心绞痛
非心源 性卒中
出血风险 评估和处 理 血小板反 应多样性
二磷酸腺苷 P2Y12受体 抑制剂
血小板糖蛋 白IIb/IIIa受体 拮抗剂 其他抗血小 板药物
急性冠脉综 合征
心源性 卒中
冠状动脉血 运重建术后
ACS的新型 P2Y12受体 抑制剂 冠心病特殊 人群
Trialists’Collaboration A. Collaborative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trials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for prevention of dea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in high risk patients[J]. Bmj, 2002, 324(7329): 71-86.
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UA/NSTEMI
尽早、充分、持久的抗血小板治疗对于UA/NSTEMI患者的疾 病进展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 所有患者立即口服阿司匹林 300 mg,75 ~ 100 mg/d长期维持。在 禁忌应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可用氯吡格雷替代。 2. 使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尽早给予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 mg(保守 治疗患者)或600 mg(PCI患者),然后75mg/d,至少12个月。 3. 考虑用血小板GP IIb/IIIa 受体拮抗剂的情况有: ①冠状动脉造影示有大量血栓,慢血流或无复流和新的血栓并发症; ②拟行PCI的高危而出血风险较低的患者。 1. 计划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患者,至少停用氯吡格雷 5d,除非需要紧急手术。
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抗栓试验协作组(ATT)荟萃分析纳入287项随机临床对照研究,结 果显示,抗血小板治疗使高危患者严重心血管事件减少25%,其 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减少34%,血管性死亡减少15%。
严重心血 管事件
非致死 性心梗
冠心病造成 的非致死性 心梗或死亡
非致死 性卒中
血管性 死亡
随访时间(日)
Yusuf S, Bijsterveld N R, Moons A H M.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1, 345(7): 494-502. Mehta S R, Yusuf S, Peters R J G, et al. The Lancet, 2001, 358(9281): 527-533.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演讲者: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 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根据 近年来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相关临 床实验结果,综合国内外多家权 威机构发布的最新指南和我国心 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现状,组织相 关专家撰写了《抗血小板治疗中
国专家共识》,并发表在2013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