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规合一流程
广东省“多规合一”工作指南

广东省“多规合一”工作指南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三规合一”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三规合一”工作指南(试行)》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2月13日广东省“三规合一”工作指南(试行)目录1.总则 (1)1.1制定目的 (1)1.2适用范围 (1)1.3概念界定 (1)1.4工作任务 (2)1.5工作原则 (2)2.“三规合一”控制线体系 (3)2.1一级控制线体系 (3)2.2二级控制线体系 (5)3.“三规合一”工作流程 (5)3.1制定工作方案 (6)3.2收集基础资料 (6)3.3开展部门调研 (6)3.4比对“三规”差异 (6)3.5衔接评估规划 (9)3.6划定“三规合一”控制线 (10)3.7制定实施保障措施 (10)4.“三规合一”技术要求 (11)4.1基础数据选取标准 (11)4.2用地分类对照标准 (11)4.3建设用地布局差异分析技术要求 (12)4.4控制线划定技术要求 (14)5.“三规合一”成果要求 (16)5.1工作成果 (16)5.2成果数据标准 (17)6.“三规合一”管理建议 (18)6.1控制线管理要求 (18)6.2联动修改工作机制 (19)6.3监督保障 (22)附录 (24)附录A“三规合一”一级控制线体系空间关系示意图 (24)附录B“三规合一”工作流程图 (25)附录C控制线与用地分类及规划分区对照标准 (29)附录D法定规划与“三规合一”控制线联动修改流程图 (37)附录E“三规合一”控制线与已有管理规则的对照 (40)附录F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分类标准差异对照 (47) 附录G数据整理与入库标准参考表格 (50)附录H各类规划的空间管制区划与管制要求 (57)1.总则1.1制定目的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指导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开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三规)合一”工作,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指南。
多规合一工作实施方案

多规合一工作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书桌上,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方案创作。
今天,我将用我的经验,来完成一份《多规合一工作实施方案》。
这个方案,不仅需要体现出工作的严谨性,还要有那种网络流行的轻松与接地气。
一、项目背景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规划会议上,听到一位专家说:“现在的规划,就像是一块块拼图,各自为政,缺乏整体性。
”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于是,多规合一的概念就这样在我脑海中生根发芽。
我们的项目,就是要打破现有的壁垒,实现规划、建设、管理等多个方面的融合。
二、项目目标1.实现规划一张图。
将各类规划整合到一张图上,让规划更加直观、清晰。
2.实现资源一本账。
将各类资源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实现项目一条龙。
将项目从策划、审批、建设到运维全流程整合,提高工作效率。
三、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对现有的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了解现状,找出问题。
2.制定方案: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阶段的工作任务。
3.组织实施:将方案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的项目,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4.监督评估: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定期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
四、关键环节1.数据整合:这是多规合一的基础,我们需要将各类规划数据、资源数据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实现数据的共享。
2.技术创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3.人才培养:多规合一需要跨部门、跨领域的协作,我们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团队的综合素质。
五、预期成果1.规划更加科学:通过多规合一,我们的规划将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更加科学合理。
2.工作效率提高: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实现流程优化,提高工作效率。
3.资源配置合理: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六、风险防范1.技术风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技术难题,我们需要提前做好技术储备,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多规合一技术方案

多规合一技术方案一、项目背景。
咱先唠唠为啥要有这个“多规合一”呢?你看啊,以前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规划,就像一群小伙伴各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玩,规划部门有城乡规划,国土部门有土地利用规划,环保部门有环境保护规划等等。
这就导致了很多问题,比如说同一块地,不同的规划可能有不同的安排,这就像几个人对同一个东西有不同的想法,容易打架呀。
所以呢,为了让这些规划能和谐共处,就需要“多规合一”这个大管家来协调管理啦。
二、目标设定。
1. 协调统一。
咱们的首要目标就是让这些规划不再各说各话。
就像把一群性格各异的小伙伴团结起来,让他们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
要把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环保规划等等都协调好,让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开发强度、环保要求等都能在一个大框架下达成一致。
2. 提高效率。
以前因为规划不统一,项目审批的时候可麻烦了。
就像你要去不同的地方盖好多个章,每个地方还都有自己的要求。
“多规合一”之后呢,就像开了个一站式服务大厅,项目审批变得又快又顺畅,大家都节省时间和精力,就像坐了火箭一样高效。
3. 优化资源配置。
这就好比是合理安排家里的财产一样。
土地、空间这些资源都是有限的宝贝,通过“多规合一”,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哪里适合搞建设,哪里要保护起来,让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不浪费一丁点儿。
三、技术路线。
1. 数据收集与整理。
这是打基础的重要一步。
就像收集各种积木块一样,我们要把各个部门现有的规划数据都找出来。
城乡规划的地图、土地利用现状的数据、环保的生态红线范围等等,把这些数据从各个角落里挖出来,然后整理得整整齐齐,就像把杂乱的积木按照形状和颜色分类好。
2. 标准统一。
每个部门的数据格式和标准可能都不太一样,这就像不同地方的方言一样让人头疼。
所以我们要制定统一的标准,把这些“方言”都转化成大家都能听懂的“普通话”。
比如说坐标系统要统一,土地分类标准要一致,这样数据之间才能愉快地交流合作。
3. 差异分析。
把各个规划放在一起比较,就像把小伙伴们的想法都摊开来看。
多规合一 建管系统操作规程

确认 打印文书
部门反馈
6
接件窗口--网上申报
认真核对申报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同单位 信息是否一致,并及时做出操作。
认真核对申报项目信息是否存在错别字,在 系统中是否存在同名项目的情况,并及时做 出操作。
业主提交纸质材料
审核申报单位
审核申报项目
·
信息有误
审核网上申报办件信息
信息有误
对办件单填写的信息核对,并按业主提供的 填写纸质材料数量 纸质材料情况在办件单中填写纸质材料数量, 并做出对应操作,发送部门审批。
及时收集送达回执,按时交付部门,并签字确认。
出文时如果附办结通知书,应按规定办理。
送达回证 签字
交付批文
10
目录
CONTENTS
接件窗口 发件窗口 部门窗口 其他
部门窗口--负责工作
业主申报引导----业主必须先携带所有材料到窗口进行登记
核对统一收件窗口发送到部门的办件信息,并核对修改和确认
“多规合一”建设项目审批信息管理系统
操作规程
目录
CONTENTS
接件窗口 发件窗口 部门窗口 其他
接件窗口--负责工作
业主申报引导(咨询反馈)--申报材料核对不得直接推到部门
接件、补件登记、过补登记
文书打印、核对,归类整理、保管 每日中午前提交上个工作日的电子版统计报表(特殊情况除外) 待确认办件每日检查,及时处理,不得余留 及时反馈办件的特殊情况,并具体情况记录在办件中
4
接件时把叫号编号录入到办件单。
认真核对办件基本信息和申请材料,确认无误后再发送给 审批部门。
新建项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开发区(园区)“多规合一”综合解决方案

开发区(园区)“多规合一”综合解决方案中研智业集团目录一、编制背景 (1)二、目的意义 (2)三、总体思路 (4)四、技术路线 (6)五、成果内容 (9)(一)内容界定 (9)(二)成果体系 (10)(三)主要内容 (12)六、工作路径 (17)七、项目计划 (19)一、编制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规划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
自2012年习总书记提出一张蓝图干到底的要求以来,经过国家层面推进市县“多规合一”试点、省级空间规划试点,以及各省市进行省级试点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推进“多规合一”,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中心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管理的内在需求,有利于解决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协调等问题,对提高区域资源管理配置水平和利用效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行政审批效能、推进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区作为一个较为独立的经济区域,是区域创新引领的载体、先行先试的基地、对外开放的主窗口、吸引投资的主阵地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对促进体制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开放型经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7号),在加强开发区发展的规划指导中明确提出,要提升开发区规划水平,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促进“多规合一”。
充分发挥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作用,积极开展开发区“多规合一”工作,是开发区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智慧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将为市县实现“多规合一”先试先行、提供经验、奠定基础。
目前,国内多个省市开发区已开展实施试点工作,推进“多规合一”,形成了可实施、可操作的“一张蓝图”。
“多规合一”协同平台操作指南(试行)

阶段一 材料准备 阶段
对项目权属进行核查,主动开展地名命名相关工作。 涉及处(科)室:地籍管理处(地籍地名科)。 主要工作:对项目的用地范围进行校核,判定土地权属是否清晰。同时,提出项目是否涉及道路 命名、更名;如涉及道路命名、更名,则立即启动地名命名程序。
说
阶段二:会商阶段 对于通过初审阶段的新建扩建项目、通过公开交易市场 取得土地开发权的项目、以及符合《关于落实优化营商环境 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审批工作的通知》(市规发〔2018〕 134号)要求的在途项目,需要协调各方出具咨询意见,对 项目方案进行综合审查的,则进入会商阶段进行研究。会商 阶段主要为建设单位提供各部门相关意见,并对建设项目进 行综合审查,以便建设单位后续快速获得行政许可。 (一)项目申请 建设单位需要根据初审意见编制综合实施方案,通过市 规划国土委网站报送相关材料。编制的设计方案(标准3) 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规范的要求。 (二)操作流程 在收到建设单位提交的材料后,承办部门应组织在5个 工作日内对建设单位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标准4)。对于 通过初审阶段的项目,还需要校核建设单位是否完成初审意 见中要求落实的相关问题。 经审核符合要求项目则组织会议进行研究,确定该项目 具体会商方式(判定三);不符合要求的项目,需建设单位 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并要求落实相关工作。 需要进行内部会商的项目,视情况将审核过的项目材料 推送至相关处(科)室研提意见(模块3、4、5),也可直 接组织会议进行研究。需要进行外部会商的项目,将审核过 的项目材料推送至“多规合一”协同会商平台(对于特殊事 项可通过发文方式征求意见),并明确各部门从哪些方面提 出意见(模块a、c、d),并告知各部门在15天内一次性返 回意见,逾期不回复的视为无意见。原则上通过公开交易市 场取得土地开发权的项目只需要进行各部门专业审核即可 (模块3、d)。 各方面意见反馈后,承办部门根据项目情况(判定四) 进行汇总形成“多规合一”综合审查意见,并反馈至建设单 位。项目若涉及确定供地方式、地价水平、规划指标等需报
多规合一工作实施方案

多规合一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规划和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发展需求,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需求,我国开始推行多规合一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模式。
多规合一是指将不同领域的规划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张全面的城市发展蓝图,并在实施过程中将不同领域的管理协调起来,使之协同作战。
多规合一的实施对于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加快城市发展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目标本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推动我国城市规划和管理的转型升级,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步骤(一)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多规合一的基础。
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时,要将城市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各个方面的需求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张全面的城市发展蓝图。
(二)制定分层次规划将城市总体规划细化成为分层次规划,分别对城市的不同领域进行规划。
例如,制定城市交通规划、城市环境规划、城市社会规划等。
这些规划应该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统筹城市管理在实施城市规划时,应该同时统筹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涉及到城市的各个方面,例如城市交通管理、城市环境管理、城市安全管理等。
这些方面的管理应该相互协调,形成一个高效的整体。
(四)制定绩效评估标准在实施城市规划和管理时,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标准,对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能够为城市规划和管理的优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保障措施(一)强化协同合作机制实施多规合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协同合作机制,包括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合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数据共享,提高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二)建立市场机制在实施城市规划和管理时,要建立市场化机制,采取市场化手段对城市规划和管理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人才培养实施多规合一需要很多复合型人才,应该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批优秀的城市规划和管理人才,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水平。
“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技术服务方案

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技术服务方案2020年5月13日□一、工作背景及意义1(一)工作背景1(二)工作意义1二、规划编制依据2(一)法律法规2(二)政策及规范性文件3(三)参考规范4三、规划编制范围及期限5四、规划原则5五、工作流程6(一)技术路线6(二)现状调查7(三)规划内容10六、规划成果19七、进度安排21附件22、工作背景及意义(一)工作背景《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35号)将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纳入近期锁定的七项工作。
结合县和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通盘考虑农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优化村庄布局,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应编尽编。
2019年1月,《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农规发〔2019〕1号)出台,系统阐述了村庄规划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村庄规划工作总体要求和统筹谋划村庄发展。
同年3月,自治区党委农办农业农村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宁农(社)发〔2019〕6号),指出要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科学有序引导村庄规划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的长远性和全局性决定了必须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暨XXX村村庄规划。
(二)工作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和《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明确指出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多规合一工作方案

多规合一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规划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传统的规划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多规合一工作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多规合一的概念、目标和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多规合一的概念多规合一即多层次规划的统一,将各个层面的规划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中,形成协同发展的路径。
它旨在通过整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等多个层面的规划,实现规划的协同与一体化。
三、多规合一的目标1. 提升规划科学性:将不同层次的规划相互融合,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的发展需求,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2.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多规合一可以避免各个规划之间的冲突和重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多规合一工作方案,可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兼顾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需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多规合一的操作流程多规合一的实施需要经历一系列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规划调研与数据收集:收集各个层次的规划文件和相关数据,进行调研和分析,为多规合一提供基础。
2. 制定多规合一的工作策略:根据研究和分析的结果,制定多规合一的工作策略,明确工作目标、原则和具体任务。
3. 多规合一平台的建立:建立多规合一的工作平台,搭建信息共享、协同办公等功能,为规划各方提供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4. 多规合一方案的制定:根据工作策略,对各个层次的规划进行融合和整合,形成多规合一方案。
5. 多规合一方案的评估与调整:对多规合一方案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6. 多规合一方案的实施:根据最终确定的多规合一方案,进行实施,并监测其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优化。
五、多规合一工作方案的意义与挑战多规合一工作方案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规划科学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问题、数据共享的难题等,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克服。
多规合一工作方案

4.信息化建设
-建立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管等环节的信息共享。
-提高规划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确保数据安全与隐私。
五、组织保障
1.成立“多规合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决策指挥和监督考核。
3.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增强规划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接受社会监督。
四、工作内容
1.规划整合
-梳理现有各类规划,分析规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出整合方案。
-统一规划基础数据,确保规划编制的数据准确、可靠。
-组织编制“多规合一”的总体规划,明确空间管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
4.规划实施阶段:制定实施时间表和路线图,开展规划实施监测评估。
5.信息化建设阶段:建立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实时监控。
6.总结评估阶段: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形成经验教训,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借鉴。
七、工作要求
1.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确保规划编制和实施的顺利进行。
-加强规划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机制。
四、组织架构与职责
1.成立多规合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总体协调、决策指挥。
2.设立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协调各部门工作,监督计划执行。
3.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督工作。
2.设立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组织推进和督促落实。
3.加强部门协同,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多规合一解决方案介绍

经过年度土地利用计划进行 实施 经过规划修改保障国家、省 、市建设项目落实
三规冲突造成旳恶果
• 生态蚕食,资源挥霍
• 空间无序蔓延
• 产业与人口脱离
• 项目落地难,审批效率低下
开展“多规合一”旳效益
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开发利用相协调 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及城市空间布局相协调 产业、人口、城市相协调
实现各部门数据共享、业务协
同
“多规合一”平台
利用云平台和企业服 务总线技术实现与发改、 规划、国土、环境保护以 及林业、水利、交通、教 育、卫生、农业等部门业 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共享 和业务协同,有力地支持
“多规合一”工作。
ESB企业服务总线
环境保护
发改
业务系统 业务系统
国土
规划
其他部门
业务系统 业务系统 业务系统
平台功能简介
✓ 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平台提供建设项目贮备、生成、审批全生命周期管理,经过项目贮备生成机 制和审批流程再造加速政府投资项目、要点建设项目旳有序落地实施。
项目贮备
✓ 建立基础设施和基础 产业建设项目贮备库
✓ 有旳放矢地甄别、筹 划、包装
✓ 分级贮备、全市联动、 滚动更新
项目生成
✓ 建立生成筹划机制保 障建设项目落
全国在行动
2023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有关提升本省城市化发展水平旳意见》中明确以 广州、河源、云浮三市作为“三规合一”试点城市。
2023年,佛山市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了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一张图”共 享管理。
2023年3月,厦门确立了加紧建设漂亮中国典范城市旳行动计划,在全国率先 实践了“多规合一”。
。
平台功能简介
陕西省“多规合一”工作技术导则20141118

陕西省县(市、区)“多规合一”工作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2014年11月18日第一章总则1.1制定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探索完善县(市、区)域规划体系,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发展方式和规划体制改革,统筹协调县(市、区)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县(市、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的“三规合一”进而“多规合一”,特编制本技术导则。
1.2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陕西省县(市、区)域“多规合一”工作。
1.3引用文件本导则引用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99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21010-2007);《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4-2010);《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5-2010);《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镇(乡)域规划导则(试行)》(2010);《陕西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2013);《城市规划制图标准》(CJJ/T97-2003);《城乡用地评定标准》(CJJ132-2009);《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0-2009);《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1-2009);《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2-2009);《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6-2010)《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7-2010);《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8-2010)。
1.4编制主体“多规合一”工作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由县(市、区)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共同承担。
全市“多规合一”工作方案

全市“多规合一”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X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落实工作的通知》(X政办发〔201X〕12号)精神,积极推进我市“多规合一”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多规合一”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201X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等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以解决目前各类规划交叉打架、部门各自为政、协调衔接困难、标准数据不一等为出发点,以“多规合一”工作为统领,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的衔接融合,形成全市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提高空间管控能力,实现空间发展和空间治理转型,助推智慧城市建设。
二、工作目标以城乡规划为基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目标,土地利用规划为边界,生态保护红线为底线,产业发展为导向,消除规划空间差异,形成多规统一、集约高效、功能互补、覆盖全域的规划体系。
有效配置城乡空间资源,强化政府对城市空间、土地开发、产业布局、公益设施、城市生态等的空间管控能力。
提升审批效率,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审批流程再造,确保重要发展平台、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提高政府行政效能,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城市转型和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工作内容统筹协调各规划的主要内容,划定“多规合一”控制线,建设“多规合一”信息平台,达到“一套目标体系、一张规划蓝图、一个信息平台、一套审批流程、一个协调机制”目标。
(一)一套目标体系。
重点统筹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布局规划五个规划的发展需求,研究分析各规划发展目标差异,结合城市特色,核心对城市定位、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内容进行专题研究,对各自目标指标进行协调统筹,形成一套统一的目标战略,为“多规合一”工作提供方向性引导。
(二)一张规划蓝图绘制一张规划蓝图。
多规合一工作实施方案

多规合一工作实施方案多规合一是指将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划纳入到一体化的规划中,以实现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
多规合一工作实施方案是指具体的工作方案和措施,旨在指导和推动多规合一的实施过程。
本文将从多规合一的意义和目标出发,阐述多规合一工作实施方案的内容和要点,并提出相关的措施和建议。
一、多规合一的意义和目标多规合一的意义在于优化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关系,实现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协同推进。
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分离导致了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的不协调和矛盾,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多规合一将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规划框架和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城市布局,实现城市建设的科学规划和有序发展。
多规合一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需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教育、医疗等基本需求,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多规合一旨在实现这些目标,并谋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二、多规合一工作实施方案的内容和要点多规合一工作实施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统一规划体系的建立建立统一的规划体系是多规合一的基础。
需要制定统一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建立多规合一的管理体系,明确各级规划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推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协同发展。
此外,还需要加强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工作,完善规划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规划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协调是多规合一的核心任务。
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城市建设的科学规划和有序发展。
此外,需要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规划和土地利用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多规合一合同备案流程

多规合一合同备案流程一、准备资料。
还有就是相关的身份证明文件啦。
如果是企业,那就得带上企业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这个复印件要清晰哦,可不能模模糊糊的。
要是个人的话,那身份证复印件就必不可少啦。
就像我们平时去办个啥事儿都得证明自己是谁一样,这里也不例外。
另外,根据具体的合同内容,可能还需要一些其他的特殊文件。
比如说,如果是涉及到土地相关的合同,可能就需要土地权属证明之类的文件。
这些特殊文件就像是给合同备案上了一道“双保险”,让整个备案过程更加严谨呢。
二、提交备案申请。
资料都准备好之后,就可以去提交备案申请啦。
这个地方呢,一般是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的。
就像我们去商场要找到对应的柜台一样,要找到负责多规合一合同备案的窗口或者部门哦。
到了那里,把我们准备好的资料一股脑儿地交给工作人员。
这个时候呀,工作人员就会像一个严格的老师检查作业一样,仔细地查看我们提交的资料。
如果发现有什么问题,比如说资料不齐全或者格式不对,他们就会告诉我们。
这时候可不要灰心丧气哦,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赶紧把问题解决就好啦。
三、审核环节。
提交了申请之后,就进入审核环节啦。
这个审核就像是一场考试,我们的合同和资料就是要被批改的试卷呢。
审核的工作人员会从各个方面去检查我们的合同是否符合多规合一的要求。
他们会看合同里的条款是不是和相关的规划规定相匹配。
比如说,合同里涉及到的项目建设内容是不是在规定的土地用途范围内啊,有没有违反城市规划的要求呀。
这就要求我们在签订合同之前,也要对多规合一的相关规定有一定的了解呢,不然就像考试前没复习一样,很容易出问题的。
如果审核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小问题,工作人员可能会联系我们,让我们进行修改或者补充资料。
这个时候要积极配合哦,毕竟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合同备案能够顺利通过嘛。
要是审核通过了,那可就是一件超级开心的事情啦,就像考试得了满分一样呢。
四、备案完成。
当审核通过之后,就到了最后的备案完成阶段啦。
这个时候,我们的合同就正式被备案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1 定义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放管服” 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
“多规合一”协同平台是为落实北京市总体规划,政府部门为建 设单位提供预沟通、预协调性质的咨询服务平台,由规划自然资源部 门统筹,相关部门“集合”研究。社会投资和政府投资项目均适用, 有14个审批部门参与。
2019.5.23 • 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
3. 2 流程及相关问题 “多规合一”协同平台工作流程
3. 2 流程及相关问题 施工图多审合一:2018年5月1日起,在防雷审查纳入施工 图审查的基础上,将消防审查和人防审查也合并由综合审 查机构进行审查。多审合一的实施范围包括新建扩建项目、 现状改建项目、内部改造项目。
•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
2018.3.5 • 推进“多规合一”,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
• 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改革的意见
2018.3.12 • 9部门联合下发:实施分类管理、精简审批前置条件、构建施工图联审机制、竣工联合验收机制
• “多规合一”协同平台工作规则
审查、一个结果、多方监督”的改革目标;逐步实施数字化审图和政府购买服务;减少 审批部门,缩短审查周期,确保审查质量。 实施范围:
新建扩建项目、现状改建项目、内部改造项目。
施工图联审运行机制
3. 5 施工图多审合一
今年,我市继续优化完善办理建筑许可流程,出台提升办理建筑许可 指标“9+N”的优化营商环境2.0版新政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试行)
2019.1.28 • 京政办发〔2019〕3号
• 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2019.3.13 • 国办发〔2019〕11号 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实施全流程、全覆盖改革。
• 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多审合一:在防雷审查纳入施工图审查的基础上,将消防审查和 人防审查也合并由综合审查机构进行审查。
3. 2 政策背景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3.11.25 • 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6.9.25 • 国发〔2016〕55号 优化网上服务流程…“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3. 2 政策背景
• 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2018.9.14 • 京政办发[2018]36号 改革覆盖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
• 关于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通知
2018.10.29 • 国办发〔2018〕104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要牵头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 北京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多规合一”协同平台运行规则(试行)
2018.11.7 • 工作流程包括相关部门会商、形成“多规合一”协同意见、上报批准函告等环节
• 关于进一步优化政策性住房项目建设审批制度的意见
2018.11.13 • 京建发[2018]518号 3部门 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阶段办理
• 北京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多审合一技术审查要点(试行)
2018.4.16 • 2018年5月1日起执行
• 关于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 进一步完善审批工作的通知
2018.4.16 • 市规划国土发[2018]134号 3部门联合下发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
2018.5.14 • 国办发〔2018〕33号 加快建立“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统筹各类规划
2018.3.16 • 工作流程:初审、会商、决策、上报批准
3. 2 政策背景
• 关于全面推行施工图多审合一改革的实施意见
2018.3.16 • 4部门联合下发,“一套标准、一家机构、一次审查、一个结果、多方监督”
• 《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技术文件办理指南》
2018.3.17 • 市规划国土发[2018]87号 条文与图示相结合,旨在统一设计和审查尺度
施工图联审运行机制
3. 3 规划综合实施方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4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 5 施工图多审合一 2018年3月16日,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行施工图多审合一改 革的实施意见》——市规划国土发[2018]83号
总体目标: 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提升我市施工图审查效率;实现“一套标准、一家机构、一次
• 北京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
2018.11.19 • 确定三年改革时间表和施工图,提出“北京效率”
3. 2 政策背景
• 关于进一步完善“多规合一”协同平台工作规则的通知
2018.11.28 • 京规自发[2018]35号
• 纳入“多规合一”协同平台建设项目修建人民防空防护工程标准审查实施细则(暂行) 2018.11.29 • 京人防发〔2018〕10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