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5头基础母猪万头猪场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万头猪场规划设计

万头猪场规划设计

目录前言 (3)一、设计基本原则及条件 (4)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5)1生产方案 (5)2生产工艺流程 (5)3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5)4主要技术措施。

(6)三、猪舍的设计方案 (7)1生产规模 (7)2面积规划 (7)3养猪场的功能分区 (7)4猪舍的形式 (8)5猪舍建筑考虑的因素 (9)6猪舍面积的测算 (9)7猪舍的其他技术要求 (10)四、猪舍内的饲养设备 (11)五、卫生防疫措施 (14)六、环境保护 (15)七、总平面设计 (17)八、结果与讨论 (18)参考文献 (18)设计题目:万头猪场规划设计摘要:集约化猪场的建设,使猪高密度饲养、猪舍等建筑的重复利用、生产流程的交叉,一旦出现失误,将造成难以控制的疫情和经济损失。

这就要求猪场在场址选择、建筑物的布置、隔离设施的设置、交通路网的布置、单体建筑的间距、通风、采光、防疫、环保和合理的工艺流程等方面加以周密的研究和设计。

因此,猪场建设的研究和设计,是养猪业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饲养技术,提高饲料转化率,最大限度地利用母猪的繁殖性能以提供更多的断奶仔猪,缩短肉猪出栏天数,提高出栏率,降低生产成本,在提高母猪单产效益的基础上获取总体效益;使我国养猪企业达到生产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经济效益高的目的。

关键词:万头猪场、规划设计第一章设计条件建造一个猪场,首先要考虑选址问题。

场址选择是否得当,不仅关系到猪场的卫生防疫、猪只的生长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关系到养猪的成败和效益以及周围环境的保护。

场址选择要考虑综合性因素,如面积、地势、朝向、交通、水源、电源、防疫条件、自然灾害及经济环境等,一般场址选择要遵循如下几项原则:1.地形地势: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以便于充分利用场地和合理布置建筑物,减少施工前清理场地的工作量。

地势要求高燥、南向、平坦或有缓坡。

开阔、平坦、1%~3坡度%、高于洪水水位线,以减少基建投入。

万头猪场设计及预算方案

万头猪场设计及预算方案

500头基础母猪万头猪场设计方案一.基本设计参数的选择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和现有生产水平,对年产10000头肉猪生产线实行工厂化生产管理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选择为: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提供20肉猪,母猪利用期为三年。

肉猪平均日增重700克以上,达90—100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60天左右(23周)。

肉猪屠宰率75%,胴体瘦肉率65%。

生产技术指标表单位:%,头,千克存栏猪结构标准妊娠母猪数=386头临产母猪数=21头哺乳母猪数=63头空怀断奶母猪数=30头后备母猪数=50头成年公猪数=10头后备公猪数=5头仔猪数=630头保育猪=800中大猪=3104合计:5100头(其中基础母猪为500头)说明:1.妊娠母猪数=周配母猪数×15周2.临产母猪数=周分娩母猪数=单元产栏数3.哺乳母猪数=周分娩母猪数×3周4.空怀断奶母猪数=周断奶母猪数+超期未配及妊检空怀母猪数(周断奶母猪数的1/2)5.后备母猪数=(成年母猪数×30%÷12个月)×4个月6.成年公猪数(全人工授精)7.仔猪数=周分娩胎数×3周×10头/胎8.保育猪=周断奶数×4周9.中大猪=周保育成活数×16周三.生产工艺程序本方案的肉猪生产程序是以“周”为计算单位,工厂化流水生产作业程序性生产方式,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

按下列工艺流程图示进行。

✧ 待产母猪阶段。

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

每周参加配种的母猪25头,保证每周能有21头母猪分娩。

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内饲养,在临产前1周转入产房。

✧ 母猪产仔阶段。

母猪按预产期进产仔舍产仔,在产仔舍内3周,仔猪平均3周断奶。

如果有特殊情况,可将仔猪进行合并,这样不负担哺乳的母猪提前转回配种舍等待配种。

✧ 仔猪培育阶段。

断奶后仔猪进入仔猪保育舍培育至7周龄转群,仔猪在保育舍4周。

新建一个万头猪场需要多少面积?如何规划和图纸如何设计?

新建一个万头猪场需要多少面积?如何规划和图纸如何设计?

新建一个万头猪场需要多少面积?如何规划和图纸如何设计?一、公猪舍、配种舍、早期妊娠舍约530平方米二、妊娠舍约890平方米三、分娩舍约1100平方米四、保育舍约570平方米五、肥育舍约4000平方米五、猪场建设选择养殖模式很重要作为现代规模化养殖,要做到建设成本不高,不冲水、不需要清粪管理成本低,粪污储存处理容易并且环保与农业部门认可,适合中大规模运用的模式,我们重点推进下面介绍的新型水泡粪养猪模式,这个模式的栏舍比自动刮粪模式建设成本降低30%左右(自动刮粪模式氨气大、不易封闭、故障多,刮出来的粪污还需要固液分离、费电等);在粪污与环保处理上比固液分离+沼气池+多级处理降低建设成本60%以上;比固液分离+沼气池+粪水生化处理模式降低建设成本80%以上。

最关键是,此项技术模式当前政策支持、环保认可,因为运用的是全量还田模式(虽然广西的现代生态养殖技术模式中没有推荐水泡粪技术),发达国家养猪几乎都是运用水泡粪模式,而且越发达的国家养猪其粪污处理技术越简单,几乎都是全量还田模式,不需要固液分离等。

本模式也适合有一定基础(如已经有了固液分离、沼气池等)的旧猪场低成本改造(见本文后部分粪污处理)。

六、新型水泡粪模式养猪简介说起水泡粪模式,当前还是有很多猪场在运用,建设成本低几乎不用冲洗栏舍等优点。

但缺点是栏舍内氨气臭味大、粪污处理难(固液分离几乎没用,粪水处理困难)。

但这个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

新型养猪水泡粪工艺(也称尿泡粪)是指在猪舍漏缝地板下面,有一定周期的储存粪污的空间,可贮存6周至12周的猪粪尿,或者可供妊娠母猪或者育肥猪的一个饲养周期,存储粪尿深度0.45-0.9米(有的超过1.5米,每年清理1次)。

在猪的饲养期间,猪粪尿自动漏入粪池,不冲洗猪圈,猪饮水器做了专门设计饮水漏水全部引流到外(不流入粪污中,源头减量的重要措施);根据建设储粪深度确定每次的排出粪污时间,或者养殖育肥猪出栏上市后、母猪完成一次生产到仔猪断奶后开阀门放出粪污,然后进行刷洗一次猪圈。

标准化养猪场建设设计方案

标准化养猪场建设设计方案

标准化养猪场建设方案执行摘要:我国养猪业仍以中小型养猪场为主。

与大型养猪场相比,小型养猪场具有管理方便、投资小、劳动强度低的特点。

投资小型养猪场的人越来越多。

为方便养猪户建设养殖场,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现设计以下养猪场建设标准方案。

养猪场选址条件1、养猪业是一个长远的产业,必须进行长远的规划。

2、水、电及交通条件:万头猪场日用水量150-250吨,水质必须达到饮用标准,用电量80-100千瓦,装机容量80 -100 千瓦。

方便的场地。

3、卫生防疫条件:综合考虑地形、地形、区位、水源、土壤、气候条件等因素,远离居民区、养殖场、屠宰场、交通干线。

4、粪污处理及环境保护条件:应采用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尽可能与菜地、鱼塘、果园、农田相结合,使污水无害化,减少量。

猪场规模分类:1 、规模化养猪场:自繁自养基础母猪>3000头,商品猪>50000头/年,仔猪育肥基础母猪=0,商品猪>50000头/年,种猪为主基础母猪<3000头, 仔猪 <50000/年。

2 、中型猪场:自繁自养基本母猪<1000头,商品猪<10 000头/年,仔猪育肥型基本母猪=0头,商品猪<10000头/年,种猪型基本母猪猪 <1000 头,仔猪 <10000 头/年。

3 、小型猪场:自繁自养基础母猪<100头,商品猪<160 0头/年,仔猪育肥基础母猪=0,商品猪<1600头/年,种猪基础母猪<100头,仔猪<1600头/年。

养猪场建设原则1 、人畜分离:在整体布局上,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洁净路与脏路分开,正常猪与病猪分开,种猪与饲养区分开。

商业猪。

在建造猪舍时,必须将人居与猪舍分开,避免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

同时,要进行沼气池建设,使养殖产生的粪便得到及时处理,保证环境卫生。

2、严防疫:建设期间要大力发展中农或联户建设养殖小区,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建设。

关于万头猪场设计及预算方案

关于万头猪场设计及预算方案

关于万头猪场设计及预算方案随着人们对猪肉需求不断增加,万头猪场也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产业。

万头猪场设计及预算方案的制定是这个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场地选择、厂房设计、设备配置、能耗控制、环保要求等等,同时需要制定合理的预算方案,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一、场地选择在开展万头猪场设计时,场地选择是首要问题。

首先,场地需要满足的要求是尽可能低的地价、便捷的交通运输、良好的自然环境、方便的用电和用水等,还需要考虑到污染物的排放,即不能选择水源地及闹市区。

二、厂房设计厂房的设计也是需要精心策划的,它应该能够保持猪场的运转,提供合适的通风、光线和温度等。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比如建筑面积、猪圈数量、排水系统、电力需求、通风系统等等。

猪舍的设计应尽量采用科学的温、湿度控制措施以保证猪群的健康生长,比如设有专用排风系统、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合理控制室内温度等等。

三、设备配置在严格遵守猪场环境保护法规的前提下,必须向现代猪群养殖技术靠拢,配置先进的养殖设备和管理系统。

养殖设备应设有智能识别、摄像监控、精细配料等功能,增加员工精力开销,提高养猪效益。

比如,在饲喂模式方面,可以选择高效喂食器、自动饮水器等设备,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减少猪栏间推挤和有害气体的膨胀。

同时,在噪声、尘埃等方面也应有考虑,避免对猪养殖造成极大的干扰。

四、能耗控制在养殖过程中,需要进行能耗控制,在预算方案中要有相应的安排,通过设备使用与管理员工的管理,达到最优化的节能方式。

比如,选用高效LED照明灯具、智能换气开窗等措施来提高控制能耗。

五、环保要求猪场对环境的污染是不可忽略的,应该做到安全、环保。

在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都应该遵循不污染环境的原则。

必须设立排放系统及掩埋设施,并且循环利用废弃物,并优化发电机、锅炉、照明设备等设备的使用方式,以实现环保、节能、低碳的目标。

六、预算方案在设计过程中,预算制定也非常重要,需要在预算安排上合理控制,需考虑到正常运行的成本,包括管理费、人工成本、耗材费用、设备维护、购置费用等的高低,以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doc

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doc

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范文大全文秘知识计划书范文〔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一、目标规模建成年出栏(销售)头瘦肉型商品猪规模的万头猪场。

按每头生产母猪年均提供头商品猪计全场共需种猪如下:.生产母猪:年饲养生产母猪头其中头为生产后备母猪用年饲养后备母猪头(分两批饲养按的淘汰率更新母猪群)实际生产母猪为头×(左右母猪不能生产)=头。

.种公猪:年饲养生产种公猪头(按公母比例:计)每年饲养(或向外引进)后备公猪头。

.生产周期:从配种到上市共计周。

周怀孕周哺乳周保育周肥=周.生殖周期:周怀孕周哺乳周配种周生产无效期=周全年周周=胎母猪年.生产标准:头×胎年=胎年胎周胎周×头断奶猪窝×=头断奶猪周×(保育死亡率)=头猪出保育舍周×(育肥死亡率)=头猪出栏周.群体维持标准:母猪生产年限为~胎,平均为胎。

平均利用年限=胎胎年=年年更新母猪数=头×=头公猪平均利用年限=年年更新公猪数=头×=头饲料利用:按年生产头商品猪计:头×kg×:料重比=吨饲料年,其中母猪料:头×天×kg天=吨年,约吨母猪年保育猪料:头保育猪周×周年=头×kg×:料重比=吨年生产育肥猪料:头年×kg×:料重比=吨年总耗料==吨,相当于吨母猪年用水量估计机:按每头存栏猪每天升水(其中饮用冲洗等)计相当于每头母猪(头小猪计)每天升水则:头母猪×升天=升水天=吨水天头母猪群从产仔到育肥采用全年均衡生产模式产仔胎周。

以下各猪群的栏位及设备以此为基础进行估算。

二.各猪群栏位及设备估算.母猪定位栏:个其中:怀孕母猪定位栏:个(周×胎周从周怀孕确认至分娩前周共计周)。

淘汰母猪定位栏:个(头周×周滞留期)配种母猪定位栏:个(周断奶至重新配种期周怀孕确认周×分娩率×胎周)。

头基础母猪祖代场设计方案与预算

头基础母猪祖代场设计方案与预算

头基础母猪祖代场设计方案与预算一、引言二、设计方案1.场地选择:头基础母猪祖代场的场地选择应优先考虑地势平坦、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并要离居民区较远,以避免异味扩散和噪音干扰。

2.猪舍建设: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猪舍建设,包括场地平整、猪舍层次分明、通风透光、温度控制等。

猪舍的面积要根据计划养殖的头数来确定,一般每头母猪应有6-8平方米的空间。

猪舍内部应设置合理的隔离、产仔和断奶区,并配备合适的饮水设施和料槽。

3.水源和排污系统:头基础母猪祖代场对水源要求较高,需要保证充足的干净饮水。

同时,还需要建设合理的排污系统,对粪便和废水进行处理和消毒,以保障环境的清洁和母猪的健康。

4.床材选择:母猪在繁殖过程中需要一个舒适的环境,保持干净的饲养环境有助于提高母猪的繁殖率。

常用的床材有稻草、木屑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床材。

5.安全设施:为了保障母猪的安全,头基础母猪祖代场还需建立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围栏、防火设施、安全出口等。

三、预算2.猪舍建设费用:猪舍建设主要包括猪舍的基础工程、建筑材料、设备设施等。

根据规模和地区的不同,预计猪舍建设费用为每平方米500-1000元,按照头基础母猪祖代场的头数确定实际投资金额。

3.水源和排污系统费用: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设备和材料,预计费用为5-10万元。

4.床材费用:根据猪舍的面积和材料选择,预计费用为2-5万元。

5.安全设施费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安全设施,预计费用为3-5万元。

四、总结头基础母猪祖代场的设计方案应注意场地选择、猪舍建设、水源和排污系统、床材选择以及安全设施等。

投资预算方面,需考虑土地费用、猪舍建设费用、水源和排污系统费用、床材费用以及安全设施费用等。

根据实际情况和预算,灵活调整设计和预算,以达到效益最大化和投资效果最优化的目标。

万头猪场的建筑设计

万头猪场的建筑设计

万头猪场的建筑设计
为了确保猪群的健康与生产效率,万头猪场的建筑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理想的万头猪
场应该是一个科学、安全、高效、环保的猪场,满足无害化处理、疫病控制、饲料供应、
环境调节、粪便处理等多方面要求。

1.选址设计
万头猪场的选址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猪场距离主要饲料供应商和猪肉销售市场的
距离、水源和排水系统的配置等因素都要考虑在内。

2.猪舍设计
猪舍是猪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猪舍的设计应考虑到猪的生长阶段和生产需求。

最好
的方案是使用保温材料,以确保室内温度和湿度得到控制,确保猪的生产效率和健康情况。

猪舍的建设规模应该根据经济效益和区域资源承受能力进行调整。

猪道是猪场生产的重要节点,猪道要满足猪的进出、饲喂、排泄、疫病控制等需求。

猪道应该设置不同的“步行道”,以防止猪的爆发和传播疾病。

4.生态系统设计
万头猪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因此,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猪场设计中
必要的一步。

如前所述,选址时应注意环保条件的考虑,同时要优化污水和废弃物的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设备选择与安装
为了保障猪舍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必须选择高效的设备和技术。

猪场应该安装科学的
饲喂系统、排泄系统和疾病控制系统,保障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综上所述,万头猪场的建筑设计应该综合考虑猪的生产需求、环保性、科技性、技术
保障和生态系统等多方面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猪场的高效、稳定、健康的发展。

万头猪场设计方案

万头猪场设计方案

万头猪场设计方案1. 引言万头猪场是一种规模较大的养猪场,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来提高猪的养殖效益。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万头猪场设计方案,覆盖养猪场的规划、管理、设备、环境等各个方面。

2. 规划和布局2.1 地理位置选择万头猪场的地理位置选择至关重要。

需要考虑到附近的交通便利性、养猪场附近是否有农产品加工市场以及猪饲料供应等因素。

2.2 栋舍布局栋舍布局应充分考虑到养猪的舒适性和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可以采用合理的设施布局、设备配置和通风系统来达到这一目的。

2.3 生态环境万头猪场应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可以考虑利用生物气体发电装置、有机废弃物处理等技术手段来实现猪场的生态环境保护。

3. 设备选择3.1 养殖设备万头猪场需要合适的养殖设备,包括饲料机、喂食器、水槽等。

这些设备需要具备高效、省力和易清洁的特点。

3.2 环境控制设备环境控制设备在万头猪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包括通风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湿度控制系统等,这些设备能够为猪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提高养殖效益。

4. 养殖管理4.1 病害防控万头猪场需要建立科学的病害防控措施,包括定期检查猪只的健康状况、合理使用疫苗和药物等。

4.2 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包括饲料的配方、喂养次数和喂养量的控制等。

4.3 人员管理万头猪场需要配备合适的专业养殖人员,他们应该具备相关养殖知识和技能,能够合理管理和照顾猪只。

5. 经济效益评估在设计万头猪场方案时,需要进行经济效益评估。

该评估包括投资成本、养殖成本、销售收入等,并根据评估结果来进行合理决策。

6. 结论万头猪场的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到规划、布局、设备选择、管理等多个方面。

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可以提高养猪场的养殖效益,保护环境,提升经济效益。

2022年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

2022年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

2022年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一、目标规模建成年出栏(销售)___头瘦肉型商品猪规模的万头猪场。

按每头生产母猪年均提供___头商品猪计,全场共需种猪如下:1.生产母猪:年饲养生产母猪___头,其中___头为生产后备母猪用,年饲养后备母猪___头(分两批饲养,按___%的淘汰率更新母猪群);实际生产母猪为___头___%(___%左右母猪不能生产)=___头。

2.种公猪:年饲养生产种公猪___头(按公母比例1:25计),每年饲养(或向外引进)后备公猪___头。

3.生产周期:从配种到上市共计___周。

16周怀孕+___周哺乳+___周保育+___周肥=___周4.生殖周期:___周怀孕+___周哺乳+___周配种+___周生产无效期=___周全年___周/___周=2.27胎/母猪/年5.生产标准:___头_2.27胎/年=1248胎/年,24胎/周24胎/周___头断奶猪/窝___%=___头断奶猪/周21___%(___%保育死亡率)=___头猪出保育舍/周204___%(___%育肥死亡率)=___头猪出栏/周6.群体维持标准:母猪生产年限为5.5~5.75胎,平均为5.67胎。

平均利用年限=5.67胎/2.27胎/年=___年年更新母猪数=___头___%(年更新率)=___头公___均利用年限=___年年更新公猪数=___头___%(年更新率)=___头7.饲料利用:按年生产___头商品猪计:104头_1kg_3.5:1料重比=___吨饲料/年,其中母猪料:___头___天_2.75kg/天=___吨/年,约___吨/母猪/年保育猪料:___头保育猪/周___周/年=___头10608_17kg(25kg~8kg)_2.0:1料重比=___吨/年生产育肥猪料:104头/年_75kg(1~25kg)_3.5:1料重比=___吨/年总耗料=552+360+2730=___吨,相当于___吨/母猪/年8.用水量估计机:按每头存栏猪每天20升水(其中___%饮用,___%冲洗等)计,相当于每头母猪(___头小猪计)每天2升水,则:550头母猪_2升/天=11升水/天=___吨水/天550头母猪群从产仔到育肥采用全年均衡生产模式,产仔24胎/周。

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

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

万头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一、目标规模建成年出栏(销售)10000头瘦肉型商品猪规模的万头猪场。

按每头生产母猪年均提供18头商品猪计,全场共需种猪如下:1.生产母猪:年饲养生产母猪600头,其中25头为生产后备母猪用,年饲养后备母猪150头(分两批饲养,按25%的淘汰率更新母猪群);实际生产母猪为600头×92%(8%左右母猪不能生产)=550头。

2.种公猪:年饲养生产种公猪24头(按公母比例1:25计),每年饲养(或向外引进)后备公猪8头。

3.生产周期:从配种到上市共计42周。

16周怀孕+4周哺乳+6周保育+16周肥=42周4.生殖周期:16周怀孕+4周哺乳+1周配种+2周生产无效期=23周全年52周/23周=胎/母猪/年5.生产标准:550头×胎/年=1248胎/年,24胎/周24胎/周×9头断奶猪/窝×97%=210头断奶猪/周210×97%(3%保育死亡率) =204头猪出保育舍/周204×98%(2%育肥死亡率) =200头猪出栏/周6.群体维持标准:母猪生产年限为~胎,平均为胎。

平均利用年限=胎/胎/年=年年更新母猪数=550头×40%(年更新率)=220头公猪平均利用年限=2年年更新公猪数=25头×50%(年更新率)=12头7.饲料利用:按年生产10400头商品猪计:10400头×100kg×:1料重比=3640吨饲料/年,其中母猪料:550头×365天×/天=552吨/年,约1吨/母猪/年保育猪料:204头保育猪/周×52周/年=10608头10608×17kg(25kg~8kg)×:1料重比=360吨/年生产育肥猪料:10400头/年×75kg(100~25kg)×:1料重比=2730吨/年总耗料=552+360+2730=3642吨,相当于吨/母猪/年8.用水量估计机:按每头存栏猪每天20升水(其中50%饮用,50%冲洗等)计,相当于每头母猪(10头小猪计)每天200升水,则:550头母猪×200升/天=110000升水/天=110吨水/天550头母猪群从产仔到育肥采用全年均衡生产模式,产仔24胎/周。

年出栏万头养猪场规划2.doc

年出栏万头养猪场规划2.doc

万头猪场规划设计方案一、场址选择:1.地势:场地应高燥、开阔,且有坡度,排水良好,地面干燥,阳光充足。

2.土质:以沙质土壤最适合。

3.水源:水源充足稳定,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27)的要求。

4.位置:既要便于交通,又要便于隔离防疫。

中小型猪场距居民点或者村庄、主要道路1000米以上的距离;大型猪场距屠宰场、医院、化工场等污染源3000米以上的距离。

猪场一般应在居民区的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大型猪场要有专用道路连接交通要道。

5.电力:有稳定的电源。

6.排水设施完备并保持畅通,污水与雨水分开。

二、猪场的规划布局:★土建工程内容:猪舍10栋,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消毒池一处,面积30平方米;饲料加工车间315平方米;办公及配套设施280平方米;200方沼气池一座;机井1眼;污水粪便处理池一处;200m3水池一处。

★购置仪器设备内容:购置产床50套;育肥栏400套;育仔床120套;畜禽专用空调2套;定位栏350套;运猪车1辆及自动饮水设备和圆形自动落料饲槽等设备。

★总体布局及总体规模:项目场区的整个功能布局分为生产区、管理区、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三部分,管理区和生产区处在上风向,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处于下风向。

建成后育肥猪出栏量可达到10000头。

1.规划布局要科学合理,分管理区、生产区、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3部分。

三大区之间用围墙和绿化带隔离。

2.管理区。

管理区包括办公室、值班室、档案室、接待室、消毒室、消毒池、饲料加工房、仓库、技术服务室。

设大门、值班室、20-25厘米深的水泥消毒池,设供人员出入消毒的消毒室,消毒室安装喷雾消毒设施或紫外线消毒灯。

3.饲养生产区:生产区包括猪舍、人工授精室、兽医室、隔离舍、和饲养员住室。

兽医室、猪舍、饲料库房和饲养员住室保持一定距离。

生产区入口处设消毒池和消毒更衣室。

4.污物处理区: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包括病猪隔离室、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间或化尸井和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沼气池、沉淀池、氧化池、粪便堆积发酵池等),由围墙和绿化带与生产区隔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0头基础母猪万头猪场设计方案2010-12-13 09:36阅读赞赞赞一.基本设计参数的选择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和现有生产水平,对年产10000头肉猪生产线实行工厂化生产管理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选择为: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提供20肉猪,母猪利用期为三年。

肉猪平均日增重700克以上,达90—100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60天左右(23周)。

肉猪屠宰率75%,胴体瘦肉率65%。

生产技术指标表单位:%,头,千克项目指标配种受胎率90配种分娩率85胎均总产仔数10.5~11.5胎均活产仔数10出生活体个重 1.2~1.4胎均断奶活仔数9.521日龄个体重 6.07周龄个体重15.023周龄个体重93.0断奶仔猪成活率95.0保育期成活率97.0育成期成活率99.0全期成活率91.0存栏猪结构标准妊娠母猪数=386头临产母猪数=21头哺乳母猪数=63头空怀断奶母猪数=30头后备母猪数=50头成年公猪数=10头后备公猪数=5头仔猪数=630头保育猪=800中大猪=3104合计:5100头(其中基础母猪为500头)说明:1. 妊娠母猪数=周配母猪数×15周2. 临产母猪数=周分娩母猪数=单元产栏数3. 哺乳母猪数=周分娩母猪数×3周4. 空怀断奶母猪数=周断奶母猪数+超期未配及妊检空怀母猪数(周断奶母猪数的1/2)5. 后备母猪数=(成年母猪数×30%÷12个月)×4个月6. 成年公猪数(全人工授精)7. 仔猪数=周分娩胎数×3周×10头/胎8. 保育猪=周断奶数×4周9. 中大猪=周保育成活数×16周二. 生产计划一览表三.生产工艺程序本方案的肉猪生产程序是以“周”为计算单位,工厂化流水生产作业程序性生产方式,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

按下列工艺流程图示进行(图略)。

待产母猪阶段。

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

每周参加配种的母猪25头,保证每周能有21头母猪分娩。

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内饲养,在临产前1周转入产房。

母猪产仔阶段。

母猪按预产期进产仔舍产仔,在产仔舍内3周,仔猪平均3周断奶。

如果有特殊情况,可将仔猪进行合并,这样不负担哺乳的母猪提前转回配种舍等待配种。

仔猪培育阶段。

断奶后仔猪进入仔猪保育舍培育至7周龄转群,仔猪在保育舍4周。

中大猪饲养阶段。

7周龄仔猪由保育舍转入到中大猪舍饲养16周,预计体重可达95公斤左右出栏上市。

四.猪场布局猪场为三点式布局:配种妊娠及分娩哺乳区;断奶仔猪保育区;肉猪育肥区。

各区域配有专门化猪舍和设备。

猪舍力求紧凑合理,互不干扰,便于猪群周转,严格做到各生产单元以周为单位全进全出,各舍的大小以及规格布局,按设计要求系统安排,形成稳定的生产流水线。

猪场除各生产环节的猪舍和设备外,还需外围的配套条件,包括种猪来源、饲料来源,以及采暖用锅炉房、供水设施、排污设施、办公室、宿舍、交通运输、防疫消毒等生产和附属设施。

五.猪舍设计1、配种妊娠舍空怀及后备母猪在配种舍大栏内饲养,妊娠母猪在妊娠舍定位栏内饲养。

配种舍1栋(建筑面积约50╳8=400平方米)设大栏20个,妊娠舍2栋(每栋建筑面积约70╳7=490平方米)设定位栏400个。

2、产仔舍设计产仔舍共设2栋(每栋建筑面积约60╳8=480平方米),分为6个单元,每个单元内设22个产床,共为132个产仔床。

产仔舍是全厂投资最高,设备最佳,保温和通风换气最好的猪舍,舍内应设有保温性能良好并能排湿的顶棚,应有排风装置。

3、断奶仔猪舍的设计仔猪培育舍共建1栋(建筑面积约90╳8=720平方米),分5个单元,每个单元12个高床栏.培育舍应吊顶棚,要达到保温、通风、排湿的目的。

4、中大猪舍设计保育猪7周龄时进入中大猪舍饲养,一般情况下再养16周达23周时,体重90公斤以上时上市。

中大猪舍8栋(每栋建筑面积约60╳9=540平方米),每栋22栏, 每栋能容纳400头育肥猪.5、舍内水、电、暖的配置猪舍内明管铺设自来水管道,除单体栏母猪利用食槽饮水外,其余猪舍均设自动饮水器,以不间断供水,保证猪群饮用。

如有条件,可在育仔舍和中猪舍安装加药器。

自动饮水器为鸭咀式,饮水器安装高度为哺乳仔猪15厘米,断奶仔猪25厘米,中猪40厘米,大猪60厘米,基础公、母猪65厘米。

饮水器安装在缝隙地板上方,以防漏水潮湿。

猪舍的电线要明铺,零、火线平行分走,猪以防朝、防火,产仔栏上要安装插座,一切电器设备要防止猪能碰到。

暖气安装要求冬季产仔舍、育仔舍环境温度应在16—20℃,其它猪舍应在10℃以上。

6、污水处理污水处理应按当地环保要求进行。

全厂污水以排泄通畅为原则。

六.猪场投资预算l 基建投资:150万元l 设备投资: 100万元l 种猪投资: 70万元l 第一年生产流动资金:150万l 合计:470万1 规模化养猪生产流程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根据此生产流程,将规模化猪场的猪群分为公猪群(包括后备公猪、种公猪)、母猪群(包括后备母猪、空怀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哺乳仔猪群、保育仔猪群、生长猪群、育肥猪群。

2 各猪群技术参数2.1 公猪群2.1.1 后备公猪饲养70天转入种公猪群,初配体重为130~140千克,死淘率为5%。

2.1.2 公母比例在自然交配时为1:30,人工授精时为1:100 。

2.1.3 种公猪年更新率30-33%。

2.2 母猪群2.2.1 后备母猪饲养70天转入种母猪群,初配体重为120~130千克,死淘率为5%。

2.2.2 断奶至发情天数平均为14天,情期受胎率为85%。

2.2.3 妊娠期为114天,确定妊娠所需天数为21天。

2.2.4 妊娠母猪分娩率为90%。

2.2.5 妊娠母猪提前进产房天数为7天。

2.2.6 母猪窝产活仔猪数为10.0头。

2.2.7 哺乳期为28天。

==114+28+(1-0.85)*212.2.8 基础母猪年更新率为33%。

2.3 哺乳仔猪群2.3.1 哺乳期天数为28天。

2.3.2 哺乳期成活率为90%。

2.4 保育仔猪群2.4.1 保育期天数为42天。

2.4.2 保育仔猪成活率为95%。

2.5 生长猪群2.5.1 生长猪群饲养天数56天。

2.5.2 生长期成活率为98%。

2.6 育肥猪群2.6.1 育肥猪饲养天数为49天。

2.6.2 育肥期成活率为99%。

2.6.3 种猪选育场种猪产品合格率为60%。

2.6.4 祖代猪场二元母猪产品合格率为85%。

2.7 各类猪群转群后空圈消毒天数为7天。

3 其他重要经济技术参数和计算3.1 妊娠母猪饲养天数=母猪正常妊娠天数-确定妊娠所需天数-提前进产房天数=114-21-7=86天。

3.2 空怀母猪饲养天数=(断奶至发情天数+确定妊娠所需天数)+21×(1-情期受胎率)+( 妊娠母猪饲养天数/2) ×(1-妊娠母猪分娩率)=(14+21)+21×(1-0.85)+(86/2) ×(1-0.90)=42.45天。

3.3 哺乳母猪饲养天数=提前进产房天数+哺乳期天数=7+28=35天。

3.4 商品肉猪饲养天数=生长猪饲养天数+育肥猪饲养天数=56+49=105天。

3.5 母猪平均繁殖周期=空怀母猪饲养天数+妊娠母猪饲养天数+提前进产房天数+哺乳期=42.45+86+7+28=163.45天。

3.6 母猪平均年产仔窝数=365/母猪平均繁殖周期=365/163.45=2.23窝。

3.7 母猪平均日产窝数=基础母猪头数×母猪平均年产仔窝数/365=300×2.23/365=1.84窝。

3.8 母猪平均周产仔窝数=母猪平均日产窝数×7=1.84×7=12.85窝。

3.9 每头母猪平均年提供断奶仔猪头数=母猪平均年产仔窝数×窝产活仔猪数×哺乳期成活率=2.23×10×0.9=20.07头。

3.10 全场年出栏产品头数=基础母猪头数×母猪平均年产仔窝数×窝产活仔猪数×哺乳期成活率×保育仔猪成活率×生长期成活率×育肥期成活率=300×2.23×10.0×0.9×0.95×0.98×0.99=5550头。

3.11 种猪选育场年提供合格种猪头数=全场年出栏产品头数×种猪产品合格率=5550×0.60=3330头。

3.12 种猪选育场年提供商品猪头数=全场年出栏产品头数-合格种猪头数=5550-3330=2220头。

3.13 祖代猪场年提供合格二元母猪头数=全场年出栏产品头数×0.5×种猪产品合格率=5550×0.5×0.85=2356头。

3.14 祖代猪场年提供商品猪头数=全场年出栏产品头数-合格二元母猪头数=5550-2356=3194头。

3.15 商品猪场年提供商品猪头数=全场年出栏产品头数=5550头。

4 存栏猪群结构及存栏头数计算4.1 种公猪存栏头数=基础母猪头数×公母比例=300×0.033=10头。

种公猪占栏头数=种公猪存栏头数× 365/365=10头。

4.2 后备公猪存栏头数=种公猪存栏头数×种公猪年更新率×后备公猪饲养天数/(1-后备公猪死淘率)/365=10×0.333×70/(1-0.05)/365=1头。

后备公猪占栏头数=后备公猪存栏头数×(后备公猪饲养天数+空圈消毒天数)/后备公猪饲养天数=1×(70+7)/7=1头。

4.3 后备母猪存栏头数=基础母猪头数×基础母猪年更新率×后备母猪饲养天数/(1-后备母猪死淘率)/365=300×0.333×70/(1-0.05)/365=20头。

后备母猪占栏头数=后备母猪存栏头数×(后备母猪饲养天数+空圈消毒天数)/后备母猪饲养天数=20×(70+7)/70=22头。

4.4 空怀母猪存栏头数=基础母猪头数×空怀母猪饲养天数/母猪平均繁殖周期=300×42.45/163.45=78头。

空怀母猪占栏头数=空怀母猪存栏头数×(空怀母猪饲养天数+空圈消毒天数)/空怀母猪饲养天数=78×(42.45+7)/42.45=91头。

4.5 妊娠母猪存栏头数=基础母猪头数×妊娠母猪饲养天数/母猪平均繁殖周期=300×86/163.45=158头。

妊娠母猪占栏头数=妊娠母猪存栏头数×(妊娠母猪饲养天数+空圈消毒天数)/妊娠母猪饲养天数=158×(86+7)/86=171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