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疫情概况及基本知识-青年学生升级版

合集下载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引言概述: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小学生的健康和安全,教育他们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匡助他们了解如何避免感染艾滋病毒。

一、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1.1 艾滋病的定义和传播途径艾滋病是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毒感染。

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小学生应该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避免接触感染源。

1.2 艾滋病的症状和预防方法艾滋病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头痛等,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免疫系统衰竭。

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包括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针具、拒绝与感染者共用个人卫生用品等。

1.3 艾滋病的治疗和支持艾滋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可以通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来控制病情。

小学生应该了解到艾滋病患者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关爱,避免歧视和偏见。

二、艾滋病的预防措施2.1 推广正确的性教育小学生应该接受正确的性教育,了解性行为可能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教育他们要尊重自己和他人,不要过早从事性行为。

2.2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小学生应该养成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牙刷、毛巾等个人卫生用品的习惯。

这样可以避免通过接触感染艾滋病病毒。

2.3 避免与感染者的血液接触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与感染者的血液接触,不要与他人共用针具、注射器等。

如果受伤出血,应该及时清洁伤口并寻求医疗匡助。

三、正确使用安全套3.1 了解安全套的作用小学生应该知道安全套是一种有效的避孕和防止性病传播的方法。

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3.2 学会正确使用安全套小学生应该学会正确使用安全套,包括如何打开、戴上和取下安全套。

他们还应该知道安全套的保存方法和有效期限。

3.3 强调安全套的重要性教育小学生要时刻强调安全套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减少艾滋病的传播风险。

四、拒绝共用针具和注射器4.1 了解共用针具和注射器的危害小学生应该了解共用针具和注射器可能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

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
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 艾滋病概述 • 青年学生感染现状分析 • 校园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 心理健康与艾滋病关系探讨 • 社会支持与资源整合利用 •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01
艾滋病概述
定义与传播途径
定义
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病毒性感染,其特征是免疫系统的进行性损害,导致各种 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
建立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医 疗机构等之间的合作机制,实 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提高 服务能力和水平。
媒体报道和舆论引导策略
加强媒体对艾滋病防 治工作的报道和宣传 ,提高公众认知度。
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 艾滋病知识宣传和互 动交流,扩大影响力 。
引导媒体客观、公正 地报道艾滋病相关事 件,避免歧视和偏见 。
心理咨询可以引导青年学生改变 不良行为方式,降低感染风险,
同时提高治疗依从性。
心理压力缓解技巧分享
01
02
03
04
呼吸放松法
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放松 身心,缓解紧张情绪。
积极暗示法
运用积极的语言暗示自己,增 强自信心和战胜疾病的信念。
情绪转移法
将注意力从负面情绪中转移出 来,投入到感兴趣的事情中去
积极参与宣传教育
青年学生应积极参与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向周围同学传播正确 的艾滋病知识和态度。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青年学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发生高危行为,降低感染风 险。
关爱和支持感染者
青年学生应消除对感染者的歧视和恐惧心理,给予他们关爱和支 持,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
THANKS

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

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

............................................................................................................................................................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主动检测知艾防艾自由,自由,自由,大学生活中最大的幸福。

大学生活里没有父母的管束、没有高考的压力、没有早晚自习的担忧,你拥有自主安排学习和生活、大大方方恋爱的无尽自由。

面对自由,考验也接踵而至。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光怪陆离的城市夜生活(KTV、酒吧、迪吧、网吧、浴室、会所等等),梦幻刺激的网络游戏,各类交友软件随你摇一摇、搜一搜萌妹纸、软妹子、白富美、高富帅、男神、女神即在眼前。

在如此多的诱惑前有多少危险在等待着你,你知道吗?听说过艾滋病吗?你知道艾滋病是一种外表看不出来,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吗?你知道它传染不分男女老少吗?只要你在行为面前丧失了自制力就有可能会成为它的瓮中之鳖。

艾滋病离你并不遥远截止2019年底,我国报告现存活感染者约95.8万例;通过艾滋病检测,2019年1-10月我国新报告发现感染者13.1万例。

近年来,通过检测并诊断报告的感染者中,每100个就有90个以上是经性途径感染。

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

成都市近年每年新发现的15-24岁的在校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超过100例,全部为经性传播途径感染,且最多的是男男同性性行为途径传播,其中最小年龄仅15岁。

艾滋病疫情分析及艾滋病基础知识

艾滋病疫情分析及艾滋病基础知识

HIV的起源
HIV源于非洲 HIV-1原始宿主黑 猩猩(1999 Marlinin; 1959, 刚果人) HIV-2原始寄主乌 黑体白面猴 (1992) 通过捕猎、宠物传 入人类
三、病原学
1 分型 逆转录病毒,单链RNA病毒。 分HIV-1,HIV-2两主型。 HIV-1 至少有13种亚型。引起的AIDS病 情重,全球广泛流行。全世界各亚型的感染 者总数的比例约是:A为23%;B16%;C36%; D13%;E7%其它型为5%。我国的主要流行亚 型有B,C,E和A等。 HIV-2 至少有7个亚型。引起的AIDS病 情相对较轻,主要流行于西非。在我国新疆、 上海等地亦有发现。 可单独或混合感染同一个体
母婴传播(无抗病毒治疗)
共用注射器静注毒品 职业性针刺暴露 接受肛交 男传女 女传男
1:4
1:150 1:300 1:300-1:1000 1:500-1:1000 1:1000-1:3000
(4)不引起HIV传播的接触方式
咳嗽、打喷嚏、皮肤完好时的握手、礼节性亲吻和拥 抱、眼泪、共用餐具和办公用品及工具、电话、马桶 和浴缸、游泳池、蚊虫叮咬等不传播HIV。 --无须隔离治疗。 唾液(不含有血液的唾液)不能传播HIV。要使唾液中 HIV达到致感染量,需1次吞下20毫升以上的感染者的 唾液。此外,唾液中有一种可以有效抑制HIV感染人免 疫细胞的酶。关于深吻,若有牙龈出血或口腔溃疡, 精液排入口腔,就有可能传播感染。
全国历年报告HIV感染者中母婴传播所占的比例
0.7 0.6 0.5 0.4 0.4 0.4 0.6
百 分 比
0.3 0.2 0.1 0 1998Ä ê 1999Ä ê 2000Ä ê 2001Ä ê 2002Ä ê 2003Ä ê 0.1 0.1 0.2

艾滋病基础知识(共73张PPT)2024新版

艾滋病基础知识(共73张PPT)2024新版
艾滋病基础知识(共73张PPT)
目录
• 艾滋病概述与流行现状 • 病原学与发病机制探讨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策略与药物选择 • 预防措施与政策推广 • 心理干预与生活质量提升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艾滋病概述与流行现状
Chapter
艾滋病定义及传播途径
艾滋病(AIDS)定义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导致人体免疫系 统崩溃,易于感染各种疾病。
身体状况。
运动锻炼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 性化的运动计划,提高身体机
能和免疫力。
社会支持
加强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关注 和支持,减少歧视和排斥,为 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Chapter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01
艾滋病的病原体、 传播途径和预防措 施
02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诊断和治疗
免疫系统损伤机制
CD4+T淋巴细胞耗竭
HIV主要侵犯CD4+T淋巴细胞,通过 直接杀伤作用和诱导细胞凋亡,导致 CD4+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
机会性感染与肿瘤发生
随着免疫系统的逐渐崩溃,患者易发 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如卡氏肺 孢子菌肺炎、结核、淋巴瘤等。
免疫激活与炎症反应
HIV感染引起机体持续的免疫激活和 炎症反应,导致免疫细胞功能受损和 免疫紊乱。
反映机体免疫状况的指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数量会
逐渐减少。
临床诊断标准及流程
01
02
03
疑似病例的筛选
根据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 史进行初步筛选。
确诊病例的诊断
符合疑似病例标准,且实 验室检测结果阳性者可确 诊。

艾滋病最新学生版PPT课件

艾滋病最新学生版PPT课件
传播途径
主要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 播。
血液传播
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共用 注射器、针头等。
性接触传播
通过与已感染HIV的个体发生无保护性行 为而传播。
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HIV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CD4+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系统逐渐崩溃。
临床表现
初期可能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发展,逐渐 出现淋巴结肿大、持续发热、腹泻、体重下降等,最终发展为各种机会性感染 和肿瘤。
社会责任
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青少 年性健康问题,营造良好 的社会环境,减少不良信 息对青少年的影响。
03 艾滋病检测与诊断方法
常见检测方法介绍
0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用于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
02
化学发光或免疫荧光试验
利用化学发光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病毒抗体,操作简便、快速。
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及建议
大多数学生对本次课程表示满意,认为课程内容丰富、实用,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如增 加案例分析、互动环节等。
教师点评及改进建议提
1 2
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
教师认为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认 真听讲,表现出较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教师指出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够自信、流畅, 可能是因为对知识点掌握不够熟练或紧张所致。
整合酶抑制剂(INSTIs)
如多替拉韦等,需注意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和肾功能监测。
治疗方案制定和调整原则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病毒载量、 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制定个体
化治疗方案。

青年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核心知识

青年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核心知识

青年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核心知识一、危害性认识1.艾滋病一种危害性大、死亡率高的严重传染病,不可治愈。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

感染艾滋病会给生活带来巨大影响,需要终身规律服药,精神压力增大。

病毒会缓慢破坏人的免疫系统,若不坚持规范治疗,发病后病情发展迅速。

发病后的常见症状包括:皮肤、黏膜出现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血疱、淤血斑等;持续性发热;肺炎、肺结核、咳嗽、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

2.目前我国青年学生中艾滋病流行呈快速增长趋势,主要传播方式为男男同性性行为,其次为异性性行为。

2014年我国报告新发现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10.4万人,其中性传播途径比例超过90%,平均每小时新发现12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2008年-2014年,报告青年学生感染人数占全部青年人群感染者人数的比例由5.77%上升16.58%。

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呈显著上升趋势,新发现的学生感染者和病人以性传播为主,特别是同性性传播。

3.艾滋病需要终身治疗,会给家庭和个人造成严重负担。

当人感染HIV后,体内免疫系统就会程序遭到破坏,由此可能会增加机会性感染、肿瘤等发生的机率,因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需要终生治疗,由此产生的治疗费用较高,同时也会给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

4.不能通过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毒。

艾滋病存在较长时间的潜伏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发病前外表和正常人无异,决不能从一个人外表是否健康判断其是否感染艾滋病。

一些学生由于自控能力不强/疾病预防知识匮乏,无法抵御异性或同性的引诱、哄骗,与外表健康的人发生性性行为而感染艾滋病毒。

也有极个别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出于各种原因,蓄意与他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传播疾病,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二、预防5.学习掌握性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技能,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保证安的性行为。

大学生防范艾滋病知识PPT课件

大学生防范艾滋病知识PPT课件

大学生防范艾滋病知识PPT课件•艾滋病概述与现状•大学生群体面临风险•预防措施与建议•校园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目•政策法规与伦理道德探讨•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工作方向录01艾滋病概述与现状艾滋病定义及传播途径定义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免疫缺陷病。

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通过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静脉药瘾者共用注射器或针头等方式传播。

感染HIV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产道或哺乳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

全球及我国艾滋病现状分析全球现状自1980年代初艾滋病被发现以来,全球已有超过3200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

目前全球约有3800万人感染HIV,其中约2500万人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

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截至2020年底,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105万例。

当前我国艾滋病疫情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但部分地区和人群疫情依然严峻。

我国现状对社会的影响艾滋病疫情对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系统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歧视和污名化现象严重,影响艾滋病患者的社会融入和心理健康。

对个体的影响感染HIV 后,人体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易患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艾滋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接受抗病毒治疗,面临药物副作用和经济压力。

010402050306艾滋病对个体和社会影响02大学生群体面临风险包括无保护性交、多个性伴侣等,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HIV )的风险。

不安全性行为性传播感染性健康知识缺乏其他性传播感染(如梅毒、淋病等)可增加HIV 感染的风险。

对性健康知识了解不足,可能导致不安全的性行为。

030201性行为方式与风险吸毒、共用针具等高危行为静脉注射毒品共用注射器、针头或其他注射工具是感染HIV的高危行为。

毒品滥用长期滥用毒品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HIV的风险。

青年学生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与防控对策

青年学生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与防控对策

青年学生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与防控对策一、本文概述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自上世纪80年代初首次被确认以来,全球范围内均面临着艾滋病疫情的严峻挑战。

青年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未来。

近年来,青年学生艾滋病的流行趋势逐渐显现,防控工作刻不容缓。

本文旨在分析青年学生艾滋病的流行趋势,探讨防控对策,以期为我国青年学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我们将回顾国内外青年学生艾滋病的疫情现状,了解其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探讨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趋势的特点及其背后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针对性的防控对策,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检测覆盖率、完善治疗体系等方面。

本文还将就防控对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期为未来青年学生艾滋病的防控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青年学生艾滋病问题的广泛关注,共同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为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青年学生艾滋病的流行现状近年来,青年学生群体中的艾滋病流行趋势呈现出令人担忧的态势。

根据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青年学生已成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风险人群之一。

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在我国,青年学生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化的特点。

高校作为青年学生聚集的场所,其艾滋病防控形势尤为严峻。

由于缺乏足够的防艾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部分学生在性行为中不采取安全措施,从而增加了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青年学生接触性信息的渠道增多,也容易导致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

除了性行为传播外,青年学生中还存在其他传播途径的艾滋病感染风险。

例如,部分学生通过非法渠道使用毒品,注射毒品时共用针头,从而增加了血液传播的风险。

青少年大学生艾滋病科普知识青少年大学生详解

青少年大学生艾滋病科普知识青少年大学生详解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简称AIDS)。

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简称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恶性传染病,当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和杀伤人体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T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大部分感染者抵抗疾病的能力极度下降而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等。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一般经过2~12周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这段时间叫做“窗口期”。

窗口期虽然检测不出抗体,但感染者体内已有病毒存在,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病毒对人体免疫系统的破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期间外表上看不出来,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能通过易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抗病能力时,就进入了“发病期”,成为艾滋病病人,可出现长期低热、体重下降、慢性腹泻、咳嗽、皮疹等症状。

目前还没有可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但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发病,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传播危险。

说道这里大家可能都感觉艾滋病很可怕,会不会传染给我!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艾滋病的有关传染途径:1.性接触传播--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动(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时,可以通过生殖器或直肠粘膜传播。

生殖器患有性病(如梅毒、淋病、尖锐湿疣)或溃疡时,会增加感染HIV的危险。

2.血液传播输血传播--如果血液里有HIV,输入此血者将会被感染。

有些病人(例如血友病)需要注射由血液中提取的某些成分制成的生物制品。

有些血液制品如含有艾滋病病毒,使用血液制品就有可能感染上HIV。

使用不洁针具可以把艾滋病毒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

例如: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具;另外,使用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美容针、刀等,都十分危险。

3.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是HIV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故建议HIV感染者不要生育,如已生育要禁止母乳喂养。

艾滋病知识讲座-青少年篇PPT课件

艾滋病知识讲座-青少年篇PPT课件

通过教育青少年,我们可以培养 他们成为具有责任感和关爱心的
未来领导者。
加强艾滋病防治意识
提高青少年对艾滋病的认识和理 解,让他们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 径、预防措施以及如何关爱和支
持艾滋病感染者。
培养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 力,让他们在面对性行为、毒品 等风险因素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
策。
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 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
• 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是预防性传播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性行为 中艾滋病毒和其他性传播感染的传播风险。
04
社会对青少年的支持
学校和家庭的支持
学校教育
学校应提供全面的性教育和健康 教育,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 方式、预防方法以及对待艾滋病 感染者的正确态度。
家庭沟通
家长应与孩子进行开放、坦诚的 沟通,教育他们正确看待性行为 和安全性行为的重要性,并给予 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安全感。
艾滋病知识讲座-青少年篇ppt课件
$number {01}
目 录
• 什么是艾滋病 • 青少年与艾滋病 • 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 • 社会对青少年的支持 • 结论与展望
01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定义
01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攻击 人体免疫系统,导致身体虚弱,容 易感染各种疾病。
02
避免吸毒和注射毒品
青少年应该远离毒品,不尝试吸毒和注射毒品,以免造成血液传播,感
染艾滋病病毒。
03
接受检测和治疗
青少年应该接受艾滋病检测,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果检测结果为阳
性,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03
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

中学生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材料

中学生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材料

中学生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材料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AIDS)是一种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疾病。

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加,中学生防艾滋病的认识和宣传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中学生介绍有关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并提供一些防艾滋病的实用建议。

一、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它通过血液、性行为和母婴传播。

感染艾滋病后,人体免疫系统会遭受破坏,导致机体无法有效抵御疾病,容易患上各种严重的感染和恶性肿瘤。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1. 血液传播:与感染艾滋病人的血液直接接触,如共用注射器、输血和器官移植中使用受污染的血液等都可能导致感染。

2. 性传播:性行为是最常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

无论是男女之间的性行为、男男之间的性行为还是女女之间的性行为,只要有其中一方感染了艾滋病,就有可能将其传染给健康的性伴侣。

3. 母婴传播:母亲感染了艾滋病,怀孕、产后哺乳期和分娩过程中,就有可能将艾滋病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

三、如何预防艾滋病1. 保持正确的性观念:中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延迟性行为的时间,稳定地和一个相互信任的伴侣发生性关系。

2. 使用安全措施: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有效途径。

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直接接触到体液的风险。

3. 拒绝共用注射器:共用针头或注射器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中学生应该树立拒绝与他人共用注射器的观念,同时应该拒绝街边的非法注射药物。

4. 社会公共场所注意安全:避免在美容美发店、纹身店等场所进行注射、穿耳洞等操作,以免受到非正规医疗机构传播艾滋病的风险。

5. 学习安全知识:定期参加有关青少年健康教育课程,了解性卫生知识及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从而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四、艾滋病的错误认识在中学生群体中,关于艾滋病存在一些常见的错误认识,下面将对一些错误观点进行澄清。

1. “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食、发生普通接触等方式会感染艾滋病。

2024版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科普宣传PPT课件

2024版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科普宣传PPT课件

01
抗病毒治疗
通过使用抗病毒药物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繁殖,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但大多数患者能够显著减
少病毒载量并改善生活质量。
02
机会性感染预防和治疗
艾滋病患者容易感染各种机会性病原体,因此需要针对这些感染进行预
防和治疗。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机会性感染,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是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 03 其次是亚洲和东欧地区。
全球及中国艾滋病流行现状
中国现状
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为主,尤其是异性性行 为。
中国艾滋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速 有所放缓。
青年人群和流动人口是艾滋病防控的重点 人群。
艾滋病对社会和个人影响
01 社会影响
02 艾滋病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包括医疗费 用、生产力损失等。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不安全行为
010203Fra bibliotek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和人生观,提高自我 保护意识,避免参与不安 全行为。
学会识别风险
培养大学生识别各种潜在 风险的能力,如识别不安 全的性行为、拒绝陌生人 的诱惑等。
掌握应急处理措施
教育大学生在面临危险时 如何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如及时报警、寻求帮助等。
01 感染者数量及比例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大学生中艾滋病感染者数量 逐年上升,占比也呈现增长趋势。
02 感染者年级分布
感染者主要集中在大学二、三年级,占比超过一 半。
03 感染者性别比例
男性感染者比例高于女性,但女性感染者数量也 在逐年上升。
感染者特征描述与趋势预测
01 感染者行为特征
大多数感染者存在不安全性行为、多性伴等高危 行为。

学校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课件

学校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课件

母婴阻断治疗 产科干预:剖腹产 新生儿出生后的早期干预治疗 综合预防方案,母婴传播几率可降至1%~2 %
阻断母婴传播
每次使用
01
无论是否固定性伴,每次性行为都应该使用
02
全程使用
03
必须在性器官接触前戴上,避免中途戴上
04
整个性行为过程中确保安全套没有发生破裂、脱落或中途拔出
05
0607Βιβλιοθήκη 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方法HIV感染的必要条件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
同性之间:男男性行为(MSM,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异性之间 影响因素: 性别、避孕套、频率、性伴数、方式、性病、艾滋病病毒感染阶段
血液传播
医疗:
输入或注射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吸毒:共用注射器
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而又未经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
感染成功
抗体转阳
诊断艾滋病
死亡
2周-3月-
出现症状
8-10 年
1年
2年
HIV抗体-
HIV抗体+, 无症状
有症状
HIV抗体+
艾滋病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的自然发展过程
急性感染
部分人感染HIV2周左右,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厌食、肌痛、关节痛和淋巴结肿大,容易受到心理作用影响
窗口期
从人体感染HIV到可检测到HIV抗体的时间,一般为2周至3个月,极少数人在感染6个月或1年后才检测到抗体 最后一次高危行为满3个月后进行检测
HIV
艾滋病病毒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H-Human 人类 I-Immunodeficiency 免疫缺陷 V-Virus 病毒 具有很强的变异性 目前仍无彻底治愈的药物或有效预防的疫苗

小学生预防艾滋安全教育

小学生预防艾滋安全教育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HIV的传播,预防艾滋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议题。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健康意识,增强他们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生进行预防艾滋安全教育。

一、艾滋病的基本知识1. 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当人体感染HIV后,免疫系统会逐渐受损,最终导致免疫功能严重低下,患者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和肿瘤。

2.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1)血液传播:输血、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共用针具等。

(2)性接触传播:与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

(3)母婴传播:孕妇感染HIV后,病毒可以通过胎盘、分娩时或母乳喂养传播给婴儿。

3.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1)急性感染期:发热、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2)无症状感染期: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但病毒在体内复制。

(3)艾滋病期:患者出现严重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各种疾病和肿瘤。

二、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的措施1.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1)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不与他人共用针具、牙刷等可能传播病毒的物品。

(3)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尤其是未成年人。

2.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2)保持心理健康,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情绪。

3. 关注身边的HIV感染者(1)关心、关爱HIV感染者,给予他们温暖和支持。

(2)了解HIV感染者,避免歧视和排斥。

4. 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1)了解国家关于艾滋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自觉遵守。

(2)积极参与学校、社区组织的艾滋病防治活动,为预防艾滋病贡献力量。

三、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1. 家庭(1)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长,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艾滋病疫情概况及基本知识-青年学生

艾滋病疫情概况及基本知识-青年学生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疫情概况-2
按照报告存活 数分为6层, 山西属于第4 层; 属于艾滋病流 行第三类地区低流行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2011 MSM比例 男性比例 青年构成 (%) 46.6 72.4 19.9% 1.9% 2012 57.8 94.8 19.9% 4.7% 2013 52.1 81.1 21.4% 3.3% 2014 65.0 88.7 20.1% 3.4% 2015.4 70.9 94.9 19.8% 5.0%
是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重要场所; 是向青少年传授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
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意义重大。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AIDS)概述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西省15-24岁青年感染者和病人
15-24岁青年病例比去年同期增 加 20.1%,其中青年学生病例基本 持平。 青年病例中,男性为主,以男男同 性性行为感染者为主。2014年,男男同 性性行为感染占 65.0%。

艾滋病基本知识(学校)PPT课件

艾滋病基本知识(学校)PPT课件

02
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的使用
在医疗和美容等场所,应使用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以确保安全。
03
注射器的消毒和清洁
对于必须重复使用的注射器,应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清洁,确保其在使用
前已经彻底消毒。
接受艾滋病检测和治疗
接受艾滋病检测
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可以 及时发现感染,尽早开始 治疗和管理。了解自己的 感染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03
家庭破裂
由于艾滋病导致的死亡和 疾病,许多家庭成员可能 无法继续维持正常的生活 和工作,导致家庭破裂。
经济负担
艾滋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 和护理,这会给家庭带来 巨大的经济负担,甚至可 能导致贫困。
心理压力
家庭成员可能会因为照顾 艾滋病患者而面临巨大的 心理压力,包括恐惧、焦 虑、抑郁等。
艾滋病对社区的影响
母婴传播
感染HIV的母亲可以通过胎盘、哺乳或分 娩等方式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
艾滋病的症状和体征
急性期
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关节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持续数周至数月,然后逐渐消失。
无症状期
感染后数月至数年无明显症状,但此时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CD4+T淋巴细胞数量逐渐 下降。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推广使用安全套和注射器等防护用品,减 少性传播和血液传播的风险。
加强艾滋病检测和筛查工作,及时发现和 治疗感染者,降低传播风险。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 认识和预防意识。
提供全面的治疗和管理支持
为感染者提供心理支 持和关爱,减轻心理 负担和压力。
加强社区支持网络建 设,为感染者提供更 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
在性行为中,尽量避免造成黏膜损伤 ,如口腔、肛门、阴道等部位的黏膜 ,以防艾滋病毒的侵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青年学生中知性行情况
山西省青年学生知晓率达到90%以上, 性行为比例逐年上升;
山西省青年学生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比 例较低;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之二
血液传播: ①输入被艾滋病毒污 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或移植器官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疫情概况-山西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西省艾滋病疫情概况-3
低流行水平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疫情概况-1
2013年底全球 3,530万感染者 /病人存活, 75%集中在15 个国家,其中 中国占2%(约 81万)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流行过程三环节及两因素
自然因素
•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社会因素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3
艾滋病的传染源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新发现病例传播途径继续演变
2014年,新发现病例性传播构成比达 93.8%,异性传播 病例占 56.5%,男性同性性传播占 37.3%。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疫情概况-15-24岁青少年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我国15岁到24岁的青年群体艾滋病疫情情况
一是近几年我国青年群体疫情占每 年报告的疫情总数的14-15%。
2008年报告的青年学生感染者和病 人数是482例,占报告青年人群总数 的5.77%;到2014年青年学生占青年 人群总数的16.58%。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西省艾滋病疫情概况-3
截至2014年底山西省现存活病例4,214例;
-
2015年1季度新报告管理HIV/AIDS 282例;
截至2015年4月30日山西省报告现存活病例4,540例,报告死亡 1,642例。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470例,艾滋病病人2,070例。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男男性行为人群感染率居高不下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新发现病例中 60岁以上病例上升
存活和当年新发现 60岁以上 感染者和病人逐年上升 老年病例增多以男性为主,异性传 播占到80%左右;从2011年的 33例 上升到 2014年的73例,所占构成从 5.6%上升到 7.2%。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报告存活感染者和病人人数缓慢上升
截至2015年4月底,我省报告现存活感染 者和病人4,540例,其中病人2,070 例。 截至2014年底,我省报告HIV/AIDS累计死 亡158,5例,最近三年死亡人数基本持平。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982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缩写为AIDS,中文译为“艾滋病” 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Montagnier从一男性同性恋者分离到一株 新反转录病毒,命名为淋巴腺病相关病毒(lymphadenopathy associated virus,LAV), 1984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Gallo从一名艾滋病病人的活体组织中分 离到反转录病毒,命名为嗜人T淋巴细胞Ⅲ型病毒(h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 type3, HTLV-Ⅲ), 同年美国加艾滋病相关病毒州大学Levy等宣告从患者的末梢血中分 离到病毒,称 (AIDS related virus type3, HTLV-Ⅲ), 1986年国际微生物学会及病毒分类学会:HIV。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西省15-24岁青年感染者和病人
15-24岁青年病例比去年同期增 加 20.1%,其中青年学生病例基本 持平。 青年病例中,男性为主,以男男同 性性行为感染者为主。2014年,男男同 性性行为感染占 65.0%。
2011 老年病例 全部病例 构成(%) 33 584 5.6%
2012 33 679 4.9%
2013 51 790 6.4%
2014 73 1009 7.2%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传播途径
(1)性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之一
性传播: 异性之间和男男同性 恋之间传播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艾滋病疫情概况及基本知识
-青年学生
五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范冬梅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要内容
• 艾滋病疫情概况
全国疫情概况
山西疫情概况
15-24岁青年疫情概况
• 艾滋病基本知识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modeficiency virus,HIV) 感染引起的以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种免疫缺陷病。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复制速度快,进
入人体后主要破坏具有免疫功能的辅助性T淋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5-24岁青年学生病例集中在大中专院校男生中
• 15-24岁青年学生先存活病例139例,死亡9例。 • 青年学生感染者以大中专院校学生(69%)和男性学生为 主(男女比12.9:1)。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疫情概况-2
截至2014年底,我国报告现存活感染者和病人500,679例,其中 病人204,683例。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疫情概况-2
按照报告存活 数分为6层, 山西属于第4 层; 属于艾滋病流 行第三类地区低流行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我省男女别艾滋病传播途径变化
男女均以性传播为主,男性同性性传播比例逐年上升;女性以异 性传播为主。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男男性行为人群感染率居高不下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西省艾滋病疫情概况-3
- 分布11个市118个县(区) - 男女性别比为2.6:1 - 年龄以20-39岁为主,占到
56.2%
山西省报告现存活HIV/AIDS地区分布 (截至2015年4月30日)
学校是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重要场所; 学校是向青少年传授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
所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意义重大。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AIDS)概述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CHINA LCA NEW HIRE ORIENTATION TRAINING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我国15岁到24岁的青年群体艾滋病疫情情况
二是传播途径基本以性传播为主: I. 青年人群性传播比例由2008年的55.3%增加到2014年 的94.5%,其中男性同性性传播的比例由2008年13.2% 上升到54.7%; II. 青年学生当中男性同性性传播的比例由2008年的 58.5%上升到2014年的81.6%。 三是全国各省都有青年学生感染者和病人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