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安全与个人信息隐私保护_王艳辉

合集下载

大数据环境下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对策建议

大数据环境下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对策建议
(2)政府管理目的应用。借助于对国民个人数 据、国民生活消费数据、交通数据等的收集和分析, 政府部门可以实现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的市场经济 调控,完善公共卫生安全防范,提升紧急应急能力, 完善社会舆论监督,实现智慧交通等。
(3)公益目的的应用。主要是针对医疗、科技 研究单位而言,即借助于大数据应用,对医疗、科学 技术发展做出之前无法实现的突破或改善。比如, 大数据分析应用的计算能力可以让我们在几分钟 内解码整个 DNA,从而使医疗人员制订出最新的 治疗方案。
安全责任等法律问题。最终从完善企业自治制度、增强信息主体数据控制权、规制政府的个人
信息处理行为、健全个人信息保护救济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个人信息;个人数据;隐私;隐私保护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9617(2019)02 - 016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5
第 15 卷 第 2 期 2019年4月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Social Science)
DOI:10. 13888/j. cnki. jsie(ss). 2019. 02. 005
Vol. 15 No. 2 Apr. 2019
大数据环境下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与 隐私保护的对策建议
魏 来,陈 洋
(沈阳工程学院 法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36)
摘 要:从文献研究入手分析大数据环境下个人信息的属性及应用,通过问卷调查在隐私内
容认知、隐私关注、隐私信任等方面得出结论,进一步分析个人信息利用过程中存在过度收集
个人信息、擅自披露及提供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交易市场不规范、个人信息收集方未尽到信息

信息系统权限管理的社会责任与道德规范

信息系统权限管理的社会责任与道德规范

信息系统权限管理的社会责任与道德规范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系统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信息系统权限管理作为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更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利益和秩序。

在信息系统权限管理中,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保护用户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信息系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信息系统权限管理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个人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和使用变得日益频繁,因此,合理、安全地管理信息系统权限显得尤为重要。

合法获取用户数据,严格控制数据权限,防止个人隐私被泄露和滥用,是信息系统权限管理的首要责任。

在这一点上,信息系统管理员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系统安全性,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信息服务环境。

其次,信息系统权限管理需要遵循道德规范,确保信息使用的合法合规。

信息系统的发展离不开用户的信任和支持,而信任建立在信息的合法、公正和透明使用之上。

因此,信息系统权限管理者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合法获取和使用用户信息,不得滥用权限、窃取用户数据或进行其他违法行为。

同时,信息系统权限管理者还应当积极引导用户合理、规范地使用信息系统,增强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和社会和谐。

此外,信息系统权限管理还需要关注社会公益和环境保护。

信息系统的发展和运行不仅仅影响到个人和组织,也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利益和发展。

因此,信息系统权限管理者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数字化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例如,加强对环境数据的监测和管理,提升信息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为构建绿色、可持续的数字社会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信息系统权限管理的社会责任与道德规范是保护用户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信息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遵循道德规范,才能够实现信息系统权限管理的良性循环,推动信息技术与社会的融合发展,实现数字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级信息系统监理师之信息系统法律与伦理

中级信息系统监理师之信息系统法律与伦理

中级信息系统监理师之信息系统法律与伦理信息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涵盖了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

然而,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涉及法律与伦理的问题。

作为中级信息系统监理师,我们需要了解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也需要秉持正确的道德伦理观念。

本文将就信息系统法律与伦理展开讨论。

一、信息系统法律1. 法律保护的信息系统权益信息系统涉及到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和处理等方面,因此在法律层面上,我们需要保护信息系统的权益。

这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产权、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

中级信息系统监理师应该积极宣导并遵守相关法规,确保信息系统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2.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在日常工作中,中级信息系统监理师应当了解并遵守数据保护法律法规,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性与隐私的保护。

3. 网络安全与犯罪行为随着信息系统的普及和依赖性的增强,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

中级信息系统监理师应当关注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与制定,并积极参与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置与防范,以保护网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二、信息系统伦理1. 遵循伦理准则与规范作为中级信息系统监理师,我们应当具备高度的伦理意识,遵循职业准则和道德规范。

这包括但不限于保守商业秘密、尊重用户隐私、诚实守信、公正公正待人等。

只有确保我们的行为符合伦理规范,才能建立良好的职业声誉并为信息系统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 不滥用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滥用可能导致对他人权益的侵犯。

中级信息系统监理师应当在执行职务时,严禁滥用信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非法获取他人信息、故意破坏信息系统等行为。

同时,我们也需要提高用户对信息系统滥用的意识,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和管理信息系统。

3. 保护公众利益信息系统监理师是社会责任重大的职业,我们要始终把维护公众利益放在首位。

当出现信息泄露、系统故障等风险时,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以最大程度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研究

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研究

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网络隐私权概述 (6)2.1 网络隐私权的定义 (7)2.2 网络隐私权的内容 (8)2.3 网络隐私权的法律属性 (9)三、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现状分析 (11)3.1 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 (12)3.2 相关部门职能的履行情况 (13)3.3 公民网络隐私权保护意识的分析 (15)四、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16)4.1 法律法规的滞后性 (17)4.2 执法力度不足 (19)4.3 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不明确 (20)4.4 公民自我保护意识的薄弱 (21)五、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完善建议 (22)5.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23)5.2 加大执法力度 (25)5.3 明确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 (26)5.4 提高公民自我保护意识 (27)5.5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28)六、结论 (29)6.1 研究成果总结 (30)6.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1)一、内容概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隐私权已成为当下社会亟待关注的问题。

网络隐私权是指个人在网络环境中对其个人信息、行为习惯、网络活动等享有保护其不被他人侵犯的权利。

虽然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将对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现行法律体系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本文将概述网络隐私权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法律中的地位,对我国现行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多个层面。

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法律的优点,如立法层次较高、覆盖面较广等;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如法律规定不够明确具体、执法力度不足等。

针对现有法律体系的不足,本文将提出完善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法律的建议。

包括: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层次,确保法律规定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率,严厉打击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违法行为;强化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意识;以及推动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跨境网络隐私权侵权问题。

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信 息. 但 是 甲应 用与 乙应 用 之 间存 在 着 某种 联 系或 者 同 源 , 或
者 同技 术 攻 击 者 可 以 利 用 乙应 用 而 获取 甲应 用 中人 们 发 布
量 的数 据 大数 据 在 传 输 、 储存 、 收 集 等过 程 中 出现 了安 全 与 隐 私 受 到威 胁 等 问题 。 为 了使 大数 据 具 有 良好 的发 展 前 景 , 各
上 的数 据 信 息量 已 经达 到 了近 1 0 ZB t ” 。 由此 引 起 了世 界 各 国 各 个领 域 的 重 视 。尤 其 重视 大数 据 中的 安全 与 隐私 保 护 问题 。
与 隐 私保 护 。有 学 者 提 出 , 在保护童虎数据安全与 惫 私时 , 可 以 利 用信 息理 论 以及 统 计 学 方 法 .基 于风 险 自适 应 访 问控 制
了 风 险 自适 应 的 访 问 控 制 技 术 . 对 用 户 访 问 的 数 据 进 行 安 全
使 得 各 种 数 据 呈现 急速 增 长 的状 态 。各 个 领 域 产 生 的 数 据 已
经 出现 了爆 炸 式 增 长趋 势 。根 据 统 计 显 示 , 2 0 1 5年 以 来 , 世 界
不足 。未 来仍 旧 需要 更加 深入 的研 究 匿 名社 交 网络 保 护技 术 。
渠 道 而 获 取其 想要 获 取 的数 据 。该 数 据 可 能 存 在 着 不 同的发
布 源头 例如h . - f  ̄ 在 网络 中通 过 甲应 用 而发 布 了相 关的 数 据
5 结 论
综 上 所 述 .信 息 技 术 以及 科 学技 术 的 快 速 发展 产 生 了 大
的 基 础上 . 对 大数 据 应 用 环 境进 行 分 析 。

网络安全法高票通过,明确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网络安全法高票通过,明确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网络安全法高票通过,明确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佚名
【期刊名称】《计算机应用文摘》
【年(卷),期】2016(000)023
【摘要】近年来,网络安全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

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发布了“网络安全战略”。

而近日,我国也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据悉,网络安全法是中国网络安全首部综合性与框架性的法律,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建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制度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总页数】1页(P6-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08
【相关文献】
1.魏亮:《网络安全法》强调个人信息保护助推“网络强国”落地 [J], 赵艳薇
2.全省检察机关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的调研报告 [J], 毛晓杰;唐燕蓉;
3.浅析《网络安全法》中的个人信息保护条款 [J], 李雅文
4.网络安全法获高票通过明确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J],
5.网络安全法获高票通过明确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教育行业也越来越依赖信息系统来支持教育教学、管理运营等工作。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信息系统安全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加。

教育行业在信息系统安全方面面临着保护学生、教职员工以及敏感数据的重要责任。

为了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与可靠性,教育行业需要重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2. 教育行业面临的安全威胁教育行业信息系统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安全威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网络攻击网络攻击是教育行业信息系统最常见的威胁之一。

黑客可以通过利用漏洞或网络钓鱼等手段入侵学校的信息系统,获取敏感数据或破坏系统正常运行。

2.2 数据泄露教育行业存在大量的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学籍信息等。

一旦这些信息被泄露,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如身份盗用、个人隐私泄露等。

2.3 外部攻击外部攻击是指来自其他组织或个人的攻击行为。

这些攻击者可能有经济或政治动机,他们可能试图获取敏感信息或对教育系统进行破坏。

2.4 内部威胁内部威胁可能来自教职员工或学生,他们可能滥用系统权限、窃取敏感数据或故意破坏系统。

3. 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框架为了加强教育行业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保护,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等级保护框架。

这个框架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安全政策和规范建立明确的安全政策和规范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基础。

安全政策应明确规定系统的使用权限、敏感信息的保护措施、对违规行为的处理措施等。

同时,需要教育机构制定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安全行为准则,提高他们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2 安全管理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

该机制应包括风险评估、安全策略制定、安全培训和演练、安全事件响应等环节,确保教育机构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安全事件。

3.3 技术安全控制技术安全控制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与信息隐私保护

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与信息隐私保护

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与信息隐私保护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系统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成为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然而,随着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和信息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确保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网络安全概述网络安全是指保护信息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攻击、破坏、泄露、篡改等威胁的一系列措施和技术。

网络安全的主要目标是确保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

信息隐私保护概述信息隐私保护是指保护个人隐私信息不被非法收集、使用、泄露、篡改等行为的一系列措施。

在信息系统中,用户的个人信息、操作行为等都属于需要保护的隐私信息。

信息隐私保护的主要目标是保护用户的隐私权,防止个人信息被滥用。

网络安全与信息隐私保护的关系网络安全和信息隐私保护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网络安全是信息隐私保护的基础,只有保证了网络安全,才能有效地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

同时,信息隐私保护也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网络安全不仅包括对信息系统硬件和软件的保护,还包括对用户信息的保护。

面临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和信息隐私保护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首先,网络攻击手段日益复杂,攻击者可以利用系统漏洞、病毒木马等方式获取敏感信息。

其次,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信息系统成为了黑客攻击的主要目标。

此外,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和隐私风险。

应对策略为了应对上述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来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隐私保护。

首先,应加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

其次,应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和运维体系,加强对网络攻击和泄露事件的监测和应急响应能力。

此外,还需要加强用户的安全意识和培训,提高用户对网络安全和信息隐私保护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重要信息系统是信息安全保障的头等大事

重要信息系统是信息安全保障的头等大事

重要信息系统是信息安全保障的头等大事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信息安全》
【年(卷),期】2012(000)010
【摘要】信息革命的强力推动,使得金融、电力、税收、交通、海关、电信等国家重要信息系统日益成为事关国计民生的“国之大器”,而保证这些网络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理所当然成为信息安全保障的“头等大事”。

【总页数】1页(P2-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J], 张瑞祥;谢卫;熊炜;李永刚
2.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J], 安宏
3.重要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评价研究 [J], 吕欣;郭艳卿;杨月圆
4.税务信息系统中信息安全保障的研究 [J], 林春松;
5.国家重要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巡礼电子税务:构筑信息安全新高地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数字时代个人隐私安全的保护研究

数字时代个人隐私安全的保护研究

数字时代个人隐私安全的保护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3)二、数字时代个人隐私安全现状分析 (4)2.1 个人隐私泄露的途径 (5)2.2 个人隐私泄露的后果 (6)三、个人隐私安全保护的技术手段 (7)3.1 加密技术的应用 (8)3.2 隐私保护算法 (9)3.3 其他技术手段 (10)四、个人隐私安全保护的法律法规 (11)4.1 国际法律框架 (13)4.2 国内法律框架 (14)4.3 法律法规的实施与完善 (15)五、个人隐私安全保护的社会参与 (16)5.1 企业和政府的责任 (17)5.2 第三方机构的角色 (18)5.3 公众意识的提升 (20)六、未来展望与建议 (21)6.1 技术发展趋势 (22)6.2 法律法规的完善方向 (24)6.3 社会参与的强化 (25)七、结论 (27)一、内容概览隐私泄露现状及危害分析:阐述当前互联网环境下隐私泄露的普遍现象,分析隐私泄露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如身份盗窃、金融欺诈等。

隐私保护政策与法规研究:分析国内外关于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研究现有法律的适用范围及其实施效果。

数字时代隐私保护技术探究:探讨当前隐私保护技术的最新发展,如数据加密、匿名化技术、区块链等,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用户隐私保护意识培养:研究如何提高公众对隐私保护的认知,引导用户养成良好的隐私保护习惯,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企业与政府在隐私保护中的角色与责任:分析企业在收集、使用和保护用户数据过程中的责任,以及政府如何制定和执行政策来确保企业遵守隐私保护规定。

国内外隐私保护经验借鉴:对比分析国内外在隐私保护方面的成功案例和经验,为完善我国隐私保护体系提供参考。

1.1 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信息的传播和获取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

在这个时代,个人隐私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网络黑客攻击到数据泄露,从社交媒体上的个人信息滥用到物联网设备的安全隐患,个人隐私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

中级信息系统监理师之信息系统监管与合规

中级信息系统监理师之信息系统监管与合规

中级信息系统监理师之信息系统监管与合规信息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和有效运行,需要有专业的监管和合规措施。

作为中级信息系统监理师,了解信息系统监管与合规的重要性和相关要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论述。

一、信息系统监管的背景与意义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系统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普及度不断提升。

然而,信息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合规问题。

信息系统监管的主要任务是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合规性,保护用户和组织的信息安全,维护行业的良好秩序,促进信息系统的健康发展。

二、信息系统监管的主要内容信息系统监管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法规合规:信息系统监理师需要深入了解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确保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运行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协助组织建立健全的合规框架和流程,进行合规性自查和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合规问题。

2. 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监理师需要制定和执行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政策和规程,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漏洞扫描,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应对安全威胁。

此外,还需要关注信息系统的备份与恢复机制,确保系统在遭受攻击或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3. 数据隐私保护:信息系统中涉及的用户数据和机密信息需要得到妥善保护。

监理师需要制定数据隐私保护策略,确保用户数据不会被非法获取和滥用。

在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数据隐私保护的原则和措施,如数据加密、权限管理等。

4. 业务流程规范:信息系统监理师需要对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管理。

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的规程和流程,确保信息系统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规范要求,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监理师还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业务流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和环境。

三、信息系统监管的挑战与对策信息系统监管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安全威胁不断增加、法律法规的适应性等。

信息系统安全与保密管理

信息系统安全与保密管理

信息系统安全与保密管理信息系统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承载着大量的数据和关键信息。

保护这些信息,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成为了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就信息系统安全与保密管理进行讨论,探讨相关的策略和措施。

一、概述信息系统安全与保密管理是指对信息系统进行保护和管理,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和泄露敏感信息。

其目标是确保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防止信息被非法获取、篡改和破坏。

二、信息系统安全与保密管理的重要性1. 经济利益:信息系统中存储的数据和信息往往关乎到企业的核心利益,一旦泄露或被篡改,将直接导致经济损失。

2. 法律法规:保护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是企业的法律责任,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将承担法律责任。

3. 信任建设:信息系统安全可有效建立用户和客户对企业的信任感,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信息系统安全与保密管理的策略1. 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中最基本的措施之一。

企业可以通过用户身份验证、权限控制和审计日志等方式来限制对关键信息的访问。

2. 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保护敏感信息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存储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可以有效防止信息泄露和篡改。

3. 安全审计安全审计是对信息系统安全状况进行监控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对系统日志和操作记录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4. 网络安全在信息系统中,网络是最容易受到攻击的部分。

因此,企业应该采取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网络安全监测等措施来保护网络的安全性。

5. 员工教育和培训员工是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环节,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行为直接影响到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因此,企业应该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四、信息系统保密管理的措施1. 硬件保密信息系统中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终端设备等硬件设备应该严格控制和管理,确保其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和使用。

2. 软件保密关键软件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应该进行严格的授权和加密,防止未经许可的复制和使用。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培训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培训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技术
防火墙技术
01
通过设置在网络边界上的访问控制机制,防止外部网络对内部
网络的非法访问和攻击。
入侵检测技术
02
通过对网络或系统中的异常行为进行检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并
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的联动
03
实现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协同工作,提高整体安全防护能
力。
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
数据脱敏与匿名化技术
数据脱敏
通过对敏感数据进行变形、替换等操作,使其在保留原有数据特征的同时失去 敏感信息,从而保护个人隐私。
匿名化技术
通过去除或替换数据中的个人标识符,使数据无法关联到特定个体,实现隐私 保护。
差分隐私保护技术
差分隐私定义
一种严格的隐私保护定义,要求在添 加或删除一条记录时,查询结果的概 率分布几乎不变,从而保护个体隐私 。
信息安全的标准
为了规范信息安全的管理和技术应用,国际和国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一系列信息安全标准,如ISO 27001(信息 安全管理体系标准)、ISO 27032(网络安全标准)等。这些标准为企业和组织提供了信息安全管理的最佳实践 和参考指南,有助于提高信息安全水平并降低风险。
隐私保护基础知识
02
隐私的定义与分类
隐私的定义
隐私是指个人或组织不希望被他 人知晓或干涉的私人信息和私生 活安宁。
隐私的分类
根据隐私的主体和内容,可分为 个人隐私和共同隐私;根据隐私 的载体,可分为数据隐私、通信 隐私、位置隐私等。
隐私泄露的危害与案例
隐私泄露的危害
隐私泄露可能导致个人信息安全受威 胁,如身份盗用、网络诈骗等;同时 也会对个人的心理和社会关系造成负 面影响,如骚扰电话、垃圾邮件等。

论《民法典》视野下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与利用

论《民法典》视野下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与利用

【人工智能与法治研究】论《民法典》视野下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与利用[摘要]《民法典》将个人信息仅作为一种民事利益并采用行为规制模式予以保护,将有利于协调个人信息保护与信息自由之间的冲突。

个人隐私信息属于隐私权与个人信息的重叠领域,在数字化时代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法律既要保障隐私信息主体的人格尊严和人格自由,又要促进信息业者对于隐私信息的收集与利用。

《民法典》第1034条第3款为隐私信息提供的单一的权利优先的保护模式,不仅难以为不同类型的个人隐私信息提供差异化保护,而且会削弱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基础。

在《民法典》视野下,个人隐私信息可以被划分为敏感隐私信息与非敏感隐私信息,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与利用应当结合社会的正常交往、交易关系以及公共利益三个因素,从而分别对《民法典》有关隐私权与个人信息条款进行动态化的阐释。

[关键词]个人信息;隐私权;隐私信息;权利规制模式;行为规制模式;场景理论[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AZD030)[作者简介]冉克平,法学博士,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2)。

[中图分类号]D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198(2021)05-0103-09冉克平一、问题的提出2020年初以来,新冠疫情的暴发使全球经济和社会生活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通过强制性地记录公民的行程轨迹、住宿信息以及社交对象等措施,利用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精准的疫情防控,不仅有效地引导了公众理性地抗击疫情,而且为政府迅速地防控疫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公众不仅在个人信息的收集上面临被过度采集的窘境并对许多机构形成了示范效应,如人脸识别信息采集的滥用,而且个人信息在储存、使用、公开等方面亦频频受到侵害,一些公民甚至遭遇网络暴力。

〔1〕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并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逐渐兼具个人隐私与个人信息的双重属性,是数据财产的重要来源,这些海量的信息或数据通过算法构成人工智能的基础条件。

信息工程中的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

信息工程中的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

信息工程中的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在当今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工程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从日常的社交娱乐到至关重要的金融交易,从便捷的在线购物到复杂的工业生产,信息工程的触角无处不在。

然而,在这看似便捷与高效的背后,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问题却如影随形,成为了我们无法回避的严峻挑战。

当我们在网络上分享生活点滴、进行工作交流或者享受各种服务时,大量的个人数据被生成和传输。

这些数据包含了我们的姓名、年龄、住址、联系方式、消费习惯等敏感信息。

如果这些信息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麻烦,比如骚扰电话、诈骗短信、信用卡被盗刷等。

那么,在信息工程中,到底是什么导致了隐私泄露和数据安全问题呢?首先,技术漏洞是一个重要原因。

信息系统就像一座复杂的城堡,即使设计得再严密,也难免存在一些未被发现的薄弱环节。

黑客们总是在不断寻找这些漏洞,一旦突破防线,就能获取大量的数据。

其次,人为疏忽也不可小觑。

比如员工随意设置简单的密码、将重要的数据存储在不安全的设备上、或者在未加密的网络中传输敏感信息等,这些不经意的行为都可能成为数据泄露的源头。

再者,恶意软件的侵袭也是一大威胁。

病毒、木马、间谍软件等,它们可能隐藏在我们下载的文件、访问的网站中,悄无声息地窃取数据。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又该如何加强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呢?从技术层面来说,加密技术是一道坚固的防线。

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即使数据被窃取,没有正确的密钥也无法解读其中的内容。

同时,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和漏洞修复,及时更新软件和系统,也能有效降低被攻击的风险。

在管理方面,企业和组织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明确员工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对于涉及敏感数据的操作,要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监控。

此外,法律法规的保障也至关重要。

政府应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对侵犯隐私和数据安全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同时,加强监管力度,确保企业和组织合法合规地处理用户数据。

信息系统管理与数据隐私保护制度

信息系统管理与数据隐私保护制度

信息系统管理与数据隐私保护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管理,加强对数据隐私的保护,确保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建立健全的数据隐私保护体系,保障企业数据的合法使用和保密。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全部员工和与公司有合作关系的外部机构、合作伙伴,适用于全部使用和管理公司信息系统的人员。

三、信息系统管理3.1 信息系统使用权限1.全部使用公司信息系统的人员,必需具备相应的使用权限并遵守相关规定。

2.使用权限分为系统管理用户和普通用户两类,依据工作职责和工作需求进行调配。

3.系统管理用户拥有对系统进行配置、维护和监控的权限;普通用户只能依照工作需求进行正常使用。

4.信息系统使用权限由信息技术部门负责管理,并依照岗位职责和需要进行调配和审批。

3.2 信息系统安全保护1.全部使用公司信息系统的人员必需加强信息安全意识,严禁利用信息系统进行非法活动和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

2.严禁擅自更改系统配置、删除或窜改系统数据、擅自安装未经审批的软件等行为。

3.全部使用公司信息系统的人员必需遵守信息安全策略和规定,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4.对于信息系统漏洞、攻击和异常现象,必需及时上报给信息技术部门,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3.3 信息系统备份与恢复1.信息技术部门负责对公司关键信息系统进行定期备份,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对于发生的系统故障、数据损失等情况,信息技术部门必需及时进行恢复,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全部使用公司信息系统的人员必需乐观搭配信息技术部门进行系统备份和恢复工作,确保信息的安全和完整性。

3.4 信息系统维护与更新1.信息技术部门负责对公司信息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稳定。

2.全部使用公司信息系统的人员必需搭配信息技术部门进行系统维护和更新工作,遵从相关操作规范和流程。

四、数据隐私保护4.1 数据分类与权限管理1.公司的数据依据机密性和紧要性分为不同等级,包含:机密级、秘密级、内部级和公开级。

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建设

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建设

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建设
王艳辉
【期刊名称】《兰台内外》
【年(卷),期】2010(000)006
【摘要】@@ 一、档案管理的网络化,是档案系统由传统馆藏建设向数字档案建设发展的要求rn1、纸质档案逐渐向电子档案过渡,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纸质档案具有的原生信息特点和其载体一起,构成了纸质档案特有的电子档案无法比拟的原始凭证作用:而电子档案以其现代化手段,在丰富信息存储量、输出、处理的方面有着纸质档案望尘莫及的高效、快捷优势,且档案信息数字化是建立数字档案馆的基础,网络的任何终端可以摆脱时空的约束,实现资源的共享.
【总页数】1页(P60)
【作者】王艳辉
【作者单位】靖宇县统计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探析如何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建设
2.如何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建设
3.高校档案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的意义与实现路径
4.高校档案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的意义与实现路径
5.高校档案管理网络化建设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的建议

关于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的建议

关于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的建议
于广辉;张羽
【期刊名称】《上海人大月刊》
【年(卷),期】2018(0)9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个人信息被记载在各种平台的数据库中,随时面临被泄露的风险。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黑客入侵网站非法获取;二是各行各业的内幕人员泄露信息。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已经形成了从非法收集、提供窃取、交易到交换等各个环节完整的利益链。

目前,国内尚未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因此针对个人信息外泄的处理也比较困难。

我们与市经信委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王晓萍、市经信委政策法规处的蔡朋朋以及信息化推进处的刘迎风经过认真调研后,发现以下问题:一是对企业采集个人信息的行为尚未形成完善的监管体系。

【总页数】2页(P25-26)
【作者】于广辉;张羽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锦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金融事业部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策略之反思
2.大数据时代的反恐情报工作与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研究
3.加强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几点建议
4.大数据时代我国个
人信息保护现状及建议5.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个人信息保护——兼评《民法典(草案)》人格权编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立思辰:立身数据安全管控

立思辰:立身数据安全管控

立思辰:立身数据安全管控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信息安全》
【年(卷),期】2016(0)5
【摘要】在首都网络安全宣传日上,安全新锐北京立思辰公司发布了用于移动办公的安全智能蓝牙手环和完全自主可控的安全认证网关。

【总页数】1页(P107-107)
【关键词】数据安全;管控;安全宣传;安全认证;移动办公;网络;网关;智能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09.2
【相关文献】
1.立思辰:数据安全管控专家 [J],
2.立思辰:商誉减值余波未平 [J], 薛宇
3.立思辰:商誉减值余波未平 [J], 薛宇
4.立身以广学为先立学以思政为本
——高中跨学科课堂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J], 王丹妮;李雅琦;王文强
5.致力于数据安全、工控安全和自主可控立思辰:数据安全管控专家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有效的组织架构
一个CPO+一个隐私部门+:
1. 法务 + 2. 信息安全部 + 3. 大数据中心 + 4. OPS + 5. 业务部门
职责:
1. 研究相关法律法规 2. 制定内部相关流程 3. 加强信息安全技术手段 4. 对业务功能进行决策 5. 隐私政策 6. 一切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事宜
四、信息系统设计
收集前:
(1) 隐私政策 (2) Privacy By Design
不该看的不看 不该传的不传 不该存的不存 不该用的不用 一切行为必须明示、尊重用户的知情权 和选择权 必须经过用户许可 ( 3 ) 软件的安全防护 防篡改,防逆向,防窃取,加固
收集中:保证传输过程的安全
加密算法 https 去标识化,匿名化 password非明文存储 Android Webview SSL 自签名安全校验,避免浏览器 所保存的密码、Cookie、收藏夹以及历史记录等敏感信 息被恶意盗用,从而造成个人信息被泄露。 ……
紧急预案处理:
“防不住”已、待解决问题
五、待解决问题
跨境问题
很多国家立法限制个人数据跨境转移 本地化vs全球化,例如:社交数据、电商
网络安全标准
没有统一的安全标准 鉴定机构,时效性
不同国家的法律冲突
企业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数据 管理标准?
数据真正的融合
企业外数据流动、真的能融合吗?
收集后:
收集内容与约定的一致,或自查自身业务收集的用户个人信息 抓包 旁路监听:20w通信模型、发现100多个异常通信模型 日志分析
访问控制监控 系统管理员、信息安全管理员、隐私审核人员三权分立 、互相监督、互相监管。 异常访问检测
服务器加固 服务器漏洞检测与补丁 开源系统漏洞检测与补丁 定制化开发 APT攻击检测 ……
一、挑战
一、挑战
一、挑战
数据滥用
数据泄露
一、挑战
用户个人信息关乎: 人身安全 社会安全 国家安全
二、GDPR
二、GDPR
长臂管辖
天价罚款
数据处理原则:
(1) 合法性、公平性、透明性
( 隐私政策 )
Text in here
(6)完整性、保密性 ( 数据泄露)
(2) 目的限定 ( 数据滥用 )
收集后:
防批量访问、导出 客服系统、不显示号码、通过平台一个一个操作 堡垒机
分级分类管理 建立公司级的数据血缘关系管理,目录级别->内容级别 统一对外合作接口监控管理 删除与销毁
数据共享 内部共享:原始数据不共享,清晰业务模式,模型后脱敏数据 外部合作:原始数据不共享,清晰合作目的,合同约束,接口提 供,接口访问异常检测
信息系统安全与个人信息隐私保护
王艳辉(wangyanhui@)
目录
一、挑战 二、GDPR 三、有效的组织架构 四、信息系统设计 五、待解决问题
一、挑 战
一、挑战
Block Chain AI
Big Data 万物互联
IOT
Cloud Computing Mobile Internet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
(5)存储限制
Text in here
(数据泄露)
Text in here
(4) 准确性 (用户权利)
(3) 数据最小化 ( 过度收集)
处理合法性:
主体同意
(一个或多个目的)
履行合同之必要
履行法律义务
(成员国法律)
重要利益
(数据主体&自然人)
公共利益
追求合法利益
(企业)
特殊数据保护:
儿童:关于直接向儿童提 供信息社会服务的,儿童 未满16周岁(但不得低于 13周岁)时,控制者应当 作出合理努力证明在此种 情况下已取得监护人同意 或授权。
特殊类型个人数据:指揭示种族或民 族出身,政治观点,宗教或哲学信仰 以及公会成员的个人数据,以及唯一 识别自然人为目的的基因数据、生物 特征数据、自然人的健康、性生活或 性取向数据。
基本义务
个人数据安全
重要数据影响评估
数据保护官
遵守“数据处理原 适当的技术和组织 数据保护影响评估
则”
措施保护数据安全
(DPIA)
设立DPO
保障“数据主体的 权利”实现
设计与默认的数据 保护措施
个人数据泄露向监 管机构报告(72小 时)
处理活动的记录义 务与处理过程安全 义务
跨境传输:
三、有效的组织架构
五、待解决问题
个人信息的使用和流动,一定会促进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一定会促进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同时,作为个 人信息使用者不能忽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当个人信息 保护与数据使用者利益发生冲突时,必须保证个人信息 的安全优先。
谢谢
刑事定罪和犯罪相 关的个人资料等。
数据主体的权利:
被告知权:信息透明度
(具体、必须明示、非默认 、不同目的;非直接来源不 超过1个月或第一次沟通)
访问权
(处理目的、种类、 存储期限、披露)
更正权
遗忘权
(链接、副本、复制)
限制处理
(质疑准确性、合法利益; 主体要求限制)
可携带权
反对权
自动化决策权
数据控制者和处理者:
三、有效的组织架构
企业发展:
追求利润,重视大数据开发利用 惩罚力度轻,轻视个人信息保护
推动个人信息保护,保证大数据产业的 健康发展,保证个人信息安全:
改变现有组织架构,建立自上而下管理机制
三、有效的组织架构
首席隐私官? 数据保护官(DPO)? 数据安全官?
直属于公司CEO管理,拥有用户数据最高决策权和监督权 有很强的执行力和推动力 将个人信息保护纳入信息安全管理范畴 决策个人数据在企业内外的流动,并监管 了解国内外法律法规、推动各个业务、各部门个人信息体系保护 建设 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流程、制度 了解企业所有业务,从产品设计初期介入,可以对业务say no 了解网络安全 了解互联网技术实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