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7)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提纲

第二单元

一、单元目标:

1.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品读文章的理趣和情趣。

2.了解文章介绍的科学知识,读懂文章说明的事理。

3.理清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揣摩说明事理的语言特点。

德育目标: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精神,培养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教材分析:

草木枯荣,大雁来去,恐龙无处不有,沙子极为致密,这些现象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本单元的课文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大自然的语言》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的浅显易懂,饶有趣味。《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大燕归来》抒发对大雁的喜爱之情。《时间的脚印》是一篇富有科普情趣的说明文,文章启示人们应该珍惜时间,并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释的事理;还要学会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讲究科学创新的精神,还可以学习正确的科学方法。阅读中要学会默读,并有一定的速度,能按要求筛选信息。

四、学情分析:

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语文基础又有了提升。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阐释事理的说明问,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了说明文,但是对这类事理性的接触较少。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的基础上,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释的事理;还要学会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五、教学课时安排

第五课一课时

第六课两课时

第七课一课时

第八课一课时

六、写作:《说明的顺序》

(一)学习目标

1、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2、写作中要视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3、通常情况下,一篇说明文往往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二)内容: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三)形式:写作修改并在班内展览。

七、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

(一)活动过程

1、确定宣传主题

2、搜集资料,撰写宣传文稿

3、制作宣传材料,开展宣传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NO.15)

5.大自然的语言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事物的特点。2.积累和学习一些物候学的知识,了解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3.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激发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搜集筛选信息,开展跨学科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一、知识链接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探究》、《物候学》等。

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叫做事物说明文;或阐明事理,叫做事理说明文。(1)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2)说明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应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

二、基础梳理

1.给加点字注音。

萌发(méng)翩然(piān)簌簌(sù)孕育(yùn)

谚语(yàn)区域(yù)酝酿(niàng)温和(hé)

载途(zài)候鸟(hòu)草长莺飞(zhǎng)(yīng)

销声匿迹(nì)

2.组词辨形。

衰(shuāi)(衰败)榆(yú)(榆树)

衷(zhōng)(衰肠)偷(tōu)(偷渡)

哀(āi)(悲哀)愉(yú)(愉快)

裹(guǒ)(包裹)渝(yú)(坚贞不渝)

3.解释词语或根据意思写词语。

次第:一个挨一个地。

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销:消失;匿:隐藏。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衰草连天:远望衰败的草和天空相接。

三、整体感知: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4.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物候:自然周期性的现象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物候学:研究物候现象的科学叫作物候学。

5.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单,容易学习,可以广泛运用在农业上。

6.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纬度因素、经度因素、高下差异、古今差异等。

7.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时间。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农业发展。

四、问题探究

8.本文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文章,但它的开头却没有直接说明什么是物候,而是描述了一些自然现象。作者这样开头有何用意?

课文开头第一自然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四季风景图。优美的语言像是一篇写景散文的开头。这样开头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吸引读者,并且在描写中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9.作者用“大自然的语言”做文章标题有什么好处?

本文用“大自然的语言”来做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不但生动形象、贴切风趣,而且比“简介物候学”一类的题目更新颖,更富有吸引力。

10.举例的多少要按需要而定,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甚至更多些。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两个例子呢?

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了两个例子,这是因为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地以为比内陆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比内陆反而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只举一个例子,读者还会以为有偶然性,举两个例子,读者就确信无疑了。

1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不能互换。这四个因素是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到时间又是一个排列顺序。这样安排使文章条理清晰,易于让读者接受。

五、品味语句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

..中苏醒

..过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