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到美妙的歌声》的分析与演绎
美妙的歌声教案(一)
![美妙的歌声教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03749ed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a.png)
美妙的歌声教案(一)主题:美妙的歌声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对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的积极影响。
2.学习不同类型的音乐和歌曲。
3.培养学生对美妙歌声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及步骤1.引入(5分钟)–播放一段美妙的歌曲,让学生静心欣赏。
–提问:你们觉得这首歌对你们的情绪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学生回答后,引导他们认识到音乐的力量,以及美妙歌声对人们的积极影响。
2.探究(10分钟)–分组讨论:请学生们讨论并列举出他们喜欢的不同类型的音乐和歌曲,并说明他们喜欢这些音乐的原因。
–请学生们在小组内向其他小组组员分享他们的喜好,并相互交流。
–收集并整理学生们的回答,做一张班级音乐喜好图表。
3.学习(15分钟)–分类介绍:向学生们介绍一些不同类型的音乐和歌曲,如: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民谣、摇滚乐等。
–播放一段代表性的音乐,让学生们体验不同音乐类型的特点和风格。
–请学生们选择一种他们感兴趣的音乐类型,并通过研究,了解更多关于这种音乐的知识,并准备分享给全班。
4.表达(20分钟)–学生分享:请学生们依次分享他们选择的音乐类型,并展示相关的信息和音乐片段。
–全班欣赏:学生们进行欣赏,并记录自己对不同音乐类型的感受和评论。
5.总结(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音乐对情绪与心理的影响、不同类型的音乐及其特点、对美妙歌声的欣赏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提出反思问题:你觉得美妙的歌声对你和他人有着怎样的影响?你希望将来能成为怎样的歌手或音乐家?拓展活动1.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收集一首他们认为最美妙的歌曲,并写下对此歌曲的感受和评论。
2.学生可组织音乐分享会,每个学生都分享自己喜欢的一首歌曲,让其他同学欣赏并交流感受。
以上教案旨在培养学生对美妙歌声的欣赏和表达能力,以及加深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从中体验到音乐的美妙与力量。
对不起,以上是我为您提供的完整教案。
由于markdown格式的限制,我无法继续为您提供补充内容。
我美妙的声音绘本读后感
![我美妙的声音绘本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6f97d9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19.png)
我美妙的声音绘本读后感【中英文版】"My Wonderful Sound Picture Book" is a delightful journey into the world of imagination and sounds.Each page of this book brings a new sensory experience, triggering emotions and memories.After immersing myself in its vibrant pages, I found myself captivated, not just by the stories, but by the powerful impact of sounds on our lives.Here are my thoughts on this enchanting picture book.---《我的美妙声音绘本》读后感:翻开这本充满魔力的声音绘本,我仿佛踏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音域世界。
每一页,都像是一把钥匙,解锁了记忆深处的一段旋律,唤醒沉睡的情感。
在这本书的陪伴下,我感受到了声音的魅力,它不仅仅叙述故事,更在无声处震撼人心。
在某个清晨,伴随着鸟儿的啁啾和露水的滴答,我打开了这本书。
一幅幅插图,搭配着简单却富有韵律的文字,将我带入了声音的海洋。
我仿佛听见了夏日的蝉鸣,感受到了秋风的萧瑟,那些平日里忽略的声音,在这本书里变得如此生动,如此感人。
某个午后,我沉浸在故事中,忘记时间。
书中描述的声音,有的温暖如阳光,有的清冷如月光,它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我不禁想,声音难道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画笔吗?夜幕降临,我合上书本,心中却依然回荡着那些美妙的声音。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每一个声音都有它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去聆听,去珍惜。
书中的每一处细节,都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声音的热爱和尊重。
音乐课《美妙人声》案例分析
![音乐课《美妙人声》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6679ff312b3169a551a454.png)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美妙的人声》案例分析单元教学内容说明这样写到:本单元是以聆听声乐作品为中心的欣赏课,其教学内容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欣赏曲;第二部分知识点:人声分类、声乐演唱形式、简介音乐家贺绿汀。
第三部分:感受与判断的实践活动。
对于这堂课除了上学期的教法外,到最终的录像课我使用了四种方案:时:第一课时:人声分类、简介音乐家贺绿汀;第二课时:声乐演唱形式即花样演唱。
第二课时《花样演唱》教学设计教学设想:改变教参设计的“专题声乐欣赏课”为“唱听结合的音乐实践综合课”,改变教参建议的“通过听赏来学习常见声乐演唱形式”为“通过参与实践演唱活动,感受总结出常见声乐演唱形式”,再把亲自体验后的知识在听赏、演唱中反馈出来,注重音乐的实践性。
教学目标:1、在教师的引导下实行变换形式的实践演唱,通过亲自的感受总结出不同的演唱形式。
2、通过欣赏《牧歌》等声乐作品的音乐片段,学会独立听辨齐唱、合唱等演唱形式。
3、通过演唱、听赏,能准确区分齐唱、合唱,并了解合唱的多种形式。
4、通过唱、听后的感悟,小组组合选择演唱形式实行“花样演唱”,能够大胆、自信地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参与实践演唱活动,感受总结出常见声乐演唱形式”,再把亲自体验后的知识在听赏、演唱中反馈、表现出来,形成唱-听-唱的音乐线条,注重音乐的实践性。
教学难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活动,协助树立准确的歌唱意识。
教学方法:感受、体验式演唱,启发、引导式听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类别:本课是唱听结合的音乐实践综合课。
结果教研员听后的感受是缺乏审美,而且标题也不贴切。
于是又实行了第二种方案:方案二:由教参建议的一课时改为两课时:第一课时:通过课本中的作品对人声分类及声乐演唱形式基础的学习掌握。
第二课时:通过课外搜集的声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所表现的情绪、意境,品味人声之美妙。
一、本课(第二课时)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音色、演唱形式的《牧歌》,感受不同体裁与形式的声乐作品所表现的情绪、意境,品味人声之美妙,进而激发学生探索美妙人声的兴趣,然后创设一个以听辨声乐演唱形式为主题的“感受与判断”的活动,巩固相关基础知识,提升鉴赏水平。
《我听到美妙的歌声》演唱分析
![《我听到美妙的歌声》演唱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471b07a32d7375a417809d.png)
《我听到美妙的歌声》演唱分析作者:寇新红来源:《当代音乐》2018年第09期[摘要]本文以咏叹调《我听到美妙的歌声》的演唱分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人物的角色塑造、演唱分析以及在声乐学习中重要价值的探讨,对该咏叹调进行更为艺术化的演唱处理,以求更准确地展现人物特点,更完整地诠释这首作品的艺术内涵。
[关键词]罗西娜;咏叹调;演唱分析[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9-0107-03[收稿日期]2018-04-23[作者简介]寇新红(1981—),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硕士,北华大学音乐学院教师。
(吉林 132011)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歌剧史上一部经典的喜歌剧作品,随着人们对意大利歌剧的了解,罗西尼这个名副其实的喜歌剧大师以及他精湛的喜歌剧艺术作品得到了人们的喜爱,《我听到美妙的歌声》是剧中女主人公一首经典的咏叹调。
在音乐院校,这是声乐歌者们尤为喜爱并传唱至今的一首作品。
一、罗西娜的角色塑造罗西尼笔下塑造的人物都具有清晰明朗的个性特征,《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罗西娜这一角色也不例外,就歌剧本身的故事情节而言,罗西娜是剧中唯一的女主角,其中《我听到美妙的歌声》是为罗西娜量身定做的一首咏叹调,更加突出了女主人公那鲜活的人物特点。
(一)罗西娜角色的性格特征罗西尼塑造的女主人公罗西娜,是一个美丽、活泼的姑娘。
人物出现在歌剧的第一幕第一场中间部分,她出身于贵族,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但爱情却不尽如人意,她在监护人巴尔托洛医生的监护下失去了自由,十分忧郁。
凡事都会受到巴尔托洛的怀疑和阻挠,巴尔托洛企图想拥有罗西娜得到所有家产,他贪婪、心胸狭隘,不想让任何人接触到罗西娜。
所以就连她手中的字条也同样遭到怀疑,百般盘问。
在整部歌剧的第一幕,伯爵爱上了可爱的女孩罗西娜,罗西娜也爱上了他,两个人互相爱慕。
伯爵想尽一切办法要见到心爱的人,不惜假扮军官和学生来蒙骗巴尔托洛医生与罗西娜见面。
《我听到美妙的歌声》演唱分析
![《我听到美妙的歌声》演唱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39a96c763231126fdb115e.png)
当代音乐2018年第9期MODERN MUSIC‘我听到美妙的歌声“演唱分析寇新红[摘 要]本文以咏叹调‘我听到美妙的歌声“的演唱分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人物的角色塑造㊁演唱分析以及在声乐学习中重要价值的探讨,对该咏叹调进行更为艺术化的演唱处理,以求更准确地展现人物特点,更完整地诠释这首作品的艺术内涵㊂[关键词]罗西娜;咏叹调;演唱分析[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9-0107-03[收稿日期]2018-04-23[作者简介]寇新红(1981 ),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硕士,北华大学音乐学院教师㊂(吉林 132011) 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歌剧史上一部经典的喜歌剧作品,随着人们对意大利歌剧的了解,罗西尼这个名副其实的喜歌剧大师以及他精湛的喜歌剧艺术作品得到了人们的喜爱,‘我听到美妙的歌声“是剧中女主人公一首经典的咏叹调㊂在音乐院校,这是声乐歌者们尤为喜爱并传唱至今的一首作品㊂一㊁罗西娜的角色塑造罗西尼笔下塑造的人物都具有清晰明朗的个性特征,‘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罗西娜这一角色也不例外,就歌剧本身的故事情节而言,罗西娜是剧中唯一的女主角,其中‘我听到美妙的歌声“是为罗西娜量身定做的一首咏叹调,更加突出了女主人公那鲜活的人物特点㊂(一)罗西娜角色的性格特征罗西尼塑造的女主人公罗西娜,是一个美丽㊁活泼的姑娘㊂人物出现在歌剧的第一幕第一场中间部分,她出身于贵族,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㊂但爱情却不尽如人意,她在监护人巴尔托洛医生的监护下失去了自由,十分忧郁㊂凡事都会受到巴尔托洛的怀疑和阻挠,巴尔托洛企图想拥有罗西娜得到所有家产,他贪婪㊁心胸狭隘,不想让任何人接触到罗西娜㊂所以就连她手中的字条也同样遭到怀疑,百般盘问㊂在整部歌剧的第一幕,伯爵爱上了可爱的女孩罗西娜,罗西娜也爱上了他,两个人互相爱慕㊂伯爵想尽一切办法要见到心爱的人,不惜假扮军官和学生来蒙骗巴尔托洛医生与罗西娜见面㊂‘我听到美妙的歌声“就是罗西娜听到伯爵在她窗前向她示爱一展歌喉之后所唱的一首咏叹调,以此回应了伯爵的爱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和对爱情的渴望与忠贞㊂伯爵的歌声打动了她,这个美丽的少女更加确定了眼前的爱情,坚定地追求自由美好的生活㊂罗西娜心中已经爱上了伯爵,字条就是写给他的信㊂然而在随着剧情不断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过程中,罗西娜的聪明睿智也不断体现了出来,她为了自己的爱情不惜一切代价,运用自己的小小智谋把巴尔托洛戏弄了一番,从而显示了罗西娜聪明过人㊁机智敏锐的一面㊂罗西尼在刻画罗西娜这一人物时,罗西娜本人的性格特征,不光在剧中与其他人物的关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剧情的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㊂费加罗是剧中的一个幽默且爱管闲事的理发师,无疑他是罗西娜和伯爵的连线人,罗西娜充分地发挥了她的聪明才智与费加罗完美配合,并早已写好书信,这一不引人注意的小小举动,使得费加罗心感惊讶,更加体现了罗西娜的聪明才智和她对爱情的坚定信念,内心对理想的追求,主动积极地争取自己的幸福,而不是坐以待毙㊂最初罗西娜并不知道林多罗就是伯爵,但两个人的眼神注定要演好这场戏,借此机会摆脱巴尔托洛获得自由,不再受到拘束和监管㊂此时的罗西娜那聪明机智㊁调皮的性格显露无遗,从她那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中不难看出她心灵上的纯洁和天真的一面,同时她也成为了整个剧情的一个重要角色,没有她的配合,喜剧效果不会达到高潮,她的计划也就无法实施,与伯爵和费加罗的配合使玩弄巴尔托洛这一幕达到了非常完美的喜剧气氛㊂语言㊁行动㊁眼神甚至他们的音色变化都为喜剧效果增添了色彩㊂罗西娜这一唯一一个剧中的女主角,她贯穿于整部歌剧之中,她的作用不可小觑,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㊂罗西尼成功地塑造了这个敢爱敢恨㊁美丽纯洁㊁勇敢机智的罗西娜形象㊂(二)罗西娜角色的唱段特点罗西尼的作品多以喜歌剧为主,旋律流畅清晰,优美701华丽㊂咏叹调‘我听到美妙的歌声“其旋律大气明朗㊁简洁明快㊁优美流畅,节奏轻快㊁活泼,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女主人公的活泼美丽㊁勇敢机智,追求爱情的迫切心情和坚韧不拔的十足信心㊂并采用了较多的切分音㊁装饰音㊁三连音和音阶式的创作手法㊂咏叹调的前奏就以切分音的形式出现,加有少许的颤音,随后相继而来的三十二分音符和六十四分音符交替连贯地进行,此旋律一出,就有一种轻快愉悦的感觉,似乎罗西娜的人物形象即在眼前㊂随着这段动听的旋律,整首咏叹调出现了装饰音㊁三连音㊁音阶形式几种形式,为本身就流畅优美的旋律增添了许多微妙的色彩㊂唱段的开始有几处作曲家采用了切分音和三连音的表现形式,切分音大气㊁稳定,是感情的一种表现,三连音是一拍中的三个音要唱得均匀平等,像是在诉说㊂随后出现装饰音,装饰音是在原本音的基础上加了一个音,而这个音要求歌唱者只要碰到那个音且极快速转回原来的音,显得更加巧妙㊁恰到好处㊂这三种形式相互呼应,听上去旋律既有规律性又小巧动听,使女主人公那单纯㊁羞涩的内心显露无遗,同时乐队也附和着这样的旋律进行烘托,更加凸显了罗西娜俏皮可爱㊁机灵聪慧的一面,也展现了她那温柔得体的人物形象,轻快的节奏却不失婉转旋律的美,罗西娜每一处三连音的出现都为她那机智调皮的个性再一次定格㊂二㊁咏叹调‘我听到美妙的歌声“演唱分析(一)‘我听到美妙的歌声“演唱技巧的灵活性运用罗西尼的这首咏叹调别具风格,是具有高难度却又恰到好处的作品,要求演唱者具备一定深厚的演唱功底和卓越的演唱技巧,包括气息的流动性,音色的巧妙变化,其中几处高难度的花腔和华彩段落能够充分地展示演员个人的声乐技巧,同时还要把握住人物的性格,准确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波动,而且要唱得优美流畅又十分清晰㊂这段咏叹调整体分为两个阶段,歌唱部分的开始以平稳诉说的形式出现,女主人公在讲述她对林多罗的爱慕和深深的眷恋,林多罗的歌声回响在她耳边使她的心无比激荡,此时需要比较稳定的气息,自然的流动性,只需在声音上落下来即可,语气要自然㊁准确有弹性,要与此时的情绪表达相一致㊂到了她反复呼唤林多罗的那句 啊,林多罗,我的情郎我愿占有你的心房”,出现了音阶式的旋律,也因罗西娜是一个少女的形象,此时的音色可以稍明亮些,作曲家标示f, do”要强一些出来,气息流动的同时不要放太多的气,声音圆润一些,与开头的叙述有一个小小的对比㊂这一个微妙的小变化顿时体现出罗西娜那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情绪,为即将出现大跳的音阶式花腔旋律做好了铺垫㊂乐队则是采用了简洁的柱式和弦,它随着女主人公内心的情绪变化而变化,起到了持续烘托的效果㊂紧随其后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罗西娜想到了阻碍她的那位监护人,顿时情绪上有所变化,气愤㊁无奈,但她相信自己会办妥当㊂这两小句起到了过度的作用,在语气上要稍加一些无奈忧愁,语言干脆坚定,词要唱得干净清晰㊂紧接着又回到了罗西娜思念情郎的情节中,这时更多的音阶音此起彼伏,出现了跳跃性的旋律,这需要一个漂亮的音色, si lindoro”可以再次渐强,然后逐渐收回并快速下来,下来的声音不要松垮,声音的色彩也要保持住,到 mio sara”可稍加些激动的语气㊂这也是歌唱者展现技巧的地方,要唱得连贯㊁轻巧,同时富有情感㊂随着这几段的炫技,逐渐升到了全曲中的第一个高潮部分,也就是第一阶段的华彩段落,它也是第一部分的一个亮点㊂这段看似简单的加有跳音的小高潮实际上是非常难唱的,在我看来它是一个极为漂亮㊁绚丽的一段华彩㊂华彩段落是演唱者展示声乐技巧与个人魅力的一种方式,可自由㊁即兴地发挥到极致,展示与众不同的一面㊂这期间乐队是休息的一个状态,歌者需要更多的气息流动,华彩的起点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精神上是兴奋的,无论是声音上的控制,气息的流动,激动的情绪都缺一不可,在情绪高昂振奋的同时,声音要随着大量气息的流动而自然上行跳跃,情绪激动的同时音要唱准,从 lo-gio-ra-i”开始,lo弱起然后强出来再减弱,到 ah ”再强出来,但不要过于太强,跳音在有意识的情况下准确跳动,颗粒感要均匀,声音要高度集中,此时身体要积极起来,越是上行花腔就要给予足够向下的力量,音越高越要往下,逐渐加大气力,延长音要唱得饱满洒脱㊂因华彩段落基本上都用 啊”来完成,因此音色一定要统一不能里出外进不成一线,不需要更多的语气修饰,声音明亮透彻,花腔精准一气呵成㊂这段炫技能够充分体现罗西娜那颗纯洁无瑕的心,迫切地渴望爱情的来临,对即将到来的爱情充满了无比的信心㊂歌曲随着乐队的不断烘托和演唱者的完美结合,把这一整个唱段逐渐推到了高潮点,词中反复了 我多么温柔,多么娴静 若有谁将我冒犯干扰我的计划,我就像毒蛇般狡猾,我有着千百条绝妙的好办法,我的手段千变万化”㊂赞美结束的同时,决心和勇气随之而来,可以看出作曲家在创作上费尽心思,这段将罗西娜的自我夸赞和她坚定的信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全曲推向高潮㊂但到了反复段落,在乐队紧密贴切烘托的同时,人物的内心已达到了一个极为波动的状态,一层一层地递进一层一层地深入,旋律更加带有跳跃性,在前段的基础上加有更加夸张的处理,大量的花腔采用了音程的快速级进和跳进,大大给予了演唱者自由发挥的无限空间㊂与此同时,大小炫技不断出现,因节奏加快,速度极进,歌词的反复要更加注意清晰度,节奏快速且词又多,更要吐得清楚简洁,语气铿锵有力,坚定不移㊂音乐进行的同时会出现倾向性,在ma-se-mi换气后变了一个色彩,跟前面的对比更强,此时的音色可随着激动的情绪和内心情感做变化,上801当代音乐㊃2018年第9期行音阶随激动的情绪更加大胆地做明亮的处理,下行的音阶可以突出重音,比如 vi-pe-ra-sa-ro”每一个字头都可以加重音的处理,到花腔再轻巧,然后到 fa-rogio-car”再加点力量,更能体现罗西娜的兴奋㊁激动,越想越有信心的迫切心情逐渐加强,面对困难从容不畏惧的坚定意识㊂多处的炫技需大量的气息流动甚至要盖过声音,气息要拖着情感流动,声音才有生命力㊂在气息的基础上音色加以更巧妙的变化, 有时作曲家在谱面上写的f和p,不仅仅是表现强弱音量的问题,还常常是表示一种声音色彩上的变化”,音色可随此时的情绪做处理,情绪越激动声音的色彩可靠前一些,中低音唱得稍暗一些,不用那么明亮,可因个人的表达方式调整音色,尽量将音色控制到既不失厚重又光彩亮丽,声音做到收放自如,张弛有度,高音一点即透不能犹豫㊂通过音色的巧妙变化更能体现出女主人公的少女般情怀和那颗坚定的心㊂(二)演唱情绪的把握1.情绪与理智的平衡歌唱的情绪是演唱者表达作品时情感的一个宣泄,随剧情戏剧性的变化而变化,它是一个极不稳定的状态,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情绪表达,时而平静又伴有起伏,甚至于大线条的波动,平静的段落不需要大的情绪波动,自然放松就好,而随着歌曲不断地攀升或起伏,自然在情绪上会越来越激动,在动之以情的同时却不能失去控制,不能说不顾一切为了宣泄情感声音随之出现误差㊁纰漏,反而会影响声音的质量,忽略了技巧的运用,丧失了对技巧技术的把控,要更好地把声音的技巧和情感相结合起来,情感压抑的时候要学会克制㊁忍耐,但到了爆发的时候也要留有余地,这才是情绪与理智要追求的一种平衡㊂其中第一部分 啊,林多罗,我愿占有你的心房”出现了四次,第一次出现,虽然有情绪但不能夸张,内心的控制极为重要,巧妙地将声音放到合适的位置,委婉地表达思念情郎的心情就可以了㊂紧接着又一句 啊,林多罗 ”出现了四组快速下行的音,干脆利落表达了在上句的基础上情感逐渐递进,情绪也应把控好㊂随后,再一次呼唤心爱的人, 啊,林多罗,啊,林多罗”,这两次的呼唤明显要比前面的更加激动,这时女主人公的情绪已逐渐达到了欣喜的状态,内心已掩盖不住激动感,展现出她那份洒脱又害羞的一面,声音要更加小心,因为一不注意,这个时候某些音在控制不住的情况下就会偏离歌唱的状态,有些歌唱者对这首作品的驾驭能力还是有限,单单情绪表达出来了,甚至过于表达,注重情感的爆发而忽略了对声音的要求,放纵声音的质量,随它出什么样的声音,只要情绪到位就可以了,才导致出现了连接大段花腔失控失色的情况,失去头脑的理智,而不考虑声音的修养㊂那么这两句呼唤林多罗的小段花腔唱的时候要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声音有力的同时又需要含蓄稳重,作曲家采用了模进的对比手法,第二句比第一句处理得更加激动一些,但情绪不要过,要合理适度地做情绪上的处理,反倒更能表达出人物内心的热切期盼㊂2.情绪与情感的协调性歌唱的情绪能够体现内心的情感,不同的情感产生不同的情绪,一个是内在的一个是外在的,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㊂歌唱者的情绪表达直接透露着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作品的表达自然要与当时的情节相符㊂罗西娜本身就是一个活泼开朗㊁坦率聪慧的姑娘,当然在面对自己幸福爱情的时刻会不顾一切地竭尽所能㊂那么唱段中人物内心是什么样的情感,自然就要表现什么样的情绪㊂作曲家之所以在这首咏叹调中运用了多处的反复,让人听起来似乎没什么大不一样,但每一次的重复段都会有不同的小变化,是女主人公内心情感的一个递进,反复一次情感越浓,情绪自然地随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㊂比如说开始部分,罗西娜是处在思念情郎的一个状态,内心是羞涩的并且有一种幸福感,此时的情绪就应表现得适度,要与内心相吻合,声音不能唱得僵硬没情感,情绪表达完全不一样,这样自然在听觉上会给人一种错觉㊂有些学生演绎这首作品时,往往在表演上歌唱的情绪和内心的情感不是统一的,本来心中是思念情郎,但通过情绪表达的却是冷淡,或是无表情㊂结 语咏叹调‘我听到美妙的歌声“起初是为女中音谱写的,后来被作曲家改写成女高音版本,无论在教学或舞台实践上,它都是一首极具特色的训练抒情花腔女高音和女中音的作品,无论对歌唱者的演唱技巧㊁节奏感㊁乐感,还是舞台表现力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训练各种技巧,包括气息的流动性㊁语气的运用以及不同状态情况下音色的变化,无论是花腔还是各种长短乐句的华彩都是比较完整的,能够增强学生在声乐演唱上的乐感和对其作品更加清晰的节奏感,以及因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舞台上的表现力等方面㊂[参考文献][1]俞子正.歌剧长河 从达芙妮到图兰朵[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2]邹建平,施国宪.罗西尼[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7.[3]陈立新.唱片中的罗西尼[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4]尚家壌.欧洲声乐发展史[M].北京:华乐出版社,2011.[5]李晋玮,李晋媛.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责任编辑:刘露心)901寇新红:‘我听到美妙的歌声“演唱分析。
幼儿园小班主题优质课教案《美妙的声音》及教学反思(共五则)
![幼儿园小班主题优质课教案《美妙的声音》及教学反思(共五则)](https://img.taocdn.com/s3/m/c110ac2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1f.png)
幼儿园小班主题优质课教案《美妙的声音》及教学反思(共五则)第一篇:幼儿园小班主题优质课教案《美妙的声音》及教学反思《小班主题优质课教案《美妙的声音》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主题由来:在近两周的时间里,每当老师与幼儿一起进行音乐活动后,就会有许多的幼儿,争强着来到钢琴前,用自己的小手快速的触摸着琴键,在多数幼儿自由的敲击后,使之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紧接着,我们班上了一节音乐活动《身体的声音》之后,多数幼儿就在班上探究起声音来,一会儿敲敲这儿,一会儿碰碰哪儿,有的幼儿还说:“快听,这个声音好听!”……看着孩子们对声音这么感兴趣,我就决定与孩子们一起来研究声音。
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让幼儿懂得通过敲击、拍打、撞击等方法,可发出声音。
2、让幼儿知道噪音听起来很不舒服,我们要远离噪音或不发出噪音。
问题板块:幼儿的问题:1、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2、什么是噪音?3、为什么音乐好听?噪音不好听?老师提示幼儿的问题:1、声音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好处?2、我们为什么不能长时间听噪音?3、我们怎样减少噪音?主题壁报:1、可以把能发出好听和不好听声音的物体画下来贴在墙上,让幼儿知道什么声音好听,什么声音不好听,不好听的声音应少听或不听。
2、请幼儿自己把人们听噪音后的感受和听好听声音的感受画下来,贴在墙上,提示幼儿不发出噪音。
区域游戏相关内容:1、科学区:增添生活中常见的可以发出声音和不能发出声音的物品,如:易拉罐、铁钉、海绵、区别针、纸、塑料盒、笔、珠子、石子、各种豆子等,让幼儿在实验中了解不同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2、音乐区:丰富乐器,如:洋琴、响板、木鱼、手铃、铃鼓、撞钟、三角铁、鼓、录音机等等。
让幼儿用录音机录下幼儿唱歌的声音或各种乐器的声音,了解声音的不同。
家园合作:1、与幼儿一起搜集有关声音的资料,带到幼儿与小朋友共同分享。
2、在生活中,提示幼儿不发出噪音或远离噪音,减少噪音对幼儿的伤害。
探析咏叹调《美妙的歌声随风飘荡》的演唱风格
![探析咏叹调《美妙的歌声随风飘荡》的演唱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ad3f867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e.png)
部分乐段行进过程中主要运用的速度是“行板”,罗西尼在创作伴奏过程中运用了主和弦以及属七和弦,这种伴奏形式极具歌剧特色,同时还具有较强的音乐张性,带给听众一种跳脱的音乐盛宴。
在第一个乐段当中,曲式结构主要有A、B两个部分所组成,是一种再现形式的曲式结构。
整个乐段的旋律结构十分平整,整体部分包含了四个乐句,因此作品整体的旋律以及调性都是围绕F大调所展开的,同时在每一个部分都进行了重新整合。
左手演奏部分主体是柱式和弦,呈现出的节奏紧密而又不缺章法。
在B乐段当中主要包含了三个乐句,调性延续了作品整体的F大调,在主旋律伴奏方面也出现了相应变化,逐渐变化为更加平稳的八分形式旋律。
在第二个乐段当中,曲式结构主要通过同一音符反复运用的形式组成,所反复运用的音符则主要是十六分音符。
这部咏叹调的第二个乐段整体并不是规整度较高的乐段,其与第一个乐段之间彼此形成相对强烈的前后对比,同时也是在第一乐段的基础上完成了音乐的补充以及情感的延续,使得第一个乐段与第二个乐段之间不仅仅具有音乐方面的规整性,同时也存在了音乐方面的彼此对行性,使得音乐整体更加和谐统一。
在第二段部分音乐当中,是B乐段的单二部曲式。
这段音乐当中主要包括c、d、d1几个部分。
在c段当中主要融入了十六分形式的音符小节,同时在此基础上融合了装饰音元素,使得整个乐段呈现出较弱的规整性,这些极具对比形式的音符也使得音乐整体更加富有生机,展现出音乐旋律的规整性。
d段当中主要包括了五个旋律内容,同时还将模进的艺术手法融合其中。
例如第76小节当中所运用的模进手段包含了三度模进、第78小节当中所运用的模进手段包含了二度模进、第82小节所运用的模进手段是与旋律音符相反的模进方向。
d和d1两段音乐的前面部分类似,只有在结尾部分出现差异,在高音区部分运用了十六音符的行进方式,使得歌曲的整体展现出更强的歌剧特征。
《美妙歌声随风飘荡》这首咏叹调作品是花腔作品当中具有代表性质的作品之一,其整体节奏十分欢快,在流畅的基础上又富有较强的幽默色彩,前后反复变化的节奏音符使得整首作品更加富有张力。
美妙的歌声
![美妙的歌声](https://img.taocdn.com/s3/m/08dddd5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5.png)
美妙的歌声引言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的组合与节奏的变化,表达出丰富的情感与思想。
而歌声,则是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表达形式。
美妙的歌声不仅能够感动人心,也能够激发人们的思考与创造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美妙的歌声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以及它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性。
美妙的歌声的影响美妙的歌声能够迅速打动人们的心灵,并引发强烈的共鸣。
它不仅能够给人带来愉悦和舒适的感受,还能触动我们深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
美妙的歌声通过音乐的力量打开人们的心扉,让人们将自己的情感与歌声相融合。
当我们聆听到美妙的歌声时,我们可以感受到歌手所传递的情绪和表达的意义,这种情感的传递令人感到心旷神怡。
并且,美妙的歌声还可以带给我们力量与勇气。
当我们陷入低谷、疲惫或无助之时,一个动听的歌声能够给予我们激励和支持,让我们重新振作起来。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社交场合中,美妙的歌声都具有凝聚力,可以让人们团结在一起,共同创造美好的事物。
美妙的歌声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性美妙的歌声在不同文化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反映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
它是人们通过音乐来传递特定文化信息和情感的载体。
在一些文化中,歌曲是人们传承和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一种特定文化的符号和象征。
歌曲通过特定的旋律、歌词和节奏,将文化信息传递给人们,并且在社会中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
不同文化中的美妙歌声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体验。
比如在非洲部分地区,人们通过歌声表达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活的热爱。
而在亚洲一些地区,古老的民族歌曲则展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柔情和思乡之情。
当人们在不同文化之间交流时,美妙的歌声成为一种桥梁,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尊重彼此的文化。
美妙的歌声的魅力美妙的歌声不仅仅是音乐的表演,更是一种艺术的体现。
歌手通过自己的歌声,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融入到音乐中,将其传递给观众。
一首美妙的歌曲,不仅仅是音符与歌词的结合,更是灵魂的抒发与情感的宣泄。
我听到一个美妙的声音钢琴谱
![我听到一个美妙的声音钢琴谱](https://img.taocdn.com/s3/m/4e37ede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1.png)
我听到一个美妙的声音钢琴谱《《我听到一个美妙的声音》我听到一个美妙的声音》(又译为《我心中有一个声音》)是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女主人公罗西娜咏唱的一首抒情曲,是最能展现女高音特色和花腔技巧的世界名曲之一。
《塞维利亚理发师》由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根据剧作家斯泰尔比尼的戏剧脚本《费加罗的三部曲》的第一部谱写而成。
1786年,天才音乐家莫扎特曾根据此脚本的第二部谱写了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三十年后,罗西尼又在时间上倒回去谱写了脚本的第一部,所以有费加罗这人物故事情节的歌剧共有两部,都是世界歌剧的名篇。
《塞维利亚理发师》以轻松幽默的笔调,叙说了如下的故事:在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城里,年轻的伯爵阿尔玛维瓦爱上了美丽的罗西娜姑娘,化名为贫穷大学生林多罗,常常在她的窗下唱小夜曲示爱。
深闺中的她,为他的深情所感动,也爱上了他。
罗西娜有一笔数目很大的遗产可以继承,巴尔托洛医生是她的监护人,为了占有美丽的她和这一笔财产,也想讨罗西娜做老婆,对她管教特别严,总是想方设法禁止她同林西罗来往,连到住屋的阳台站一下都受限制。
所以这对心心相印的青年男女,虽身在同城,却是咫尺天涯。
城里有一位叫费加罗的理发师,机智聪明,性格幽默活泼,人缘特好,点子也特别多。
林多罗便向他讨教接近罗西娜的办法。
费加罗先是让他扮成喝醉酒的军官,以借宿为名(当时的军队有这种特权)接近罗西娜。
可是因巴尔托洛在预防罗西娜同林多罗接触方面警惕性特别高,这事被觉察而败露了。
费加罗又让林多罗扮成音乐教师,以教唱歌为名去与罗西娜相聚,也没有成功。
巴尔托洛经过这两桩事,怕夜长梦多,决定先下手为强,马上与罗西娜结婚。
可是,此时费加罗已想出更有效的点子对付他,终于撮合了这对男女的姻缘。
《我听到一个美妙的声音》这首歌,抒发了罗西娜在闺房里回味听林多罗小夜曲萌发而起的两种不同感情。
在歌曲第一部份中,开头舒缓、婉转、美丽,抒写了林多罗那温柔声音带给她的甜蜜回忆,表达了与之相爱的决心。
美妙歌声和谐艺术的体会
![美妙歌声和谐艺术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aed0b3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6.png)
美妙歌声和谐艺术的体会人类的音乐起源可以追溯到至少4万年前,随着文明的进步,音乐也不断地发展变化,形成了各种形式和音乐类型。
其中,歌曲作为一种最基本的音乐形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歌曲的旋律、歌词、情感,无不让我们为之动容。
美妙的歌声是人们最独特和美妙的声音之一,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情感,不仅是人们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妙歌声,不仅是声音的组合,更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
歌唱,需要的不仅是嗓音的好坏,还需要唱技的掌握、歌曲情感的表达、歌曲风格的把握,以及舞台表演的细节补充等等。
能够唱好一首歌,需要音乐人对歌曲的深入理解和对音乐表达的敏感和领悟力。
因此,可以说美妙歌声是音乐人对自己和聆听者情感交流和艺术表达的完美结合,是一种充满艺术魅力和生命力的表现形式。
美妙歌声所带来的情感共鸣,是人类音乐艺术的一个独特之处。
听众在倾听歌曲时,会同化到歌唱者的情感和情绪中,产生共鸣。
当歌曲所传达出的情感与听众的情感相同或相似时,便会引起听众的共鸣,产生一种愉悦、感动和感慨的情感体验。
而这种情感共鸣是在音乐和歌唱艺术所带来的艺术魅力和情感表达上形成的。
美妙歌声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嗓音技巧和音乐性,还在于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歌曲所传达出的情感是人类音乐创作与表达的核心所在,歌唱者只有在把握住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的同时,才能够更完美地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
无论是欢快的流行歌曲、抒情的情歌、慷慨激昂的民族歌曲,还是悲伤的哀乐,均能够引起听众的感动与共鸣。
歌曲的情感在美妙歌声的表演中得以完美地传达出来,更加增强了音乐的感染力和传播能力。
在歌曲、歌唱者和听众之间,形成了一种情感流转和共鸣。
美妙歌声和谐艺术的体会,是人类音乐艺术的最高境界。
通过歌唱艺术的表演和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人们能够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体会到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共鸣和感动。
美妙歌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娱乐和消遣,也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食粮,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和美好的情感。
《美妙的歌声》精品课件3
![《美妙的歌声》精品课件3](https://img.taocdn.com/s3/m/bd4803b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9.png)
同学们你们认 为什么样的歌声是 美妙的呢?
听赏
美妙的歌声
美妙的歌声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层:歌声的语言美。 歌声的语言美指得就是歌声与语言具有的共同的美,就是说是 个的语言要押韵。
美妙的歌声应该是这样的
第二层:歌声的旋律美。 歌声与语言的最大差别是歌声具有旋律性。
美妙的歌声的好处
美妙的歌声能给人带来愉悦,缓解人的疲劳,对 人的身心具有很好的帮助。
下课!
听到的这首歌,歌名叫《美妙的歌声》。你们听 了之后有什么感觉呢?
歌词欣赏
我们唱一支歌 你们来和, 歌声呀 多响亮 美妙动听,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啦。
教师范唱
请跟老师唱!
歌曲听赏
视频听赏
歌曲表演
跟着音乐,一起来表演吧!
同学们可以跟着音乐打节拍,看看《美妙的歌声》 是什么拍子的呢?
同学们,你能 举例说出几首你认 为很美妙的歌声吗?
我的歌声里高潮技巧分析
![我的歌声里高潮技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06e0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3.png)
我的歌声里高潮技巧分析《我的歌声里》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华语歌曲,由曲婉婷演唱。
这首歌曲具有很多令人难忘的高潮技巧,下面将详细分析这些技巧。
首先,在整首歌曲中,高潮技巧的使用非常巧妙,不仅增加了歌曲的层次感,也让歌曲更加动听。
在歌曲的前奏部分,使用了渐强的编曲手法,让歌曲旋律逐渐升高,为后面的高潮部分做了很好的铺垫。
进入正式的歌曲部分后,我们可以注意到歌曲中的副歌部分是高潮技巧的一个亮点。
在副歌部分的第一段,歌唱者用较高的声音唱出了“爱你永远不后悔”,这一句歌词是整首歌曲的主题,同时也是高潮部分的一个高潮点。
歌唱者运用了声音的上升和下降,以及音调的变化,表达出了强烈的情感。
在歌词最后的“不怕伤心也不怕后悔”部分,歌声高潮再次出现,让整个副歌部分达到了顶点。
在歌曲的第二段副歌部分,高潮技巧的运用更加巧妙。
歌唱者用更高的声音唱出了“若你听见,我的歌声在回响,我已经开始懂得,思念是一种病”,这一句歌词代表了歌唱者对爱的真挚表达,也是整个副歌的高潮部分。
歌唱者在这一段特别是“思念是一种病”部分运用了颤音技巧,在音调上的跳跃以及高频率的音符运用上,增加了歌曲的张力,让听者感受到歌唱者强烈的情感表达。
除了副歌部分,整首歌曲还有精彩的桥段部分。
在桥段部分,歌唱者运用了高音的技巧,唱出了“爱你太深怕表达不够美”,这一句歌词强调了歌唱者的情感,也是该歌曲的高潮之一。
歌唱者在表达这句歌词时,娓娓唱出,声情并茂,将高音唱得非常到位,表达了歌曲中所要传达的深沉情感。
此外,在整首歌曲的高潮部分,歌手运用了连续音的技巧,增加了歌曲的动感和律动感。
在高潮的部分,歌曲的编曲变得更加充实,音乐的节奏加快,激发了听众的情绪,使整个歌曲更加生动、激情四溢。
总的来说,《我的歌声里》在高潮技巧的运用上做得非常出色。
歌唱者通过运用声音的高低起伏、音调的变化以及颤音等技巧,表达了歌曲所要传达的情感和主题。
这些高潮技巧使歌曲更加吸引人,也赋予了歌曲更多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美妙的歌声教案
![美妙的歌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3108e1a45177232f60a2a7.png)
课题:《祖国在我心中》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美妙的歌声》设计教师:株洲市何家坳小学沈那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轮唱,能运用轮唱的形式演唱歌曲《美妙的歌声》。
2、通过竖笛吹奏练习以及参与音乐游戏活动,能相互团结协作并用竖笛吹奏歌曲《美妙的歌声》。
教学重点:了解轮唱,并学会运用轮唱这种演唱形式来演唱《美妙的歌声》。
教学难点: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形式来帮助学生在进行轮唱的过程中控制音准、速度,不受干扰。
教学准备:琴、音乐《美妙的歌声》、竖笛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音乐《美妙的歌声》进教室。
二、聆听歌曲《美妙的歌声》,并用竖笛试奏旋律。
师:刚才咱们听到的这首歌歌名叫《美妙的歌声》。
你们听了之后有什么感觉呢?生:师:那咱们就再来听一次,同学们可以跟着音乐打节拍,看看《美妙的歌声》是什么拍子的呢?1、教师放音乐,学生听旋律,轻打节奏。
师:有谁知道它是什么拍子的啊?生:师:他(她)说得对吗?生:师:3/4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还记得吗?生:师:好!那咱们跟着《美妙的歌声》一起来打打节拍吧!2、师生跟着《美妙的歌声》打节拍。
师:老师呢,很想把这首歌唱一唱,可是呢又怕唱不好。
我呀,想请同学们给我伴奏。
可以用竖笛吹出这首歌来吗?生:师:好,咱们自己先在下面练练。
3、齐奏《美妙的歌声》。
师:可以一起演奏了吗?生:师:好,跟着老师的伴奏来。
(教师用琴弹前奏,学生进)4、分男女生比赛。
师:合起来好像还不错,不知到底是男同学吹得好呢,还是女同学吹得更好。
不如咱们比一比吧?生:师:嗯!预备,开始!5、师范唱《美妙的歌声》。
师:哇!你们吹得这么好听!我都迫不及待的想唱一唱这首歌了,谁愿意用竖笛给我伴奏吗?(生伴奏,教师范唱)师:有了你这么美妙的伴奏,我的歌声都变得比以往更好听了!你们想不想一起来唱一唱啊?生:师:还等什么呢?一起来吧!6、教师伴奏,学生齐唱歌曲。
7、介绍各种演唱形式,并着重介绍什么是轮唱。
师:刚才老师一个人唱了,这种演唱形式叫什么?生:师:那后来大家一起唱了,这种演唱形式又叫什么呢?生:师:有一种演唱形式很有意思,它呢叫轮唱。
美妙的歌声
![美妙的歌声](https://img.taocdn.com/s3/m/28a7b0dd50e2524de5187ec5.png)
美妙的歌声-- 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一、设计理念为了适应高中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依据当代高中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实际需求,在课本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推动校本校研的开展,选取歌唱的各种唱法为教学内容,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艺术的高度感受和了解音乐的魅力其音乐学习兴趣以及了解各种唱法演唱及其特点与相关知识。
音乐鉴赏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音乐作品要素、结构、形式、情绪、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艺术世界中受到陶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品格。
本着“普遍参与和发展个性”的教学原则,重视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实践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意识,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获得审美体验。
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让学生了自主表现与自主创作,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二、设计思路设计思路如下:1、确立主题本课教学活动主要由“欣赏与体验”和“活动与探究”两个部分组成。
2、教学选材在教材的基础上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推动校本校研的开展。
3、课件运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辅助,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和直观的画面,更好地感受、体验音乐的韵味,在充分感受、体验、理解的基础上,采用提问、讨论等多种方式,在活动与探究中掌握知识。
4、学情分析高中一年级学生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以及爱好,他们对音乐了解比较片面,只是停留在一般的感性了解基础上,而真正了解什么是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同学为之甚少。
在本节课中通过音响、音像的视听以及教师的讲解中和学生的积极参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
高中学生的认知和分析能力都强于初中学生,根据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应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
美妙的歌声教案
![美妙的歌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7dc77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b.png)
美妙的歌声教案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欣赏并理解美妙的歌声的特点与魅力•学生能够分析歌曲的表达方式和情感传递•学生能够通过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并舒缓心情教学准备•播放设备和音乐源•教室投影设备或黑板•印有歌词的歌曲卡片•笔记本和笔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引入话题:“你们有没有听过一首让你感到心旷神怡的歌曲?它的歌声让你热血沸腾或心情舒缓?”–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歌曲,并简要描述自己喜欢它的原因。
2.引入美妙的歌声(10分钟)–播放一段美妙的歌声,使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与魅力。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这段歌声的感受和印象。
–帮助学生提取关键词,如音调、节奏、情感等。
3.分析歌曲的表达方式(15分钟)–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表达方式,如歌手的嗓音技巧、词曲的融合等。
–提供学生一首知名歌曲的歌词卡片,分组让学生合作分析歌曲的表达方式。
–每组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让其他组补充和评论。
4.歌曲表达情感的重要性(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歌曲能够通过声音传递情感?–指导学生辨认歌曲中的情感内容,例如快乐、悲伤、希望等,并解释它们在歌曲中的表达方式。
5.个人情感表达(15分钟)–提醒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和心情,可以通过歌曲表达出来。
–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一首歌并写下歌曲名和表达的情感。
–邀请学生有意愿的人逐一分享自己的选择和情感,并可播放相应歌曲的片段。
6.小结(5分钟)–总结课堂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美妙的歌声的特点与魅力,分析了歌曲的表达方式和情感传递,并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表达个人情感。
–提醒学生,美妙的歌声不仅能给我们带来愉悦,也能帮助我们舒缓心情和表达情感。
课后作业•请学生选择另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并写下表达的情感和理由。
抱歉,上面的教案内容已经完整,接下来是课后作业部分。
课后作业•请学生选择另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并写下表达的情感和理由。
希望这份教案对您有帮助!。
《美妙歌声随风飘荡》的人物分析及演唱技巧探究
![《美妙歌声随风飘荡》的人物分析及演唱技巧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4b336cc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c.png)
罗西娜是一个非常活泼开朗的姑娘,她不甘于受外界的所有束缚,并且是一个敢于反抗自己不公命运的年轻人。
首先,她很聪明机智,三番两次地抗击着外界对她的束缚。
尽管她在罗西尼的笔下一直是一个既顺从又善良的姑娘,但是在追求爱情的时候还是非常勇敢的。
尤其再结合上她这首具有高难度的爱情咏叹调《美妙歌声随风飘荡》,作曲家罗西尼更是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对爱情无比憧憬和向往的待闺花季少女人物形象。
在第一幕的第二景中,《美妙歌声随风飘荡》这首著名的咏叹调再次出现,恰好这时的罗西娜已经爱上了这名男子,那个为她唱歌的男子,并且坠入了爱河。
罗西娜就想办法想让费加罗帮助自己对付她的监护人,希望能和自己心爱的意中人再次相见。
在罗西娜让费加罗帮自己把书桌上的信纸拿出来交给伯爵的时候,她的监护人突然闯了进来。
巴托洛意外的看见罗西娜手指上有一点墨水的痕迹,还发现罗西娜书桌上写信用的信纸好像也变少了。
但聪明的罗西娜马上假装什么事情都没发生,气的监护人对她大发脾气。
原来,聪明的罗西娜用一家洗衣店的清单信纸代替了原来清单上写着对阿尔马维瓦伯爵喜欢的那张信条,交给了她的监护人巴托洛。
这才躲过了监护人的搜查,足以说明罗西娜是一个十分聪慧又足智多谋的女子。
罗西娜还有一个性格特点,出现在了歌剧的第二幕第二个场景里。
显示出罗西娜是一个勇敢地追求梦想和爱情的女子,这也是罗西娜再次爱上了对方后,所表达出的一个坚定的内心,以及向心爱的人争取主动表白,足以看出罗西娜对爱情的浓烈情感。
最后一个特点是敢于追求平等的人权自由思想。
正是罗西尼在歌剧创作中敢于大胆创新的改革,敢于向传统去挑战,所以剧中女主就是追求自由、个性、追求解放的人物体现。
(二)咏叹调《美妙歌声随风飘荡》的演唱技巧1、音乐曲式结构分析《美妙歌声随风飘荡》它的结构是我们都很熟悉的复二部曲式,作品的主调旋律为F 大调,节拍旋律是四三拍,全曲是由前奏、a 段还有b 段以及一个尾声小节所组成。
前奏声部共有13个小节组成,是由两个平行乐段组成的,则旋律小节声部主要采用的是带有附点的旋律呈现给大家,节奏采用的是八分和十六分的音符,以弱起小节进入音乐材料。
《我听到美妙的歌声》的分析与演绎
![《我听到美妙的歌声》的分析与演绎](https://img.taocdn.com/s3/m/885cb10202020740be1e9b87.png)
大学学报憎社版)2003(5).
李凌燕: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
万方数据
【2
011.0
3】
歌剧咏叹调《我听到美妙的歌声》的分析与演绎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李凌燕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 北方音乐 NORTHERN MUSIC 2011(3)
本文链接:/Periodical_bfyy201103028.aspx
[3]邹建平、施国宪.罗西尼[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4]金爱华.花腔技巧在歌剧演唱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 2006(3).
,;. . ; . ;. . 魏蠡m叁眨
[5]贾达.罗西尼赛维利亚的理发师[J].视听艺术[J]2006
(5).
[6]胡郁青.析杰出的意大利歌剧大师罗西尼[J].西华师范
最后一部分是前一段?的带变化的再现大段的花腔旋?采用音程的快速级进和大幅的跳进刻画出轻巧俏皮活泼的音乐形象尾奏部分大?采用跳音与连奏的快速交替进?结束在几个干脆利?明亮辉煌的和弦上刻画出主人公充满自信与??表达出必将赢得爱情的坚定信念
r
,●
/
.,≯. ■..o..、一
歌剧咏叹调《我听到美妙的歌声》的
解和弦,描绘出罗西娜在此时此刻憧憬爱情的涮I质与甜美。
接下来的一段音乐有了较大的对比,声乐旋律部分弹性 很大,连续快速十六分音符贯穿始终,乐队部分跳跃式的柱 式和弦持续进行,生动地刻画出罗西娜机智、活泼、热情、敏 捷的性格特征。 最后一部分是前一段落的带变化的再现,大段的花腔旋 律采用音程的快速级进和大幅的跳进刻画出轻巧、俏皮、活 泼的音乐形象,尾奏部分大量采用跳音与连奏的快速交替进 行,结束在几个干脆利落、明亮辉煌的和弦上,刻画出主人公 充满自信与力量,表达出必将赢得爱情的坚定信念。 三、作品演唱处理分析 这首高难度的咏叹调对花腔技术要求非常高。曲中华丽 的旋律既表现了声乐技巧,同时又是调皮、机灵、任性的罗西 娜的绝妙写照。在音乐上呈现出一种传统的平衡之美。在演 唱中应注意充分把握人物的总体性格特征以及各个段落的 处理方法。语言的要求方面,对每个乐句中语言的语音、语气 等细节应与人物在特定情绪下的表达相一致。音乐的要求方
咏叹调《我听到美妙的歌声》人物分析及作品处理
![咏叹调《我听到美妙的歌声》人物分析及作品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d01671b051e79b896802268f.png)
咏叹调《我听到美妙的歌声》人物分析及作品处理作者:刘宇琨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17期【摘要】意大利歌剧的历史发展经过漫长的岁月,为西欧的音乐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就是罗西尼最优秀的一部喜歌剧,其创作取材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音乐中巧妙的添加了戏剧性元素,调式结构跌岩起伏。
本文主要介绍咏叹调《我听到美妙的歌声》的创作背景和音乐风格,着重把握女主角罗西娜的人物性格、心理活动。
最后通过从和声、曲式、调式、节奏、节拍、速度、旋律以及演唱时音量、呼吸、音色、情感等方面对歌曲做一个全面的把握,从而对罗西尼喜歌剧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全面诠释这首咏叹调的精髓。
【关键词】罗西尼;我听到美妙的歌声;罗西娜一、《我听到美妙的歌声》剧情简介《我听到美妙的歌声》是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的喜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女主人公罗西娜的谣唱曲,是整首歌剧的主要部分。
出现在第一幕的第二场。
第一场:阿尔玛维瓦伯爵第一次见到了被医生巴尔托罗所监护的富家小姐罗西娜,便深深的爱上了她的美貌与温柔。
于是他乔装成学生,带着一群演奏弹唱的乐师来到了罗西娜的窗前唱起了情歌,歌中吐露着他对罗西娜的爱慕之情。
第二场:在巴尔托罗的家中,窗门紧闭,此时的罗西娜独自在她的闺房里,手里拿着一封写给恋人“林多罗”的信,心中充满了无法平静的激动和勇敢追求爱情的决心。
于是她就深情的唱起了这首著名的咏叹调《我听到美妙的歌声》,吐露了自己的心扉和爱慕。
二、罗西娜的人物分析罗西娜是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女主角,她不但迷人漂亮而且勇敢机智,虽然身处贵族地位,可是却没有自由。
她虽富有却不骄傲,她虽温柔大方却不柔弱怕事,她不甘被命运所困,凭借自己的足智多谋改变命运。
在她的歌声里,既唱出了温柔娴静与顺从乖巧,又唱出了天真机灵与深不可测,有时温顺,有时狡黠,有时悲痛,有时激情,但更多的是她敢于在如此封建黑暗的社会背景下维护自己的幸福,与监护人相抗争的一面,这足以表现她坚强勇敢、机智聪慧的性格。
小班科学课教案《美妙的声音》及教学反思范文大全
![小班科学课教案《美妙的声音》及教学反思范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002edc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03.png)
小班科学课教案《美妙的声音》及教学反思范文大全第一篇:小班科学课教案《美妙的声音》及教学反思小班科学课教案《美妙的声音》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探索发现不同的物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尝试敲打物品,使物体发出声音,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科学课《美妙的声音》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尝试敲打物品,使物体发出声音。
2.通过探索让幼儿发现不同的物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活动准备报纸、球、塑料盆、铁盆、木棒、筷子、纸盒、茶叶桶、小塑料桶、易拉罐、奶粉桶。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会唱歌的小喇叭,让我们来看一下吧!”(出示课件)教师引导幼儿说出三个不同颜色(红、黄、绿)的小喇叭。
师:“ 让我们先来听一下红喇叭唱了一首什么歌吧!”(播放录音)幼儿说出小狗叫并进行模仿。
(依次播放黄喇叭、绿喇叭)2.教师与幼儿一起寻找声音。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我们的身体也会唱歌。
”(教师鼓励幼儿说出身体哪个部位会唱歌,并进行表演。
)师:“那小朋友还听过什么样的声音?”(教师鼓励幼儿说出听到的声音并模仿。
)(二)探索游戏1.师:“小朋友,请把你的眼睛闭上,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搓报纸发出声音,激发幼儿的兴趣)2.什么东西会唱歌?幼儿自选一种操作材料,尝试让材料发出声音。
(出示多种废旧材料)师:“你认识它们吗?请你选一个喜欢的物品,想个办法让它们唱歌吧!”(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尝试多种方法使手中的物品发出声音。
)3.交流展示。
师:你用什么方法让手里的东西发出声音?它发出的声音像什么?(1)请选择相同物品的幼儿一起到前面表演展示,发现同一种物品发出的声音是相同的。
(2)师:它们手里的东西是一样的,听听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为什么?操作演示,让幼儿了解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
(三)合作操作表演,充分体验声音带来的乐趣。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美妙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美妙的声音》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f893a6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c.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美妙的声音》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声音。
2.培养幼儿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声音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三、教学准备1.教具:小动物头饰、卡片、录音机、音响等。
2.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做《美妙的声音》手指游戏,引发幼儿兴趣。
(2)教师与幼儿谈论他们所熟悉的声音,如:鸟鸣、车辆、风雨等。
2.基本环节(1)倾听声音教师播放不同动物的声音,让幼儿分辨并说出是小动物的哪种声音。
(2)模仿声音教师教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引导幼儿发现声音的大小、高低、长短等特点。
(3)声音卡片游戏教师将声音卡片分发给幼儿,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的提示,发出相应的声音。
(4)声音接龙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声音接龙游戏,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3.结束环节(1)教师与幼儿分享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幼儿谈谈他们对声音的认识。
(2)教师播放轻松的音乐,让幼儿在音乐中结束本次活动。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次活动幼儿参与度高,他们积极模仿声音,分享自己的发现。
在声音卡片游戏和声音接龙游戏中,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2.教学不足(1)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声音的分辨能力较弱,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和鼓励。
3.教学建议(1)在活动前,教师可让幼儿多接触不同声音,提高他们的分辨能力。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培养幼儿倾听声音的细致观察力,能够分辨不同声音的细微差别。
2.提升幼儿模仿声音的技巧,增强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理解并描述声音的属性,如音量大小、音调高低、声音的节奏与时长。
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早上好呀!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奇妙的声音,你们想不想听听看?幼:想!师:那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叫做“猜猜我是谁”。
我播放一个声音,你们要猜出这是谁发出的声音,好吗?2.基本环节(1)倾听声音师:我们先来听听小猫怎么叫?[播放小猫叫声]幼1:是小猫!师:很好,那我们再来听听看,是小狗还是小猫?[播放小狗叫声]幼2:是小狗!它的声音比小猫的声音大一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2
O 11.0
3】
面,应充分把握全局的音乐弹性度,适当的节奏变化处理和 速度快慢处理都是为了有效地表达人物的情绪,是贴切地刻 画人物的有机元素。每个乐段中的花腔应仔细揣摩,一方面, 熟练掌握技术方面的要求,声音的颗粒要均匀、音色统一,演 唱快速花腔的段落气息应贯穿始终一气呵成。另一方面,花 腔技法既要注意适度,也要挖掘深度,每一处花腔都要带着 情绪、带着思想、带着语气去唱,与音乐的表达相符合,与情 绪表达相一致。从而更贴切地刻画人物性格特征。 1.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在演唱时音量不需要太大,音色纯净。充满僮 憬和美好的想象,柔美中带有内在的跳跃与律动。开头的
n印pole鼬o gio ca”旋律经过数次变化,结尾句节奏拉宽并简 化,将“缸。画oca”进行带变化的再现,最后结束在坚定有力的
八分音符级进上行的乐句上,全曲结尾气氛热烈而富有感染 力。结尾c3高音要唱得明亮辉煌,热情洋溢而富有穿透力,充 分表现出罗西娜对爱情充满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 在整首歌曲中,各种类型的花腔是一个十分显著的特 点。如:装饰音式、波音式、三连音式、音阶式、附点式、模进 式、混合式等等,演唱时应注意仔细安排气息,咬住元音,控 制强弱,保持清晰而又弹性的声音。把握风格的丰富变化。 作曲家罗西尼以简练的手笔,成功地刻画了罗西娜这个 鲜活的人物形象,这无疑是他馈赠我们声乐表演者的珍贵的 礼物。这首颇具难度的咏叹调对歌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无 论是女中音还是女高音,演唱这首曲子都需要较宽的音域, 要求演唱者本身具备高超的花腔技能水平与丰富的表演经 验。因此,在处理各种技巧时,应尽量恰到好处地控制自己声 音的表达。在较长篇幅的花腔旋律开始时,要有计划地安排 自己的气息,声音要张弛有度,中音区与高音区的衔接要自 然、统一。同时,在诠释罗西娜这一角色时,情绪上要做到自 然大方。在表现对林多罗的爱慕时情感真挚,恬静柔美;在形 容自己千变万化的时候,活泼俏皮,酣畅淋漓。同时,运用得 体的肢体语言也可以为角色的刻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总 之,歌唱者在演绎时应融入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创造 性,不落窠臼,避免程式化,这样刻画出的人物才会更加鲜活 而生动。 参考文献: [1]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2]居其宏.歌剧美学论纲[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3.
c啪”旋律上行,前后呼应。应注意声音颗粒均匀同时语气恰
当。主人公联想到监护人,内心情绪稍有变化,同音反复应注 意连续咬字辅音清晰并融入戏剧化的语气。两句“silindom” 采用模进对比手法,旋律是快速下行的花腔,第一句音程跳 进后的高音课处理的柔美一些,赞美心上人,而第二句可以 做些对比,处理得激动一些,表达出人物内心的热切呼唤。第 一部分结尾的花腔乐句以“a”母音表达内心的感叹与憧憬, 均匀顺畅的气息须贯穿始终,同时将流畅的花腔技巧与恰当 的语气结合起来。 2-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之后是一段华丽优美的间奏,预示着第二部分 开头人物优雅温顺的一面。歌词大意:“我多温柔,我多善良, 我多乖巧,我多可爱”。罗西娜在这一部分开头的歌唱应处理 得纯净优美一些,不须唱得太激情,用声干净不可夸张。十六 分音符旋律上行和连续的三连音旋律下行声音注意均匀统 一,注意线条的美感,尤其是连续的三连音不能有太多棱角。 几个地方的字头要稍稍突出一些,如docele、di锄Ie、他gere,符
佛罗西娜陶醉在爱情憧憬中激动的心跳,这段音乐的技法特 征是以主干音与一连串带有强烈装饰效果的旋律构成。主干 音以上行的、重复的三音级进与音程大跳进行为主要特征。 随着跳进的幅度越来越大,音区逐渐升高,表达了女主人公 越来越激动的内心情绪。装饰音与附点节奏频繁使用,表达 出罗西娜内心充满爱情的快乐激动,刻画出她对追求美好爱 情的坚定信念。 歌唱旋律部分展开时,乐队部分采用简洁明了的柱式和 弦。跟随着人物的内心情绪持续走动,起到较为贴切的烘托 作用。紧随其后的几个乐句出现戏剧性变化,罗西娜想到可 恶的监护人,内心有一点小波澜,但很快恢复平静。歌唱旋律 部分接近口语化的自言自语,乐队音乐此时舒展开并充满叙 述性,两者巧妙结合在一起。 乐队紧接着又回到开始时候简明的柱式和弦。罗西娜又 回到对情郎的赞美和思念中。第一部分的音乐在甜美憧憬的 情绪中结束。第一段与第二段中间如歌的间奏非常优美动 听,仿佛罗西娜在描述自己是一个多么温柔美丽顺从乖巧的 姑娘,与接下来的歌唱旋律部分前后呼应。这段旋律相对来说 较为平稳,表现出她温顺、优雅的一面。声乐旋律部分采用了 大量的倚音和i连音级进,乐队部分音乐柔美,采用大量半分
“una
voce
矗堆;Ilida”以a母音结束在技巧要求较高的花腔乐句上,c3与
f3的跳音应注意轻巧跳跃、音色纯净、气息集中。连续快速的 跳音下行均为音程大跳,尤其要注意声音的弹性和音乐的流
畅性。这一句的结束音应与扩展部分的第一句“mas哪i dt卜 caro”的句头“m”衔接起来,刻画出生动、俏皮、狡黠的人物形
r
,●
/
.,≯. ■..o..、一
歌剧咏叹调《我听到美妙的歌声》的
分析与演绎
口文/李凌燕
摘要:咏叹调《我听到美妙的歌声》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的精彩唱段,具有较高难度。本文从创作背景、 音乐表现、演唱处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这首作品的音乐特色和人物的演唱塑造要求,为今后的演唱者和研 究者提供了相应的依据。 关键词:咏叹调;背景;分析;演绎。
[3]邹建平、施国宪.罗西尼[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4]金爱华.花腔技巧在歌剧演唱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 2006(3).
,;. . ; . ;. . 魏蠡m叁眨
[5]贾达.罗西尼赛维利亚的理发师[J].视听艺术[J]2006
(5).
[6]胡郁青.析杰出的意大利歌剧大师罗西尼[J].西华师范
解和弦,描绘出罗西娜在此时此刻憧憬爱情的涮I质与甜美。
接下来的一段音乐有了较大的对比,声乐旋律部分弹性 很大,连续快速十六分音符贯穿始终,乐队部分跳跃式的柱 式和弦持续进行,生动地刻画出罗西娜机智、活泼、热情、敏 捷的性格特征。 最后一部分是前一段落的带变化的再现,大段的花腔旋 律采用音程的快速级进和大幅的跳进刻画出轻巧、俏皮、活 泼的音乐形象,尾奏部分大量采用跳音与连奏的快速交替进 行,结束在几个干脆利落、明亮辉煌的和弦上,刻画出主人公 充满自信与力量,表达出必将赢得爱情的坚定信念。 三、作品演唱处理分析 这首高难度的咏叹调对花腔技术要求非常高。曲中华丽 的旋律既表现了声乐技巧,同时又是调皮、机灵、任性的罗西 娜的绝妙写照。在音乐上呈现出一种传统的平衡之美。在演 唱中应注意充分把握人物的总体性格特征以及各个段落的 处理方法。语言的要求方面,对每个乐句中语言的语音、语气 等细节应与人物在特定情绪下的表达相一致。音乐的要求方
se
mj”要突出强调,坚定有
力,为罗西娜在这一段中的性格刻画做好铺垫。这一段中,
音程跳进后的高音要稍稍加一些重音,如“c啪”、“bole”中
的a母音和。母音,以及快速花腔旋律下行时每一拍的拍 点处要突出重音,如“一pe—m,每个字头都要加重音,表达出 罗西娜性格中不屈不挠的抗争意识。这段中歌词大意“但是 你若冒犯我,干扰我的计划,我就将变成一条毒蛇,我诡计 多端.我的手段千变万化”。演唱时应整体把握。同时注意细 节的处理,将人物性格特征中前后的对比与变化细腻地刻 画出来。 3.第二部分的扩展与尾声 第二部分的结尾是一句衔接到扩展部分的过渡句,“Jlli一
一锇;:鬟、泸薹务、,雏一艏蛰一
●
.
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喜歌剧的典范之作,被认为 是意大利喜歌剧的最高成就和最后一部代表作,在喜歌剧的 历史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部歌剧的音乐无比欢快 机智,奠定了罗西尼在19世纪歌剧发展史E不可动摇的地 位。其中,罗西娜这一角色鲜明的个性、高难度的而又悦耳动 听的华丽唱腔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成为经典的女 中音(女高音)人物形象。其中的精彩唱段如《我听到美妙的歌 声》更是成为歌唱家们的保留曲目.以及检验歌手实力的试 金石。本文拟从这首咏叹调入手,结合作品的音乐表现和自 己的演唱体会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对剧中女主角罗西娜的人 物刻【面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作品创作背景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罗西尼所有歌剧作品中,内容最 充实、最精彩的杰作,谱写于1816年二十四岁时。该剧本是 法国戏剧家博马舍“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塞维利亚的 理发师》。罗西尼在剧中充分发挥了他所擅长的活泼生动的 管弦乐音响.流畅轻巧的旋律。以及率直畅快的节奏感.同时 又把充满讽刺的愉快情节细腻地描写出来。喜歌剧《塞维利 亚的理发师》分为两幕,以爱情为借喻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自由 的向往,暗示着贵族特权时代面临衰亡。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倾 向。全剧生动而夸张,幽默而诙谐。洋溢着活泼的生活气息。 咏叹调《我听到美妙的歌声》。出现在第一幕第二场,伯 爵离去后,在巴尔托洛家中,罗西娜一个人手里拿着一封信 在沉思,她以美好的希望和不安的心绪纠缠在一起.唱起“我 听到美妙的歌声”.表达对林多罗的爱慕之情。 二、作品音乐表现分析 这段咏叹调对于明确罗西娜的性格具有重要的作用。我 们看到的罗西娜是她坚定、执着的个性.唱着富于浪漫气息 的华丽歌调。从表演角度看。这是一首难度很大而又恰到好 处的咏叹调,不仅要求演员有卓越的演唱技巧,而且还要唱 得既流畅又清晰。这段咏叹调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 是罗厦娜的内心独自,随着乐曲的速度、节奏的改变,音乐也 越来越激动,罗西尼在这段里使用了大量的花腔乐句,还在 小乐句中使用了很多颤音装饰音,到了乐曲的最后,战胜一 切困难的决心使情绪逐渐达到高潮。 具体来看:这首咏叹调是E大调.3/4拍。首先.乐队奏出 引子,速度是行板。开篇强有
李凌燕: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
万方数据
【2
011.0
3】
歌剧咏叹调《我听到美妙的歌声》的分析与演绎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李凌燕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 北方音乐 NORTHERN MUSIC 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