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一)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由小到大)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相同)和变异(不同)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二)生态系统1.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范围是: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
2.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三)细胞1.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2.生物体的成长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是分不开的。
3.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线粒体:线粒体形状为棒状,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外膜是平滑而连续的界膜;功能: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动力车间”。
(2)内质网:内质网是指细胞质中一系列囊腔和细管,彼此相通,形成一个隔离于细胞质基质的管道系统。
功能: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及脂质合成“车间”。
(3)中心体:中心体是细胞中一种重要的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每个中心体主要含有两个中心粒。
存在于动物及低等植物细胞中。
功能:中心体是细胞分裂时内部活动的中心。
(4)叶绿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功能: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5)高尔基体:亦称高尔基复合体、高尔基器。
是真核细胞中内膜系统的组成之一,是由单位膜构成的扁平囊叠加在一起所组成。
扁平囊为圆形,边缘膨大且具穿孔。
功能: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2019秋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课件:第1单元 第2章 第3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共37张PPT)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物圈中各个生态系统是相互 关联
统一的整体。
的,共同构成了一个
【小试牛刀】 ( D )下列哪一项不能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A.水和水蒸气在全球范围内运动 B.黄河源自高原,流经森林、农田,进入大海 C.鸟类的迁徙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可以净化水质
重难点突破
着降雨到达荒漠生态系统等) 。 (3)由以上可知,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 整体 ,是所有生物的
共同家园。
C.湿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 C )11.下面是生物和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其中正确的是
A.豹,农田生态系统
B.草鱼,海洋生态系统
C.白鹭,湿地生态系统 D.蟾蜍,沙漠生态系统
( B )12.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观点的理解,错误 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相互联系 B.每种生物都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生存 C.各类生态系统共用阳光、空气等 D.生态系统多样并且相互联系
( C )6.草原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之间的
关系是
A.互相独立
B.互不关联
C.互相关联
D.互不影响
( B )7.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实 例中,不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A.大雁从西伯利亚地区迁徙至云南过冬 B.鲤鱼在池塘中觅食 C.雪山融水途经草原、森林、湿地,流向大海 D.不同种类的生态系统都共用阳光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目录导航
01 课 前 预 习 02 重 难 点 突 破 03 课 堂 演 练 04 课 外 链 接 05 课 后 作 业
课前预习
生物圈的范围 1.生物圈是地球上 最大 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所 有生物及其 环境 的总和。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十堰市新起点辅导中心七年级上册生物——天才在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生物的特征( 8 个): (1)生物生活需要 营养 。
植物通过 光合 作用得到,动物与人则通过取食来得到。
( 2)生物能进行 呼吸 。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 氧气 ,呼出 二氧化碳 。
( 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 废物 。
如:人排汗、排尿等;植物的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 作出一定的反应 。
如: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草履虫趋利避害。
(5)生物能够 生长和繁殖 。
( 6)除了 病毒 以外,生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7)具有 遗传 和 变异 的现象。
如:长的像父母为 遗传 ;长的与父母不同为 变异 。
( 8)生物能 适应 一定的环境,也能 影响 环境。
二、生物归类方法:1、按形态结构分为: 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 2 、按生活环境分为 :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 3、按用途分为 :作物、家禽 (如:鸡、鸭、鹅) 、家畜 (马、牛、羊、猪等) 、宠物 等。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 1 、概念:地球上所有的 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的总称。
生物圈 2 、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
3、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
1、大气圈的空气主要由: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等组成。
其中主要是能飞的 昆虫和鸟 及细菌 等生物2、水圈包括 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
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中 150 米以内 的范围。
3、岩石圈的表面大多有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 立足点 ”。
人类可利用器具到达任何圈层。
二、影响生物 非生物因素:如 光、温度、水、空气 等 生活的环境因素 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 其他生物 。
生物间的关系有: 捕食、竞争、合作 等1、科学探究的 6 步: 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⑥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中只有 1 个不同的变量,其他的变量如温度、时间、土壤的多少等都应 相同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精讲课件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 30 页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9.(2017·内江)一带一路,丝绸之路。其丝绸,就是由经济型昆虫家蚕在发育
过程中分泌的丝蛋白经人类加工编制而成。如图表示家蚕生殖发育的过程,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 B)
A.家蚕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B.家蚕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C.飞动的蚕蛾是成虫,能分泌丝蛋白 D.家蚕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
鸟卵的结构
第 14 页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常考点突破
常考点一 无性生殖的应用
(2018·四川广安)一株苹果树上结出“国光”“红富士”等不同品种的果
实,所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
A.种子繁殖
B.压条
C.嫁接
D.扦插
第 15 页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解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 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 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 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要想让一株苹果树上结出“国 光”“红富士”等不同品种的苹果,就可以使用这几种不同品种的苹果树的枝或芽 作接穗,嫁接到一株苹果树上即可。故选C。
3.(2019·攀枝花)“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描述了鸟
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哪个阶段
( A)
A.筑巢
B.求偶
C.交配
D.育雏
4.(2018·成都)下列生物的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C)
A.马铃薯块茎繁殖
B.苹果的嫁接繁殖
C.豌豆的种子繁殖
D.草莓的组织培养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本文档总结了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重要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们快速复和掌握相关知识。
以下是重点内容的简要概述:1. 生物的基本概念- 生物的定义和特征:生物是指存在于地球上的各种有机体,具有生命活动,并能进行自我繁殖的物种。
- 生物的组成:生物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 生物的分类:根据生物的细胞结构、营养方式和体型等特征,将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界、门、纲、目、科和属。
2. 细胞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保护细胞,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细胞核控制细胞活动。
- 细胞器的功能:包括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分别负责细胞的能量供应、蛋白质合成和物质运输等功能。
-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3. 物质的运输和代谢- 水分和溶质的运输:通过细胞膜的渗透、扩散和运输蛋白等方式,物质在细胞之间进行运输和交换。
-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有机物质和释放氧气。
- 呼吸作用: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能量,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 分解和合成反应: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涉及复杂的分解和合成反应,将有机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
4. 生物的繁殖与遗传-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个体通过有性生殖产生有遗传变异的后代,通过无性生殖产生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后代。
- 遗传物质:DNA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携带着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
- 遗传规律:孟德尔的遗传学定律描述了基因的隐性和显性传递、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等规律。
5. 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 生物多样性: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非常丰富,形成了生物多样性。
- 自然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至关重要,应加强对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这份知识点总结提供了七年级生物上册的核心内容,学生们可以根据此文档进行重点复习和备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全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全集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1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交流。
1.2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共同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3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 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2.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2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第三单元生物的多样性3.1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4.1 绿色植物的一生- 种子的结构:种皮和胚。
- 种子萌发的条件: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 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4.2 绿色植物的生殖- 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
-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4.3 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转基因技术:将某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
2019七年级生物上册1.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备课资料(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章第三节第3课时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知识点1:生物圈的范围1.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biosphere)。
2.生物圈的厚度如果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到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
3.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大气圈大气圈的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在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是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
(2)水圈水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
在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是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3)岩石圈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在这一圈层内,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五颜六色的昆虫,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以及大量的细菌、真菌。
岩石圈也是人类的“立足点”,但人类的活动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知识点2: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草原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仍然是非常丰富的。
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
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
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
有“地球之肾”之称。
3.海洋生态系统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
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海洋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
4.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
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5.淡水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等,由淡水水体与其中的生物组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生物具有以下8个特征:1.生物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取,动物和人通过摄食获取。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体排汗、排尿,植物的落叶等。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如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草履虫趋利避害。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7.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如长得像父母为遗传,长得与父母不同为变异。
8.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够影响环境。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调查生物的一般方法: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如实记录调查过程,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1) 按照形态结构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
2) 按照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3) 按照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圈指的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3.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4.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
这种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5.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要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计算全班平均值等步骤,以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6.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等关系。
7.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如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够影响环境,如蚯蚓可使土壤疏松。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例如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第一章生命的奥秘- 生物: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
- 细胞的功能:物质转运、新陈代谢、细胞分裂。
- 生命的特征: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刺激反应、适应环境。
- 生物分类:物种、属、族、门、纲、目、类。
- 生物圈:陆地生物圈、淡水生物圈、海洋生物圈。
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 真核生物的分类:原生生物、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
- 真核生物的形态: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 细胞的多样性:各种细胞的形态。
- 物种多样性:种、亚种、品种。
- 生态多样性:由物种、微观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差异而形成的生物多样性。
第三章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生态系统组成:生态系统有生物组成和非生物组成两部分,生物组成由生物群落构成,非生物组成包括无机物和能量等。
- 生态位:一个生物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地位。
- 生态金字塔:用于表达生物在一个群落中的数量和生物间的能量关系,分为生物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
- 能量流动:食物链、食物网、营养金字塔。
-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保护自然环境不被人类活动所破坏的行为。
第四章生物的形态结构- 干燥、湿润和沼泽环境下植物适应的结构。
- 动植物的适应性变化。
- 动物的身体骨骼特征。
- 植物的结构特征。
-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五章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物质循环:碳、氮、水等。
- 能量的转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营养作用。
- 生物的繁殖方式。
第六章生物与健康- 常见的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 防治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方法。
- 饮食及其相关问题。
- 物质滥用的危害。
第七章种间相互关系- 生物种间关系的分类:共生关系、捕食关系、群落性关系、竞争关系。
- 生态平衡。
- 自然保育区。
- 灭绝和生物多样性。
总结本文概述了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各章知识点,涉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生命的奥秘、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生物与健康、种间相互关系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全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全览1. 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生物的定义: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的存在体。
- 生物的特征:生物具有呼吸、营养、运动、排泄、生长和繁殖等特征。
- 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根据其细胞结构、生活方式和遗传关系等进行分类。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细胞结构: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 细胞功能:细胞具有营养摄取、代谢、物质转运和信息传递等功能。
3. 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细胞分裂是细胞生长和繁殖的基础,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 细胞生长:细胞通过合成物质、增加细胞器和增加细胞数量来实现生长。
4. 遗传与变异- 遗传是指生物通过遗传物质(DNA)传递性状给后代的过程。
- 变异是指生物在遗传过程中发生的突变或基因重组,导致个体间的差异。
5. 生物的进化和适应- 生物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时间内逐渐改变和演化的过程。
- 生物适应是指生物根据环境的需求,逐渐适应和改变自身的特征。
6.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 生物对环境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光照、氧气和水等方面。
7.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总和。
- 生态平衡是指生物群体和环境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
8. 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物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科学。
- 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来改造和利用生物资源。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的全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整理(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整理(新版)新人教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1、生物的特征⑴.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⑵.生物能进行呼吸⑶.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⑷.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⑸.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①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也就是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的结果。
②发育:指生物体中各种器官逐渐达到成熟,并具有生殖能力。
③生殖:指生物体产生下一代的现象,通过繁殖保持种族的延续。
⑹.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的。
但病毒作为一种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2、调查的步骤①明确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③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④调查记录;⑤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⑥撰写调查报告。
3、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2)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划分只是大体的划分,三者并不是截然分开)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3、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统称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⑴.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⑵.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4、探究的过程:⑴、提出问题⑵、作出假设⑶、制定计划⑷、实施计划⑸、得出结论⑹、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单一变量)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例子:沙漠中的骆驼刺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海豹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旗形树对大风环境的适应6、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例子: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7、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人教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人教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学科,范围广泛,内容丰富。
人教七年级生物上册的知识点主要涵盖了细胞、生命活动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细胞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生命产生、发展和维持的基础。
所有的生命现象都是由细胞参与或控制的。
2. 细胞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其中细胞膜包裹着细胞,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细胞核则控制细胞的基因和遗传信息。
3. 细胞分类细胞根据是否有细胞核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根据形态和功能可分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等多种类型。
二、生命活动1. 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内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过程,包括分解、吸收、合成和排泄等各种活动。
它是维持生物生命的必要条件之一。
2.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生命过程,也是新陈代谢的重要环节。
3. 消化吸收消化吸收是指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并进入血液循环供给身体各部分使用的过程,也是新陈代谢的重要环节。
4. 生殖和发育生殖和发育是生物体维持物种生存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包括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和发育等多个方面。
三、生态环境1. 生态基本概念生态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学科,包括生态系统、生态能量、生态环境及其保护等多个方面。
2.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体与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所形成的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包括生物圈、生物群落和生态位等多个方面。
3. 生态能量生态能量是指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和转化过程,包括食物链、能量流和能量转化等多个方面。
4.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和方法,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人类健康和幸福的一项重要工作。
综上所述,人教七年级生物上册的知识点涵盖了细胞、生命活动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对于理解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全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全知识点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层,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 细胞质是细胞内液体,包含各种细胞器,参与代谢活动。
-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DNA,指导细胞的
生命活动。
生物的组成
- 生物由细胞组成,可以是单细胞生物或多细胞生物。
- 组织是由相同或相似细胞按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结构。
- 器官是由不同组织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 有机体是由多个器官组成,具有生命活动的个体。
生物的营养
-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产生有机物质。
- 细胞呼吸是生物体内有机物质被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 消化是将食物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可被细胞吸收利用的过程。
生物的繁殖和发育
- 有性生殖是两个生物个体通过配子结合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 无性生殖是一个生物个体通过分裂、萌芽等方式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 生物的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过程。
生物的适应与演化
- 生物适应是指生物与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包括结构适应和行为适应。
- 生物演化是指物种在长时间内逐渐改变和发展的过程,包括进化和自然选择。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生态系统。
- 生物与环境的平衡是生态系统能够持续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的全知识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能进行呼吸(3)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能生长和繁殖(6)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科学探究常用方法:①观察法;②调查法;③实验法(如对照实验)等。
3.森林资源清查,人口普查都是调查。
当调查范围很大时,需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例如调查全国初一学生的平均身高。
但人口普查不能选取样本。
4.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归类。
①按照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注意: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属于其他生物。
②按照生活环境分:水生生物、陆生生物。
③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是生物圈。
2.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3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4.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空气、土壤、水分、温度等。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互利共生关系等。
5.探究实验的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6.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注意;(1)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2)不可以只用一只或一粒做实验,偶然性大;(3)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4)区别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所有条件控制在理想状态,排除一切影响因素;实验组一般只控制研究因素(即要探究的条件),其他处于理想状态。
例如:在探究“土壤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处于潮湿土壤的一组是对照组,处于干燥土壤的一组是实验组。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人教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观察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仪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工具: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有时还需要测量)要求: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及时记录;有计划、有耐心;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生物和非生物判断标准:有无生命回答此类大题格式:有\无生命。
所举例子满足\不满足(具体的哪几条)生物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4、调查法——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1)步骤:①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②选择调查范围;③分组;④设计调查路线;⑤调查记录;⑥归类;⑦整理资料。
(2)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法(随机性、代表性)和全面调查法(3)注意事项:①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客观记录。
不能凭个人好恶取舍;②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①按形态特征分类:动物、植物、其他生物;②按照生活环境分类:陆生生物、水生生物;③按照用途分类: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6、生态因素(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4)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例:海拔高低,植物种类不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例:沙漠是不毛之地,靠近水源有绿洲)。
14—15页),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制定计划:材料用具,实验装置,方法步骤,列表等实施计划: (按上述做实验)得出结论:鼠妇喜欢在阴暗环境下生活表达和交流:(对于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该实验的变量是: 光的有无最好选择同样大小的鼠妇做实验,注意:此实验为单一变量原则(即有无光),此外探究实验三原则还包括重复实验原则和对照实验原则。
设计探究实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单一变量,个体数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对照试验,重复实验,求平均值。
8、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生物与生物圈1. 生物的定义:具有生命特征的实体。
2. 生物的共同特征:- 需要营养- 能进行呼吸- 能排出废物-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外,由细胞构成3. 生物圈的范围:地球表层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4.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环境。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保护细胞。
-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细胞活动。
- 细胞质: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2. 组织的形成: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构成。
3. 器官的概念: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4. 系统的概念:由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
三、绿色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1. 植物的分类:- 根据形态结构: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 根据生活环境: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2. 植物的形态结构:- 根、茎、叶的形态和功能。
- 花、果实、种子的形成和功能。
3. 植物的生理功能:- 光合作用: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
- 呼吸作用:植物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 蒸腾作用:植物通过气孔释放水分,有助于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四、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1. 动物的分类:- 根据形态结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 根据生活环境:水生动物、陆生动物、空中动物。
2. 动物的形态结构:- 组织、器官、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 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3. 动物的行为:-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 社会行为和领域行为。
五、微生物的世界1. 微生物的分类:- 细菌:单细胞生物,无真核,有细胞壁。
- 真菌:有真核,多数为多细胞,少数为单细胞。
- 病毒:非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精讲课件人体的呼吸

(2)呼吸系统中各器官的作用 ①呼吸道:保证气体顺畅通过,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将吸入的气体变得 温暖、湿润和清洁,减少对肺的刺激。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Ⅰ.鼻:鼻的前部生有鼻毛,有过滤灰尘的作用;鼻腔的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 膜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黏液腺,毛细血管可以温暖吸入的空气,黏液腺能分泌 黏液,可以湿润吸入的气体。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Ⅱ.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的通道,即咽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 Ⅲ.喉:既是呼吸的通道,又是发声器官声带所在的地方。
换的结构特点是( C ) A.血管内径大
B.血管分布较浅
C.管壁非常薄
D.管壁弹性大
第 32 页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7.(2019·内蒙古赤峰)如图是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B )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D.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第 31 页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5.哮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会导致肺泡弹性减弱,此种
情况将直接影响( A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C.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D.胸廓的扩张与回缩
6.(2019·湖南郴州)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
第 10 页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二氧化碳则溶解于血浆中运输。
(4)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的扩散作用。 ①过程:血液中的氧透过毛细血管壁和组织细胞的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组织 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即: 毛细血管 氧气或O2 组织细胞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全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全集生物基本概念- 生物的定义: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的所有事物。
- 生物的特征:生物具有生长、繁殖、代谢、适应环境等特征。
- 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分为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的定义:细胞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
- 细胞的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组成。
- 细胞的功能:细胞具有营养摄取、代谢产物排泄、物质运输等功能。
细胞分裂与遗传- 细胞分裂的类型:细胞分裂可以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 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是指基因在生物繁殖过程中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 遗传的规律:遗传有显性和隐性、等位基因、基因分离等规律。
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生物的生长:生物的生长是指体积、质量等方面的增加。
- 生物的发育:生物的发育是指从胚胎到成熟个体的过程。
- 生物的调节:生物通过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进行生理调节。
生物的进化- 进化的概念: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时间内逐渐发生的变化过程。
- 进化的证据: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生物地理分布和生物比较等。
- 进化的原因:进化的原因包括自然选择、遗传突变和基因流动等。
生物的分类- 生物的分类原则:生物的分类主要根据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和遗传关系等进行分类。
- 生物的分类等级:生物的分类等级包括物种、属、科、目、纲和门等。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
- 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因素相互制约达到稳定状态。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
- 环境保护的意义:环境保护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危害后代满足其需求。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的全集。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物的遗传、生长与发育、进化、分类、生态系统以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第一章:认识生物1.1、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知识要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区别于非生物):(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其它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殖过程存在遗传变异等。
1.2、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知识要点:1、了解生活当中的一些生物,记录一下你所在周围的生物和生活环境。
2、把你所生活中的一些生物进行归类,进一步的了解生物。
3、学会去做调查和记录。
2、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2.1、第一节生物圈:知识要点:1、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1)生物圈组成: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作用:为生物生存提供了。
(3)生物圈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是生物共同的家园)2.2、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知识要点:2、生物与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生存需要营养物质、阳光、温度、水、空气等由环境提供。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例如:七星瓢虫扑食蚜虫。
)、竞争关系(例如:杂草与水稻夺取阳光和养料。
)、合作关系(例如: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寄生(例如:寄生在人体内的蛔虫与人。
)、共生(例如:小丑鱼居住在海葵的触手之间。
)等。
2.3、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知识要点: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事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1)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等适应环境。
(2)生物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活动疏松土壤,种植植物防风、固沙等有利的,老鼠打洞、取食破坏水坝草地等不利的。
2.4、第四节生态系统知识要点:4、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所有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非生物部分:空气、阳光、水、适宜的温度等组成植物 生产者形成食物链、食物网 相互依存生物部分: 动物 消费者 相互制约细菌、真菌 分解者一力生态平衡塘等多种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 生态系统(1)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2)物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富集)。
(3)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
2.5、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知识要点: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类的生物种类越多,环境越复杂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稳定性越好。
(如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2)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多种多样不能独立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整体。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1、第一章观察细胞结构1.1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要点:1、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开始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看下、左看粗上、再细调)看着物镜向下调: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防止玻片标本损坏和划坏物镜镜头。
(2).在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颠倒看)。
——(要想物像到中央,看着物像同向移)(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倍高数少个大暗,倍低数多个小亮)(4).区别两镜看端口丝,物镜变换用转换器。
长物倍大长目小,先低后高不能忘。
(5).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
1.2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知识要点:2、怎样观察植物细胞和植物结构:(1)玻片标本的种类:①按存放时间分:永久的、临时的;②按材料分:切片、涂片、装片。
(2)临时装片制作的一般步骤:擦片→滴水→放标本→盖片→染色。
(3)①细胞壁:保护和支持;②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③细胞质:内有液泡(含细胞液)、线粒体、叶绿体等;④细胞核:储存遗传物质。
1.3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知识要点:3、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动植物细胞的区别:(1)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2)细胞质:内有线粒体等;(3)细胞核:储存遗传物质。
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上述结构。
2、第二章细胞的生活2.1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知识要点: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1)细胞中的物质:①无机物:水、无机盐、氧等;②有机物: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
(2)能量转换器:①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②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2.2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知识要点: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1)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2)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3)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2.3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知识要点: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2)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多;(3)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核分裂→细胞质一分为二→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4)细胞分裂的特点:新、旧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3、第三章细胞怎样组成生物体3.1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知识要点:1、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细胞的分化:在生长发育中,大多数细胞失去分裂能力,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形成多种多样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2)细胞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3)生物的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4)器官构成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5)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分裂、分化)→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3.2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知识要点: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分裂、分化→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体3.3第三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知识要点:3、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1)常见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2)草履虫的结构:纤毛、表膜、细胞质、细胞核、口沟、食物泡、收集管和伸缩泡、胞肛;(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鱼类饵料、净化污水;有害:危害人体健康、形成赤潮。
4、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知识要点:(1)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①种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②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③生活:寄生;④与人类的关系:害处:引起人和动植物疾病;益处:用于生物防治、基因工程。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第一章生物钟有哪些绿色植物1.1第一节藻类、苔藓类和蕨类植物知识要点: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常见植物:衣藻、水绵、海带、紫菜等;藻类植物主要特征:大都生活在水中,无根、茎、叶的分化;经济意义:释放氧气,可供食用、药用、鱼类饵料;常见植物:墙藓、葫芦藓、地钱等;孢子植物苔藓植物主要特征:生活在阴湿环境中,有茎、叶分化,有假根;经济意义:可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常见植物:蕨、肾蕨、卷柏、满江红等;蕨类植物主要特征:生活在阴湿环境中,有根、茎、叶的分化;经济意义:可供食用、药用、可作绿肥和饲料、可形成煤;1.2第二节种子植物知识要点:2、种子植物的结构和分类:种皮菜豆种子 胚芽胚轴胚根种子结构 子叶:两片 果皮和种皮 胚乳 玉米种子 胚芽胚轴 胚根子叶:一片特征: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常见种类:松、柏、杉、银杏、苏铁等特征: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常见种类:牡丹、桃、杨树、小麦等类群 胚 胚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绿色植物的分类: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2、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2.1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知识要点:1、 种子的萌发条件与过程:适量的水分环境条件 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自身条件:种子完整,有活力,且不在休眠期子叶(或胚乳) 提供营养,后脱落胚芽 茎和叶胚轴 连接根与茎的部分 胚根 根发芽率:萌发种子占全部被测种子的百分数2.2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知识要点:萌发的过程萌发的 条件种子的萌发2、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成熟区: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尖的结构和生长伸长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根冠:保护生长点幼叶叶芽轴茎枝条芽原基侧芽水无机盐:氮、磷、钾等有机物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2.3第三节开花和结果知识要点:3、开花与结果植株的生长芽的发育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根从土壤中吸收花柄花托萼片花瓣花药(内生花粉)花丝柱头雌蕊花柱子房壁开花和结果雄蕊花的基本结构子房胚珠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1、柱头上的粘液刺激落在其上的花粉萌发出花粉管2、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直达胚珠3、花粉管末端破裂,其内的精子释放出来4、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后萼片、花瓣、雄蕊、柱头、花柱 凋落子房壁 果皮 珠被 种皮 受精卵 胚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 子的形成胚珠 种子 子房果实发育成 发育成 发育成受精过程3、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3.1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知识要点:1、水对植物的作用的影响植物的分布: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水对植物体的作用 水使植物体硬挺、舒展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影响植物的分布3.2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物内的途径知识要点:2、植物吸收水的特点和运输水的途径: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根毛)水分进入植物内的途径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茎不断长粗的原因: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3.3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知识要点:绿色植物的 生活需要水4、 蒸腾作用和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叶肉叶脉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4、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叶片的结构蒸腾作用 表皮(分上、下表皮)4.1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知识要点:1、光合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意义与应用:原料:二氧化碳、水产物:有机物(主要为淀粉)、氧气条件:光场所:叶绿体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意义 其他生物基本的食物来源光合作用 作用制造有机物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维持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4.2第二节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知识要点:2、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和生物的共同特征:细胞水平: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器官水平:种子等器官的大部分成分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