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病欲解时图》

合集下载

临床运用“六经病欲解时”验案举隅

临床运用“六经病欲解时”验案举隅

临床运用“六经病欲解时”验案举隅《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理论历来颇受医家争议,医家更多关注“缓解时”,而忽略其含有“出现时”“加重时”及根据时间规律治病的内涵。

本文根据“六经病欲解时”理论,分别结合从少阳、太阴、阳明病欲解时论治咳嗽、口干口苦、面红的案例,分析了“六经病欲解时”理论的临床辨证思路及特点。

Abstract:It has always been controversial about the theory of “the time of six meridians diseases t ending to be cured” in Shang Han Lun. Many docto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ime of disease remission,while neglecting its appearance,aggrav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rule of tim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time of six meridians diseases tending to be cured”,this article mad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ree clinical medical records about cough,mouth-dry and bitterness,and flushing from the time of Shaoyang,Taiyang,and Yangming meridians tending to be cured,and analyzed the clinical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eory of “the time of six meridians diseases tending to be cured”.Keywords:Shang Han Lun;the time of six meridians diseases tending to be cured;clinical application《伤寒论》创立“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提出了“六经病欲解时”,即“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六经病欲解时图》

《六经病欲解时图》
少阳病之邪可以传太阴。太阴之邪可以传少阴,少阴之邪可以传厥阴。这 些显然是邪气由表入里,由浅入深。
我们说由一脏一腑,他们经常是脏腑相连,经脉相互络属。
比方说:
太阳和少阴,脏腑相连,膀胱和肾脏腑相连,经脉相互络属,它们相表 里。
所以,太阳之邪有飞渡少阳的时候,这种情况很多。
那么,少阴阳气恢复以后,有没有脏邪还腑阴病出阳的这种变化呢?有 的!太阴可以外出太阳。也就是当寒邪盛的少阴病,而不是真阳衰的少阴病。 然后祛邪达表,使少阴脏邪还腑阴病出阳,可以外出太阳。少阳和厥阴相表 里。
以上是六经之间传经的基本模式。
15:00-17:00膀胱经
17:00-19:00肾经
19:00-21:00心包经(适宜散步)
人们要想健康就要从六经病欲解的时间规律找出子午流注图和五行地支与 子午流注图他们的关系。
“六经病欲解时 ”蕴含着天人相应
六经病欲解时属于时间病理学的范畴,时令因素对人体健康以及病程的影 响是外因,而人体的正气是内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理论是一致的。
是说;不是以心、肾真阳虚衰为主,而是以外来的寒邪盛为主。如:
雪崩人埋葬
雪里,你心、肾阳气再盛;雪的阴寒太盛,人的生命也要受到威胁。
6。“厥阴病,(一阴)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大约凌晨1点——7点 厥(ju é)阴病:
病位是:
涉及到肝和心包(具体讲厥阴病的时候就可以知道它的复杂性)。
如果这个病是
由少阴传来的,你就是病势就是末期。
少阴病:
病位是:
涉及到心、肾。涉及到肾经。
心主火,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肾主水,肾又是元阴元阳之根本。当寒邪 进入少阴导致阴阳两衰。而以肾阳虚衰为主的证候的时候,那么这就是阴证进 一步加重。

六经欲解时是什么意思?(伤寒金匮)

六经欲解时是什么意思?(伤寒金匮)

六经欲解时是什么意思?(伤寒金匮)顾植山教授认为仲景提出的“六经欲解时”理论,实际上是基于《黄帝内经》“三阴三阳”“开阖枢”有序的动态变化的时空方位概念,是对人体气化六种状态的表述,六经“三阴三阳”于天地相应各有气旺主时,三阴三阳各藉其主气随其旺时而解。

“六经欲解时”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笔者通过跟师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学习实践,对其应用价值感触颇深,在此结合案例谈谈心得体会。

案1:支气管哮喘(从“厥阴欲解时”“阳明欲解时”论治)龚某,女,30岁,于2014年12月2日初诊。

自幼患哮喘,2014年10月以来哮喘频发,在当地服用中药2月未见好转来诊。

刻诊:夜间2点哮吼痰鸣,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夜间发作哮喘时伴口渴,烦热,咯痰色白清,有清鼻涕,咳嗽不甚,胃纳可,大便正常,舌苔薄黄,舌质偏红,脉细。

考虑其证丑时(夜间2点)发病,符合“厥阴欲解时”,遂予乌梅丸方加减:乌梅30克,细辛3克,肉桂4克(后下),川连6克,黄柏10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川椒4克,干姜6克,制附片6克,瓜蒌皮10克,薤白10克,法半夏10克,生炙甘草各15克,葶苈子15克,大枣10克。

7剂,水煎服,嘱晚饭后及睡前各服1次,每次150毫升。

二诊(2014年12月24日):诉服用上方2剂后夜间哮喘即获缓解,因诉项背部怕冷,舌苔薄干舌质暗红,脉细。

又拟原方复入鹿角片10克,熟地10克,麻黄5克,桂枝10克。

7剂,水煎服,改早晚各服1次。

三诊(2015年1月27日):服上药病情得控。

因天气变化,不慎受凉导致哮喘又发,哮吼喘憋,背凉怕冷,在当地运用小青龙汤、阳和汤效不显又来求诊,追寻发作加重时间告知下午5~6点以及凌晨3~6点发作明显,表现气喘喉鸣,咳嗽则觉气畅,咯吐少量透明泡沫痰,有鼻涕喷嚏,胃脘稍胀,大便不溏,苔薄质暗红,脉细。

据发病时间下午5~6点符合“阳明欲解时”,凌晨3~6点“丑至卯上”同时符合“厥阴欲解时”,于是选用乌梅丸合小承气汤方加减,处方:乌梅30克,细辛3克,肉桂4克(后下),川连4克,黄柏6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川椒3克,干姜6克,制附片5克,枳壳10克,厚朴15克,制军5克,炙甘草9克,葶苈子15克,麻黄5克,杏仁10克,大枣10克。

谈六经病“欲解时”及其临床应用

谈六经病“欲解时”及其临床应用

谈六经病“欲解时”及其临床应用有关《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的问题,历代医家间有阐发,但论述的落脚点都是围绕“欲解”,或阐其所主时辰,或释其所解之因。

例如清人柯韵伯认为“巳未为阳中之阳,故太阳主之”,“脾为阴中之至阴,故主亥、子、丑时”;张志聪认为“日西而阳气衰,阳明之主时也,从申至戌上,乃阳明主气之时,表里之邪欲出,必随旺时而解”;陈修园认为六经之病欲解“亦可于其所旺时推测而知之”,主张“值旺时而解矣”。

各家大都被“欲解”束缚,对“欲解”不解甚而症反加重,或在“欲解时”突然出现一些病症的情况未能深入思考。

“欲解时”而病症自解的情况临床并不常见。

全国统编教材《伤寒论讲义》云:“论中六经皆有欲解时一条,因尚不能指导临床,当存疑待考。

”六经“欲解时”这一非常重要的理论成为无关紧要,研究《伤寒论》者对此多置而不论。

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对《伤寒论》“六经”及其“欲解时”见解独到,将“欲解时”释为“相关时”,广泛应用于临床辨证施治过程中,取效卓著。

今就笔者多年来与顾植山讨论所闻,结合临床实践,酌加个人理解,概述如下。

【“六经辨证”实为“六律辨证”“六气辨证”】《伤寒论》中本无“六经”之名,仅见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是为三阴三阳“六病”。

自宋人朱肱倡“六经”说始,后人以“六经”代称三阴三阳“六病”,已为约定。

柯韵伯《伤寒论翼·序言》说:“原夫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

”恽铁樵《伤寒论研究》言:“《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凡读《伤寒》者无不于此致力,凡注《伤寒》者亦无不于此致力。

”顾植山认为,讨论“六经”实质,关键在对“三阴三阳”的理解,在对气化“开阖枢”理论的掌握。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伤寒论本义》在阐述六经时言:“此皆论六气之化本于司天在泉五运六气之旨!”古人把天地间的盛衰变化理解为一种“橐”运动。

老子《道德经》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橐运动一开一阖,出现“开、阖、枢”三种状态。

探讨六经病“欲解时”的临床意义

探讨六经病“欲解时”的临床意义

探讨六经病“欲解时”的临床意义全国统编教材《伤寒论讲义》云:“论中六经皆有欲解时一条,因尚不能指导临床,当存疑待考。

”历代医家也对此多置而不论,六经病“欲解时”这一非常重要的理论未受到临床应有的重视。

《伤寒论》除列出了六经病的提纲证外,也明确提出了六经病的“欲解时”,分别是:9条:太阳病,从巳至未上。

(9点-15点)193条: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15点-21点)272条: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3点-9点)275条: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21点-3点)291条: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23点-5点)328条: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1点-7点)一天有12个时辰共24小时,如果平均分配的话,六经病“欲解时”应该各占2个时辰,但事实却不是如此。

从上可看出,六经病“欲解时”,各占3个时辰。

从《伤寒论》中条文可知,太阳、阳明、少阳等三阳病“欲解时”占了9个时辰,即从3点至21点共18个小时,其中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为9点至15点,为日中之时,相当于一天中阳气最旺盛之时。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从15点至21点,为日落之时,相当于一天中阳气逐渐减少之时。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从3点至9点,为日出之时,相当于一天中阳气逐渐增加之时。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从21点至3点,为一天中阴气最盛之时。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从23点至5点,为一天中阴盛阳生之时。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从1点至7点,为阴气渐少阳气渐旺之时。

从以上可以看出,从3点至21点共9个时辰为三阳病平均分配的,各3个时辰,是连贯的,不重叠。

但三阴病虽然也是各3个时辰,不连贯而且交叉重叠,总共只有6个时辰。

三阴病中均有丑时,即1至3点。

少阳病与厥阴病“欲解时”,均有寅及卯两个时辰,有2个时辰的交叉重叠。

为何会如此呢?有临床意义吗?首先要对“欲解时”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一日之中,阴阳是在消长中取得动态平衡的。

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

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

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诊疗病2014-12-22 09:22:21六经病“欲解时”的临床意义+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诊疗病+六经病欲解时:仲景创作《伤寒论》之⼤纲。

《伤寒论》的主要学术成就之⼀,在于其创⽴了三阴三阳(后世也⼴泛称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

千百年来,古今中外众多学者⼗分重视对伤寒六经的研究,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

正如恽铁樵所⾔:“《伤寒论》第⼀重要之处为六经,⽽第⼀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凡读伤寒者⽆不于此致⼒,凡注伤寒者亦⽆不于此致⼒。

”在《伤寒论》六经病中,仲景除了列出每⼀经病的“提纲证”——即“××之为病,……”,此外便给出了每⼀经病的欲解时间。

因此,六经病的“欲解时”⾃然也成了古今《伤寒论》研究的重点之⼀。

历史上多数医家主要是根据天⼈相应理论,从⾃然界阴阳之⽓的消长规律及与⼈体⽣理病理的关系来进⾏论述,但笔者认为尚有⼀些关键性的问题阐⽽未发,发⽽未明,故拟从对三阴三阳时序性的认识出发谈谈对六经病“欲解时”的⼀些体会。

⼀. 三阴三阳的时序性1. ⼆阴⼆阳的时序阴阳的时序概念,⾸先来源于古⼈对天地阴阳变化的认识。

⽼⼦云:“⼈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然。

”《素问·保命全形论》云:“⼈以天地之⽓⽣,四时之法成。

”《素问·⽣⽓通天论》谓:“夫⾃古通天者,⽣之本,本于阴阳。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九州、九窍、五藏、⼗⼆节,皆通乎天⽓。

”《灵枢·岁露》云:“⼈与天地相参也,与⽇⽉相应也。

”这些论述均指出了⼈与天地相应,⼈体的阴阳消长变化与天地⾃然保持同步,如是则⼆者相应⽽相合,达到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

古⼈在论述天地阴阳变化时常谓:太极⽣两仪,两仪⽣四象。

两仪者,阴阳也,四象者,太少阴阳也。

阴阳相贯,如环之⽆端。

两仪之阴阳相贯,阴连阳处为少阳,阳连阴处为少阴。

如《汉书·律历志》:“太阴者,北⽅,于时为冬;太阳者,南⽅,于时为夏;少阴者,西⽅,于时为秋;少阳者,东⽅,于时为春。

(2)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

(2)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

(2)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通过阴阳鱼的构图,可以理解很多中国传统科学、哲学中的内容。

最直接的,我们可以看到阴阳的消长变化在一年中的具体表现,“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以北半球黄河流域及周边为参照),从这一天起白昼开始逐渐变长,阳鱼也逐渐从一个小尾巴点开始扩张;夏至日白昼最长,从这一天起白昼渐短,夜晚渐长,阴鱼开始扩张。

阴阳互相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六经病欲解时:人体经络循行动画图和主治疾病六经病欲解的时间规律,“太阳病、(三阳)欲解时,从已至未上”;大约早9点——15点“阳明病,(二阳)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大约15点——21点()“少阳病、(一阳)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大约凌晨3点——早9点“太阴病,(三阴)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大约21点——凌晨3点“少阴病、(二阴)欲睡时,从子至寅上”;大约晚11点——凌晨5点“厥阴病,(一阴)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大约凌晨1点——7点和子午流注图:子午流注图“子配胆及胆经;丑配肝及肝经;寅配肺及肺经;卯配大肠及大肠经;辰配胃及胃经;巳配脾及脾经;午配心及心经;未配小肠及小肠经;申配膀恍及膀恍经,酉配肾及肾经;戌配心包及心包经;亥配三焦及三焦经。

”人体一天内经络打开时间21:00_23:00 三焦经23:00-1:00 胆经(要上床睡觉)1:00-3:00 肝经3:00-5:00肺经5:00-7:00大肠经(起床要喝水)7:00-9:00 胃经(要吃早餐)9:00-11:00脾经(1个小时要喝一次水,慢慢饮)11:00-13:00 心经(开心快乐)13:00-15:00 肠经15:00-17:00 膀胱经17:00-19:00肾经19:00-21:00 心包经(适宜散步) 人们要想健康就要从六经病欲解的时间规律找出子午流注图和五行地支与子午流注图他们的关系。

“六经病欲解时”蕴含着天人相应六经病欲解时属于时间病理学的范畴,时令因素对人体健康以及病程的影响是外因,而人体的正气是内因,这与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理论是一致的。

《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刍议

《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刍议
A s r c T i r cei re ic s ece iit n rciai o tet fs rda sdsae n - btst hsat l o d rt dsu st rdbly a dpa t l f meo i meiin ie sst d i n o h i c t h i x e
实 用性 。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2 2 2 R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 65 (01 0 - 0 3 0 1 0 — 8 2 2 1) 2 0 0- 2
蚤 伤寒论》 六经 中每经都有一条“ 欲解时 文, 自《 是 黄 帝内经》 后首次将 时间节律变化 引入诊断和治疗中。 时间诊
虚寒症始终贯穿其问, 时辰互有交差, 互有共用。 六经病的“ 欲解时 ” 是指疾病在这个时间区域 内有可能
痊愈或者解 除, 或者得到缓解 , 即某经在各 自特定 的时间
内, 受天时相助 , 经气旺盛, 正胜邪却, 利于疾病康复 。
2 六 经病 “ 解 时 ” 原理 欲 的
复强调“ 谨候气宜, 无失病机’ 审察病机, 无失气宜”僚 。
会“ 因时 治宜 ”使得药 物得天 时资助 , , 收到事 半功倍 的疗 效。 现代生物医学研 究也证实, 时间节律对人体 的制约是客 观存在的, 不同时间服药产生的作用也不同。因此 , 掌握好 防寒论》 六经病白 欲解时 , , 对临证颇 有资益 。
气 , 卯辰 , 阳木 王之时 ” 土 王于 申酉戌 , 寅 少 “ 向王时 , 是为

欲 解 。’ 有 执注 日 :太 阳 者盛 阳也 , 王 于 巳午 未 。 ” 劣 “ 故
张志聪亦 日: 午乃太 阳天 中之时, “ 巳未前后之气交也, 夫天有六气, 人有六气 , 人得天气之助 , 则正气盛而邪病解 矣。’ 见, 可 六经病在相应 时间内“ 欲解 ’ , 是有理论基础 的。

“六经病欲解时”临床病案举隅

“六经病欲解时”临床病案举隅

“六经病欲解时”临床病案举隅莫婷;老膺荣【摘要】《伤寒论》中“六经病欲解时”理论一直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和难点,当代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物顾植山教授结合《黄帝内经》中三阴三阳开阖枢机的理解,创出“六经病欲解时”龙砂医学流派特色临床辨治理论,即观察某一疾病外在证候的出现、减轻或加重时间,可据此诊断病属六经中何经之病,处方开药时主用或兼用该经治方.本文通过从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和少阳欲解时分别论治头晕、腹泻、感冒、失眠的4个临床病案,介绍了龙砂医学流派基于“六经病欲解时”理论的临床辨证思路及特点.%"The time of six meridians diseases tending to be cured" theory in Shang Han Lun is always the focal point and difficult point of controversy for doctors of all dynasties.Professor Gu Zhishan,who is the representative inheritance character of contemporary Longsha medical school,combining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opening-closing-pivoting of three-yin and three-yang theory in Huangdi Neijing,created "the time of six meridians diseases tending to be cured" Longsha medical school characteristics of clinical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eory,which is to observe the time of external symptoms of some disease'sappearance,remission or aggravation,then make diagnosis of which channel the symptom belongs to the six channels,and mainly use or combining use the prescriptions of this channel when giving prescriptions.This paper make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4 clinical medical records about dizziness,diarrhea,cold,insomnia from the time of Yangming,Taiyin,Shaoyin,Jueyin and Shaoyang meridians tending to becured,and introduces the clinical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ongsha medical school based on "the time of six meridians diseases tending to be cured" theory.【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7(014)010【总页数】4页(P100-103)【关键词】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病案;龙砂医学流派【作者】莫婷;老膺荣【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广东省中医院名医工作室,广东广州51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2.23六经病欲解时首见于《伤寒论》,书中记载“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第9条)”“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第193条)”“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第272条)”“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第275条)”“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第291条)”“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第328条)”。

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

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

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原文地址: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作者:画家刘克勤通过阴阳鱼的构图,可以理解很多中国传统科学、哲学中的内容。

最直接的,我们可以看到阴阳的消长变化在一年中的具体表现,"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以北半球黄河流域及周边为参照),从这一天起白昼开始逐渐变长,阳鱼也逐渐从一个小尾巴点开始扩张;夏至日白昼最长,从这一天起白昼渐短,夜晚渐长,阴鱼开始扩张。

阴阳互相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六经病欲解时:六经病欲解的时间规律,"太阳病、(三阳)欲解时,从已至未上";大约早9点--15点"阳明病,(二阳)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大约15点--21点()"少阳病、(一阳)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大约凌晨3点--早9点"太阴病,(三阴)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大约21点--凌晨3点"少阴病、(二阴)欲睡时,从子至寅上";大约晚11点--凌晨5点"厥阴病,(一阴)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大约凌晨1点--7点和子午流注图:子午流注图"子配胆及胆经;丑配肝及肝经;寅配肺及肺经;卯配大肠及大肠经;辰配胃及胃经;巳配脾及脾经;午配心及心经;未配小肠及小肠经;申配膀恍及膀恍经,酉配肾及肾经;戌配心包及心包经;亥配三焦及三焦经。

"人体一天内经络打开时间21:00_23:00三焦经23:00-1:00胆经(要上床睡觉)1:00-3:00肝经:00-5:00肺经 35:00-7:00大肠经(起床要喝水)7:00-9:00胃经(要吃早餐)9:00-11:00脾经(1个小时要喝一次水,慢慢饮)11:00-13:00心经(开心快乐)13:00-15:00肠经15:00-17:00膀胱经17:00-19:00肾经19:00-21:00心包经(适宜散步)人们要想健康就要从六经病欲解的时间规律找出子午流注图和五行地支与子午流注图他们的关系。

伤寒论六经欲解时象数原理揭示

伤寒论六经欲解时象数原理揭示

伤寒论六经欲解时象数原理揭示伤寒论里面有六经病欲解的说法,“太阳病、(三阳)欲解时,从已至未上”;大约早9点——15点,此为日中“阳明病,(二阳)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大约15点——21点此为哺时“少阳病、(一阳)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大约凌晨3点——早9点此为平旦“太阴病,(三阴)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大约21点——凌晨3点此为人定“少阴病、(二阴)欲睡时,从子至寅上”;大约晚11点——凌晨5点此为夜半“厥阴病,(一阴)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大约凌晨1点——7点,此为鸡鸣但是对于张仲景依据什么提出的欲解时,很多学医的都不知道,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张仲景的术数模型李保柱先生解释道:《扁鹊阴阳脉法》所云的“平旦曰太阳,日中曰阳明,晡时曰少阳,黄昏曰太阴,夜半曰少阴,鸡鸣曰厥阴,是三阳三阴时也”。

对此仲景亦云“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以日中曰阳明故也。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以晡时曰少阳故也。

少阳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以黄昏曰太阴故也。

太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以夜半曰少阴故也。

少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以鸡鸣曰厥阴故也。

厥阴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以平旦曰太阳故也。

但是黄昏为戌时,无论如何亥至丑上对不上昏时,亥时是人定之时,太阴也非解于子至寅,故而此解说有问题。

《伤寒钤法》中有汗瘥定时歌,此即伤寒欲解时700)this.width=700;" >图片:六经欲解时.jpg《外经微言》有关于欲解时的解说,奢龙问于岐伯曰:阳病解于戌,阴病解于寅,何也?岐伯曰:阳病解于戌者,解于阴也。

阴病解于寅者,解于阳也。

然解于戌者不始于戌,解于寅者不始于寅,不始于戌者由寅始之也,不始于寅者由女始之也。

解于戌而始于寅,非解于阴乃解于阳也,解于寅而始于亥,非解于阳乃解于阴也。

奢龙曰:阳解于阳,阴解于阴,其义何也?岐伯曰:十二经均有气王之时,气王则解也。

奢龙曰:十二经之王气可得闻乎?岐伯曰:少阳之气王寅卯辰,太阳之气王已午未,阳明之气王申酉戌,太阴之气王亥子丑,少阴之气王子丑寅,厥阴之气王丑寅卯也。

第六、六经病欲解时的机理及其临床价值

第六、六经病欲解时的机理及其临床价值

第六、六经病欲解时的机理及其临床价值第六、六经病欲解时的机理及其临床价值《伤寒论》的六经病各有不同的欲解时,过去的注家们大都解释为六经病各值其经气旺之时而解,但六经的经气旺之时为什么又各不相同,则尚欠说明,而近来各地所编写的《伤寒论讲义》之类,竟有的删而不讲,这可见对六经病欲解时机制的研究,历来重视不够,那么对于临床来说有没有实践价值,就更是无人过问了。

作者认为,古人对于六经病分别指出不同的欲解时,颇合乎近代新兴起的生物钟学说,应当从理论上加以探讨,也必须从实践中找到证明。

从这一思想出发,下面谈谈作者在这方面的一些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十二支的时空概念在探讨之前,有必要先把十二支的时空概念说明一下。

十二支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将十二支分配于周天的空间,也分配于每一昼夜的时间(年月的地支与本文关系不大,从略),空间和时间都以太阳的运行为标志,所以是统一的。

子方为正北,子时为夜半、午方为正南、午时为日中。

以子午为经,太阳左升右降,升于卯方卯时。

降于酉方酉时。

卯酉为纬,这与子午共同标志者夜半、日出、日中,日入四个中心方位与时间。

夜半和日中,太阳子中、午中的方位和时间是不变的,而日出日入,则随着季节的不同方位和时间则略有改移,日出日入最标准的时间和方位是二分,无论春分或秋分,太阳都是出于卯中,入于酉中,昼夜相平,各五十刻。

但在二至就不同了,冬至太阳出于辰初初刻,入于申正四刻,夏至则出于寅正四刻,入于戌初初刻。

前者昼长41刻、夜长59刻、后者则与此相反,是昼长59刻,夜长41刻(见《类经图翼●气数总论》)。

这可见在昼短夜长时,太阳是辰时出辰方,申时入申方,而昼长夜短时,又是寅时出宣方、戌时入戌方,都不是出卯入酉。

由于寅在东方偏北,辰在东方偏南,申在酉方编南、戌在酉方编北,都属于四隅,所以综合全年来说,日出的空间和时间,就不仅仅是卯上,而是寅至辰上,日入的空间和时间,也不仅仅是酉上,而是申至戌上。

《伤寒论》六病欲解时的含义

《伤寒论》六病欲解时的含义

氏 …认 为 , 这 是《 伤 寒论 》 的写作 特 点 之一 即省 笔 。 比
如太 阳病 提纲 , 原 文 第 1条 “ 太 阳之 为 病 , 脉 浮, 头 项 强痛 而恶 寒 。 ” 就 省 略 了 发 热 二 字 。其 它 五 病 也 是 如
热 加重 的疾 病称 为太 阴病 ; 子 时至 寅 时 发 热 或者 发 热
纷纭 , 莫 衷一 是 。认识 六病 欲解 时 的含 义 , 首先 要 弄清 《 伤 寒论 》 六 病是 如何 定义 的 。 《 素问 ・ 热论 》 云: “ 今 夫热病者, 皆伤 寒 之 类 也 。 ”
《 伤寒 论》 六病如何归类 , 原文 已有揭示 , 第 3条
“ 太 阳病 , 或 已发 热 , 或未发热 , 必恶寒 体痛, 呕逆 , 阴 阳脉俱 紧者 , 名 为伤 寒 ” 。臧 氏 认 为 此 处 “ 已” 当 为 “ 巳” , 是 时间概 念 , 即太 阳病 或 巳时 发热 或 未 时 发热 , 这 与太 阳病欲 解 时 , 从 巳至 未上 , 是一 致 的 。也 就是 说
上, 亥 至丑 上 , 子至寅上 , 丑至卯上, 分 别称 为 太 阳 时 ,
阳明时 , 少 阳时 , 太 阴时 , 少 阴时 , 厥阴时。
从《 伤寒 论 》目录 看 , 辨 太 阳 病 脉证 并 治 , 辨 阳 明
病 脉证 并治 , 辨 少 阳病 脉 证 并 治 , 辨 太 阴病 脉 证 并 治 , 辨 少 阴病脉 证并 治 , 辨厥 阴病 脉证并 治 , 这六 篇 内容 占 据 主要 篇 幅 。以太 阳病 为例 , 仅从 字面 含义 理解 , 太 阳
该 是六 病 的必 有症 状 , 而六病 提 纲 中并 无 发热二 字 , 康
在 巳时 到未 时这一 时间 段 内 发 热或 发 热 加 重 的 疾 病 ,

解析六经病欲解时

解析六经病欲解时

解析六经病欲解时我们研究发现,“六经病欲解时”是张仲景创作《伤寒论》的大纲,却不被历代伤寒注家重视,我们用“六经病欲解时”这把金钥匙揭开了《伤寒论》的诸多奥秘,为正确解读《伤寒论》铺平了道路。

“六经病欲解时”告诉我们,《伤寒论》理论根源于《内经》是不争的事实。

太阳、阳明、太阴、少阳四经分主一日或一年之四时,太阳位于夏三时,太阴位于冬三时。

以卯酉分,三阳主昼,三阴主夜。

以寅申上下半年分,厥阴、少阳、太阳主春夏阳仪系统,阳明、太阴、少阴主秋冬阴仪系统,彰显了《伤寒论》以阴阳为纲而六经为目。

1张仲景《伤寒论》以“时”为纲,六经为目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明确写出六经病欲解时,就是以“时”为纲,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时”。

009条: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93条: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272条: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275条: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291条: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328条: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根据这些叙述可以绘制下图。

六经病欲解时图六经病欲解时是读《伤寒论》的大纲,这是张仲景自己亲笔写的。

不明此图,是读不懂《伤寒论》的,可是历代伤寒注家都不重视这副图,现在让我们来好好读读这份纲要的内容吧。

张仲景“欲解时”一语道破天机,即道出他写《伤寒论》一书所用“天人合一”之大法,“天人合一”大法全在五运六气之中耳。

张仲景强调的“时”,包括年、月、日、时在内。

如《伤寒论》第30条说“夜半阳气还”,《伤寒论·辨脉法》说: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

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

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2四时阴阳分从六经病欲解时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可以是一日十二时辰,也可以是一年十二个月,用少阳、太阳、阳明、太阴四经分主之,既代表一日之四时,又代表一年之四时,以四时阴阳为大纲。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论欲解时”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论欲解时”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论欲解时”论欲解时自然界时间规律广泛存在,例:上下班高峰时路上人多,就餐时餐厅人多,节假日时景区人多等。

西医已经发现许多疾病具有规律性、节律性和季节性的时间规律。

传统理论承认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承认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却否定、放弃欲解时。

否定、放弃欲解时,无疑自废武功。

欲解时为机体疾病变化的时间规律。

潮汐、生物钟等皆为欲解时的有力佐证!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是中医整体观念之一。

《灵枢》岁露篇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天地为统一性之环境属性,日月为统一性之时间属性。

欲解时理论阐述了六经与干支计时十二地支(每日十二时辰)的关联性与规律性,完美的诠释了统一性之时间属性。

《素问》有“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之说。

此说如何解释?其中阴、阳为何物?生、长、杀、藏为何意?“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中的阳代表的是太阳,阴代表的是地球上的万物,“生长杀藏”代表阴阳各自的状态,这句话表达的含义是:当太阳在春夏这个时间段处于生、长的状态时,地球上万物的阴阳状态就是生和长。

当太阳在秋冬这个时间段处于杀、藏的状态时,地球上万物的阴阳状态就是杀和藏。

春夏秋冬不仅仅是一年四季中的季节,一天十二时辰也分春夏秋冬(干支纪时、纪日、纪月、纪年)。

它的意义不仅仅是“适时养生”,更是对“欲解时”的强调和解释。

地球上万物的阴阳状态伴随太阳阴阳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机体气机升降出入运行不息是生命之本,欲解时是机体在气机升降出入运行过程中利用阴阳状态的变化解除疾病恢复正常的时间规律。

病微时,欲解时即病愈时!病重时,欲解时即病剧时、发病时!如此理解,欲解时就有了三种临床价值:1.指导六经辨证。

“日晡发热属阳明”是最好的例子(此为标不为本)。

五更泻如果从脾肾阳虚论治,几无效果,如果按照欲解时辨证从厥阴病或少阳病论治则效果立显。

2.指导不同疾病的最佳给药时间。

关于这个问题,刘力红教授在《思考中医》中已有详论。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服药方法“半日服尽”难于理解,如果结合阴阳生长收藏来理解就容易多了。

基于气本体论的六经病欲解时研究

基于气本体论的六经病欲解时研究

基于气本体论的六经病欲解时研究孙志其;韩涛【摘要】首先分析了古中医学以在天之时、气,在地之方、味,在人之事(理)、证为基础的“三元素”论,阐述六经欲解时乃是六经时序状态的综合表述,进而依据三阴三阳六经的气行之序、时象之变,对六经病欲解时的实质内涵作出阐释,深入剖析三阴中“以太阴为体之本,以少阴为用之本,以厥阴为象(生命之象)之本”的具体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并对《伤寒论》中三阴与三阳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实质内涵进行了解读.【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25)003【总页数】3页(P297-299)【关键词】六经;欲解时;三阴三阳;《伤寒论》【作者】孙志其;韩涛【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济南 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2《伤寒论》作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其主要学术成就之一,即在于立足传统中医学固有的本体论、方法论认识下,所创立的三阴三阳六经辨证体系。

千年以来,关于《伤寒论》的各家注释与学术探讨可谓是汗牛充栋,蔚为大观,然而一切研究的缘起又无不归根于“六经”这一根本问题。

如恽铁樵《伤寒论研究》所言:“《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凡读伤寒者无不于此致力,凡注伤寒者亦无不于此致力。

”可以说,阐释“六经”乃是伤寒学术的第一要务。

而在《伤寒论》的六经病论述中,对于“六经”的表述和辨析最为明显,除去开篇列出的每一经病“提纲证”,即“××之为病……”之外,便是各篇中明确指出的六经病欲解时间。

1 六经欲解时——天时、药味、人证之互通中医学视天地人三才为一体,在诸多经典理论、法则的创作与运用中,多由此“三元素”而论,以求互彰互明。

以在天之时、气,在地之方、味,在人之事(理)、证三者互参而述,共同彰示天人所共由之“道”。

而在具体的应用中,更是以天时为纲、以地味为用,而以人证为变,遵循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基本规律。

“六经病欲解时”及“伤寒九水”的术数相关分析

“六经病欲解时”及“伤寒九水”的术数相关分析

“六经病欲解时”及“伤寒九水”的术数相关分析
龚轩;王庆国
【期刊名称】《中医临床研究》
【年(卷),期】2011(3)14
【摘要】用术数的观点来解释六经病欲解时的原理与具体运用,并将伤寒论中九种用水进行了分析,对于理解疾病的预后和药物煎煮的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总页数】2页(P106-107)
【关键词】术数;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伤寒九水
【作者】龚轩;王庆国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2
【相关文献】
1.浅析《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 [J], 刘枫
2.《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浅析 [J], 金聪聪;李若和;周建丽
3.从干支角度浅析《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 [J], 曹姝; 李赛美
4.从干支角度浅析《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 [J], 曹姝;李赛美
5.《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辨治应用 [J], 莫婷;老膺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经病欲解时图》通过阴阳鱼的构图,可以理解很多中国传统科学、哲学中的内容。

最直接的,我们可以看到阴阳的消长变化在一年中的具体表现,“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以北半球黄河流域及周边为参照),从这一天起白昼开始逐渐变长,阳鱼也逐渐从一个小尾巴点开始扩张;夏至日白昼最长,从这一天起白昼渐短,夜晚渐长,阴鱼开始扩张。

阴阳互相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六经病欲解时:六经病欲解的时间规律,“太阳病、(三阳)欲解时,从已至未上”;大约早9点——15点“阳明病,(二阳)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大约15点——21点“少阳病、(一阳)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大约凌晨3点——早9点“太阴病,(三阴)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大约21点——凌晨3点“少阴病、(二阴)欲睡时,从子至寅上”;大约晚11点——凌晨5点“厥阴病,(一阴)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大约凌晨1点——7点和子午流注图:“子配胆及胆经;丑配肝及肝经;寅配肺及肺经;卯配大肠及大肠经;辰配胃及胃经;巳配脾及脾经;午配心及心经;未配小肠及小肠经;申配膀恍及膀恍经,酉配肾及肾经;戌配心包及心包经;亥配三焦及三焦经。

”人体一天内经络打开时间21:00_23:00 三焦经23:00-1:00 胆经(要上床睡觉)1:00-3:00 肝经3:00-5:00 肺经5:00-7:00 大肠经(起床要喝水)7:00-9:00 胃经(要吃早餐)9:00-11:00 脾经(1个小时要喝一次水,慢慢饮)11:00-13:00 心经(开心快乐)13:00-15:00 肠经15:00-17:00 膀胱经17:00-19:00 肾经19:00-21:00 心包经(适宜散步)人们要想健康就要从六经病欲解的时间规律找出子午流注图和五行地支与子午流注图他们的关系。

“六经病欲解时”蕴含着天人相应六经病欲解时属于时间病理学的范畴,时令因素对人体健康以及病程的影响是外因,而人体的正气是内因,这与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理论是一致的。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大自然的运动变化与人体息息相关,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不断对人体产生影响,人体必须随时适应自然规律,才能与环境保持协调而出于健康状态。

六经病均有一个欲解时,如《伤寒论》第9条、193条、272条、275条、291条、328条,说明六经各有一个欲解的时辰,而这些不同的时辰,代表大自然阳气的盛衰,紧密关系着六经的气血盛衰,它是天人相应思想的体现。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其所不胜而甚,至其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其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这段话对理解六经病欲解时很有帮助。

如太阳病自得其位的时间是9时至15时,此时大自然的阳气最盛,人体的太阳经经气此时最旺盛,二者相加,则太阳病阳气被风寒所郁遏,可应时而解,故“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再如阳明经自得其位是从15时至21时,此时大自然阳气衰退,人体阳明经经气最旺,二者相较,正胜邪退,则阳明经热盛之邪得以外达,其病欲解,故“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内经》中所述“必先定五脏之脉”,正是强调了内因在其病欲解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由此进一步推导出在天人之间,以人为本,以天为标,以正气为本,以时令为标,把握机遇,因时而动,“必先定五脏之脉”,参以天时,促其自愈,这正是《伤寒论》务本论道的精髓,也是整个中医学的优势所在(谷万里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

另外:“六经病欲解时”与“阴阳自和必自愈”的提法互见于<伤寒论>始终,二者有其内在的一致性,高度统一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以下是《六经之间传经》本人听课的笔录:六经病病里的概念和病性意义与病势的意义:(也就是病症的概括)1“太阳病、(三阳)欲解时,从已至未上”;早9点——15点太阳病:病位是:足太阳经、足太阳腑、涉及到膀胱和体表的阳气被外来风寒邪气所伤。

它根源于下焦膀胱,根源于下焦肾。

病性:是阳证。

病势是:阳病的初起。

例如:癫痫、头痛、目疾、鼻病、遗尿、小便不利及下肢后侧部位的疼痛等症。

证见口渴,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水入即吐,为膀胱蓄水证,治宜五苓散。

2。

“阳明病,(二阳)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大约15点——21点阳明病:阳明和太阴相表里。

病位是:涉及到手足阳明经、腑,也就是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

还有大肠经、胃经。

(一般足经循行路线长受寒邪反映比较明显,手受阴邪经循行路线短就反映不明显。

)病性:是阳证。

病势是:极期。

阳明的阳气量比较大,但是,邪气入阳明就化热了,邪气就成了阳邪,成了热邪,两阳相加正邪斗争激烈,所以表现大热,大实的证候。

从病里的角度来说:阳明病是阳证的极期阶段。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等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主要病候:经脉病:齿痛,颈肿,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3。

“少阳病、(一阳)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大约凌晨3点——早9点少阳病:少阳和厥阴相表里。

病位是:涉及到胆经,胆腑和三焦。

(如:无汗而喘。

邪热壅肺汗出而喘。

水寒设肺而喘。

)手少阳三焦和足少阳胆。

病性:是阳证。

病势是:是后期。

这是为什么呢?进入少阳的邪气它可以是寒邪也可以是热邪。

如果邪气在足少阳经脉的话,它是寒邪。

因为它有往来寒热的症状。

为什么有恶寒?那一定是有寒邪伤人阳气的症状。

所以,寒邪在经的时候是寒邪。

邪入腑的时候就化热。

而正气是少阳是小阳,是弱阳也是稚阳、嫩阳、幼阳。

如日初出。

阳气不亢不烈。

一旦少阳抗邪不力的话。

邪气就有可能内传三阴。

因而出现太阴病。

头痛,目赤,目痛,怕光羞明,迎风流泪,远视不明,内障,目翳。

所属病候:耳聋,腹胀,水肿,遗尿,颊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上肢外侧痛,小便不利等。

主治:侧头、耳、目、胸胁、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4。

“太阴病,(三阴)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大约21点——凌晨3点太阴病:[阳明和太阴相表里。

]病位是:涉及到脾经、涉及到脾脏、没有涉及到手太阴肺。

为什么?太阳主表,肺主皮毛,当太阳体表的阳气被风害邪气所伤的时候,常常会影响肺气的宣发失调。

因而出现咳嗽、喘。

在上边太阳病中就包括了。

这里就不讲了。

病性:是阴证。

仅仅涉及到脾阳虚。

病势是:是阴证的初期。

5。

“少阴病、(二阴)欲睡时,从子至寅上”;大约晚11点——凌晨5点少阴病:病位是:涉及到心、肾。

涉及到肾经。

心主火,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

肾主水,肾又是元阴元阳之根本。

当寒邪进入少阴导致阴阳两衰。

而以肾阳虚衰为主的证候的时候,那么这就是阴证进一步加重。

病性:是阴证。

病势是:是阴证的危重期。

特别是心、肾真阳虚衰为主的这种少阴病,不去积极的救治,常会出现不良的后果。

它是阴证的危重期。

当然,少阴病另外又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说;不是以心、肾真阳虚衰为主,而是以外来的寒邪盛为主。

如:雪崩人埋葬雪里,你心、肾阳气再盛;雪的阴寒太盛,人的生命也要受到威胁。

6。

“厥阴病,(一阴)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大约凌晨1点——7点厥(jué)阴病:病位是:涉及到肝和心包(具体讲厥阴病的时候就可以知道它的复杂性)。

如果这个病是由少阴传来的,你就是病势就是末期。

病性:是阴证。

病势是:末期。

有死无生。

因为少阴心、肾真阳虚衰,又导致厥阴相(象)火,肝和心包的相(象)火衰竭,那的确是阴证的末期。

有死无生。

另外:“厥者,尽也。

厥者,极也。

”如果这个病不是由心、肾真阳衰微而转入厥阴,而是外来的阴寒邪气郁遏ě了厥阴的相火,这可能就要发生变化了。

当阴寒邪气特别盛,盛到极点的时候,而相火被郁到极点的时候,相火爆发,阳气来复。

厥阴病就可以有阳气恢复的这种机转。

如果阳气恢复以后阳复阴退,病就可以自愈。

如果阳气恢复的过热又可以转成热证。

转成阳证。

所以,厥阴病又存在着阴尽,阳生的变化。

六经病他们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就叫做传经。

具体来说一经的邪气传到另一经,相应的临床症状就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叫传经。

如:“太阳病”作为一个表证,太阳邪气可以传给其他任何一经。

太阳可以传给——阳明;太阳可以传给——少阳。

太阳可以传给——太阴。

太阳可以传给——少阴。

太阳可以传给——厥阴。

因为体表的阳气属太阳所管,体表的阳气被外来的风寒邪气所伤以后,就等于人体的防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出现缺口,所以邪气就可以传给其他任何五经。

但是,少阳可以传阳明。

而邪入阳明就一般不在传给其他任何经了。

因为阳明是属土的,就象地球一样,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地球上的各种动植物是地球上所化生的,最后死亡以后都回归于大地。

所以邪入阳明以后,想再传其它经是不可能的。

就象阳明的里热,尤其是阳明里是实证,你若不是通过泻下就在阳明本经解决的话;阳明的燥热实邪能传入太阴吗?是不可能的。

少阳病之邪可以传太阴。

太阴之邪可以传少阴,少阴之邪可以传厥阴。

这些显然是邪气由表入里,由浅入深。

我们说由一脏一腑,他们经常是脏腑相连,经脉相互络属。

比方说:太阳和少阴,脏腑相连,膀胱和肾脏腑相连,经脉相互络属,它们相表里。

所以,太阳之邪有飞渡少阳的时候,这种情况很多。

那么,少阴阳气恢复以后,有没有脏邪还腑阴病出阳的这种变化呢?有的!太阴可以外出太阳。

也就是当寒邪盛的少阴病,而不是真阳衰的少阴病。

然后祛邪达表,使少阴脏邪还腑阴病出阳,可以外出太阳。

少阳和厥阴相表里。

少阳之邪不解可以内传厥阴。

厥阴阳气恢复以后邪气又可以外出少阳。

这就是厥阴阳气恢复以后驱邪达外,厥阴之邪外出少阳的。

还有一对,就是:阳明和太阴相表里。

在<伤寒论>原文里说: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

太阴者身体发黄。

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大便硬者,此为阳明病也。

这就是一个太阴湿浊不化,在太阴郁积久了之后从阳明燥化,外出阳明的一个例子。

以上是六经之间传经的基本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