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病欲解时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经病欲解时图》

通过阴阳鱼的构图,可以理解很多中国传统科学、哲学中的内容。最直接的,我们可以看到阴阳的消长变化在一年中的具体表现,“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以北半球黄河流域及周边为参照),从这一天起白昼开始逐渐变长,阳鱼也逐渐从一个小尾巴点开始扩张;夏至日白昼最长,从这一天起白昼渐短,夜晚渐长,阴鱼开始扩张。阴阳互相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六经病欲解时:

六经病欲解的时间规律,“太阳病、(三阳)欲解时,从已至未上”;大约早9点——15点

“阳明病,(二阳)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大约15点——21点

“少阳病、(一阳)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大约凌晨3点——早9点

“太阴病,(三阴)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大约21点——凌晨3点

“少阴病、(二阴)欲睡时,从子至寅上”;大约晚11点——凌晨5点

“厥阴病,(一阴)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大约凌晨1点——7点

和子午流注图:

“子配胆及胆经;丑配肝及肝经;寅配肺及肺经;卯配大肠及大肠经;辰配胃及胃经;巳配脾及脾经;午配心及心经;未配小肠及小肠经;申配膀恍及膀恍经,酉配肾及肾经;戌配心包及心包经;亥配三焦及三焦经。”

人体一天内经络打开时间

21:00_23:00 三焦经

23:00-1:00 胆经(要上床睡觉)

1:00-3:00 肝经

3:00-5:00 肺经

5:00-7:00 大肠经(起床要喝水)

7:00-9:00 胃经(要吃早餐)

9:00-11:00 脾经(1个小时要喝一次水,慢慢饮)

11:00-13:00 心经(开心快乐)

13:00-15:00 肠经

15:00-17:00 膀胱经

17:00-19:00 肾经

19:00-21:00 心包经(适宜散步)

人们要想健康就要从六经病欲解的时间规律找出子午流注图和五行地支与子午

流注图他们的关系。

“六经病欲解时”蕴含着天人相应

六经病欲解时属于时间病理学的范畴,时令因素对人体健康以及病程的影响是外因,而人体的正气是内因,这与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理论是一致的。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大自然的运动变化与人体息息相关,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不断对人体产生影响,人体必须随时适应自然规律,才能与环境保持协调而出于健康状态。

六经病均有一个欲解时,如《伤寒论》第9条、193条、272条、275条、291条、328条,说明六经各有一个欲解的时辰,而这些不同的时辰,代表大自然阳气的盛衰,紧密关系着六经的气血盛衰,它是天人相应思想的体现。《素问?脏气法时论》说:“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其所不胜而甚,至其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其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这段话对理解六经病欲解时很有帮助。

如太阳病自得其位的时间是9时至15时,此时大自然的阳气最盛,人体的太阳经经气此时最旺盛,二者相加,则太阳病阳气被风寒所郁遏,可应时而解,故“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再如阳明经自得其位是从15时至21时,此时大自然阳气衰退,人体阳明经经气最旺,二者相较,正胜邪退,则阳明经热盛之邪得以外达,其病欲解,故“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内经》中所述“必先定五脏之脉”,正是强调了内因在其病欲解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由此进一步推导出在天人之间,以人为本,以天为标,以正气为本,以时令为标,把握机遇,因时而动,“必先定五脏之脉”,参以天时,促其自愈,这正是《伤寒论》务本论道的精髓,也是整个中医学的优势所在(谷万里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

另外:

“六经病欲解时”与“阴阳自和必自愈”的提法互见于<伤寒论>始终,二者有其内在的一致性,高度统一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以下是《六经之间传经》本人听课的笔录:

六经病病里的概念和病性意义与病势的意义:(也就是病症的概括)

1“太阳病、(三阳)欲解时,从已至未上”;早9点——15点

太阳病:

病位是:

足太阳经、足太阳腑、涉及到膀胱和体表的阳气被外来风寒邪气所伤。它根源于下焦膀胱,根源于下焦肾。

病性:是阳证。

病势是:阳病的初起。

例如:癫痫、头痛、目疾、鼻病、遗尿、小便不利及下肢后侧部位的疼痛等症。

证见口渴,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水入即吐,为膀胱蓄水证,治宜五苓散。

2。“阳明病,(二阳)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大约15点——21点

阳明病:阳明和太阴相表里。

病位是:涉及到手足阳明经、腑,也就是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还有大肠经、胃经。

(一般足经循行路线长受寒邪反映比较明显,手受阴邪经循行路线短就反映不明显。)

病性:是阳证。

病势是:极期。阳明的阳气量比较大,但是,邪气入阳明就化热了,邪气就成了阳邪,成了热邪,两阳相加正邪斗争激烈,所以表现大热,大实的证候。从病里的角度来说:阳明病是阳证的极期阶段。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等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主要病候:经脉病:齿痛,颈肿,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3。“少阳病、(一阳)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大约凌晨3点——早9点

少阳病:少阳和厥阴相表里。

病位是:涉及到胆经,胆腑和三焦。(如:无汗而喘。邪热壅肺汗出而喘。水寒设肺而喘。)

手少阳三焦和足少阳胆。

病性:是阳证。

病势是:是后期。这是为什么呢?进入少阳的邪气它可以是寒邪也可以是热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