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位理论演变看区域经济理论的逻辑体系构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冯邦彦(1949年- ),男,广东鹤山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区域经济学博士生导师。

叶光毓(1976
年- ),男,江西信丰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城市发展研究和规划。

① 徐梅:《当代西方区域经济理论评析》经济评论2002.3第74页 ② 张燕:《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综述》当代财经2003.12第87页
《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4期
从区位理论演变看区域经济理论的
逻辑体系构建
冯邦彦,叶光毓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州510632)
摘 要: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理论的起源和基石。

本文通过研究经济学分析中假设条件缓释和区位选择因素增加两条主线,对区位理论的产生和衍变发展进行了历史回顾和理论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经济理论的内在逻辑体系进行了详细分析,目的在于通过对区域经济理论发展过程进行一次逻辑梳理,使研究者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理论体系、发展轨迹和未来走向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区位理论;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理论 一、从区位理论演变看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
古典区位理论的产生从杜能(Tunen,1826)的农业区位论开始,发展到韦伯(W eber,1909)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1933)的中心
地理论和廖什(Losch,1940)的市场区位论①。

在农业区位论中,运费是决定农业空间布局的唯一因素。

韦伯认为最低成本是企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因素,包括运输、劳动力和聚集三种因素。

克里斯塔勒在城镇空间分布和结构内在规律的过程中,将市场因素加入到区位选择的考虑范围之内。

廖什则在全面阐述市场区位和产业区位时,从利润最大化原则出发分析区位问题,并将这一原则与消费者的需求结合起来。

可以说,新古典区位理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层次对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律,其中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立足于单个厂商的区位选择,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论立足于一定的区域或市场,着眼于市场的扩大和优化。

然而,新古典区位理论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单个厂商的最优区位决策,受完全信息、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和生产要素同质等严格假设条件的限制,其对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研究仅限于经济因素范围,因而对现实经济活动的解释能力也相当有限。

针对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局限,现代区位理论围绕更加广阔的区位因素范围和更加宽松的理论假设条件,两条主线对区位理论进行了深化和发展,并且由于融合了发展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区位理论从纯粹的单一经济主体区位选择理论衍变成集区位选择、区
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区域经济理论。

(一)现代区位理论围绕两条主线的衍变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德(lsard,1956)是现
代区位理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②。

他通过引入生产经济理论,把企业新古典区位理论分析框架中的单一生产区位分析扩展到多生产区位,认为最大利润原则固然是产业配置的基本原则,但这一原则的实现同自然环境、产品成本、消费者偏好、未来不确定性、区域间工资水平及价格水平的变化等因素有关,因此合理的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必然受多种因素影响,必须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20世纪60年代,以德伊(Day R H )、戈林赫特(Green hut M L )、赛默恩(Si m on H A )等为代表的行为经济学派突破了新古典区位理论区位主体完全信息、完全理性和完全同质的三大假设,认为区位选择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才是区位分析的重要因素。

到70年代,以麻斯(Massey D )、沃兰斯坦(W allerstein I )、默德尔斯克(Modelski G )、布儒德尔(B raudel F )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学派认为区位是经济结构的产物,区位理论离不开社会意义,要分析空间经济现象和非空间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将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因素也加入到区位因素范围。

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了产业结构化阶段。

弗农(Vernon R )和梅尔起克(Melciki EJ )创立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区位选择应随着产品和生产技术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因此生产方式的变化也是影响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萨塞尼安(Saxenian
9
A)、斯科特(Scott A J)等甚至基于新产业空间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分析,将企业及区域文化、网络经济及网络效应、制度形态等均加入到区位因素的范围中去。

不过,真正实现对新古典区位理论假设条件的实质性突破的是90年代以克鲁格曼(Krug man P, 1990)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通过建立不完全竞争和规模递增模型对企业和产业区位选择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企业和产业区位的形成是一种多重区位的均衡结果,从而将区位理论研究纳入了主流经济学。

从整个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可看出,通过不断放松对区位理论分析的假设条件限制,现代区位理论的现实解释能力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由于逐步加入了各种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现代区位理论实质上演变成“综合决定论”。

区位论的研究对象从单个经济单元和城市区位研究,转向把生产、交换、贸易、价格等融为一体的区域整体研究,从单纯对市场机制的研究,转向把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从静态的空间区位选择研究,转向动态的空间经济分布以及结构变化过程的研究;从纯理论的假设和推导,转向注重实际分析和应用模型的研究。

(二)区位理论与发展经济学等理论的融合
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的聚集和扩散,而在中观和宏观上则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

正是基于这一层逻辑关系,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学者们在研究区位理论的过程中,将研究视野逐步从纯粹的个体区位分析拓展到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等更高层次的区域经济问题上来。

1、新古典经济学条件下的区域增长理论。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定下对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是索罗—斯旺增长模型。

20世纪初,索罗和斯旺(Sol ow and S wan)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与开放区域经济的假设下,认为随着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区域范围内的投入聚集,区域将出现经济增长,各国或一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会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趋同,呈收敛之势。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 illiam s on,1956)在要素具有完全流动性的假设下,提出区域收入水平随着经济的增长最终可以趋同的假说③。

这两种理论实际上就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空间均衡论,即市场价格机制能够使区域间的收入均等化。

195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拉大。

这种差距拉大和两极分化表明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已经很难解决所有的区域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增长并不像新古典经济学家设想的那样收敛。

为了对这一现实经济问题进行解释并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部分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主要有缪尔达尔(Myrdal, 1957)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赫希曼(H ir2
schman,1958)的“核心—边缘理论”、P・弗里德曼的“中心边缘理论”等。

这些理论认为,市场力作用倾向于扩大区域差距而不是缩小区域差距,一旦差距出现,则发达区域会获得累积的竞争优势,从而遏制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使欠发达区域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越积越多,而要缩小区域差距,必须加强政府干预,加强对欠发达区域的援助和扶持。

与此同时,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对区域贸易的理论研究也取得进展。

瑞典经济学家俄林(O lin)把区际贸易引入新古典经济学,使其成为一般均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俄林从贸易角度研究了要素流动、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认为区际贸易、国际贸易与要素自由流动会带来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的平均化。

总之,围绕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西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下,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利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对区域内部资本积累、劳动力就业、技术创新等区位因素与区域国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区内产业结构演进与升级、区际分工与区际贸易、中心城市及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现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理论框架已经初步成形。

2、新经济地理学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理论模型中,要素流动是瞬间、无成本的,生产要素、商品和劳务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不完全可分性的存在,使规模经济和完全竞争假设的矛盾无法解决。

从1990年开始,以克鲁格曼(Krug man)、藤田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New Econom ic Geography)经济学家利用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建立的垄断竞争模型,并借助萨缪尔森的“冰山”原理以及后来的博弈论和计算机技术等分析工具,把区位因素纳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使区位理论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框架下获得新发展。

这时,区位理论实际是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继续对区位论的传统问题进行研究;二是从单个经济个体区位选择研究发展到区域区位综合优势利用及区域经济增长发展问题的研究。

克鲁格曼通过建立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规模报酬递增模型,认为一个经济规模较大的区域,由于前向和后向联系,会出现一种自我持续的集中现象,经济规模越大,集中越明显。

瓦尔兹(W altz, 1996)则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和创新产品的区域性集中,区域经济增长源于产业部门的地理集中及由此产生的持续的生产率提高。

马丁(Martine,1999)研究了聚集经济条件下的区位竞争问题,他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在最初的区位竞争中获胜的区域对其他企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参与最初区位竞争的第一个企业虽然可以获得较大的财政激励,但随后的其他企业却能够从该区域的产业聚集形成的外部经济中获益。

对在区位竞争中获
19
③孙海鸣、刘乃全:《区域经济理论的历史回顾及其在20世纪中叶的发展》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8第4页
胜的区域而言,更重要的利益在于为随后进入的厂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在同一区位的厂商数目会随着外生的相对成本优势和内生的聚集优势的增加而增加。

藤田和莫瑞(Fujita and Mori,1997)研究了多制造业经济体系中的运费与规模经济差异,认为经济体系会自动发展为一个中心地体系。

与新古典区位理论一样,这些研究都强调经济活动聚集带来的外部经济和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对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

在区际贸易方面,沃纳斯伯尔(Venables, 1996,1999)把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作为区际贸易新类型的基础。

认为,假定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如果中间性商品受到规模经济和运费的影响,生产过程中所引起的区际经济分化必然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大量制造业门类的区域能为中间性商品提供比较广阔的市场,使这些国家和地区趋向于区域一体化集中,从而使下游生产具有成本优势,并强化这种优势,循环往复。

沃纳斯伯尔还把运输成本纳入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Ohlin model)的区际贸易模型,发现贸易方式和生产方式不仅取决于资源禀赋和要素密集度,而且依赖于运输成本,后者与国家或区域的地理位置有关。

新经济地理学把“空间”因素引入对区际贸易的分析,通过把运输成本作为“空间”因素纳入区际贸易模型来解释贸易量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少,价格、要素报酬和行业生产率在不同区域间的差异与区际贸易等问题。

在区位理论和发展经济等理论融合的过程中,无论是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还是新经济地理区域经济增长理论,都是因为关注到区位选择主体在群体聚集以后会产生内部规模经济效应和外部经济效应,刺激区域经济增长,因而将研究视野从纯粹区位理论领域拓宽到区域经济增长理论领域。

只不过由于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仅修正了新古典经济理论中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以及要素流动是瞬间的、无成本的,市场力量会使经济自动趋于均衡的观点,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增加了空间因素,而未考虑区域经济增长中不完全竞争的因素,将规模报酬递增当作外生变量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问题,导致无法从理论上解释生产活动地域空间聚集与扩散的循环累积性,使区域经济增长和衰落具有自我增强性思想停留在粗略的描述性阶段,使其难以融入主流经济学。

随着主流经济学自身的发展,经济学家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建立的不完全竞争模型为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两难困境提供了工具。

1990年以来,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区域经济学者们通过建立不完全竞争与规模报酬递增相容的模型,把区域经济活动聚集和扩散的内在机制用严密的数学模型表示出来,并努力把空间因素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来,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终于摆脱理论假设的瓶颈限制而得以迅速发展。

二、区域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构建
从历史发展轨迹和逻辑联系上分析,区域经济理论以区位理论自身衍变发展和吸收其他学科理论为基础构建而成的主体理论体系,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逻辑层次的内容:
(一)区位理论层次
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理论的起源和基石,主要是研究在存有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一经济个体或区域整体如何寻找和利用区位因素,获取市场竞争收益和实现区域经济增长及发展。

该层次代表性理论包括:
1、新古典区位理论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假设条件下对单一经济主体的区位选择的研究,较为典型的理论有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
2、新古典假设条件下对区位综合因素影响下的区位选择分析理论,较为典型的有艾萨德、贝克曼为代表的现代区位论、戈林赫特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区位论、麻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区位论、弗农为代表的生产方式区位论;
3、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的区位论,较为典型的是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区位论。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区位因素角度对区位选择进行了深入分析。

(二)区域经济增长动因理论层次
在区位选择和区位因素分析的过程中,经济学者发现区位优势因素的聚集对内则会在区位选择主体内部生产中产生规模收益递增,对外则会使区位选择主体获得外部经济收益,聚集产生的外部性和规模经济共同作用下区域经济实现了增长,因此第一次将研究视野从纯粹的区位选择研究转向了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因研究。

较为典型的代表性理论有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哈立德-多马、索罗-斯旺为代表的以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为主新古典增长模型,佩鲁(Perr oux1945)的增长极理论,诺思(North,1997)的输出基地理论以及阿罗(A rrow,1962)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型、罗默(Romer,1986)的知识溢出模型、卢卡斯(Lucas,1988)人力资本溢出模型等新增长理论。

这些理论分别从不同的区位增长因素探讨了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因。

(三)区域经济增长趋势理论层次
在区域经济出现增长以后,某一区域作为独立的区位主体与其他区域的经济增长结果相比差异是扩大还是缩小,区域经济增长趋势理论便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新古典区位理论认为由于要素是自由流动的,交易是无成本的,当经济偏离了原有的均衡状态时会有一种自我恢复均衡的力量,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差异是趋向收敛的,典型的理论有威廉姆森的收入趋同假说以及萨缪尔森(Samuelson,1948)为此所做出的数学证明。

但以新经济地理学区位论为主的经济学者通过修改新古典区位论的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假设,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会因为聚集因素的累计循环和路径依赖性而使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不断扩大,典型的理论有小阿莫斯(Amos J r,1988)的“经济发展区域收入趋异假说”,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29
(四)区域贸易理论层次
区位理论、区域经济增长动因理论、区域经济增长趋势理论基本上是从单一区域角度研究区域的区位选择和区域经济增长问题,尚未涉及区际关系及其对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问题。

事实上,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是区域经济学理论产生的三大基石,也正是由于这三个原因,加上区域存在要素禀赋的差异性,区域贸易便得以产生。

新古典的贸易理论研究经历了从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李嘉图的相对成本学说到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的转变,基本将区域贸易产生的原因锁定在区域资源禀赋的差异上,区域贸易的作用将使区域之间收入趋同。

而新经济地理学区位论认识到生产要素在区际之间并非完全自由流动的,流动也是有运输成本的,因此便在综合考虑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前提下,认为要素运输成本、运输密集度、区域生产技术、产业结构、专业化程度和区域政策文化等综合贸易条件会影响区际贸易,不同区域因此所获得
的福利提高水平也可能是不同的,典型的理论有克鲁
格曼和沃纳斯伯尔的区际贸易模型。

(五)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层次
有了对区域微观和宏观经济主体区位选择、区域经济如何增长和区际贸易如何发展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如何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清晰辨认区域经济格局,协调区际关系,利用区域优势,发展区域经济,这是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层次的主要内容。

随着区域经济学者广泛和深入地研究,这一层次的理论内容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和细化,内容较为繁杂,但总体归纳来看,基本有两类:一类是说明区域经济格局状态的,典型的理论有赫希曼(H irschman,1958)的核心-边缘理论、弗里德曼(Fried man )的中心-边缘理论、埃思尔(Ethier,1998)的新区域主义理论;另一类是说明区域格局是如何演变、如何处理区际关系及有效发展区域经济的,典型的理论有基于弗农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之上的区域经济格局演变理论、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产业结构演变和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区域开发理论、区域分工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区域投融资理论等(图1)。

参考文献:
[1]Benjam in H iggins,Donald J.Savoie .Regi onal Development Theories and Their App licati on [M ].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7.
[2]PaulKrug man .I 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 m ic Geography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7,99(3).
[3]艾伯特・赫希曼著.经济发展战略[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4]周定庆.我国区域经济中“适度差异”界限探析[J ].湖南商学院学报,1992,(2).
[5]魏后勤.当前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前沿[J ].开发研究,1998,(1).
[6]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7]孙海鸣,刘乃全.区域经济理论的历史回
顾及其在20世纪中叶的发展[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0,(8).
[8]宋栋.中国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证研究[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9]宋璇涛.寻求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10]埃德加・M ・胡佛,郭万清等.区域经济学导论[M ].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
[11]A ・O ・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12]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3]刘乃全.区域经济理论的新发展[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9).
(编辑校对:韦群跃 张清述)
3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