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课本知识点归纳教学提纲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课本知识点归纳教学提纲32页PPT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课本知识点归纳 教学提纲
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7、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18、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1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源自生
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全册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y y=f(X)
f(x1)
o
x1
f(x2)
x2
x
判定方法
(1)利用定义 (2)利用已知函数的 单调性 (3)利用函数图象 (在某个区间图
象上升为增) (4)利用复合函数
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全册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 I 内某 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
y
y=f(X)
(1)利用定义 (2)利用已知函数的
【1.2.2】函数的表示法
(5)函数的表示方法 表示函数的方法,常用的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
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 的对应关系.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6)映射的概念
①设 A 、 B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 f ,对于集合 A 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 B 中都 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 A , B 以及 A 到 B 的对应法则 f )叫做集合 A 到 B 的映射,记作 f : A B . ②给定一个集合 A 到集合 B 的映射,且 a A, b B .如果元素 a 和元素 b 对应,那么我们把元 素 b 叫做元素 a 的象,元素 a 叫做元素 b 的原象.
意义
性质
(1) A A A
交集 A B
{x | x A, 且 x B}
(2) A (3) A B A
A BB
(1) A A A
并集 A B
{x | x A, 或 x B}
(2) A A (3) A B A
A BB
1 A ( U A) 2 A ( U A) U
补集 U A {x | x U ,且x A} U (A B) ( U A) ( U B)
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
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是国内一线的数学教材,其教学内容深入浅出、重点突出,在学习过程中为高中学生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学习平台。
下面是对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的概要提纲,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 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 1. 集合论概念与运算 2. 映射
与函数 3. 数列与极限
二. 解析几何 1.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 2. 空间向量的基
本概念 3. 直线与平面的交点
三. 线性代数 1. 矩阵与矩阵运算 2. 行列式及其性质 3.
矩阵特征及其应用
四. 微积分 1. 函数基本概念 2. 导数及其应用 3. 积分
及其应用
五. 三角函数 1. 三角函数及其性质 2. 三角函数的图像
与解析式 3. 三角函数的应用
六. 数学分析 1. 极值与最值 2. 微分学基本定理 3. 积
分学基本定理
七. 微分方程 1. 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2. 常微分方程的解
析式 3. 微分方程的应用
总之,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涵盖了集合论、解析几何、线性代数、微积分等几个方面,覆盖了大部分高中数学的内容。
通过系统的学习,高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常用的数学工具和方法,而且还能够培养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考研或找工作等方面都非常有帮助。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推荐文档
人教版高中数学
当型循环结构、直到型循环结构 5、基本算法语句: ①赋值语句:“=”(有时也用“←”) ②输入输出语句:“INPUT” “PRINT” ③条件语句:
If … Then … Else … End If ④循环语句: “Do”语句 Do
… Until … End
“While”语句 While … … WEnd ⑹算法案例:辗转相除法—同余思想 第二章:统计 1、抽样方法: ①简单随机抽样(总体个数较少) ②系统抽样(总体个数较多) ③分层抽样(总体中差异明显) 注意:在 N 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出 n 个个体组成样本,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概率)均为 n 。
过定点 (1, 0)
减函数
增函数
减函数
增函数
x (, 0)时,y (1, x) (, 0)时,y (0,1) x (0,1)时,y (0, ) x (0,1)时,y (, 0) x (0, )时,y (0,1)x (0, )时,y (1, x) (1, )时,y (, 0x) (1, )时,y (0, ) 性 质
⑵
log
a
M N
log a
M
loga
N;
⑶ log a
Mn
n loga
M
.
5、换底公式: log a
b
log c log c
b a
a
0, a
1, c
0, c
1, b
0.
a 0, a 1, b 0, b 1.
-3-
6、
log a
b
1 log b
a
人教版高中数学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ab
表2
p q
高一人教版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提纲
高一人教版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提纲一、函数与导数1. 函数的概念与表示法2. 初等函数的性质和图像3. 复合函数和反函数4. 导数与导数函数的概念5. 导数的计算方法6. 导数的运算法则7. 函数的极值与最值8. 函数图像的绘制二、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1. 角度与弧度制的转换2. 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3. 三角函数的性质与图像4. 同角三角恒等变换5.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6. 解三角形的方法三、平面向量1. 向量的概念与表示法2. 向量的线性运算3.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及运算4. 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积5. 平面向量的应用四、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数列的概念与表示法2.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3.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4. 递推数列的计算5. 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与应用五、概率与统计1. 随机事件与概率的概念2. 概率的计算方法3. 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独立性4. 排列与组合的概念与计算5. 统计的基本概念与图表的应用六、解析几何1. 直线与方程2. 曲线与方程3. 平面与方程4. 空间直角坐标系与方程5.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6. 空间中的几何问题七、数学建模1. 建模与应用问题2. 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3. 模型求解与评价以上为高一人教版数学必修二知识点的总结提纲。
它包括了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平面向量、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概率与统计、解析几何以及数学建模等七个主要部分。
每个部分涵盖了相应的概念、性质、计算方法和应用等内容,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人教版高中数学最新教材内容提纲
必修一第一章信使与函数概念1.1 集合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1.3集合的基本运算1.2函数及其表示1.2.1 函数的概念1.2.2函数的表示法1.3 函数的基本性质1.3.1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1.3.2奇偶性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2.1指数函数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2.2对数函数2.2.1对数与对数运算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2.3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 函数与方程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3.2.1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3.2.2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必修二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3.1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3.2球的体积和表面积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1 平面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2.1.3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4 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2.2.3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2.2.4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2.3.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2.3.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1.1 倾斜角与斜率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3.2直线的方程3.2.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3.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3.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3.3.1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3.3.2 两点间的距离3.3.3 点到直线的距离3.3.4 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第四章圆与方程4.1 圆的方程4.1.1 圆的标准方程4.1.2 圆的一般方程4.2直线、圆的位置关系4.2.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4.2.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4.2.3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4.3 空间直角坐标系必修三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1.1 算法的概念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1.2基本算法语句1.2.1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1.2.2 条件语句1.2.3循环语句1.3算法案例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2.1.1 简单随机抽样2.1.2 系统抽样2.1.3 分层抽样2.2用样本估计总体2.2.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2.2.2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第三章概率3.1 随机事件的概率3.1.1 随机事件的概率3.1.2概率的意义3.1.3概率的基本性质3.2 古典概型3.3 几何概型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1.1 任意角和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5 函数y=Asin的图象1.5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3/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3/1.1.1 正弦定理15/课后习题全解17/1.1.2 余弦定理28/课后习题全解32/1.2 应用举例43/课后习题全解50/1.3 实习作业54/章末总结提高60/章末习题全解第二章数列68/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80/课后习题全解85/2.2 等差数列97/课后习题全解101/2.3 等差数列的前z项和117/课后习题全解124/2.4 等比数列144/课后习题全解150/2.5 等比数列的前月项和166/课后习题全解172/章末总结提高187/章末习题全解第三章不等式197/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210/课后习题全解213/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228/课后习题全解234/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248/课后习题全解256/3.4 基本不等式272/课后习题全解278/章末总结提高286/章末习题全解。
高中人教版数学必修四提纲
高中人教版数学必修四提纲学好数学第一要养成预习的习惯。
这是多年学习数学的一个好方法, 因为提前把老师要讲的知识先学一遍,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人教版数学必修四提纲,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欢迎阅读高中人教版数学必修四提纲两个复数相等的定义:如果两个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分别相等, 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复数相等, 即:如果a, b, c, d∈R, 那么a+bi=c+dia=c, b=d。
特殊地, a, b∈R时, a+bi=0a=0, b=0.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提供了将复数问题化归为实数问题解决的途径。
复数相等特别提醒:一般地, 两个复数只能说相等或不相等, 而不能比较大小。
如果两个复数都是实数, 就可以比较大小, 也只有当两个复数全是实数时才能比较大小。
解复数相等问题的方法步骤:(1)把给的复数化成复数的标准形式;(2)根据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解之。
复数的概念:形如a+bi(a, b∈R)的数叫复数, 其中i叫做虚数单位。
全体复数所成的集合叫做复数集, 用字母C表示。
复数的表示:复数通常用字母z表示, 即z=a+bi(a, b∈R), 这一表示形式叫做复数的代数形式, 其中a叫复数的实部, b叫复数的虚部。
复数的几何意义:(1)复平面、实轴、虚轴:点Z的横坐标是a, 纵坐标是b, 复数z=a+bi(a、b∈R)可用点Z(a, b)表示, 这个建立了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做复平面, x轴叫做实轴, y轴叫做虚轴。
显然, 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 除原点外, 虚轴上的点都表示纯虚数(2)复数的几何意义:复数集C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所成的集合是一一对应关系, 即这是因为, 每一个复数有复平面内惟一的一个点和它对应;反过来, 复平面内的每一个点, 有惟一的一个复数和它对应。
这就是复数的一种几何意义, 也就是复数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即几何表示方法。
复数的模:复数z=a+bi(a、b∈R)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Z(a, b)到原点的距离叫复数的模, 记为|Z|, 即|Z|=虚数单位i:(1)它的平方等于-1, 即i2=-1;(2)实数可以与它进行四则运算, 进行四则运算时, 原有加、乘运算律仍然成立(3)i与-1的关系:i就是-1的一个平方根, 即方程x2=-1的一个根, 方程x2=-1的另一个根是-i。
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推荐6篇)
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推荐6篇〕篇1: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一.集合与函数1.进展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了全集和空集的特殊情况,不要忘记了借助数轴和文氏图进展求解.2.在应用条件时,易A忽略是空集的情况3.你会用补集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吗?4.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有什么区别?四种命题之间的互相关系是什么?如何判断充分与必要条件?5.你知道“否命题”与“命题的否认形式”的区别.6.求解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易忽略定义域优先的原那么.7.判断函数奇偶性时,易忽略检验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8.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和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易忽略标注该函数的定义域.9.原函数在区间[-a,a]上单调递增,那么一定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也单调递增;但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此函数不一定单调.例如:.10.你纯熟地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吗?定义法(取值,作差,判正负)和导数法11.求函数单调性时,易错误地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12.求函数的值域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13.如何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解题?①比拟函数值的大小;②解抽象函数不等式;③求参数的范围(恒成立问题).这几种根本应用你掌握了吗?14.解对数函数问题时,你注意到真数与底数的限制条件了吗?(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数还需讨论15.三个二次(哪三个二次?)的关系及应用掌握了吗?如何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16.用换元法解题时易忽略换元前后的等价性,易忽略参数的范围。
17.“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转化时,你是否注意到:当时,“方程有解”不能转化为。
假设原题中没有指出是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或二次不等式,你是否考虑到二次项系数可能为的零的情形?二.不等式18.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等”.19.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几何意义是什么?20.解分式不等式应注意什么问题?用“根轴法”解整式(分式)不等式的考前须知是什么?21.解含参数不等式的通法是“定义域为前提,函数的单调性为根底,分类讨论是关键”,注意解完之后要写上:“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22.在求不等式的解集、定义域及值域时,其结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23.两个不等式相乘时,必须注意同向同正时才能相乘,即同向同正可乘;同时要注意“同号可倒”即a>b>0,a篇2:高中数学知识点 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复习提纲第一章三角函数基础知识1.1 角度制与弧度制1.1.1 角度制概念与转换1.1.2 弧度制概念与转换1.2 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定义1.2.1 任意角和三角函数的定义1.2.2 常用三角函数的性质1.3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1.3.1 正弦定理1.3.2 余弦定理1.3.3 正切定理第二章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1 直角坐标系与单位圆2.2 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3 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4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第三章三角函数的应用3.1 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3.2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解析式3.3 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3.4 三角函数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应用第四章二次函数基础知识4.1 二次函数的概念和定义4.2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4.3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与一般式4.4 二次函数的极值与单调性第五章二次函数的应用5.1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应用5.2 二次函数代数基本定理和因式定理5.3 二次函数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5.4 二次函数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第六章三角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应用6.1 三角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复合函数6.2 三角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应用6.3 三角函数和二次函数的联立解法第七章圆与圆锥曲线7.1 圆的基本性质7.2 圆的方程7.3 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7.4 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7.5 椭圆的基本性质7.6 双曲线的基本性质7.7 抛物线的基本性质第八章统计和概率8.1 统计的基本概念8.2 统计图8.3 中心极限定理8.4 概率的基本概念8.5 条件概率8.6 贝叶斯公式8.7 随机事件的概率8.8 期望值和方差。
高中必修一人教版数学总结提纲2
高中必修一人教版数学总结提纲学好数学爱好是前提和根底,假如对数学这门功课不感爱好,那么就无法把它学好,学起来也是极其苦痛的。
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中学必修一人教版数学总结提纲,盼望对大家有所协助,欢送阅读!中学必修一人教版数学总结提纲1. 函数的奇偶性(1)假设f(x)是偶函数,那么f(x)=f(-x) ;(2)假设f(x)是奇函数,0在其定义域内,那么f(0)=0(可用于求参数);(3)判定函数奇偶性可用定义的等价形式:f(x)±f(-x)=0或(f(x)≠0);(4)假设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困难,应先化简,再判定其奇偶性;(5)奇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一样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反的单调性;2. 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假设确定的定义域为[a,b],其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即可;假设确定f[g(x)]的定义域为[a,b],求f(x)的定义域,相当于x∈[a,b]时,求g(x)的值域(即f(x)的定义域);探究函数的问题必须要留意定义域优先的原那么。
(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由“同增异减”判定;3.函数图像(或方程曲线的对称性)(1)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随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2)证明图像C1与C2的对称性,即证明C1上随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C2上,反之亦然;(3)曲线C1:f(x,y)=0,关于y=x+a(y=-x+a)的对称曲线C2的方程为f(y-a,x+a)=0(或f(-y+a,-x+a)=0);(4)曲线C1:f(x,y)=0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f(2a-x,2b-y)=0;(5)假设函数y=f(x)对x∈R时,f(a+x)=f(a-x)恒成立,那么y=f(x)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6)函数y=f(x-a)与y=f(b-x)的图像关于直线x= 对称;4.函数的周期性(1)y=f(x)对x∈R时,f(x +a)=f(x-a) 或f(x-2a )=f(x) (a0)恒成立,那么y=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2)假设y=f(x)是偶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那么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3)假设y=f(x)奇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那么f(x)是周期为4︱a︱的周期函数;(4)假设y=f(x)关于点(a,0),(b,0)对称,那么f(x)是周期为2 的周期函数;(5)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a,x=b(a≠b)对称,那么函数y=f(x)是周期为2 的周期函数;(6)y=f(x)对x∈R时,f(x+a)=-f(x)(或f(x+a)= ,那么y=f(x)是周期为2 的周期函数;5.方程k=f(x)有解k∈D(D为f(x)的值域);6.a≥f(x) 恒成立a≥[f(x)]max,; a≤f(x) 恒成立a≤[f(x)]min;7.(1) (a0,a≠1,b0,n∈R+); (2) l og a N= ( a0,a≠1,b0,b≠1);(3) l og a b的符号由口诀“同正异负”记忆; (4) a log a N= N ( a0,a≠1,N0 );8. 判定对应是否为映射时,抓住两点:(1)A中元素必需都有象且;(2)B中元素不必须都有原象,并且A中不同元素在B中可以有一样的象;9. 能娴熟地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求反函数,判定函数的奇偶性。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课本知识点归纳教学提纲PPT32页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课本知识点归纳 教学提纲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知识点: 1、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记 作:. A∪B 2、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 作:. A∩B 3、全集、补集 C U A { x|x U ,且 x A }
O
x
D
3、求函数的定义域的常用方法
法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如 求 函 数 y= 1 的 定 义 域 。 2x-5
法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 如 求 函 数 y=2x2-8的 定 义 域 。
法3、对数的真数大于零;如 求 函 数 y = lo g 2 4 x -8 的 定 义 域 。
法4、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如 求 函 数 y = lo g 2 x - 1 4 x 的 定 义 域 。
2、通过实例归纳元素个数为n 的集合的子集个数和真子集个数。这个结论的应 用一般在选择题中出现,只要识记这个知识点,这类题型就比较简单了。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教学目的: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难点突破
1、借助Venn图来讲解交集、并集和补集,形象生动。
A
B
A∩B
A∪B
U A
CUA
2、会借助数轴或者Venn图来求集合 如:设A={x|x>-2},B={x|x<3},求A∩B。此题利用数轴很简单。
设A={4,5,6,8},B={3,5,7,8},求A∪B。 此题利用Venn图简洁明了
3、(拓展)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公式,此公式会在选择、填空中直接被应用
3、 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4、 如果集合A中含有n个元素,则集合A有2 n 个子集. 2 n 1 个真子集.
难点突破
1、实例辨析元素与子集、属于和包含的区别。 如A={1,2,3},则1就是A的元素,就说1属于A,而{1}就是A的子集,就说{1}包 含于A。 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可以举些生活中的例子辅助理解。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课本知识点 归纳
难点攻破:
1、对于“属于”及集合的写法,可以通过抽纸条等方法加以练习,习题不宜太难,课 后习题的难度即可。
如:若A={x|x^2=x},则-1____A
2、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 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可以通过实际例题体会。
法5、三角函数正切函数y=tanx中,
xk (kZ);
2
余切函数y=cotx中, xk(பைடு நூலகம்Z) ;
法6、如果函数是由实际意义确定的解析式,应依据自变量的实际 意义确定其取值范围
4、函数值域的常用求法
法1、配方法:二次函数及能通过换元法等转化为二次函数的函数类型
如 : 求 函 数 y = x 2 - 2 x + 5 , x [ - 1 , 2 ] 的 值 域 。
记作:.y=f(x) ,
xA
2、 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 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难点突破
1、对于函数的对应关系,允许一对一和一对多,不允许多对一,可以通过投信或者萝卜 等生活例子来解释,再配以简单习题来巩固。
如 1、在下列从集合到集合的对应关系中,不可以确定是的函数的是( )
(1)A=Z,B=Z,对应关系是f:x y= x 3
(2)A={x|x>0},B=R,对应关系是f:x y2=3x
(3)A=R,B=R,对应关系是f:x y:x2+y2=25
(4)A=R,B=R,对应关系是f:x y=x2
2、下图中,可表示函数y=f(x)的图像只能是( )
y
y
y
O
x
O
x
O
x
A
B
C
y
教学重点:子集与空集的概念;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弄清元素与子集 、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
主要知识点: 1、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 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 AB(或 BA)
2、 如果集合AB,但存在元素xB,且xA,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记作:A B.
教学重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集合与对应关系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教学难点:符号“y=f(x)”的含义,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区间表示;
主要知识点:
1、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
x,在集合B中都有惟一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法2、判别式法:分子、分母中含有二次项的函数类型,此函数经过
变形后可以化为Ax2 (y2 )+Bx(y)+C=0的形式,再利用判别式加以判断,
如求函数y= 2x2 +4x-7 的值域。 x2 +2x+3
法3、换元法:无理函数、三角函数(用三角代换)等,如求函数
如:由小于8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 适宜用列举法
不等式4x-5<3的解集
适宜用描述法
3、集合的三要素中的互异性是个考点,经常跟函数、不等式联系起来作为选择题或者 填空题考查。
如: 已知A={1,2a,a+b},B={4,2a-3,3},且A=B,求a,b的值。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教学目的: (1)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相等关系的含义; (2)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3)能利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 (4)了解与空集的含义。
C a r d ( A B ) = C a r d ( A ) + C a r d ( B ) - C a r d ( A B )
§1.2.1函数的概念
教学目的: (1)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
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 (3)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4)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某些函数的定义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