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ppt课件

合集下载

《燃烧和灭火》PPT课件

《燃烧和灭火》PPT课件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基础巩固题
3.物质燃烧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温度高于240℃,红磷就一定能燃烧; B.常温下,红磷在空气中容易自燃; C.浸泡在热水(80℃)中的白磷,通入氧气与之接触,白磷也能燃烧; D.升高温度可以提高白磷的着火点。
1.清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步骤:点燃三支蜡烛,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烧杯,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向一个少别中加入适量碳酸钠和盐酸。
探究实验 灭火的原理
蜡烛Ⅲ迅速熄灭,蜡烛Ⅰ过一会儿熄灭,蜡烛Ⅱ不熄灭。 化学反应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隔绝氧气使蜡烛Ⅲ迅速熄灭,燃烧产生的少量二氧化碳使蜡烛Ⅰ过一会儿熄灭,由于二氧化碳从烧杯口逸散,蜡烛Ⅱ不熄灭。
铜片上白磷燃烧,而水中白磷、铜片上红磷没有燃烧,通入氧气后,水中的白磷燃烧。 燃烧需要一定的条件。 4P+5O2 === 2P2O5
现象:
结论:
化学方程式:
点燃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实验思考】
3.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居然在水中燃烧起来,这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燃烧确实需要氧气。
1.燃烧的条件:
燃烧必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缺一不可。
D
2.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然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ppt

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ppt

2100℃
氧气中
燃烧更剧烈, 发出更明亮火 焰,没有黑烟
二氧化碳和水
3150℃
通过对比,你认为促进燃料充分燃烧有何意义?
减少环境污染 节约能源
用火-促进燃烧的方法应用
下列做法是通过什么方法促进可燃物燃烧的?
1.工厂烧锅炉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粉末状 2.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汽缸 3.用煤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往锅炉中鼓入空气 4物与 充足的氧 气接触
可燃物温度达 到着火点
着火点: 可燃物燃烧时需要的最低温度。
解析-火
燃烧的条件探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 。
如何使烧杯中的白磷燃烧呢?
解析-火
燃烧的条件探究
物质具有 可燃性
三者缺一不可
可燃物与 充足的氧 气接触
可燃物温度达 到着火点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说火-生活中的燃烧
请您说出生活、学习和工农业生产 中的燃烧
钻燧取火
照明
做饭
炼铁
发射火箭
奥运之火
解析-火
灭火大比拼
请根据生活经验及提供的仪器(水、湿抹布、 烧杯、剪刀、扇子、沙子),用尽可能多的方 法将燃着的蜡烛熄灭。
解析-火
灭火原理探究
用湿抹布盖 用沙土盖
用剪刀剪 用纸盖灭
用水浇
用CO2灭
用烧杯盖
解析-火
隔绝氧气


原 理
降低温度
用沙土盖 用纸盖灭
用湿抹布盖
用烧杯盖
用CO2灭
用水浇
移走可燃物
用剪刀剪
解析-火
生活小妙招
请您说出生活中你知道的具体的灭火事例 和灭火方法,分别利用了哪些灭火原理?

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完整ppt课件

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完整ppt课件

42
2、将下列灭火措施的标号填在各小题后的 括号内:
(A)隔绝空气 (B)移开可燃物 (C)使 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
①油锅着火时,加上锅盖 (A) ②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 (C) ③将沙土铺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 (A)
④草原着火时,在着火点周围割除草,打 出防火道 (B)
精品课件
20
❖ 2.模拟火灾现场 亲身体验
❖ (1).请各小组用多支燃烧的蜡烛模拟火灾 场面,用老师提供的各种灭火材料(水、细 砂、湿抹布、扇子、、剪刀、烧杯等),开 动你们脑筋,展开丰富联想。尽可能展示出 你们的灭火方法,并说明你们的灭火原理。
精品课件
21
❖ “盖”、“沙子”、“罩”、….
——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离 ❖ “吹”、“水”……
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
答案: 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加剧烈
精品课件
38
煽风点火
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
答案: 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精品课件
39
抱薪救火
出处《史记·魏世家》:“譬犹 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 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答案: 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加剧烈
对比法
(满足一个条件即可灭火)
精品课件
23
它们灭 火的原 理是什
么?
盖上锅盖灭火
隔绝空气
浇精水品课灭件火
草垛远离房屋避火
隔离可燃物
降低温度
24
多识一点
逃生常识
精品课件
25
请告知:
详细地址
着火部位
火源种类
燃烧状况
精品课件
26
房 屋 灭 火 时 的 注 意 事 项

7-1 燃烧和灭火 课件(共41张PPT)

7-1 燃烧和灭火 课件(共41张PPT)

燃烧和燃烧条件
④ 实验设计 a. 在500 mL 的烧杯中放一金属圆柱体,注入 400 mL 热水,在 圆柱体上放一小块白磷。 b. 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的一端放一小堆红磷,另一端放一 小块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 c.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后,用一内壁沾有水的小烧杯罩在白磷上方。 d. 取下铜片后,用一支空试管向下罩住水中的金属圆柱体(白 磷)。
结论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当心火灾--氧化物
禁止烟火
禁止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放易燃物
禁止吸烟
学习目标
燃烧和燃烧条件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易燃易爆的安全知识
燃烧和燃烧条件
1. 燃烧 燃烧是指可燃物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现象 是发光、发热并且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反应,但发光发热未必 都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 变化。 2. 着火点 着火点是指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一般情况下不会随意改变。
燃烧和燃烧条件
⑤ 实验现象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发出黄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红磷 不燃烧,水中白磷也不燃烧。用空试管罩住水中的金属圆柱体 (白磷)后,水中的白磷燃烧。 ⑥ 实验结论 燃烧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 所需的最低温度。
燃烧和燃烧条件
例题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 量不限)能规范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B )
实验
如图所示,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 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胶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连接好装置, 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 从胶皮管一端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 并分析原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7.1 燃烧和灭火 复习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7.1 燃烧和灭火 复习课件(共24张PPT)

C.伏低身子逃出
D.淋湿衣服爬出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解析】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既可以降低空气的温度,也可以 防止烟尘进入呼吸道,正确; B、成站立姿势跑出容易导致窒息,错误; C、伏低身子逃出有利于防止因为缺氧而窒息,正确; D、淋湿衣服爬出既可以降低温度,也可以防止因为缺 氧而窒息,正确。 故选B。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变式题】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其中 能够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一组现象是
( A)
①图1铜片上白磷燃烧
②图1铜片上红磷未燃烧
③图1水中白磷未燃烧
④图2水中白磷燃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解析】①图1铜片上白磷燃烧,是因为具备了物质燃烧的三个 条件;②图1铜片上红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③图1 水中白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④图2水中白磷燃烧, 是因为满足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 所以①②可以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①③可 以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③④可以说明物质燃烧 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②③不能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故选A。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变式题】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燃烧的共同

点是( A )
A.都放出热量
B.都生成气体
C.都有响声
D.都发光
【解析】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燃烧的共同点 是都是与氧发生的氧化反应,并且会都放出热量,生 成气体、响声、发光都与该共同点无关.
故选:A.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解析】A、爆炸是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 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气体的体积膨胀造成的。可见爆 炸需要氧气的参与,可使燃烧处于暂时缺氧状态,达到灭火的 目的。故正确; B、爆炸灭火不需水,特别是在缺水地区,是较为理想的灭火方 法。故正确; C、爆炸可以聚集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升高,并不能降低可 燃物的着火点。故错误; D、爆炸可以掀起大面积的沙土,覆盖可燃物,使可燃物与氧气 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 故选C。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7.1 燃烧与灭火( 31 张PPT)(共31张PPT)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7.1 燃烧与灭火( 31 张PPT)(共31张PPT)

2.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C ) 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 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
3.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 ”的目的在于( C ) 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隔离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
➢ 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 油井被炸,起火燃烧,我国救援人员 在灭火工作中做出了贡献,下列措施 不能考虑用于灭火的是 ( D )
具备一个条件 即可
灭火事例和方法
灭火事例
熄灭酒精灯 油锅着火 熄灭蜡烛 纸箱着火 煤气着火 森林着火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破坏哪种 燃烧条件
用灯帽盖灭
隔绝空气
用锅盖盖灭
隔绝空气
嘴吹灭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用水浇灭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关闭阀门 开辟隔离带
隔绝可燃物 清除可燃物
➢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CO2



灭 火
灭 火




作业: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这些灭火器的使用方
法和适用范围,然后给下述地方配备相应的灭火器。
图书馆
油库
医院
电器商业城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匍匐前进!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1.8.421.8.4Wednesday, August 04, 2021
燃烧与灭火
➢燃烧的特征? 发光、发热、化学反应。
➢什么是燃烧?
燃烧是一种发光、 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实验:
⑴将沾有酒精、水的小棉花球点燃。 ⑵用烧杯罩住燃着的蜡烛,观察。 ⑶一根木条与一小块煤,哪个容易点燃?

6.1 燃烧与灭火课件 (共32张PPT)(2024)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6.1 燃烧与灭火课件 (共32张PPT)(2024)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通过探究我们知道,物质跟氧气发生的燃烧反应必须同时 满足如下三个条件才能发生:
(1)物质本身是可燃的(可燃物); (2)可燃物与充足的氧气接触; (3)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通常所说的燃烧,都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 反应。虽然不同可燃物的着火点各不相同,燃烧时产生的现 象也不完全一样,但都有氧气参加,并且反应都会伴有发光、 放热的现象。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四、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你见过爆炸的场面吗?在露天的空地上引燃少量火药粉末 不会发生爆炸,爆竹里只有少量火药,却为什么会爆炸?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氢气的燃烧和爆炸
将一个塑料瓶的瓶底剪下,在瓶塞处插入 一根带有止水夹的尖嘴玻璃管。用排水法集满 纯净的氢气后,将塑料瓶移出水面,固定在铁 架台上。打开止水夹,在尖嘴处点燃氢气。观 察现象。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都能 促进可燃物燃烧。
常用燃料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在氧气供给充足时,燃 料中的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若氧气供给不足,碳燃 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此外,在高温下,炽热的木炭也可使二氧化碳转变成一氧化碳。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从钻燧取火到冶炼金属,从工业革命时代蒸汽推动的滚滚 车轮,到信息时代新型燃料推动的飞天神舟,人类从认识火、 利用火,到控制火、改造火,每前进一步都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只有不断深化和拓展对火的认识,才能有力地驾驭和利用火, 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1.用氧气传感器测量木条在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容器 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发现当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降到11.7%时,木 条燃烧停止了。

《燃烧和灭火》ppt教用课件人教版初中化学1

《燃烧和灭火》ppt教用课件人教版初中化学1
(缺一不可)
灭火的原理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温到该物质的
着火点以下。
(其一即可)
泡沫灭火器原理:
现象 分析
混合后有大量的泡沫喷出 剧烈反应产生大量CO2,瓶内压强增大, 将CO2和泡沫喷出
常见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水基型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三、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7.这篇文章诗意盎然的优美散文,文 辞优美 ,字里 行间透 着灵气 ,迸发 出勃发 向上的 追求与 热情, 展示了 作者与 众不同 的个性 。要在 反复"读" 中用心 去体会 。

8.学习本文,不光要了解文章的内容 ,分析 其结构 ;更重 要的是 要认识 文学作 品对青 少年成 长的意 义,从 而养成 自觉主 动地阅 读优秀 文学作 品的习 惯。培 养热爱 大自然 、热爱 生活、 热爱祖 国的思 想感情
3、风吹蜡烛为什么一吹就灭?而森林大火 却越吹越旺?
蜡烛熄灭的原因:风吹带走热量,使温 度下降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森林大火却越吹越旺的原因:风吹带来 了更多的氧气,使燃烧更旺
4、如图所示:若用凸透镜将太阳光会聚 到白磷上时,能发生的现象是什么?产 生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现象:(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实际,去 真切地 感悟这 种人间 真情, 并让学 生体会 爱的伟 大,从 而也能 奉献爱 心。

3.该组散文诗短小精巧,富含诗意哲 理,把 纷繁的 事物经 过高度 浓缩, 使之呈 现出简 洁美, 给人以 启迪, 令人从 中品味 出诗意 。

4.诗人柯蓝没有用长者身份灌输自己 的想法 ,而是 以孩子 的口吻 ,从孩 子的视 角去观 察生活 ,认识 生活, 想象生 活,感 怀生活 ,拉近 了沟通 的距离 ,增强 了亲切 感。

【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PPT课件29 人教版

【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PPT课件29 人教版

蜡烛熄灭
蜡烛熄灭
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 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 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隔绝氧气(或空气),以及使温度降到着 火点以下,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提出问题 进行猜想
请根据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猜想一下燃 烧 需要什么条件? 请结合具体事例谈 一谈。
假设与猜想
物质是否可燃 可能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可能与氧气(或空气)有关
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热水,并放入用 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 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 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如上图所 示),观察现象。 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 气(或空气),观察现象。
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
1.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 不燃烧的事实 ,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 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 氧气(或空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 需要什么条件? 4.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 件?
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 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上图示意的 就是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ppt课件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ppt课件

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D 森林着火 砍伐出隔离带
移走可燃物
感悟新知
知3-练
解题秘方: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根据不同的火灾情景 选择合理的灭火方法,特殊情况下的灭火更应采取相应的 合理方法,否则可能导致“火上浇油”。
感悟新知
知3-练
导引: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因为油不溶于水且密 度比水小,浮于水面上,达不到灭火的目的,A 错误;液 化气起火,关闭阀门,清除可燃物而灭火,B 错误;住宅 失火用高压水枪灭火,水蒸发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到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可燃物的着火点一 般不变,C错误;森林着火,砍伐出隔离带是利用清除可 燃物的原理灭火,D 正确。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物质燃烧的条件
知1-讲
1. 利用对比法研究燃烧的每一个条件 (1)通过对比蜡烛、煤块、火柴、沙子、石块和水泥砖是否
可燃得出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2)通过对比室温下存放的蜡烛和点燃后的蜡烛及引燃煤块 的方法得出燃烧需要满足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且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
感悟新知
题型2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使用
知4-练
例7 下列有关易燃、易爆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 在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或撞击
B. 生产酒精的车间里,只要不影响工作,个人可以吸烟
C. 煤矿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措施
D. 在有易燃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
感悟新知
知4-练
感悟新知
教你一招 火灾现场处理方法常有以下几种: 1. 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2. 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3. 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4. 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5. 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课件(共14张PPT)

想一想:大家提到的灭火方法为什么能够 灭火,你能根据灭火原理的不同将这些方
法分类并归纳出灭火的原理吗?
1、“盖”、“沙子”、”罩”、 “喷CO2” ——能够氧气与可燃物隔离。
2、“吹”、‘’湿布”、 “扇” ——可以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燃烧
的着火点以下。
去掉可燃物。 3、“剪”—
下列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请分析其 灭火的原理人教版九Fra bibliotek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炼钢
火的利用
利用燃烧加工食物
一、按要求写出已经学过的物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气体物质燃烧:

。 (2)液体物质燃烧,如酒精(C2H5OH)燃烧生成二氧 化碳和水:
。 (3)固体物质燃烧:
; ; ; ; 。
二、请试着给燃烧这个现象下一个定义:
实验:
燃烧条件的探究
燃烧条件的探究
可燃物
空气(氧气)
达到着火点
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移走、清除可燃物
可燃物
空气(氧气)
隔绝空气或氧气
达到着火点
降低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实践探究
请各小组利用所给的药品和仪器 等物质(还可以自己提供)进行探究: 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将蜡烛熄灭,并讨 论交流你选择的方法是属于哪种灭火 的原理?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 可用锅盖盖灭。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 用水扑灭。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 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 木砍掉。
发生下列情况时,你首先会采取什么灭火 措施?
(1)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 桌面上燃烧起来。
(2)邻居由于吸烟,不慎引燃被子而发生 火灾。

7.1.1 燃烧与灭火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22张PPT)

7.1.1 燃烧与灭火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22张PPT)

失火.
的失火.
7.1.1 燃烧与灭火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22张PPT)
7.1.1 燃烧与灭火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22张PPT)
课题1:燃烧和灭火小结
燃烧
灭火 原理
1.燃烧的定义: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
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
应。
1、可燃物
2.燃烧的 2、氧气(或空气) 条件: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 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① 乒乓球碎片和 滤纸碎片都 燃烧
乒乓球碎片


滤纸碎片 先燃烧
乒Hale Waihona Puke 球碎片 和滤纸碎片 都是 可燃物燃烧需要 温度
达到着火点
实验3:取两只小蜡烛和一 用烧杯罩住的 燃烧需要
只烧杯,将两只蜡烛分别 点燃后平放在实验台上, 将其中一只蜡烛用烧杯罩
蜡烛熄灭,另一 空气(或 支蜡烛 正常燃烧 氧气)
着火点
-1-
-2-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 2、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
说说碳、硫、铁物质燃烧的现象,有何共同点?
什么是燃烧? 发光 放热 氧化反应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 、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完成学案问题1
科学探究1:燃烧的条件
1、提出问题: 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7.1.1 燃烧与灭火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22张PPT)
1.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 7.1.1 燃烧与灭火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22张PPT) 右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1)物质具有可燃性 •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 (3)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
度。这个温度称为可燃物的着火点
.
(三)创新设计 加深理解
物质的燃烧是不是需要这些条件?这三个条 件是缺一不可呢?还是满足一个就可以? 下面我们用实验方法来探究。
演示实验:在烧杯中倒入开水,把一小白磷放 入水中,在烧杯口上放一铜片,在铜片的左端 放少量白磷,右端放一小块红磷 。
.
❖ “盖”、“沙子”、“罩”、….
——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离 ❖ “吹”、“水”……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 “剪断蜡烛”
你能用一句话归纳出灭
——清除可燃物 火与燃烧条件之间的关
系吗? 灭火就是—— 破坏燃烧的条件
.
❖ 燃烧的条件是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 1、物质具有可燃性 1.隔离可燃物
❖ 2、与氧气充分接触 ❖ 3、温度达到着火点
.
白磷
红 磷铜

热水
(90 ℃) 白 磷
提示:红磷的着火 点为240度左右,而 白磷的着火点只有 40度左右
.
可燃物 温度
可燃物 氧气
可燃物 温度 氧气
可燃物 温度
可燃物 氧气
.
白磷
红 磷 铜片
热水 (90℃ 白磷 )
燃烧需 要氧气
燃烧需 要温度
通常状况下一些可燃物的着 火点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到曹军的连环木船上, “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___提__供__热__量__,_使__木__船__的__温__度__达__到_。着火点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 原因是__移__走__了__可__燃__物。
.
作业超市
1、将导学案补充完整 2、课本挑战自我
.
.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红磷的燃烧
.
一、燃烧的定义
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 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 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 应。
.
.
(一)提出问题 进行猜想
• 【提 出 问 题】: 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那么,
物质燃烧究竟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需要可燃物;
猜想2:可燃物需要和氧气接触;
猜想3:可燃物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
煽风点火
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
答案: 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
抱薪救火
出处《史记·魏世家》:“譬犹 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 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答案: 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加剧烈
.
杯水车薪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答案: 不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
.
.
.
.
.
.
.
.
.
【游戏问答】
请用“燃烧和灭火”的化学知 识解释下面的成语?
.
釜底抽薪
北齐魏收《为侯景判移梁朝闻》: “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答案: 采用隔断可燃物的方法来灭火
.
火上浇油
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
答案: 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加剧烈
.
乙醇 无烟煤
着火点/℃ 40 240 250--330 558 700--750
可燃物燃烧时,都需要一个最低温度,也 就是着火点。
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同物质 的着火点是不同的。
.
思考:热水中的白磷怎样才能燃烧起来? 氧气
热水 白磷
.
结论:燃烧的三个条件
可燃物
三者必须 同时具备 缺一不可
着火点以下
.
达标检测
1、下列促进燃烧的方法不合理的是(C)
A、烧锅炉是将煤加工成粉末,并用鼓风机 不断往锅炉内鼓入空气
B、烧柴时把柴棍支起来 C、增加柴草的用量 D、设法提高氧气含量
.
2、将下列灭火措施的标号填在各小题后的 括号内: (A)隔绝空气 (B)移开可燃物 (C)使
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 ①油锅着火时,加上锅盖 (A) ②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 (C) ③将沙土铺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 (A) ④草原着火时,在着火点周围割除草,打
.
(二)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
• 探究实验器材:
• 酒精灯 烧杯 蜡烛 木条 • 石头 煤块 水 酒精 • 纸张 火柴 蒸发皿
.
(二)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
根据学生猜想, 确定实验探究方案,学生分组实验 1、实验一:用镊子分别夹取木条和石头,放到酒 精灯火焰上片刻,观察现象; 2、实验二:点燃两支蜡烛,将其中一支用烧杯罩 住,观察实验现象 3、实验三 将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块放在酒精灯上点燃, 比较点燃的难易
2.隔绝氧气
❖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3.降温到该物质的 着火点以下。
对比法
(满足一个条件即可灭火)
.
它们灭 火的原 理是什
么?
盖上锅盖灭火
隔绝空气
浇水.灭火
草垛远离房屋避火
隔离可燃物
降低温度
多识一点
逃生常识
.
请告知: 详细地址 着火部位 火源种类 燃烧状况
.
房 屋 灭 火 时 的 注 意 事 项
出防火道 (B)
.
3、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 现象的相同点是 (A)
(A)都产生热 (B)都发光 (C)都很剧烈 (D)都需达到着火点
4、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措施是 (C) (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B)设法使火焰绝空气 (C)设法降低石油着火点 (D)设法降低油井温度
.
5、《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 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 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
氧气
着火点
.
.
❖ 1.联系生活 思考问题
❖ ①做完饭后,你怎样将气炉熄灭? ❖ ②油锅着火了,怎么熄灭? ❖ ③家具厂发生火灾又如何扑灭呢?
.
❖ 2.模拟火灾现场 亲身体验 ❖ (1).请各小组用多支燃烧的蜡烛模拟火灾
场面,用老师提供的各种灭火材料(水、细 砂、湿抹布、扇子、、剪刀、烧杯等),开 动你们脑筋,展开丰富联想。尽可能展示出 你们的灭火方法,并说明你们的灭火原理。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
运载神州七号的火箭顺利升空
奥运圣火从其发祥地希腊 传遍全世界的五大洲。
.
快乐的篝火晚会
.
“火”是指物质燃 烧时发出的光和焰。
.
课前预习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 固体。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放出大量的热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