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与存在问题——热电厂为什么要技术改造 ,王振铭
![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与存在问题——热电厂为什么要技术改造 ,王振铭](https://img.taocdn.com/s3/m/57604927a5e9856a5612605a.png)
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与存在问题—热电厂为什么要技术改造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业委员会王振铭[内容摘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热电联产己具有相当规模,为适应电力工业发展,热电联产应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保持节约能源的优势,提出增强经济效益措施和向科技、管理、环保要效益,走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关键词]热电联产、节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39条明确提示:国家鼓励发展下列通用技术:推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提高热电机组的利用率,发展热电梯级利用技术,热电、冷和热、电、煤气三联供技术,提高热能综合利用率。
为贯彻“节约能源法”国家领导部门委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委会组织编制发展热电联产的新文件,于2000年8月原国家计委,原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以急计基础[2000]1268号:《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批准执行。
其后我国热联产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一、我国热电联产的现状到2002年底为止,我国热电联产的情况:年供热量139150万吉焦,增加8.08%。
6000千瓦及以上供热机组共1937台总容量达3743.67万千瓦,占同容量火电装机容量的14.58%。
在运行的热电厂中,规模最大的为太原第一热电厂,装机容量138.6万千瓦,在北京、沈阳、吉林、长春郑州、天津、邯郸、衡水、秦皇岛和太原这些特大城市己有一批20万千瓦、30万千瓦大型抽汽冷凝两用机组在运行,星罗棋布的热电厂不仅在中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迅速发展,就连黑河,海拉尔、石河子和海南岛这些边疆城市也开花结果,区域热电厂也从城市的工业区,蔓延到了乡镇工业开发区,苏州地区一些村镇办热电厂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大中城市工业也开始安装大型供热机组。
有些私营企业家也看好热电联产,投资建设热电厂。
在负责城市集中供热的热力公司中,规模最大的为北京市热力公司,现己有供热管网514公里。
(其中蒸汽网38公里)。
供热面积7800万平米。
热电厂的现状和环保发展
![热电厂的现状和环保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e44e1fab14e852458fb57c0.png)
热电厂的现状和环保发展姓名:于凌涛学校:北京交通大学学院: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专业:车辆工程班级:1106学号:11225023内容提要:在电力需求紧张的21世纪,传统火力发电厂逐渐向热电厂发展,在热电厂较发电站有长足进步的同时,其自身仍然有许多应该改进的地方。
热电厂对环境的污染依然严重,能源利用率仍可以提高,对居民的正常生活仍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热电厂 煤场 节能 减排 环保1.热电厂的现状和与火力发电厂的不同热电厂是对传统火力发电厂的一种升级与理念上的改造。
热电厂实现了热电一体化生产,避免了传统分离的浪费。
从能源利用效果考虑,热电分产对能源使用很不合理:一方面热功转换过程必然产生热电厂低品位热能损失。
另一方面让高品位热能贬值地用于低品位供热。
在热电联产中燃料化学能则转变为高位热能先用来发电,然后使用做过功的低品位热能向用户供热,这符合按质用能和综合用能的原则。
所以热电厂的特点是,一次能源利用得比较合理,做到按质供能,梯级用能,能尽其用,使地区的整个能量供应系统节约了能源。
传统火力发电厂仅限于发电,而热电厂在发电同时可以对周围的居民区,工业区及其他地区提供高品质热能,进而带动工业发展,便利居民生活。
热电厂可以减弱由于分散供热产生的空气污染与能源浪费问题。
在上个世纪实行各家独立供热的时代,由于小功率锅炉和每家每户的烟囱产生的污染让我国绝大多数需要供暖的地区在冬季的空气质量极差,冬季无法打开窗户进行正常的通风,空气中烟尘的含量极高。
由于采用各家独自供暖,所以每家每户都会购买煤炭,而煤炭的运输及储藏过程中会产生损耗,且往往对煤炭的燃烧并不充分。
这种不充分的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危害人体的健康,无数悲惨的案例一证明了这一点。
热电厂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以上现象的危害。
由于热电厂可以实现集中供热,所以我国近年来逐步取缔和拆除了小锅炉,居民也不再独自供暖。
热电厂对煤炭的燃烧和储存较居民有较高的利用率,浪费现象先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
热电行业分析报告
![热电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6e874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3.png)
目录上篇:行业分析提要 (1)I差不多分析 (1)II差不多评价 (2)下篇:行业分析讲明部分 (3)I中国热电联产进展的市场潜力分析 (3)一、中国热电联产当前的进展情况 (3)二、中国热电联产进展具有宽敞的市场进展前景 (6)II分布式燃气热电联产在“西气东输”市场中的应用分析.. 11一、“西气东输”工程背景分析 (11)二、小型、微型分布式的热电联产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12)三、相关热电企业需要进行改造调整 (19)III热电联产区域进展热点分析 (21)一、北京启动草桥燃气热电工程 (21)二、江苏首家环保热电厂落户无锡 (22)三、浙江湖州掀起民间投资热电高潮 (22)四、热电联产在宁夏的进展情况 (23)IV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科技规定 (33)上篇:行业分析提要I差不多分析中国热电联产事业通过40多年的进展,已有相当规模,但目前的状况远不能满足实际进展的需要,进展前景十分宽敞。
西气东输的成败已不在于工程自身,天然气资源可确保供应20年,而下游市场能否合理使用天然气成为了问题的关键。
西气东输的要紧市场是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
如何合理使用这些宝贵而又昂贵的资源,是摆在这一地区各级政府、企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分布式燃气热电联产将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条良好的途径。
1 / 86II差不多评价强 势:我国热电联产目前进展势头不错,受到政府和企业的支持,进展潜力巨大。
弱 势:热电供应半径的局限性,限制了它的推广和提高了他的成本和市场价格,同时我国针对热电的优惠政策相对较少。
机 会:热电开发方式的不断更新,使热电具备了专门多方面的优势,在目前我国都市化改革的过程中将被越来越广泛的采纳。
风 险:国内热电进展技术的局限、电力行业的垄断性以及相关政策的匮乏给热电投资带来不确定性。
下篇:行业分析讲明部分I中国热电联产进展的市场潜力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直重视进展热电联产工作。
浅析热电联产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浅析热电联产的发展现状与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f5c7dbf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1.png)
浅析热电联产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摘要:热电联产为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城市公益性基础设施,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得到了迅速发展。
但由于相关政策不配套、民众对热电企业缺乏全面的认识,导致当前热电企业发展出现层层障碍。
从长远来看,热电联产由于自身的优势,发展前景仍较为可观。
关键字:热电联产电力供热一、热电联产的发展现状2018年中国的火力发电总量,约为全国发电总量的73.23%,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而热电联产机组在火力发电中占比已经超过了1/3。
2018-2021年我国热电联产装机规模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可见,近年来热电联产事业发展迅速。
1、热电联产发展的有利因素(1)市场需求前景广阔一方面:从当前我国的能源构成来看,热电联产具有其它能源所不可比拟的发展优势,可以说是最好的集中热源来源。
天然气供热总体上成本价格较高、而水能、太能能、核能等新能源则受地域限制,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从能量转换上来说热电联产在发电的同时,有效利用汽化潜热进行供热,能源利用效率高,环境污染小。
另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工业生产和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时期,无论是城市集中供热,还是工业企业,特别是造纸、钢铁和化学工业都对热能、蒸汽能需求旺盛。
集中供热需求主要在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热能需求主要为工业蒸汽,但随着南方地区对集中供热的呼声不断高涨,在未来几年对部分南方地区集中供热也未尝不可。
综上来看,当前我国热电联产市场需求前景十分可观。
(2)社会宏观环境良好过去电力市场一直处于垄断状态,闲散社会资本无法流入,但近年来国家开始推行电力企业改革,电力市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
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企改革政策的支持下,电力市场准入放宽,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引入了更多元的投资主体,有较多的优质社会资产注入。
例如: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已通过进场挂牌引入社会投资者;国家电网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多个领域均取得重要突破。
社会资本的注入,有利于国家资本和社会资本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各类所有制资本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助力热电企业效益提升。
浅谈热电联产技术及规划原则 陈露
![浅谈热电联产技术及规划原则 陈露](https://img.taocdn.com/s3/m/05bc27fc87c24028905fc305.png)
浅谈热电联产技术及规划原则陈露摘要:开展资源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当前中国发展的紧迫任务。
热电联产是世人所公认的节能方式,它根据能源梯级利用的原理,同时生产人们所需要的电能和热能,能够有效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质量,并使能源利用率大大提高。
本文对热电联产技术和规划原则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期待能对推进热电联产规划起到一些积极作用。
关键词:热电联产;规划;节能;环保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已跃居世界首位,但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却很低下,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因此,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势在必行。
热电联产是一种既产电又产热的先进能源利用形式,其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质量,缓解电力需求压力,提高供热质量,节约用地等优越性,它对于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了重大作用。
1热电联产发展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就十分重视城市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大力倡导和鼓励发展热电联产供热,并在热电联产基础上,开始发展热、电、冷联产技术。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建设了第一批大型区域性热电厂。
1967年,我国热电机组装机容量(6000千瓦及以上)已占同容量火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的20%,居世界第二位(前苏联为35%),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比例随后有所下降,到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发展迅猛,2003年全国668个城市中已有近300个城市建设了集中供热设施,6000千瓦及以上的热电装机容量达4369万千瓦,占同容量火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的15.7%,承担了全国总供热蒸汽的65.89%,热水的32.66%。
至2008年底,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792530兆瓦,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装机容量为601320兆瓦。
6000千瓦及以上供热机组装机总容量为115830兆瓦,约占同期全国发电机组装机总容量的14.60%,约占同期全国火电机组装机容量的19.26%;供热机组年供热量2497×106吉焦(与“十五”末相比,近三年我国6000千瓦及以上供热机组装机总容量净增4602兆瓦)。
2023年我国及部分省市热电联产行业相关政策 推广大型燃煤电厂热电联产改造
![2023年我国及部分省市热电联产行业相关政策 推广大型燃煤电厂热电联产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063d70f9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0.png)
政策影响
大型燃煤电厂热电联产改造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大型燃煤电厂热电联产改造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在我国,大型燃煤电厂热电联产改造是一项重要的能源转型举措,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以及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该政策的推广和实施对热电联产行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大型燃煤电厂热电联产改造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将燃煤电厂的余热用于供热,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能源消耗,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有助于实现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缓解环境压力。
3. 技术支持: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热电联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此外,政府还组织专家团队,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
4. 能源市场开放:政府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各类能源企业参与热电联产改造项目,包括天然气、生物质、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企业。
5. 激励政策:对于进行热电联产改造的企业,政府将对其上网电量实行优先购电政策,并在电力市场交易中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
为了推动大型燃煤电厂热电联产改造,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其中包括:
2. 财政补贴: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进行热电联产改造。例如,对改造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降低企业的改造成本。
3. 技术支持:政府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企业进行热电联产改造。例如,提供技术咨询、培训和指导等,提高企业的改造能力和技术水平。
The impact of policies on cogeneration transformation
part three
政策对热电联产改造的影响
政策背景
Policy background
大型燃煤电厂热电联产改造政策
政策目标
热电联产政策背景:政府推动解决能源利用、环境污染问题
热电联产发展现状 热电联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热电联产发展现状 热电联产存在的主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81c0b0d102de2bd9705880f.png)
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国的热电联产得到迅速发展。
据中电联统计,到2007年底全国供热机组总容量达10091万千瓦,初步统计到2008年底全国供热机组总容量约为1.1亿千瓦,占同容量火电装机容量约19%,占全国发电机组总容量的14%左右,位居世界前列。
到2007年底,全国热电联产的年供热量达259651万吉焦,比2006年增加14.13%。
我国热电联产机组承担了城市热水采暖供热量的30%,城市工业用汽的83%。
在城市集中供热的总面积中,有1/3是由热电厂供热的。
特别是中小热电机组是我国中小城市和经济开发区与工业园区的主要集中供热设施,承担着广泛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我国目前已经运行的热电厂中,规模最大的为太原第一热电厂,装机容量127.5万千瓦。
在一些大城市,已有一批20万干瓦、30万千瓦大型抽汽冷凝两用机组在运行。
最近几年,在国家实施“上大压小”政策的影响下,将有更多的城市安装大型供热机组。
有的城市在市区周边和开发区已建起十多个热电厂,形成当地重要的热能动力供应系统。
有些民营资本也看好热电联产产业,开始投资建设热电厂。
2007年全国电厂供热厂用电率为7.46千瓦时/吉焦,同比上升了0.18千瓦时/吉焦。
其中,华北、东北区域各省的电厂供热厂用电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内蒙古最高为11.46千瓦时/吉焦;华东区域各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7年,全国供热标准煤耗率为40.50千克/吉焦,同比上升了0.18千克/吉焦。
供热煤耗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依次为:广东(38千克/吉焦)、浙江(38.3千克/吉焦)、上海(38.6千克/吉焦)、北京(38.70千克/吉焦)、宁夏(39.7千克/吉焦)、江苏(39.9千克/吉焦)。
2007年全国城市蒸汽集中供热能力94009吨/时,其中:热电厂76330吨/时,占81.19%;锅炉房15780吨/时,占16.79%;供热总量66374万吉焦,其中:热电厂55580万吉焦,占83.74%,锅炉房8044万吉焦,占14.47%,蒸汽管道长度14116千米。
当前我国火电行业现状及区域综合环境分析
![当前我国火电行业现状及区域综合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0b201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b.png)
当前我国火电行业现状及区域综合环境分析华能内蒙古东部能源有限公司关志宏东海拉尔发电厂辛蕊满洲里达赉湖热电有限公司韩双江摘要:本文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火电企业内外部环境和政策方向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对火电企业的生产、营销、经营等方面形成一个全面的、科学的战略选择,最终实现企业在市场体制下的有效竞争。
关键字:新电改、双碳、波特五力近年来,受环保、电源结构改革等政策影响,火力发电量市场占有比重呈逐年小幅下降态势。
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发力,煤炭行业去产能措施的推动,煤价在2016年暴涨后,一直在高位震荡,尤其2021年度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飞涨至2600元/吨。
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的电力市场化程度是竞争程度最低的,也对发电企业电力营销战略又提出新的要求。
现阶段,火电企业面临的新形式不容乐观。
一、火电行业现状及区域综合环境分析本文将以新形式下的电改为背景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火电企业内外部环境和政策方向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对火电企业的生产、营销、经营等方面形成一个全面的、科学的战略选择,最终实现企业在市场体制下的有效竞争。
1.电力行业能源结构状况分析(替代品)目前中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电力供应70%以上是火电。
近年来提倡的清洁能源发电,如风电、光伏发电等,都在大规模地增长,尤其面临以“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家层面积极发展水电、核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发电,鼓励多元化能源利用,加快煤电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鼓励煤电联营,促进煤电高效、清洁、可持续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电力工业体系。
目前,火电机组因具有可调控、发电技术成熟、稳定性高,高效耐用等特性在未来的一段时仍然会在发电领域占主导地位,还将是中国能源结构的主流。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行业体系及制度的完善,清洁发电方式替代有污染有排放的发电方式,可再生发电方式替代非可再生的发电方式的趋势已经形成。
后续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所面临的成本、技术、稳定性、地域等问题解决后,清洁发电方式替代有污染有排放的发电方式,可再生发电方式替代非可再生的发电方式的趋势已经形成。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1c8a1d7a680203d8cf2f2465.png)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班级:姓名:学号: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关键词:电力系统概况,电力行业发展1.前言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
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
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
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一、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
5%、10。
34%。
发电装机容量继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后,到2009年已将达到8。
6亿千瓦。
发电量在2000年达到了1。
37万亿千瓦时,到2009年达到34334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到总发电量的82.6%。
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4.5%,核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3%,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微乎其微;二、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
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8年9月,三峡电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
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截至2008年底,国内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组数的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2.3%。
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比重有所增加,截止2009年底,全国已投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21台,是世界上拥有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最多的国家;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重提高到69。
4、中国新能源发电现状分析-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4、中国新能源发电现状分析-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dd7be36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b.png)
中国新能源发电现状分析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导读:关于新能源的开发和研究一直都没有停止,特别是在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受到破坏性的开采和产量急剧下降之后,新能源的研究就变得更为迫切和严峻。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能源科技的发展目标: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先进压水堆示范电站;风电机组整机及关键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展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分布式、间歇式能源系统,光伏发电成本降低到与常规电力相当;开展多塔超临界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研究,实现300MW超临界太阳能热发电机组的商业应用;实现先进生物燃料技术产业化综合利用。
目前,我国新能源发电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因而必须对其发电量做出合理准确的预测,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
2.与传统火力发电相比,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启动和运行较快,为适应电网的互联性要求,需要对其运行过程做出调整。
3.并网输电网络升级费用投入巨大,如何优化配置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减少费用开支,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我国发电量结构中,火电所占比例最大,约81%;水电为16%,核电为2%,新能源发电所占比例不足1%。
国际能源署对2000-2030年国际电力的需求进行的研究表明,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将最快。
该项研究认为,在未来30年内,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比其他任何燃料发电的增长都要快,年增长速度近6%,在2000-2010年间其发电总量将增长5倍;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所提供的电力将占世界总电力的4.4%。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三北”地区风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下降,弃风电量增加,风电开发与消纳的矛盾加剧。
由于调峰电源不足、风电开发规划与配套电网规划不协调、风电基地消纳市场不明确等原因,随着风电开发规模的持续增长,风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下降,弃风问题突出,风电开发与消纳的矛盾加剧。
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发展现状与建议
![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发展现状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e36eb12b7360b4c2e3f64d5.png)
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发展现状与建议作者:汤伟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2期摘要:以热电联产作为热源的集中供热,是解决大规模建筑采暖的能源综合利用率最高的方式,应该成为我国北方城市采暖的主要方式。
分析了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困境,提出了完善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发展中图分类号: TU8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热电联产是指同时生产电能(或机械能)和有用热能的能量利用方式。
它把热、电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构成热、电联产的同时,通过对低品位热能的合理使用和回收,提高系统能量效率。
目前,我国北方城镇建筑采暖能耗占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的40%左右,采暖节能是建筑节能的最重要任务,也是潜力最大的节能途径,而以热电联产作为热源的集中供热,是解决大规模建筑采暖的能源综合利用率最高的方式,应该成为我国北方城市采暖的主要方式。
从中长期看,我国未来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有效促进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将为实现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和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发展现状热电联产则是集中供热的最高形式。
我国城市供热的燃料以原煤为主,其他燃料的使用很少。
为了提高燃煤锅炉的热效率,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同时减少城市环境污染,提高供热质量,我国政府已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明确了在城市供热中,限制并淘汰分散供热,推行集中供热的方针。
目前我国大型纯发电的火力发电厂的平均发电效率为33%左右,而热电厂供热时发电效率可达20%以上,剩下的80%热量中的70%以上可以用于供热。
因此,将热电联产方式产出的电力按照普通电厂的发电效率扣除其燃料消耗,则热电厂供热的效率可以大大提高(约为中小型锅炉房供热效率的2倍左右)。
热电联产是国内外公认的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与热、电分产相比,热效率提高30%,集中供热比分散小锅炉供热效率高40%。
我国供热工程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供热工程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ccae96fa98271fe910ef9cd.png)
浅谈我国供热工程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城市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并且在热电联产的基础上开始发展热、电、冷的联产技术。
发展城市集中供热,不仅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更是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大举措。
经过几十年的革新完善,我国供热工程通过不断的实践发展取得的成绩也是较为显著的。
本文针对我国供热工程的发展现状进行回顾,指出了我国在供热工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供热工程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结合目前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政策取向,未来我国供热工程侧重环保及可持续发展则是必然趋势。
关键词:供热工程发展;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集中供热系统是指将大量的热用户用热力网连接起来,由统一的热源提供所需热量的一种供热系统。
改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热源、热力网和热用户。
集中供热,特别是热电联产供热,对于节约一次能源,改善环境污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重要的意义,因其便捷,可靠,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推广和应用。
随着目前城市化发展进程越发迅速,那么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的应用也即将更加广泛。
一、我国供热工程发展的现状我国供热工程发展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经历了从无到有大致分为4个阶段:单纯利用阶段-单纯管理阶段-基础建设阶段-综合发展阶段。
供热工程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全局性发展有着尤为明显的推动作用,作为与我国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先导性产业,在短短的70年中发展已逐步走向正轨。
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北方大城市供热还以锅炉房为主要形式。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供热工程发展便迅速进入到综合发展阶段,热电联产,热交换站及其配套设施在许多城市相继建成。
供热发达城市已远远不止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了。
紧跟着供热工程发展的步伐,关于供热工程的理论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成长起来并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成为了高校理工科重要的研究课程。
热电联产电厂发电及供热效益分析
![热电联产电厂发电及供热效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807d6cd1f34693dbef3e30.png)
热电联产电厂发电及供热效益分析摘要:随着煤价的升高,热电联产电厂发电、供热及全厂的成本利润率均下降;随着电价的升高,发电及全厂的成本利润率均上升,但全厂成本利润率的上升速度小于发电成本利润率;随着热价的升高,供热及全厂的成本利润率均上升,但全厂成本利润率的上升速度远小于供热成本利润率;随着发电利用小时数的增加,发电、供热及全厂的成本利润率均上升。
关键词:热电联产;供热;效益分析1引言热电联产根据能量梯级利用的原理,燃料在锅炉中燃烧放热后,加热水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功发电,做过功的蒸汽对用户供热,同时实现发电、供热两种生产过程,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等综合效益,是国家提倡的能源利用方式。
由于“好处归电”,热电联产电厂发电部分抗风险能力较强,供热部分抗风险能力较弱。
在现有能源价格体制和电、热成本分摊方法下,为了促进热电联产的发展,提高热电联产特别是供热的经济效益,建议相关部门通过提高热价改善供热经济性,同时在发电利用小时数的安排上给热电联产电厂更多倾斜。
2热电联产发电厂发电供热效益分析现状下,国内热电联产电厂一般将热量法作为电、热成本费用分摊的方法。
分摊过程中,需遵循的原则为:只计算电力或者热力一种产品产生的费用,所产生的费用由电力或热力产品完全承担。
同时,对于电力与热力两类产品共同产生的费用,需以一定的标准进行分摊。
对于电、热产品生产成本来说,可根据它们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大类。
基于一定的范围当中,变动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减变化而发生变化;而对于固定成本来说,不会随着产量的增减变化而发生变化。
以热电联产的工作流程为依据,热电联产产生的成本费用较多,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其一,变动成本费用:燃料费、水费以及环境保护费;其二,固定成本费用:折旧费、修理费、材料费、财务费、燃料费以及员工薪酬费等。
下面是各类成本费用的电、热分摊方法。
(1)燃料费。
对于燃料费来说,即指的是在生产电力以及热力产品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对于此类费用需以发电、供热的实际耗用标煤量比例进行分摊。
从节能减排角度分析我国火电发展现状及前景
![从节能减排角度分析我国火电发展现状及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159898d326fff705cc170ab9.png)
从节能减排角度分析我国火电发展现状及前景【Abstract】Currently our country generating station mainly regard thermal power as princ iple, Not only c onsume a great deal of c oal resourc e, but also result in a bigger stain for environment like this. The economy energy cuts to consume to not only satisfy the energy needs that increases day by day, but also effectively match w ith the progr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perate. Pass analysis our c ountry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generating station, proposed ec onomy energy to reduc e a row is our c ountry c arry out the important path of short-term strategic object. Tallied up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ire power station ec onomy energy to reduc e the advanced method of row, inquired into our country thermal pow er plant economy energy reduc ing the counterplan and measure of row, believed the foreground of thermal power w ill definitely better diameter.【摘要】目前我国发电厂主要以火力发电为主,这样不仅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而且给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浅谈热电联产的问题及前景
![浅谈热电联产的问题及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f1916c9271fe910ef02df80f.png)
浅谈热电联产的问题及前景摘要:介绍了热电联产的优点,总结了现阶段热电联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发展前景的建议。
关键词:热电联产;热负荷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dvantages of co-production, summarizes the co-production of pres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the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nd the prospects of development Suggestions.Keywords: cogeneration; Heat load1. 热电联产的优点“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综合效益。
能源、环境已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节约能源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最经济、最有利于环保,最有效的途径,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现实为能源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环境保护好的热电联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
我国热电联产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近年来我国热电联产发展更为迅猛。
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加,到目前300MW级的供热机组已相当普遍,我国大部分城市已建有集中供热电厂。
集中供热面积迅速的增加,同时大量节约发电煤耗,减少烟尘、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2. 热电联产的问题由于热负荷调查的不真实性,导致部分新建热电厂投产后很长时间内供热负荷达不到规定容量,极少数热电厂投产后出现无热可供局面。
其原因主要有:(1)在项目可研论证时,按规划热负荷计算为热电厂投产后新增供热负荷。
由于部分规划项目停、缓建或缩减规模,使得实际热负荷比规划热负荷要小得多,形成热容量上的较大误差。
这将导致个别新建热电厂机组选型不合理。
燃煤热电联产政策
![燃煤热电联产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5164945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9.png)
燃煤热电联产政策燃煤热电联产政策:历史、现状与未来一、引言燃煤热电联产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燃煤热电联产的环保压力也越来越大。
因此,制定合理的燃煤热电联产政策,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燃煤热电联产的历史回顾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大规模建设燃煤热电联产设施。
这一时期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工业和城市发展对能源的需求。
到了70年代,随着能源短缺问题的凸显,燃煤热电联产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在此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推动了燃煤热电联产的快速发展。
然而,燃煤热电联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煤炭燃烧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开始出台相关政策,限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对燃煤热电联产行业提出了更加严格的环保要求。
三、当前燃煤热电联产政策分析目前,我国燃煤热电联产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产能置换政策:为控制燃煤热电联产规模,国家推行了产能置换政策,即新建燃煤热电联产项目必须按照一定比例置换淘汰落后产能,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2. 环保政策:国家对燃煤热电联产的环保要求日益严格,要求企业安装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设施,并逐步推行超低排放改造,以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3. 价格政策:政府通过制定电价、热价等价格政策,对燃煤热电联产企业进行调控。
一方面鼓励企业提高能效和环保水平,另一方面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4. 技术创新政策:国家鼓励燃煤热电联产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研发高效、清洁的燃煤技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
四、未来燃煤热电联产政策的展望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优化,未来燃煤热电联产政策将朝着更加绿色、高效的方向发展。
以下是未来政策的几个可能趋势:1. 严格控制产能:未来国家将继续推行产能置换政策,严格控制燃煤热电联产规模,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