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说课公开课一等奖
第24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4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岑参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边塞诗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想象丰富,感情热烈,气势雄浑,场景壮阔瑰丽。
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
诗人通过浪漫奇妙的想象和细腻生动的描摹,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同时又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以及诗人奋力追求功业的昂扬进取的精神意志。
【教学目标】1.了解歌行体古诗的艺术特点;2.学习通过炼字、意象、表现手法等角度鉴赏诗歌;3.理解作品内涵,感受诗人积极昂扬的精神和盛唐开拓进取的时代风采;4.激发学生在新时代树立远大志向、培养积极奋进的意志品质。
【教学流程】一、由咏雪诗歌导入:你熟悉的咏雪诗有哪些?(可简单归纳这些咏雪诗的主题)1.充满理性、理趣的雪;例: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道韫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2.以伤感为基调,表达孤独、艰难、凄苦与悲切的雪;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长相思》3.壮观磅礴,充满生机、活力、希望与精神的雪;例: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二、诵读感知1.师示范朗诵诗歌;2.生自由读(读准字音:即、锦寖薄、饮、掣)3.齐读,感受其韵律。
三、理解诗意参考注释和资料,理解诗歌内涵。
(注意落实“白草"“胡天”“狐裘"“锦衾”“空"和“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等词句的理解。
)四、鉴赏咏雪诗句1.从题目中你能得到关于这首诗的哪些信息?①内容:咏雪送别②体裁:歌行体介绍体裁:歌行体又称乐府歌行体,是古体诗的一种,常以“歌"“行”或“歌行"来命名。
第24课 诗词曲五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24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把握诗歌大意。
2.品析诗句新奇的比喻,感受诗人笔下边塞特有的绮丽风光。
3.品味诗句,感受边塞将士的豪迈气概。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作者简介】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为“高岑”。
他是边塞诗派的重要作家。
其诗早年以风格绮丽见长,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大变,诗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写作背景】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春夏之交东归。
当时西北边疆战事频繁,诗人怀着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
天宝十三年诗人再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写下此诗。
【文体知识】歌行体:篇幅可长可短,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生动,声律、韵脚比较自由,通常用“歌"“行”“歌行"命名。
作品: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下)。
边塞诗:内容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将士的艰苦生活,边疆将士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边疆将士的思乡之情。
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
作品: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七上)、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七上)、王维《使至塞上》(八上)、李贺《雁门太守行》(八上)、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九下)。
【字音字形】岑参(cén shēn)散入(sàn)锦衾(qīn)冷难着(zhuó)阑干(lán)琵琶(pípa)辕门(yuán)白草折(zhé)狐裘(qiú)都护(dū)瀚海(hàn)饮归客(yìn)羌笛(qiāng)风掣(chè)【理解题目】你从题目“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读到了哪些信息?题材:歌行体天气:雪天人物:武判官、诗人事件:送别主要内容:雪景、雪中送别【读诗歌】播放音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公开课一等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公开课一等奖第一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公开课一等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公开课一等奖新课标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3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武穴市实验中学周元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岑参以及边塞诗的特点。
2.有感情的朗读并且背诵诗歌。
3.通过品读和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独特的画面美、语言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奇”为切入点,把握诗歌的内容;从“情”出发,体会作者的英雄气概与儿女情长;鼓励学生个体感悟,小组合作,体味诗歌优美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表现出的昂扬乐观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难点: 1.领略岑参诗歌“奇丽”的特点,体会诗歌的画面美与语言美。
2.感悟诗人乐观豪迈的英雄气概。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代大文豪苏轼对人生发出这样的感慨。
是呀,离愁别恨作为一种永恒的存在,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文学作品表达的主题,因此也留下无数动人的诗篇。
请看大屏幕,你能根据画面的内容说出相关的送别诗句吗,(屏显送别画面和诗句)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到大漠边关,与诗人岑参一道送送他的朋友,感受一下他们的深情厚谊。
出示课题、作者。
二、确定目标师问:同学们,我们来商讨一个问题:这节课我们要重点学习什么呢,采用哪些方法来学习呢, 生讨论,交流,师归纳本堂课要达成的学习目标为: 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赏读诗歌,体味诗歌的画面美。
3.品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三、初读感知,感受诗歌音乐美1.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不会读的地方用横线标出。
师正音: 白草折zhé 即飞雪jí 散入sàn 锦衾薄qīn 冷难着zhuo 掣chè 师指导生划分节奏: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户铁衣冷难着。
2.师配乐范读,提醒生听读时注意重音和节奏。
第24课《诗词曲五首》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4课《诗词曲五首》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节奏,读准字音,注意字形,区别多音字;2、理解诗歌内容,准确翻译每句诗歌的含义,恰当地描述出诗中的画面,并能领悟诗中的感情;3、赏析并提炼诗歌中优美凝练的词句,学习本诗歌用词、炼句的方法、技巧,提升语文能力;4、培养丰富的情感,提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重点、难点1、准备把握诗歌中重、难点词语的字音、字形和字义(特别是发生变化的字词);(重点)2、理解画面体悟意境:准确理解边塞画面、风情与营地特点,领悟人物精、气、神特点;(难点)3、领悟感情(重点)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白雪在我国古代文人雅士的笔下各美其美,如张岱的淡雅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又如谢道韫的浪漫之雪:未若柳絮因风起;再如柳宗元的孤寒之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一千二百多年前,塞北一场奇绝的大雪,在岑参的笔下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初读诗歌】1.从标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你能得知哪些信息?①诗歌内容:“咏雪"和“送别”,武判官即将回长安。
判官是什么官职?节度使、观察使等官吏的僚属、随员。
②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下雪和送别的地点吗?轮台,现新疆境内,西北边塞。
③诗歌体裁:歌,为歌行体,一种比较自由的古体诗,不需讲究平仄对仗。
《登幽州台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这样的体裁。
2.我们通过解读标题、朗读全诗得知这首诗集咏雪诗、边塞诗、送别诗于一体,三者既相互交集,不同诗句又各有侧重。
这节课我们将根据这个思路研读全诗。
板书:咏雪诗、边塞诗、送别诗三【赏读诗歌】踏雪寻美赏读1-4句,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描绘画面。
1.对比“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和“北风扫地白草折,胡天八月正飞雪”,效果与和不同?明确:“卷"有席卷天地,裹挟万物迅猛推进的磅礴气势,极言风力强劲,狂风持久的状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优质课一等奖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优美的意境——此句诗创设了一种梨花满树、春 意盎然的意境,以春暖显奇寒。
昂扬乐观的精神——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透出了诗 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 干体现出这种化苦为乐、主动向上的乐观情怀,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这句诗创设了一种如何的意境? 在文中起到了如何的作用?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句诗体现了作者一种如何的感情? 哪些字词最能体现这种情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赏读——妙点寻踪
找出写的最美或给你印象最深的诗句,读一 读,品一品,并和小组同窗交流一下你的看修辞手法。 三、悟诗句意境。 四、解作者情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精妙的用词—一种“忽”字表明雪来得突兀,来 得意外,形容雪来得急,下得猛。不仅体现了边 塞气象变化的神奇,并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 喜心情。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 点明本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作者岑参(715— 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出名“边塞 诗人”,与高适并称为“高岑”。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题目中含有哪些重要信息?
❖ 重要内容:天气:雪天 人物:武判官、诗人 事件:送别
中心:
诗描绘了西北边陲的奇雪奇寒,抒发了 送别朋友时诚好友情。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有韵律的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2品味诗歌独特的画面美、语言美。
【教学过程】【背景材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言古诗、咏雪诗、边塞诗、军营诗、送别诗,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所喜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歌行体”诗。
“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多为七言,形式自由,一般多为叙事。
岑参(公元715—770年)是盛唐时代的边塞诗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于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有人称之为唐代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学习吟诵美诗】一吟:中等语速齐读全诗再次齐读全诗各自练读二吟:特别节奏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瀚海阑干/百——丈冰纷纷暮雪/下——辕门都护铁衣/冷——难——着愁云惨淡/万——里——凝雪上空留/马——行——处三吟:含情抑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学习品析美句】活动内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赏析活动形式:每位同学选出上下两句诗,在老师的指导下写一写诗句赏析。
方法:大致上用三个层次表达自己对所选诗句的分析。
第一层,诗句描写的是什么;第二层,诗句表达的角度或作用是什么;第三层,对用得好的字词进行欣赏。
建议:写作时可以有选择地从如下角度进行分析:内外、动静、声色、仰视俯视、远近、视觉听觉、宏观微观、写景写情、正面与侧面、比喻与夸张、镜头与画面……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写雪后明丽可爱的景色,是正面描写,是特写镜头,想象奇特,比喻生动,“千树万树”写出了边塞雪景的壮阔无垠和奇丽无比。
1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写边塞下雪时亮丽的景观。
是正面描写,是特写镜头,向我们展现了一副荒凉、凄楚的边塞雪景图;有动景,也有静景,动静结合,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飞雪”二字写出了雪像鹅毛一般从塞北的天空飘飘洒洒地落下来,可见那飞雪的壮观,也引起了我们无限的遐想。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一等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并积累写雪诗句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本诗。
3体会诗人昂扬向上的精神和对有人依依惜别之意。
二.导入:同学们还记得唐代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吗背诵一下。
这首诗是诗人远涉边塞,半路碰上回京使者,托其带平安口信给家人。
诗中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与对故国思念之情,不禁令人动容。
哎,这首诗是岑参第一次出塞所写。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岑参的另一篇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是诗人第二次出现所做,那这首诗又讲了诗人怎样的体验和感受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
三.解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即交代了,时令天气。
歌,即歌咏歌唱。
白雪歌在指明天气的同时还交代了本诗的一个写作内容便是歌咏白雪。
武判官是送别的对象,武判官归京是事件,一个送字,说明了这是一首送别诗,那么作者的情感则是不舍和惜别。
四.朗读诗歌:自读、齐读、指读、指导读五.品析诗句。
方法:每位同学都要根据这首诗中的上下两句写出自己的赏析。
方法是,大致上可以用三个层次表达自己对所选诗句的分析。
第一层,诗句描写的是什么。
第二层,诗句表达的角度或作用是什么。
什么角度呢比如内外、动静、远近、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这都是角度。
第三层,在诗中如果发现一个字、一个词对它进行赏析。
建议有选择的用上这些内容——内外、动静、声色、俯仰。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就是俯仰吧远近、视听、宏微、景情;正面与侧面、比喻与夸张、镜头与画面…尽可能地选用。
(同学们可以小组讨论自己的心得体会)预设: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用比喻的手法将冬景比作春景,不仅写出了诗人的惊喜同时也给人强盛的生机勃勃之感。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静”这两句是全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渡句,往下就开始写送别了。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最后这两句运用了留白手法外,还寓情于景,把淡淡忧愁不动声色的融入到雪景中了。
六.拓展:送别诗和咏雪诗:四种写雪的诗:第一种伤感的: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
这首诗以 为线索, 生动 描绘了唐代西北边塞奇丽风光, 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 之情。
8/12
怎样品诗、悟情 1、注意题目。 2、品味关键词、句,注意修辞。 3、关注背景资料。 4.利用联想和想象体会意、境。
9/12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Biblioteka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1/12
文学常识积累
• 名: 岑参(cén shēn) • 时: 唐代 • 地: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 评: 边塞诗人 • 作: 《岑参集校注》
2/12
读准这些字音:
• 折(zhé) 散(sàn) • 薄( bó ) 裘(qiú ) • 衾(qīn ) 置(zhì ) • 掣(chè) 瀚(hàn ) • 阑 (lán ) 琵琶(pípá) • 羌(qiāng ) 凝(níng )
12/12
6/12
盛唐时期, 李唐王朝 与西北少数民族战事不 停, 许多文人也纷纷投 入军人幕府, 寻求个人 发展, 岑参就是其中之 一。
他怀着建功立业志向, 两度出塞, 度 过了六年艰辛军旅生涯, 《白雪歌送武 判官归京》就是他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 北庭/节度判官, 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回 京时所作。
7/12
3/12
4/12
塞外景色“奇”在哪儿? 你认为哪里奇? (小组讨论)
示例: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 即飞雪。
我从“胡天八月即飞雪”一句 中读到胡天气候气候奇冷,飘雪奇 早。八月就下雪了,说明了雪来奇 早;“飞”勾画了一幅雪花漫天飘 舞画面,说明了胡天气候奇冷……
5/12
“长安柳枝春欲来, 洛阳梨花在前开。” “梁园二月梨花飞, 却似梁王雪下时。” “梨花千树雪, 柳叶万条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公开课一等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公开课一等奖1.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描述图片中的景象和气氛,引导学生体会“奇”的感觉。
2.师讲解边塞诗的特点,强调“奇”的表现方式和效果。
3.师指导学生再读诗歌,注重理解“奇”的表现和描绘,体味诗歌的画面美。
二)感悟英雄气概之“情”1.师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和儿女情长,强调诗歌中情感的表现和价值。
2.师让学生朗读诗歌,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体验,体味诗歌的情感美。
三)品读语言之美1.师指导学生品读诗歌中的语言,注重诗歌中的形象、意境和修辞手法。
2.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品读诗歌,交流彼此的感受和理解,体味诗歌的语言美。
五、课堂小结1.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回答问题,梳理思路。
2.师总结本节课的研究目标和重点,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3.师鼓励学生继续研究和欣赏边塞诗,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在大唐盛世,像XXX这样XXX的文人还有许多。
他们投笔从戎,驰骋疆场,报效国家,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以下几首诗为证: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XXX《从军行七首》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XXX《南园十三首》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XXX《燕歌行》醉卧沙场君XXX,XXX征战几人回。
——XXX《凉州词》接下来,我们将朗读这些诗歌,注意根据画面的转换把握语速、语调、重音、停顿的变化。
人生中,离别是一幕情景剧,大多涂抹感伤的色彩,弥漫悲剧的气氛。
但并不是所有的别离都要说哀婉语,做愁苦态。
即使在乌云布满天空时,偶尔也能看到一抹透过云隙的阳光。
人总是要往前走,前进是为了更好的停留。
当时间走过,现在的离别已成为永远,变为一抹淡淡的涩,衬托现在这纯纯的甜。
请记住前面有更美的圆。
作业:阅读XXX的边塞诗《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归京》。
板书设计如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XXX(唐)XXX奇寒奇美奇趣以景衬情送别惆怅依依不舍情景交融戍边将士之别英雄气概儿女情长。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一等奖陈晓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一等奖陈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理解词意,了解诗歌大意。
②了解诗歌写景、写送别场面的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①朗读。
反复朗读,理解文章,体现情感。
在朗读过程中要注意停顿,还要注意重音和延音。
②赏析。
把握全诗,撮其旨要,创设情境,以读带品,比较延伸,活跃思维,丰富想象,引导学生进入诗作意境。
合作探究,支解整合,发现诗作“美”的元素,挖掘诗中“美”的意蕴。
引起共鸣,获得审美上的愉悦。
情感与价值观体会边塞风光奇丽多姿,体会诗歌情感,感受作者不畏寒苦、乐观豪迈的博大胸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巧。
教学设想:教学中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
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1、同学们,我国是诗歌大国,诗歌创作灿烂辉煌,源远流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诗歌流派,涌现众多的名家名作。
请同学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诗歌题目中含有“送”的诗歌。
答后明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元二使安西》以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大家齐背第三首。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板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即歌咏白雪,送武判官回归京都。
请同学们合上书本,听我朗读一下这首诗。
读后提问:这首诗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其他诗歌有什么不同,指名回答后明确:内容丰富生动,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句式灵活。
这是歌行体诗歌。
(板书):歌行体3、简介岑参:(714-770)是唐代边塞派代表诗人,曾两次出塞,从军生活十余年,对边地征战生活和塞外风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诗作题材开阔,想像丰富,词采瑰丽,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与高适齐名,在文学史上并称“高岑”。
二、整体把握1、读准字音:散san 饮yin 着zhuo2、齐读全诗3、划分层次①从诗歌的题目能看出哪些内容?②指名回答后明确:诗的前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是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公开课获奖课件省赛课一等奖课件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即飞雪 就 冷难着 穿 散入珠帘 飘 饮归客 用酒食款待 置酒 摆下 冻不翻 招展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呼呼旳北风卷地而来,连白草也被刮倒 了。塞北旳天空,才八月就已雪花纷飞。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好像是一夜之间春风忽然吹来,千树万 树旳梨花同步盛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 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 流人物,还看今朝。
对比分析
两诗在所写雪景,体现旳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雪景
思想感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 沁园春 雪 归京
一幅塞外将士不可
忍受旳冰天雪地旳
景象,饯别时更是 “愁云惨淡”,“风 掣 红旗冻不翻”旳 惆怅景象
风景,生机勃勃, 境界壮阔,气势雄 伟。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角弓不得控”和“铁衣冷难着”,生动地体现 了胡天旳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与“都护” 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
这两句与前两句既体现了边地军营中将士旳苦 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了大雪旳寒威。
课文分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正面写雪 侧面写雪 诗人
一方面他热爱边塞旳特有风光
矛 盾 另一方面武判官旳“归京”又牵
动他旳乡土之思
豪放旳情 怀和惆怅 旳思绪是 兼而有之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写漫天大雪中边地旳壮丽景象。
咏雪—— 瀚海雪景图:
边地雪景(视觉) 苦寒军旅生活(感觉) 冰天雪地景象(过渡)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写送别宴会,点明地点是在中军营帐。“饮 归客”阐明举行这次宴会是为了送武判官归京。此 句紧紧围绕诗题,连举三种乐器,以借代旳方式, 写出了送别宴会上旳热闹情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教学设计一等奖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设想1.了解每位及作品的基本情况。
2.理解每首诗歌和散曲的内容,特别是其中的重点字词。
3.理解作品中千古传诵句子的哲理。
4.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简介、作品1.:岑参(715770),南阳(今河南南阳)人。
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
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
由于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为之大变。
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三、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全诗四、边读边分析诗起首四句写野外雪景。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写边塞风狂雪早。
卷折从正面、侧面描写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
即写作惊奇之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此为千古传诵的咏雪佳句。
以梨花喻雪十分新奇,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幅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
接下来四句写室内苦寒。
散人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由帐外转入帐内,点点雪花飘落进来,浸湿罗幕;穿着狐裘盖着锦衾也不觉暖,奇寒难忍。
而将军都护这样的勇猛边将,也是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手冻僵了连弓也拉不开,铁甲也冷得穿不上。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去惨淡万里凝。
这两句转写野外雪景。
放眼雪原,冰雪覆盖,纵横交错,抬望天空,阴云密布。
愁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以上描绘了瀚海雪景图,热爱边塞风光,颂扬将士意志的感情融于其中。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描写饯别的情景。
此句扣题,连举三种乐器,运用借代方式,写出送别宴上的热闹情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酒宴散,送客出辕门。
茫茫雪原中一杆红旗,奇异而美丽的画面。
天气奇寒,劲吹的北风翻不动坠有厚重冰凌的红旗,更显出一个寒字来。
最后四句写分手的情景。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优质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优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雪景和诗人送别朋友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边疆生活的热爱。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并掌握诗中的难点字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古诗,对古诗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基础。
但九年级的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可能对古诗的兴趣和热情有所减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理解诗中的词句,把握诗的意境;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和创作风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学会通过诗中的关键词句,理解诗人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对边疆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友谊观和人生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理解诗中的词句,把握诗的意境。
2.难点: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诗人的情感抒发和意境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讨论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利用多媒体展示边塞雪景,帮助学生进入诗人描绘的情景;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边塞雪景图片、诗文朗诵视频等。
2.参考资料:关于诗人的生活背景、创作风格的相关资料。
3.练习题:针对诗中的重点字词和意境设计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边塞雪景,引导学生进入诗人描绘的情景。
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的生活背景,引出课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文,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律美。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公开课一等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优秀教案-公开课一等奖1000字一、教学目标1. 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和流派。
2. 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内涵与艺术特点。
3. 练习欣赏鉴赏技能,培养审美品味,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设计唐代诗歌的背景知识与文化内涵的教学。
2. 解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情、景、意蕴,突出唐代诗歌的学术内涵。
3.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语言表达,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回到唐代大唐帝国高度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介绍唐代诗歌的特点、流派和形式特征,解释唐诗词有何特殊之处。
2. 展示唐代社会生态背景的图片,带领全班同学欣赏李白创作的《将进酒》,感受唐诗神韵,并就李白诗歌创作的背景、意义、内涵,与学生进行深入探讨,以进行深入鉴赏处理。
3. 介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背景、情节,分析诗歌结构及语言风格,注重学生在感知自然景物之外的人情悲怆、历史烟云、时代匡时、文化内涵和政治含义等方面的思考,打开视野,升华思想。
4. 结合情、景、意蕴,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文学评论知识,全面揭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语言韵致、造诣以及艺术价值,让学生通过感受和表现,实现诗歌的跨越时空,较为深入地了解唐代社会生活,学习经典的审美审美价值。
5. 在学生创作与朗读环节,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以个性化的方法完成,表演自己的情感体验,理解和吸收诗歌的精髓,以达到写作能力的训练与提高。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技术辅保教学,通过音、视、图三重方式,让学生感官体验更丰富和立体。
2.学生听课笔记和资料手册,全面记录展示唐代诗歌内容特色、结构和艺术价值的重要性,同时启发学生关于诗歌鉴赏的思考,提供复习参考。
3.通过分组评价、互动策略与辩论方案,对文学知识进行梳理,深化文学知识,增强理解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进行动态评估,从听课笔记、课堂发言、情景剧表演等实际动作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24诗词曲五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4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诗词曲五首》体裁上丰富多样,包含了古体诗、歌形体、词、律诗、曲五种类型。
其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歌行体的边塞诗,也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
此诗开篇奇突,中间写雪后奇寒,接着写送别奇景,最后写送别奇愁。
笔力既生动又雄健,充满奇思妙想。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诗歌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步骤,但存在理解诗歌不够深入、体悟诗歌情境困难的问题。
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学习诗歌,并结合相关时代背景,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揣摩诗歌内涵,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核心素养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多种方式读诗歌,学生能背诵诗歌,品析诗歌意境之瑰丽。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缩写诗歌,学生能掌握诗歌的体裁与题材,赏析写作手法之奇妙。
文化传承与理解:借助链接材料,学生能领悟盛唐之下诗歌豪放、雄壮的诗风。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体裁与题材,品析诗歌意境之瑰丽,赏析写作手法之奇妙。
教学难点:借助链接材料,领悟盛唐之下诗歌豪放、雄壮的诗风。
教学过程一、诗词导入近日,有关哈尔滨旅游的词条频频上热搜,雪景、冰雕、“南方小土豆"等,让网友再次看到了碎琼乱玉满天飞,银装素裹大地的美景。
雪,因其洁白剔透,自古以来,就得文人的喜爱。
但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雪是一种背景,一种陪衬,即使写到雪也只是一笔带过,真正能够对雪进行描绘的非常少。
请同学们回忆以前学过的诗歌,说说有哪些对雪进行了描绘刻画。
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李白《清平乐·画堂晨起》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写雪景的名篇——《白雪送武判官归京》二、自由读,读出诗歌韵味1.初读诗歌,借助课本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
2.再读诗歌,自由朗读课文,划分诗歌节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优质课一等奖
课堂互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朗诵 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参与度。
02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 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 打下基础。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 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感谢学校为我创造的良好工作 环境和氛围,让我能够专注于 教学,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对未来的展望
继续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积极参与各种教育交流和研讨活动, 与同行们共同探讨教育改革和发展方 向。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综合运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 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教 学更加生动有趣。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图 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 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和实践教学
教师安排实验和实践环节,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 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网络资源利用
学生评价
学生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提出自己 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3
反思与改进
教师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不 佳的原因,并积极寻求改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04
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经验
教学目标明确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清晰,重点 和难点突出,有助于学生理白雪歌送武判官 归京》的背景、意境、艺术手 法等多个方面,信息量大,层 次分明。
教学方法多样
采用了讲解、讨论、问答等多 种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 极性,课堂互动良好。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一等奖
B
C形式展 现诗歌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增强学生的情感 体验和审美感受。
写作练习
布置与诗歌主题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模 仿诗歌的表达方式,创作自己的文学作品,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D
拓展学习
对比阅读
专题讲座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唐代诗歌,比较不同诗 歌的风格、主题和表达技巧,拓宽学生的 文学视野。
01
人生感悟
通过诗歌中的壮丽景色和豪情壮志,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热爱和对未来
的憧憬。这首诗告诉我们,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保持积极
向上的心态。
02
友情珍贵
诗歌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友情的珍贵。
在生活中,我们要珍惜与身边朋友的相处时光,用心去经营和维护友谊
。
03
边疆情怀
诗歌描绘了边疆的壮丽景色和战士的豪情壮志,展现了边疆地区的风土
诗歌主题
主题
描绘了塞北八月飞雪的奇景,抒发了 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担忧 、关心之情。
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牵挂 ,以及对边塞军中生活的感慨。
诗歌结构
• 结构:全诗共18句,分为三段。第一段8句,描绘 了塞北飞雪的奇景;第二段4句,概写了戍边将士 的艰苦生活;第三段6句,写送别友人。
01
诗歌主题
本诗以白雪为背景,描绘了边疆的壮丽景色和战士的豪 情壮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02
艺术手法
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情感融入景色之 中,使诗歌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03
语言特色
诗歌语言简练明快,用词精准,节奏感强烈,读来朗朗 上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感悟
初中语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
理解诗意
朗读诗歌,分析诗题的含义,找出诗歌线索。
诗题
“白雪歌”
咏雪(天气情况)
“送武判官归京”
人物(诗人、武判官) 事件(归京)
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内容解读
一天雪景的变化。
线索:
再读诗歌,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10句)从不同侧面咏雪。
第二部分
(11-14)宴请归客与送客出辕门时大雪奇寒的景象; (15-18)送别依依不舍的心情。
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诗人无限惆怅的惜别思乡之情。
诗人在句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未写到“情义”“不舍”等字眼,惜别之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这样的结尾,真如撞钟,清音有余,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山回路转”使人惆怅,而雪地上的马蹄印迹,又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到远方。这个结尾,给人以无尽的遐思。
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
诗人写奇寒,既表现了大雪的威力,突出戍边战士的艰苦生活,同时也从侧面表现了他们的战斗意志和豪迈气概。
“狐裘”“锦衾”“角弓”“铁衣”
人的感受、侧面描写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既展示了冰天雪地、万里愁云的景象,又自然地引出下文送别的场面,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昂扬乐观的精神: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奇寒
“散”:承上启下,从帐外写到帐内,着墨于感觉,写出片片雪花轻轻飘落到珠帘帐幕上的景致。
“湿”:描摹出雪花在罗幕慢慢融化的情景。
“狐裘”“锦衾”:本是高级御寒品,却不暖、嫌薄,帐中尚且如此,帐外更不必说。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互文: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公开课一等奖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3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武穴市实验中学周元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岑参以及边塞诗的特点。
2.有感情的朗读并且背诵诗歌。
3.通过品读和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独特的画面美、语言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奇”为切入点,把握诗歌的内容;从“情”出发,体会作者的英雄气概与儿女情
长; 鼓励学生个体感悟,小组合作,体味诗歌优美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表现出的昂扬乐观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难点:
1.领略岑参诗歌“奇丽”的特点,体会诗歌的画面美与语言美。
2.感悟诗人乐观豪迈的英雄气概。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代大文豪苏轼对人生发出这样的感慨。
是呀,离愁别恨作为一种永恒的存在,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文学作品表达的主题,因此也留下无数动人的诗篇。
请看大屏幕,你能根据画面的内容说出相关的送别诗句吗,(屏显送别画面和诗句)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到大漠边关,与诗人岑参一道
送送他的朋友,感受一下他们的深情厚谊。
出示课题、作者
二、确定目标
师问:同学们,我们来商讨一个问题: 这节课我们要重点学习什么呢, 采用哪些方法来学习呢生讨论,交流,师归纳本堂课要达成的学习目标为:
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赏读诗歌,体味诗歌的画面美。
3.品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三、初读感知,感受诗歌音乐美
1. 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不会读的地方用横线标出。
师正音:
白草折zhé即飞雪j í散入sàn锦衾薄qīn冷难着zhuo 掣chè
-1-
师指导生划分节奏: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户铁衣冷难着。
2.师配乐范读,提醒生听读时注意重音和节奏。
3.师指导生齐读课文。
4.题解:
题目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你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生回答,师点拨: 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
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板书(一): 咏雪(景)送别(情)
四、再读赏“奇”,体味诗歌画面美
(一)领略边塞风光之“奇” 教师:边塞诗的内容之一是描绘边塞奇异风光。
岑参作为唐代杰出的边塞诗人,他的突出特点就是“好奇”。
杜甫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 (《渼坡行》)。
他用好奇的眼睛观察世界,他用好奇的心灵感悟世界,并把它们化作涓涓文字流淌于笔端。
这样,我们透过他绮丽的文字就可以读到边塞那奇异的风光和异域的情调了。
请大家再读诗歌,说说你从诗句中读到边塞哪些“奇” 景。
为了便于大家交流,建议用带“奇”的词语说话: 我从xx 句中读到(或者发现)xx 奇精心整理
师示例: 我从“胡天八月即飞雪”一句中读到胡天气候奇冷,飘雪奇早。
你看,“八月”胡天就下了雪,说明雪来得奇早; “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画面,说明胡天气候的奇冷。
学生:讨论,交流,说发现的“奇”景。
生可能回答: 千树万树梨花开——雪花奇繁,雪花奇美。
瀚海阑干百丈冰——瀚海奇阔,结冰奇厚。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胡天奇冷,将士奇苦。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风雪奇大,雪天奇冷。
师小结: 岑参笔下的边塞雪景图主要体现在气候奇寒、风景奇丽,而作者描述的语言富有奇趣,描写角度十分奇特,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板书(二): 咏雪——奇寒奇丽奇趣奇特
(二)想象诗歌画面之美
教师: 读着诗歌,诗中奇异的景象仿佛一幅幅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奇特那么壮观。
请从下列诗句中选择你最喜欢的画面,也可以是别的诗句,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然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写完后在小组交流。
先看一个示例。
屏幕展示示例: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茫茫边塞,强劲的北风呼啸而来,将白草拦腰折断。
飞沙走石,铺天盖地。
时值农历八月中秋,南方正是丹桂飘香、皓月增辉的时候,而这里却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雪花飘飘洒洒,纷纷扬扬,落在山峦上,落在大漠中??整个边塞变成银装素裹的世界。
-2-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学生先个人描述画面,然后在小组交流。
优秀者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
师: 好一幅瀚海冰雪图,让我们带着对边塞奇异风光的赞美、对守边将士苦寒生活的一丝感叹,把诗歌前十句齐声朗读,男生读前四句,女生读后六句。
五、三读研析,体会诗歌情感美
(一)体会诗人的儿女情长
教师:南朝的文学家江淹在《别赋》里说: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矣。
”对于这“黯然
销魂” 的离别,诗人是怎样描述的呢,(生齐读最后四句)这些诗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师点拨: 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
“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与担忧。
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乡之情,都通过“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诗表达出来了。
板书(三): 送别——依依不舍惆怅
教师: 从这几句诗中,你读出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师点拨: 一位重情重义、有着侠骨柔情的诗人形象。
生读这四句,先个人赛读,再女生齐声朗读。
教师:诗歌末尾四句诗离别之情浓郁。
天山雪路没能阻挡友人离去的步伐,友人带走了祝福、牵挂,给守望者留下了绵绵无尽的思绪。
这样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就是诗歌“留白”艺术表现手法的魅力。
这种艺术魅力同样在李白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得到体现,可谓是异曲同工之妙。
下面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诗: (屏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二)体会诗人的英雄气概
教师: 在这奇冷的冰雪天气里送别友人,本应该是一件凄凉悲伤之事,然而作者却借助对边塞雄奇瑰丽景色的描绘,将戍边将士之别衬托得雄浑悲壮。
边塞雪景在诗人的笔下是如此的雄奇、壮丽。
这是为什么呢,
师出示背景资料: 唐天宝年间,李唐王朝国力强大,不断拓展疆域,因而在边境与西北少数民族不断发生战争。
许多热血青年投身塞外,立志报国。
同时有若干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功塞外视为求取功名的新途径。
岑参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
他曾在诗中写到: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
学生: 自由发言。
教师点拨: 因为作者有理想有追求,热爱生活;诗人所处的时代,正值大唐盛世,国家的强盛自然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
所以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诗人乐观向上的情怀。
-3-
师追问: 这种情感,能从文中其他句子看出来吗,
生读其他句子,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等。
师提问: 结合刚才的分析,你认为岑参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生讨论,回答: 岑参是一个热爱国家、有强烈报国之志的人,他渴望建立一番功业,实现人生抱负。
他心胸开阔,气概豪迈。
板书(六)英雄气概教师:在大唐盛世,像岑参这样胸怀壮志的文人还有许多,他们投笔从戎,驰骋疆场,报效国家,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有诗为证:(屏显,生齐读)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十三首》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高适《燕歌行》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三)生深情朗读诗歌。
师: 理解了这首诗的情感后,下面我们再把这首诗朗读一遍,朗读时还要注意根据画面的转换把握语速、语调、重音、停顿的变化。
生齐读全诗。
六、课堂小结:
“自古多情伤离别”。
离别作为人生的一幕情景剧,大多涂抹感伤的色彩,弥漫悲剧的气氛,但并不是所有的别离都要说哀婉语,做愁苦态,正如即使在乌云布满天空时,偶尔也能看到一抹透过云隙的阳光。
人总是要往前走,前进是为了更好的停留,人生如此,那我们不如祝福——当时间走过,现在的离别已成为永远,变为一抹淡淡的涩,衬托现在这纯纯的甜~请记住前面有更美的圆。
七、布置作业课外阅读岑参的边塞诗《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归京》。
八、板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
咏雪奇寒奇美奇趣以景衬情
精心整理
送别惆怅依依不舍情景交融戍边将士之别英雄气概儿女情长-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