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第一章(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实数集与函数
§1 实数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表示方法
2.了解实数的性质, 并在有关命题中正确地加以应用
3.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掌握绝对值的性质,并在有关命题中正确地加以应用.
Ⅱ.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实数的定义及性质、绝对值与不等式.
难点: 实数的定义及其应用.
Ⅲ.讲授内容
一 实数及其性质
实数的组成:实数由有理数与无理数两部分组成.
有理数的表示:有理数可用分数形式q p
(p ˛q 为整数,q ≠0)表示,也可用有限十进
小数或无限十进循环小数来表示.
无理数:无限十进不循环小数则称为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有限小数(包括整数)也表示为无限小数.规定如下:对于正有限小数(包括整数)x,当x=a 0.a
1a 2n a 时,其中0,9≤≤i a i=1,2, n, na ,0≠0a 为非负整数,记x=a 0.a 1a 2-n a ( 1)̣.999 9,
而当x=a 1为正整数时,则记x=(a 0—1).999 9…,
例如2.001记为2.000 999 9…;对于负有限小数(包括负整数)y ,则先将—y 表示为无限小数,再在所得无限小数之前加负号,例如—8记为—7.999 9…;又规定数0表示为0.000 0….于是,任何实数都可用一个确定的无限小数来表示.
我们已经熟知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现定义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
定义1 给定两个非负实数
x= 0a .a a 1n a , y=,.210 n b b b b
其中00,b a 为非负整数,k k b a ,(k=1,2,…)为整数,0≤a k ≤9,0≤b k ≤9.若有==k b a k k ,0,1,2,, 则称x 与y 相等,记为x=y ;若00b a >或存在非负整数L ,使得 a k =b k (k=0,1,2,…,L)而11++>l l b a ,则称x 大于y 或y 小于x ,分别记为x>y 或y<x .
对于负实数x ,y ,若按上述规定分别有y x -=-与y x ->-,则分别称x=y 与x<y(或y>x).另外,自然规定任何非负实数大于任何负实数.
定义2 : x =a 0.a 1a 2n a 为非负实数.称有理=n x a 0.1a a 2n a 为实数
x 的n 位不足近似,而有理数=n x n
n x 101+称为x 的n 位过剩近似,n=0,1,2, . 对于负实数 n a a a a a x 3210.-=,其n 位不足近似与过剩近似分别规定为
n n n a a a a a x 10
1.3210--= 与=n x n a a a a a 3210.-. 注 不难看出,实数x 的不足近似n x 当n 增大时不减,即有x 0≤x 1≤x 2≤…,而过剩近似n x 当n 增大时不增,即有0x ≥1x ≥2x ≥….
其中x 例证则r 即得 1. 2a <b, a =b , 3 4.实数具有阿基米德(Archimedes)性,即对任何a 、b ∈R ,若b >a >0,则存在正整数n ,使得n a >b .
5.实数集R 具有稠密性,即任何两个不相等的实数之间必有另一个实数,且既有有理数(见例1),也有无理数.
6.如果在一直线(通常画成水平直线)上确定一点O 作为原点,指定一个方向为正向(通常把指向右方的方向规定为正向),并规定一个单位长度,则称此直线为数轴.任一实数都对应数轴上唯一的一点;反之,数轴上的每一点也都唯一地代表一个实数.于是,实数集R 与数轴上的点有着一一对应关系.因此在以后的叙述中,常把“实数a ”与“数轴上的点a ”看作具有相同的含义﹒
例2 设a 、b ∈R .证明:若对任何正数ε有a <b +ε,则a ≤b .
证 用反证法.倘若结论不成立,则根据实数集的有序性,有a >b .令a =εb -,则ε为正数且ε+=b a ,但这与假设a <b ε+相矛盾.从而必有a ≤b .
二 绝对值与不等式
实数a 的绝对值定义为
⎩
⎨⎧<-≥=.0,,0,a a a a a 从数轴上看,数a 的绝对值a 就是点a 到原点的距离.
实数的绝对值有如下一些性质:
1 2 34 5 6 将右半部分.又由)式有据(1,b b a a +-=
.b b a a +-≤
从而得
.b a b a -≤- ()2 将(2)式中b 换成b -,即得得性质4.b a b a +≤-证.
Ⅳ 小结与提问:本节要求学生掌握实数的概念及其性质,牢记并熟练运用实数绝对值的有关
性质以及常见的不等式,并在有关命题证明中正确地加以运用.
3、4、5、6、7、8、9.
Ⅴ课外作业:P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