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统计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统计分析
一、货币供给机制
1、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是指实际中流通的货币数量。它由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银行体系通过信用程序、经由不同渠道投放到流通中而形成,并且在流通中循环往复地执行着货币的诸种职能;
故而又称之为“流通中的货币量”或“货币存量”。
我国目前货币层次的划分基本是:
M0=现金通货
M1=M0+银行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它存款西方国家曾经使用过M0,即现金的概念。
但现在除英国外,西方国家一般已不统计M0,因为在西方国家,支票使用已相当普遍,已无必要区分M0与Ml了。而我国仍广泛使用M0的概念。这是因为现金收入至今仍是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形式,形成我国消费品需求的主要是M0,消费品的价格自然与M0的数量及变化密切相关。M0的变化也反映了我国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变化。因此,控制M0对于控制消费品价格、调节消费品的供求具有重要意义。
2、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货币机制
在现代银行制度下,各国都以法律形式规定金融机构应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比率,中央银行具有为金融机构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的特权,这样就使商业银行的现金准备集中于中央银行手中。中央银行集中保管的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主要的负债,在中国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存款准备金约占总负债的43%。从会计学的角度研究,任何经济部门的经济活动都受资产与负债的均衡关系的约束,中央银行也不例外。
然而,在处理资产与负债的关系方面,中央银行与其它经济部门不同。一般经济部门总是以负债为基础来维持资产与负债的平衡关系,即以所组织的资金来源水平来决定其运用资金的规模。与其它经济部门一样,中央银行亦需要维持其资产与负债的平衡。但其在处理资产与负债的关系方面,却很难以其所组织的信
贷资金来源来决定其运用信贷资金的规模。
3、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机制
尽管商业银行不具备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却具备在中央银行放出货币的基础上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一旦中央银行增加一笔信用,无论是直接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还是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国家债券,或是在外汇市场上购买外汇,其结果都会通过不同渠道使银行体系的信贷资金来源增加。
一般来说,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三类因素的制约: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
假定:存款准备率为20%; 提取现金比率为5 %; 缴纳税金的比率为15 %。
注:①为吸收存款②为存户提现③为存户缴税④为发放贷款
资 产 负 债
①存款准备金 +100
②存款准备金 -5
③存款准备金 -15
④贷款 +64 存款准备金 -64 ①存款 +100 ②存款 -5 ③存款 -15 资 产
负 债
由此可见:中央银行每放出一笔信用,不仅直接向流通界注入了一笔存款货币或现金通货,并且通过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能够扩张若干倍的信用,派生出大量的新增存款,中央银行放出的信用是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基础,因而称存款准备金、现金通货和中央银行直接掌握的其它存款为“基础货币”,一般用“B ”表示。
4、货币供给模型
我们用一些符号及方程式来表示决定货币供给的各变量及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D =Dd +Dt +Ds ; B =R +C +Df ; R =r D 或 r = R/ D q 为货币结构比率,则
qd =Dd / D qt =Dt / D qs =Ds / D qf =Df / D qc =C/ D
(1)D 的供给模型及乘数,按基础货币定义,有: B=R+C+Df =rD+qcD+qfD =D(r+qc+qf) ∴D = ∴K==
①存款准备金 +64.0 ②存款准备金 -3.2
③存款准备金 -9.6 ④贷款 +40.96
存款准备金 -40.96 ①存款 +64.0 ②存款 -3.2 ③存款 -9.6
(2)M1的供给模型及乘数,按货币供应量的定义,有:M1=C+Dd
=qc D+qd D
=D( qc+qd )
将D的供给模型代入:
∴ M1=
∴ k1==
(3)M2的供给模型及乘数,按广义货币量的定义,有:M2= M1+Dt +Ds
= M1+qt D+qs D
= M1+D( qt+qs )
将D和M1代入:
∴ M2=
∴ k2==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亿元)
存款性公司概览(亿元)
二、货币供给分析
货币供应量是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相关的货币供应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货币供应总量及形成分析;储备货币分析;货币乘数分析。
1、货币供应总量及形成分析
(1)货币供应量流动分析
中国货币供应量按其流动性强弱分为三个层次,即M0、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M0与消费物价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狭义货币供应量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广义货币供应量M2流动性偏弱,但却体现着潜在的或未来的社会购买力,反映
了未来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反映潜在的通货膨胀的压力。M0、M1所占比重的大小反映出货币流动性的强弱,通常用M1/M2表示货币流动性。
例如,1994~2010年我国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统计表(单位是人民币亿元):
(2) 货币供应量与经济的关系分析
主要分析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物价上涨之间的关系。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际上是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关系。社会总需求是各经济交易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支付能力总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MV)。
总供给(产出)与总需求: Y = MV 。
M2与当年GDP 之比(%)
100
120140160180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