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试卷整理复习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试卷整理
1、(1)心理现象就叫心理活动。
(2)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心理个性。
(3)心理学就其产生发展(产生的方式)讲是反射活动。
(4)人和动物共有的心里现象是情绪。
(5)1879年,德国心理学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6)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7)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心理实验室的建立。
(8)在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个性心理特征。
(9)认识活动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现象。
(10)教育在人的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1)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称为反映;在中枢神经参与下个性对内外刺激所
作的规律性应答则称为反射。
(2)实现发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式反射弧。
(3)反射弧的组成依次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4)狗听到主人叫它的名字就跑过来,属于第一信号系统。
(5)吃饭的时候的多重液是第一信号系统,属于无条件反射。
(6)“谈虎色变”“谈梅生津”是第二信号系统的表现。
3、(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既不属于单独的心理过程也不属于个性的心理现象是注意。
(3)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有:对活动的目的和人物的理解、意志锻炼、间接兴趣。(4)无意注意是一种无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老师讲课语调抑扬顿挫,主要是运动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6)维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配养学生的间接兴趣。
(7)学生集中精力坚持45分钟听完一节课,体现了注意的稳定性。
(8)“一目十行”是注意的广度的表现。
(9)女同志一边织毛衣一边看书,反映了注意分配。
(10)“边说边听”、“一心二用”是注意分配的表现。
(11)由无关诱因、嘈杂环境干扰或由单调刺激的长期作用所引起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12)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与认识过程难以分开的,有时是与意识相关联的一种活动状态,其基本特征是指向状态和集中状态。
(13)特瑞斯曼关于注意的衰减模型认为接收信息的通道是双通道。
4、(1)动物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抽象思维。
(2)根据思想指向的结果,思维可以分为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3)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和发散思维。
(4)大脑两半球有不同的功能,左半球主管言语和抽象思维。
(5)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分为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6)“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叶落知秋)是思维的间接性。
(7)古代中医主要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诊断病人的病情,这是思维间接性的表现。
(8)在考试中解答多项选择题的思维主要属于发散思维。
(9)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与变化,及时地改变先前的计划、效果、方法,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是思维的灵活性品质。
(10)“思路不清,条例模糊”反映了较差的思维。
(11)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灵感”通常会出现在豁朗阶段。
(12)“思路不清、条理模糊“反映了较差的思维逻辑性。
5、(1)影响注意力范围的因素是知觉对象特点。
(2)玫瑰花认识叫知觉。
(3)“欢乐恨时短”是说时间知觉受情感影响。
(4)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的知觉能把对象从背景中优先区分出来的特性。
(5)军事上进行伪装是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特征规律。
(6)白色粉笔、红色粉笔反映了知觉正常性。
(7)天空有大片云彩飘动时,好像觉知月亮在云彩中穿行,而云彩没动似的,这是知觉现象中的诱动现象。
(8)在飞机上看地面景物和人都是很小的,但我们不会认为到了“小人国”,这是因为知觉具有恒常性。
(9)蚊子“嗡嗡”飞行声比遥远处飞机的噪音要小的多,因为人的知觉有恒常性。(10)物体表面的颜色在不同的光源的照射下,其反射尘来的光线会有变化,但人对物体表面的颜色的知觉却没有明显的变化,知觉的这种特性成为恒常性。
(11)导致注意力稳定不转移,稳定呆板的原因是粘液质的存在。
6、(1)想象是在变象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2)人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与之有关联的事物,这种现象叫联想。
(3)在人脑中产生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
(4)从类似的事物中产生的启发叫原型启发。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联觉。
(6)建筑蓝图的构造叫创造性想象。
(7)阿Q的形象是创造想象。
(8)看小说时产生的想象就做再造想象。
(9)小说中人物的想象属于再造想象。
(10)人们在阅读小说时,头脑中所构成的形象主要是再造想象。
(11)“梦”是一种极端的无意想象。
7、(1)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活动。
(2)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
(3)意志行动的执行是关键阶段;分析综合是其基本方法。
(4)与意志的坚韧性相对的是半途而废。
(5)与意志坚忍品质相反的不良品质是顽固动摇
8、(1)兴趣属于个人心理特征
(2)间接兴趣是引起有意注意的原因。
(3)直接兴趣是产生无意注意的原因。
9、(1)人和动物共有的心理现象是情绪。
(2)人的情绪、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主观体验。
(3)原始的情绪种类主要包括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4)“小孩子闹觉”是一种负诱导,是由抑制向兴奋的诱导。
(5)“范进中举“后的反映属于激情范围。
10、(1)动机的产生主要有两个条件,其内部条件是人的需要,外部条件是刺激诱因。
(2)根据动机持续的时间,动机可以分为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
(3)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与工作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
11、(1)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和源泉是需要。
(2)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3)提出“需要层次论”的心理学家是马斯洛。
(4)客观事物引起人的情绪和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
12、(1)颜色分为冷色和暖色,这反映的感觉的规律是感觉的相互作用。
(2)人的鼻子能嗅到水果的清香,这种心理活动主要是嗅觉。
(3)电影中的活动画面,主要是利用人的视觉后象。
(4)“杯弓蛇影”、“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度日如年”是视觉中的错觉。
(5)“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说明了败兵在恐惧状况下产生的错觉。
13、(1)记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保持。
(2)触景生情是无意回忆、情绪记忆。
(3)查号是无心记忆;拨号是短时记忆;听课、书写是长时记忆。
(4)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步地衰退、消失,这一理论是衰退说。
路上遇到小学同学而不知名叫再认。
(5)“张冠李戴”属于再认的错误。
(6)决定瞬间记忆转化为短时记忆的条件是注意。
(7)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条件是复述。
(8)由于干扰因素而造成的遗忘一般是暂时性遗忘。
(9)“死记硬背”主要是指有意的机械识记。
(10)试卷上的选择题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再认的情况。
(11)在电话号码簿中找到一个点好号码后,立刻就能根据识记拨出这个号码,但拨完这个号码后,往往无法复述,这种现象是短时记忆的最好体现。
(12)一种较长的学习内容:首位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多,这是因为受前摄和倒摄抑制的影响,
14、(1)最早的智力测验值表是比奈——西蒙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