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的文化转向谈翻译策略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翻译的文化转向谈翻译策略

一、翻译文化转向的提出翻译,简单说来就是通过语种转换把一种语言所承

载的信息转移到另一种语言当中。自古以来,翻译就在文化交流中起着举足轻

重的桥梁作用。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有交际的需要。同样地,不同的人类文

明之间也沟通的需要,因为各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人类文明发展和前进的动力所在。翻译就是顺应了这样的需要而产生,成为人类文明之间交流的手段的。各

种类型的翻译作品通过语言文字来展现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翻译也一直扮

演着文化传播者和文化沟通载体的角色。正是因为有了翻译,各个国家和民族

之间的文化交流才得以实现。翻译不仅促进了各国、各民族自身文化的繁荣,

更丰富了世界文明,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可以这样说,翻译不仅是信息在

文本之间的过渡,更是在文化之间的过渡,它的实质是一项以交流信息为目的

的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翻译只是单纯地被作为

一种语言现象来研究,它被认为是纯粹的文字之间的过渡。翻译研究沉溺于对

字面形式的转换的研究,译文被视为与原文一一对应的复制品,译文对原文的

忠实与否被过分强调。这样从语言途径研究翻译无疑是有缺陷的,因为它不能

对翻译的目的、作用和功能进行深入的探讨,也没有认识到语言承载的是信息,更是文化。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层次上的问题,更是文化层次上的问题,是为了

文化交流。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和勒弗维

尔(AndréLefevere)为代表的文化学派提出了“翻译的文化转向”这一口号,把翻译的重点由作者转向读者,从原语文化转向译入语文化,为翻译研究打开

了新的文化视野和途径。

二、翻译中的接受美学和读者的期待视野从翻译的文化途径来看,原文本产生于出发语及其文化,译者首先以读者的身份阅读原作,然后按照自己的

理解着手翻译,此后,译作被介绍给译入语的读者,到达译入语的文化,接受

异域文化的考验,其结果可能是被接受,也可能是遭到抗拒。而在这一考验的

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读者。众所周知,文学作品的价值不仅存在于作品本身

的文学艺术价值,更存在于作品之被读者接受,有读者的赋予。一旦脱离了读者,文学作品就毫无生命力可言。同样地,翻译也必将归结于读者。翻译作品

的存在是为了读者,其真正价值在于它们最终能被译入语的读者和文化接受。

可见,读者的地位不容忽视,而认识到读者重要地位的正是接受美学的理论。

接受美学(ReceptionAesthetics)是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以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姚斯(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为代表人物。接受美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传

统的文学作品研究一般都以作家或者作品为中心,往往忽视了文学作品与读者的联系,忽视了读者的能动性。接受美学的理论则认为,文学作品从根本上是为读者创作的,读者是文学活动的能动主体,他们对作品意义的探索和接受才是作者及其作品的意义所在。在作者-作品-读者三者的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读者。当文本跨越语言和文化时,翻译就成了这一开放循环中的重要一环,译者因此而具有了双重身份。首先,译者是原作品的读者;同时,因为译作也有读者,所以他们又是创作者。翻译的实质告诉我们,翻译是交流的过程,所以读者不仅仅是接受的一方,他们还能挑起新的审美和创作。读者期待读到什么样子的作品对作家、作品、译者和译作都有影响。期待视野(Expectation Horizon)是接受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在文学作品阅读之前和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也就是说,读者在阅读之前就具有一种潜在的对作品和作品意义的期待。冈·格里姆曾经提出过读者期待视野的四种可能:第一种,作品内包含新的因素,突破了读者先前的既定视野,他谓之为期待视野的“正面失望”;第二种,作品中没有任何创新,读者的既定视野得以维持;第三种和第四种是基于第一种可能的。如果作者的作品之前已经突破了读者的既定视野,那读者必然对作者的新作抱有更多的期待,如果新作又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新的突破,那读者的期待视野再次形成,这是第三种可能;如果新作没有任何超越,只是在原地踏步,那就是第四种可能,谓之为期待视野的“反面失望”。从审美角度上讲,第一种可能,也就期待视野的正面失望,是有积极意义的。一部好的作品应该不断地打破读者原有的期待视野,使作品中包含有新的元素,从而使之超过读者原来的想象。这样的作品可以给读者带来新鲜的体验,丰富、拓展读者的期待视野,使之获得审美愉悦。读者期待视野的丰富和拓展又会反过来影响文学作品的创作,这就是读者能动性的体现。但是,作品的创新必须要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使作品与读者的期待视野保持适当的审美距离(aesthetic distance)。没有距离自然不行,因为读者会觉得作品索然无味,失去兴趣;但是距离又不能过大,如果作品的先锋意识过于强烈,读者在理解作品的时候就会遇到困难,对作品可能会产生厌恶,甚至是抵制的情绪。总的说来,读者期待的是可以丰富自己的审美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作品,文本应该提供给读者的,是比其原先的认识和经历更丰富的内容。

三、从读者的期待视野看翻译策略通常我们讲到翻译策略就是指归化和异化(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这一对概念被认为是意译与直译(sense for sense translation and word for word translation)概念的延伸。因为如果说直译和意译是语言层次的讨论,那么,归化和异化就是把语言层次的讨论上升到文化层面。归化和异化的概念是文努迪(L.Venuti)在1995年提出的。这一对术语来源于德国的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在1813年宣读的一篇论文。施莱尔马赫认为翻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让读者靠近作者,另一种是让作者靠近读者。如果让读者靠近作者的语境,读者就能感受到异国的情调。这一理论启发了文努迪,由此出现了归化和异化的提法。本文的第二部分已经提过,译作和文学作品一样,最终必定归于读者,能被读者接受才是译作的真正价值所在。所以,译者在进行翻译实践中也不能忽略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接受能力。译者必须考虑译入语读者的期待视野。如果译者没有适当把握译入语读者的期待视野,那译作与读者之间的审美距离就会过大或者过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就很难获得审美享受,对翻译作品产生抵制。如果译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