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1寓言二则《矛与盾》

合集下载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矛与盾》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矛与盾》

语⽂北师⼤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课《⽭与盾》第五单元第⼀课《⽭与盾》教学⽬标:1、读通古⽂,理解古⽂的意思。

2、感情朗读,体会⽂中蕴含的哲理。

3、背诵古⽂,丰富语⾔的积累。

4、利⽤“⾃相⽭盾”的创意思维,培养学⽣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读通古⽂,体会⽂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谜语导⼊⼜⿊⼜⽩⼜胖⼜瘦(猜⼀成语)(⾃相⽭盾)这个成语就出⾃于战国时期的韩⾮⼦写的⼀篇古⽂《⽭与盾》[板书课题]⼆、韩⾮⼦简介1、韩⾮⼦有两个解释:⼀指⼈物,战国末期韩国著名的哲学家、法家代表韩⾮;⼆指⼀本书,是韩⾮死后,后⼈搜集其遗著,并加⼊他⼈论述韩⾮学说的⽂章编成的。

作品介绍:《韩⾮⼦》书中记载了⼤量脍炙⼈⼝的寓⾔故事,最著名的有“⾃相⽭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huìjíjìyī)”、“滥竽充数”、“⽼马识途”等等。

这些⽣动的寓⾔故事,蕴含着深隽(juàn)(备注:寓意深刻,耐⼈寻味)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的⽂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篇《⽭与盾》。

2、质疑、读题谁知道这“⽭”是什么?“盾”呢?动漫视频显⽰⽭与盾的图⽚。

三、读通课⽂1、教师范读2、教学“鬻”字。

“鬻”读“yù”,意思是“卖”。

“楚⼈有鬻盾与⽭者”意思是:楚国有个卖盾⼜卖⽭的⼈。

再看看课⽂中,你还有不认得的字吗?3、⾃由练读4、全班交流指导读⾳字形,重点指导“物/莫能陷也。

”四、理解诵读1、现在我们把课⽂读通顺了。

下⾯请同学们默读古⽂,结合译⽂,揣摩⼀下每个句⼦的意思。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结合学⽣回答,重点点拨;誉:夸赞。

陷:穿透。

弗能:不能。

3、同学们读懂了古⽂,真好。

那⽼师想问问⼤家,这个楚⼈是怎么夸他的盾与⽭的?[出⽰:⽆不陷莫能陷]“⽆不陷”什么意思?“莫能陷”什么意思?①请⽣读楚⼈如此称耀他的货物,他当时会是什么样的⼼情?他会⽤什么样的语⽓呢?谁愿意来读⼀读。

(六年级语文教案)矛与盾教案及反思

(六年级语文教案)矛与盾教案及反思

矛与盾教课设计及反省六年级语文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熟读成诵。

2、借助说明理解课文,初步意会课文所讲的道理。

3、培育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升文言文变换成现代汉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课要点】1、理解寓言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2、背诵课文。

【教课难点】1、能说出要点语句的含义。

2、能用自己的话叙述寓言故事。

【教课时间】一课时一、讲故事导入师讲故事生思名这些都是寓言故事,它有一个共同的特色?(综合大家所说:假托风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今日我就带大家再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那就是第25课《古代寓言故事》中的《矛与盾》。

二、板书课题揭题激读1、板书:矛与盾2、齐读。

思虑:什么叫矛,什么叫盾?,矛用来干什么的?(刺),盾用来干什么的?(挡)。

矛盾是什么意思?(手捂住“与”)(说话前后不一致即矛盾)。

3、师:好,此刻我们自由阅读课文,想想,课文环绕《矛与盾》写了一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三、初读课文读通读准1、全体学生自由读文(读文要求:一句一句地读,把音读准。

)2、方才我们把课文读了一遍,知道了这篇短文从形式上属于文言文,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文言文,如《学弈》、《两小儿辩日》,谁来说一说如何学习文言文成效会好一些呢?3 、指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4、范读(节奏)5、学生再读文。

四、报告沟通,读中理解1、课文中有两个读音完整同样的字,谁能帮老师把它们找出来写在黑板上?它们各是什么意思?2 、粥的是什么?先誉的又是什么?接下来该誉什么了?(文言------白话)3、结果如何?五、揭露道理,发散思想1、咱班有多少名同学?今日我有幸认识了___ 位好朋友,大家也面带浅笑,再看看插图,图上这些围观的人也都是满面笑脸的,他们的笑脸和同学们的笑脸有什么不同样的地方吗?(一是出于对老师的敬爱,一是对自相矛盾者的嘲讽)2、大家都在嘲讽那个楚国人,他究竟错在什么地方?这篇文言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既然大家都嘲讽那个楚国人,他的买卖是难以做下去了,老师想请大家帮帮忙,如何把他的矛和盾卖出去呢?(生议论)4、师:我代表那个楚国人真挚地感谢同学们的帮助,人,仍是多读些书才能理解更多的道理啊!你们说是这样的吗?六、总结全文这个故事教会了我们说话做事要脚踏实地,前后符合,不可以自相矛盾。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教案-5.1寓言二则《矛与盾》|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教案-5.1寓言二则《矛与盾》|北师大版

矛与盾【教学目标】:1、理解文言文词义句义,有感情朗读,能讲述文言故事。

2、懂得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

3、了解寓言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明白《矛与盾》中蕴含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文言文,知道什么是文言文吗?(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它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白话文呢?(又称语体文,指的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

2、师:同学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言文就像一艘大船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与我们现在的白话文相比,文言文好比是根,白话是枝叶,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这篇文言文叫《矛与盾》。

3、板书:矛与盾。

二、揭示方法,指导自学1、什么叫矛,什么叫盾?确切地说,矛用来(刺),盾用来(挡)。

什么叫矛盾?(手捂住“与”)(说话前后不一致即矛盾)。

2、作者,作品简介:3、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吗?4、师:大家在第一次读文言文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别嘴、难读、读不能顺)。

5、师:告诉大家,其实和大家一样,老师读第一遍时也觉得不好读,很难懂,不过老师总结出了几点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现在,老师就把这把金钥匙交给你。

7、出示学习文言文的金钥匙。

8、拿上这把金钥匙再去读一读,看看比刚才效果怎么样?出示课文,学生自由读。

三、理解内容,体悟文意.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标出全文共有几句话,同时注意以下要求:(出示课件要求)1、师:全文几句话?(4句)请看第一句,有谁读懂了?2、请生单独解释:鬻:卖;者:人;誉:夸耀;吾:我的;坚:坚固;莫:不;陷:穿透。

3、师:既然这个人在夸耀,那现在就请你来夸一夸。

读第一句话(生读)。

4、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你大概是第一次出来做生意吧!声音要大一点,要自豪一点,不然生意就被别人抢去啦!5、师:谁能在来读一读,你真会夸,我想请你带大家一起夸一夸,好吗?(生夸)6、师:同学们很会夸耀,那个楚国人是如何卖他的矛的呢?请看第2句话,有谁读懂了?(生:汇报)7、师:原来是在夸他的矛锋利,请你来夸一夸矛吧!“又誉其矛曰:”(生读)8、师:楚国人既夸了自己的矛又夸了自己的盾,不知道同学们想怎样夸?9、师:请男生夸耀盾,请女生夸耀矛,看哪一组夸得更自豪:男女赛读,出示课件。

《矛与盾》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矛与盾》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矛与盾》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矛与盾》。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矛”、“盾”、“自相矛盾”等。

(3)掌握课文中的重要句型和语法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故事讲解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演和创作能力。

(3)学会通过查阅字典、讨论等方法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自相矛盾”的道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背诵:(1)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指导学生正确背诵课文,加强语音、语调和表情的训练。

2. 生词和短语学习:(1)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让学生通过例句理解。

(2)进行词汇练习,巩固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记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说出“矛”和“盾”的意思。

(2)简介课文《矛与盾》的背景和内容。

2. 朗读与背诵:(1)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指导学生正确背诵课文,加强语音、语调和表情的训练。

3. 生词和短语学习:(1)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让学生通过例句理解。

(2)进行词汇练习,巩固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记忆。

四、作业布置:1. 朗读课文并背诵。

2. 做生词和短语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检查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情况。

2. 课后检查学生的生词和短语练习结果。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进行评价。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

3. 运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步骤:1. 环节一:课堂导入(5分钟)1.1 教师出示实物“矛”和“盾”,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5.1 《寓言二则》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5.1 《寓言二则》说课稿

寓言二则说课稿矛与盾一、说教材(一)地位与作用:《矛与盾》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同时夸耀自己的矛和盾,因互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本课是一篇文言文形式的寓言故事,本课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具有的学习能力,独立阅读思考,并与同学一道研究探讨,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功。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5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1.采取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知识。

2.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适当讲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文中所告诉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讨论,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弄懂寓言的寓意,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二、说教法学法教法:运用“定标—自学—导学—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力求实现“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学法:采用“读、思、说、写”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帮扶,必要时进行讲解。

三、说教学过程(一)激活沉淀,定标导向以回顾自己课内外读过的寓言故事导入本课的学习,谈谈自己对“寓言”这种文体的了解,然后水到渠成地导出本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矛与盾》这则寓言故事。

“矛与盾”这三个字中两个是生字,因此,我要求学生仔细看老师写,指导学生认真写字。

明确课题之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目标,教师归纳后,出示目标,让全体学生都明确。

(二)运用学法,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运用总结的学法,对照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三)汇报交流,导学释疑读通:采用听读、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读的形式相结合,帮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对学生来说,读文言文最大的困难是读正确,因此,我利用为学生配乐诗朗读,从而克服困难。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矛与盾》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矛与盾》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矛与盾》教案《矛与盾》的寓意是说话办事要一致,不能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

也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矛盾或抵触。

接下来为大家带来了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矛与盾》教案,欢迎阅读与借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3、进一步了解并热爱祖国古代灿烂文化。

提高了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题展开思考、讨论。

教学难点:弄懂寓言的寓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感受经典1、同学们,最近你在我们学校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表现怎么样?都诵读了哪些内容?请你把最近背诵的内容背给大家听。

2、学生背。

3、的确,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经典文化更是灿若星河,成为民族文化的瑰宝。

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文言文。

这也是一篇优秀的文化经典。

二、揭示课题,了解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打仗使用的是什么兵器吗?(出示课件1)认识一些古代兵器。

最常见的就是矛和盾了。

2、板书课题:矛与盾请同学们看一看“矛”字最容易和哪个字写混了,比较“矛——予”3、你知道矛和盾是怎么用的吗?谁来说一说。

(课件显示矛与盾)4、今天我们要学的古代寓言就和这两样兵器有关。

(出示课文插图2)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1、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文言文的诀窍。

不过,学文言文的难点,也在于读。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读,一人一句。

正音。

3、(出示课件3 )“鬻矛盾誉吾”这几个字你们都读准了吗?试一试誉yù 这三个字的读音一样,字意不一样鬻yù寓yù(课件4)鬻:上下结构——“粥”+“鬲”“誉”和哪个字的字型比较接近(誉——誊)4、师范读。

(文言文的朗读特别要注意节奏和重音,老师也来读读,你们边听边用铅笔画出停顿和重音)出示课件5)5、同桌互读、互听。

《矛与盾》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矛与盾》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矛与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成语“矛与盾”的含义,认识到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

(2)培养学生朗读、感悟能力,提高文言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懂得诚实守信、自省自律的美德,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成语“矛与盾”的含义。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人生哲理。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语句的理解与翻译。

2. 成语故事背后的道理的感悟。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成语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教育法:以课文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成语故事《矛与盾》动画,吸引学生注意力。

(2)简要介绍成语“矛与盾”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自主翻译文言文,遇到问题互相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成语故事中所体现的道理。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评价。

4.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从课文故事中汲取教训,懂得诚实守信、自省自律的重要性。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一道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成语“矛与盾”的含义及背后的人生哲理。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运用成语“矛与盾”造句,体现其含义。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成语“矛与盾”含义的理解程度。

2. 作业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观察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5.1《矛与盾》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5.1《矛与盾》北师大版

矛与盾教【学情分析】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的策略,让学生发现“寓”里藏着道理,“言”是用言语讲述的故事。

在朗读指导中,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评价,在评价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理解句子、能讲述寓言故事。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讨论。

2、弄懂寓言的寓,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先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矛和盾的几种不同写法),看看这几个字你们能不能认识?师:上面出示的是古代的汉子矛和盾,有金文也有篆书,用今天的正楷字该怎么写呢?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好不好?(板书矛和盾)师:再次强调书写的笔顺,矛的第一笔是横撇,不是横折。

今天我们学习的寓言就是《矛与盾》,出示课件简介作者。

二、朗读课文(初读课文,读通读懂)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是学好文言文的诀窍。

不过学习文言文的难点也在于读。

我们先来听一下白化文的小故事。

(出示课件)师:故事听完啦,今天学习的古代寓言与现代文有什么区别,我们该怎样读哪?师:生自由读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注意节奏的停顿。

师:谁愿意和老师比赛读?(生反馈)师范读,生评价。

师:我是怎么读的哪?(出示课件)生自由读文,注意语气和停顿。

师:指名读(师评价)生齐读。

三、反复读文、明白寓意。

过渡: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请大家认真读文,(出示课件金钥匙)师生交流有关问题。

师:这则寓言的主要人物是谁?(生反馈)师:板书:楚人师:楚人是来干什么的?(生:买矛和盾的)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反馈,师出示第一句话)师:哪个字?生:鬻师:强调鬻字的写法,并理解它的意思。

师:楚人来卖什么的?生:买矛和盾。

(师再次书写矛和盾)师:再次出示矛和盾的图片,谁知道矛和盾是用来做什么的?(生反馈)师:简言之他们都是一种兵器。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 五冲突《寓言二则》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 五冲突《寓言二则》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五冲突《寓言二则》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借助学生对寓言故事熟知的基础,尝试诵读文言的寓言故事,文白对读,感受文言的魅力,激发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2、重点诵读《矛与盾》,借助吟诵,感受文言文的音韵,体会文言文的表达特点,积累语言。

3、尝试表演文言,旨在进一步激趣,品尝成功的喜悦。

2学情分析小学文言文教学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为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作好铺垫。

然而小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由于对文言文的语法特点和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完全不了解,妨碍了学生比较顺利地理解课文内容,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采用文白对读的方式教学,即引导学生先读白话文翻译,再读文言文原文,最后文白对读。

这样做的想法有两点、降低难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生先读白话文翻译,就可以在读文言文时做到对其内容一读就懂,化解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难点。

3重点难点感受文言文的音韵,体会文言文的表达特点,积累语言。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回顾白话故事导入。

师:(板书寓言二则)同学们已经读了这则寓言小故事,它出自于----生:《韩非子》。

师:对,《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及其弟子的作品集。

这部著作凝聚了我们祖先的大智慧,是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骄傲的经典之作。

师:小故事读好了吗?先说说怎样才算读好了?(指名说流利正确有感情)师:读正确,读流利是读文章最基本的要求。

故事中有人物时,还应读出什么?(人物的不同语气)师:对,读出故事中人物的不同语气,就能让故事再现在大家的眼前,也就是把故事读得绘声绘色。

来看看我们课文中的主角是怎么说的:出示: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

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

师:带着你对故事的理解,谁想读一读?(指名)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非常精炼的语言记载了这个故事,今天咱们一起来阅读小古文《矛与盾》(板书课题。

六年级语文下册 寓言二则—矛与盾1教案 北师大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 寓言二则—矛与盾1教案 北师大版

寓言二则——矛与盾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讨论。

2.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成语导入,揭题设问1.分两组比赛说成语,要求必须来自寓言故事。

2.说说寓言有什么特点。

(假托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代寓言两则》中的其中一个寓言故事《矛与盾》。

4.说说读了课题,让你产生了哪些疑问?(矛与盾各是什么样的,分别用来干什么?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件什么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自主学文,释疑懂理(一)解题引导学生了解矛与盾各自的作用。

(二)读通1.教师范读,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吐字清楚,注意断句停顿。

2.学生自己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

3.指名2-3名学生读课文,由学生纠正朗读中出现的问题。

(三)读懂1.自读课文,结合课后注释,揣摩句子意思。

如果有不好理解或说不通顺的语句,就在书上标出来。

2.将自学所得及疑问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质疑相机出示重点句子。

句子一: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A.学生尝试说句意,教师引导学生用现代语言说明白,说通顺。

板书“坚”B.想一想,“誉之曰”的“之”指的是什么?C.这个人是怎样夸赞的呢?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句子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A.提示:于,对于。

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尝试说句意。

板书“利”B.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句子三: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A.学生尝试说句意。

引导将“穿透”换一种说法。

板书“何如”B.想一想,问话的人是出于什么目的问这句话的?应该怎样说好这句话? 4.练习把整个寓言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指名讲。

(四)明理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练习把这个故事演出来。

2.选择两个小组上台表演,学生评议。

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二册《矛与盾》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二册《矛与盾》优秀教学案例
1分钟
自制
5-1-2
感知
课件
文本内容,提供自学提示,自主学习
D
B
提供自学提示和要求,伸给学生“拐棍”,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30秒
自制
5-1-3
分析 体会 判断
课件
课文朗读录音、文本内容以及图片
G、J
E、F
运用录音,指导朗读;抓住重点,古今意思对比,比较容易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抓住重点文句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分析叫卖者“弗能应也”,更好地理解寓意。
2、借助工具书和译文,揣摩句子的大意,整体感知寓意。
3、联系生活实际,列举一些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一般特征:
六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了简单的合作,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敢于提出问题,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
学生自学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巡回检查指导,及时解决学生个性问题。尤其是对后进生要进行及时辅导,教给他们方法,指出他们自学中的错误,使其自我调整,逐步发展。同时,注意收集自学信息,进行综合归纳,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三、汇报交流,导学释疑
1、指导读通。
(1)教师范读。
(2)检查指导。
2、理解文句。
重点指导:(意思不变,多种说法;第一句示范,后两句学生说)
4、协作学习策略:课堂中,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开展合作学习。
十一、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一、激活积淀,确定目标
1、回忆“寓言”。学生说后出示整理的寓言故事题目。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矛与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

教材分析:
《矛与盾》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在同时夸耀自己所买的矛和盾时,语言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要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在教这篇课文时,要使学生认识寓言这种文学体裁,让学生感受汉语言的博大精深和文言文遣词造句的凝练、精要,并培养学生会借助注释来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的内容,感受古文遣词用字的凝练与精要,掌握文
言文的学习方法。

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感悟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掌握诵读文言文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
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

3.通过本课的学习,在学生感受祖国汉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
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得到提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读悟,理解文言文的词义、字义,明白寓言的意思。

2.在体味古文语言韵律美得同时,感悟其深刻的寓意。

3.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体会寓言的具体情境,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

教学流程:
一.出示图片,导出新课
1.老师这儿有几张图片,大家看了图片后,猜猜看图片上说的
是哪一则成语?(课件出示图片,图片1:守株待兔,图片2:拔苗助长,图片3:掩耳盗铃,图片4:画蛇添足。

学生自由回答)这些成语故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家看一看是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寓言故事的特点:短小精悍,富有哲理。

)
2.讲解寓言的体裁:
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形式,常运用比喻、夸张和拟人的手法,把原来不为人理解的道理寄托在具体、形象的故事当中,使得故事既道理通俗易懂有道理深刻。

3.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到家看看图片中包含的是哪一则
成语?(课件出示图片自相矛盾,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课题“矛与盾”)
4.今天我们就学习《矛与盾》这则寓言,听一听自相矛盾这则
成语的由来。

「设计意图:本课看图猜成语入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致,巩
固学生的积累。

在老师的有序引导下逐步融入知识点,使学生对寓言这种文体有进一步的了解,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


5.解题:矛、盾是古代打仗用的兵器,矛用来进攻,盾用来防
守。

二.初读感知
1.播放文本诵读录音。

(课件出示课文内容)
通过听读朗诵,我们知道这一则古代寓言是用文言文写成的,现在大家自己读一遍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文言文与白话文有什么不同?(学生读完课文后,可以举手发言,说出自己的观点)
2.画出课文朗读节奏,再听诵读录音。

3.学生根据朗读节奏再读课文。

(指名朗读,纠正字音和朗读节奏,
可适时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听读、自读,发现文言文与白话文的不同,更好的了解文言文独特的韵味。


三.研读交流,想象感悟
1.怎样才能把文言文的意思看懂呢?现在同学们就用自己的方
法学习课文内容,也可以把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同学交流一下。

2.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用最简短的语言说一下课文讲了
一个怎样的故事。

3.研读课文。

A.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楚国人到集市上卖矛和盾的故事,那
么文中那个词是“卖”的意思,找出来把他写在黑板上,还有一个词与它读音相同,是哪个字?找出来也写在黑板上。

(明确:“鬻”和“誉”分别是卖和夸耀的意思。


B.“鬻”是卖的意思,“誉”是夸耀的意思,楚人是如何夸耀自己的矛和盾的?谁来读一读楚人夸耀自己矛和盾的句子: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此句应该读坚硬之感;读出夸耀的语气,强调“坚”“物莫能陷”)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此句应该读出尖利之感;读出夸耀的语气,强调“利”“于物无不陷也”)
C.通过这两句话,我们可以看出那个楚人多想把自己的矛和盾卖出去呀!他神气十足,充满自信,先夸盾又夸矛。

大家仔细体会一下,楚人夸“矛”和夸“盾”时说的话有什么不同吗?
(明确:夸“矛”时他用了两个否定词,想把他的矛卖出去。

)楚人用“无不”这个双重否定来强调矛的锋利,吸引别人来买他的矛,加重了夸得的语气。

真可谓用心良苦哇!
D.通过楚人这么一吆喝就来了很多买矛和盾的,他的矛和盾一定买的很好。

(出示课件,引导楚人自相矛盾的说法,最终受到人们的质问,楚人无法回答。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分析、学习重点词
语,理解课文的内容,训练学生的朗读,为理解文意奠定基础。


E.读了这则寓言让我们明白了什么?谁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明确: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做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不要自相矛盾。


F.拓展延伸,引领阅读:在我国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还有许多
的寓言故事,有兴趣的同学去读一读。

四. 小结:这则寓言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特点,进而点明道理的。

讽刺了那些说话不顾事实,把事物任意夸大,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的尴尬境地的人。

告诉人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讲究分寸,不能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就出于这里。

五.板书:
自相矛盾
盾坚物莫能陷
鬻誉
矛利于物无不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