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木的开发与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辣木的开发与利用
张燕平段琼芬苏建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昆明市560224)
摘要辣木为原产印度北部亚喜马拉雅山区速生树种,耐旱力强,喜生于砂壤土。非洲、阿拉伯地区、东南亚、太平洋和南美洲的许多国家都有较长的种植历史。植株的每个部位都有利用价值,成为原产地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多用途树种。本文简要介绍了辣木的生物学特性和引种栽培试验研究初步结果,以及辣木在医药’ 商业、营养保健及水处理等方面的利用情况。
关健词辣木;多用途树种;营养;水处理
分类号 S647;S59
辣木(Moringa sp.),常见英文名为Moringa、Drumstick或Horseradish tree,亦有人译为“油辣木”“辣根树”或“鼓槌树”,为辣木科(Moringaceae)辣木属(Moringa Adans.)多年生植物,原产于热带、南亚热带的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种植6个月后即可开花结实[1]为多用途速生乔木树种。辣木全株均可被利用,根和树皮是传统医药原料;嫩叶和嫩果荚是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的蔬菜;种子富含植物油分;辣木油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紧俏,其豆粉或榨油后剩下的枯饼是国际环保组织推荐的人畜饮用水净化的絮凝剂[2~4]。较常食用的种有传统的辣木及其改良种PKM1、M.ovalifolia 及M.stenopetala3种[5]。近年来人们对多用途树种的兴趣日趋浓厚,由于可从这类树种中获得多种产品,开发这类树种成为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辣木原产于印度西北部的亚喜马拉雅山地区,现己成为非洲、阿拉伯、东南亚国家的常见树种。太平洋’ 加勒比海群岛及南美洲的许多国家也有多年的种植引种历史。随着其各种用途及产品被人们所认识,该树种在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地区日趋显得重要。本文旨在提供辣木的主要用途及世界各地开发利用的相关资料。
1 生物生态学特性
辣木是单科单属植物,现有14个已知种。其中原产印度北部的M.oleifera,原产非洲国家的M.peregrine(Forsk)、M.ovalifolia和M.stenopepetala是人工栽培较多的种。PKM1是从M.oleifera Lam.中优选出来的栽培品种具主干矮,分枝多,种子产量高,结实早,速生等经济性状的;M.stenopepetala具有种子颗粒大、含油量和絮凝剂含量高的点。此外,与辣木同属的还有M.arborea、M.borziana、M.concanensi、
M.drouhardii、M.hildebrandtii、M.longituba、M.pterygosperma、M.pygmaea、
M.ruspoliana和M.rivaea等[6],笔者目前还没有查找相对应的中文名。
1.1 生物学特性
辣木为多年生常绿或落叶(取决于气候和土壤水分条件)树种,树高一般达5~12 m,多数8~10 m,树冠伞形,树干通直,软木材质,较脆,树皮灰白色;主根粗壮,树根膨大似块茎,可贮存大量的水分;枝干细软,树枝多数下垂,树皮软木质。叶浅绿色,三回羽状复叶,长30~60cm,小叶长1.3~2.0cm,宽0.6~1.3cm,两侧小叶椭圆形,顶端小叶倒卵形,略大于侧叶;花具芳香味,白色或乳白色,直径约2.5cm,放射状排列,雄蕊黄色,腋生圆锥花序下垂,长10~25 cm。果实为三棱状,下垂,早期浅绿色,细软,后变成深绿色,成熟后呈褐色,充分成熟的荚果横切面近圆形或三棱形,长30~120cm(荚果的长度因种类不同而差异较大),直径约1.8cm,干燥后纵裂成3部分,每荚果内具种子20(13~26)粒左右,荚果两端尖细;种子深褐色,
具3条纸质种翅。亚洲地区的果实成熟期多在5~8月,部分地区每年开花结实2次,时间分别是12月至翌年1月、8~9月[7];引种云南元阳县的花期为1~2月,花粉传播以虫媒为主。
辣木喜温耐旱,抗逆性强[8],最初被认为是半干旱(年均降雨量500~1500mm)热带地区的树种,但在降雨量超过3 000 mm的湿润地区也能很好生长。一般认为该树种只适宜在海拔低于600 m的地区种植,但在墨西哥海拔1200m以上,津巴布韦海拔超过2000m的地区也能正常生长。辣木对土壤适应性强,但忌土壤积水,在通透性较好的砂壤、腐殖质土中生长较好,排水条件较好的重壤土上也能生长,耐微霜和弱碱(pH4.5~9.0)。辣木对细菌、真菌等致病生物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有白粉病、根腐病,白蚁和毛毛虫危害辣木,但罕见重大病虫害发生。
1.2 自然分布及栽培区
M.oleifera自然分布区为印度西北部的亚喜马拉雅山地区。种植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有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群岛。非洲国家(如坦桑尼亚、苏丹、尼加拉瓜、马拉维、尼日尔和塞内加尔等)栽种的树种多为M.ovalifolia和M.stenopetala;美洲的墨西哥和巴西,则多栽种.M.oleifera。自然分布区和栽培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480~4030mm(56个调查地点的平均降雨量为1400mm),年均气温18.7~28.5℃(46个调查地点的年平均气温为25.4℃),土壤pH值4.5~8.5(12个调查地点的平均值6.5)。在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生长繁茂,在较干的沙壤土上生长较好[9]。
2 传统利用
辣木的全株几乎都具有食用价值。马来西亚人食用其种子,如同花生一样,粗壮的根则可替代山葵根作调味品。嫩叶作凉拌菜、蔬菜咖喱、腌制品的原料,捆成束的叶用来擦洗用具或除尘之扫帚。从种子中榨取的植物油可直接用作绘画原料、手表和精密仪器的润滑油。辣木油清澈透明、略甜、无异味,不易酸败,因此,适宜食用或用来制造香水、发油。其木材可用来提取蓝色染料。叶和嫩枝则是牲畜的适口饲料[10],非洲的热带地区普遍种植辣木以作绿篱。树皮则用来提取单宁和粗纤维。
人们可以从圣经中找到辣木用做净水剂的记载:“摩西带领以色列人从红海往前行,到了书珥的旷野,在旷野连续走了3天找不着水,然后到了玛拉,可那里的水因味太苦而不能喝,所以那地名叫玛拉。百姓就向摩西发怨言说,我们喝甚么呢?摩西呼求耶和华,耶和华指示他一棵树,他把树(辣木)丢在水里,水就变甜了”(出埃及记15章22节——以色列人至玛拉)。利用天然植物材料处理浑水并非是现代人的发明,早在公元前的印度梵语中就有应用马钱子(Strychnospotatorum)种子作水澄清剂的记载,16~17世纪的秘鲁教科书就有水手们使用烤过的玉米(Zea mays)种子碾碎成粉作处理水中杂质的沉淀剂使用。直到近来,19世纪的智利民间传说中用仙人掌(Opuntia fiscus)汁作饮水净化的絮凝剂,但是,都不如辣木种子的处理效果好。
在非洲的一些农村地区,纯净的家庭生活用水十分短缺,妇女们不得不处理池塘和江河中浑浊的“泥水”,以供日用。处理过程大致为:先把装有辣木粉的小布袋(拴有细绳)放入水中,然后强烈搅动浑浊的污水2min,再缓慢搅动10~15 min,然后静置约1 h,便可得到清澈洁净的生活用水[11]。
公元前2000年的古印度传统医学认为,辣木叶有护肝、利尿、消炎、止痛、降压、强心、催欲等功效。常用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皮肤病、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