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无线充电器设计
无人机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设计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Guangzhou College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Guangzhou 510800,
有限,续航能力不足、巡航范围受限成为限制无人机
的地形、复杂多变的气象条件、巡线距离长,导致传
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 [2-4]。目前,无人机充电电源
统巡线在面临着条件恶劣、环境艰苦、劳动量不足时
主要为市电,并且依赖人工手动充电方式,降低了无
[1]
存在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 。伴随着多旋翼 无人机
人机的作业范围,无法适应输电线路巡检长期野外
数。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充电成功率达到 99%。
关键词:无人机;太阳能充电;无线充电;智能控制
中图分类号:TM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36(2021)02-0146-04
DOI:10.14022/j.issn1674-6236.2021.02.032
Design of a solar⁃powered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for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人机充电过程实现全自动提供了可能。太阳能充电
稿件编号:202003034
基金项目: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RP)
(JY190522)
作者简介:马海霞(1981—),女,河北河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智能电网。
-146-
马海霞,
等
无人机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设计
一款无线充电器电路原理设计
一款无线充电器电路原理设计
1 无线充电器原理与结构
无线充电系统主要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线圈进行能量耦合实现能量的传递。
如图1所示,系统工作时输入端将交流市电经全桥整流电路变换成直流电,或用24V直流电端直接为系统供电。
经过电源管理模块后输出的直流电通过2M有源晶振逆变转换成高频交流电供给初级绕组。
通过2个电感线圈耦合能量,次级线圈输出的电流经接受转换电路变化成直流电为电池充电。
2 .2 发射电路模块
如图3,主振电路采用2 MHz有源晶振作为振荡器。
有源晶振输出
的方波,经过二阶低通滤波器滤除高次谐波,得到稳定的正弦波输出,经三极管13003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的丙类放大电路后输出至线圈与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辐射出去。
为接收部分提供能量。
3.2 接收电路模块
测得与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的空芯耦合线圈的线径为O.5 mm,直径为7 cm,电感为47 uH,载波频率为2 MHz.根据并联谐振公式得匹配电容C约为140 pF.因而。
发射部分采用2MHz有源晶振产生与谐振频率接近的能源载波频率。
结论
实验证明,虽然该系统还不能充电于无形之中,但已能做到将多个校电器放置于同一充电平台上同时充电,免去接线的烦恼。
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无线手机充电器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无线手机充电器的设计作者:王阳朱铝芬高宇程凯来源:《物联网技术》2019年第11期摘要:为了解决手机户外无法充电而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设计一款基于单片机的便携式太阳能无线智能手机充电器,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由降压稳压电路将电能存储于蓄电池中,通过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将电能传输至手机终端,由降压稳压处理后给手机充电,并结合单片机对充电过程进行智能监控,有效保护蓄电池。
实验结果表明,该无线充电器在光能充足、距离适当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实现太阳能无线充电。
关键词:太阳能;无线传输;单片机;蓄电池;智能监控;降压稳压电路中图分类号:TP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9)11-00-030 引言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太阳能作为绿色环保能源被广泛应用,手机、耳机、键盘甚至共享单车也都进入无线时代,而手机充电器却依然被电源、插座和数据线束缚着。
太阳能作为绿色环保能源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简单便捷的无线充电方式也必将逐渐替代传统的有线充电,特别是在缺乏电能的地方,太阳能无线充电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故研制一款便携式太阳能无线手机充电器非常有意义。
然而,市面上的一些太阳能无线充电器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太阳光照强度的变化引起太阳能电压输出不稳定;(2)无线传输的稳定性不强及距离限制问题;(3)蓄电池充电保护不完善;(4)不具备显示、报警功能。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一款基于单片机的便携式太阳能无线智能手机充电器。
1 总体方案设计太阳能无线手机充电器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降压稳压电路、无线电力传输电路、单片机电压采集监控电路、无线电力接收电路、手机充电电路、充电保护电路等组成,实现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通过无线供电方式为手机等设备供电。
具体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2 硬件设计2.1 太阳能充电及降压稳压电路设计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可直接将光能转换为电能,为了解决太阳光照强度不稳定导致电压不稳定的问题,本文采用多块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串并联以提高电压,再利用稳压器降压后给蓄电池供电,从而确保输出相对稳定的电压。
基于新能源的太阳能无线充电器设计
基于新能源的太阳能无线充电器设计
齐超然
【期刊名称】《集成电路应用》
【年(卷),期】2024(41)4
【摘要】阐述一款太阳能无线充电器的总体设计方案,硬件设计方案包括单片机模块选型、单片机选型、无线电力发射/接收芯片选型,软件设计方案包括AD转换程序设计、无线充电模块程序设计。
【总页数】2页(P122-123)
【作者】齐超然
【作者单位】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910
【相关文献】
1.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无线充电器设计
2.太阳能无线充电器的设计
3.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无线手机充电器的设计
4.一款广播发射机房太阳能无线充电器的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无线充电器电路原理及设计
无线充电器电路原理及设计引言无线充电器是一种方便的充电设备,它通过电磁感应实现无线充电,不需要插入充电线即可对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本文将介绍无线充电器的电路原理和设计。
电路原理无线充电器的电路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发射器和接收器。
发射器原理发射器是无线充电器的核心组件,它负责产生并传输电磁场。
发射器电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电源模块:负责提供电源给发射器电路。
2. 信号发生器:产生高频交流信号。
3. 驱动电路:将高频交流信号放大并传输到发射线圈。
4. 发射线圈:通过电流在线圈中产生磁场。
发射器原理是利用信号发生器产生高频交流信号,并经过驱动电路放大后,传输到发射线圈。
发射线圈中的电流会产生磁场,这个磁场会传输到接收器中。
接收器原理接收器是无线充电器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它用于接收发射器传输的电磁场并将其转化为电能供给充电设备。
接收器电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接收线圈:接收发射器传输的磁场并将其转化为电流。
2. 整流电路:将接收到的交流电流转化为直流电流。
3. 电源管理模块:对转化后的直流电流进行管理和分配。
接收器原理是接收发射器传输的磁场,通过接收线圈将其转化为交流电流,并经过整流电路转化为直流电流。
电源管理模块对直流电流进行管理和分配,以供给充电设备使用。
电路设计无线充电器的电路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电流和电压要匹配: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电流和电压需要匹配,以确保能够有效传输电能。
2. 效率和损耗控制:设计时要考虑电能的传输效率和损耗,减少能量的浪费。
3. 安全性: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充电器的安全性,防止电流过大或其他安全事故发生。
4. 尺寸和成本:设计时要考虑充电器的尺寸和成本,选择合适的元件和材料。
电路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总结本文介绍了无线充电器的电路原理和设计。
通过了解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无线充电器的工作原理,并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各种关键因素。
小学生科技小制作
小学生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制作:太阳能充电器简介:太阳能是一种可以转化为电能的绿色能源,利用太阳能来为电子设备充电不仅可以节省能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这个小制作中,我们将使用太阳能来制作一个简单的太阳能充电器。
材料:1.太阳能电池板2.充电控制器3.锂电池B输出接口(可使用旧的充电器拆卸得到)5.电线6.胶带或胶水7.电池盒(可选)步骤:1.首先,将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一个能够接收太阳辐射的位置,如窗户上或户外的太阳能充电区域。
使用胶带或胶水来确保太阳能电池板牢固地固定在位。
2.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和充电控制器。
在太阳能电池板的正负两极上,有一对电线插口。
将这对电线插入充电控制器的正负两极上对应的插孔。
3.连接充电控制器和锂电池。
在充电控制器的两端,也有一对电线插座。
将这对电线插入锂电池的正负两极上对应的插孔。
4.连接充电控制器和USB输出接口。
将充电控制器的USB输出接口连接到USB输出接口,以便为电子设备提供电力。
5.将锂电池和USB输出接口放入电池盒中,以保护它们。
电池盒是可选的,但可以更好地组织和保护电池和接口。
6.将充电器放在太阳能充电的位置,并让太阳能电池板直接接收太阳光。
此时,充电器将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从太阳的能量中提取电能,并将其储存在锂电池中。
7.当需要给电子设备充电时,将其连接到USB输出接口即可。
小技巧:1.在制作之前,请确保太阳能电池板和其他部件都是在可控范围内并有足够的安全性能。
如果需要,请寻求成人的帮助。
2.在太阳能电池板和充电控制器之间,使用适当的电线进行连接,以确保电路畅通。
3.在购买和使用锂电池时,请务必遵循相关安全规定,以避免发生电池泄漏或爆炸等危险。
总结:通过制作这个小太阳能充电器,我们可以利用太阳能来为我们的电子设备提供电力,实现环保的目标。
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节省能源、保护环境,还可以培养我们对科技的兴趣和创造力。
希望大家能够尝试制作并享受这个简单又有趣的科技小制作!。
无线充电设备设计
无线充电设备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充电设备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线充电设备设计的关键在于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充电体验。
本文将从硬件、软件和安全方面三个方面对无线充电设备的设计进行探讨。
一、硬件设计1. 充电器技术:无线充电设备主要通过电磁感应实现充电功能。
在硬件设计中,需要考虑充电器的功率、频率和效率。
高功率能够提供更快的充电速度,但也可能导致产品发热或损坏;适当的频率选取可以减少互应干扰,提高传输效率。
2. 发射器与接收器设计:发射器和接收器是无线充电设备的核心组件。
发射器产生电磁场并传输能量,接收器接收电磁场并将能量转化为电能。
在设计上,需要考虑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和充电距离等因素,以保证传输效率和充电的可靠性。
3. 充电设备布局:设计无线充电设备时,需要考虑充电设备的布局,以提供更好的充电覆盖范围。
布局要充分考虑用户使用习惯和设备放置位置。
合理布置充电器和接收器的位置,可以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实现充电。
二、软件设计1. 充电管理系统:无线充电设备不仅需要实现充电功能,还需要进行充电管理。
软件设计中,可以考虑添加充电计时、电量监控等功能,方便用户了解充电情况。
同时,也可以为设备添加智能化控制,实现自动开关充电等功能。
2. 兼容性与适配性:无线充电设备设计中,需要考虑多种设备的兼容性和适配性。
可以采用主流的无线充电标准,如Qi标准,以保证与其他设备的兼容性。
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设备的充电需求进行适配,提供多种供电方式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三、安全设计1. 电磁辐射与电池管理:无线充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
为了确保用户的健康与安全,设计中需要合理控制辐射水平,并通过电池管理实现过充、过放、过流等情况的监控和保护。
2. 防止过热和短路:充电过程中,设备可能会出现过热和短路等安全问题。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设计中需要添加温控装置和短路保护装置,确保设备在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面向数字终端的无线充电装置设计
输线圈。
2 . 1单 片机控 制器 模块
由于 电源在 无 线传 输 的过 程 中消 耗 较大 , 同 时作
2 . 4单 片机控 制模 块 单 片 机 控 制模 块 由单 片机 核 心 电路 和 按 键 电路
2 o 1 3 年 第6 期l 福t : - = t 电脑 ・ 1 4 5 ・
源 传 输 部 分包 括 了太 阳 能转 换 装 置 、 稳压 电源 、 可 控 心 控制 器件 必须 选取 功耗 极低 的 MC U t ” 。 Mi c r o c h i p公 震 荡 电路 、 电源 传 输 线 圈 这 五个 模 块 , 而 电源 接 收 部 司超 低 功 耗 的 P I C 2 4 F J 1 2 8 G A3 1 0单 片机 其 工 作 电压 分 主 要包 括 单 片 机控 制 电路 、整 流 电路 、充 电模 块 、 只要 2 . 0 ~ 3 . 6 V , 工 作 电流 降 低 至 仅 有 1 5 0 u A / MH z , 待
各种 不 同的数 字 终端 , 通 过单 片机 控 制多 路 固态继 电
器来切 换其 供 电通路 。 3系统 软件 设计
软件 设计 全部 使用 C语言 ,在 M i c r o c h i p公 司 的 MP L A B平 台上完 成, 实现 了系 统功 能和要 求 。软件 系
统 流程 图如 图 3 。 4总结
构成 。设 计通 过 单片机 P I C 2 4 F l l l 2 8 G A 3 l 0 内 部 的
A D C 对数 字 终 端 的 充 电 电压 进 行 间 隔 1 0 m s 采样, 根
据 该 电压 信 号来判 断 是否 充满 , 通 过三 极 管来 驱动 继 电器 实现终 端 设备充满 后 自动 断 电功 能 。另外为适 应
(完整版)太阳能无线充电电路介绍
电路讲解:1.太阳能电池板选型考虑到实际使用需求,我们采用折叠式太阳能电池板。
目前折叠式太阳能电池板中,电池板芯有单晶、多晶、和非晶体三种。
其中,单晶电池板效率高质量好,但是价格也高。
为了达到预期效果,我们使用的是单晶电池板。
电池板输出电压在开路情况下电压最高可达7.8V。
2.无线充电原理无线充电器是指不用传统的充电电源线连接到需要充电的终端设备上的充电器,采用了最新的无线充电技术,无线充电技术在2007 年获得了20 项专利,多种设备可以使用一台充电基站、手机、MP3 播放器、电动工具和其他的电源适配器的有线充电情况将不会存在了。
通过使用线圈之间产生的磁场,神奇的传输电能,电感耦合技术将会成为连接充电基站和设备的桥梁。
当前的大部分充电器,例如iPod 和iPhone,都通过金属电线直接接触的方式,给设备内置电池充电。
无线充电技术的优势在于便捷性和通用性。
缺点就是效率低和只能提供电能。
而Apple 的Dock 连接器不仅仅提供电能,同时还能把音频和视频文件通过USB 接口同步到设备上。
不过,无线充电技术还是会给WiFi 和电池技术带来进步的。
对于不需要数据传输的设备来说,这一新技术将会大大减少用户所需各种充电器的数量。
另外,通过采用无线充电技术,公共移动设备充电站将会有可能成为现实。
3.无线充电发射端电路设计我们的充电电路直流输入电压是在 5.5V-7.8V的范围内。
在XKT-408A的控制下,通过T5336输出一个可控的低电压。
直流电压与T5336的输出电压的电压差控制铜线圈和C11的LC振荡电路,发射出稳定的高频电磁波。
XKT-408系列集成电路,采用CMOS制程工艺,具有精度高、稳定性能好等特点,其专门用于无线感应智能充电、供电管理系统中,可靠性能高。
XKT-408负责处理该系统中的无线电能传输功能,采用电磁能量转换原理并配合接收部分做能量转换及电路的实时监控;负责各种电池的快速充电智能控制,XKT-408只需配合极少的外部元件就可以做成高可靠的无线快速充电器、无线电源供电器。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发明作品《电动汽车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
电动汽车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市场前景将很被看好。
1.价格不高,能为广大消费者接受;
2.美观实用,节约能源;
3.工具简易,用途广泛;
4.投资不大,资金周转快。生产规模、生产能力,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不断扩大;
5.本产品如能在全国、全世界推广,市场需求潜力极大。
因此,电动汽车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不仅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节约能源和时间。推广电动汽车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四、实施过程
(一)组建小队
开学后,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科学教师,老师认为这是个值得探究的课题,鼓励我好好做。在老师的提议下,我们组建了电动汽车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设计制作研究小队,我任队长,负责策划电动汽车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设计制作方案、 组织活动、撰写成果报告等,妈妈帮我采购器材,江华国老师担任指导老师,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的周虹老师担任顾问,我和吴圣启等其他几个同学还负责电动汽车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设计制作研究方面进行调查,做好活动记录、资料收集以及活动照片拍摄等相关工作。
其具体连接关系为:
导电板转动连接于接线桩,原边发射线圈滑动连接于导电板。副边拾取线圈和原边发射线圈均呈圆形,副边拾取线圈上围绕有车体电磁线圈,原边发射线圈上围绕有地面电磁线圈,车体电磁线圈和地面电磁线圈通电后具有相互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
一个接线桩可连接有六个原边发射线圈,原边发射线圈呈辐射状分布于接线桩四周,且六个原边发射线圈呈矩形分布。
2.通过多个原边发射线圈的呈发射状分布,可以充分利用场地,相比现有的充电桩(如图1所示,其中编号300为充电桩),可以在单位面积内供更多的汽车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充电桩的充电排布示意图;
一种无线充电电源的方案设计
一种无线充电电源的方案设计摘要:本文设计了一款无线充电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论述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的传输基本原理,对设计方案中的发射模块进行了详细说明,针对接收模具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锁相环的频率跟踪方案。
关键词:无线充电电源;磁耦合谐振式;谐振补偿引言无线充电技术,是利用近场感应,也就是电感耦合,由供电装置(即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
无线充电技术可分为四种类型:磁谐振式,电磁感应式,微波式和电场耦合式。
其中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将发射线圈的工作频率与接收线圈的工作频率调节一致,形成共振,在接收线圈中产生电流,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
本文主要开展适用的磁谐振式快速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工作,解决同时实现大功率、远距离和高效率的技术瓶颈,提供高可靠性、高适用性的充电解决方案。
一、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机理通常使用等效模型的方式来研究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的特性。
磁耦合机构可以等效为漏感较大的变压器,利用互感耦合模型可以有效分析WPT性能和参数变化情况。
通过采用电容补偿的方式来实现WPT系统的“谐振”效果,根据传能的不同要求来确定补偿拓扑结构。
1.1 WPT系统互感耦合模型图1为WPT系统磁耦合机构的电路拓扑及其等效模型,其中L p、L s分别为初级线圈、次级线圈的自感值,M为它们的互感值。
r p、r s分别为初、次级线圈内阻,R l为负载电阻,图1 磁耦合机构电路带载等效互感电路模型用频域变换列写初、次级回路方程(1)引入反映阻抗 Z r的概念,Zr为次级侧对初级侧的等效阻抗:(2)又次级回路中的总阻抗:(3)将式(3)回代式(2)化简则有:(4)借助反映阻抗将次级侧的电路可以等效至初级侧电路中进行分析计算,如图2图2 初级等效电路则输入侧的等效输入阻抗为:(5)从以上分析可得,初级等效电路中的阻抗除了纯阻性成分外还有电抗部分且电抗部分主要为感性成分。
小型太阳能充电器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小型太阳能充电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论文摘要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和无污染能源已开始被广泛利用。
目前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主要有光热、光伏发电、光化学转换三种,其中光伏发电是以电能作为最终表现形式,并且太阳能电池的原料、转化率、生产成本都具优越性,促进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在能源、环境和人类社会未来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简易无线充电器的设计
S i mp l i i f e d t h e De s i g n o f t h e Wi r e l e s s Ch a r g e r
Z HANG Ho n g - Zh e n, Z HA0 Ya - Fe r t g, GUO T i n g -T i n g
第 2 6卷 第 4期
2 0 1 3年 7月
D e v e l o p me n t &I n n o v a t i o n o f Ma c h i n e r y& E l e c t r i c a l P r o d u c t s
机 电产 品 开 笈 与 崭
Vo 1 . 26 , No . 4
Re l a t i ve t o t he ma r k e t no w t he wi r e l e s s c h a r g e r , t h e d e s i n g o f t he g e n e r a l i t y a n d e f ic f i e n c y ,s e c u it r y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s ur f a c e wi l l be r o l l e d o ut a b r a n d ne w p a g e i n t h i s i f e l d . Ke y wo r ds :wi r e l e s s c h rg a i ng; m a g n e ic t i nd u c t i o n; s o l a r e n e r y ;g g e ne r l a
Ju l y. , 201 3
文 章 编 号 :1 0 0 2 — 6 6 7 3( 2 0 1 3 )0 4 — 0 4 3 — 0 2
无线充电器的设计说明
目录引言: (2)1 无线充电器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3)1.1 国外发展与现状 (4)1.2 国发展与现状 (4)1.3 建立国际统一标准 (4)2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5)2.1 系统整体框图 (5)2.2 供电电源模块 (6)2.3 发射电路 (6)2.4 接收转换电路 (7)2.5 充电电路 (8)3 主要元器件选择 (8)4 调试要点 (9)4.1 调工作频率 (9)4.2 调基准电压 (9)4.3 调充电控制 (9)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0)无线充电器的设计电子系本科0902班学生 XX指导老师 XXXXXX摘要:无线充电器运用了一种新型的能量传输技术——无线供电技术。
该技术使充电器摆脱了线路的限制,实现电器和电源完全分离。
在安全性,灵活性等方面显示出比传统充电器更好的优势。
在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无线充电器显示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设计了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的无线充电装置,重点论述了实现此装置系统的结构和磁耦合方案,与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关键部件—耦合变压器的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无线充电技术;磁耦合;电磁感应;充电器引言:现今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如手机,MP3和笔记本电脑等进行充电的方式主要是一端连接交流电源,另一端连接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电池的有线电能传输。
这种方式有很多不利的地方,首先频繁的插拔很容易损坏主板接口,另外不小心也可能带来触电的危险。
因此,非接触式感应充电器在上个世纪末期诞生,凭借其携带方便、成本低、无需布线等优势迅速受到各界关注。
目前无线充电的技术已经开始在手机中运用。
由于无线传输的距离越远,设备的耗能就越高。
要实现远距离大功率的无线电磁转换,设备的耗能较高。
所以, 实现无线充电的高效率能量传输,是无线充电器普与的首要问题。
另一方面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统一的标准,使不同型号的无线充电器与不同的电子产品之间能匹配,从而实现无线充电。
我们的生活几乎每天都会有这样一幕幕的场景:拉出一根数据线,连接手机和插座为手机、数码相机、MP3 播放器等充电,完美音质的音响、超清晰超大屏幕的液晶屏电视背后依靠一根长长的电源线……面对如此多的“电源线”,有没有想过,有一天这些线全部消失,被一种看不见的传输工具所替代?那样我们就不用再为各种缠绕在一起的电线影响美好的生活。
太阳能充电器方案
太阳能充电器方案尊敬的客户,感谢您选择我们的太阳能充电器方案。
我们将为您提供一份全面的方案,包括方案的设计、施工和日常维护,以确保您的太阳能充电器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长期稳定运行。
一、方案设计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太阳能充电器方案设计服务。
我们将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和场地条件,设计出最适合客户的太阳能充电器方案。
具体设计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太阳能电池板的选型和布局:我们将根据场地的日照条件和客户的用电需求,选择合适的太阳能电池板,并设计合理的布局方式,以最大化吸收阳光能量。
2. 太阳能充电器的选型和数量:我们将根据客户的用电需求和场地的面积,选择合适的太阳能充电器,确定最佳的数量和位置,以满足客户的用电需求。
3. 充电器的连接方式:我们将为客户设计合理的连接方式,确保充电器与太阳能电池板之间的连接稳定可靠。
4. 控制系统的设计:我们将为客户设计智能控制系统,监测太阳能电池板的电量和充电器的电量,并根据需求进行自动调节,以保证太阳能充电器的长期稳定运行。
二、施工方案我们将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太阳能充电器施工方案,确保太阳能充电器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质量保证。
具体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我们将根据设计方案,在场地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并确保电池板的布局合理,倾角正确,以最大化吸收阳光能量。
2. 充电器的安装:我们将根据设计方案,安装合适的太阳能充电器,并确保连接稳定可靠,以满足客户的用电需求。
3. 控制系统的安装:我们将为客户安装智能控制系统,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日常维护和保养我们将根据客户的要求和服务协议,为客户提供日常维护和保养服务。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设施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太阳能电池板、充电器和控制系统,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2. 故障排除:如果出现故障或问题,我们将及时进行排查和修复,确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3. 安全保障:我们将定期检查设施的安全性能,确保设施的安全使用。
太阳能充电器的设计
太阳能充电器的设计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太阳能充电器的使用越来越普及。
太阳能充电器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将其转化为电能,通过手机、笔记本电脑、相机等数码产品充电。
下面,本文将介绍太阳能充电器的设计。
1. 选材选材是太阳能充电器设计的第一步,因为设计的效果和产品的使用寿命都与选材有关。
一般来说,太阳能充电器的外壳应该具有抗震、耐磨、防水、防晒等功能。
太阳能板的选材一般为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硒化铜等材料。
2. 电路设计太阳能充电器的电路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有以下几个部分:(1)电池保护措施:在充电时,要控制电流的大小,以保证电池不会过充或过放而损坏;(2)逆变器: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流是直流电,需要经过逆变器转化为交流电,以满足各种设备的需要;(3)功率控制器:功率控制器是用来控制输送到电池的电功率,有效控制电量;(4)充电指示灯:通过充电指示灯反映太阳能充电器的工作状态,丰富了产品的使用体验。
PCB电路板设计一般包括电源、控制、充电、输出等电路板,还需要添加一些保护措施,如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
PCB电路板的设计需要根据太阳能充电器整体的使用环境进行优化,以确保产品性能的稳定与可靠。
4. 外观设计外观设计也是太阳能充电器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外观设计会增强产品的美观性和吸引力,同时也需要考虑耐用性和实用性。
外观设计有许多技巧以及颜色、材料搭配等要素需要考虑。
综上所述,太阳能充电器的设计是非常细致、复杂的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
设计时应尽量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与产品质量的要求,使太阳能充电器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太阳能手机充电器设计(五篇范例)
太阳能手机充电器设计(五篇范例)第一篇:太阳能手机充电器设计太阳能手机充电器设计中文摘要摘要21世纪,是消费的世纪,人类面临的自然问题和能源问题,逐渐成为人类的最大的消费,如石油煤炭等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与浪费,最后会被人类取之殆尽,所以,人类必须寻求新的路径找到新的能源来代替传统的不可再生资源,这时候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应用随之走进人们的视线。
现阶段的技术限制,人们想完美地利用太阳的资源不太现实,太阳光却拥有着无限的价值,只要被合理正确的利用起来,就是众人皆知的太阳能。
并且太阳能属于清洁类能源,能够对地球无危害、无污染,是人们最值得利用的新型能源。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它能做到零排放无污染,是一种真正值得好好利用的能源,人们怀揣着保护自然和寻求新的能源替代品这两个目的,大力的发展太阳能相关的产业。
本设计是一款单片机控制的太阳能手机智能充电器,原理是利用太阳能板接受太阳能,并将接收到的太阳能经过多路转换成直流电给手机进行充电的一款设计,也可为其他一些电子产品及电池进行充电,并且该充电器有完整的自我保护电路,不会存在过度充电而导致电池损害。
关键词新能源,太阳能,单片机,智能电池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 Title Solar cell phone charger design Abstract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century is consumption, nature and energy problems facing humanity, gradually become human's biggest consumer, coal oil and other non-renewable resources is the last of the earth, and these assets, will be human take out, so, must seek a new path to find new sources of energy for human instead of the traditional non-renewable resources, the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lean energy such as solar energy then walked into the line of sight of people.With the current technological limitations, it's impossible to make the best use of the sun's resources, butthe sun's rays can be put to good use, known as solar energy.As a kind of clean energy, solar energy can achieve zero emission and no pollution, and it is a kind of energy that is really worth making good use of.With the two purposes of protecting nature and seeking new energy substitutes, people vigorously develop the industry related to solar energy.This design is a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control of solar mobile charger, the principle is to use solar panels to accept solar energy, and convert the received solar energy through multi-channel into direct current recharge my mobile phone for a design, can also be used for other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battery charging, and has a full set of self protection circuit, the charger will not produce damage to the battery for the overcharge.Keywords : solar energy, battery, single chip, intelligent 目次 1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背景 1 1.2 太阳能技术概述2 1.3 论文的结构4 2 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硬件设计5 2.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5 2.2 太阳能电池板的选用 6 2.3 LM2940应用6 2.4 单片机的选择 8 2.5 单片机电路 11 2.6 本章小结 12 3 按键、斩波、A/D采集、DA转换 13 3.1 按键指示电路及实现 13 3.2 显示电路13 3.3 BUCK斩波电路 15 3.4 单片机的A/D采集 16 3.5 DA转换电路 18 3.6 KA7500B介绍及工作原理 19 3.7 本章小结 21 4 C语言源程序的设计实现 22 4.1 系统整体程序框架 22 4.2 电路启动初始化 22 4.3 按键采集程序 24 4.4 LCD1602显示子程序 24 4.5 数据采集及模数转换程序 27 4.6 充电子程序的设计 27 结论 29 致谢 30 参考文献 31 附录1 主程序代码 32 附录2 硬件电路原理图 53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煤炭、石油等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宝库正在被人们一点一点的搬空,自然问题和能源问题逐渐成为人类发展的头等问题,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人类对资源的开发使用,造成污染和温室效应,一步一步的上海自然,自然也会“回馈”人类。
智能太阳能无线手机充电器的设计
智能太阳能无线手机充电器的设计摘要:针对手机在户外无法充电而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设计一款具有过充保护功能的便携式太阳能无线智能手机充电器,创新地将太阳能充电与无线充电技术结合在一起,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由降压稳压电路将电能存储于蓄电池中,通过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将电能传输至手机终端,由降压稳压处理后给手机充电。
为防止过度充电导致大电流烧坏手机,设计过充保护电路对充电过程进行智能监控,有效保护蓄电池和手机。
0引言随着 5G 通信技术的成熟,手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智能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多,耗电量越来越大,手机充电也越来越频繁。
杂乱的数据线和频繁的插拔使人们对充电过程感到不胜其烦,不仅如此,频繁的插拔还容易引起手机充电接口的损坏。
因此,人们需要一种更加便捷可靠的充电方法。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高效、易于获取的免费自然资源,在绿色环保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许多人会遇到在外出差时手机突然没电或者在野外恶劣环境中手机突然没电的情况,周围没有充电端口的情况下,如果能应用太阳能对手机进行充电就能解决这类紧急问题。
因此,将手机无线充电技术与太阳能充电相结合,研制一款简单便捷的太阳能无线充电器,将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系统总体设计该系统以太阳能电池板为主、单片控制模块,A/D转换模块,LED显示模块等、过充电保护以及其他模块构成。
本系统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太阳能采集,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再通过充电电池存储电能,实现液晶屏的充电电压,充电电流的测量、充电时间的实时显示。
2硬件电路简介2.1主要模块该系统选用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
充电芯片选用TP4056。
转换芯片选用ADC0832,比ADC0809性能价格比更高,能达到系统功能要求。
此外,该系统还选用了体积小、性能好的LED1602液晶显示器。
该系统选用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时钟电路输出自激振荡时钟脉冲,包括1个晶体振动,2个电容,向单片机输出时钟脉冲信号。
简易太阳能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实验报告
免锂电池损坏。
本文所设计的太阳能充电器主要是设计方案将将太阳能电池通过二极管针对手机的充电,同时应用到移动充电直接并联在锂电池上。
当太阳能电池受到宝上。
通过实验操作和实践制作,对设足够的光照而使输出电压大于锂电池的电计的两个方案进行测试,分析方案设计压时(通常在3.5 V~4.2 V之间),二极管原理,总结出不同方案的优缺点。
测试导通,太阳能电池对锂电池充电。
当光照证明,太阳能作为新型能源,完全可以不够或电池容量足电压较高,太阳能电池应用到移动设备充电并加以推广。
电压低于锂电池电压,二极管不导通。
也就是说,锂电池只能接收太阳能电池的能1 设计背景与意义量,而不能对太阳能电池输出能量。
近年来随着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一般来说,太阳能电池可以选输出电太阳能等新型替代能源应用日益受到重压在5 V左右,输出电流在1/10C(C为锂电视。
太阳能是洁净可再生能源,如果能提池容量)左右比较合适,同时利用其内阻高太阳能使用率,那么对将来的发展会产限制充电电流的不至于过大,起到保护锂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将太阳能应用在移电池的作用。
二极管选择低压降(0.2 V左动充电宝上,对我们的生活来讲将是方便右)的肖特基二极管,耐压大于10 V就可的。
手机及微电子设备充电如果能用太阳以了。
这样随需随取的能源,则根据统计iPhone和该方案的优点是:所需器材较少,成iPod Touch的销售情况,每天用太阳能代替本低廉,利于制作。
缺点是:对光照有一石化燃料能源,我们将会节省50,644千兆瓦定要求,当照不够时无法充电,太阳能电时的能量,相当于每年少制造75,965,625磅池利用率不高。
制作时会破坏充电宝以便的二氧化碳。
如果能够推广开来,那无疑引入线,当然若是商品化生产,可以不存是为我国的环保事业添砖加瓦。
太阳能充在这个问题。
另外充电过程没有指示灯,电器因其结构简单、无需铺设电缆,且搭充电处于静默状态,心里感觉不是很踏建、携带较为方便等特点,尤其是将太阳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能无线充电器设计
【摘要】本设计是以单片机为管理核心,采用交流市电和太阳能电池双电源进行供电,将电源进行处理,内部自行产生频率,智能检测有无接收部分,充满电后自行断电,液晶显示实时光照电压、内部蓄电池电压和电源类型。
接收部分和发射部分采用谐振原理,消除了除接收机以外的物件误触发发射机工作。
【关键词】无线充电;智能;太阳能;自动断电
1.设计方案
发射机采用双路供电方式,交流部分采用变压整流稳压,为系统提供正负直流电压,太阳能部分的设计思路是:采用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对内置蓄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电池的输出进入逆变环节,得到双电源输出,市电和蓄电池电压送入双路继电器,由单片机进行选择供电源,双路继电器接至核心板,核心板对电压进行对称调整,为功率三极管供电,核心板的频率产生部分生成可调的频率信号,用产生的信号去推动功率三极管,将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利用谐振产生高压,通过线圈发射出去;接受机也利用谐振,通过线圈将信号接收到,进行AC-DC处理,送入负载;在发射线圈上加一个检测线圈电压变化的电路,检测发射线圈所处的三种工作状态,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信号做出相应的控制;在接收机进入负载前的电路中串入一个电流检测电路,以此来判断负载电量是否充满;单片机根据光照电压,蓄电池电压,发射线圈的工作状态,做出相应的控制;外加液晶显示状态,显示实时的电池板电压,蓄电池电压,以及此时的供电源。
2.硬件设计
2.1 系统总体设计结构
本设计主要用于对常用电子产品进行充电,开机后系统进入自动模式,不用进行任何设置,只需将接收部分置于发射机上,便可进行工作,将接收机拿开后,自动进入待机模式,且扫描有无接收机。
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2.2 太阳能模块
此系统可以使用太阳能进行供电,由于太阳能电池板的驱动力弱,且为单极性电源,因此要对光照电压进行一些处理,方可为无线充电模块供电;此模块主要有太阳能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三个模块。
图1 系统框图
2.2.1 充放电控制器
此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蓄电池的过冲和过放,使电池的输入和输出隔离;
只要光照亮充足,电池组件就可以为电池充电,当电池两端的电压达到饱和电压时,微控制器进行保护,切断组件电源输入,此模块的负载端是否输出由发射核心板控制,当电池电压过低时,发射核心板关断电池输出,打开电池输入,并且切换到交流市电供电。
2.2.2 逆变器
由于发射核心板需要双电源供电,所以必须对电池输出电压进行逆变,得到双电源;本系统的核心板发射电路所用的电压最高达正负30V,蓄电池输出的最大电压是12V,因此还要对电池电压进行升压,该逆变器也具备升压功能,将逆变器输出电压调节至正负30V,送至发射核心板。
2.3 发射机部分电路设计
2.3.1 电源选择电路
电源选择部分选用的是双刀双掷继电器,由于本设计属于电源类,功率较大,利用模拟开关选择有损耗,且有延迟,双刀双掷继电器可以迅速切换,而且完全隔离。
利用单片机弱电控制功率大电流电源,消除了模拟器件的发热和损耗电流。
2.3.2 双路电源开关
为了使电路的无用损耗进一步降低,利用两个继电器从电源部分切断与功率部分的联系,这样可以使另外一个不工作的电源停止工作。
结构虽然简单,但有效的控制了电源的相互冲突和损耗。
2.3.3 频率产生电路
频率产生部分利用了RC桥式振荡电路来产生发射所需要的信号,RC桥式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虽然有限,但是满足发射所需要的频率,结构简单,调试容易;由于发射对信号类型要求不严格,只要出现交流信号即可,简易的桥式振荡即可满足。
2.3.4 频率放大电路
由于发射频率较高,而且还要驱动大功率线圈,一般的集成功率放大元件无法满足,且在价格方面较高,在这里,选择的是利用功率三极管来进行功率放大(如图2所示),发射信号对频率的形状要求不严格,不用担心形成失真造成的影响;为了减小在线圈中的损耗,利用RC并联谐振,提高发射电压,降低线圈中的电流,且在接受部分中,谐振频率还可以进行匹配,不用担心其他东西造成的误触发和误接受。
此电路(如图2所示)中的电容C21的作用是进行隔离,三极管的发射极是负电压,如果直接接通,会形成直流通路,产生很大的电压,导致负电源芯片
发热严重,利用电容进行隔离,解决了此问题;电容C4的作用是消除高频信号,以免高频信号会对功率放大产生自激振荡。
图2 功率放大电路
2.3.5 物件检测电路
本设计具有智能化,可以自动检测有无接受机置于其上,由于发射和接收电路之间是进行过频率匹配的,可以进行谐振,当有接收机置于其上时,发射线圈上的频率幅值会发生变化,且发射频率会变的稳定,检测电路(如图3所示)检测发射线圈上的信号变化,便可知道有无物件置于其上。
图3 从机检测电路
根据线圈电平所发生的变化,可以得到三种关键电平,让三种电平去触发不同的触发器,得到三路输出的信号,单片机检测相应路上的电压,便可判断此时处于那种状态,三极管的作用是进行高电平识别。
比较器加正反馈的作用是可以迅速的进行临界电平锁定,消除在临界电平时,比较器输出不稳定的现象。
2.4 接收机部分电路设计
2.4.1 信号处理电路
由于接收到的信号为高频信号,一般的整流桥无法很好的处理,在此利用快速二极管搭的整流桥,由于在传输过程中,为了减小在线圈上的损耗,因此电压高,电流小,所以稳压电路要用恒功率传输形式,使用LM2596的标准ADJ电路模式即可。
利用LM2596进行恒功率降压传输,可以不用高频变压器,便可进行功率传输,电路结构简单,调试容易,使用简单。
2.4.2 电流检测电路
在LM2596ADJ和负载之间串入一个电流检测电路,此电路的作用是检测输出的电流,根据电流的状况来控制接收机工作与否;现在的电子产品都内置充电管理电路,当充满电后,便断开或进行脉冲充电,此电路便可以检测电流的变化,当出现变化时,断开线圈与接收机之间的连接,发射机的线圈信号呈现出充满电时的状态,检测电路(如图5所示)检测到后送给单片机,单片机便停止功率发射。
图4 电流检测
检测电路利用ACS712EL电流检测芯片(如图4所示)来检测流入负载的电流,此芯片将电流转换成相应的电压,由于此芯片检测的电流最大可达5A,检测充电电流所转换到的电压很小,所以后级还需要对电压信号进行处理,并转换成相应的开关信号,对前级进行控制。
图5 检测信号处理电路
图6 程序流程图
此电路(如图5所示)将得到的微弱小信号进行放大、平移,得到合适的电平,经最后一级的比较器输出高低电平,为了降低损耗,利用MOS管作为开关管,由于运放输出的高电平太低,利用三极管进行转换,来控制MOS管的开关。
2.5 显示部分电路设计
显示部分电路采用LCD12864液晶屏显示相关的信息,信息包括当前外部光照电压,内部蓄电池电压,此时的电源类型以及充电状态。
光照电压也可以间接地反映外面的温度,可以在室内了解室外的光照强度。
3.软件设计
本设计中的软件是实现该设备智能化的核心,使用51单片机进行控制,使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且进行显示相应的参数。
(如图6所示)
程序在时刻不停的检测系统发出的信号,及时的做出的相应的控制,并且显示相关信息,使系统得以实现自动化。
4.系统调试
此系统的调试是非常的重要,系统调试的结果决定系统的稳定性和系统效率,由于本设计属于非接触性电能传输,频率和电压直接影响接收机所接收到的功率大小,甚至接收机能否接收到发射出的功率。
4.1 发射系统调试
4.1.1 发射频率调节
发射频率是由RC桥式振荡电路产生的,改变其中的电阻,便可调节频率,在这里加上精密电位器进行调节,发射电路是RC并联谐振,先粗略的将频率调节至计算的谐振频率点,然后在发射线圈两端加上示波器,缓慢的调节电位器,调节至线圈上的电压峰值最大,此时的频率就是该RC并联的谐振频率。
4.1.2 发射电压调节
发射电压也决定着发射的功率,这里利用的是双电源,负电源处的电位器调至输出电压最大即可,然后再调节正电源处的点位器,方法和调节频率一样,寻找最大的发射电压点,这样保证发射线圈上的电压最大,在线圈上的阻抗一定时,保证了最大电流的发射。
4.2 接收系统调试
电流检测调节摘要:电流检测电路是接收接收机里面唯一一个控制电路,如果电流检测电路没有调试好,接收的功能之完成一半,当电充满时,无法关闭发射机,会损耗不必要的能源;接收机主要调节的是放大后的电平高低,如果调节不准,将会使触发电路无法触发,导致无法自动关闭系统。
5.总结
在制作过程中,有很多地方还是值得自己以后借鉴的,有一些电路是在网上找到的,然后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实现了相应的功能,但是有的电路却不能,而且频率越高,信号越弱,也就越难控制好,经过了几个月的制作,总算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