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双支计划-四川农业大学科技处

合集下载

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肉鸭生长性能和消化功能的影响

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肉鸭生长性能和消化功能的影响

磷是动物必需的矿物元素,参与机体能量代 谢,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吸收,也是生物膜上磷脂
收 稿 日 期 :2019 - 07 - 24 基金项目:四川农业大学双支计划 作者简介:王 菊( 1994—) ,女,贵州兴义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饲料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研究。 E⁃mail: 1374417022@ qq.com ∗通信作者:贾 刚,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 jiagang700510@ 163.com
动物营养学报 2020,32(1) :206⁃214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
doi:10.3969 / j.issn.1006⁃267x.2020.01.026
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肉 刘光芒 田 刚 蔡景义 贾 刚∗
(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动物抗病营养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1130)
摘 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非植酸磷( NPP) 水平对肉鸭生长性能和消化功能的影响。 选取 768 只平均体重相近的 1 日龄樱桃谷肉公鸭,随机分为 6 个组,每组 8 个重复,每个重复 16 只 鸭。 各组饲 粮 NPP 水 平 分 别 为 0. 24%、 0. 34%、 0. 44%、 0. 54%、 0. 64% 和 0. 74%, 钙 水 平 均 为 1.00%,NPP 以磷酸氢钙形式添加。 试验期为 35 d。 结果表明:1) 0.54%组肉鸭 1 ~ 14 日龄、15 ~ 35 日龄平均日增重( ADG) 和采食量( FI) 均显著高于 0.34% 组( P < 0.05) ,0.54% 组肉鸭 1 ~ 14 日龄料重比( F / G) 显著低于 0.34%组( P<0.05) 。 2) 0.54%、0.64%组肉鸭胰腺绝对重量显著高 于 0.34%、0.74% 组( P < 0. 05) ,0. 34% 组 肉 鸭 肌 胃 绝 对 重 量 显 著 低 于 0. 44%、0. 54%、0. 64% 组 (P<0.05) 。 0.34%组肉鸭肝脏相对重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0.05) ,0.64%组肉鸭肌胃相对重 量显著高于 0.74%组( P<0.05) 。 3) 0.74% 组肉鸭空肠绝对重量显著高于 0.34% 组( P<0.05) , 0.64%组肉鸭回肠绝对重量显著高于 0.34%组( P<0.05) 。 0.44%组肉鸭十二指肠相对重量显著 低于 0.34%组 ( P < 0. 05) 。 0. 64% 组 肉 鸭 十 二 指 肠 绝 对 长 度 显 著 高 于 0. 44% 组 ( P < 0. 05) 。 0.34%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相对长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0.05) 。 4) 0.44%组十二指肠、 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0.05) 。 0.34%组肉鸭十二指肠、回肠隐窝深度显著 低于其他各组( P<0.05) ,0.64%组肉鸭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0.05) 。 0.44% 组肉 鸭十二指肠、回肠绒隐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0.05) ,0.44%、0.54%组空肠绒隐比显著高于其 他各组( P<0.05) 。 5)0.44%组肉鸭胰腺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 。 0.34%组肉鸭十二指肠黏膜中碱性磷酸酶( AKP) 活性显著高于 0. 44%、0. 74% 组( P < 0. 05) , 0.34%组肉鸭空肠黏膜中 AKP 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0.05) ,0.44%组肉鸭回肠黏膜中麦芽 糖酶活性显著高于 0.34%、0.54%组( P<0.05) 。 6)0.54%组肉鸭总能、干物质和粗蛋白质表观消 化率显著高于 0.34%组( P<0.05) ,0.54%、0.74% 组肉鸭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 0.34% 组 ( P<0.05) ,0.34%、0.44%组肉鸭钙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0.05) ,0.34% 组肉鸭总磷 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 <0.05) 。 由此可见,饲粮 NPP 水平为 0.54% 时肉鸭生长性能 最佳,且适宜的饲粮 NPP 水平能通过改善肉鸭消化器官指数、肠道形态及增强消化酶活性来改 善肉鸭的消化功能和提高肉鸭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关键词: 非植酸磷;肉鸭;生长性能;消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S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67X( 2020) 01⁃0206⁃09

川农大 李明洲破格提拔教授

川农大 李明洲破格提拔教授

四川农业大学特聘本校李明洲为教授二级岗奖助李学伟教授课题组300万元2012-05-25 20:36:34来源:校宣传部5月25日,学校在中心组学习会上举行教授二级岗特聘及科研奖助金发放仪式,特聘李明洲副教授为教授二级岗,给予李学伟教授课题组奖助金,其中:80万元作为课题组奖金,220万元作为课题组研究经费。

这是我校一贯坚持“学生为本,学术为天”理念的最佳体现。

党委书记邓良基、校长郑有良,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荣廷昭院士,党委副书记秦自强、庄天慧,副校长张强、杨文钰、陈代文、王曙光等出席会议。

会议由庄天慧主持。

郑有良宣读了《关于特聘李明洲为教授二级岗暨给予李学伟教授课题组奖助金的决定》,并详细说明此次是根据《教职工奖励办法(试行)》、《“211工程”双支计划》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后备人选培养计划(试行)》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的。

他指出,学校此举是为了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学术为天”的理念,充分体现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办学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他谈到,从2009年实施“双支计划”以来,李学伟课题组已经获得学校的前期资助达135万余元,希望他们能够再接再厉,取得更好成绩。

李学伟教授在发言中,感谢母校对于自己的培养、感谢祖国的强大给予了自己发展的空间、感谢团队共同付出取得了佳绩。

他分享了团队建设的经验:相信自己,不比任何同行差;相信团队,选好人用好人容得下人;坚持到底。

他表示将继续建好团队,争取出更大成果。

李明洲在会上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自己以第一作者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文章《猪肌肉和脂肪组织的基因组DNA甲基化图谱》,该研究采用高通量基因组测序技术,以猪为肥胖疾病的动物模型,首次构建了猪不同部位脂肪和肌肉组织的DNA甲基化图谱,为促进猪肌肉生长和脂肪沉积这一重要经济性状的研究,预防人类肥胖疾病发生,奠定了重要的表观遗传学基础。

此外,该研究成果对于促进猪作为人类肥胖疾病研究理想模式动物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1日龄艾维茵肉鸡净能需要量研究

1~21日龄艾维茵肉鸡净能需要量研究
起 始 对 照 。余 下 的 艾 维 茵 肉鸡 4 8只 用 于 维 持 净 能 ( m) NE 的测 定 , 外 4 另 8只 用 于沉 积 净 能 ( R) E
的测 定 。 回归 法测 N m。用 于 N m 测 定 的 4 E E 8只鸡 随
不 能保 证 能 量 供 给 的 准 确 , 别 是 在 使 用 杂 粕 和 特
点 , 我 国肉鸡 生 产 的主 体 , 肉鸡 生产 的 6 % 左 是 占 4 右 。 因此 , 测 定 饲 粮 玉 米 和 豆 粕 净 能 值 的 基 础 在
上研 究 其 净 能需 要 量 很 有 必 要 。 本 试 验 拟 采 用 比
机 分 为 4个 处 理 , 别 是 自由 采 食 组 、 饲 3 % 分 限 0
净 能水 平 组 ( 0 0 ) 但 和 l . lMJk P< .5 , O 1 / g净 能 水 平 组 差 异 不 显 著 ( P>0 0 ) 氮利 用 率 以 .5 。 9 8 / g净 能水 平 组显 著 高 于其 他 各 组 ( . 3MJ k P<0 0 ) 分 别 以 A .1 。 DG 和 F G 进 行 回 归分 析 得 /
1—2 1日龄 艾 维 茵 肉鸡 净 能 需 要 量 研 究
高亚俐 王康 宁
( 川农业大 学动物营养研 究所 , 安 65 1 ) 四 雅 2 0 4

要 :本试 验 在 实测饲 粮 玉 米和 豆 粕 净 能 ( E) 的基 础 上 , 究 l~ 1 日龄 艾 维 茵 肉鸡 净 N 值 研 2
能 需要 量 。选 用 1日龄 的 艾 维 茵 肉公 鸡 2 0只 , 5 随机 分 为 5组 , 组 5个 重 复 , 个 重 复 1 每 每 0只
鸡 , 粮 净 能水 平 分别 为 8 9 、 .59 5 、 .3 1 .lMJk , 饲 .7 9 2 、 .4 9 8 、0 1 / g 考察 不 同净 能水 平 对 1~ 1 日龄 2

学科建设支持计划

学科建设支持计划

学科建设支持计划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学科建设,提高学科竞争力和影响力,经研究,现提出学科建设支持计划。

一、计划目标通过学科建设支持计划,进一步提升我校重点学科建设水平,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高学科国际化程度,争取更多重点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和国际知名水平。

二、支持重点(一)支持重点学科建设。

加大对入选“双一流”建设、“2011计划”、“111计划”等国家重点建设学科的支持力度,重点提高这些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条件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社会服务能力。

(二)支持学科交叉融合。

鼓励学科之间加强交叉与融合,形成学科优势互补的协同创新体系。

支持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工程学科与科学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研究。

(三)支持重点学科国际化建设。

鼓励重点学科开展国际合作研究,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及进行合作科研。

支持重点学科教师出国进行合作研究、开展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

三、支持内容(一)经费支持。

通过学科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重点学科建设的经费支持力度。

(二)人才支持。

优化人才引进和流动机制,为重点学科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三)条件支持。

升级和改造重点学科科研条件,提供高水平的仪器设备和研究平台。

四、组织实施成立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学科建设支持计划的组织实施和管理。

各学院、系(部)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做好项目申报和经费使用管理工作。

五、预期效果预计通过学科建设支持计划的实施,我校重点学科建设水平和竞争力将明显提升,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关于征集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攻关课题的通知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关于征集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攻关课题的通知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关于征集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攻关课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公布日期】2021.03.24•【字号】•【施行日期】2021.03.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村科技与社会发展正文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关于征集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攻关课题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拟按照广泛征集课题、遴选确定项目、竞争揭榜挂帅的方式,组织实施一批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攻关项目。

现就征集2021年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攻关课题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方向围绕“10 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按照突出重点领域技术应用、补齐产业技术短板、不重复实施的原则,推行“产学研”协同创新攻关,重点征求以下4个方面的课题。

1.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先进适用技术创新攻关与示范推广。

包括农作物、畜禽、水产良种的繁育、改良、种植及养殖等。

2.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先进适用技术创新攻关与示范推广。

包括主要农产品收获、储藏、保鲜、干燥、包装、初加工技术等。

3.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先进适用技术创新攻关与示范推广。

包括动植物疫病诊断与防控、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农业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等。

4.促进农机农艺融合的先进适用技术创新攻关与示范推广。

包括主要粮油全程机械化、经济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畜禽养殖装备等。

二、课题条件(一)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攻关课题推荐单位为在川依法登记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产权清晰、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从事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生产活动的科研院所、推广机构和其他相关机构。

(二)课题要紧密围绕我省农业“10 3”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重点工作,针对当前生产中最紧迫的问题,能够提出解决方案,切实发挥作用,产生效益。

三、有关要求(一)推荐材料要求课题推荐单位应按照课题方向,填写《2021年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攻关课题推荐书》(附件1)、《2021年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攻关课题推荐简表》(附件2)。

四川农业大学文件.doc

四川农业大学文件.doc

四川农业大学文件校研发〔2016〕2号研究生导师管理办法第一部分博士研究生导师一、导师遴选(一)基本原则1. 全校实行总额控制性增列,学科间实行差别增列;每年学校下达各学科增列指标及专业(方向)分布。

2. 各单位或学科实行年度控制性申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推荐,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实行差额评审。

(二)认定条件1.入选学校双支计划第三层次及以上人员;2.学校引进人才,且合同注明为博士生导师人员;3.省级及以上协同创新中心的校外岗位专家。

(三)申报条件1. 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在编人员,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

2. 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崇高的道德品质,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有明确和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3. 主持(研)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有足够的可用于研究生培养的科研经费(含横向经费)。

4. 近三年内的学术成果应符合以下要求:(1)自然科学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或取得科技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在SCI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或SCI收录影响因子1.5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SCI收录影响因子3.0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②在EI、CSCD、AHCI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篇;③在SCI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EI、CSCD、AHCI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A. 作为主持人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B. 作为主研人员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及以上1项;C. 作为主持人培育省级及以上审定的新品种或新产品1个;D. 作为主持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E. 主编、副主编正式出版规划教材或学术著作1部。

(2)人文社科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或取得科技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在SCI、S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篇;②在EI、CSCD、CSSCI、AH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3篇;③在EI、CSCD、CSSCI、AH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2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A. 作为主持人获得省部级科技或社科成果三等奖1项;B. 作为主研人员获得省部级科技或社科成果二等奖及以上1项;C. 主编、副主编正式出版规划教材或学术著作1部。

四川农业大学双支计划层次

四川农业大学双支计划层次

附件:2016年学科建设双支计划入选层次人员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号者为特支/协议期内引进人才) 1.第一层次(共1人,其中特支1人)荣廷昭*2.第二层次(共11人,其中3人为特支/引进人才)王际睿刘登才李仕贵李学伟陈代文陈其兵周小秋程安春李明洲* 杨明耀* 吴德*3.第三层次(共23人,其中3人为特支/引进人才)马均王之盛王文明王继文邓仕槐朱庆李平李双成杨万勤杨文钰汪铭书沈亚欧张志明张新全陈学伟周永红高峰黄玉碧赖松家潘光堂卢艳丽* 冯斌* 李地艳*4.第四层次(共116人,其中6人为引进人才)丁春邦马荣朝王芳王小春王永清王西瑶王昌全方静邓俊良邓晓建叶萌田孟良付凤玲白林冯琳兰秀锦吕秀兰朱玲朱砺朱天辉伍钧伍碧华任万军庄天慧刘坚刘书亮刘亚西刘益平闫艳红汤浩茹许丽佳李英李诚李廷轩李贤伟李晚忱李焕秀杨光友杨瑞武杨锦秀肖千文吴卫吴先军吴福忠何军何格余冰汪开毓汪志辉沈飞张利张健张敏张小平张小洪张世熔张延宗张红平张志清张克英张海琴张黎骅陈惠陈舜陈强陈小玲陈文宽邵继荣罗培高郑子成郑爱萍赵华胡延春胡庭兴秦文袁澍袁继超耿毅贾刚贾仁勇徐志文徐怀亮殷中琼高世斌高素萍郭凌唐茜唐祈林黄富黄志清黄琳凯曹三杰曹墨菊龚伟龚国淑崔恒敏符书兰符华林彭燕彭广能蒋远胜傅新红曾宪垠曾维忠蒲彪雍太文廖明安颜其贵潘远智魏育明王强* 李后建* 姜维丹* 黄燕* 程章* 蔡易*5.第五层次(共122人,其中12人为引进人才)万雪琴马炳田马晓平王印王刚王彦王小蓉王玉平王世全王林杰王学贵方正锋尹华东邓其明邓群仙左之才田刚冉瑞平白世平乐贵洲冯宗云兰海吕小荣朱军朱雪梅朱德康任志华邬应龙刘洋刘卫国刘光芒刘庆林刘应高齐锦秋江千涛孙永健杜晓杜宗君李西李庆李亮李志琼李启权李英伦李树红李姝江李清源杨伟杨勇杨泽晓吴琦吴永成吴秀敏佘跃辉余树民邹立扣张清张静张云松张中伟张军杰张连全张锡洲陈正礼陈仕毅..陈兴福陈安均陈远学陈良华陈洋尔林燕林立金林德荣周光斌郑萍赵叶赵小玲赵茂俊胡玉福钟宇姜俊姜冬梅姚永芳袁明袁大刚夏建国倪学勤徐开未徐正君徐振锋徐精文唐宗祥涂利华黄勇黄乾明曹随忠龚荣高符刚康波梁晓霞舒凯曾东曾秋凤蓝红星蔡景义漆雁斌樊高琼颜泽洪操国兴薛白马建* 冯朝辉* 兰婷* 刘江* 刘贺贺* 刘韫滔* 刘耀文* 肖维民* 邹元锋* 陈光登* 徐盛玉* 樊晶*6.第六层次(共121人,其中11人为引进人才)丁雪梅凡星马均(女)马啸马孟根马继登王杰王勇王艳王平荣王立志王运陈王朝令车炼强毛湘冰尹立子孔凡磊甘露古小彬代寿芬冯鞠花宁莉萍吕建华朱占元伍锐仲涛刘丹刘宽刘云强刘光立刘国军刘爱平江明艳孙歆孙昌辉孙根紧杜小刚李冰李利李婷李黎李燕李冬梅李立芹李远伟李美良杨乔杨峰杨世勇肖鸿肖海华吴培吴维雄何淑勤沙莉娜宋旭宋会兴张帆张明张小艾张红宇张社梅张明旺张素芝陈铭陈小红陈国跃陈德芳范川林海建罗飞罗玉衡罗鸿兵罗傲雪单志赵小庆赵新新郝建锋胡育峰钟志军饶含兵姜贝贝姜延志贺常亮袁志翔夏新蓉徐培洲凌静高顺高怀勇高雪松唐国庆涂斌黄超黄小波黄从德康厚扬彭全辉彭远英韩珊韩春春舒刚舒永久曾长军温安祥虞洁谭波谯天敏樊晓兰潘康成王莹* 王益* 王彩霞* 刘马峰* 李悦* 余秀梅* 陈洪* 徐洁* 常小丽* 廖进秋* 黎杉珊*7.第七层次(共126人,其中6人为引进人才)马菁王迅王静王妍媖王雨林王显祥王景燕牛丽莉文翼平邓欧平石海春叶刚冯素琼朱鹏朱广香任天恒向泉桔危疆树刘汉梅刘应红闫晓俊江文祁鹏飞许恒勇孙勃孙萍孙飞达孙昆峰杜娟杜俊波李伟李倩李健李云春李成磊李伟滔李芦江杨刚杨桦杨淞肖玖金何娟何智余国武余海英邹志勇汪静汪定明沈留红宋春张梅张云奇张丹桔张志亮张丽丽张丽君张的妮张德军陈坤陈稷陈华保陈荣军陈晓琼武佳韵武晓玲范良千范益军林丽欧阳萍罗小梅罗启慧罗松明罗擎英周康郑江坤郑阳霞郑彩霞赵珂赵柳兰郝明郝晓霞胡滨施飞洪志刚袁中伟贾永霞贾先波夏惠倪庆永高伟高亮郭华郭丽唐宏唐懿唐自钟黄小丽黄玉梅康志亮梁东彭宏董梅董文英蒋岸岸辜运富曾博曾静曾赟甯顺腙蒲祥蒲天村蒲玉琳蒲至恩蒲光兰窦存芳蔡艳臧敦刚熊薇潘坤戴小文王建萍* 王莉淋* 吴贺君* 钦鹏* 贺闽* 唐茜子*8.第八层次(共114人,其中1人为引进人才)弓伟波王讯王冲王娅王玉峰王世友王建军毛熹邓玉古玉布同良申光辉代建武伍志军刘艳刘骞刘万琳刘兴艳刘建平刘海岚刘雅洁江兵江霞汤加勇孙真真牟艳睿麦苗苗李川李云李壮李林李沛利李品武李素清杨春杨珩杨聪杨远祥杨明显杨春平杨翠芹杨德英肖辉吴英何宇何利何桦何思妤何艳秋邹瑶张可张丽张剑张勇张蕾陈勇陈清陈玉竹陈佳莹陈姝娟陈晓燕林少疆林东川罗弦罗娅罗良伟罗钧秋季振义金龙周曼郑林凤孟风艳赵玲胡建胡海胡红玲段吟颖侯超平秦耀国敖晓琳贾茵徐一茗徐小逊徐慧丹郭子红郭晋雅郭家中唐丽陶长江黄志黄卓黄星黄强黄鹏曹兴平曹晓涵康银红梁心蓝逯新辉蒋春先韩学易韩新锋程前昌曾建赖云松雷霆虞跃蔡英蔺丽丽潘翔霍省瑞魏召兰魏雅丽侯凯*。

四川农业大学事业编制博士招聘层次及引进待遇

四川农业大学事业编制博士招聘层次及引进待遇

四川农业大学事业编制博士招聘层次及引进待遇招聘层次招聘条件引进待遇基本条件学术条件(符合条件之一者可入选)杰出人才年龄不超过45周岁,具有博士学位,应有5年以上留学或海外工作经历,学术成就特别突出。

(1)国家科技奖主持人;(2)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或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4)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人;(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主持人;(6)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9)省部科技奖一等奖2项主持人;(10)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在Nature、 Science或Cell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1)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在影响因子超过10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篇。

特聘教授二级岗,担任博士生导师。

提供50万元住房补助,配套400-500万元的科研启动费。

提供所需的工作条件,视需要可配备3名助手高端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具有博士学位,应有4年以上留学或海外工作经历,学术业绩特别显著。

(1)国家级突贡专家;(2)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3)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人;(4)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一般)项目4项;(5)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或提名奖指导教师;(6)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7)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主持人;(8)四川省农畜育种攻关项目首席专家;(9)四川省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10)先后主持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11)省部科技进步奖或哲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主持人;(12)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20,且代表论文影响因子超过8。

特聘教授三级岗,担任博士生导师。

提供40万元住房补助,配套200万元的科研启动费。

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视需要可配备2名助手。

学科建设双支计划-四川农业大学科技处

学科建设双支计划-四川农业大学科技处

四川农业大学文件校发〔2016〕3号学科建设双支计划创建高水平“211工程”大学的核心是坚持以学科建设为纲,强力推进学术队伍建设,长期稳定支持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转化工作。

学校从2009年开始,先后启动试行了“211工程”学术支撑人才的专项科研支持计划(即211工程双支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后备人选培养计划、海内外人才招聘计划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助。

在学术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效能等方面均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2013年实施了新一轮学科建设双支计划。

现根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目标任务,为进一步强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特作修订。

一、层次资助第一层次:院士每年特支院士科研经费50万元。

第二层次:杰出人才每年补助杰出专家科研经费25万元,限额10名。

未满65岁的下列人员可以申请,在限额内可无差额评审。

(1)国家科技奖主持人。

(2)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

(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或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4)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人。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主持人。

(6)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7)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8)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9)省部科技奖一等奖2项主持人。

(10)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在Nature、Science或Cell 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11)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在影响因子超过10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篇。

第三层次:高端人才每年补助高端人才科研经费10万元,限额20名。

未满60岁的下列人员可以申请,在限额内按不低于申请人数20%的差额评审。

(1)国家级突贡专家。

(2)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

(3)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人。

(4)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一般)项目4项。

(5)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或提名奖指导教师。

面向“新农科”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面向“新农科”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面向“新农科”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作者:鲁黎明余国武罗慎任万军王西瑶黄玉碧来源:《高教学刊》2020年第25期摘要:四川农业大学作物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秉承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积极整合、共享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创新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模式,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提升实验教学水平,显著提高了教学成效。

关键词:作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农业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5-0029-04Abstract: The na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of crop science of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mainly focuses on training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has established advanced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ncept, actively integrated and shared high-quality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sources, innovated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team,reformed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thods, improved experimental teaching level, and achieved significantly teaching effect.Keywords: crop science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innovation; training of agricultural talents“新農科”建设是新时代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突破转型发展瓶颈、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途径,也是农业高校向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迈进的重要基石[1-6]。

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实践及成效分析——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

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实践及成效分析——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

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实践及成效分析CAOXUE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实践及成效分析———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孙飞达,张新全,马啸,黄琳凯(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学系,四川成都611130)摘要:人才培养方案是学生培养和专业建设的纲领,对于推进本科专业建设与特色发展,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助推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为应用实践,跟踪近3届专业学生培养质量与效果,就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举措及效果进行分析,并对未来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本科教育;草业科学;人才培养方案;举措与效果中图分类号:S8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971(2020)增刊-0037-03DOI :10.3969/j.issn.2096-3971.2020.增刊.010收稿日期:2019-12-28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实践及效果分析”(JG2018-362)资助作者简介:孙飞达(1978-),男,甘肃靖远人,副教授,博士,本科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草地资源管理与生态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蓝图,是学校对教育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和依据,是学生培养和专业建设的纲领,对于推进本科专业建设与特色发展,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助推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草业科学专业属农学学科门类,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创建于1985年,是南方第一个草业科学本科专业,2009年遴选为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2011年授予草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2年获批博士后流动站。

2003 2017年与密歇根州立大学开展中美草坪管理专业国际联合办学。

基于2017版草业科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通识与专业紧密结合,实现学科交叉,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紧密跟踪培养过程,检验培养效果,注重凝练专业特色,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1~21日龄艾维茵肉鸡菜籽粕和棉籽粕净能预测模型研究

1~21日龄艾维茵肉鸡菜籽粕和棉籽粕净能预测模型研究
3 讨 论 3.1 菜 籽 粕 和棉 籽 粕 的 NE 值
本试 验 采 用 比较 屠 宰 试 验 测 定 菜 籽 粕 和 棉 籽 粕 的 NE值 。NEm 的测 定是 在 比较 屠 宰 试 验 的基 础 上 结 合 张 正 帆 等 J、高 亚 俐 已证 明 的 较 饥 饿 法 更 合 理 的 回归 法 。结 合 替 代 法 测 定 NEp时 ,根 据 王 骁 的研 究 ,基 础 饲 粮 CP水 平 作 适 当下 调 , 使 顶替 l5% 菜籽 粕 或 棉 籽 粕 后 饲 粮 的 CP水 平 与 NRC(1994)玉米 一豆 粕 型饲 粮 相 当 。
本试验测得菜籽粕 和棉籽粕 的 NE值 的范围 分 别 为 4.72 ~7.22 MJ/kg DM 和 4.73 ~
7.08 MJ/kg DM,其 标 准 差 分 别 为 0.01 ~ 0.12 MJ/kg DM和 0.01~0.06 MJ/kg DM ;相 对 误 差 分 别 为 0.2% ~1.7% 和 0.2% ~0.8% ,说 明 测 值 的重 复性 是 好 的 。本 试 验 测 得 菜 籽 粕 和 棉 籽 粕 的 AME值 分 别 为 7.90一l1.69 MJ/kg DM 和 7.92~l1.42 MJ/kg DM ,邓 雪 娟 和 杨英 等 测 定 的 菜 籽 粕 AME 值 分 别 为 9.96 和 8.77 MJ/kg DM ,棉 籽 粕 的 AME值 分 别 为 l1.27 和 9.48 MJ/kg DM ,均 在 本 试 验 测 值 范 围 内 。本 试验 中,菜籽粕和棉籽粕 AME转化为 NE的效率 (NE/AME)分 别 为 59.05% ~ 61.95% 和 59.23% ~61.94% ,略低 于 De Groote 推算 饼 粕 类原 料 的 62% ~66% ,与 张 正 帆 等 测 定 豆 粕 的 55.24% ~62.78% 较 一 致 。原 因 可 能 是 De Gro- otelt0 2是 通 过 公式 推 算 的 ,忽 略 了 同类 原 料 之 间 由

四川省耕地等别空间分布特征

四川省耕地等别空间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自然等中川西南山地区等别最为齐全,川 西北高山高原区、盆度,说明四 川省自然等整 体 优 势 度 指 数 高,省 级 耕 地“本 底 ”质 量 等 相对集中; 盆地丘陵低山区、盆周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的 等别分布最为均匀,而成都平原区的自然等均匀度指数为
·215·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年 第 11 期 增刊
质量介于 3—14 等之间,以 7—12 等为主,其自然等、利用 等和经济等 7-12 等分别占评定面积的 97.35%、97.22%、 95.91%; 全省面积加权平均后的自然等、利用等和经济等 分别为 9.31、9.32、9.22,比全国耕地平均等 9.96 等低 0.65、 0.64、0.74 等,耕地质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9]。
陵低山区、盆周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和川西北高山高原 区。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四川省 2013 年耕地质量调查与
评定成果、四川省统计年鉴( 2014) 。
2.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统计分析与景观生态学[7]相结合的方法,以
四川省农用 地 分 等 成 果 为 基 础 数 据,分 析 了 四 川 省 耕 地 “本底”水平、“现实”水平、“经济”水平[8],即自然等、利用
3 结果与分析
3.1 耕地等别空间分布特征 四川省参与评定的耕地总面积为 671.40 万 hm2 ,耕地
收稿日期: 2016-07-17 作者简介: 晏蔚楠,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土地规划。E-mail: 1534531939@ qq.com。 通讯作者: 夏建国,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土地规划。E-mail: xiajianguo@ 126.com。 基金项目: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基金项目( 2014) ,四川农业大学学科建设双支计划( 2016) 。

黄瓜CDPK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进化特征分析

黄瓜CDPK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进化特征分析

收稿日期:2020-07-16基金项目:四川农业大学2020年学科建设双支计划(2021993090)。

作者简介:靳燕,硕士研究生。

*责任作者:姚慧鹏,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病毒、植物、动物密码子及进化生物学等相关生物信息学研究,E-mail :**********************。

黄瓜CDPK 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进化特征分析靳燕,王谢琴,卿华,马政,姚慧鹏*(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雅安625014)摘要:【目的】对黄瓜基因组中CDPK 基因的鉴定和进化特征的分析,为深入探索黄瓜CDPK 蛋白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黄瓜的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CDPK 基因,并分析该基因的结构、染色体分布、进化关系及功能域。

【结果】在黄瓜全基因组库中总共鉴定出17个CsCPKs ,被分为4类;所有CsCPKs 均含有6~8个内含子且都具有motif1~10,motif12和motif14;所编码氨基酸序列中含有4个EF -手型结构;多数CsCPKs 具有棕榈酰化位点。

【结论】CsCPKs 都具有ATP 结合、Ca 2+结合和蛋白激酶活性的分子功能,参与蛋白质磷酸化的生物过程,而特有的motif 决定了某些CsCPKs 特有的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黄瓜;钙依赖性蛋白激酶;全基因组分析;蛋白质结构域预测中图分类号:S64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2650(2021)01-0019-08Identification and Evolutionary Characteristics ofCDPK Gene Family in CucumberJIN Yan ,WANG Xieqin ,QING Hua ,MA Zheng ,YAO Huipe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 'an 625014,Sichuan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We want to identify and analyze the evolution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DPK gene in cucumber genome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cucumber CDPK protein.【Method 】Bioinformatics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CDPK gene within the genome-wide of cucumber ,and to analyze its structure ,chromosome distribution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and functional domain prediction.【Result 】A total of 17CsCPKs ,identified in the cucumber genome-widelibrary were classified into four categories ;all CsCPKs contain 6-8introns and all have motif1~10,motif12and motif14;the encoded amino acid sequence contains four hand-type structures ;most CsCPKs have palmitoylation sites.【Conclusion 】CsCPKs are produced by three large genome-wide replicationevents ,not caused by heterologous polyploidization events ,and the emergence of CsCPKs occurred at least 100million years ago.All of CsCPKs have the molecular functions of ATP binding ,Ca 2+binding ,protein kinase activity ,and participate in the biological process of protein phosphorylation ,and the unique motif determines the specific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some CsCPKs .Keywords:cucumber ;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genome-wide analysis ;protein domainprediction第39卷第1期2021年2月Vol.39No.1Feb .2021四川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of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oi :10.16036/j.issn.1000-2650.2021.01.004第39卷四川农业大学学报黄瓜(Cucumis sativus L.)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缘草本植物,是我国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具有重要的医药、营养和食疗价值。

四川农业大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四川农业大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四川农业大学科学学位硕士硕士培养方案(0903)农业资源与环境一、学科简介农业资源与环境具有资源科学与环境科学交叉融合旳特点,研究与应用旳领域广泛,重要研究农业资源旳高效运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环境监测和新型肥料研发与生产等理论和技术。

重要波及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生态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多方面知识。

四川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具有悠久旳办学历史,其前身是1936年四川大学农艺系设旳农业化学组,通过70余年旳发展,已经成为四川及西部地区资源与环境技术支持及人才培养重要基地。

目前,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现设有生态学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环境生态学和农业生态学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学位授权专业2个(土壤学、植物营养学)。

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交流广泛。

既有硕士和博士导师40余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人,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8人,留学归国人员10人。

学科教学科研条件优越,设备先进,具有完备旳试验教学条件和先进旳科研设备。

拥有等离子发射光谱(ICP)、原子吸取分光光度计、高压液相色谱仪、毛细管电泳仪、全站仪、GPS、电子经纬仪、SuperMap和地理信息系统系列软件、都市规划设计软件、彩色绘图仪、大幅面扫描仪、数字化仪等先进仪器设备200余台(件),总价值近2023多万元。

近年来,学科教师在关键期刊上刊登论文600余篇,其中SCI 83篇,EI 20篇,ISTP 11篇,出版专著9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5项,受理正在公告53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4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

学院承担和指导了四川全省土壤污染调查、70余县市土壤及土地资源调查、150余县市测土配方施肥、26市县旳农业污染源普查、60余县中低产田土整改与改良,以及都江堰、安县、彭州等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旳科技支撑重任。

二、培养目旳1、应具有良好旳学术道德和学习精神,具有一定旳学术研究爱好和较强旳实践动手能力,吃苦耐劳,遵纪遵法,品德崇高,适应农业资源生产旳工作环境,能在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领域旳应用技术方面开展研究工作;2、应具有土壤学、植物营养学、作物栽培学、环境学、生态学等学科旳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土壤和植物试验和试验室旳基本操作技能及数据处理分析措施;3、理解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旳国内外发展动态及前沿,可以运用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旳原理和技术处理农业资源生产中旳问题;4、纯熟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和理解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研究领域内旳外文资料,具有一定旳外文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旳能力。

人源JAZF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胚胎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人源JAZF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胚胎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人源JAZF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胚胎癌细胞凋亡的影响陈倩,李超,杨诚诚,母彬,龚欢,黄超*(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实验动物疾病模型研究室,成都611130)摘要:【目的】构建人源转录因子锌指并列基因1(JAZF1)真核表达载体,并探究过表达JAZF1对胚胎癌细胞存活的影响。

【方法】以胚胎癌细胞NCCIT 的cDNA 为模板扩增JAZF1基因片段,并将其与pRK5-myc 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转染至NCCIT 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和DAPI 染色法分别检测过表达JAZF1对NCCIT 细胞中炎性因子IL1-β、IL8、TGF-β转录水平的影响及对NCCIT 细胞存活的影响。

【结果】过表达JAZF1基因后,促炎因子IL1-β(P <0.05)、IL8(P <0.01)转录水平明显下降,而抑炎因子TGF-β的mRNA 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 >0.05),同时NCCIT 细胞出现更明显的细胞凋亡(P <0.01)。

【结论】JAZF1可能通过抑制促炎因子IL1-β和IL8的表达来抑制炎症发展,进而抑制畸胎瘤进展。

关键词:锌指并列基因1;胚胎癌;炎性因子;细胞凋亡中图分类号:Q7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2650(2021)01-0108-06Construction of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of Human Juxtaposedwith Another Zincfinger Gene 1and Its Influence on EmbryonalCarcinoma Cell ApoptosisCHEN Qian ,LI Chao ,YANG Chengcheng ,MU Bin ,GONG Huan ,HUANG Chao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engdu 61113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e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of human juxtaposed with another zincfinger gene1(JAZF1)was constructed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JAZF1on embryonal carcinoma cell survival.【Method 】The JAZF1gene fragment was amplified using the cDNA of embryonic cancer cell NCCIT as a template ,and wascloned into pRK5-myc vector to construct a recombinant plasmid.The recombinant plasmid wastransfected into NCCIT cells ,while the cell viability and the expression of transcription factorIL1-β,IL8and TGF-βwere following evaluated by DAPI staining and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respectively.【Result 】Transfected with JAZF1,the transcriptional levels of proinflammatory factor IL1-βand IL8in NCCIT cells showed a significant suppression ,while enhanced expression of antiinflammatory factor T GF-茁was observed.Meanwhile ,we found increased cellularapoptosis in JAZF1-transfected NCCITcells.【Conclusion 】JAZF1may suppressinflammation by inhibiting the expression of IL1-βand IL8,and then inhibit the progressionofembryonic cancer.Keywords:human juxtaposed with another zinc finger gene 1(JZAF1);embryonal carcinoma ;inflammat-oryfactor ;apoptosis第39卷第1期2021年2月收稿日期:2020-07-25基金项目:四川农业大学学科建设双支计划(2018-2019)。

GnRH主动免疫雌性大鼠调控机制研究

GnRH主动免疫雌性大鼠调控机制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2016,47(3):502-508A c t aV e t e r i n a r i ae tZ o o t e c h n i c aS i n i c a d o i :10.11843/j .i s s n.0366-6964.2016.03.011G n RH 主动免疫雌性大鼠调控机制研究曹晓涵1,韩兴发1,杜小刚1,陈志渝1,孟风艳1,储明星2,曾宪垠1*(1.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雅安625014;2.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摘 要:旨在探讨G n RH 主动免疫雌性S D 大鼠的调控机制。

24只雌性S D 大鼠随机分为免疫组、卵巢切除组和空白对照组(n =8),免疫组于12周龄注射疫苗,4周后加免;卵巢切除组11周龄外科手术摘除卵巢;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激素E 2、P 4、F SH 和LH 含量,荧光定量P C R 分析各基因mRNA 表达情况。

结果显示,主动免疫显著降低血清E 2、P 4、F SH 和LH 含量,至56周处死时,E 2和LH 含量有微弱上升,但4种激素含量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 <0.05)。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主动免疫显著下调下丘脑G PR 54、K i S S -1、G n RH 和E R -αmRNA ,垂体G n RH -R 、F SH -β和LH -βmRNA 以及卵巢F SHR 、LHR 和E R -αmRNA 的表达水平(P <0.05)。

结果表明,G n RH 主动免疫能显著抑制雌性S D 大鼠性腺发育,降低血清性激素含量,通过下丘脑E R -αmRNA -G PR 54/K i S S -1通路保持动物较长时间去势;但G n RH 主动免疫造成的动物去势存在恢复的可能。

关键词:G n RH ;主动免疫;调控;机制;雌性大鼠中图分类号:S 85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366-6964(2016)03-0502-07收稿日期:2015-05-27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2012HH 0013);四川农业大学双支计划(00770107)作者简介:曹晓涵(1984-),女,四川成都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生殖免疫调控研究,E -m a i l :c a o x i a o h a n 2007@h o t m a i l .c o m *通信作者:曾宪垠,研究员,主要从事动物生殖免疫调控研究,E -m a i l :x y z e n g 1966@163.c o m R e g u l a t o r y M e c h a n i s m so fA c t i v eI mm u n i z a t i o na g a i n s tG n RH i nF e m a l eR a t sa n dI t sM e c h a n i s mC AOX i a o -h a n 1,HANX i n g -f a 1,DUX i a o -g a n g 1,CHE NZ h i -y u 1,ME NGF e n g -y a n 1,CHUM i n g -x i n g 2,Z E NGX i a n -y i n 1*(1.C o l l e g e o f L i f eS c i e n c e ,S i c h u a n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 ,Y a ’a n 625014,C h i n a ;2.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F a r mA n i m a lG e n e t i cR e s o u r c e sa n dG e r m p l a s mI n n o v a t i o no f M i n i s t r 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e ,I n s t i t u t e o f A n i m a lS c i e n c e ,C h i n e s eA c a d e m 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S c i e n c e s ,B e i j i n g 100193,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oe x p l o r et h er e g u l a t o r y m e c h a n i s m so fa c t i v ei mm u n i z a t i o na g a i n s tG n RHi nf e m a l e S Dr a t s .24a d u l tf e m a l eS Dr a t sw e r ea l l o c a t e dt o3g r o u p so f8a n i m a l se a c hr a n d o m l y .8r a t s w e r ei mm u n i z e da g a i n s tG n RHa t12w e e ko fa g e ,4w e e k s l a t e ra ne q u a ld o s eb o o s t e rw a sa d m i n -i s t e r e d.8r a t sw e r es u r g i c a l l y o v a r i c t o m y a t11w e e ko fa g ew h i l e8i n t a c tr a t sw i t h o u ta n y t r e a t -m e n t s.B l o o ds a m p l e sw e r ec o l l e c t e da td a y 0(0w p v )u n t i l j u s tb e f o r es a c r i f i c e da t56w p v.S e r u m l e v e l so fF SH ,LH ,E 2a n dP 4w e r ed e t e r m i n e du s i n g R I A.A f t e rs a c r i f i c e d ,h y p o t h a l a m u sa n d p i t u -i t a r y w e r er e m o v e d ,t h emRNAe x p r e s s i o n so fr e p r o d u c t i o n -r e l a t e d g e n e sw e r ed e t e r m i n e db y r e -a l -t i m ef l u o r e s c e n c e q u a n t i t a t i v eP C R (RT -P C R );O v a r i e sw e r ee x c i s e d ,a d i p o s et i s s u e sw e r er e -m o v e d ,t h e nt h emRNAe x p r e s s i o n sf o rr e p r o d u c t i o n -r e l a t e d g e n e sw e r ed e t e r m i n e db y RT -P C R.A f t e r i mm u n i z a t i o nt w i c ea g a i n s tG n RH ,t h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o fE 2,P 4,F SHa n dLHi ni mm u n i z e d r a t ss h o w e da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l o w e r t h a nt h a t i nC o n t r o l g r o u p (P <0.05).Mo r e o v e r ,a c t i v e i mm u n i -z a t i o na g a i n s tG n RH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d o w n -r e g u l a t e dt h emRNAl e v e l so f G n RH ,GPR 54,K i S S 1a n d ER -αi nt h eh y p o t h a l a m u s ,G n RH -R ,F SH -βa n dLH -βi nt h e p i t u i t a r y (P <0.05),a sw e l la s。

四川农业大学双支计划入选条件

四川农业大学双支计划入选条件

附件3、四川农业大学“211工程”双支计划入选条件(入选各层次人选条件只需满足某层次其中一条就达到入选条件)第一层次:院士第二层次:杰出高级专家(1)进入第二轮评审的院士候选人;(2)获国家科技奖一等奖主持人;(3)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人;(4)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30,且代表论文影响因子超过10;或EI收录论文20篇;或SSCI收录论文5篇。

第三层次:青江学者(1)曾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2)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3)曾任国家创新研究群体主持人;(4)曾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5)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主持人;(6)省科技进步奖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同一研究方向)的主持人;(7)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20,且代表论文影响因子超过5.0;或EI收录论文15篇;或SSCI收录论文3篇;第四层次:突出贡献专家(1)国家级突贡专家;(2)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4)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5)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近5年获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或一等奖主持人;(7)近5年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主持人;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主持人;(8)近5年主持获发明专利2项以上;(9)近5年主持培育国家级审定新品种(产品)2个以上;(10)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15,且代表论文影响因子超过3.5;或EI收录论文12篇;或SSCI收录论文2篇;第五层次:优秀年轻学者(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3)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四川省突贡专家;(5)近5年获国家科技奖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主研人员;(6)近5年获省科技进步奖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主持人;(7)近5年主持获发明专利1项以上;(8)近5年主持培育国家级审定新品种(产品)1个以上;(9)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8,且代表论文影响因子超过1.5;或EI收录论文8篇;或SSCI收录论文1篇;第六层次:青年学术骨干(1)近五年获省科技进步奖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特等奖)主研人员;(2)近5年获省科技进步奖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主持人;(3)近5年主持获新型实用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2项以上;(4)近5年主持培育省级新品种(产品)1个以上;(5)近5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4篇(或累计影响因子超过3);或EI收录论文4篇。

夏西本杂交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夏西本杂交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第1 期
朱佳冉,等:夏西本杂交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7
The weight of perirenal adipose tissue (4. 58士2. 44) k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 (3. 42士 1. 31) kg. Perirenal adipocytes had large volume, uneven size,and loose arrangement, while abdominal subcutaneous adipocytes had small volume, uniform size, and close arrangement. The diametersofsubcutaneousandperirenaladipocyteswere 104.41士25.97) and 101.51士18.79 ) $m,respectively,withoutsignificantdiference !P〉0.05) .2) Atotalof33fatyacidsweredetectedinbothsubcutaneousandperirenaladiposetissues , consistingof15SFAs,8 MUFAs and 10 PUFAs. The contents of stearicacidandpalmiticacid werethehighestamongSFAs,contentofoleicacid wasthehighestamong MUFAs,andcontentoflinoleicacid was the highest among PUFAs. The composition of fa ty acids was similarinbothtissues,butthecontentofeachcomponentwassignificantlydiferent !P<0.01) .ThecontentsofSFA, MUFAandPUFAinsubcutaneousadiposetissueswere 68.58士2.64) % , 21.45士2.14) % and (9. 97士 1. 01) % ,respectively, and that in perirenal adipose tissues were (73. 16 士 1. 71) % ,(18. 06 士 1 25) % and (8 78士1 38) % ,respectively;Furthermore,thecontentsofSFA, MUFAandPUFA weresi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农业大学文件校发〔2016〕3号学科建设双支计划创建高水平“211工程”大学的核心是坚持以学科建设为纲,强力推进学术队伍建设,长期稳定支持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转化工作。

学校从2009年开始,先后启动试行了“211工程”学术支撑人才的专项科研支持计划(即211工程双支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后备人选培养计划、海内外人才招聘计划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助。

在学术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效能等方面均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2013年实施了新一轮学科建设双支计划。

现根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目标任务,为进一步强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特作修订。

一、层次资助第一层次:院士每年特支院士科研经费50万元。

第二层次:杰出人才每年补助杰出专家科研经费25万元,限额10名。

未满65岁的下列人员可以申请,在限额内可无差额评审。

(1)国家科技奖主持人。

(2)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

(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或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4)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人。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主持人。

(6)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7)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8)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9)省部科技奖一等奖2项主持人。

(10)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在Nature、Science或Cell 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11)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在影响因子超过10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篇。

第三层次:高端人才每年补助高端人才科研经费10万元,限额20名。

未满60岁的下列人员可以申请,在限额内按不低于申请人数20%的差额评审。

(1)国家级突贡专家。

(2)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

(3)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人。

(4)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一般)项目4项。

(5)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或提名奖指导教师。

(6)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

(7)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主持人。

(8)四川省农畜育种攻关项目首席专家。

(9)四川省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10)先后主持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

(11)省部科技进步奖或哲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主持人。

(12)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20,且代表论文影响因子超过8.0。

第四层次:拔尖人才每年补助拔尖人才科研经费6万元,限额110名。

直至退休前一年的下列人员可以申请,在限额内按不低于申请人数10%的差额评审。

(1)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3)四川省百人计划入选者。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主持人。

(5)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6)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人选或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

(7)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8)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一般)项目3项。

(9)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或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计划项目的二级课题主持人。

(10)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主持人。

(11)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主持人。

(12)国家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站长。

(13)四川省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

(14)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主持人。

(15)省部科技进步奖或哲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主持人。

(16)近3年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15,且代表论文影响因子超过5.0。

(17)近3年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SSCI、AHCI收录论文5篇,或EI、ISTP、CSSCI收录论文10篇,或CSCD收录论文12篇。

第五层次:突出人才每年补助突出人才科研经费5万元,限额110名。

未满58岁的下列人员可以申请,在限额内按不低于申请人数10%的差额评审。

(1)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

(2)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获得者。

(3)主持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一般)项目2项。

(4)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或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计划项目的三级课题主持人。

(5)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主持人。

(6)四川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主持人。

(7)四川省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

(8)四川省农畜育种攻关课题主持人。

(9)国家科技奖主研人员。

(10)获省部科技进步奖或哲社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主持人。

(11)近3年主持培育国家级审定新品种或新产品1个。

(12)近3年主持获发明专利4项。

(13)近3年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12,且代表论文影响因子超过3.0。

(14)近3年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SSCI、AHCI收录论文3篇,或EI、ISTP、CSSCI收录论文8篇,或CSCD收录论文10篇。

第六层次:优秀人才每年补助优秀人才科研经费4万元,限额110名。

未满48岁的下列人员可以申请,在限额内按不低于申请人数的10%进行差额评审。

(1)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一般)项目主持人。

(2)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3)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项目主持人。

(4)省部科技进步奖或哲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主研。

(5)市厅级科技进步奖或哲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主持人。

(6)近3年主持获发明专利3项。

(7)近3年主持获新型实用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5项。

(8)近3年主持培育省级新品种或新产品2个。

(9)近3年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5篇(或累计影响因子超过6.0),且代表论文影响因子超过2.0。

(10)近3年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SSCI、AHCI收录论文1篇,或EI、ISTP、CSSCI收录论文6篇,或CSCD收录论文8篇。

第七层次:青年学术骨干每年补助青年学术骨干科研经费3万元,限额120名。

未满43岁的下列人员可以申请,在限额内按不低于申请人数的5%进行差额评审。

(1)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持人。

(2)省部科技进步奖或哲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主研人员。

(3)近3年主持培育省级新品种或新产品1个。

(4)近3年主持获发明专利2项。

(5)近3年主持获新型实用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3项。

(6)近3年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或累计影响因子超过3.0。

(7)近3年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EI、ISTP、CSSCI收录论文4篇,或CSCD收录论文5篇。

第八层次:青年学术后备人选每年补助青年学术后备人选科研经费2万元,限额120名。

未满38岁的下列人员可以申请,在限额内可无差额评审。

(1)省部科技进步奖或哲社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主研人员。

(2)近4年主持获专利1项。

(3)近4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篇,或累计影响因子超过1.0。

(4)近4年以第一作者发表EI、ISTP、CSSCI收录论文2篇,或CSCD收录论文3篇。

二、专项资助(一)人才配套专项1.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特支配套经费300万元。

2.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特支配套经费300万元。

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特支配套经费200万元。

4.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特支配套经费100万元。

5.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特支配套经费50万元。

6.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特支配套经费50万元。

(二)人才引进专项1.杰出人才特支科研启动经费400-500万元。

2.高端人才特支科研启动经费200万元。

3.拔尖人才特支科研启动经费50万元。

4.优秀人才特支科研启动经费25万元。

5.学术骨干特支科研启动经费15万元。

(三)教授专项每年安排专项经费70万元,在岗教授和研究员科研经费余额(含当年度申请的后补助经费)不足3万元,则可申请不超过3万元的资助,主要用于维持日常基本科研活动和申报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四)农村发展研究专项每年安排专项经费20万元,由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和区域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共同负责立项资助省委省政府交办的调研项目,以及未入选层次又无课题经费的教师,支持用于申报国家自然或社科基金等项目及开展预研工作。

(五)社科研究专项每年安排专项经费20万元,由社科联负责立项资助未入选层次又无课题经费的教师,支持用于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及开展预研工作。

(六)艺术专项每年安排专项经费20万元,由艺术联合会负责立项资助艺术教育与艺术创作等活动。

(七)院级专项每年安排专项经费30万元,由相关学院负责立项资助未入选层次又无课题经费的新专业或公共课教师以及新进教师,支持用于申报国家自然或社科基金等项目及开展预研工作。

三、后补资助除特支经费外,如果后补助经费超过1200万元,则按同等比例减少资助额度。

(一)科研成果1.国家科技奖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分别特支后补助科研经费200万元、100万元和50万元(学校排名第二按40%、第三及以后按20%)。

2.省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分别支持后补助科研经费10万元、8万元和5万元(学校排名第二按30%、第三及以后按15%)。

3.省部哲社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分别支持后补助科研经费6万元、4万元和2万元(学校排名第二按20%、第三及以后按10%)。

4.省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每项支持后补助科研经费2万元(学校主持)。

(二)品种或产品国家级和省级审定新品种或产品每个分别支持后补助科研经费10万元和5万元(学校排名第二按30%、第三及以后按15%)。

(三)授权专利知识产权属学校的发明专利和新型实用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每项分别支持后补助科研经费0.6万元和0.2万元。

(四)成果转化列为国家级和省级主推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模式分别支持一次性后补助科研经费6万元和3万元。

(五)出版著作主编20万字以上学术专著支持后补助科研经费4万元;主编20万字以上技术丛书支持后补助科研经费2万元;主编其它著作支持后补助科研经费1万元。

(六)学术论文仅限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均属学校的学术论文。

但合作发表的影响因子超过6.0的SCI收录论文,可按署名情况支持不超过30%的后补助科研经费。

同时被两种及以上索引收录的论文,择其最高金额支持后补助。

1.在Nature、Science或Cell上发表论文每篇特支后补助科研经费50万元,其余SCI收录论文按(影响因子+1)×0.4万元计算支持后补助科研经费。

2.SSCI收录论文按(影响因子+1)×0.8万元计算支持后补助科研经费。

3.AHCI收录论文每篇支持后补助科研经费0.8万元。

4.EI、ISTP和CSSCI收录论文每篇支持后补助科研经费0.3万元。

5.CSCD收录论文每篇支持后补助科研经费0.2万元。

四、组织实施1.本方案从2016年开始由科技处和人事处负责、相关单位协助共同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