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PPT课件(最全版)

合集下载

建筑力学-欢迎下载课件.ppt

建筑力学-欢迎下载课件.ppt

画物体受力图主要步骤为: ①选研究对象;②取分离体; ③画上主动力;④画出约束反力。
[例1]
精选
[例2] 画出下列各构件的受力图
说明:三力平衡必汇交 当三力平行时,在无限 远处汇交,它是一种特 殊情况。
精选
[例3] 尖点问题
精选
[例4] 画出下列各构件的受力图
精选
例题1-3
精选
例题1-4
精选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图,是解决力学 问题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画受力图的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取分离体;
2、真实地画出作用于研究对象上的全部主动力; 3、根据约束类型画约束反力; 4、受力图上要清楚表示每个力的作用位置、方位及
指向、名称。同一个力在不同的受力图上的表示 要完全一致。不要运用力系的等效变换或力的可 传性改变力的作用位置。
用光滑圆柱铰把结构物或构件与支 承底板连接,并将底板固定在支承 物上而构成的支座,称为固定铰支 座。
固定铰支座作用于被约束物体上的 约束反力应通过圆孔中心而方向不 定。
精选
固定铰支座
精选
六、可动铰支座 在固定铰支座的底座与固定物体间安装几个辊轴,就构成 可动铰支座。 可动铰支座的反力垂直于支承面,且过铰链中心。
1、确定研究对象取分离体; 2、真实地画出作用于研究对象上的全部主动力; 3、根据约束类型画约束反力;
4、受力图上要清楚表示每个力的作用位置、方位及指向、 名称。同一个力在不同的受力图上的表示要完全一致。不 要运用力系的等效变换或力的可传性改变力的作用位置。
5、受力图上只画研究对象精的选 简图和所受的全部外力。
建筑力学(一)
精选
前情提要
1.力的定义、力的效应及力的三要素; 2. 刚体 3. 平衡 4. 力系 5. 静力学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

建筑力学(完整版)ppt课件

建筑力学(完整版)ppt课件
精品课件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力 1.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由于力的作用 ,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同时还引起物 体产生变形。前者称为力的运动效应(或外效应) ;后者称为力的变形效应(或内效应)。 在本课程中,主要讨论力对物体的变形效应。
精品课件
2.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包括方位和指向) 和作用点,这三个因素称为力的三要素。 实际物体在相互作用时,力总是分布在 一定的面积或体积范围内,是分布力。如 果力作用的范围很小,可看成是作用在一 个点上,该点就是力的作用点,建筑上称 这种力为集中力。
作为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人员,也要求必须掌握建筑力学知识。知道 结构和构件的受力情况,什么位置是危险截面,各种力的传递途径以及 结构和构件在这些力的作用下会发生怎样的破坏等等,才能很好地理解 图纸设计的意图及要求,科学地组织施工,制定出合理的安全和质量保 证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将设计图纸变成实际建筑物,往往要搭设一 些临时设施和机具,确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如 对一些重要的梁板结构施工,为了保证梁板的形状、尺寸和位置的正确 性,对安装的模板及其支架系统必须要进行设计或验算;进行深基坑( 槽)开挖时,如采用土壁支撑的施工方法防止土壁坍落,对支撑特别是 大型支撑和特殊的支撑必须进行设计和计算,这些工作都是由施工技术 人员来完成的。因此,只有懂得力学知识才能很好地完成设计及施工任 务,避免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确保建筑施工正常进行。
精品课件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统称为构件的承载能力。其高低 与构件的材料性质、截面的几何形状及尺寸、受力性质、工 作条件及构造情况等因素有关。在结构设计中,如果把构件 截面设计得过小,构件会因刚度不足导致变形过大而影响正 常使用,或因强度不足而迅速破坏;如果构件截面设计得过 大,其能承受的荷载过分大于所受的荷载,则又会不经济, 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费。因此,结构和构件的安全性与经 济性是矛盾的。建筑力学的任务就在于力求合理地解决这种 矛盾。即:研究和分析作用在结构(或构件)上力与平衡的 关系,结构(或构件)的内力、应力、变形的计算方法以及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条件,为保证结构(或构件)既安 全可靠又经济合理提供计算理论依据。

建筑力学完整版全套ppt课件

建筑力学完整版全套ppt课件
2 、均匀 料性 的假 力 ,设 学 任 小块材 同料的力
3 、各 材项 料 同
沿不同 相 方 同 向 , 砖 的 如 素混凝土
本教性 材材 中料
工程实 全 际 是 中 各 材 的 向 钢筋混凝土
三在 、 产 一 弹
荷载 失撤 , , 这
失的 如) , 变 :
四、 超塑 过 载 一部 部分 分 体
杆件 现, 为 错
F F
三、扭转 一对 杆 相 件 反 的
杆件 发 的 生 相 对 邻
四、弯曲 对方 于相 杆 通 体轴的平面) 杆件曲 的线 轴线由
工各 程当 种 中
起本 主组 变 要 题( 98) 1 4 建筑力学的任 建究 筑 , 结 力 作度 用 。 , 下 证常 结 材 工 构
使设 靠 计 又 的 经 结构 足的 强 的 一、 坏张 的 求 是件 要发 在 求
结构都抽象为刚
2、强度问题
主要研 本 究 变 构 形 算 件 形 理论和方法。 要便结 , 构 应 满 保 满 足 问 决 结 题 如 识 解 问 决 结 题 如 4 、超静 算定结构 介法 绍 法 , 求 连求 续 是 解 梁
静定问 结题 构。 对强 5、稳定性问题 这里 件 只 下 研 直 在 2 5 问 上 情 题 面 所 定 研 构 性 究 理想变形体。
如:设 结备 构的 活荷 结 载 构 : 上
如: 的 风 材 、 料 雪
三、 可 按 分 其特点 构 是 上 加 各 显 载 点 荷载达最后 值后 衡 , 状 结 态 如:机 地 器 震 转 时 压 动 的 动荷载特点
由于 点荷 有 , 时间而变。
q
F1
F2
第二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和物体的 受力分析

建筑力学PPT

建筑力学PPT

固定端支座
15
1.4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1.4.1相关概念 1.将研究对象单独从周围约束中隔离出来,这种隔离出 来的研究对象称为隔离体。 2.确定研究对象,取出隔离体,在隔离体图上画出该物体 所受的所有主动力,再画上替代相应约束的约束反力, 这就是受力图。 3.确定研究对象,取出隔离体,分析受力并画受力图的过 程即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而且两 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着同一直线分别作用于 两个物体上。
二力平衡示意图
力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法则示意图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示意图
13
1.3 约束与约束反力
1.自由体与非自由体:在空间位移不受任何限制的物体 称为自由体,受到周围物体的阻碍、限制而不能作任 意运动的物体称为非自由体。
6
0.4 建筑力学的研究内容
建筑力学的内容是三大力学中最基本的应用最广泛的部分。 它将理论力学中的静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门课程的主 要内容贯通融合成为一体。建筑力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物 体的平衡条件;杆件或结构的内力问题;杆件或杆件结构在力作 用下不发生破坏的条件,即强度问题;杆件或杆件结构不发生 过大变形的条件,即刚度问题;细长压杆不发生突然屈曲而引 起结构倒塌的条件,即压杆稳定问题;结构的组成规则和合理 形式等问题。
8
第1章 静力学的基础知识
• 1.1 力的概念及性质 • 1.2 静力学公理 • 1.3 约束与约束反力 • 1.4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 1.5 结构计算简图
9
1.1 力的概念及性质
1.1.1 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记作N

《建筑力学》第1章ppt课件

《建筑力学》第1章ppt课件
❖ 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组力称为力系,假设两个力系使刚体 产生一样的运动形状,称这两个力系互为等效能系,用 一个简单力系等效地替代一个复杂力系的过程称为力系 的简化,假设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那么将这个力称 为该力系的合力,力系中的各力称为此合力的分力。
❖ 9.力系的平衡
❖ 平衡是指物体相对地面(惯性坐标系)坚持静止 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形状,它是机械运动的特 例。物体坚持平衡形状所应满足的条件称为平 衡条件,它是求解物体平衡问题的关键,是静 力学的中心,也是本书学习的重点。

(1-1)
❖也可采用三角形法那么确定合力,即二力依次 首尾相接,其三角形的封锁边即为该二力的合 力,如图1.2(b)所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那么 或三角形法那么是最简单的力系简化法那么, 同时此法那么也是力的分解法那么。
公理2:二力平衡原理
❖ 该当指出,三力平衡汇交定理的条件是必要条 件,不是充分条件。同时它也是确定力的作用 线的方法之一,即假设刚体在三个力的作用下 处于平衡,假设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 一点,那么第三力的作用点与该汇交点的连线 为第三个力的作用线,其指向再由二力平衡定 理来确定。
1.3.3. 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 在力学计算中,首先要分析物体遭到哪些力的 作用,每个力的作用位置如何,力的方向如何, 这个过程称为对物体进展受力分析,将所分析 的全部外力和约束反力用图形表示出来称为受 力图。
❖ 正确地对物体进展受力分析和画受力图是力学 计算的前提和关键,其步骤如下。
构造。厂房的横向是由柱子和屋架所组成的假 设干横向单元。沿厂房的纵向,由屋面板、吊 车梁等构件将各横向单元联络起来。由于各横 向单元沿厂房纵向有规律地陈列,且风、雪等 荷载沿纵向均匀分布,因此,可以经过纵向柱 距的中线,取出图1.16〔a〕中阴影线部分作 为一个计算单元〔图1.16〔b〕〕。将空间构 造简化为平面构造来计算。

《建筑力学》PPT课件(最全版)

《建筑力学》PPT课件(最全版)
为拉力。
§3–1约束与约束反力
A
§3–1约束与约束反力
光滑接触面约束
§3–1约束与约束反力
光滑支承接触对非自由体的约束力,作用在 接触处;方向沿接触处的公法线并指向受力
物体,故称为法向约束力,用FN表示。
§3–1约束与约束反力
光滑铰链约束 此类约束简称铰链或铰 径向轴承、圆柱铰链、固定铰链支座等 (1) 、径向轴承(向心轴承)
§2–1 力的概念
四、力系、合力与分力 力 系——作用于同一物体或物体系上的一群力。
等效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的两个力系。
平衡力系——能使物体维持平衡的力系。 合 力——在特殊情况下,能和一个力系等效
的一个力。
分 力——力系中各个力。
§2–2 静力学公理
公理一 (二力平衡公理) 要使刚体在两个力作用下维持平衡状态,
杆的受力图能否画为 图(d)所示?
若这样画,梁AB的受力 图又如何改动?
§3–2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例1-4
不计三铰拱桥的自重与摩擦,画 出左、右拱AC,CB的受力图与 系统整体受力图。
解: 右拱CB为二力构件,其受力 图如图(b)所示
§3–2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取左拱AC ,其受力图如图(c)
第三章
物体的受力分析 结构的计算简图
§3–1约束与约束反力 §3–2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3–3 结构的计算简图
§3–1约束与约束反力
自由体: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 非自由体:位移受到限制的物体。 约束:限制非自由体运动的其他物体 。 约束反力:约束对被约束体的反作用力 主动力:约束力以外的力。
解:画出简图 画出主动力
画出约束力
§3–2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建筑力学课件PPT

建筑力学课件PPT
建筑力学课件PPT
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介绍建筑力学的定义、原理和应用范围;探讨建筑物受力、受载和变形的基本理论。
静力学基本定理和力的平衡
解释静力学原理并讲解力的平衡与转动平衡的实际应用;通过实例展示平衡 力对建筑结构的重要性。
建筑结构的质量与稳定性分析
分析建筑结构的质量与稳定性,包括静力平衡,结构荷载和平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影响因 素;提供建筑结构设计的指导原则。
建筑物的静力计算及其应用
讲解建筑物静力计算的方法和步骤,探讨计算结果的应用和解读;提供静力 计算案例。
建筑结构的动力学性能
研究建筑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包括振动、响应和控制;讨论动力性能对建筑 结构的影响。
风、震、爆炸、温度等外力作 用下建筑结构的反应
讨论风荷载、地震、爆炸、温度等外力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和响应;介绍相应 的防护措施。
建筑结构的安全与可靠性评估方法
介绍建筑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可靠性理论和结构可靠性分析;提供评估应用的指导原则。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
讲解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包括抗震设计原则和地震动力学分析的应用;提供抗震设计案例。
建筑结构的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探讨建筑结构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介绍相关概念和设计方法;提倡环境友好的建筑结构设计。
各种载荷形式对建筑物的影响
讨论各种载荷形式,如风荷载、活荷载和地震荷载对建筑物的影响;介绍相 关设计规范和安全性要求。
建筑结构的应变、变形和破坏
探讨建筑结构在不同条件下的应变、变形和破坏行为,讲解破坏因素和评估 方法;提供结构设计的可行建议。
建筑结构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介绍建筑结构材料的特性和适用范围,讨论材料选择的考虑因素;探讨材料 与结构性能的关系。

建筑力学通用课件(完整版)

建筑力学通用课件(完整版)

近似解法
用近似的数学表达式来表示每个单元 的物理量,如位移、应力等。
平衡方程
根据物理平衡原理,建立每个单元的 平衡方程,通过求解这些方程得到每 个单元的近似解。
集成
将各个单元的近似解集成整个系统的 近似解。
有限元方法在建筑力学中的应用
结构分析
利用有限元方法可以对建筑结构进行静力、动力、稳定性等分析 ,预测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刚体平衡
刚体的定义
刚体是指在力的作用下,其形状和大小均不发生变化的物体。
刚体的平衡条件
对于刚体,如果它在某个方向上受到的力矩为零,那么这个刚体就处于平衡状 态。即∑M=0。
03
材料力学
应力与应变
应力
材料在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力,表示为σ,公式为σ=F/A,其中F为作用在材料上 的力,A为受力面积。
相对运动与绝对运动
介绍相对运动与绝对运动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在动力学中的重要应 用。
动能与势能
01
02
03
动能
描述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 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 速度平方成正比。
势能
描述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 的能量,如重力势能、弹 性势能等。
动能与势能的转换
介绍动能与势能之间的相 互转换,以及在动力学中 的重要应用。
建筑力学通用课件(完 整版)
xx年xx月xx日
• 引言 • 静力学基础 • 材料力学 • 结构力学 • 动力学基础 • 弹性力学 • 有限元方法
目录
01
引言
建筑力学的重要性
确保结构安全
优化设计方案
建筑力学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的重要基 础,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计算,可以避 免结构失效和倒塌。
建筑力学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 结构的性能和限制,从而优化设计方 案,提高建筑的功能性和经济性。

建筑力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建筑力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
22
2.光滑接触面约束
物体之间光滑接触,只限制物体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方向并指向 物体的运动。光滑接触面约束的反力为压力,通过接触点,方向沿 着接触面的公法线指向被约束物体,通常用FN表示,如图1-11所示。
(a)
(b)
图1-11 光滑接触面约束
.
(c)
23
.
24
.
25
FAX
FA
FAY
.
26
.
图1-2. 0
42
【例1-5】梁AD和DG用铰链D连接,用固定铰支座A,可动铰 支座C、G与大地相连,如图1-21(a)所示,试画出梁AD、DG
及整梁AG的受力图。
图1-21
.
43
【解】 (1)取DG为研究对象,画出脱离体图。DG上受主动力F2,D
处为圆柱铰链约束,其约束反力可用分力FDx、FDy表示,指 向假设;G处为可动铰支座,其约束反力FG垂直于支承面, 指向假设向上,如图1-21(b)所示。
受力图绘制步骤为: ü(1)明确研究对象,取脱离体。研究对象(脱离 体) 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由若干个物体组成 的物体系统,这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ü(2)画出作用在研究对象上的全部主动力。 ü(3)画出相应的约束反力。 ü(4)检查。
.
38
【例1-1】
.
39
【例1-2】简支梁AB,跨中受到集中力的作用不计梁自重,如图118(a)所示,试画出梁的受力图。 【解】(1)取AB梁为研究对象,解除约束,画脱离体简图;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力的三角形法则
.
19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一刚体受共面不平行的三力作用而平衡时,此三力的作
用线必汇交于一点。

建筑力学优秀课件(完整版) - 副本PPT共123页

建筑力学优秀课件(完整版) - 副本PPT共123页
建筑力学优秀课件(完整版) 副本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Thank you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建筑力学课件(完整版)

建筑力学课件(完整版)

结构力学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指导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结构力学在建筑维护中的作用:通过对建筑结构的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结构问题,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结构力学在建筑改造中的作用:通过对建筑结构的分析和评估,为建筑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确保改造后的建筑安全和稳定。
* 建筑结构的失稳原因和类型* 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计算方法* 提高建筑结构稳定性的措施
06
结构力学基础
结构力学基本原理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
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结构力学在建筑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结构力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
结构力学在建筑中的应用
Hale Waihona Puke 结构力学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抗震能力。
流体力学案例分析
案例一:桥梁结构中的流体作用
案例二:高层建筑中的风力影响
案例三:地下水对建筑稳定性的影响
案例四:水利工程中的流体动力学应用
汇报人:
感谢观看
力学在建筑中的应用:结构分析、抗震设计等
力学基本概念的重要性: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力学发展历程
古代力学:古代人们对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探索和实践,如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发明和应用。
近代力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代力学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多个分支。
现代力学:现代力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更加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更加广泛的应用领域,如航空航天、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
材料力学案例分析
案例四:建筑结构的疲劳损伤和寿命预测 * 建筑结构的疲劳损伤类型和原因 * 建筑结构的寿命预测方法和应用 * 提高建筑结构寿命的措施和建议

建筑力学PPT课件

建筑力学PPT课件
绪论
石拱桥








第1页/共72页
爪 辈 寄 酒 澜 耐


绪论
结斗 构拱








第2页/共72页
谚 凛 椰 气 夷 祥


廊桥





蹿


第3页/共72页
叙 衔 耗 宇 挖 认


框架电梯公寓








第4页/共72页
滓 桑 路 像 醉 脱

亿
绪论
埃菲尔铁塔 高320.7米
力的三要素表明力是一矢量。它可用一有向线段来表示, 如图1.1所示。线段的长度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 方位角和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 的作用点。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的直线,称为力 的作用线。本书中用黑斜体字母表示矢量,如力表示力矢量; 而用普通字母表示这个矢量的大小。
F1 20N F2 40N F3 50N,各力方向如图所示。
【解】 可得出各力的合力在x、y轴上的投影为
FRx
Fx F1 cos 90 F2 cos 0 F3
3 32 42

0 40kN + 50kN 3 10kN

5
FRy
4
Fy F1 sin 90 F2 sin 0 F3
应当指出,既然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力就不能 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必须搞清哪个是施 力体,哪个是受力体。 实践证明,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以下三个要素:

建筑力学与结构最齐全PPT课件

建筑力学与结构最齐全PPT课件
•力系的简化或合成:求与复杂力系相等效的简单力系的过 程。
第6页/共96页
1 建筑力学预备知识
平衡 •平衡:物体相对于地球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房屋、 桥梁、大坝等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平衡状态。 •平衡力系:使物体保持平衡的力系。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时,组成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条件:物体在任何力系作用下并不是都处于平衡状 态,只有当力系满足一定条件时,物体才能平 衡,这个条件称为平衡条件。
•二力杆(二力构件):仅受二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的杆件或构件。 •二力构件的受力特点:两力必沿作用点的连线,共同指向或
共同背离。
C F
FC C
二力杆
A
B
B FB
第11页/共96页
1 建筑力学预备知识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作用于刚体的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意个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 的作用效应。
推论:力的可传性原理
固定端支座
如果物体与支座固定在一起,使物体既不能沿任何方向移动,也不能转 动,这类约束称为固定端支座或固定支座。
限制物体在任何方 向的移动和转动
约束力:限制物体移动的约束力 FAX、FAy,限制转动的约束力偶 mA
A
B
mA
FAx
A
B
固定端支座
FAy
第31页/共96页
固定端支座
1 建筑力学预备知识
A
1.1 力的概念

•力的概念: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
•力的作用效应
外效应(使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变化)
内效应(使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发生改变,即产生变 形)
•刚体: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变形的物体。实际上任何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 要产生变形(称为变形体),但是在工程实际中构件的变形通常都非常微小, 因此,在研究物体的平衡问题,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物体抽象为刚体。

建筑力学课件(整本)完整版

建筑力学课件(整本)完整版
实验方法
建筑结构抗震实验通常采用振动台模拟地震振动,同时也可以采用地震模拟振动台进行测 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结构力学
结构的静力分析
静力分析的定义
静力分析是研究结构在静力荷载 作用下的响应,包括位移、应变
和应力等。
静力分析的方法
静力分析的方法包括有限元法、有 限差分法和边界元法等,这些方法 可以根据不同的结构和荷载条件进 行选择。
静力分析的步骤
静力分析的步骤包括建立模型、施 加荷载、求解和结果分析等,其中 建立模型和求解是关键步骤。
建筑力学课件(整本)完整版
目录
• 建筑力学基础 • 材料力学 • 结构力学 • 建筑力学应用 • 建筑力学实验
01
建筑力学基础
力的基本概念
01
总结词
理解力的本质
02
详细描述
介绍力的定义、性质和单位, 以及力的分类和表示方法。
03
总结词
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04
详细描述
解释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 态和形状,以及力的传递和分
详细描述
弯曲和扭转是材料在受到力作用时常见的两种变形方式。弯曲是指材料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 而扭转则是指材料在力的作用下发生旋转运动。了解这两种变形方式对于理解和分析材料的受力行为 以及设计结构至关重要。
材料的弯曲与扭转
总结词
掌握弯曲和扭转的应力计算方法。
VS
详细描述
在弯曲和扭转中,应力的计算方法有所不 同。在弯曲中,应力的计算需要考虑弯矩 和剪切力的影响,而在扭转中,应力的计 算需要考虑扭矩和剪切力的影响。掌握这 些计算方法对于评估材料的承载能力和稳 定性至关重要。
结构的动力学

《建筑力学》课件

《建筑力学》课件
结构体系
阐述不同结构体系的特点,如框 架、剪力墙、筒体等,以及它们 对建筑性能的影响。
静力分析方法
01
02
03
平衡方程
介绍平衡方程的基本原理 ,以及如何通过平衡方程 求解结构的内力和位移。
弯矩和剪力
详细解释弯矩和剪力的概 念,以及它们对结构性能 的影响。
静力分析的步骤
阐述静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包括建立模型、施加荷 载、求解内力和位移等。
动力分析方法
振动基本理论
介绍振动的基本概念,包括频率、振幅、相位 等。
动力分析方程
阐述动力分析方程的建立过程,以及如何求解 该方程。
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
讨论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响应,包括位移、加速度、速度等。
05
建筑结构中的力学问题
梁与板的弯曲
总结词
梁与板的弯曲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力学 问题,涉及到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知 识。
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与老 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
关注学科前沿动态,了解 最新的建筑力学研究成果 和技术进展。
02
建筑力学基础知识
力的基本概念
总结词
力的定义、性质和单位
详细描述
介绍力的定义,说明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解释力的性质和单位,如牛 顿(N)等。
力的合成与分解
总结词
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及平衡条件
06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地震的基本知识
地震定义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岩层在地壳运动 过程中发生断裂或错动而释放出能量 ,造成地表振动和破坏的自然现象。
地震分类
地震波
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两大类,体波 包括纵波和横波,面波主要为瑞雷波 。
根据成因不同,地震可分为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等。

建筑力学课件(完整版)

建筑力学课件(完整版)

建筑力学课件(完整版)课程介绍建筑力学是一门应用力学的基础课程,主要研究房屋、桥梁、塔楼等建筑物的荷载、应力、变形及稳定性问题。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和力学性能,掌握建筑物荷载和结构设计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课程大纲第一章概述1.1 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目标1.2 建筑结构的分类及特点第二章荷载2.1 建筑物承受荷载的基本概念2.2 建筑物承受荷载的分类及计算方法第三章静力学基础3.1 牛顿力学的基础概念3.2 刚体静力学3.3 平面结构的静力平衡第四章杆件系统4.1 杆件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假设4.2 杆件系统的内力求解及图形表示4.3 杆件系统的内力计算方法第五章梁系统5.1 梁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假设5.2 梁系统的剪力和弯矩图5.3 梁系统的内力计算方法第六章桁架系统6.1 桁架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假设6.2 桁架系统的内力计算方法第七章刚架系统7.1 刚架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假设7.2 刚架系统的内力计算方法第八章稳定性8.1 建筑物稳定性的基本概念8.2 稳定性计算方法和判断依据第九章钢结构9.1 钢结构的基本特征及构造9.2 钢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第十章混凝土结构10.1 混凝土的组成和性质10.2 混凝土构造的构造类型10.3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参考书目1.赵占勇. 建筑力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2.胡斌, 刘平申. 建筑结构力学与设计[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学习方法该课程的学习重点在于理解概念,掌握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

学生可以通过听课、做题、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建议学生反复练习和思考,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技术的基础,它不仅涉及到房屋建筑、桥梁建筑等常见建筑,也与城市规划、环境工程等其他领域的工程技术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建筑的结构与力学性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未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力的概念
1、平衡——平衡是物体机械运动的特殊形式,是 指物体相对地球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2、刚体——在外界的任何作用下形状和大小都始 终保持不变的物体。或者在力的作用下, 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
刚体是一种理想化的力学模型。
一个物体能否视为刚体,不仅取决于变 形的大小,而且和问题本身的要求有关。
F
=
= B
F1
F F2
B
F1
A
A
A
§2–2 静力学公理
公理三 (力平行四边形公理)
作用于物体上任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为作用
于同一点的一个力,即合力。合力的矢由原两
力的矢为邻边而作出的力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矢
来表示。

R
即,合力为原两力的矢量和。
矢量表达式:R= F1+F2
A
F1
§2–2 静力学公理
推论 (三力汇交定理)
力是物质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机械运动状态的变化是由这种相互作 用引起的。静止和运动状态不变,都意味着各作用力在某种意义上的平 衡。力学,可以说是力和(机械)运动的科学。
第二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
§2–1 力的概念 §2–2 静力学公理 §2–3 力矩与力偶 §2–4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2–5 力的平移定理
§2-3 力矩与力偶
五、力矩的性质: 1、力沿作用线移动时,对某点的矩不变 2、力作用过矩心时,此力对矩心之矩等于零 3、力矩的值与矩心位置有关,同一力对不同 的矩心,其力矩不同。
§2-3 力矩与力偶
4、力矩的解析表达式
y B
A
y
Ox
x
力对某点的矩等于该力沿坐标轴的分力对 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2-3 力矩与力偶
§2-3 力矩与力偶
一、力矩的定义——力F 的大小乘以该力作用线到某点O 间距离d,并加上适当正负号,称为力F 对O 点的矩。
简称力矩。
B
O dF
A
二、力矩的表达式: MO F Fd
三、力矩的正负号规定:当有逆时针转动的趋向时,
力F 对O 点的矩取正值。
四、力矩的单位:与力偶矩单位相同,为 N.m。
§2–1 力的概念
四、力系、合力与分力 力 系——作用于同一物体或物体系上的一群力。
等效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的两个力系。
平衡力系——能使物体维持平衡的力系。 合 力——在特殊情况下,能和一个力系等效
的一个力。
分 力——力系中各个力。
§2–2 静力学公理
公理一 (二力平衡公理) 要使刚体在两个力作用下维持平衡状态,
当刚体在三个力作用下平衡时,设其中两力的 作用线相交于某点,则第三力的作用线必定也通过 这个点。
证明:
F1 A1 A A2
A3
F2
=
R1 F1
A
F2
A3
F3
F3
§2–2 静力学公理
公理四 (作用和反作用公理) 任何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大小相
等,作用线相同,但指向相反,并同时分别作用于 这两个物体上。
机械运动是物质运动最基本的形式。物质运动的其他形式还有热运 动、电磁运动、原子及其内部的运动和化学运动等。机械运动常与其他 运动形式共同存在。只是研究力学问题时突出地考虑机械运动这种形式 罢了;如果其他运动形式对机械运动有较大影响,或者需要考虑它们之 间的相互作用,便会在力学同其他学科之间形成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
§2-3 力矩与力偶
工程实例
§2-3 力矩与力偶
2、力偶臂——力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
之间的距离。
d
3、力偶矩——力偶中任何一个力的大
F2
小与力偶臂d 的乘积,加上
F1
适当的正负号。
力偶矩正负规定:
若力偶有使物体逆时针旋转的趋势,力偶矩 取正号;反之,取负号。
量纲:力×长度,牛顿•米(N•m).
§2-3 力矩与力偶
六、 力偶和力偶矩
1、力偶——大小相等的二反向平行力。
d
⑴、作用效果:只引起物体的转动。 F2
F1
⑵、力和力偶是静力学的二基本要素。
力偶特性一:力偶在任何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 零。力偶对物体只产生转动效应,不产生移动 效应。 力偶特性二:
力偶无合力,即力偶不能与一个力等效,也不能 与一个力平衡,力偶只能与另一力偶平衡。
《建筑力学》PPT课件
(最全版)
序言
力学(mechanics) 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自然界物质有 多种层次,从宇观的宇宙体系,宏观的天体和常规物体,细观的颗粒、 纤维、晶体,到微观的分子、原子、基本粒子。
通常理解的力学以研究天然的或人工的宏观对象为主。但由于学科 的互相渗透,有时也涉及宇观或细观甚至微观各层次中的对象以及有关 的规律。机械运动亦即力学运动,是物质在时间、空间中的位置变化, 包括移动、转动、流动、变形、振动、波动、扩散等,而平衡或静止则 是其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3、力——力是物体相互间的机械作用,其作用 结果使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1 力的概念
外效应—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应
力的效应
内效应—引起物体变形的效应
力的三要素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确定力的必要因素
力的表示法 ——力是一矢量,用数学上的矢量 记号来表示,如图。
F
力的单位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 (N) 1N= 1公斤•米/秒2 (kg •m/s2 )。
必须也只须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 同一直线作用。
公理二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可以在作用于刚体的任何一个力系上加上
或去掉几个互成平衡的力,而不改变原力系对 刚体的作用。
§2–2 静力学公理
推论 (力在刚体上的可传性)
作用于刚体的力,其作用点可以沿作用线 在该刚体内前后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它对该刚 体的作用
八、力偶的等效条件 同一平面上力偶的等效条件 作用在刚体内同一平面上的两个力偶相互等效的充 要条件是二者的力偶矩大小值相等,转向相同。
因此,以后可用力偶的转向箭头来代替力偶。
F
F
=
d
d
§2-3 力矩与力偶
推论1 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它对刚 体的效应。
推论2 只要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的转向不变,可同 时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短, 而不改变力偶对刚体的作用。
九、力偶系、平面力偶系 1定义: 2平面力偶系可合成一个合力偶,其合力偶矩等于各分力
偶矩之和。
§2-3 力矩与力偶
十、力对点的矩与力偶矩的区别:
相同处:力矩的量纲与力偶矩的相同。
不同处:力对点的矩可随矩心的位置改变而改 变,但一个力偶的矩是常量。
联 系:力偶中的两个力对任一点的之和是常 量,等于力偶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