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之艺术手法、语言特色
小说阅读:鉴赏艺术技巧之语言技巧教案完美版
![小说阅读:鉴赏艺术技巧之语言技巧教案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a34b6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4.png)
小说阅读:鉴赏艺术技巧之语言技巧教案完美版第一章:小说语言技巧概览1.1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语言的基本特征及艺术价值。
掌握小说中常见的语言技巧及其表达效果。
1.2 教学内容:小说的语言特点:个性化、生动形象、情感色彩、风格独特。
语言技巧的分类:描写、对话、叙述、修辞。
1.3 教学活动:分析经典小说段落,引导学生感受小说语言的魅力。
小组讨论,分享对不同小说语言风格的看法。
第二章:小说的描写技巧2.1 教学目标:掌握小说描写的不同手法及其作用。
学会分析描写如何塑造人物、渲染氛围、推进情节。
2.2 教学内容: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外貌、心理、动作、环境。
描写的作用:刻画人物性格、营造氛围、推动故事发展。
2.3 教学活动:观看小说片段的视频解读,理解描写手法的运用。
学生示例分析,练习解读描写技巧。
第三章:小说的对话技巧3.1 教学目标:了解对话在小说中的功能。
学会分析对话如何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3.2 教学内容:对话的形式:独白、对话、群像对话。
对话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揭示心理、推进情节。
3.3 教学活动:挑选小说中的对话片段,分析其表现力。
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对话技巧。
第四章:小说的叙述技巧4.1 教学目标:掌握小说叙述的不同视角及其特点。
学会分析叙述技巧如何影响故事表达效果。
4.2 教学内容: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全知视角。
叙述技巧的作用:增强真实感、塑造悬念、多元视角。
4.3 教学活动:对比分析不同叙述视角的小说片段。
讨论叙述技巧如何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第五章:小说的修辞技巧5.1 教学目标:认识小说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学会运用修辞技巧丰富小说语言。
5.2 教学内容:比喻、拟人、夸张、反讽等修辞手法。
修辞的作用:增强表现力、深化主题、美化语言。
5.3 教学活动:搜集修辞手法的实例,分析其在小说中的效果。
创意写作练习,运用修辞技巧创作短篇故事。
第六章:综合分析小说语言技巧6.1 教学目标:能够综合运用所学描写、对话、叙述、修辞技巧分析小说。
小说阅读之语言风格
![小说阅读之语言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1ba2a22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4.png)
小说阅读之语言风格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风格是作者用来表达情感、展现故事情节以及传递思想的重要手段。
不同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这是他们个人的写作风格与艺术风格的体现。
本文将介绍小说阅读中常见的几种语言风格,并探讨它们的特点。
1. 描写性语言风格描写性语言风格是指作者通过生动的文字描绘来展现人物形象、环境背景和情感氛围。
这种语言风格常常运用丰富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细腻思考和独特观察。
例如,一些文学名著中经典的描写性语言风格包括《红楼梦》中的精细描绘,以及《傲慢与偏见》中的生动场景描绘。
2. 叙事性语言风格叙事性语言风格是指作者通过叙述的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
这种语言风格通常使用简洁明快的语言,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行动。
例如,很多探险小说、悬疑小说和科幻小说都使用了叙事性语言风格,让读者沉浸在故事的紧张和悬念中。
3. 对话性语言风格对话性语言风格是指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这种语言风格常常使用口语化和真实感的对话,以增加故事的可读性和人物的形象塑造。
例如,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和青春文学作品常常运用对话性语言风格,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沟通方式。
4. 诗意语言风格诗意语言风格是指通过运用押韵和韵律等修辞手法来展现文学作品的美感和意境。
这种语言风格常常使用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的句子,以营造一种诗意的阅读体验。
例如,一些诗歌和抒情小说往往运用了诗意语言风格,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总之,不同的语言风格在小说阅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仔细观察并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分析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分析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8b0ca65d011ca300a6c39071.png)
• 2.人物描写技巧 • 人物描写如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白描以及间接描写等,详细内容参见“学案四”。 • 3.环境描写技巧 • 环境描写技巧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的技巧,详细内容 参见“学案三”
• 4.叙事方式技巧 • (1)叙述人称 • ①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 实生动之感。 • ②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 ③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 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 (2)叙述角度 • 如从表达效果切入,则须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表达者的“表 达视角”考虑,分析其表达作用;二是从阅读者方面考虑,看作者 这样写能对读者的阅读产生怎样的积极效果。
• 可是,第二天,又是一般的微风,细雨。太阳还没有出来,他就把 我叫起了。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异样的表情来,好像昨夜间的 事情,全都忘记了。 • 我目不转睛的瞧着他。 • “有什么好瞧呢?小伙子!过了湖,你还要赶你的路程呀!” • 离开渡口,因为是走顺风,他就搭上橹,扯起破碎风篷来。他独自 坐在船舱上,毫无表情地捋着雪白的胡子,任情地高声朗唱着:
• “他们呢?” • “他们?那一年,北佬来,你知道了吗?北佬打了败仗,从我们这 里过,我的桂儿给北佬兵拉着,要他做伕子。桂儿,他不肯,脸上 一拳!我,我不肯,脸上一拳!……小伙子,你做过这些个丧天良 的事情吗?…… • “小伙子!你看,我等了一年,我又等了两年,三年……我的儿媳 妇改嫁给卖肉的朱胡子了,我的孙子长大了。可是,我看不见我的 桂儿,我的孙子他们不肯给我……他们说:‘等你有了钱,我们一 定将孙子给你送回来。’可是,小伙子,我得有钱呀! • “结冰,落雪,我得过湖;刮风,落雨,我得过湖…… • “年成荒,捐重,湖里的匪多,过湖的人少,但是,我得找钱……
2020高考小说阅读专题之艺术技巧(手法)类
![2020高考小说阅读专题之艺术技巧(手法)类](https://img.taocdn.com/s3/m/46fe43aa0975f46527d3e1b7.png)
暗线:就是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由事件间接呈现出来的
线索。暗线能够在更广更深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
矛盾或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矛盾
和主题更加突出。
【《新坐标》26页精准提升4】
(2019•全国卷Ⅰ)阅读《理水(节选)》(文本见本专题“精准提升1”“真题自测诊
断”),完成后面的问题。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 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 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分)
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照应
又叫呼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 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 伏笔 示或暗示。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
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手法
概念分析及作用阐释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 对比 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
类别
释义
特点
顺叙
按照时间(空间)的先后顺序 来写。
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 清晰。
不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而
倒叙
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 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
顺序叙述下去。
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
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 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
主线而插入另外一些与中心 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
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随员们就分坐在 他的左右。 ⑦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⑧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查的怎么样?”
鉴赏小说语言特色、分析文本特征++课件-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鉴赏小说语言特色、分析文本特征++课件-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4bf1a7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d.png)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多用象征、设问、比喻
第5讲 鉴赏小说语言特色,分析文本特征
1
2
一、语言特色鉴赏题 二、文本特征分析题
3 专项对点练
质朴 质朴与 (平实)
华丽 华丽 (典雅)
语言→通俗化、口语化 少用修辞,少用描绘性语言 多用描绘性语言→讲究节奏韵律 修辞手法→多用引用、排比、对偶、用典等
3 专项对点练
第5讲 鉴赏小说语言特色,分析文本特征
☞规范答题思路
1
2
一、语言特色鉴赏题 二、文本特征分析题
3 专项对点练
[例2] (2020·浙江卷)《雪》
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4分)
穿过小城,一片暮霭中,波塔波夫终于走到了房子跟前。小心 翼翼地打开小门,可是小门还是咯吱地响了一声。花园仿佛抖动了 一下。树枝上有雪花簌簌飘落,沙沙作响。他环视四周。雪地里, 一条已打扫干净的小径通向旧亭子,他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亭子里, 把手放在年代已久的栏杆上。远方,森林的尽头,天空雾蒙蒙一片, 呈现出粉红色的霞光,大概是月亮在云层后面慢慢升起的缘故。
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 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有声电影》)
第5讲 鉴赏小说语言特色,分析文本特征
☞规范答题思路
1
2
一、语言特色鉴赏题 二、文本特征分析题
3 专项对点练
[例1] (2021·浙江卷)《麦子》 1.赏析文中画线部分比喻、象征手法的艺术效果。(4分)
第5讲 鉴赏小说语言特色,分析文本特征
1
2
一、语言特色鉴赏题 二、文本特征分析题
3 专项对点练
☞落实关键能力
鉴赏语言特色“3 角度”
根据句子(段)内容,判断其特色和运用了什么技巧。作答时可以
小说阅读艺术手法
![小说阅读艺术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e0988f2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4.png)
❖ (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
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 试题答案: ❖ 11.(25分)
(1)(5分)答D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 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6分) ①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②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 止她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③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思念儿子,真诚待 “我”。 (3)(6分) ①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②主 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真实;③电话交流的限制性 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4)(8分) 观点一:合适。 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对比鲜明,强化了艺术张力;②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根源,是 小说构思的基础;③小说写的虽是爱情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 观点二:不合适 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②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源自战争中的爱情,而不是战争;③小说情节设置以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战争只是引起情节 变化的背景。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 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 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 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 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 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 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为了能让您有更直观的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设置了 文本的最大限度,当您输入的文字到这里时,已濒临页面容纳内容的上限,若还有更多内容,请酌情缩小字号,但我们不 建议您的文本字号小于14磅,请您务必注意。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 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 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 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 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 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 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为了能让您有更直观 的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设置了文本的最大限度,当您输入的文字到这里时,已濒临页面容纳内容的上限, 若还有更多内容,请酌情缩小字号,但我们不建议您的文本字号小于14磅,请您务必注意。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现代文阅读之小说的艺术特色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现代文阅读之小说的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b5ea77c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b.png)
必备知识1.表达方式角度看各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补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等。
2.表现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虚实相生等手法。
3.修辞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结合小说原文中的具体语句来分析语言运用的准确、简练、生动,揭示表达的情感态度和艺术效果。
4.结构安排角度看是否有以下几种情况:开头结尾各有特色(首尾照应);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等。
5.选材剪裁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处理是否合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6.语言运用角度看作者的语言风格,看作者在段落安排、句式选用、词语运用等方面的特点,看作品中人物语言的个性特征。
人物语言个性化、寓意深刻、批评锋芒含蓄而尖锐、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富有方言色彩等附:结构安排(材料安排+布局谋篇)材料安排——材料组织的方式。
①从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③以物件、观察点)为中心;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组织材料。
⑥从表现手法方面来考虑,如抑扬、虚实、对比等。
布局谋篇——铺垫、伏笔、过渡、照应、详略、衔接、主次、线索等【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一)记叙1、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注意】人称灵活变换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维不受阻碍。
叙述视角(作者的叙述视角;人物的叙述视角):全知视角、有限视角2、叙述方式顺叙:①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文章气势贯通;②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倒叙:增强文章感染力:①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②强调内容,表达情感,深化主旨;增强文章生动性:③富于变化,避免平淡。
文学类阅读小说阅读之语言特色
![文学类阅读小说阅读之语言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3808e72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f.png)
(3)下面这段文字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月光象流水一样,在夜空中流着,洗出了一树一树的
小白钱,洗出了一坡一坡蓝色雾气,洗出了一墨一墨的虫鸣, 洗出了一萤一萤的鬼火,洗出了一缕一缕的带草腥味的风, 也洗出了夜的温馨和柔媚。
作者(文本)的语言特色 【答案层次】
①概括特点; ②举例分析; ③指出效果。
(1) 本篇小说语言很有表现力,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鸟儿啁
啾,晚有山雾缭绕。
答:运用短句,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协调,描写了小山村清 新宁静的桃源式的环境,交代了故事背景。
(2)下面这段文字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他却不要(看医生用瓦片排队),挤到前面,先是掏
作者(文本)的语言特色பைடு நூலகம்【方法指导】
3、从词语使用的角度:例如动词的作用,形容词的作用,叠词的作用等。 4、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 5、地域色彩:地方方言…… 6、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心理感受等 7.整体的语言风格:平实、质朴、通俗、清新、华丽、清丽、幽默、辛 辣、冷峻、热烈、自然、晓畅、典雅、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 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
——老舍《骆驼祥子》
分析:这是一段对刘四爷性格介绍的文字,分析之后,我们就会发现特色主要体 现在句式、手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从句式角度看,这一语段多用短句;从手法使用 的角度看,“一脚蹬在天堂”和“一脚登在地狱”构成对比;从语言风格的角度看, “土混混”“耍骨头”等都是口语。所以在鉴赏这段文字的时候,我们应紧扣句式、 手法和语言风格的角度答题。
小说艺术手法
![小说艺术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f6a924a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7f.png)
布局谋篇。 ①悬念。
是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 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 一种积极手段。通俗地说,它是指在 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 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 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悬念的主 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关注、引人入胜。
.
②抑扬。
指写作时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
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人性的真善美超
越战胜了假丑恶,反映出人类对和平美好幸福美 满生活的向往。
.
小说的常用结局及效果:
4.戛然而止结局。 留下了“空白”(广阔的想象 空间)给读者想象,为读者进 行艺术再创造留下了空间。
.
语言鉴赏
❖1.从语言的个性化角度赏析。
凝练、自然质朴等。
.
分析小说的语言设题方式: (1)某些语句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 么?请简要分析。 (2)试分析某一词语或句子的语言 表达艺术。 (3)某一语句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 理。 (4)小说中画线句子的含意是什么?
.
答题思路 ①整体的语言风格。 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 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 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 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 ②句式的选择。 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 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 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
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
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
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
读性。
③照应。
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
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
紧凑。
.
④伏笔。 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 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伏笔用得 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 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⑤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 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 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 出主题。
小说阅读:鉴赏艺术技巧之语言技巧教案完美版
![小说阅读:鉴赏艺术技巧之语言技巧教案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a58f413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5.png)
教案:“小说阅读:鉴赏艺术技巧之语言技巧”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说语言的特点和作用。
培养学生对小说语言技巧的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小说语言的定义和特点。
小说语言的作用。
1.3 教学步骤:1.3.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阅读经验。
1.3.2 讲解小说语言的特点:简练、生动、形象、情感丰富等。
1.3.3 分析小说语言的作用:表达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营造氛围等。
1.3.4 学生阅读一篇短篇小说,注意其中的语言表达。
1.3.5 学生分享对小说语言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章:描绘性语言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描绘性语言在小说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鉴赏描绘性语言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描绘性语言的定义和作用。
描绘性语言的类型和表达方式。
2.3 教学步骤:2.3.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描绘性语言的话题。
2.3.2 讲解描绘性语言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人物、场景、氛围等。
2.3.3 介绍描绘性语言的类型: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
2.3.4 示例分析一篇短篇小说中的描绘性语言,讲解其表达方式。
2.3.5 学生练习分析自己阅读的小说中的描绘性语言,并与同学分享。
第三章:对话语言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对话语言在小说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鉴赏对话语言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对话语言的定义和作用。
对话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3.3 教学步骤:3.3.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对话语言的话题。
3.3.2 讲解对话语言的定义和作用: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展现性格、情感、关系等。
3.3.3 分析对话语言的特点:个性化、情感化、生动等。
3.3.4 示例分析一篇短篇小说中的对话语言,讲解其表达方式。
3.3.5 学生练习分析自己阅读的小说中的对话语言,并与同学分享。
第四章:修辞手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在小说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鉴赏修辞手法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赏析角度
![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赏析角度](https://img.taocdn.com/s3/m/022f7a5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6.png)
一小说的表达技巧【模式】指(指明所用技巧)+析(结合文句分析如何运用)+点(点明表达效果)。
1.叙事视角(即人称)(1)第一人称:①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抒胸臆,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②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读起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真实自然,但表现受限)(2)第二人称:①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②抒情自由灵活,便于感情交流,容易感染读者。
(亲切抒情)(3)第三人称:①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②更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更灵活自由地反映现实。
(客观灵活、但缺乏亲切)2、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①全知视角:更有利于全方位地表现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各种复杂关系。
第三人称大多是全知视角。
②有限视角:第一人称视角;第三人称中的傻子视角、儿童视角和成人受限视角(没有写人物心理等)。
比如:《尘埃落定》《爸爸爸》(傻子视角),《红高粱》《呼兰河传》(儿童视角),2017全国1《天嚣》(成人受限视角)3.故事情节的叙述方式(1)顺序:事件由头到尾依次叙述,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条理清晰。
(2)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可避免叙述的平铺直叙和结构的单调,使叙述行文曲折有致。
(3)插叙:①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②丰富小说内容,使内容更充实。
③衬托中心人物,丰富情节,④深化文章……的主题。
(4)补叙:补充交代……,使内容更充实,结构更完整;丰富了文章内容。
插叙与补叙的区别在于: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插叙有情节;补叙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性的话。
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
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二小说的语言赏析1.从词语使用及其效果、句式选用及其效果、修辞使用及其效果、整体语言风格四个方面分析语言。
小说语言特色
![小说语言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fe3db595a32d7375a41780ba.png)
答题模式: 找角度——扣内容——析效果——剖感情
《车站上空的鹰》
①多用长句,写出了雕、狼双方的即时反应,表现了 当时气氛的紧张,争斗场面的激烈;
②多处使用拟声词、叠音词,有形有声,形象生动, 具有场面感;
月光象流水一样,在夜空中流着,洗出了 一树一树的小白钱,洗出了一坡一坡蓝色雾 气,洗出了一墨一墨的虫鸣,洗出了一萤一 萤的鬼火,洗出了一缕一缕的带草腥味的风, 也洗出了夜的温馨和柔媚。
(李佩甫《羊的门》)
问答答地:写::1出赏)月该析段光本综笼语罩合段运下的用的夜语比喻的言、温特拟馨点物和、柔排媚比。,生动形象
效果:使整段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
整句指整齐匀称、句子结构相类似的句式,往往构成对偶、 排比的修辞格; 散句指字数多少不等,参差错落的句式.
效果:整句与散句结合,更有句式富于变化,生动活泼的效果,句 式整齐中间见变化,语气气促中有舒缓,整散相间,使文章语势 激荡而又意味绵长
3、从词语使用的角度:例如动词的作用,形容 词的作用,副词的作用,数词的作用,叠词 的作用等等
③运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把鹰雕和狼的搏斗过程写得 惊心动魄,极具艺术感染力叫:“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火 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背后打了个霹雳”“站台上送客 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 运用夸张手法极力写出了马裤先生在所谓“文质彬彬”外 表包裹下的一个在公共场所肆无忌惮,自私自利,毫无社 会公德意识的小市民的丑恶形象。
2 机智俏皮 活泼风趣。
茶房一系列的“眉毛”描写,“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 快”、“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直怕茶房的眉毛脱 净”。在马裤先生的“狂轰乱炸”下,茶房苦不堪言,痛 苦万状。
浅析池莉小说中的语言艺术特征
![浅析池莉小说中的语言艺术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105ca0b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9.png)
浅析池莉小说中的语言艺术特征【摘要】池莉小说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特征而备受读者喜爱。
其作品情感真挚细腻,描写细致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立体,叙事节奏抑扬顿挫,语言简洁明了。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池莉小说的一种独特魅力。
通过对情感的真实表达和细腻描写,池莉小说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深入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和冲突。
生动的描写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增加了阅读的乐趣。
叙事节奏的抑扬顿挫和简洁明了的语言使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让读者无法自拔。
池莉小说运用了丰富的语言艺术手法,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使读者沉浸难以忘怀。
【关键词】池莉、小说、语言艺术、特征、情感真挚、描写细致、人物形象、叙事节奏、语言简洁、独特魅力1. 引言1.1 浅析池莉小说中的语言艺术特征池莉是当代知名作家,她的作品以独特的语言艺术特征而著称。
在她的小说中,情感真挚细腻,描写细致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立体,叙事节奏抑扬顿挫,语言简洁明了。
这些特点使得池莉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也为她赢得了无数文学奖项。
池莉擅长运用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手法,巧妙地塑造情感氛围,展现人物性格,揭示故事内涵。
她的文字简洁明了,却又富含深意,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情感的共鸣和启发。
池莉小说中的语言艺术特征不仅赋予作品独特的感染力和魅力,也使得她成为当代文学界的一颗耀眼明星。
在探索池莉小说中的语言艺术特征时,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她独特的文学魅力,更能够从中感受到作家对生活、情感、人性等方面的深刻洞察和表达。
2. 正文2.1 情感真挚细腻池莉的小说中,情感的表达始终是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之一。
她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细腻地描绘他们的情感起伏,使读者能够真切感受到人物的情感状态。
在池莉的小说中,情感的真挚与细腻常常触动人心,让人产生共鸣。
在池莉的作品中,情感的真挚反映在人物的言行举止中。
无论是欢喜、愁苦、悲伤还是快乐,她都能用恰到好处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感觉到人物情感的真实性。
艺术小说的审美特点与阅读方法
![艺术小说的审美特点与阅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d70f9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9.png)
艺术小说的审美特点与阅读方法
一、艺术小说的定义
艺术小说是指在文学作品中,通过文字表达创作者对生活和人性的感悟和思考,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的一种文学形式。
二、艺术小说的审美特点
1.语言艺术:艺术小说注重语言的运用,追求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完美结合。
2.情感表达:以情感体验为核心,展现了生活中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3.意义深远:艺术小说通过揭示人性和社会问题,引发读者深思。
4.多元叙事:采用多种叙事技巧,如回忆、倒叙等手法,增强作品的观赏性
和可读性。
三、艺术小说的阅读方法
1.注重细节:仔细品味作者用词、描写和比喻等细致入微之处。
2.理解主题:抓住故事背后所蕴含的主题或意义,深入剖析其内涵。
3.解读角色:从角色思想、行为和语言中洞察作者的观点和思考。
4.探究叙事手法:分析作者运用的叙事技巧,如时间结构、视角转换等。
5.对比与对话:将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对话。
四、著名艺术小说作家及其代表作
•张爱玲:《红楼梦》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通过掌握艺术小说的审美特点,并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读者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
艺术小说是一种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的优秀文学形式,希望读者在阅读中能够体验到其中蕴含的美感与价值。
高考小说阅读之鉴赏语言特色
![高考小说阅读之鉴赏语言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4102a0d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2.png)
高考小说阅读之鉴赏语言特色作者:李霞来源:《高中生学习》2023年第12期小说是语言的艺术,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主题的表达都是通过语言去实现的。
因此,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语言的鉴赏,要深入挖掘其艺术魅力。
小说的语言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人物语言,如文中人物的独白、对话等。
人物语言应该是个性化的语言,要能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二是叙述人语言,如作者在小说中叙述事件、描绘人物、发表评论、抒发感情时使用的语言。
鉴赏小说语言艺术包括两方面:一是赏析作者的语言风格,如平实、朴素、华丽、冷峻、热烈、简洁、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等;二是赏析语言的描写技巧,如有描摹人物动作、神态与内心世界等的描写技巧,有遣词造句的技巧,还有修辞方面的技巧等。
在复习备考时,学生要多关注课本中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通过落实单元学习任务把相关知识点转化到写作实践中去,从而在赏析之余体会语言运用之奇妙。
把脉考情近年来,高考信息类文本逐渐开始考查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相关内容,2023年尤为明显。
比如,今年高考“甲卷”“乙卷”和“新课标Ⅱ卷”专设客观题,考查考生对原文论证方法的分析,选项内容涉及文章谋篇布局的整体思路和论证的具体方法。
此外,命题开始关注信息类文本的语言特色。
高考新课标Ⅱ卷就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一文设置简答题,请学生分析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的作用,引导学生体会其学术语言的生动形象和通俗易懂。
这些带有赏析语言色彩的命题拓宽了信息类文本的考查范围,对我们复习关于文学类文本“鉴赏语言特色”的相关内容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023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选取《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巴金)、《长出一地的好荞麦》(曹多勇)、《给儿子》(陈村)和《社戏(节选)》(沈从文)等作为材料考查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这些作品情感真挚、文风朴实、语言各具特色,为审美鉴赏奠定了基础。
总体来说,高考对小说语言鉴赏的考查有两个角度:一是鉴赏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二是鉴赏小说作者的叙述语言(用语特点和语言风格)。
高考小说阅读解题指导:小说语言特点与风格(考点探究+强化训练+答案解析)
![高考小说阅读解题指导:小说语言特点与风格(考点探究+强化训练+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51d4945acfa1c7ab00cc0e.png)
高考小说阅读解题指导:小说语言特点与风格(考点探究+强化训练+答案解析)【考点探究】一、“语言特点”典型角度1.用词——叠词、文言词(文白相间)、拟声词、动词、形容词2.句式——整散结合(反复句、排比句、对偶句),长短结合,肯定与否定(不是……而是)3.标点(句类)——反问句、设问句、感叹句4.修辞手法——引用、双关、反语、比喻、拟人、夸张5.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记叙、说明6.语言风格——豪放、柔婉、质朴、华丽、诙谐、简洁、细腻7.语体角度——书面语与口语结合,褒贬色彩8.音韵角度——抑扬顿挫,节奏感,旋律美,音韵和谐,一唱三叹9.地方色彩——方言(京味京韵……)10.表现手法——想象与联想11.艺术效果——暗示性,形象性(诗化,诗情画意)……12.语气——口气,态度,节奏13.文体角度——小说(对话描写,个性化语言)14.文字排列的特殊形式二、语言与小说三要素1.以语言(对话)描写为主,叙述很少——作用:通过对话反映生括,揭示人物性格。
2.个性化语言——作用:三言两语,凸现人物个性、身份喝地位。
3.对话,推动情节发展。
——语言与情节(场景)三、小说语言特点的高频考点1.小说既用叙述性的语言,也用描写性的语言,但以描写性的语言为主。
2.小说长短句兼有,但以长句为主;语言生动、细腻、富有感情。
影视剧本既用叙述性的语言,也用描写性的语言,但以叙述性的语言为主;长短句兼用,但短句为主。
3.小说语言简洁、朴素;语言表述能转换成动作、画面或场景。
4.小说的语言风格,诸如平实、雅丽、幽默、含蓄、活泼、冷竣等。
四、语言表达艺术(一)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基础语文手册》P409)“语言表达艺术”重在艺术性。
考试要求能够分析这类句子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作者的表情达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多角度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方法如下。
1.看词语的运用注意动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文言词等的使用,精彩的动词、形容词,可以使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叠词、拟声词富有韵律美,起强调作用;恰当使用文言词语,使语言典雅、端庄。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方法3《小说语言特色鉴赏》教学参考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方法3《小说语言特色鉴赏》教学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337e101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06.png)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方法3《小说语言特色鉴赏》教学参考近年来,高考中小说阅读成为了各省市考核的重点,然而总体来看,小说阅读得分率并不高。
很多考生在遇到小说阅读题时会感到迷茫,但实际上,小说阅读也有一定的方法和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对解答小说阅读题非常有帮助。
小说语言是指作家通过小说作品所使用的文学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语言有哪些独特之处?有哪些最主要的特色呢?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语言艺术特点,这些艺术特点有时指的是作者的语言风格,如平实、朴素、华丽、冷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等。
有时则指在特定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遣词造句等修辞方面的特点,如炼字、长短句、整散句等。
此外,还包括作者语言的地域色彩和语体色彩。
解答小说语言艺术的答题可以从以下六个角度入手:1.词语方面。
经过千锤百炼的词语,其艺术效果是凝练、细腻、形象、逼真,能够形象地表现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心理,同时也能很好地表现小说的主题。
常考的词有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叠词等。
2.句式方面。
从句式的角度,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与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
3.修辞方面。
辨析作品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对比、夸张、反语、双关、互文、反复等;表达效果有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言简意丰、含蓄隽永、平实质朴、准确精当、强调强化、惟妙惟肖、穷形尽相、淋漓尽致、留有空白、情韵悠长、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诙谐幽默、辛辣犀利等。
4.语言特色方面。
可从语言的地域特色、时代特色、生活特色等角度思考,如果是小说中人物语言还要注意考虑与其身份地位、文化程度、性格心理相符。
如乡村题材(包括人物语言),常常通俗朴实,具有地方特色;城市小市民题材,常常细腻委婉,寓意很深。
5.作品的语言风格可以包括幽默、辛辣、平实、华丽、豪放、婉约、明快、简明、含蓄、深沉等不同风格。
6.语体色彩也可以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第一段中划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 举例分析。(4分)2010年山东《骆驼祥子》
• 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 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 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 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 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 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
小说阅读之 艺术手法、语言特色
考点风向 一、分析小说艺术手法有以下三个角
度 (1)从语言运什么表达效果。
(2)从结构安排角度:开头结尾的 特色,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 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 转合,曲折有致,伏笔、照应等。
⑧突转。
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 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 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形成人物性格 的“急剧改变”。这种突转常收到意料 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 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答题套路 确认技巧→具体阐释→简述好处。即 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 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
(4)布局谋篇。 ①悬念。
是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 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 积极手段。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 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 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 心理得到满足。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 读者关注、引人入胜。
②抑扬。 指写作时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 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 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 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③照应。 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照 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答案】运用了北京口语方言,有浓郁的京味儿。如:
“土混混”“耍滑头”“松一步儿”“紧一把儿”“迷迷
糊糊”等;质朴、形象。
20.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 达效果。(4分) 2013年山东《活着》
• (1)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 似的。(2分)
•【答案】运用比喻,将牛比喻为自己的孩子, 形象生动地体现老人对亲人的渴望。
(2)某段或文章运用了什么手法,请 简要分析。
(3)文章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 效果?
2.答题思路 (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象征、对比、衬托、先 抑后扬、托物言志、联想、想象等)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 起的作用。 (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 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重点把握描写(①肖 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场面描写;②直接(正面) 描写、侧面(间接)描写;③细节、白描、工笔、动静、虚 实描写)和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3)从表现手法角度:是否运用了想 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 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 于景等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评析手法也是小说阅读的一个重要考 点,2013年高考,重庆卷、湖南卷考查 了这一考点。
规范答题 一、分析小说艺术手法
1.设题方式 (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以及用 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3)人称和叙述方式的作用。 ①人称。 a.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 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真实生动之感。 b.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抒 情性和亲切感。 c.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 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②叙述方式。 a.顺叙: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 清楚地进行记叙。 b.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c.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 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 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 d.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 下文作某些交代。
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 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 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
②句式的选择。
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 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
③手法的运用。 a.修辞格的选用。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设问、反问…… b.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描写(多角度描写、色彩方面、动 静方面、点面结合、细描和白描等)…… c.其他表现手法。 词语的锤炼: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叠音词、 拟声词、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4.思维角度 (1)表达方式; (2)表现手法; (3)结构安排; (4)修辞手法。
品味小说的语言
品味小说的语言有两层含义 一是鉴赏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 二是鉴赏小说作者的语言风格。品 味语言也是高考常考点,2013年天 津卷、山东卷考查了这一点。
二、分析小说的语言特色 1.设题方式 (1)某些语句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2)试分析某一词语或句子的语言表达 艺术。 (3)某一语句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4)小说中画线句子的含意是什么?
• (2)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 微微晃动着身体。(2分)
【答案】细节描写,通过“沾满了泥”、“微 微晃动”等细节表现出老人与牛的老态和劳作 之后的疲惫。
• 【解析】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可从句子使 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着手,再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2.答题思路 (1)鉴赏小说语言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整体的语言风格。
④伏笔。 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 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伏笔用得 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 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⑤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 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 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 出主题。
⑥衬托。 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 手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衬托可以 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 主题更鲜明。 ⑦铺垫。 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 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和事物以作衬垫。 运用铺叙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 主旨。